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汇总8篇)

最新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汇总8篇)

ID:4811376

时间:2023-10-17 06:18:28

上传者:文锋 最新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汇总8篇)

环保标语的目的是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环保标语的设计要注重视觉效果,使人们在第一时间被吸引。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环保标语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在复习中,我有许多困惑希望与各位同仁商榷,以期得到各位同仁的不吝指正,便于下一步得到高效的复习成果。

首先,单纯的复习知识点,学生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针对此情况,我及时的调整,适时的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进行单元训练,经过检查后,让学生分别讲解做题的思路。选择题指导学生讲清选择与不选择的原因,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讲解分析正确的,及时鼓励表扬,分析讲解错误的,适时给予指正。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其次,解答非选择题时,学生答非所问。针对此困惑,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读设问,最好多读几遍,熟知问题所问,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用到哪些知识点。然后让学生看材料里的内容,找出与知识点相关相匹配的内容并一一对应,没有对应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舍弃。最终将一一对应的内容进行语言的组织提炼,形成答题的.要点。整个过程,需要请学生进行锻炼,尤其是答题语言的组织,最好一问,请两三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再次,记得住知识点,但不会进行知识迁移。针对这种情形,我是这样处理的识,讲解题目时,让学生适时参与,及时看清学生的问题所在,择时纠正。

总之,一轮复习对于普通班来说,尤其是艺术班至关重要,对于以上问题,我的所思所想或许对于各位同仁来说不足为奇。但是,这些方法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期望得到同仁不吝指教。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二

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根据《高考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高考。

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认真钻研《高考说明》,认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订好政治复习课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基础知识复习课上,我们主要采取如下步骤:

1、回顾知识,发给学生教学案,要学生根据教学案,对复习内容系统地阅读自学一遍。

2、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清易错易混点,并联系热点举例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讨论课题,使学生对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刻印象。

4、回顾课本,要求学生对复习内容精确掌握,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

5、巩固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讲评,使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再现和巩固。

6、拓展提升,及时结合社会热点,即党、国家、政府、公民的大事出试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的点拨提高能力。

在“热点专题课”上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时事热点,又会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对热点问题的原有认识。

第二、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不能过早。

第三,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目的,这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中青年教师必须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在教学过程中,备课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上;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导学的重点要放在思想、心理的疏导上;考试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

四、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按月人以渔”。在复习课中,我把挖掘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突破口,针对复习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并使之与老师的复习步调一致。

2、对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指导,找出最佳解题方法以并总结规律,启发学生解题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应试能力。

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复习中学生还要学会选题、学会改题、学会编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提高练习质量,及时讲评纠错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练习必须灵活多样,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可以采用课堂口头号提问、当堂练习、当堂讲评、课后书面练习等多种手段交叉进行。练习内容更注重层次性、适度性。练习讲求适度,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讲评时,不仅告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点问题症结,启迪答题思路,从而起到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的作用。讲评后要求学生对练习进行再思考,逐步深化、巩固。这也要求老师要认真组织纠正错误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建立错误试题档案本,尽量做到少犯同类的错误。

当然高三政治教学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如复习时间少,高考内容多,学生一向轻视政治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因此,要取得好成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关键是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三

思想政治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

20_届高三我们采用了三轮复习法。

第一复习时间为8月至来年的三月中旬,是复习中用时最长段,在此期间主要是做好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夯实基础。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夯实基础,这是搞好整个高三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准备。

第二轮复习时间为三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此阶段为专题复习。包括知识专题和热点专题两部分。知识专题即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主要是探究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如经济学可以分为几大块:经济基础理论、市场经济等;热点复习即以备考热点为主线的复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所储备的知识,引导灵活运用,达成活化基础知识点教学目标。

第三轮复习时间为五月中旬至六月初,此阶段为综合训练,提升学科内能力,适度做好学科间的联接和渗透。

为了有效地落实各阶段的目标,实施有效教学。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研究试题重基础

通过分析近几年来高考试题,我们认为,高考试题要求掌握单科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也是以学生所学的单科知识为载体,无论试题的难易程度如何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在高三全程复习过程中我们始终都注重夯实基础知识。

在每个轮次的复习中的基本做法: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对政治学科各板块的重点知识,隐性知识再次复习,讲解,不忽视任何一个考点,教材中重要的关键的句子,段落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理解,以避免答题时无话可说或政治术语不准确(这种现象在文科政地班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出现,特别是文科政地班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就更需要下大力气督促。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针对学科内三大块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在知识梳理中有所侧重,比较而言政治学、哲学的知识脉络较为清晰,知识体系较易构建比较容易把握,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习,而经济学的道理较为复杂,与现实的联系又非常密切,较难把握,学生也往往是在解经济学试题时失分较多,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对经济学略有侧重,在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及时归纳关键词及相似点为备考打好基础。

在三轮复习中,我们将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训练同时及时指导要求学生回归教材,特别是对基础知识及重要考点与热点相联接的关注。

构建主干抓重点

精讲精练利提高

面对文科班学生能力普遍较弱的现状,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政史班和政地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复习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精选习题进行训练。避免繁、难、偏、怪等习题,尽量避免习题简单的重复再现但对于重要的考点,习题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复习的中、后期各地来了很多习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习题都做完,我们就在众多的习题中选用不同的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率。

第二、习题讲评时,特别是对于典型例题的讲评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讨论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规范答案,在分析中体会“答案都在材料中的道理”。

第三、比较而言,学生在政治科中选择题的失分率较低,而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失分率较高,特别是政史班学生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而在主观性试题的训练中,我们特别重视利用材料题和图表题等的讲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审题能力,及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四、在复习中,我们把近年的高考试题给学生做一下,让学生从中寻找感觉,体会答案的规范性,严谨性,这样也可能有利于增强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四

1,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我们应该重视它。

2,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这样,即锻炼了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有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为了让学生确实感受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和灾害。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当有关中东地区的图片慢慢展开的时候,同学们随着一声“啊”同学们开始在小声讨论起来。画面上的小男孩应该是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双充满恐惧的眼睛。

曾经是巴勒斯坦人民美丽的家园,然而现在却是狼籍一片,凄凉不堪,这些图片给学生强烈的震撼,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珍惜之情,此时。当我介绍到这的时候,整个班级一片寂静,把他们都带进了情境当中,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我这里了。看着他们的表情,我激动地说:“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中东的中学生,你有何感想?如果给大家所在国的领导人或世界人民说几句话的机会,此时你最想说什么?”“我们需要和平”,“百姓是无辜的”,“我想要一个家”“为什么要战争呢?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之中。

让学生以中东地区的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来体会和感受对和平的渴望,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很好的达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们纷纷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是那样地虔诚,那样地真实。我似乎真的看到中东的中学生在向世界人民呼吁和平。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多重的网状交互关系。从而完成了第一个教学重点——中东——世界的热点地区。

4.而第二个教学重点我是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特征。我通过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对比以及分析来完成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判断、总结、归纳的能力。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五

考纲中“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调整为“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这一要求说明对知识要做到精准理解。因此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考生一定要重视抓住教材。

高中政治教材知识相对集中,但也有一些知识需要自己进行整合。比如,考生在复习宏观调控考点时应将此部分内容与纸币的发行、财政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把握。在调动和运用知识时不零散,不遗漏。

二、关注热点、拓展视野,探求实际问题

但对于时政热点的把握,一要注意锁定考点与热点的交叉点,即切入角度;二要抓住高考时政问题强化正面导向,既考查具有正面影响意义的热点问题;三要重视把握长效热点。

三、审清题目、掌握信息,规范语言作答

在主观试题中作答时,进一步强化考生语言表达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性和严谨性。“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则更要强调材料间和设问诸要素间的内在逻辑,运用知识,有效组织语言,活好面,而不要水和面粉相分离。

一些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只爱做选择题,而忽略主观试题,或者简单两句话,不重视平时的主观试题作答,不可能在考试的时候思路清晰、言简意赅。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六

北京市开始自主命题,开始有独自的《考试说明》。四年来,北京卷试题从全国卷的基础上出发,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作为地方自主命题,所受束缚相对较少,命题组的个性特渐露峥嵘。这些个性特征体现着命题组对语文考试,乃至对语文教学深层次的思考。今天,我们尝试认识这些特色,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

一、北京试题知识含量增加,这种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二、《合欢树》阅读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北京高考阅读题《合欢树》在文学鉴赏的要求上可说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大步迈得考生们极不适应,本来已经让学生最为头痛的大阅读,这次更应是答得惨不忍睹。

1、首先,看阅读文本的选择。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阅读文本,更体现出理性色彩,说理的意味比抒情浓,作者的情感没有那么含蓄和深沉。这次在文本选择上完全不同,选了一篇意蕴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点是没有生字生词障碍,没有背景知识障碍,不会因文外因素干扰阅读。较少情感体验障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却不易。作品的情感线索并不明显,需要读者认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语句影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显示了命题人在文本选择上的要求——这样的文本将是考查的重点。

而我们平时训练缺乏。

2、学生的阅读问题

问题很多,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

学生读文章缺少句间关系意识,他们不愿一句一句读,也就不能根据句间关系整合出新的意义;他们缺少主旨意识,不能根据文章主旨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回答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他们缺少统观意识,只会根据支言片语做出判断,也就不能答出第一段与后边真正的结构联系;他们缺少文本意识,忘记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说,而是想着自己怎么说,于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我’以前厌烦母亲”的荒谬结论。

3、教师应当起的作用。

阅读能力提高无捷径可言,但浮躁的心态使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误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找准答案,因此,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我一直不太主张情绪化的批判考试题,我总相信,命题人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题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时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即使我们的学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们的题目出得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这次有些题确实是这样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看做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新的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试题,吃透学生答题情况基础上。

这就是《合欢树》试题告诉我们的。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七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高度的责任感,使我认真踏实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首一年来的工作,首先应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教研组长的帮助和支持。面对今年高考“文综”的成绩,既有喜悦又有失落。下面,结合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的实践,谈谈地理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虚心好学,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

1、认真备课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师为师傅。通过师徒培训活动,虚心地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他讲课时的幽默风格、知识的严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回味无穷。

认真参加高三教师新教材培训、及市、区、校级教科研等继教活动;与李老师认真研讨近几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使高三地理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了解学生。针对a、b班的学生实际,如学习地理的基础和兴趣;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联考、摸底、文综考试的成绩及试卷分析;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和方法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

认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试成绩的缘由(从自身和学生方面),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可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选习题

首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好“地理改错本”,教会并督促学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地理解题方法的积累。

从复习资料《三尺讲台》中,挑好课堂的同步训练题,当堂巩固每节课的地理知识点。

其次,精选单元检测题。选题范围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中学地理教参》、《北京四中的地理题》中为学生挑选习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为“培优班”的学生选好练习题,做好“培优辅导”工作。

可见,选好地理练习题,并训练学生,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途径。

3、用专题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方法

首先,向学生讲明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重要意义。即,从文综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从高考试题的命题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重在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而结构性的知识易于迁移和重组。

其次,用实例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复习。

4、答题训练

在此环节,需要训练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现象。如: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5、做好考前冲刺阶段的工作:

考前冲刺阶段,“文综”进行了有重要意义的几次测试。老师及时地从综合的角度、学法辅导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另外,此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极不稳定。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空或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帮学生调节好状态,迎接高考。

综上所述,只有学习,总结,地理教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绩逐步得到提高。

二、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则是提高地理成绩的着眼点。

1、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心理上的相容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你指导的学习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学的困难和挑战。

高三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状态差异很大,基础参差不齐。20xx年的高考试题地理首次达到100分,与历史、政治平分天下。地理教师遇到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学生爱学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点滴做法,愿意与感兴趣的同行一起探讨。

高三政治考试反思学生篇八

反思1:怎样恰当地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一般地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每个学科都会选配一种复习资料,如何用好复习资料,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这是高三复课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采取的做法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先将课本上的知识编制成基础训练题供学生自我检测,查找知识上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然后针对学生作练习时暴露出的问题,再有目的的选编练习题、例题进行精讲精练,从而消除学生知识上的盲点,对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加深。每复习完一章以后,再次通过单元检测、试卷讲评查漏补缺,并让学生详细阅读课本上的本章教学内容,以便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不留空白点。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较好。

反思2:探索学生评讲试卷的新路子

高三数学复习课,离不开试卷讲评,长期以来,试卷讲评课总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呈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却不甚明白,提不起精神。试卷讲评课必须提高课堂效益,遵循现代教育理念,还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思考、去克服困难,教师去作学生坚强的后盾,指导学生大胆的去尝试,这样做,真正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能充分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只有这样的试卷讲评课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在试卷讲评时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6—8人为宜,座位靠近为宜),每次检测结束后,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试题的讲评任务,要求2天后给出讲评方案;2天后上讲评课时,教师坐在学生中间,听学生讲评试题,必要时给予指导和说明;这样做了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学生有多么的聪明,他们有时候提出的解法是多么的简洁和优美。这对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学生,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将起着不可或却的作用。

反思3:教学难度的把握

高三复习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教学的难度问题。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难度逐渐趋于平稳,教学上如何应对?我个人认为首先抓好“双基”不放松是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下,适当的保持一些难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上课时选取适当难度的例题或课余布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会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和有利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好胜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高考说明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要求是:“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可见,在平常复习时保持适当的难度是符合考试说明精神的。我的做法是安排部分中等难度的例题、习题供学生练习,部分较高难度的试题布置为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研究。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反映出的个别难点在课堂上集中解决,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工作。使难题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反思4:让数学复习课的课堂真正“活”起来

高三数学课型以复习课为主,传统做法是大容量、大密度;以老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忽视。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很多、很累;而学生也听得很困、很烦,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否认,到了高三以后,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老师急于把尽可能多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一味的苦教,低效率地循环和重复,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我觉得高三复习课仍然要备学生,仍然要讲究教法,仍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仍然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思考问题、提出疑问、引导解决、总结提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反思5:后期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正确处理好训练量、训练难度、训练强度的关系

高三复习到了后期组织一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训练切忌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要在训练量、训练难度、训练强度三方面作认真的研究;尽可能找到三者的结合点;要制订一个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训练计划,在编制训练题、安排训练时间、批改试卷、讲评反馈四个环节上下工夫;以求每一次训练都能取得实效。在编制训练题时,要求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认真研究考纲,认真研究学情,认真研究每一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认真研究训练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力求贴近高考,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在安排训练时间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及高考科目作答时间;在批改试卷、讲评反馈上,要求老师做到全批全改,精讲拓展;对学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紧抓不放,反复讲,专门练,逐一解决问题,同时辅助以个性化的个别辅导,以期取得实效。训练的次数要适当,要实效,不要过分关注形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