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宜昌旅游日记(模板14篇)

2023年宜昌旅游日记(模板14篇)

ID:5047386

时间:2023-10-22 07:17:46

上传者:ZS文王 2023年宜昌旅游日记(模板14篇)

就职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给予我们挑战和机遇。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主动承担工作责任,并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下面是一些关于就职的讲演和演讲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职业成功的秘诀。

旅游日记

吃过早饭,天公不作美,竟然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虽然说泰国的雨不会下很久,可是出去游玩毕竟不方便,幸亏我们昨天出了海,而且酒店里有雨伞,来之前又准备了雨衣。我们临时决定去附近的店里编辫子,是那种热带风情的小辫子。我们三个爱美的小姑娘兴奋极了,进了店,谈好价格,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选珠子:我选了粉、绿、紫三色,tansee 选了粉、绿、橙色,妹妹选了红、黄、绿三色,我们的珠子都是透明的,十分漂亮,店里的阿姨也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连声说:“漂亮,漂亮!”

两个小时后,我们的辫子都编好了,满头都是细细长长的小辫子,辫子的底端串着三颗珠子,头发一甩,就能听见“唏哩哩”的声音,感觉棒极了!

雨过天晴,吃过午饭,我们去看了毒蛇表演,表演的人先挑出一条较长的毒蛇,又挑出一条金环小黑蛇,竟然还亲了毒蛇一口,把它的头咬在嘴里,我们又惊又怕,却都来了兴致,很多外国人拿着相机在拍照,接下来是个重头戏,他竟然挑出了两条眼镜蛇,要知道,眼镜蛇可是最毒的蛇哦!但是他却不畏惧,还各亲了它们一口,看得我目瞪口呆!为了生存,冒着被毒蛇咬的危险,这真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啊。

最后是骑大象活动,我和妈妈一起骑的是长象牙的象王哩!坐在大象背上,十分颠簸,但是高高的,穿过树林,一边拍照,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致,享受的同时,也觉得这些动物们失去了自由,成为人们谋生的工具,真是可怜,人类真是残忍。

明天晚上,我们就要结束普吉之旅,希望明天也能度过快乐的一天!

旅游日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去江南大峡谷漂流。

我们全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的,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沿着蜿蜒的柏油马路,我们终于来到了江南大峡谷。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车辆停在那里,因为今天是江南大峡谷”比基尼盛宴“。

我们来到售票大厅,买好票,由于我们年纪小,无法享受军事漂流,只好选择休闲漂流。

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上了岸,换掉了湿漉漉的衣服。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江南大峡谷。

旅游日记

青岛空气清新,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在青岛的老城区,到处是德式建筑,街道窄窄的,许多道路都是单行道,到处充满着西洋的味道,风格别致。在旅行的第三天,我们打算去最能体现出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别墅群风景区:八大关——它汇聚了众多的各国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到了八大关,我最先看到一个租二人、三人车的小铺,我十分羡慕三口之家配合默契地骑着三人车到处游玩,于是也租了一辆车,我们打算先骑着车顺着旅游路线看一看八大关的整体规划,再徒步去有名的建筑里参观。

当我们骑行在八大关的大路上时,我赞叹不已,八大关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各条马路两旁的树木品种各异。虽然外面骄阳似火,蝉声连绵的街道却在小海风的吹拂下使游人全身凉爽,心情愉快。

花石楼是八大关最有名的建筑,我们决定去那里看看。

花石楼的外墙由花岗岩砌筑,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古堡式建筑,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相传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住于此。进入花石楼,可以看见它共分5层(上面两层是瞭望露台,地下还有一层供管家、仆人居住)。花石楼的房间间间相通,据说是避难方便,许多房间的墙壁上挂着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其中就包括陈毅元帅及夫人第一次来青岛参观花石楼的照片。

最后,我们登上了花石楼的最顶层,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海洋,眺望着错落在绿树林里的别墅,美景不言而喻,心情十分开阔。

八大关的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旅游日记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双版纳雨林古树茶庄,它坐落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茶庄上四望群山,只见草木蒙笼其上,如云兴霞蔚,黄色的小野花零星点缀其间,大山像披上了一件绣着小花的绿色锦袍。

环绕在茶庄周围的大山上,有一片一片的古树茶林,空气清新,爸爸妈妈就带我去爬山。一路上,绿树成荫,地上铺满了掉落的枯叶,有时还会见到毛毛虫,那是我最害怕的。

天空蓝蓝的,像一汪水,阳光明媚,但不耀眼,像这里的绿色一样柔和。这里又很宁静,如果没有人语,就只能听到各种鸟儿的叫声。

回到茶庄最吸引我的就是茶庄后山的那几只孔雀。我是意外发现它们的,它们太美丽了,我常常观察它们很久。最后离开茶庄时,我还从地上捡了一根它们掉落的翎毛,色彩斑斓,非常美丽,我把它插在家里的花瓶里,摆了很久,可惜现在不见了。

我好喜欢这个茶庄,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令我难忘。

旅游日记

今天我们入住了新的酒店,这是酒店的.房间:

我们今天是最后一天,行程比较复杂,有:宝石商场、乳胶商场、腰果商场、毒蛇研究中心、人妖“商场”。

上午,我们首先去了宝石商场,走进宝石商场,我们首先看了一部短片《宝石是怎样得到的》,接着进了宝石商场。商场里有好多宝石,不是宝石的只有两种:钻石、珍珠。当我们看完时,有一位上海的同行中年对我妈妈说:“我好后悔没带足够的钱!”我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刚刚看到一枚上海要11万多的宝石,这里只需要6万多,如果钱带够了,我会毫不犹豫把它买下来。”我们这时才体会到什么叫做物美价廉。我们又转了一圈,发现有个柜台旁有一个小型商场,不卖钻石的商场,卖一些当地特产。我们就进去买了一些东西,我买了三个大象,一个毛绒玩偶,两个石雕,总共用了近1000泰铢(注:1人民币=4.38泰铢)。

我们后来又去了乳胶商场,导游对我们说:“普吉的乳胶枕是100%纯乳胶的,请放心购买。”我和妈妈再三考虑,买了两个乳胶枕,我一个,爸爸一个。后来,我妈妈又去买乳胶枕的楼下买了一个包包。

下午,我们先去了腰果商场买了一些食物,然后去毒蛇研究中心。至于毒蛇研究中心我就不多讲了,那里有许多人在表演与蛇共舞,那些人简直是在卖命,惨不忍睹,想到当时的情况,我简直不想说下去了。终于,我们到了我们此行最后的旅地:人妖舞台。表演场上,我在人妖出现的时候已经惊呆了,她们的美丽简直是用一百个形容词都不为过啊!表演结束后,我和人妖拍了几个照,就去机场了。

我们的普吉岛之旅就这样结束了。

旅游日记

“五一”劳动节,我和几个同学来到福建的九龙漈游玩,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

进入景区后,映入眼帘的是听涛阁,它有五层楼。我在这儿隐隐约约听到流水声,我立刻兴奋无比,心想:瀑布是什么样的呢?我怀着强烈地好奇心,一路狂奔,身上的硬币“叮叮咚咚”地响,我每往前走一级石阶,就感到响声大点。不一会儿,我看到一个亭子,它有楼梯,我迫不及待地爬上一级又一级楼梯,到顶层,响声在我耳朵里回荡,可惜墙太高,我爬不上去,看不到久久期待的瀑布,虽然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但我仍抖擞精神,奋力向前跑。

我跑很久,终于看到一个瀑布,它有四级,人们叫它“四叠瀑”。四叠瀑流程629米,瀑瀑相接,瀑间遍布奇形怪石,形态各异,神奇逼真。

我盼望的一级大瀑布还没有看到。我继续加快脚步,向前冲刺!过不久,水声已经很大,我再往前走一段路程,便来到大瀑布。哇!一级瀑布最为壮观,高46。7米,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巨瀑右上方还有一个直径14米的潭穴,镶嵌瀑间,人称“龙眼”。瀑布从山顶上冲下来,像银河,让我不禁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哗哗”的水声,像优美的音乐,让人陶醉。那四处飞溅的水花,溅到脸上十分凉爽。

旅游日记

上海的东方明珠,中外闻名,奇丽夜景,尽收眼底!还是我游完东方明珠发出地感叹!

我们闻“名”而来,一群人浩浩荡荡奔向东方明珠。远远望去三根银色的大柱子叉开形成三足鼎立,足足有几十米高。柱子上方依次矗立着三个大小不一的圆球,圆球里能够容纳好几千人,顶部尖尖的造型直冲云霄,向一艘就要喷火上天的火箭,好帅气。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七彩光芒,给这美丽的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快速来到它“脚”边抬头仰望,哈!脖子抽筋了,太高了!希望里面有更精彩的等着我们哦!买好门票我们出发了!

进入东方明珠里面,那儿排着长龙般的队伍人山人海,宽长的排道都显得不够用,我挤你,你顶我,好不热闹,许久,我们才上电梯选择上第三个球:航空舱,电梯小姐用中英文介绍了一些内容和注意事项,并给我们每人发了鞋套!在高科技的航空舱,十位中国宇航员像我们招手,触摸屏上个个面带笑容和蔼可亲,我最崇拜的景海鹏还翻了个跟斗,并且还给我们讲了怎样在太空里工作生活和一些太空小知识。激发了我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使我“流连忘返”。

最使我难忘地是悬空透明长廊全部用玻璃制成可以鸟瞰下面,很刺激。一开始我有些恐惧怕,仿佛悬空于高空随时可能坠落,正踌躇前进,冷不防老爸推我一下,我摔在了玻璃地上往下一看:灯光照耀,刺得我双眼发麻,四周是建筑物,中间是黄浦江几艘悠闲的小船开着,后面的船夫抬头看好像嘲笑我。我双脚发软,心里发毛,一下子冲到了爸爸后面。爸爸挤挤脸,歧视着说:“别看这仁兄人高马大,胆子少着呢!”于是我给自己壮壮胆,鼓鼓力大声叫着假装一点儿也不害怕!但口是心非,在长廊尖叫着。

之后我们在最底部的圆球里参观了老上海博物馆……。

美丽的东方明珠,上海之星!使我大开眼界。

旅游日记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到三亚去旅游。

在三亚,只需要穿短袖,也可下海游泳。一年四季的温度都保持在30度左右,因为三亚在中国的最南边,在赤道线上,属亚热带海洋气候。

我来到海边,看到了蓝蓝的大海,心里不禁赞叹到:这是多么美妙的景色啊!大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一会儿惊天动地地涌上来,一会又轻声细语地退下去……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看到海边那么多人在漫步、游泳,我有了想下海的冲动,可妈妈说:“天快黒了,不安全,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我整装待发,来到海边。先在海边沙滩上堆城堡、捡贝壳。玩了一会儿,我开始下海游泳了。为什么我这么喜欢游泳呢?因为我喜欢在海里漂啊漂的感觉,可我不会游泳,只能套了个救生圈。游了一会儿,我看到一个大姐姐踩到了一块“石头”,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个瓶子!

正当我想着如何让大家保护环境的时候,突然,一个巨浪翻来,“哗啦”海水把我的头发打湿了,我的鼻子和嘴巴都进水,那种感觉真难过!我在海里玩了很时间,直到精疲力尽才极不情愿的回到岸边。

忘了告诉你们,三亚是热带地区,水果特别多,我们一家都喜欢吃水果。这里的水果有最普通的香蕉、还有什么帝王蕉、红香蕉等很多品种,有芒果、木瓜、车厘子、椰子等。

时间如流水,转眼就到了要回家的日子,我依依不舍,一定要妈妈陪我再到海边走一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漫步,走在十里椰树长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再见了三亚,再见了大海,不知何时能再来到你的环抱。

旅游日记

在这个赤日炎炎的暑假里,我们全家和爸爸的好朋友,一起来到安徽石台县度假游玩。

安徽石台的山多,岩石多,竹林多,溪流多。在这里,我们以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第一天,我们游玩了九华山。站在九华山山顶,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真是壮观极了!第二天,我们游玩了牯牛降。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第三天,我们游玩了石台仙寓山。这里景色如画,生态优良,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向往。第四天,我们游玩了黄山翡翠谷。翡翠谷中怪石耸立,流水潺潺,气势非凡。第五天,我们游玩了月亮湾。坐着竹筏漂流,欣赏着秀峰峻岭,山清水秀,漫山遍野的翠竹,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五天里,让我最开心难忘的是石台仙寓山。走走山间小道,两岸重峦叠嶂,高耸入云。谷中蜿蜒的溪水五彩斑斓,听着这片潺潺流水声,那是大自然的旋律,更是一首动听的歌。走着走着,突然路上蹦出两只螳螂来,我兴奋地拿起渔网把螳螂捉住了。哇!这只螳螂穿着绿色的外衣,两只红红的眼睛看着我,又可怕又可爱。我们来到山谷中间,看到了一幅水帘瀑布,像是一道屏风,更像是一条巨大的白布带,美丽极了。我们又来到山谷最高处,只见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声如崩雷,撞击山根,澎湃咆哮,水气蒙蒙,珠玑四溅。看到此景让我想到一句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个暑假我们游山玩水,真是惬意极了。

旅游日记

放暑假妈妈带我去了北京玩,那几天我玩得可高兴了!

在北京的第一天,我们去了故宫,故宫可真大啊!下午我们去瞻仰了毛爷爷的.仪容。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天安门看升旗仪式。下午我们乘着缆车登上了长城,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卧在青山上,多么雄伟啊!

第三天我们还游览风景优美的颐和园和天台。

第四条我们乘着三轮车游览了北京的四合院,还去品尝了美味可口的烤鸭。

北京真是个古老又美丽的城市。

宜昌旅游心得体会

宜昌是湖北省的一个美丽城市,也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作为中国的重要旅游城市之一,它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到来。近日,我有幸来到宜昌旅游,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体会。在这次旅行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宜昌无与伦比的风景和独特的人文魅力,下面我将分享我的旅行心得体会。

首先,宜昌的自然风景令人流连忘返。宜昌地处长江中游,山水交融,被誉为“百里画廊”。漫步在宜昌的山水之间,仿佛进入了画中般的美景。三峡大坝是宜昌的重要景点之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壮丽的景色让人惊叹。在游览湖北的状元纪念馆时,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书院的盛景,充分感受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夷陵老街、茅山和黄鹤楼等著名景点,每一个都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宜昌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陌生地来到宜昌时,我遇到了很多热心的宜昌人,他们主动帮助我找到我的目的地,给予我热情的接待。在一家餐馆里,服务员亲自为我介绍当地的特色菜式,并向我推荐了一些必尝的美食。在与宜昌人民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和诚挚友善的品质,这是宜昌的一大魅力所在。

再次,宜昌的文化底蕴深厚,令人叹为观止。宜昌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文化古迹丰富多样。茅山、秭归书院都是宜昌独特的文化遗产,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造诣。而且,宜昌还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作品被列为中国古代名篇,如屈原的《离骚》和曹操的《宜春秋》等等。这些文化瑰宝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宜昌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宜昌的特色小吃也给我的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无论是宜昌热干面还是鲜椒鱼,它们都充满了宜昌的特色和原味。热干面的辣味和特制的酱料是一道美味的佳肴,让我回味无穷。而鲜椒鱼则是宜昌的传统美食,鱼肉鲜嫩多汁,搭配特制的酱汁,鲜辣可口,让我流连忘返。品尝这些当地小吃不仅可以感受到地域特色,还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宜昌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它的自然风光、热情好客的人民、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美味的特色小吃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到来。这次的旅行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宜昌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敬意和欣赏。无论是宜昌的美景还是美食,它们都让我流连忘返。我相信,将来我一定会再次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继续探寻它的魅力和神奇之处。宜昌,我会永远怀念你!

宜昌市旅游景点

三峡大瀑布景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境内,是展示震旦纪、奥陶纪、寒武纪等多个地质年代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以山青、水秀、洞奇、瀑美著称。景区内空气清新,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即使在夏季这里也是凉爽宜人。

位于宜昌市长阳县境内的清江,是古代巴人的发祥地、土家人的母亲河,有古诗中写道:“三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清江画廊风景区因此得名。主要是在以江面上乘船游玩、观赏两岸风光为主,期间有1-2个景点可以登岸游玩。

对游客开放有三个景点:坛子岭、185平台(观景点)和截流纪念园,前两个位于长江北岸,截流纪念园位于长江南岸。至于坝顶,很多年之前就已经不对外开放了。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作为中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其中,以瞿塘峡最为险峻,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

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自然景观融山、水、竹、树、洞、瀑为一体,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景区内茂林修竹、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山峦叠嶂、飞瀑蒸腾,仿若人间仙境。万亩翠竹连绵不绝,有风拂过,竹浪如海;圣水湖清澈见底,倒影小桥楼台、山影天色;五叠水瀑似自天边直挂谷底,雾气冲天、彩虹横跨,尤为壮观。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部的西陵山北峰峭壁上,背靠西陵峡峡口,面临下牢溪,地势险峻。周边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

车溪民俗风景区位于宜昌市土城乡,是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南大门,以“梦里老家”为主题,景区内有自然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土家族民俗风情,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古老的巴楚民风,还可以徜徉在山清水秀之中。

柴埠溪大峡谷位于宜昌市五峰县境内,既有迷人的石林绝壁,又有清澈的小溪和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峡谷,是典型的大峡谷风景区。景区内有几条游览线路,游客可以根据示意图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山顶上的玻璃桥不妨去走走,行走在陡峭的山壁山,脚下是透明玻璃的桥面,感受行走高空的强烈震撼。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宜昌市以西约三十多公里处。景区的游览区位于长江的南岸,游客必须在北岸“游客服务中心”旁的“胡金滩码头”坐渡船到南岸,所以景区是门票和往返渡船票捆绑销售。景区可以分为山上人家(靠近索道站码头)、水上人家、溪边人家(靠近龙进溪码头)三个区域,其中水上人家和溪边人家是连在一起的,都在长江边,步行游览即可。而山上人家的各个景点都分布在江边的山上,游玩时可以步行爬山,也可以做索道上、下山。

朝天吼漂流,位于宜昌市兴山县境内,宜昌至神农架的的中途,属“一江两山”黄金旅游通道的重要结点,交通极为便利。

朝天吼有十分独特的“双子漂河道”:孔子河和夏阳河两条漂流河道可以供游客选择。孔子河位于高岚内十里画廊景区,全长4、5公里,落差78米,沿途可观太公钓鱼、孔雀岭、骆驼峰、昭君石等景观,河内自然风光原始,景观秀美,水质清澈,柔中带刚,适合年龄偏大、小朋友以及喜欢观赏风光的游客。

宜昌旅游心得体会

宜昌,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的一个美丽城市,素有“三峡之乡”的美誉。我最近有幸前往宜昌旅游,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在这次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宜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民。下面,我将用1200字向大家分享我在宜昌旅游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宜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我。作为长江三峡的核心地区,宜昌拥有绵延起伏的山峦和壮丽的江河景色。我曾乘船游览长江,感受着清风拂面,目睹着陡峭的峡谷和险峻的悬崖峭壁。这种沉浸在自然中的体验令人陶醉,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力和美丽。此外,宜昌还有不少著名的自然景点,比如宜昌磁湖、宜昌东山和宜昌西山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宜昌的历史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宜昌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积淀。我曾参观宜昌博物馆,了解了宜昌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在博物馆内,各种文化遗产和历代名人的展品展示出宜昌的独特魅力。此外,宜昌还有一些历史名胜,比如宜昌古迹群、宜昌古代宗教遗址等,每一座古迹都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领略到宜昌的历史文化底蕴。

再次,宜昌人民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旅途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酒店的工作人员,还是路人经过的人们,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每当我询问路线或者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人主动询问并指引我前行。这种热情好客让我在异地旅行中感受到宜昌人民的友善和善意,让我快速融入这座城市,感受到宜昌的人情味。

此外,宜昌的美食也是我旅行中的一大亮点。宜昌的美食以川湘菜为主,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比如,我品尝了正宗的烧鱼、豆皮和麻辣烫等传统小吃,每一道菜都让我回味无穷,仿佛品味到了宜昌人民的热情和热爱生活的态度。宜昌的美食文化让我在味觉上得到了满足,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宜昌的风土人情。

最后,我还要感叹宜昌的城市建设之好。在我旅行中,我看到了宜昌市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商业街。同时,宜昌的城市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改善,公园绿地和道路整洁有序,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城市建设的好是宜昌成为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也让我愿意再次来到这里,感受宜昌的发展与变化。

总之,宜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热情好客、美食和城市建设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这座城市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力,还了解了宜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与宜昌人民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友善和善意。宜昌的美食更让我品味到了宜昌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回国后,我对宜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并决定再次来宜昌,继续探索这座美丽的城市。

宜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班级:会计15-1姓名:谢雯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民众休闲娱乐的选择,国内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

一、崆峒区旅游业简介。

(一)地理位置。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二)著名景胜。

崆峒区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三)旅游时间崆峒区四季皆宜旅游。崆峒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5.9℃,最低气温-15.2℃,年平均气温10.6℃,年降雨量466毫米,日照2455.7小时,无霜期180天。

(四)历史文化。

崆峒区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是全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历史年代齐全。区博物馆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64件。在这些文物中既有新、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也有商、周时代的铜器以及出土的历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画等,商代的铜爵,西汉的铜灯,战国的铜簋,西周早期的铜鼎,新石器时代的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馆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截至今年6月底,平凉市接待各类旅游者743.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6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01%和23.4%,全市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平凉市以促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重点,以推进旅游产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化为统揽,着力推动旅游大景区和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在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品牌营销、融合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主动适应旅游发展新常态、抢抓旅游发展新机遇,紧盯旅游发展态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思路,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大会,印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大景区建设、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等方面指导性文件和《2016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与县区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签订旅游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全市“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主体,抽组专人精心编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指导大景区和养生产业园编制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以“神奇崆峒·养生平凉”为主题,开展多角度、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全省整合宣传,先后在央视一套、甘肃卫视等平台播出形象宣传广告,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北京王府井广场等场所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全市旅游宣传片和形象广告,在《中国旅游报》《读者》杂志等进行整版宣传,在机场、火车站等布设灯箱、廊桥广告。举办了省内外百家媒体、旅行社“问道崆峒·走进平凉乡村养生游体验活动”。举办2016中国西北营销大会平凉旅游(西安)专场推介会,与152家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奖励协议;在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期间开展崆峒武术和养生理疗项目展示,推介养生旅游线路;组团参加了相关节会,平凉市先后被评为“指定养生宜居城市”“2016最聚人气的山水旅游名城”,崆峒山景区被评为“2016最佳特色摄影地”。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实施500万元以上旅游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77.7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1.5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2个、计划完成投资13.57亿元,续建项目13个、计划完成投资7.96亿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4.17亿元。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3.6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1亿元。加快推进崆峒镇西沟村、党原镇城刘村等7个旅游专业村建设,新建标准化“农家乐”21户。

精心打造景区特色旅游演艺,促进旅游商品研发推广,以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为统揽,主动融入体育赛事与运动养生、采摘观光与农事体验等活动„„深化旅游与文化融合,加快旅游与养生融合,推进旅游与多行业融合。

起草《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印发《平凉市星级农家乐评定管理办法》,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游客”及“三查三比一提高”活动,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新版平凉旅游网正式上线,通过平凉旅游官方微信、微博及时发布各类旅游信息。组建崆峒山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崆峒山大景区省级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开通景区旅游网及免费wifi。与携程、途牛等知名网站平台签订景区网上售票协议,实现了网上预订服务,8家星级宾馆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服务。

三、产业转型。

良好的养生业发展也标志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平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紧紧把握现代旅游市场发展动向的同时,从2010年开始就将旅游发展的主要精力投向养生领域,制定了“神奇崆峒·养生平凉”的战略发展品牌,在该品牌的指引下,养生旅游项目建设、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养生旅游宣传营销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积极开发养生旅游产品。充分挖掘针灸鼻祖皇甫谧“历史文化名人”品牌效应;依托重点旅游景区,推出了不同主题的系列养生体验产品;大力推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养生项目;推出的“问道祈福养生游”“养生体验健康游”“养生休闲森林游”等六条精品养生旅游线路;深入挖掘崆峒山道教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古成纪文化内涵,扶持旅游企业加大养生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力度,提升养生旅游产业附加值。

大力开展养生旅游宣传推介。紧紧围绕“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旅游品牌,大力开展宣传营销,先后举办了中国·平凉崆峒旅游文化节暨中华武林大会、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首届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暨《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2013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和首届华夏母亲节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等节会活动,炒热了旅游市场,“养生平凉”旅游品牌整体形象逐渐凸显。

通过《乡约甘肃平凉》《养生之道平凉-清迈》《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皇甫谧》《主播带你去踏青-平凉》《休闲养生话-平凉》等节目分别在央视《乡约》《城市1对1》《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进一步提升了养生平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策划制作的《烟花三月游崆峒》宣传专版在《西部之旅》刊发,出版发行了注重平凉传统和民间养生实践的《崆峒养生学》《崆峒养生与中医文化》等养生著作,助推了养生平凉旅游的快速发展。

高点定位,合理规划,绘就宏伟蓝图,平凉发展养生旅游的前景令人向往。

积极组织专业团队,策划编制了“中华崆峒养生地”之宏伟蓝图,提出了“传承六大养生文化、打造六张养生名片、建设七大养生产业园区、实施十大养生项目、开发十大养生名宴和养生小吃、推广十大养生运动、传承发展十大国医保健术和十大国医理疗术、培育壮大十大养生产业”的发展思路。

按照规划建成后的中华崆峒养生地,将高度融合养生农业、养生膳食服务业、养生休闲旅游业、中医适宜技术保健业、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业等十大产业,形成风格各异、功能互补的七大养生旅游产业园区。崆峒道文化养生园主要打造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大云寺禅修养生园主要发展佛文化养生旅游产品;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主要发展国医养生旅游产品;山水龙泉养生园主要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莲花避暑养生园集森林养生、休闲度假、科普探险、草场体验、骑射运动等于一体,重点发展森林沐浴、森林探险等森林旅游产品;云崖避暑养生园集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消夏避暑、森林科普、水上娱乐于一体,主要发展民俗养生和避暑养生旅游产品;静宁金果养生园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特色餐饮于一体,主要发展农业休闲养生旅游产品,打造慢生活旅游体验区。七大风格的养生产业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方案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正在落地实施,建成后的产业园区必将成为日后养生平凉旅游不可取代的主体。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平凉市委、市政府借势利导,紧紧抓住了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陇东南中医药养生旅游保健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助推养生旅游发展步伐,在财政、税收、土地、人才、金融等方面都对养生旅游发展开绿灯,在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下,已经形成了“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养生产业发展格局,很多市内大型企业已将自己的发展战略转移到养生领域。养生旅游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慕名前来投资兴业的企业逐年增加,浙江商会等著名商业财团亦看好并投资平凉养生旅游,这些大型企业与地方文化充分互动,已经催生出养生会所、中医养生馆、养生健身等一大批新型业态,整个城市的养生环境初步形成,平凉的养生旅游发展已经迈向跨越发展的阶段。

四、前景定位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互通融合而衍生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各展风采,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崆峒区旅游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优势。这些人文性质的文化资源优势,是经过传承与积淀而留下来的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最具有价值的精华部分。因此,加强文化旅游资源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不断挖掘潜力、充分彰显特色、瞄准市场需求、实现雅俗共赏。近年来,崆峒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当下要抓住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成立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有利契机,用丰厚文化土壤育旅游产业大树。面对市场,崆峒区在文化旅游资源融合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开展。

一是要找准定位,明确崆峒文化旅游的特色。特色是旅游和文化共有的灵魂,现在一些景区为了招揽游客,在旅游项目开发上无视地区文化传承和民风民俗,缺乏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搞“大杂烩、一锅煮”,或是跟风引进和随意嫁接,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结果给游客造成视觉混乱,感受混淆。如何通过对景点进行定位,规划和设计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去年市委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产业强省转变的战略部署,按照“一中心两园区”的城市建设框架,成立了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示范区按照“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目标定位,以国家首批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为依托,奋力加快推进以生态、文化、旅游、创业为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步伐。

二是以理念创新为内核,提升崆峒文化旅游的发展活力。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观念,全面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战略,创新产品和服务意识;要充分发挥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在整合资源的重要平台作用,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加大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力度,通过要素的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要推动旅游产品向多元化、系列化发展。顺应现代旅游注重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的趋势,由一般的观光休闲产品向深度体验性产品升级,由单要素、少要素产品向全要素产品升级。

三是以全面立体发展为战略,做好文化旅游的深度策划。近年来,跨区的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相关地区间展开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统一市场管理的格局正在形成。崆峒区旅游景点少,地理位置优越,应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产业要素互用。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周边县区市的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优势互补、客源相互输送、线路合理延伸的合作机制。

五、综合发展分析。

(一)、游客接待能力不断提升。2016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4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8.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62亿元,同比增长23.4%。2016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00.06万人次,增长20.1%,其中,国内游客1599.87万人次,增长2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79亿元,增长23.1%,其中,国内旅游综合收入86.77亿元,增长23.1%。游客接待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有效拉动了服务业的增长。

(二)、紧盯旅游发展新业态。召开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大会,出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大景区建设、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等支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编制崆峒山大景区、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修建性规划,印发《平凉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绘就了全市旅游发展新蓝图。设置了崆峒山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泾川大云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争取中华崆峒养生地养老服务中心等专项建设基金项目5个,当年实现融资11.14亿元,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

(三)、大力推动景区建设和品牌塑造。全年实施35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较上年增长了15.5%,其中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完成投资较上年增长了21.2%,新(改)建成旅游厕所27座,争取国家、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补助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421万元,成功举办一批特色节会,进一步提升了道源崆峒、佛宝圣地、大美关山和养生平凉名片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积极开拓宣传营销和融合发展新领域。先后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北京王府井广场等国际都市繁华街区、央视等高端媒体播放了平凉旅游宣传广告。组团参加了第八届世界养生大会、第十二届海峡博览会等节会。制作了平凉旅游智慧卡、旅游线路折页等宣传资料。开通了官方微信、微博,改版升级了旅游政务网,开发了app手机客户端、旅游资讯网。举办了平凉旅游(西安)专场推介会和省内外百家媒体旅行社“问道崆峒、走进平凉”乡村养生游体验活动,推出“崆峒游学”主题旅游产品,开启“游+学”养生旅游新模式。平凉市先后被评为“指定养生宜居城市”“2016最聚人气的山水旅游名城”,崆峒山景区被评为“2016最佳特色摄影地”。

(五)、创设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新载体。以建设旅游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和主题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体验休闲产品为载体,大力推进旅游专业村建设,新建标准化农家乐52家,新增直接就业人员2400多人,实现旅游脱贫2万余人。印发《平凉市农家乐管理办法》、《平凉市星级农家乐评定管理办法》,评定星级农家乐12家。

(六)、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假如我是一名游客”活动为主线,举办“养生平凉”全域旅游知识暨导游风采大赛,建立旅游执法长效机制,实现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实现三星级以上酒店和4a级以上旅游景区游客中心wifi全覆盖,全年共受理旅游投诉21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参加第四届全省导游员服务技能竞赛,平凉市选手张婷、徐丽君分别获得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十一”期间,崆峒山荣获全国旅游秩序最佳景区称号。

六、展望。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作为市场上的新兴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旅游业往往被称为“经济发动机”。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平凉市应该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为西部开发注入生机与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