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18篇)

2023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18篇)

ID:4911323

时间:2023-10-20 12:19:13

上传者:温柔雨 2023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18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并加深自己对培训的体验和感悟。这些实习心得范文概括了实习生们在实习期间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品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既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通俗读本,同时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发展的好书。下面是本站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品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心得体会。

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无可讲。”这是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前言中说到的。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用什么样的制度,不用什么样的制度。一定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一项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同时,历史在不断前进,人事在不断的变化,制度也应该不断的变化以适应人事。人事,就钱穆先生此书来说,有深刻的含义,指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制度则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历朝历代,两者都有着积极且双向的互动,由此又影响着中国历史的演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全书寥寥九万八千字,钱穆先生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国历史上五个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从政府组织结构,考试选举制度,经济赋税,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优劣、来陈述历代得失。我认为,组工干部读书的面要广博一些,要通过读书培养自己的历史观、大局观,提高文化素养。这本书偏重于政治制度的论述,对广大组工干部来说,既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通俗读本,同时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发展的好书。我们要做好组织工作,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行政权力的架构和运作模式,洞悉规章和人事的分离与配合。

从这汉、唐、明等五个五个朝代,三个大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三个重要国家制度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各个方面的制度都和人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事可以使制度适应时势,使之趋于完善,但是人事在制度的实际操作过程里也有可能阻碍其理想效果的发挥,从而导致制度失之应有作用。人事从来都是有双面效应的,所以从历代政治得失当中得出的经验也应该借鉴到当今的国家制度建设当中,实现制度和人事的有效积极互动,最大程度的发挥两者的作用。

钱穆先生写道:“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之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法律制度的必然性。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先生给我们留下看待历史的角度是笔宝贵的财富。没有完美的制度,亦没有完美的人事。封建不是黑暗的过去,他也曾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西方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更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应重视其地域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不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法律制度,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才是正途。因此我们说,对于历史的功绩切不可一笔抹杀。放到当今社会来看,对于一个正在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在面临许多社会以及民生问题的时候,多数人都倾向去狠批制度,痛陈弊病,可他们却常常忽视了制度能带来的好处,或者去想这个制度存在长久的意义和产生的原因。

回顾历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不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道路都是不行的。而最终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这让我想起一段历史,就是黄炎培与毛泽东畅谈“历史周期率”。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问毛泽东同志,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所以党的xx大以来,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以非凡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推进改革,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6个专项小组改革部署全面展开。5年多来,1500多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节奏推进之快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相信,未来的中国政治变化,也许会有阻碍和波折,但最后肯定会走向真正的民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看待历代的政治体制,也知道了历代的变化更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值得警惕,值得思考,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学习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白世事兴衰的因缘,思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考察政治和文化积淀,把握制度变迁的脉动,唯有如此我们在组织工作中才能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公正、平和。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者为著名的国民大师钱穆,钱老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出了提要钩玄的概观和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今天我就以其中的考试制度谈点体悟。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为选拨政治人才而诞生。虽然今日之高考,早已判若云泥,但人们两千年来的流品思想根深蒂固,依旧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知,究其原因,不可不追溯到历代考试制度。今读钱穆先生《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叙述古代制度精辟有力,对于中国古代制度,很多人印象里多是封建专制。却不知道,中国古代人才选拨制度的公平、开放、民主程度,一直领先西方至近代。秦汉时期开始,贵族权力世袭逐渐打破,普通官员的子女已不能继承权力。汉武帝后,汉代形成“察举制”,以孝廉加考试的标准选拨人才。从此,中国政治面向全国开放,此时的政府不再是贵族政府,也不是军人政府,更不是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士人政府。汉代用分封制削弱贵族,同时规定“当官不能经商,经商不能做官”;唐代规定商人和工人不得参加考试;宋代的“重文抑武”,更是大张旗鼓。综上,虽然执行各有偏差,但历代都尽全力去营造一个“读书人”的政府。西方社会政治对政党贵族开放,而中国对全社会读书人开放。中国的读书人是来自各阶层,往往不能形成统治集团,难怪有这样说法:西方有阶级,无流品;中国无阶级,有流品。中国考试制度,本意在于开放政权,选拨政府各部门真才。而到清代,通过考试,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尝到甜头,不致绝望造反,考试制度变为了巩固满洲政权的小手段。至此,中国的古代考试制度,正式寿终正寝。

我们观历史,中国往往人治多于法制,好制度往往因人而变。这是中国人的灵活变通,也算是旧俗陋习了。我们观历史,一旦发生变革事件,读书人为了保住已得势力,往往倒向贵族一边。这或许可以解释,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吧。综上,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创造性把政权开放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读书人手里。读史反思,在当代,如何把知识分子的力量合理分配到各个阶层,避免读书人为“贵族”服务,或许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者,《易·贲卦》的象辞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的“文化”一词从源头上就有着“以文教化”之意。当下中国人对汉唐时期引以为傲,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文化能够感召、吸引和教化周边的民族。虽至现代,文化的含义发生了改变,但文化一词仍包含着这种教化、培育、改造的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也能够感召、凝聚和引导整个中华民族。

然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在近现代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很多怀疑和否定的声音,这是源于我们近代的落后挨打的历史,使得我们对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政治体系乃至更深层次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重的怀疑。到了当代,在世界浪潮的冲击下,当前社会甚至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这对整个民族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论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曾写到:“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也一起不满意。因对于历史上传统政治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但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否定自身文化,奉行拿来主义,并不是像修枝剪叶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会产生动摇根系动摇全局之重大影响的错误行为。究其原因,某些人正是缺失了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我们的“文化自信”。对于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缺乏信心,进而否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即便他们仍然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面孔,其内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我们都缺乏这种信心,这个民族也就名存而实亡。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精辟论述实际上就告诉了我们要如何正确的认识、对待、和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要直面历史和传统,不回避,不丢弃,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能是叶公好龙,而是要主动自觉地去认真学习和深入了解;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去粗存精,在学习和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发展和需要,平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有了才华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敬,同理,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修好了“内功”,重塑我们的文化价值体系,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来自世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向世界彰显我们的风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的心得体会

中国历代政治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政治的源头。回顾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心得体会。首先,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有效的统治者。其次,政治制度的合理与科学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再次,民主与权力制约的思想是中国历代政治中的重要主题。最后,政治的历史教训是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

首先,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有效的统治者。中国历代政治的发展可以看到,有些历代政权能够维持几百年的稳定,有些政权则不断地动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的才能与能力。一个有能力的统治者能够理性管理国家事务,善于治理,并且能够以视野和智慧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这样的统治者往往能够使政权稳定并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政治制度的合理与科学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历代政治中,一些统治者能够设计出合理和科学的政治制度,使得政府运转得更加高效和有效。例如宋代的科举制度,它选择人才的标准公正、严格,使许多有才能而出身不高的人得以进入政坛。而一些政权失去了对政治制度的关注和改革,导致政府机构僵化、腐败,最终导致政权垮台。因此,政治制度的合理与科学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再次,民主与权力制约的思想是中国历代政治中的重要主题。中国历史上有一些重大的政治改革,试图通过引入民主与权力制约的思想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平衡与限制。例如唐代的肃宗、睿宗时期,他们试图通过实行更加民主和平等的政治制度,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样地,在明朝末年,明清交替时期,人们也提出了严明法纪、限制官员权力的一系列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取得持久成效,很快失去了对政治的控制,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这告诉我们民主与权力制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要建立在稳定的政治体系之上。

最后,政治的历史教训是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历代政治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和复杂,其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历史教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政治发展的规律,为我们今天的政治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同时,对政治历史教训的认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当代的政治问题和挑战。

总而言之,回顾中国历代政治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有效的统治者,政治制度的合理与科学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民主与权力制约的思想是中国历代政治的重要主题,政治的历史教训是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这些心得体会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政治发展的规律,为我们今天的政治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评古论今,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书籍,下面是本站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心得体会。

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中国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层不变的,也绝非简简单单的封建专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词更是与中国实际大不相符,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主并鲜少拥有西方领土地主式的政治资本,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谓中央集权(当然这同样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与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权力不足以对地方进行控制,而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则是中央为巩固政权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

而专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专制的主体到底是地主还是皇权,如果是说地主专制显然并不符和实际情况,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良好的社会流动性。和古代西方社会相比,古代中国可以算是一个开放社会而非封闭社会。而皇权专制尽管在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但在从秦汉到唐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相权的制约。

2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在我们谈论中国人的奴性时,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阶级假想成为一群在主观层面上刻意为之的阴谋者,或者,至少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尽管中国政治文化中,没有人权的思想,但也绝非将民众简单地看做的奴才,中国古代崇尚的贤人政治,即有着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着责任和义务兼济天下苍生,这里并不存在权利被剥夺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与文化相适应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3、制度的激发善和惩治恶。

贤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为蓝本,也有一种说辞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阶级进行压迫的思想宣传工具。思想宣传工具确属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统治者的利用也应该是一定存在的事实,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周游列国却终不得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过分仰仗统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个不惩恶的制度,若有个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个坏皇帝、坏官员,便是百姓之祸。人性之恶鲜有制度性的约束。似乎又回去那个司空见惯的观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发善而惩治恶的,至少在传统的权威失去合法性的现代是这样的。

这是一本小书,很短,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要短小精干许多。里面的语句有时乍一看似信手拈来,但继续看下去便知须是学力深厚才能如此举重若轻。抛开了复杂的人事,专注于制度上的变更,这本书在这个角度上让人对以前的历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书更多是如史记一般记录事件,制度的设置都是隐藏在纷繁的人事之后的。在这本书里,将政治制度单拎出来讲,对非治史的读者而言,是的确方便许多。

钱穆写这本书时,恰是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的人,所以在该书中,钱穆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意思,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绝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来一棍子打死。既然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状况的。如此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而远不是一句封建专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这本书,有两点感受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现实状况脱节。这使得在朝代的后来,都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只能来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方能让国家机器在废墟中重新开始。除开宋朝这种先天国防弱势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税赋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问题,埋下了动荡的隐患,然后在战火中覆灭。读完后感觉这种僵化似乎无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谓中兴亦或变法,也多是以失败告终,更多的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迎来最后的改朝换代。

ispower”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释为权力。权力是希望继承的,是希望能够可控地传承的,或是积极地扩张,但这种个人的愿望和国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缝产生的破坏力,又会是改朝换代时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处理好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和国家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又是历代的变革核心之一。但最终走到清朝时,这种改变也走到尽头,毕竟满清是外来政权,对于政治体制的设计,考量更多的还是如何稳定自身的异族统治,此处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汉人政权所有的。而对官僚系统与文人集团的关系进行平衡,几乎每个朝代都在进行着这种动作,由此看来,或许49年后的种种动荡也有这一意味。

如果有时间,一口气看上两遍三遍多好啊。现今时代虽然书籍泛滥,然而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果然是经得起推敲细阅,很难有书在看第一遍中段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要看多一次,其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又梳理得透彻清晰。

书中讲到中国史里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经济制度、选举制度、考试制度、兵役制度等,可由中一览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讲历史总结如下几点精髓:

1.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干燥乏味。

2.任何一制度绝不孤立存在,各制度之间必互相配合,形成整套。

3.某一制度之创立,必有其渊源,不是凭空忽然而来,其消失也并非无端而是渐渐变质的后果。即是制度虽成文却也跟随人事而有变动。

4.某一制度的创立在其当时代必然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不为后人所了解,时代更替,制度不存,不可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判断一制度在其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5.任何一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历史意见。

6.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时代性,还要重视其地域性。

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的一个项目,若不深切认识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很难孤立的抽出其政治一项来讨论其意义和效用。

泱泱中华两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纪传体史书,少有专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历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史书更是少之又少。钱穆先生这本书,从制度着眼,如线穿珠,从汉、唐、宋、明、清一路讲下去,贯穿起各各人事,让人豁然开朗。

钱老阅史无数,是近代治史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这本书也是写的深入浅出,各种典章故旧信手拈来。笔者学力浅薄,只能就其中几点做些思考。

一.到底存不存在相权。

宰相,按照钱先生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政府中的实际领袖。两千年国史其实就是皇权和相权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从汉代一路走下来,皇权日盛,相权日衰,到明代胡维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职,所以明清两代才是真正专制的时代。

天下之大,从秦代统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两广,西起陇山,东至朝鲜半岛,有上千个县,事务繁多。始皇精力过人,尚自每天要批阅一百多斤奏章,后来人自难仿效。这么大的天下,一个人是无论如何管不过来的,必须有人分担,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名称,分担的分量也不一样罢了。在汉代叫宰相,一人包揽,唐代是由中书令、侍郎、尚书令三人负责,宋代由中书负责行政,三司负责财政,枢密负责军事,明代由大学士票拟,皇帝本人或者司礼监太监批红,清代政务由皇帝和军机处大臣商定。不论名头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人来分担皇帝手里的权力的,这是中国国土博大、事务繁多所天然决定的。

二.宰相到底是管家还是实际领袖。

钱先生认为,宰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领袖。皇帝只是国家权威的象征。至于后来相权衰微,是各类因素共同导致的。但这是不对的,正常情况应该是相权对国家负责,皇权只对皇室负责。

但是从上文可以看出,两千年下来相权是越来越小,皇权倒是越来越大。如果宰相是实际领袖的话,为什么却要不断受到皇室的制约。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话,这个现象就很容易解释了:主人让管家帮忙治家——遇到懒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实际领袖还是管家?这个应该从谁受制于谁来分析。

中国国土庞大,举国皆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居住分散,参政意识淡薄。这导致了中国不可能像希腊城邦那样选举产生领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选出代表民意的国会,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会产生个体领袖——皇帝,再由皇帝来任命宰相,从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与其说宰相是政府实际领袖,不如说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过来,请的一个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内阁任命的,那样宰相方可以说是实际的领袖。

三.历代田赋政策。

历代土地政策都极其简单,虽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从中上下其手的考虑,但是也过于简陋了。汉代就是按田收赋,唐代实行两税制,按人收赋,宋代也是两税制,加上地方乡绅负责制,明代用鱼鳞册,按人、按田统计收赋,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虑田有贫瘠肥沃,也不考虑收割播种的效率不同,更遑论山民、渔民等不以耕地为生的家庭。与精巧繁复、互相牵制的政府职权系统相比,真是简陋之极了。从这一点,也可见出皇帝们视百姓如刍狗的心态。

四.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创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为黑暗专制。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历代里最为清明的。这来源于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太子不用早早确立,成为大家的靶子,同时皇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钱老说的,制度永远要和人事配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清代没有一个好的政府职权制度,反而发展出了好的储位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劲。

五.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当朝的人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有死角存在。有时候越是繁复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这就是老子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制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时代特点,制定出配合当时人事的制度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样的,时代前进了,人事变化了,制度也应该跟着变化,因循守旧,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视野宏阔,分析鞭辟入里,语言平实。这本书极薄,而内容却极厚重,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之类的词,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愚暗谓:“吾辈学当如此。”

同时,也提出两点问题:

1、钱先生谈清朝与元朝制度时几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与“私人化”,我总觉得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吧。

1、勾画,批注。不要害怕这会让书变“丑”。一定要及时写下你的“灵光乍现”。

2、回顾,梳理。特别是再看这种理论性的书籍的时候,先要把书读厚,也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大量拓展;然后把书读薄,也就是简单地用一段话,或者话思维导图来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

3、切问,输出。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倾尽毕生所学,去论证它,再绞尽脑汁去推翻它。特别是和师友一起进行这头脑风暴的过程,会收获颇丰。另外,最好可以找一个人讨论这本书,或者你讲给他听一遍。讲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为明白的东西,不运用出来,久而久之就只能成为“茶壶里装汤圆”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历代政治的心得体会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权更替和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自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近代的民国时期,每个时期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的回顾和总结,我们能够得出一些关于中国政治的重要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政治集权与中央集权的优缺点。

中国历史上,政治集权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地方官员和地方实权都受到皇帝或中央政府的高度控制。政治集权有利于实施统一的政策,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避免地方分裂。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例如,地方官员常常履行皇帝或中央政府的意志而忽视民众的需要,导致社会发展滞后,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第三段:民主与人权的追求。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开始追求民主与人权的价值观。尤其在20世纪初,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民主转型的先声。经历了短暂的民国时期后,中国进入了共和国时期。但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民主发展进程并不顺利,曾经出现过政治混乱和动荡的局面。这使我们意识到,民主与人权的追求是长期的、具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改革与进步。

第四段: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

中国当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政权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以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事务。这些变革为中国政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的深入将有助于加强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提高政府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国政治的发展。

第五段:历史厚重与未来发展。

中国政治的历史厚重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政治变革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不能盲目地模仿西方的民主制度。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过去的政治经验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推动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应该重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负责任的政府机制。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早日走向民主、和谐与繁荣的目标。

总结: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的回顾与总结,我们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选择应该是深思熟虑的,不能简单地照搬外国的经验和模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珍视当前中国政治的变革机遇,努力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有确保政权的稳定和政府的合法性,中国政治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正如我不知哪里看到的某人所论,钱老的叙述里头,读得到对旧的中国政治制度满心的怜惜。结合这本书写作的环境看来,也从钱老在书中的总论里读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风,从受到万人践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捡起对传统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学者。我以为这也是钱老写书讲演用意所在。

但此书由此也有个弊端,就是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怜爱之下,则有些结论的得出还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后面有了更深的阅读,那么钱老的这种偏袒则更加清晰明了了。尤其是讲清朝制度那一篇,开篇一段话就把清朝制度贬到了街边弃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曾身处的时代,因为见惯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还真叫人生不出半点同情。恨不得亲自将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头之恨吧。

不过总而言之,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史启蒙最佳普及读物之一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思维导图

如果有时间,一口气看上两遍三遍多好啊。现今时代虽然书籍泛滥,然而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果然是经得起推敲细阅,很难有书在看第一遍中段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要看多一次,其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又梳理得透彻清晰。

书中讲到中国史里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经济制度、选举制度、考试制度、兵役制度等,可由中一览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讲历史总结如下几点精髓:

1.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干燥乏味。

2.任何一制度绝不孤立存在,各制度之间必互相配合,形成整套。

3.某一制度之创立,必有其渊源,不是凭空忽然而来,其消失也并非无端而是渐渐变质的后果。即是制度虽成文却也跟随人事而有变动。

4.某一制度的创立在其当时代必然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用意,不为后人所了解,时代更替,制度不存,不可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判断一制度在其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真确的用意。

5.任何一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历史意见。

6.不仅要重视制度的时代性,还要重视其地域性。

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的一个项目,若不深切认识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很难孤立的抽出其政治一项来讨论其意义和效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本书读的有点懈怠了,读的心得少了,昨天最有心的一句话就是,考试只能识别人才,不能培养人才,过去中国人才的培养在于贵族,在于门阀,在于上层人士的耳濡目染,这些东西,可能听起来,让人很难接受,但是确实是这样的,不能不承认。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是部分,钱老什么话也敢说,因此对于本书我觉得还是要认真的学习,争取今天晚上把这本书学习完。

昨天学习的明代的制度,提到了张居正,这可是中国一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很客观的,他既承认了张居正确实对于明代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分析了当时人们一直反对他的根本原因,制度限制了张居正的作为,是他在当时不被认可的是制度,因为内阁真的不是宰相,但是他却做了宰相应该做的事,中国这个社会对于名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必也,正名呼。

还提到一个人,就是第一能臣曾国藩,现在才知道,翰林是什么,它是中国古代对于读书人的最高礼遇,你考试好了,那国家就许你一个好未来,然后你专心学习,学习很多东西,学习如何做官,如何处事,当时不明白,曾国藩又不是什么要员,为什么地方政府,每年要给他们过年送供奉,原来他们以后一定会做官呀。

学习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时间,读书因该是学习的一种休闲,不应该成为主要部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构严谨主题宏大,节选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以为代表,从政府组织、选举、赋税经济、兵役等方面分别论述,大体上可以窥探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仅分享几点我的一些体会:。

2、书中提到很珍贵的了“历史意见”,即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而非用我们现代民主视角,井田制发展到后来的均田制,在某个时期是符合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同时西方的选举制,放在古代的中国,幅员辽阔交通落户,完全没有可行性。

3、制度与人事是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话题,我想提二类人,张居正们以及绍兴师爷。他们的共同点都有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虽然制度约束难以撼动,但是他们还是凭借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绽放在历史的星空下。

这也得说到,任何事终究要落到人这个字上,一旦由某个人参与,必然带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构成我们文明中璀璨的光,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我们才能发展自己,成就每个独特的自己!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这是一本小书,很短,比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要短小精干许多。里面的语句有时乍一看似信手拈来,但继续看下去便知须是学力深厚才能如此举重若轻。抛开了复杂的人事,专注于制度上的变更,这本书在这个角度上让人对以前的历史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传统的历史书更多是如史记一般记录事件,制度的设置都是隐藏在纷繁的人事之后的。在这本书里,将政治制度单拎出来讲,对非治史的读者而言,是的确方便许多。

钱穆写这本书时,恰是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的人,所以在该书中,钱穆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意思,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绝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来一棍子打死。既然当时的政治体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状况的。如此从这本书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有更好的理解,而远不是一句封建专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这本书,有两点感受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现实状况脱节。这使得在朝代的后来,都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新的问题,由此只能来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方能让国家机器在废墟中重新开始。除开宋朝这种先天国防弱势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税赋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问题,埋下了动荡的隐患,然后在战火中覆灭。读完后感觉这种僵化似乎无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谓中兴亦或变法,也多是以失败告终,更多的还是无济于事,只能迎来最后的改朝换代。

ispower”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释为权力。权力是希望继承的,是希望能够可控地传承的,或是积极地扩张,但这种个人的愿望和国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缝产生的破坏力,又会是改朝换代时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处理好官僚集团,文人集团和国家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又是历代的变革核心之一。但最终走到清朝时,这种改变也走到尽头,毕竟满清是外来政权,对于政治体制的设计,考量更多的还是如何稳定自身的异族统治,此处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汉人政权所有的。而对官僚系统与文人集团的关系进行平衡,几乎每个朝代都在进行着这种动作,由此看来,或许49年后的种种动荡也有这一意味。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先生讨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权分配、政治组织,从选举、经济、军事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评判的关键依据在于制度实施时的真实反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中客观发生过和存在的,不能仅凭现代理论或熟知的价值观做出主观推测。

制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代表性。每项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理论思想和历史原因,如果只就事论事,抽象地讨论某一时期的制度,既不合理也不严谨。钱穆先生认为,政治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一项制度从制定到执行,涉及的社会因素繁多复杂,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设身处地,剥茧抽丝,充分考量。

制度是动态的。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现实情况,如果情况有变,制度也将相应调整。因此,制度评判也应是动态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此外,成熟理性地分析制度需要明白,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不好,因为“若一项制度一直好,则会使政治窒息,不需后代人来奋斗努力;惟有制度出错,才能让人保持警醒,始终保有改进努力的心态”(35);更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制度不断被修改、被推翻,但制度背后的核心观念需要被发现、被提炼,“所贵的是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原之可靠性愈大”(56)。

中国传统社会鼓励书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造成了读书人竞求上政治舞台去做官,所以钱穆先生“诊断”中国传统政治有臃肿病。这一现象的优点是,官员可以在政治表现中试炼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与实际得以结合。弊端则更加明显,大量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文官的社会地方不断上升并愈加牢固,很难再有其他政治力量可以与文官相庭抗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196)。“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值得被称颂、被学习,但当是否能写出精彩文章成为衡量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主要标准时,社会价值观已经偏离失衡。受篇幅限制,钱穆先生不能在书中辅以更多史料,但结合相关书籍文章,可以看出,受文人当道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务虚的社会。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水利工程,不同朝代都出现过“不是专业人不干专业事”的纸上谈兵事件。一方面,有志有才之人拥挤在从政做官之道,另一方面,工商等社会其他行业鲜有人问津,再加上繁密的法令制度,重重束缚,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社会难以革新、没有起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制度面向社会大众,应当是无私的。当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公私之间可以权衡。钱穆先生认为,有私心、谋私利的只能称为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恰恰有许多私心,所以他在本书中作了严厉批判,言辞虽然激烈,但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政权抑制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禁让我联想到孔飞力的《叫魂》。也许在钱穆先生看来,那场惊动全国的“妖术”恐慌正是清代法术的直接印证。

制度是在宏观层面制定的,但却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清代中叶以后,丁册不再需要,于是一个国民,如果没有田地,不参加科举考试,不违反乱纪,可能永远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也许在富足的和平社会,不少个人甚至会拒绝主动与国家发生任何联系。但是,如果个体的信息无法传递汇总至政府,那么执政者很难对宏观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更难顾及到那些弱势人群。

钱穆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帮助、促进国民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浮于表面。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但社会过于平铺,所以缺乏组织力量。确实,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政策执行阶段,民众自主自发的意识和力量都比较缺乏。然而,共尊共信心恰恰是自下而上积累而成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国家一切最高政令,一经政事堂会议决定后,再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共分六部,即吏部(掌人事任用。官吏须先经过考试,再由吏部分发任用。五品以上由宰相决定,但吏部可以提名;五品以下全由吏部依法任用),户部(掌民政户口),礼部(掌宗教教育),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司法),工部(掌建设)。此六部制度,自唐代至清末,推行了一千多年,不过次序时有变动。唐初为吏、礼、兵、户、刑、工;太宗时改为吏、礼、户、兵、刑、工;宋初为吏、兵、刑、户、工、礼;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时改为吏、户、礼、兵、刑、工,该次序为以后所沿袭。

六部相较于汉代九卿,可说是一大进步。汉代九卿如光禄勋,相当于皇帝的门房,不脱宫廷私职的气味;唐代正名为“吏部”,名称恰当。又如掌管军事的卫尉,仍是对宫廷言;唐代称为“兵部”,职名始正。太常卿偏于皇家祭祀;唐代改为“礼部”,确定为政务官。由此可见,只论汉、唐两代官名的变化,便见中国政治史上政治意识的绝大进步,无论从体制讲,还是从观念讲,都是很大的进步。汉代九卿,只是办理皇室内廷事情的家务官;唐代的六部,显然是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不像汉代只似皇帝的侍从。

尚书省是唐代中央政府组织中最庞大的机构,其建筑亦相当宏大。总办公厅名为“都堂”,两旁为左右两厢,吏户礼三部在左,兵刑工三部在右,由左右仆射分领,每部分四司,共二十四司。尚书省各部主管,上午在都堂集体办公,遇事易于洽商;下午各归本部分别办公。如有“参知机务”或“同平章事”头衔者,可去政事堂出席最高政事会议。唐代有名巨著《唐六典》,系玄宗时依唐代现行法规而编纂,因记载六部的组织、用人、职务分配等而闻名,此书对当时政府各部门各组织的各项政权及人事分配,均有详细规定。终成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的巨典,此后宋明清各代,均重视此宝贵法典,奉为圭臬。千余年来,国家推行政务,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无多变更。此后中央政府的变动只在发布命令的中书门下,至于执行命令的尚书六部制度,则从未有大变更。

中国历史上关于政治制度方面有两大名著,一为《周礼》,一为《唐六典》。前者为中国先秦时代人的“乌托邦”,纯系一种理想政府组织的描写。其最值得后代重视的是,政治理想的全部制度化,没有丝毫理论的痕迹,而是具体严密的客观记载。由此便可想见,中国古代的政治天才并不落于空谈玄想,而能把一切理论化成具体事实排列开来。所以,《周礼》虽不是一部历史书,不能作为先秦时代的制度史看,而大体上实是一部理论思想的书,应为讲述先秦政治思想的重要材料。至于《唐六典》,则确已是唐代实际的行政法规,为唐代政府所真实遵循。虽富理想,而已成事实。只由《周礼》演进到《唐六典》,也可认为中国政治历史上的极大进步。对于《唐六典》,不应仅当它是一部记载唐代现实制度的书,同时应当它是一部理论和思想的书,体现着唐代人政治上的种种理论和思想。制度的背后,都应有理论、思想、对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的考虑,一切制度决不会凭空无端产生。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相较汉代有了进步,但地方政府却不如汉。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最像样的首推汉代。唐代已渐渐演进到中央集权的地步,逐渐内重而外轻。

唐代地方政府最低一级为“县”,和汉代一样。玄宗时,全国有1573个县,比汉代多出两百多。“县”以上为“州”,全国有358个,比汉郡多两倍余,刺史为“州”的行政首长。唐县依三千户、六千户分上、中、下三等;汉县仅分两级,万户以上为大县,长官为“令”,万户以下为二级县,长官为“长”。可见唐县比汉县小。唐州依二万户、十万户分上、中、下三级。这较诸汉郡,相差更远,汉郡户口在百万以上的并不少。由此可见,唐代地方长官的职权比汉代相差甚远。

其次是地方长官的掾属。在汉代由郡太守、县令长自行辟署任用,唐代的任用权集中于中央吏部。任地方官者,因其本身地位低,一心升迁,各怀五日京兆之心。政府亦只得以升迁来奖励地方官,于是把州县分为多级。不像汉代官阶上下相隔不甚远,升转也灵活。汉制三年考绩一次,三考才定黜陟(指人才进退,官吏升降);因阶级少,升迁机会优越,故能各安于位,人事变动不大,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唐代则迁调虽速,下级的永远沉沦在下级,轻易不会升迁到上级去。于是,渐分清浊,极大影响行政实际效力。

说到地方行政,便须附带述及监察制度。唐代设有“御史台”,不属于三省。即监察权是脱离相权而独立的,这是与汉代相异的点。

中宗后,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中央,主要是监察尚书省六部,中书门下并不在列,谓之“分察”,右御史监察地方,谓之“分巡”。派去监察的御史,称为“监察使”“巡察使”“按察使”或“观察使”。在唐代,名义上是观察使被派到各地区巡视观察;实际上则常驻地方,成为地方更高一级的长官,把州县地方官压抑在下面。如是则地方行政由本来的两级变成了三级,最高一级名不正言不顺,形成了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极有流弊。

若监察使巡视边疆,停驻边防重地,中央要他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临时得以全权支配;这即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拥有该地区的用人大权,形成了“藩镇”。而且边疆节度使逐渐擢用武人,形成了军人割据。东汉末年的州牧即如此,而唐代又蹈其覆辙。安史之乱也由此产生,安史之乱后,此种割据局面更加强大。其先是想中央集权,而演变所极,却尾大不掉,中央指派大吏到地方,在剥夺地方职权后却回过头来反抗中央,终至唐朝灭亡。这与后来清代情形相似。清代地方最高长官本为“布政使”,清代总督、巡抚,应如钦差大臣般,临时掌管军事。但结果常驻地方,权力压在布政使上面,致使中央集权地方无权。而后此辈巡抚、总督不受中央节制,于是便解体了。

唐代,其中央行政比汉代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央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任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唐室的崩溃根源即在此制度上。总之,中国是一个土广民众的国家,必须统一,实不宜过分中央集权。这在中国政治课题上,是一道值得谨慎应付的大题目。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了内阁大学士,但此职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后面,甚至还出现了太监干政,皇帝的事情让太监代劳,太监成了“真皇帝”,长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选举制度还是科举,可是已经变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钱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律诗。

最后,是关于清朝,对于清朝,我和作者钱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说前朝治国理政都还是制度的话,那么清人治国只能说是玩弄法术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钱先生眼里就是一个部族统治的工具,以至于皇帝的集权达到了最高峰——设立了军机处。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清朝背后是整个满族,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部族的“私利”,以致后面发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想要得到清人的绝对支持,那是很难的,甚至有一部分势力是反对的。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贵在语言精辟、观点鲜明,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结也很精彩,它基于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体制的历时性分析,得出对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现状及未来政治发展态势的预判,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在我看来,我国文化的得失能够被钱先生简洁明了,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确实佩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中主要讨论了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通过这些勒定成文,看似硬梆梆的制度,向我勾勒出古代的政府这一政治机器是如何运作的,通过这些政治制度,也似乎朦朦胧胧的看到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士大夫,古代的官吏甚至古代的平民百姓们,他们过的什么样的生活。虽然写得是制度,但是因为它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人的生活,人的一举一动,而显得活泼,从而使其本身也迷人起来。

以上这些,是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性,抽象的认识,接下来这些就是一些理性的,具体的认识,即读完这本书,我学习到了什么。

书的内容很多,我挑其中的三点来说。

第一,我了解到了人事和制度的区别。什么是人事呢,就是用人以治事,关键在于人。制度呢,就是一些法令法规等等。人事灵活而制度稳定。一个政治机器的运作是即需要人事也需要制度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维持一个政府的运作。有好的人事却没有好的制度,比如东汉初年,汉光武帝把政权全都操在自己手里,三公九卿只是名位高而无实权,这样做,当你是一个好皇帝的时候自然是风调雨顺,可是如果皇帝坏了,而政权又全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没有了约束皇帝的制度,那么政府的运作肯定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有事无政”有好的人事而没有好的制度带来的弊端。同样的,有好的制度而没有好的人事也会出问题。比如唐代有账籍制度,每隔几年来对各个地方的人口进行普查,通过人口数量来分配土地,收税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是这种制度需要经常的调查,登记,改动,校对,这些繁琐工作做久了,人们难免偷懒马虎,这种人事的松懈使得这一制度后来也崩溃了。所以说,不仅要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人事,二者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维持政府的运作。

第二,我了解到了制度的特点。一、制度会随着人事的变动而变动,因为制度说到底是由人来制定的,要了解某一时代的制度先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事。二、制度总是有利有弊,评价某一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时代性,要设身处地的站在那个时代进行评价才显得真实而客观,不能乱开上帝视角,以当下时代的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三、制度的出现与成熟必定伴随着某种需要,包括外在的需求和制度设立内在的用意,虽然时过境迁,我们可能不了解,但是也不能随意揣测。四、各项制度之间绝不是相互孤立的,一定是相互配合的。

第三,关于制度运用的实例我有了一些了解。比如汉代的大一统局面其实和当时的政治制度,考试制度有关。从汉代选举“孝廉”开始,中国历代的选举或者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的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因此,中央政府里,永远有全国各个地域的人民来参加,中央政府永远代表着全国。同时各个地方又都是郡县制而非世袭,郡县长官由中央指派,一般也避用本县人使得地方政府避免陷于地方性,这样大一统的局面才能维持。

书中内容丰富,先写这三点啦。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秦以前的中国,基本上为封建诸侯统治,没有形成体系。

秦汉才开始施行统一政府管理,中央设政府,地方设郡县。

皇帝世袭担任,政府里的官职则或推荐或考取不一定能世袭担任。

中国有着读书人治天下的悠久历史。

皇帝身边,来来去去的有门第贵族、军事集团、宦官团体,但一直有着读书人的身影。

后来,朝代更迭,皇帝无数次易主,但政府这一形式已经确立,后续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变。

汉代为宰相治理全国;唐代三省六部制;明代则废除宰相由皇帝全权负责。

这些治理方法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弊端。

汉代宰相治理全国权利相对统一,有利于集中统治。宰相就有可能篡夺年幼皇帝的权利,形成外戚夺权,发展家族势力。

唐代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把权利分给部门,决策时进行民主讨论,另一方面权利分散,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政务执行。

明代废除宰相由皇帝负责,权利也相对集中,但是有的皇帝几十年没有上过朝,在内阁办理事务,于是大臣和皇帝隔绝,给了太监可乘之机。

上面说的还只是各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书中还讲述了各个朝代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户籍管理及税收的方式、兵役及军队的运行模式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本书,让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制度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时期所产生的,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

我们不能仅仅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推翻当时的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吸取好的经验,防范有可能产生的弊端。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