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

ID:513690

时间:2023-06-27 22:06:06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一

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的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

《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阅读说明文。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此外,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能通过充分的读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个人感受,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外延伸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设计巧妙。

2课时

第一课时

探究课文的内容,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齐读课题)你想到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随机评价)刚才同学们就这个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看看从课文中能否有新的发现(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指读,解释词语“不言自明、粗制滥造”等(注意分层次识字)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章特点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随学生回答,板书: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

3)哪些段落进行了详细介绍?(学习2―6自然段)

4)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齐读第七自然段。

5)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板书:维持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板书)

6)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指读,板书)

7)现在同学们已经成为研究水与人类关系的专家啦,有一位科技日报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专家们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总结板书:今天我们从“维持生命”和“讲究饮水卫生”两方面了解了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所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喝水的道理,但是养成好的习惯还要靠大家。

9)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学生畅所欲言)

10)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查找有关水的资料

板书设计:

水构成生命

水就是生命水维持生命

讲究饮水卫生

课后反思

学习写较详细的提纲,指导写生字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一下课文,围绕着水就是生命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二、学习写较详细的提纲

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我们这堂课所学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写比较详细的提纲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的掌握内容要点)

三、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课文是运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你是怎样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可以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也可以运用课外知识来理解)

四、指导生字书写:

2、学生书写,当堂听写

作业设计:

预习《雨港基隆》

板书设计

水就是生命

数字比喻举例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二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叔公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感受浓浓的爱国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奇怪的圣诞包裹”到底奇怪在哪?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叔公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

一、激情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奇怪的圣诞包裹》一文,感受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生汇报交流

(1)交流词语。

(2)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交流回报:按照“给叔公送礼物成了头痛的事-――回忆叔公眷恋祖国的事――全家讨论送什么――寄去奇怪的礼物――叔公的回信”这个过程记叙的。

写小标题:发愁――回忆――讨论――邮寄――读信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

(2)从奇怪的圣诞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能否换成“与众不同”?

2、全班交流,边理解边有感情地朗读,并解决问题:

(1)第17自然段:“故乡的泥土。”

(2)第20自然段:“祖国的泥土。”

(4)第27自然段:“最合我心意。”

3、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能体现叔公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叔公对祖国深深地眷恋。

五、拓展阅读

师生朗读《乡愁》一诗,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板书设计:

叔公

奇怪的圣诞包裹泥土和菊花种子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的课文,学生不难理解课文内容,我就让学生自读,然后交流体会,重点体会叔公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过本课生字中有些书面语,平时比较少见,我就给足了学生时间自学并交流。比如“蹂躏”“玄虚”学生不是很理解,我们就一起交流,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三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 粗茶淡饭 废寝忘食 贫寒 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出示 划 粥 割 齑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四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学习4至7段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 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 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板书设计计:

天窗

孩子们的慰藉

看见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五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井水特点,感受井水给作者带来的甜美和欢乐,激发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理解井水清、甜、凉这三部分在段式结构上的特点,并能仿写一段话。

3、练习背诵课文第3―5自然段。

理解井水清、甜、凉这三部分在段式结构上的特点,感受井给作者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理解课文写生活片段的作用:表现井水特点,表达井水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快乐。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井》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井水的哪几个特点?

清、井水甜、凉

二、抓住重点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点及其给人们带来的甜美和欢乐。

(一)回顾表现井水特点的重点生活片段。

板书:数星星、收大萝卜、浸、吃李子

(二)抓住主要生活片段感受井水特点,品味朗读中体会带给“我”的甜美和欢乐。

朗读井水清这部分,想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井水的特点?

井水清:

1 、先来看看你从哪里读出了井水很清?

【出示课件】

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

深,多深!

提问引导:

(1)为什么你们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井水很清?

(2)突出强调“一颗一颗”和“闪亮”

(3)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好像也能看到井水里那闪闪烁烁的星星?

个别指导后再让全体学生自由读,然后再请学生朗读。

2、学习“多远,多远!”“多深,多深!”时,引导学生质疑感悟。

【出示课件】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1)它可以让你感受到什么?(水很清)

(2)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要两个词连用?)

(3)去掉一个“多远”与“多深”,比较着读读,再谈感受。(引导学生感悟两个“多远”、两个“多深”连用,既强调了“非常远、非常深”,又表达了“我”一边数星星,一边在思考,在想象这个意思。)

(4)【出示课件】星星图片,引导学生想象,配乐朗读。自读,指名读

师:是啊,就在这静谧的夏夜,这水中的倒影、闪烁的星光,带给作者多少遐想呀!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进作者的童年,走进着那无尽的夜空,走进孩子们无限的遐想中……(齐读第3自然段。)

过渡:在这美好的夏夜,井水的清澈给作者带来了遐想之乐,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井水“甜”这个特点的呢?默读井水甜这部分,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批画。

井水甜:

1、“妈妈浇菜的时候……嬉笑声。”

(1)引导关注“常常、立刻”,读出特别愿意去干,充满快乐期待。

(2)引导关注“嬉笑声”,让学生通过朗读分享这份快乐。

2、【出示课件】

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

(1)抓住白白胖胖,碧绿碧绿谈体会。

(2)谁能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大萝卜的可爱吗?

(3)这萝卜长得这么好,要感谢什么?(井水,因为这甜甜的井水,所以菜才长得好。)原来,作者写萝卜长得好,其实是在写井水甜啊!

(4)我们感受到的仅仅是水甜吗?还甜在哪里?(甜在作者心里。)这就是生活的甜美,劳动的快乐呀!

井水凉:

1、抓重点句“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浸、吃李子”。

3、朗读中突出关注了“又脆又甜”、“清香”、“可口”,引导其他同学来评价:说说哪儿读得好,为什么?大家也学着读读。

4、这井水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你是通过什么感受到的?(快乐、甜美,是从“浸李子、吃李子”这两个生活片段中体会到的。)

(三)通过比较,明确“清、甜、凉”三部分在写法上的相同点,理解“运用生活片段写具体的好处”。

【出示课件】配乐回顾、并练习背诵:

井水很清很清。

我们趴在井圈上,()地往井里看,()地数映在井水里的()的星星。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

井水很甜很甜。

收大萝卜啦!妈妈从地里把大萝卜拔出来,我和妹妹就把大萝卜抱到井台边,打上水来,把大萝卜一个个冲洗得()。()的大萝卜,顶着()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

井水很凉很凉。

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的冰凉,咬在嘴里(),还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啊,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1、配乐,教师带领学生串读重点片段,回顾内容,积累语言。

【出示课件】:

井水很清很清。

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井水很甜很甜。

收大萝卜啦!妈妈从地里把大萝卜拔出来,我和妹妹就把大萝卜抱到井台边,打上水来,把大萝卜一个个冲洗得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

井水很凉很凉。

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的冰凉,咬在嘴里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啊,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2、梳理三部分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生归纳梳理:

(1)学生通过默读能感受到三部分都是“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写出井水的特点,然后通过生活片段具体写出井水的这个特点,同时注意抒发自己的感受”。对于第三点不易体会,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读段落结尾句,明确是在表达对回忆生活片段的感受。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六

《水就是生命》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主题:水)的一篇主题课文,属于说明性的文章。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地生存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篇文章,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为各段内容加小标题训练的好材料。同时,本文在说明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有文字精练、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一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本班学生外来的居多,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能力较低,为文章做批注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是,学生本学期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有所了解,因此,对于学好本文有一定的基础。

在设计本课教学,我充分地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2、“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

3、北师大版教材在阅读方面一贯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大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不言自明、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3)体会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中感悟文章特点;(2)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编写课文提纲,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水就是生命”,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编写提纲。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1、布置学生复习学过的说明文。2、预习课文。

二教时

一、说话训练,定标导向

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里谁离不开水吗?

(学生可能说,植物、动物,大自然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或者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自然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

教师:“能不能用排比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可能这样说: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大自然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或者说花草树木离不开水,虫鱼鸟兽离不开水,大自然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

教师:其实,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水就是生命》。(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学生可能说学过的有《天马》《雅鲁藏布大峡谷》《楼兰之死》等,说明性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举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这类文章有语言精练、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等)

3、确定目标。读了课题,你想学到什么?

(学生可能从字词、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等方面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提供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给各段加小标题,并思考:课文讲了关于水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把自己拟订的小标题与课文后面的提纲比较,再与同桌交流。

4、全班检查交流。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1)检查朗读情况。指名抽段朗读。着重检查第一段、第七段等的朗读情况。相机进行纠正。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重点检查“不言自明、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相机指导朗读相应的段落。

(3)围绕着“水就是生命”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水构成生命 占体重的4/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 体温的调节器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剂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总的说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渴是大脑发出补水的命令

多饮水,少喝饮料

讲究饮水卫生 喝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喝水的道理)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养成习惯靠自己

(4)按照相同内容可以归为一部分,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说明“水就是生命的”?引导学生概括为“水构成生命”、“水维持生命”、“讲究饮水卫生”等三方面,同时进行板书。

5、小结: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我们这篇课文所写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研读第一部分

(2)交流。

交流第一问。根据自己的体重算一算自己身体中含有多少水,体会“水构成生命”。

(体会运用列数字说明的方法。)

2、重点研读第二部分

一边交流一边谈感受,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

(3)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水是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呢?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的依据。并将自己的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4)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

不妥?)

(6)教师小结:是呀,修改后的课文,读起来不再那么生动了,也不再有趣了,所以,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时,别忘了让自己的语言风趣些、生动些,这样,人们才愿意读!

(7)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

3、研读第三部分

(1)讲究饮水卫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集体交流。

(3)小结。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喝水的道理,但是养成好的习惯还要靠大家。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三、扎实训练,拓展延伸

1、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学,然后给大家当小老师讲解生字。

(2)提示:比较形近字记住字形,如:溶(溶解)与 熔(熔化)、榕(榕树),泄(排泄)与屉(抽屉),唾(唾液)与捶(捶打),惕(警惕)与踢(踢球),剂(剂量)与济(经济),疫(防疫)与役(兵役)等;“胃、尿”与字的意思相联系来记住字形。

(3)书写生字。

2、写心得体会。

3、搜集有关水的资料,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水构成生命 占体重的4/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 体温的调节器 自觉保护水资源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剂 珍惜水资源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总的说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渴是大脑发出补水的命令

多饮水,少喝饮料

讲究饮水卫生 喝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喝水的道理)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养成习惯靠自己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七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在交流和对比中,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师可组织学生按课内学习和课外综合性学习两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先在小组内,就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然后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还可以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最后,教师再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1)教学建议。

这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这些句子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会。如果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还搜集了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还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或者准备一个名言摘抄本,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参加展览。

(2)相关链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角度的展示建议,分别是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课外做阅读记录卡;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允许学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更充分地展示学习的成果。

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由参观、阅读、评比。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写出评语。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班里建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

总之,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而要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八

1.认识这篇课的文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儿,是一幅幅美丽的画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各,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2023年语文s版五年级教案免费精选篇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则故事。

2、学习故事《牧童和狼》、《蝉和狐狸》,能结合课文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故事给予的丰富而深刻的寓意。

3、选择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1、小组交流:你解决了预习作业中的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小组内先试着解决,再大组交流。

1、牧童开始大叫“狼来了”的目的是什么?

3、牧童前后两次大叫各是什么心理?(练读句子)说谎的结果怎么样?

(:学语文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书本,超越书本,从语言文字中解读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5、练读这个故事。

二、读故事《蝉和狐狸》、《狐狸和乌鸦》,比较这两则寓言有哪些异同?乌鸦为什么受骗,而蝉为什么没受骗?。

1、这两个故事中,狐狸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2、蝉为什么没有受骗?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

3、为什么乌鸦会上当?结合寓意,谈感受。

4、你遇到过或听说过像狐狸这样的人吗?你会怎样对待这样的人?

5、练读这个故事。

(学习建议: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在读书的基础上思考故事的相同点,再深入到每一个故事中,紧扣课文语言,在语言的比较中走进人物内心,联系生活,找到不同点,丰富感知,领悟寓意。)

三、选择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1、《牧童和狼》这则故事中,牧童第一次大叫时的心理是,狼真的来了后,他大叫的心理是。

2、《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是因为;《蝉和狐狸》中的蝉没有受骗是因为。我们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狐假虎威兔死狐悲鸡鸣狗盗蛛丝马迹杯弓蛇影亡羊补牢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花言巧语

(重点推荐: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使自己的知识更为丰富。)

学了这三则寓言故事,我最想说的是

一、阅读《伊索寓言集》,完成以下的习题。

1、《伊索寓言集》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其中我最兴趣的一个故事是,它主要讲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我知道了《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国家)的一个奴隶,生活在(时间),是个编寓言故事的能手。

(重点推荐:我们要利用语文课本,由精读到博览,由课内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拓宽阅读面。)

二、(选做题)找一找生活中的“撒谎”小故事,试着写一令自己反省的短文,注意学习寓言的语言之简洁美、内涵美和语句美。(另附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