最新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汇总8篇)

最新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汇总8篇)

ID:4803528

时间:2023-10-17 02:33:21

上传者:琴心月 最新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汇总8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进行归纳和整理的重要文件。来看看这些中班教案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一

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

2、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长相。

大班幼儿自画像的作品,八开画纸彩色水笔、蜡笔。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自画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大班哥哥姐姐们的画,你们看一看,这些画美不美,哪里美。

(重点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背景的.表现上来欣赏。)

(2)请幼儿猜一猜小朋友手中的画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符合自己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

(1)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的特征。(引导幼儿从面部五官他特点、衣着等来观察。)

(2)说一说自己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绘画经验。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大胆进行表现以及是否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外部特点。多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示评价

(1)请幼儿猜一猜作品中画的是哪一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猜来的。

(2)针对幼儿作品中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评价,提升全体的绘画水平。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斜线、弯曲线、水平线等表现人物的简单动态。

2、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展板一块。

2、纸、笔,每人一份;活动纸人一个。

【活动材料】

活动纸人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升入大班后自己的变化。

教师:我们升人大班了,又长大了。说说看,你已经学会了什么新本领?请幼儿自由发言。

请幼儿做一做这些本领的动作,然后虚拟为这个动作拍照的情境让幼儿固定在一个姿势上,并认真体会。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摆出有代表性的动作,引导其他幼儿注意观察不同动作中躯干、关节的'变化,然后再进一步模仿,以促进幼儿对人体动作的理解。如:做操时,小朋友双臂斜上举、平举,双脚分开或并拢;跳绳时,小朋友双臂弯曲拿绳;滑冰时,一条腿着地、一条腿倾斜抬起等。

二、引导幼儿学会画人物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本领。

出示活动纸人,请幼儿为它摆动作,一边摆,一边说一说它做的是什么动作,手臂和腿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活动纸人的动作最合适。

教师将幼儿发现的适合表现动作的斜线、弯曲线、水平线等画在展板上,然后将单线条添画成双线条,使幼儿对怎样画出简单的动态有直观的了解。

鼓励幼儿运用以上线条画出滑冰、做操等动作,表现自己掌握的新本领。

四、展示、交流作品。

教师协助幼儿将作品展示在展板上。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动作,用了什么线条等。来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加深同伴之间的了解。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瓦片,欣赏瓦片画。

2、有兴趣尝试用水粉笔的在瓦片上借形想象作画。

活动准备:

1、ppt。

2、瓦片若干,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瓦片特点,产生瓦片画的兴趣。

1、出示带有音乐的江南水乡录像片。

(1)、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桥、流水、柳条、房子)

总结:这是我们生活的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小桥、流水、矮矮的房子。

二、发挥想象,做好瓦片画的准备。

1、你觉得瓦片像什么?你想在瓦片上画什么呢?幼儿互相讨论。

2、提出瓦片画的要求,用水粉笔蘸着水粉画画,要注意卫生。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瓦片,水粉笔,带着你们的想象,一起来作画吧。画画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啊。

三、幼儿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互相介绍。

1、分别介绍。你觉得瓦片像什么?于是你就在瓦片上画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上可以来画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呢。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四

知识与技能

1、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过程与方法

1、认真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形象特点。

2、对比欣赏。激发创造兴趣,尊重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作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1、认真细致观察人物的特点,重点是脸型、五官和发型的特征。

2、了解剪纸技法,了解十二生肖和传统文化。

3、掌握人体各部分比例和剪纸技法。

1、观察人物,把握自己形象的特征。

2、欣赏了解传统剪纸文化与技法。

3、创作自画像和剪纸作品。

1、收集12生肖图片和故事。

2、大镜。

3、课件;剪纸作品。

一课时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五

1、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1、抓住人物的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学会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要点。

1课时

一、谈话交流,揭示题目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板书:我的“自画像”)

二、例文引路,讨论分析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自己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他。(先出示小刚的画像,再出示习作例文)

我的“自画像”

我叫小刚,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我有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我的嘴边有一圈红红的印痕,那是我天天用舌头舔嘴造成的。

我留着刘海,还总喜欢把刘海往旁边捋一捋,因为我觉得这样很帅气。

我非常喜欢下军棋,一天不下军棋就觉得手痒痒。这不,晚上刚吃过晚饭,我又和爸爸下起了军棋。爸爸用一个工兵去排雷,我让连长把工兵给“吃”了。我用炸弹去炸爸爸的司令,结果和爸爸派出的排长“同归于尽”了。我和爸爸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最后,我剩下了一个军长,两个团长,一个排长,一个工兵。爸爸只剩下一个师长了,而且,他的师长“必死无疑”,因为我的团长和军长已经在快行线上包围了他的师长。只要爸爸的师长“吃”了我的团长,我就能让我的军长一下子跳到他的师长那儿,把师长给“吃”了。就这样,爸爸又成了我的手下败将。

这就是我,一个聪明又帅气的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1)教师读例文,学生认真听。

(2)通过小刚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请你们说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学生自由发言)

(3)总结学生的发言。(名字、长相、性格、爱好)

(4)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请你也试着把自己介绍给新班主任。

2、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名字、年龄、性别、长相、性格、爱好)(板书:名字、年龄、性别、长相、性格、爱好)

(3)写之前想一想。(出示多媒体)

你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你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你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

你还想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可以用什么事例来说明?

(4)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说说自己哪里与众不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5)教师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介绍一个人要介绍人物的名字、年龄、性别、长相、性格、爱好等,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3、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外貌描写:红扑扑的小脸白里透红的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

小而有神的眼睛能说会道的嘴巴樱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写:活泼内向爱说爱笑泼辣腼腆

(2)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提醒、补充。

(3)小组推荐一位说得比较好的同学参与全班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教师适时点拨。

4、学生独立仿写练习。

(1)学生自己画像,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选两三个同学的草稿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猜作者是谁。如果大家一听就猜出写的是谁,那就说明他抓住了外貌等多方面的特征,予以表扬。如果猜不出,组织讨论,进行修改。

(3)展示优秀习作。师生点评。

三、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还学会了怎样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请大家说说介绍自己要抓住哪些特点,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学生回答问题)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六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外、编、芬、叽、喳、沐、浴、裙、叨、慰”10个生字;能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记字形,了解 “开遍、芬芳扑鼻、沐浴、念叨、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第3节及人物语言的句子。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感受鹿儿关心、孝敬长辈的美好心灵。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一幅与课文第三小节内容有关的图画,看图说话,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

2、出示课文第三节,学习生字新词,朗读积累。

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1) 指名读,随机正音。(“遍”,声母是“b” “沐浴”的“浴”是整体认读音节。)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2) 指导朗读。

3、积累语言,训练表达

师: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出示:开遍 芬芳扑鼻 叽叽喳喳 沐浴

4、小结:多可爱的阳光啊,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

板书:阳光

5、揭示课题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阳光,有个小朋友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阳光有关的故事。

板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

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1、读懂课题

师:预习了课文应该知道:“我”是指——鹿儿。

板书:鹿儿 奶奶

师:课题的意思就是——出示(“鹿儿给奶奶送阳光。”)

2、根据板书提示说一句话。

三、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2、读文划句,了解鹿儿是怎么送阳光的,体会她迫切的心情

出示: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1)正确朗读句子。

(2)学习生字“裙” 。

(3) 引读句子。

(4)用一句话说清鹿儿是怎样给奶奶送阳光的。

出示:鹿儿把阳光 送给了奶奶。

指导:用上“紧紧”或“严严实实”

从“紧紧”与“严严实实”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读文划句,了解鹿儿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的原因

(1)奶奶需要阳光

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嘴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学习生字:叨

指导朗读

(2)阳光很美好

师引背:是呀,阳光是那么可爱,那么美好,媒体出示画面:瞧,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鹿儿高兴得——跳了起来。

朗读句子,感受鹿儿的高兴

出示: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索性伸出双脚坐在了草地上。

出示: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4、朗读句子,再次体会鹿儿送阳光时的迫切心情

师:于是,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引读)一进门就——(鹿儿是那么的迫不及待,多想让奶奶早点见到她盼望的阳光啊!她大叫——(看,鹿儿可是连叫了两声奶奶,因为她——很兴奋,想把阳光快点送给奶奶),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

5、创设情境,体会鹿儿难过的心情

(1)自由朗读11、12节

(2)指名朗读,随机创设情境,体会鹿儿的心情

(3)齐读11、12节

四、想象说话,升华主题

1、联系奶奶的表现,引导质疑。

(引读)可是……

出示:奶奶看着鹿儿的表情,高兴极了。

师:读到这儿你有问题吗?

(鹿儿难过得要哭出来了,奶奶为什么却高兴极了?)

师:奶奶最喜欢鹿儿了(喜欢鹿儿的什么——关心奶奶),奶奶已经懂得鹿儿的心意了(什么心意——爱奶奶)

3、想象说话,理解“安慰”。

(1)引读奶奶安慰鹿儿的话。

(2)理解“安慰”。

(3)指导朗读。

(3)创设情境,练习说话,理解奶奶的话。

板书:爱心

7、引读最后一节,围绕“紧紧”体会奶奶内心的感动

五、总结

1、根据板书提示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悟。

2、总结。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七

1、了解老人的造型特点与美感特征,初步掌握单色粉印版画的基本技法。

2、通过其他作品的观察、欣赏、实践活动等感受老人的脸部造型和美感特

征,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并尝试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刻画自己的奶奶。

3、领会版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老人长辈的敬爱之情。

老人不同动态的图片,老人版画作品等。

学生:吹塑纸铅笔,颜料等。

1、出示学生自带的爷爷奶奶照片,说说爷爷奶奶的趣事、难忘的事,描述

老人的长相和特征。

2、出示书本摄影作品与自己爷爷奶奶的脸部特点进行对比,谈谈不同的感

受。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爷爷奶奶》

1、对比感知不同线的特点与质感。

纸张(光滑与褶皱)

树皮(细腻与粗糙)

肌肤(细腻与粗糙)

小结:

人的肌肤也如同树皮、

纸张一样呈现不同的纹理与质感、

可与用不同

的点线面来表现。

2、探讨感知的老人脸部的线条特点与质感,观察同一人在年轻和年老时的

肖像照片,对比变化特点,如嘴角的形状变化,皮肤皱纹,粗糙等感受。

3、教师讨论归纳,

可以从局部到整体,

同时示范刻印老人的脸部造型特征,

并展示分析黑、白、灰的艺术效果。

根据角度与重点,归类欣赏画家与学生的作品。

1作品欣赏一:观察人物不同角度的生动性。

《老人》哪里表现最生动?人

物造型表现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线描,黑白灰)

也可从人物的正面、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欣

2、作品欣赏二:观察人手的不同姿态,使人物表现更加具有生动性。

3、复习上节课刻印基础《我们爱劳动》讲解印制重点。

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篇八

1.能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演唱歌曲。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图谱。

1.谈话导入。

(1)师:你们和爸爸妈妈去过市场买菜吗?市场有什么菜卖?

(2)师:有位小朋友也跟奶奶去市场买菜,你们听听她去的市场有什么菜卖。

2.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

(2)师:菜市场有什么菜卖?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依次出现歌词图卡:

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4)教师朗读图片歌词部分,幼儿跟读。

(5)教师演唱图片部分歌曲,幼儿跟唱

(6)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7)幼儿分组演唱,一组唱歌词、一组唱过门、一组念白。

(8)扮演角色进行歌曲演唱活动。

幼儿进行歌曲创编活动。

附歌曲:买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