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优秀8篇)

最新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优秀8篇)

ID:4816077

时间:2023-10-17 07:49:17

上传者:灵魂曲 最新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优秀8篇)

小班教案不仅要注重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幼儿的情感、社交等综合发展。以下是一些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的高三教案范例,欢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在歌曲演唱中激发幼儿对家人的喜爱,建立家的概念。

2、欣赏两声部,加深对家很热闹很温暖的体会。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家里成员。

(材料准备)课件《我家有几口》。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发现两个声部的异同。教学过程:

一、复习环节《小指挥》(播放音媒ppt1)

“每一个舞台上都有一个神气的小指挥,小指挥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指挥小乐队吧!”

二、导入

1、介绍自己的家人。

“请幼儿介绍‘我’家有几口。”(说说家里的成员)

过渡:(出示ppt2图片小宝宝)“这个宝宝家里很特别的,她把家里的成员啊唱进了歌曲里,我们快来听听他家除了爸爸妈妈自己以外还有哪个特别的成员哦!”

三、学唱《我家有几口》——解决重点

1、欣赏歌曲。(播放音媒)

“你们听到了吗?他们家有哪个特殊的成员?”(布娃娃)

*解释“几口”:“什么叫做‘我的家有几口’你们知道吗?”

(一个人有一张嘴,一口代表一个人…)

“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2、跟着老师拍手念歌词。(宝宝家里有哪些人呀?边回忆边念歌词)

3、试着跟唱歌曲。

重点练习:“哟”,用惊喜、兴奋、上扬的语气演唱;

“你们觉得这个宝宝爱不爱自己的家人?为什么?”(引发幼儿开心愉悦的情绪,把兴奋、上扬的语调唱到歌曲里)

分析歌曲的特点:有间奏,有念白。

“这是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有说话的地方、也有唱歌的地方…)

三、欣赏声部合唱的不同效果——解决难点

1、欣赏两位老师的表演的合唱《我家有几口》(录音)。

小结:原来啊,和小朋友们唱的不一样,小朋友是一起在唱同一个旋律,只有一个声部,叫齐唱。而两位老师唱的不一样,有两个声部,叫合唱。

2、发现两个声部的异同。

小结:前两句旋律是相同的,只是晚了两拍开始;“爸爸妈妈”的地方节奏快了,唱到“还有我”的时候两个声部一样了。最难是“布娃娃”这一句,旋律有变化,建议重点倾听与练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二

1.教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要求幼儿声音自然,不喊叫。

3.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多媒体、vcd《健康舞》、图片一张(爸爸、妈妈、我)、布娃娃一只。

2.录音机、音乐(磁带)《我是小班小朋友》、布娃娃、《小小手》、《来把门儿敲》、《我家有几口》。

3.小姑娘一名扮“燕子姐姐”、布娃娃一只、房门一扇。

练习“爸爸、妈妈、还有我”,引导幼儿用拍手、点头动作来表现出休止符和间奏。

(一)幼儿在《我是小班小朋友》的音乐声中自信地跳入活动室,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尽情欢跳,能按照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二)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

1.幼儿扮作“小尾巴”跟着老师来到小姐姐家门口。“来‘小尾巴’们,快跟着王老师,我带你们去拜访一位小姐姐,嘘,别让小姐姐听到了。”(放音乐《布娃娃》)

2.“哎呀,小姐姐家的门还关着呢,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3.教师提示:“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这首歌的题目是”(幼儿回答)“让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来告诉小姐姐,我们来了好吗?”

4.放音乐,幼儿边唱边敲门《来把门儿敲》。

5.小姐姐从门后迎出:“欢迎、欢迎,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到燕子姐姐家做客,请坐请坐。”(放音乐《小小手》,幼儿拍手入座)

(三)新授歌曲《我家有几口》。

1.老师:“燕子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几口?

2.燕子姐姐缓慢地说:“我家有几口,让我扳指头,爸爸、妈妈、还有我(拍手××),再加一个布娃娃,呦,有四口。”(在多媒体上出示图片)

3.师:“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燕子姐姐家有四口,有四口,有哪四口?”

4.幼儿回答:(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谁呀?”(幼儿回答)

5.老师再次提问:“来,让我扳指头,燕子姐姐家有几口。”(幼儿回答)

6.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二遍歌词。老师拍手:“噢,太棒了,让我们一起说一说我家有几口。”

7.燕子姐姐清唱二遍《我家有几口》。“燕子姐姐,你来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唱一唱《我家有几口》。

8.“燕子姐姐真能干,让我们也来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幼儿跟老师唱二遍。

9.“现在我请会扳指头,会唱歌的小朋友上来一起唱《我家有几口》。”请个别幼儿上来。(放音乐伴奏)

10.“你们学得真快,还会拍手,表演了,现在我请小妹妹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小妹妹演唱二遍。

11.“小妹妹们唱得多好啊,那小弟弟们也来表演一遍好吗?”请小弟弟唱二遍。(拍手、嘿嘿、你真棒)

12.“现在,我们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我家有几口》。”

(四)韵律活动《健康舞》。

1.“今天我真开心,开心得不得了,不得了,了不得啦,我们都学会了一首新歌《我家有几口》,你们呢?”“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那怎样办呢?”(跳舞)“好,来放音乐。”

2.师生一同跳健康舞。

我们对“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妈妈和我”,或者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而且我们也往往给孩子们灌输这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概念,通过我的调整后再仔细倾听,发现每一个孩子对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给孩子提供、创设发展求异思维的空间,鼓励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再出示全家福告诉孩子家人就是住在一个家中的人,或许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弟弟和妹妹等。在几次提醒下小朋友有些了解了。接着听录音学唱歌曲,再次扳手指数边数边唱。让幼儿创编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三

要求:1.教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要求幼儿声音自然,不喊叫。

3.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vcd《健康舞》、图片一张(爸爸、妈妈、我)、布娃娃一只。

2.录音机、音乐(磁带)《我是小班小朋友》、布娃娃、《小小手》、《来把门儿敲》、《我家有几口》。

3.小姑娘一名扮“燕子姐姐”、布娃娃一只、房门一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爸爸、妈妈、还有我”,也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引导幼儿用拍手、点头动作来表现出休止符和间奏。

教学过程:

(一)幼儿在《我是小班小朋友》的音乐声中自信地跳入活动室,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尽情欢跳,能按照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二)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

1.幼儿扮作“小尾巴”跟着老师来到小姐姐家门口。

“来‘小尾巴’们,快跟着王老师,我带你们去拜访一位小姐姐,嘘,别让小姐姐听到了。”(放音乐《布娃娃》)

2.“哎呀,小姐姐家的门还关着呢,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3.教师提示:“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这首歌的题目是”(幼儿回答)“让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来告诉小姐姐,我们来了好吗?”

4.放音乐,幼儿边唱边敲门《来把门儿敲》。

5.小姐姐从门后迎出:“欢迎、欢迎,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到燕子姐姐家做客,请坐请坐。”(放音乐《小小手》,幼儿拍手入座)

(三)新授歌曲《我家有几口》。

1.老师:“燕子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几口?

2.燕子姐姐缓慢地说:“我家有几口,让我扳指头,爸爸、妈妈、还有我(拍手××),再加一个布娃娃,呦,有四口。”(在多媒体上出示图片)

3.师:“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燕子姐姐家有四口,有四口,有哪四口?”

4.幼儿回答:(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谁呀?”(幼儿回答)

@_@我是分割线@_@5.老师再次提问:“来,让我扳指头,燕子姐姐家有几口。”(幼儿回答)

6.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二遍歌词。老师拍手:“噢,太棒了,让我们一起说一说我家有几口。”

7.燕子姐姐清唱二遍《我家有几口》。

“燕子姐姐,你来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唱一唱《我家有几口》。

8.“燕子姐姐真能干,让我们也来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幼儿跟老师唱二遍。

9.“现在我请会扳指头,会唱歌的小朋友上来一起唱《我家有几口》。”请个别幼儿上来。(放音乐伴奏)

10.“你们学得真快,还会拍手,表演了,现在我请小妹妹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小妹妹演唱二遍。

11.“小妹妹们唱得多好啊,那小弟弟们也来表演一遍好吗?”请小弟弟唱二遍。(拍手、嘿嘿、你真棒)

12.“现在,我们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我家有几口》。”

(四)韵律活动《健康舞》。

1.“今天我真开心,开心得不得了,不得了,了不得啦,我们都学会了一首新歌《我家有几口》,你们呢?”“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那怎样办呢?”(跳舞)“好,来放音乐。”

2.师生一同跳健康舞。

[我家有几口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四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名称:歌曲《我家有几口》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感知声音有长有短。

3、激发幼儿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图谱、钢琴、《我家有几口》的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五、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1)幼儿模仿猫的叫声,喵……是长音。幼儿模仿狗的叫声“汪、汪、汪”是短的。

(2)教师用“do”音唱短音,用“la”唱长音,幼儿跟着模仿,然后请幼儿做老师带其他小朋友唱。

2、组织幼儿谈话。

师:小朋友谁愿意告诉我你的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注意情感的自然渗透)

幼: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预设答案)

师:今天听一听××是怎样介绍他的家人的。

3、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体验长音和短音,注意节拍稳定。

(2)跟唱歌曲,重点练习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唱满长音。

(3)全体幼儿学唱歌曲、分组学唱,待熟练后请单个或几个幼儿充当“小老师”教唱歌曲等形式,练习演唱歌曲,注意提醒幼儿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

4、活动延伸

(1)以小小演唱会的形式随录音机演唱歌曲。

人的情感)

[《我家有几口》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五

1、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大意。

2、结合自己的一家,尝试用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幼儿已了解并能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一、节奏练习:

1、说一说,自己的家里有些谁呢?

教师:你的.家有几个人?

幼儿: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宝宝(或介绍爷爷奶奶)

2、数一数,他的家有几个人?(请其他幼儿根据他的回答来数数、猜猜他家有几个人。)

二、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听一听,老师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掌握节奏×××|×××|×××××|×××|)

2、说说歌里还唱了什么。

三、熟悉歌曲:

1、再次倾听歌曲,熟悉歌词。

2、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主要唱三口之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六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演唱歌曲表达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2、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1、每人一张全家福照片,背面写上爸爸妈妈对幼儿祝愿。

2、《我家有几口》音乐磁带。

1、教师拿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进行讲述。

“你知道这是谁家的照片吗?你怎么知道的?”教师边指着照片边介绍家人:“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这是我自己,我家有三口人。”

2、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1)分别请4到5名幼儿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教师随时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鼓励幼儿向旁边的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1)教师范唱,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引导幼儿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这首歌和我们唱的其它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在学唱最后一句时要配合肢体动作,并掌握说的节奏。

4、教师给幼儿读一读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祝愿,引导幼儿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七

教学目标:

1.教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要求幼儿声音自然,不喊叫。

3.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vcd《健康舞》、图片一张(爸爸、妈妈、我)、布娃娃一只。

2.录音机、音乐(磁带)《我是小班小朋友》、布娃娃、《小小手》、《来把门儿敲》、《我家有几口》。

3.小姑娘一名扮“燕子姐姐”、布娃娃一只、房门一扇。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爸爸、妈妈、还有我”,引导幼儿用拍手、点头动作来表现出休止符和间奏。

教学过程:

(一)幼儿在《我是小班小朋友》的音乐声中自信地跳入活动室,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尽情欢跳,能按照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二)复习歌表演《来把门儿敲》。

1.幼儿扮作“小尾巴”跟着老师来到小姐姐家门口。 “来‘小尾巴’们,快跟着王老师,我带你们去拜访一位小姐姐,嘘,别让小姐姐听到了。”(放音乐《布娃娃》)

2.“哎呀,小姐姐家的门还关着呢,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3.教师提示:“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这首歌的题目是”(幼儿回答)“让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来告诉小姐姐,我们来了好吗?”

4.放音乐,幼儿边唱边敲门《来把门儿敲》。

5.小姐姐从门后迎出:“欢迎、欢迎,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到燕子姐姐家做客,请坐请坐。”(放音乐《小小手》,幼儿拍手入座)

(三)新授歌曲《我家有几口》。

1.老师:“燕子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几口?

2.燕子姐姐缓慢地说:“我家有几口,让我扳指头,爸爸、妈妈、还有我(拍手××),再加一个布娃娃,呦,有四口。”(在多媒体上出示图片)

3.师:“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燕子姐姐家有四口,有四口,有哪四口?”

4.幼儿回答:(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谁呀?”(幼儿回答)

5.老师再次提问:“来,让我扳指头,燕子姐姐家有几口。”(幼儿回答)

6.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二遍歌词。老师拍手:“噢,太棒了,让我们一起说一说我家有几口。”

7.燕子姐姐清唱二遍《我家有几口》。 “燕子姐姐,你来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唱一唱《我家有几口》。

8.“燕子姐姐真能干,让我们也来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幼儿跟老师唱二遍。

9.“现在我请会扳指头,会唱歌的小朋友上来一起唱《我家有几口》。”请个别幼儿上来。(放音乐伴奏)

10.“你们学得真快,还会拍手,表演了,现在我请小妹妹唱一唱《我家有几口》。”小妹妹演唱二遍。

11.“小妹妹们唱得多好啊,那小弟弟们也来表演一遍好吗?”请小弟弟唱二遍。(拍手、嘿嘿、你真棒)

12.“现在,我们一起唱给客人老师听《我家有几口》。”

(四)韵律活动《健康舞》。

1. “今天我真开心,开心得不得了,不得了,了不得啦,我们都学会了一首新歌《我家有几口》,你们呢?”“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那怎样办呢?”(跳舞)“好,来放音乐。”

2.师生一同跳健康舞。

教学反思:

我们对“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妈妈和我”,或者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而且我们也往往给孩子们灌输这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概念,通过我的调整后再仔细倾听,发现每一个孩子对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给孩子提供、创设发展求异思维的空间,鼓励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再出示全家福告诉孩子家人就是住在一个家中的人,或许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弟弟和妹妹等。在几次提醒下小朋友有些了解了。接着听录音学唱歌曲,再次扳手指数边数边唱。让幼儿创编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家有几口含反思篇八

让孩子从自家到娃娃家的家庭成员的了解,学习数量47.

1、知道自己家有几口人并能说出称呼。

2、找到与指定数量相同的娃娃家。

3、在游戏中学习数量47。

4、通过活动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对数量47的认识。

1、儿歌《娃娃家》。

2、数字卡47。

3、布娃娃、布置娃娃家的场景。

一、开始环节:手拍游戏:小猴荡秋千(活动中突出15)。

二、基本环节:

1、想一想,说一说:

(1)、师:小朋友,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师: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师幼共同瓣手数一数。

2、唱一唱,说一说。

(1)、教师先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一遍后:

师:刚才歌里是怎么数家人的?

幼:

师:有几口人?他们是谁?

幼:

师生一同数一数,1、2、3

(2)、师生同唱歌曲《我家有几口》23遍。

3、玩一玩,数一数

创设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主题:我家有几口

场景:分别布置4口、5口、6口、7口的娃娃家。

活动歌曲:我家有几口

活动a:幼儿边走边念儿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娃娃家人口,变换歌词。

活动b:(将班级分成4个组),老师唱儿歌,幼儿根据教师唱出的数量找到相应的娃娃家,(.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并做与家人拥抱的动作(每组选2人做拥抱的动作)。

活动c:数一数,查一查,随意抽取几名幼儿,教师唱,幼儿找,看看有没有走错家的(幼儿自己检查)。

活动d:改一改,唱一唱。

师:将歌词中的爸爸、妈妈、我改成幼儿的名字,说有几口,并找出家人,抱一抱。(唱-说-找-抱-唱)

三、延伸环节:选几名幼儿说一说我家有几口,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统计表。

四、结束环节:

a、选择一个幼儿家,把他的家人写进歌曲,并唱一唱。

b:教师弹琴,幼儿齐唱。

1、由于选取了幼儿生活中的场景,幼儿活动兴趣高涨,参与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2、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3、不足在于学生对47较陌生,数数量47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前应做好相关准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