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实用8篇)

2023年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实用8篇)

ID:4817695

时间:2023-10-17 08:27:57

上传者:LZ文人 2023年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实用8篇)

高三教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和教材的利用,使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一

1、对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房子、胶水、红、黄、蓝、绿4种不同颜色的门和窗若干。

1、带幼儿到颜色王国去玩玩。

(1)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4种不同颜色。

(2)进一步认识4种不同的颜色。

2、游戏:找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2)让幼儿为颜色宝宝找朋友。

3、幼儿操作活动:颜色匹配

(1)为房子装上相同的颜色的`门和窗。

(2)幼儿活动讲评。

4、为教室外面的颜色宝宝找家,结束活动。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二

1.乐意制作笑脸饼干,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2.在生活中,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感受其中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1.发好的面团,葡萄干、花生、蓝莓干、腰果等干果。

2.烤箱,做好的笑脸饼干一块,磨具,保鲜膜等。

课件。

4.请有烘焙经验的2-3名家长来幼儿园。

1.导入活动。

(1)跟随录像《智慧树》里的《饼干歌》边唱边跳。

“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

“饼干饼干甜甜,我会自己做饼干。”

“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

“饼干饼干,圆又圆,”

“饼干饼干圆圆,放进热热的烤箱。”

“饼干饼干甜甜,滴答滴答转转转。”

“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

“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

(2)出示做好的笑脸饼干一块,请幼儿欣赏并向幼儿介绍。

2.制作笑脸饼干。

(1)播放ppt,请有烘焙经验的家长向幼儿介绍饼干的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师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示范:先把面团“揉一揉,团一团”,团成面团形,然后把面团放在铺有保鲜膜的桌子上“压一压”,压得扁扁的。取一个喜欢的模具在面团上按压,取出对应形状的面团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干果在面团上拼摆出眼睛、鼻子、嘴巴等,这样一块笑脸饼干就做好了。

(2)教师帮助幼儿把做好的笑脸饼干整齐地摆到烤盘里,请家长帮助小朋友进行烤制。

(3)让幼儿想一想笑脸饼干除了有圆形,还可以有什么形状?引导幼儿继续制作不同形状的笑脸饼干。

3.总结分享。

(2)分享时刻: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品尝饼干,将自己制作的饼干分给好朋友、老师们等,体验分享、成功的乐趣。

(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收拾活动材料及卫生。

4.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继续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笑脸饼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笑一笑,做一个爱笑的好孩子。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三

在画画中找好蜻蜓翅膀的对应方向。通过分解画法知道蜻蜓的结构。

蜻蜓画一张。蜻蜓分解图。

一、蜻蜓画一张,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我们什么季节能见到蜻蜓啊?

3、这张画上的蜻蜓好看不啊?

4、我们也来学着画一画吧!

二、学画蜻蜓

1、先画蜻蜓的身子,橄榄形。

2、在画上蜻蜓的眼睛,小圆圆。

3、眼睛画完,在前面画上嘴。

4、在画上蜻蜓的翅膀,翅膀画完后。

5、最后画尾巴,和蜻蜓的小眼珠,

6、一只蜻蜓就画完了,我们画的不同,飞的姿势也不同。

给我们漂亮的蜻蜓涂上颜色,写上自己的名字,贴在园门口的黑板上,让家人接你们的时候好看见。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四

手指点画"串串葡萄"是简单有趣的美术活动,葡萄幼儿很熟悉,教育资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因此我设计了《串串葡萄》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活动的趣味性。

1、欣赏葡萄的外形特征,能大胆地使用颜料进行用手指点画葡萄。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获得愉悦的情感。

画有葡萄叶的白纸(附打印学具)、绿色葡萄紫色葡萄各一串(实物)、擦手巾、颜料等。

重点引导幼儿使用颜料进行用小手点画葡萄的方法。

一颗颗葡萄要紧紧地靠在一起,上面比较多,下面比较少。

1、以游戏"变魔术"将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变魔术了,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变出葡萄,瞧!这是什么呀?(出示实物)

幼儿:葡萄。

此环节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吸引了,并且都睁着渴望的眼睛,想知道变出什么?老师神秘地出示了两串不一样的葡萄,运用实物展示台展示现实生活中葡萄,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葡萄对于幼儿们来说是非常的熟悉了,这样会让幼儿觉得很亲切,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师:小朋友看看这个葡萄是什么颜色呢?

幼:紫色、绿色。

师:老师摘下一颗葡萄,你们看一看这颗葡萄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圆的。

师: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幼:甜甜的,酸酸的。

师:小朋友数数有几颗葡萄。

幼:1、2、3…许多葡萄,密密麻麻的。

教师小结: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五

1、能运用涂涂、撕撕、贴贴等技能,制作一盘好吃的鱼。

2、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帮助小猫的快乐。

1、红、黄、绿、白手工纸

2、鱼儿轮廓、胶水、油画棒、一次性盘子、抹布

3、背景音乐,视频仪、dvd、录音机

:能涂涂、撕撕、贴贴烧鱼

:涂、撕等技能

过生日激发孩子作画的兴趣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课件同时有喵喵的声音)瞧,是谁呀?小猫花花打扮的可真漂亮,原来今天是花花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一份包装得很漂亮的礼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礼物呢?(放课件)哇!是什么啊?为什么朋友要送他小鱼呢?(幼儿回答)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我们也来烧一条鱼给小猫吃吧?(鼓励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1.提问:小朋友想想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烧鱼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烧鱼的步骤,(幼儿自由说)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对。烧鱼的时候要放点油,还有糖啊、醋啊、酱油啊,其实还要点放生姜,盐、葱花等等一些调料,这样烧出来的鱼才更香哦!

3、幼儿烧鱼,教师巡回指导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条鱼和一个锅还有一些调料。小朋友先要给鱼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在锅里放上油把鱼放进去-------最后放各种调料。手脏了要用抹布擦一下。篮子里的调料都可以用,不要抢,用完把多余的调料再放回去。(背景音乐)

师:小朋友烧的鱼都差不多好了,我们把烧好的鱼放在这边的展示台上,你们看看哪盘鱼烧得最好呢?(请幼儿说)为什么呢?(幼儿说)这盆鱼颜色涂得很好看又均匀,调料放的也刚刚好,很香哦!其他小朋友的烧得鱼也很香,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请出小猫花花吧?(小猫花花请你出来)小猫花花:小朋友烧的鱼真香啊,谢谢你们!

幼:不用谢!

小猫花花:为了感谢你们我想邀请你们、还有张老师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六

设计思想: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涂涂画画,但用色不够大胆,往往只用一种颜色,不会尝试用多种颜色。本次活动就是教孩子大胆地选用各种颜色把自己的小手涂画成手宝宝,从而培养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表现能力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运用任意颜色装扮自己的小手,培养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表现能力等。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每人一盒。

2.已用小纸片装饰好或用彩笔画好的有眼睛、鼻子、嘴巴的卡纸小手模型各一个,没有颜色的嘴巴、鼻子、眼睛小贴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师:“哈,多可爱的手宝宝啊,小朋友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手宝宝长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装饰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制作的手宝宝,了解手的结构与宝宝的关系。

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有了想做的欲望时,教师可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手的结构与手宝宝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孩子制作手宝宝。

三、教师示范制作。

1.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要把自己的手装饰成一个可爱的手宝宝。请两个小朋友观察两个手宝宝(模型)的眼睛是画出来的还是贴上去的,并帮助老师的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师示范画辫子,提醒孩子在画的时候要把手指分开伸直,从手指的下面一点一点地往上涂颜色,直到将辫子都涂满。

3.师:看了老师装饰的手宝宝,你们想不想来装饰一下自己的手宝宝呀?

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让幼儿为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教师示范画三条,画第一条时教师讲解示范,画第二条时引导孩子说老师画,画第三条时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画。

四、孩子动手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装饰自己的手宝宝。小朋友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为手宝宝画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将没有颜色的小贴片涂上颜色再贴在自己的小手宝宝上。

2.展示自己装饰的手宝宝,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扬。

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适时帮助能力差的孩子装饰手宝宝。

【活动延伸】

请幼儿带着自己装饰好的手宝宝到舞台上表演。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七

黄老师做了一件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看衣服上有什么呀?我们给它起名叫花衣服。花衣服上的花是用什么办法印出来的呢?(用手蘸水粉颜料印出来的)花儿有些什么颜色?(红、橘黄)这朵红花是怎么用手印的?(整只手)印了几次?还有什么地方也是用整只手印的?(花的叶子)是同一只手印的吗?一只手可以印,那两只手可以吗?怎么印?(请一幼儿用动作示范)这朵橘黄色的花是怎么用手印的?(拳头印花蕊,手指点印花瓣)

2、演示与思考

3、创作要求

还有什么样的花?可用什么方法来印?四个人一件衣服,商量好怎么印?把你们的衣服打扮的更好看更漂亮。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求

(1)提醒幼儿两个人要商量好,你印什么我印什么不争吵。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印花。

(3)提醒幼儿换色时,要及时用抹布擦干净再换颜色。

(4)注意保持画面、衣服的干净。

5、引导评价

现在请小朋友穿上你们的花衣服,让我们的客人老师看一看,谁的花衣服漂亮。

小班公开课美术活动教案篇八

1、感受塑料的特点。

2、尝试用塑料袋设计工作衣。

3、养成认真观察、实验的习惯。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手偶一个、布袋、纸袋、塑料袋、海绵人手各一块、一盆水、白色塑料袋人手一个、装饰材料若干。

谈话出示布偶,进行对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手偶布布今天要请小朋友帮忙。布布说,他在用颜料作吹画时,把衣服弄湿、弄脏了,很心疼。想请小朋友帮忙做一件工作衣,这样,他再做这样的活动时,衣服就不会弄湿弄脏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忙?我们来想一想,用什么材料来做工作衣才能保护布布的衣服不湿呢?"幼儿按自己已有的经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辨别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是什么材料?(自己摸,互相摸,明确不同材质的袋子)

2、请幼儿拿起小海绵,摸摸是湿的`还是干的?并鼓励幼儿把小海绵装进自己的袋子里。

实验

1、指导幼儿选择一种材料的袋子,将海绵放入袋子中,观察其放入水中的变化。

教师:把装有小海绵的袋子放在水里,看看你的袋子能不能保护好小海绵。

2、分别请拿不同材料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进行实验,找到可以保护小海绵,适合做工作衣的袋子。

再来看一看布袋子能不能保护好小海绵?

看一看塑料袋子有没有保护小海绵的本领,制作

1、教师示范,给布布做一件工作衣,并建议幼儿给自己做一件漂亮的小小工作衣。

2、请幼儿用塑料袋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漂亮的雨衣。

本活动是科学领域中物质方面的探索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制作工作衣的过程中,感受塑料、纸以及布袋的不同,从而发现塑料不吸水的特性。因此,该内容是活动的重点,而制作工作衣环节是艺术领域在本活动中的渗透,不能因此偏离活动的主要目标。

活动中,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三人一组,每个幼儿一种材料,一名幼儿参与一种材料的实验,然后进行分享,这样的教育策略,不仅可以使幼儿有意愿去分享别人的实验,也使有限的材料多元化。实验环节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幼儿有时间去尝试操作,同时,教师要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思考。

在画画中找好蜻蜓翅膀的对应方向。通过分解画法知道蜻蜓的结构。

蜻蜓画一张。蜻蜓分解图。

一、蜻蜓画一张,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我们什么季节能见到蜻蜓啊?

3、这张画上的蜻蜓好看不啊?

4、我们也来学着画一画吧!

二、学画蜻蜓

1、先画蜻蜓的身子,橄榄形。

2、在画上蜻蜓的眼睛,小圆圆。

3、眼睛画完,在前面画上嘴。

4、在画上蜻蜓的翅膀,翅膀画完后。

5、最后画尾巴,和蜻蜓的小眼珠,

6、一只蜻蜓就画完了,我们画的不同,飞的姿势也不同。

给我们漂亮的蜻蜓涂上颜色,写上自己的名字,贴在园门口的黑板上,让家人接你们的时候好看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