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

ID:503905

时间:2023-06-27 17:57:37

上传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一

没有语言,没有动作,没有生命,但你却是我的挚友,我的导师。14年的`漫漫岁月,你如影随行,陪我走过无数的美好与挫折,带给我无数的真情与美好。

从记事起,我便记得你是母亲的标志。寒冷的冬天,我躲在被子里,抱着母亲,听母亲哼读着浪漫温馨的童话故事,久久不能入睡;清新的早晨,听公鸡破晓的声音,母亲总是拿着你,一字一句地教我诵读《百家姓》、《三字经》。直到现在,我还是会记起那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岁月的流逝,将你一次次的打磨,你躺在记忆的流年里。微微泛黄的扉页,浓浓的书香,充满着暖暖的温情。

上小学时,你便成了我人生的航向标。我从《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走来,我向古今中外的名著走去。“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潇湘馆内,红销帐内,唯有你独立而遗世,寄人篱下,苦不堪言,却未被尘世的流言所玷污。一首《葬花辞》,一位潇湘妃子,诉不尽多少离别情愁。“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机关算计,却算上了卿卿性命,你,人人惧畏的凤辣子,半世劳累,一生要强,不料落得凄凄惨惨戚戚,叹人世,终难定,空悲喜。多少繁花似锦,多少儿女情长,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只为谱一曲《红楼梦》。

你是那天煞星,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怀满腔豪情,景阳岗赤手打大虫,为兄报仇,手刃潘金莲,斗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好一个行者武松,义海豪情!你是那豹子头林冲,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只想安分守己,却不料世态炎凉,几经迫害,逼上梁山。你并非是懦弱,只是太过于正直朴实。一百单八将,水泊梁山好汉,轰轰烈烈,气势磅礴,用血肉铸成一本《水浒传》。

久久不能离开,久久不能忘怀,和你一起畅游,一起对饮,一起看人生百态,乃是我人生一大幸事。你时时牵动着我的情感,你是那柔情的林妹妹,告诉我对爱情的忠贞,是泼辣敢恨的凤哥儿,告诉我要善待他人,是豪情万丈的行者武松,告诉我义海云天,是正直的豹子头,告诉我忠实不渝。

我仍旧清晰地记得那次痛彻心扉的落榜(小学升初中考二外),对于好胜的我,这个打击实在太大,我从学校一路狂奔着,头也不回的跑进了书房,泪如泉涌,痛哭流涕。房间空无一人,你静静的躺在书桌上,扉页掠过一丝岁月的沧桑,月光透过密密的树叶钻了进来。将柔和的月光投向了你,你神秘而美丽。只有你,也只有你,静静地躺在书桌上,仿佛早已明白的痛楚。在等着我的到来,你是那“八十五天捕鱼却毫无收获的圣地亚哥老人”,你用你的经历告诉我“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虽败犹荣,人生不止一次考试,尽管你失败了,但你仍有艰辛努力的过程,仅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你并不是个失败者。我突然明白了,这点失败算什么?我怎可被打倒?我停止了哭泣,向着朝阳,继续前进。

随着年龄的增大,你,慢慢变成了我最好的挚友。我热爱上了古诗词,热爱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震撼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壮志,迷恋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憧憬,向往李商隐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你告诉我,每首诗里都贮藏着一个灵魂,有思想,有生命,你的魅力竟是如此之大,使我一直沉醉于神奇的诗歌世界中,不能自拔,感受你带给我的丝丝感动。

没有你,我便不是完整的,你早已渗透进了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14年的生活,不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不论是辛酸还是幸福,只要有你在我的身边,我便能毅然决然地走下去,因为有你的陪伴和守候。

合上你,轻轻的与你入梦,鼻尖萦绕着淡淡的一缕书香。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二

听说陈从周先生,是三年前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的选题并非园林艺术,同学涉猎于此,耳濡目染罢了。那时,只知道陈先生是研究园林艺术和古建筑的专家,极具文人的清远风雅,诗、书、画,样样精通。有著作名之《说园》。当年求之不得,如今偶然得之,读之倾倒,遂将所感整理成文。

园林以山水为经络,以树木花草为毛发,以烟云秀色为神气。经营园林,类似绘画中布局和设色,讲究墨的浓、淡、焦、干、湿,使画面富有层次而又灵气往来。“画中之笔墨,即造园之水石,有骨有肉,方称上品。”山与水的关系怎么处理?“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峰岭之胜,在于深秀。”树木的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地方园林要有地方的植物特色,土生土长的树木更容易存活和成才,也更体现出当地的风土特色。园林植物“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小园植树,“其具芬芳者,皆宜围墙。而芭蕉分绿,忌风碎叶,故栽于墙根屋角;牡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主厅之南。此说明植物种植,有藏有露之别。”香花草围墙而植,香远益清,弥漫庭院,添一分书卷气;同时延展了想象空间,如画之留白,令外人增一分遐想。

造园要注意仰观俯察,移步换景,令有限空间衍生丰富景致。山际安亭,水边留矶,行径曲折,使行者上下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又使距程延长。桥沟通溪流湖泊与陆地,起着起承转合的过渡作用,同时功能与审美结合,丰富了景物浓淡浅深的层次感。园林桥通常要低于两岸,婉转曲折,生凌波之意。“建亭需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角,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为的是让景物有露有隐,突出主题,蕴藉多致,引人遐想。“照明灯宜隐,装饰灯宜显,形式要与建筑协调。至于装挂地位,敞口建筑与封闭建筑有别,有些灯,玲珑精巧不适用于空廊者,挂上去随风摇曳,有如塔铃,灯且易损,不可妄挂。”而看似普通的粉墙黛瓦,也是为紧凑峥嵘的山石作衬托,令其产生画本的意味。前天晚上路过秦淮河,有所领悟。江南的`冬夜,细雨空濛,橘色灯光映衬着粉黛相间的徽派建筑,有暖意,也有一番清冷峻峭。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却已经入画。

造园之道,在于“所谓实处求虚,虚中得实,淡而不薄,厚而不滞,存天趣也”,特别要注意互补、反衬的笔法,重在做到随意、自然、空灵。根据园林面积的大小,栽培的植物也有所不同。“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此为以疏救塞,以密补旷之法。”;“松者,鬆也。枝不能多,叶不能密,才见姿态。而刚柔互用,方见效果,杨柳必存老干,竹林毕露嫩梢,皆反笔出之。”风景区的建筑,则要做到隐而不显,散而不聚,低而不高。建筑应成作为风景区的一部分,随宜安放,巧于因借,存民居之风格,而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了整体建构。

几年前在济南,慕大明湖名气而访之,到了却遗憾不已。据老师说,几十年前的济南真正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泉城”名至实归,泉水丰沛,竹筷拄地而出之。大明湖更乃一城之眼,澄明净洁,十里荷香。湖畔荟萃文人墨客诗词与题匾,翰逸神飞,与水色山光相应。而今,大明湖周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尘烟滚滚;公园内部则建游乐场,恶俗音乐震耳欲聋。更有一处,题:“乾隆遇夏雨荷处”。不知何人出于何种心理,弄这样一块牌子?真真令人瞠目结舌。泉城广场中心,不锈钢材质的荷花喷泉,花瓣层层耸立,泛着金属光泽,宛如一口钢牙,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一大败笔。去年,在西湖见到一巨型龙舟,遍涂朱漆,龙头高昂,龙身金黄耀眼,一暴发户气象。雷峰塔改头换面,古意无存,“雷峰夕照”只是枉然了。

《说园》写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园林的问题,时至今日,无以复加。陈从周先生谢世十二年,他的书一版再版,也许是文人和学者看得更多些。如果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考虑的周全些,传统文化保护专业些,那么游人的文化眼光和鉴赏品味也可能随之提升一二。可叹的是,往往在其位者未必明其道吧。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三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建立互助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

4、决策过程要民主

1、计划系统

2、监督检查系统

3、总结反馈系统

一、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二、学生素质培养

三、班级管理原则

四、班级管理方法

五、班级管理细则

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爱是宽容和信任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教育者的爱护和关注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面对学生,心怀爱意,教育之花必然璀璨盛开。而这种爱是宽容和信任。一天,有位女学生跑来向我报告说:“姚某某在检查同学作业时,发现有人没做好,就向她要了五毛钱,然后帮他隐瞒老师。”姚某某在我的心中可一直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天居然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简直太令我失望了。我真想立刻冲到教室,把他揪出来训一顿。”可是转念一想,我这样简单粗暴地了事,能真正解决问题吗?我一说教室里肯定炸开锅。面对同学异样的目光,甚至还会引来冷嘲热讽。他能受得了吗?这肯定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我应该对孩子的将来负责,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记得周弘说过:“态度就能决定一切,态度一经改变,奇迹就会出现。”于是我叫那位女生不要伸张。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巡视四周,又走到他身边,像平时一样随口问着同学们的作业情况。他也并没感觉到什么,认真地作了汇报,并把记载本交给了我。在那本本子上我果然没有看见那位同学的名字。但我还是拿着记载本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回到办公室,我打开记载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某某,你在老师的心目中一直是位正直、负责的班干部。可是在今天,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你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老师知道后心里很难受,五毛钱虽是一个小数目,可如果你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件事,它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篇四

作为马嘶中学班主任之一,深感身上担子不轻,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每天抽空阅读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南》一书,受益匪浅。下面是本人一点不足道的体会。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6——16岁的少年儿童,他们自我约束力差,由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大部分都不懂什么是纪律,什么是权威,什么是尊重,什么是民主,就需要老师在自己在心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反复告诫自己:要对学生始终有耐心、爱心、恒心、细心和热心,五心并举,才能教好孩子们!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它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但爱,是教育的前提,却远不是教育的全部。面对一个个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孩子们,各种压力逼得你光靠这五心是远远不够的。

现代社会复杂多元的因素正深深的影响着宁静的校园,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何况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些学生很顽皮,经常有人完不成家庭作业,每天都不能按时交课堂作业;有些学生特别懒散,个人卫生较差,东西乱七八糟,做事丢三落四,还谎话连篇;也有的些同学上课总是坐不定,而且课间总是惹事生非,不是满校园疯跑,就是打这个同学,碰那个同学。班主任既要管整个班级的纪律,还得时刻盯着他的安全,我真是没辙。我想,“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理论只是对一定学龄段的学生才有用,而对于自律性还不强,情感价值观还比较低的低年级的学生,还是要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才能使教学效率提高和班级管理更有效。

当然严教并不是说我们不爱学生了,只不过是我们把这种爱用不同方式表现出来了,是对学生更深层和更理智的“大爱”。用严格来促使其人格的逐步定性,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必须要提高管理方面的能力素质:

1、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班级管理要重视民主科学。营造民主科学的氛围,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和集体活动(如班会、文艺活动、劳动、比赛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班级的主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

2、制定班级目标、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班规),建立班级奖惩细则。以规矩定方圆。

3、培养素质较硬、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物色班干部。这就需要平时对学生多观察,多了解。人选定之后,要引导他们当班干部的职责,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管理班级的技巧等。

4、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及各种活动、班队会、竞赛、合作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形成“团结勤奋、热爱集体、求实进取、乐观自信”的良好学风,营造积极的班级舆论。明确学习目的,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风。塑造良好班级形象。

另外,要关注个别特殊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攻心。帮助问题学生树立正确自我观念,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用爱心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使之不断的向好的方向转化,促进其健康成长。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多和家长沟通交流观点和看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从中学到了不少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具体方法,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勤思、活用,做一个人民满意的班主任。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五

一天,我闲着无聊,便想从书架上拿一本书来读,于是,我便拿到了《童年》这本书,因为我以前没有看过这本书,所以我是从头开始看的。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阿廖沙童年的悲惨生活。前苏联文艺评论家丘科夫斯基说过:“《童年》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是高尔基的传记,是他全部创作的注解,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珍贵的。”的确,这本书里的阿廖沙就是高尔基本人,这本书写的也就是高尔基童年的悲惨生活。

这本书一开始描写的便是阿廖沙父亲死时的情景,可惜阿廖沙当时才三岁,父亲便永远的离开了他。后来他和母亲来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极自私且残暴的人,在那里,外祖父还天天抽打他。

有一次,就因为阿廖沙好奇,偷偷的染了一块桌布,外祖父就把他打得失去了知觉,害得他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不仅这样,他的两个舅舅为了争家产天天吵架,使这个家毫无安宁可言。后来,雅科夫舅舅留在了城里,米哈伊尔舅舅则搬到奥卡河对岸去了,纳塔利亚舅妈也因为难产而死去。

阿廖沙还认识了“小茨冈”,每次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时候“小茨冈”都会用自己的手去挡树条,每次他的手都会被打肿。后来雅科夫舅舅让“小茨冈”把十字架被到坟地,并趁机把“小茨冈”压死了。后来他又认识了外祖父的房客“好事情”,“好事情”是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但别人都不理解他,后来外祖父撵走了他。

不久之后他的母亲瓦利娅回来了,外祖父想让她嫁给一个钟表匠,但外祖母和母亲都反对,她就没有嫁。后来阿廖沙因为母亲上了学,母亲还是被迫嫁给了一个军官,母亲再婚后的生活极其悲惨,她天天受继父的打骂,她还生了两个孩子,但都相继死去了。不久之后,母亲也去世了,之后阿廖沙便外出谋生去了。

掩卷沉思,我不禁思绪万千。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悲惨,而我们的童年天天都是丰衣足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而我们还不知足。高尔基为了上学,每天都要捡垃圾去换钱,甚至还偷过东西。而我们现在每天都有家长接送,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读书心得体会字实用篇六

《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手机版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最近几周,我完成了《孟子》这本书。

其书共分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万章章句下,万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尽心章句上,尽心章句下。

其实,我对那些古文是一窍不通。但是后来,我发现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书了,只能读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译文和注释,这也带个我了不少便利。一开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释和译文来读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这个顺序读书,自然更是“一头雾水”了。我是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因此,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直到几天后,我无意中先看了译文,又看了注释,最后才看了原文,这样我一下子就可以读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阅读中,我是严格按照先译文,后原文,再注释的顺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无穷。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