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幼儿游戏观察感悟范文(13篇)

优秀幼儿游戏观察感悟范文(13篇)

ID:5158216

时间:2023-10-23 15:19:20

上传者:笔砚 优秀幼儿游戏观察感悟范文(13篇)

竞聘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迎接并克服各种难题。深入了解公司和行业信息,可以使我们在竞聘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了解和兴趣。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竞聘案例,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观察游戏心得体会

     在我接触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观察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而观察游戏则是幼儿园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观察方式。在幼儿观察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长状态、学习兴趣、心理需求等等,为后续的教育活动作出针对性的安排和调整。本文将分享我在观察游戏中得到的心得与体会,以期为更多的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二段:认识游戏观察。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孩子们会在游戏中探索、玩耍、创造、交流,从而学习到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们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例如:他们的情感状态、社交技能、自我认知等等。只有通过观察、理解、了解孩子们的游戏行为,我们才能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协助和支持。

第三段:游戏观察的意义。

     游戏观察的意义是非常广泛的,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促进。首先,游戏观察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游戏兴趣、游戏习惯、游戏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制定计划提供借鉴和依据。其次,游戏观察可以让教师针对孩子们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社交技能不足、情绪调控能力不稳等),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方案。最后,游戏观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第四段:游戏观察的方法。

     游戏观察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下面我分享一些常见的观察方法和技巧。首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境,例如:游戏的主题、游戏的规则、游戏的人际关系等等。其次,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注意力、情感、行为、语言等表现形式,从中寻找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尽量去了解孩子们玩游戏的动机和心理背景,这种从深层次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会让你的教育工作更为得心应手。

第五段:总结。

     游戏观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幼儿启蒙教育难点的重要工具。在游戏观察中,教师扮演着一个观察者、理解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逐渐了解他们的个性、需求和兴趣,从而为后续的教育活动制定计划,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学习游戏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幼儿园小班游戏观察记录

20xx年9月23日。

观察背景: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在美工区里幼儿最喜欢玩的就是橡皮泥,因为橡皮泥可塑性强,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完成和满足他们的想象,捏、揉、撕、拉、摁等简单的手部动作就可以使橡皮泥发生许多的变化,而且橡皮泥对于幼儿的经验要求不高,所以幼儿都很喜欢玩,在玩橡皮泥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他们也会适当的和周围的幼儿或者和材料发生一些互动。

乔张林和张筱两个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看到我走过去,王皓民首先举起了他做的橡皮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的是小圆子”,师:“这个小圆子是什么啊?”张筱:“就是可以吃的”师:“有一点像我们吃的粘粘的、圆圆的”还没等我说完,乔张林抢先说:“做的是小圆子”,于是乔张林也开始做起了小圆子,一边做一边展示给我和王皓民看。我对她说“除了小圆子,你还会做什么呀”,于是她把小圆子放在手中开始做起来,过了一会,她举起一个长长的东西对我说:“看呀,我做的是面条,给你吃。”

1、在活动中,幼儿似乎有了简单的交流,但还仅仅处于在老师引出的话题中而建立起来的。

4、鼓励表扬幼儿良好创作行为,并引导幼儿除了向老师表达之外,也可以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1、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进入,给幼儿一些鼓励的话语。

2、在激励幼儿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一点建议来开拓幼儿的思维,因为经验有限他们有时会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师可以给他们适当的意见。

幼儿游戏的观察培训心得

8月19日—8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二0xx年暑期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三天的培训,给我带来了不小收获,xx等三位专家教师的精彩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但将自己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并在案例中加上自己的见解,加以剖析,让我们对照自身的教学,从中找出不足,吸取案例中的先进经验,引导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下面就这次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幼儿园教育教学。

董教授给我们讲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面对两方面的发展需要。一是个体,就是要让幼儿健康、快乐、感觉有趣味,学得轻松,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因为幼儿都是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而且还喜欢称赞的。二是社会,老师的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既要体现德、能、勤、绩,德、智、体、美、劳,还要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总之,教师的教育既要对照社会的发展需要,还要对照个体的发展需要。

2、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天生就好奇、好动、敏感,同时幼儿还热情、天真、自我中心、还有情绪主导。让幼儿去“自我中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的重要途径,幼儿思维灵活,学习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过程,幼儿的学习和物质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还有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一个好的活动应该能看见幼儿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

3、教学活动。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源于好的活动素材和内容,优良的活动设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还要有教师的精心准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关注,良好的师幼互动,适宜的组织实施策略,还要教师灵活的调整,课后还要及时反思,做出科学的评价。

董教授列举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第一点是素材和内容没有意义,没有意思,不能吸引幼儿;第二点是对素材价值的挖掘不到位;第三点是目标定位不准确,过高或过低,过于笼统、空洞,表述不一;第四点是缺乏情境性、活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等环节。比如,教师在教幼儿学习“数字宝宝”时,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很多物品上有数字,而且应引导幼儿观察数字数量的多少及其排列的不同。教师要知道物品并不是罗列的越多越好,要选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典型的几种即可。董教授边举例,边讲解,使我避免在以后教学中出现类似问题。

在这次的报告中,董教授和丁鹏主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幼儿园室外、室内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创设,通过学习,使我对室外、室内的环境创设要求更加明确。室外要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综合考虑,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室内要合理拟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区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数量要适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摆放要有条理性,层次性,并让幼儿参与区域布置,因为布置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鲁燕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写作的要领,通过学习知道,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非一日之功,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平时要多读书,多学习,多观察,勤记录,就像鲁燕老师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身边的“人”和“事”要多观察,关键是要选好题,写别人没写过的,组织好材料,用好语言文字,抓住主题和核心,主题和核心要与文章的论述内容保持一致。

总之,三天的培训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我还是从几位专家教师的精彩报告中,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所以,自己认为还是值得的。今后,我一定要以这次的培训为动力,不断的充实自己,把专家们抛下的“石头”变成玉。

幼儿游戏的观察培训心得

“游戏就是幼儿园的全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6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xx儿园我见到了“角色游戏”研究专家——xx老师。见到林老师,我们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感激与感动之情!感激:这位年近八旬的老前辈,不惜冒着大雨来给我们这些青年老师们进行游戏的指导及讲座。感动:林老师依然热爱着她的幼教事业,爱着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依然为幼教事业默默地付出着。

林老师的讲座《游戏观察与指导》告诉我们“观察是指导的基础”。林老师问:“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观?什么是察?是否清楚呢?”林老师的开场白,让我们清楚又糊涂。在我们的眼里,游戏并不是很难,老师的观察也是简单的,指导自认为也是比较有针对性。但是在林老师看来,我们的观察都是“违观察”,我们的观察都是停留在内容上。

林老师的讲座生动,又非常有指导性。在她的讲座中,实例是一个接着一个,看到出林老师总是出现在教学的第一线。在一个“地震“的案例上,林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案例情况。我们也进行了分析,感觉孩子的行为可能是破坏了整个活动的场面,应于治止。可是却没有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去考虑孩子。一个偶发的情况,却引发了孩子们集体进行逃生演习,多么有生活经验的一群孩子们呀!虽然孩子们没有接触过地震的情况,或许他们是通过电视、故事、大人的讲述等多方面知道了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林老师了解孩子们,她当时就阻止园长介入游戏,她想看看孩子接着还会发生什么情况?没想到孩子叫着林老师一起逃,要地震了!

这样一个案例就非常值得我们去观察,去反思、去判断,去想该如何解决,以行动来设计。林老师教我们观察和记录时要记关键的事情,要体现价值型。我想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值得老师们去思考。

“把游戏还给孩子”,是呀,孩子是在游戏中生活、学习、成长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都是她生活经验的表现,孩子的一切都会在游戏中告知你的一切。我们先从观察着手,学会观察也是一门学问,去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去指导。

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林老师的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为我们在今后如何在游戏中进行观察与指导指明了方向。

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论文

组员:夏小玲(003007)范星星(2015003010)章琰(2015003028)李翔(2015003030)。

吴云燕(2015003031)郭娜廷(2015003032)李艳芳(2015003040)赵敉(2015003041)。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很少出现注意力分散,东张西望,不给予回应的情况。

2、能听懂日常会话,并给予正确的回应。

4~5岁。

1、在3人或3人以上的群体中交流时,当别人谈论与自己有关的话题时,能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不会出现完全没有回应,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的情况。

2、教师讲述故事,故事中的角色语气应有生气、难过、高兴、害怕、惊讶,然后幼儿能判断角色所表达的意思。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并作出正确的回答或行为。

5~6岁。

1、在集体中能坚持10~15分钟集中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积极主动提问。比如在集体活动中、区角活动、生活游戏活动中经常提出疑问。

3、教师讲述故事《龟兔赛跑》,然后教师说“兔子是因为在跑步时睡觉,所以才会跑步输给乌龟。”“假设兔子在跑步的过程中没有睡觉,一直不停的跑,那它就会赢了乌龟。”两个句子的上半句,看幼儿是否能回答出回答下半句的大概意思。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早上来幼儿园时能主动与老师同伴问好。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比如想和同伴一起玩耍时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

4、能一字一字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没有错误的语音、不会出现磕磕巴巴,沉默不语的情况。

4~5岁。

1、愿意主动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比如在幼儿园经常使用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3、教师让幼儿说说今天自己在幼儿园所做的事情,幼儿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教师出示五张故事图片,幼儿能连贯讲述出五张故事内容。5~6岁。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3、教师让幼儿讲讲自己假期发生的事情,幼儿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假期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看图讲述,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4岁。

1、与别人讲话的时候,能做到眼睛看着对方。不会眼睛看着地板,或者左右飘忽。

2、在课堂上教师让幼儿回答问题时,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能够让老师和幼儿听清楚表达的意思。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自己说谢谢、你好、再见。

4~5岁。

1、在谈话过程中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在开展活动时,老师叫安静能够保持安静。

3、别人和自己说话时会主动的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5~6岁。

1、在谈话过程中别人讲话能积极主动回应。

2、不需要提醒会自己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语气。跟长辈说话时语气较轻,尊敬。

3、小朋友在一起说话时懂的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4、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的语言安慰。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3~4岁。

1、能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并专心听讲。

2、喜欢跟读儿歌、童谣。比如教师让幼儿跟读时,会大声跟读。

3、在读图书时能正确翻书,并且阅读完后能放回图书摆放处。4~5岁。

1、能经常认真反复看自己看过的图书及绘本。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和看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感兴趣,且看到不认识的标志时,能主动向大人询问。

5~6岁。

1、能够专注地阅读图书,当旁边出现干扰因素时注意力不会轻易被分散。

2、喜欢主动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的故事的有关内容。

3、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

1、教师朗诵儿歌《逗蚂蚁》提问:小朋友叫小蚂蚁来干什么?请小蚂蚁吃什么饭?什么菜?用什么婉?小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能够回答出大部分问题。

2、教师出示绘本《我们去探险》,能根据画面说出画面中的3种元素。

3、教师出示绘本《我们去探险》,然后教师说出文字,让幼儿寻找相对应的画面,能准确找出图片。

4~5岁。

1、教师讲述《我们去探险》故事,幼儿能整体讲出故事主要内容,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情节。

3、能随着故事《小河马找长处》的发展线索产生相应的伤心、担忧、最后到喜悦的情感表现。

5~6岁。

1、能够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片说出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发展状况,有自己的想法用生动且连续的语言创编故事情节。

3、在听完《我们去探险》的故事后能说出自己也要做个勇敢的孩子或对故事有自己的想法。

4、能感受文学作品诗歌《喜欢》中的句式美,并能运用句式进行创编。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

第一次与钟x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非常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睡不着的孩子。针对钟x这种情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循着声音寻过去,原来钟x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钟x又动我!”原来又是钟x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钟x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教育多多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比如听老师讲故事或听轻音乐。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游戏

观察时间:2月——5月。

观察目的: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促进幼儿主动自觉行为的养成关心她人需求站在她人角度上解决问题的习惯。

观察实录(一):3月20日。

睡觉起来后,孩子们都自觉地来到折自己的小棉被,有几个动作慢的孩子在午睡室慢吞吞地穿衣服。只见毛方旗快速地跑进来,对许明慧说:“我来帮你穿衣服吧。”穿到一半时,明慧裙子上的小花被毛方旗不小心拉掉了,他拼命想装上去,可就是不行。佳诺哭了起来,边哭边说:“你弄坏了我的裙子,你赔!”顿时,他憋红了脸说:“你自己穿吧,我不帮你了。”说完,飞也似地跑到了活动室,可是眼睛却不时地望着午睡室的方向。

观察实录(二):4月17。

经常在课间自由活动时,远琳哭着跑过来,“许明慧咬我”,只见琳琳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琳琳哭了,也都跑过来看热闹。这时田卓如也跑来告诉我“许明慧打我,还抢积木”。但见许明慧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才抢来的积木。

看到他这种若无其事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占为己有,人家要玩,她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实际上这种较多的、廉价表扬的缺乏指导性,阻碍了幼儿的独立精神培养,使表扬失去原有的功效。因为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引起重视和珍惜。没有做多少努力便能得到的表扬也只能是廉价的。这样的表扬越多,孩子便越会对它无动于衷,更谈不上珍惜,也不会有什么荣誉感,有时还会产生不表扬就不去做的错误意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习惯。

我想教育本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有,应该百花齐放,不应流行一种模式,所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慌着去鼓励、去帮助,不妨停三秒,让我们思考下一步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通过彼此的协调来促使幼儿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来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这种“欲擒故纵”的方法必将激发幼儿学会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产生喜欢听“好话”的愉悦体验,并乐意听取有建设性的指导。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经过家访,才知道她的妈妈第一个孩子因病死了,许明慧是她领养的孩子,倍加小心和疼爱。

一、从说“我”到“看我”,增强自我认识能力。

二、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幼儿的自我情感体验。

三、通过体育游戏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1.针对好强、爱帮助人的特点,既要保护他的这种积极性,又要引导他做错事要敢于承认错误,给别人道歉,说声对不起,以求得别人的原谅。

2.老师要加强自身的亲和力,让孩子敢于寻求老师的帮助,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如能和老师一起想办法,将小花用针线缝好并感谢帮助你的朋友。

通过近阶段观察该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我们敏感地察觉到了幼儿由于生活家庭环境的不同所需要的情感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用合适孩子的方式来对孩子的是非做处适合他们的判断和应答,陈佳诺小朋友通过我们多方面的努力,非常明显地养成了主动自觉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约束力,渐渐地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角色转换。我们也对其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以巩固和强化孩子的正确的观点和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游戏观察笔记

今天早上刚上班,中一班传来一阵喊叫声,“是什么呀?”“是小青蛙吗?”。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小小的蟾蜍,他们班的刘老师想把它请出去,这个小东西却气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条腿伸的直直的。“老师,让它和我们玩儿一会儿吧?”李嘉怡小声的说,“好吧,但是别用手去碰它。”刘老师停止驱赶,蹲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认真而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小家伙,“瞧瞧,这到底是一只小青蛙还是小癞蛤蟆呢?”刘老师也不敢确定了。“应该是一只小蟾蜍吧!”我说“我也不敢确定,干脆上网查查吧。”上网查了查,哈哈,还真是蟾蜍,这小家伙也是一种益虫,会吃蚊子等害虫,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人类的健康,它还会分泌毒液,它的毒液还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孩子们长见识了,谢谢这只不速之客--蟾蜍。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总是不好好吃午饭,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为了得到我的表扬,就使劲地吃饭,不吃菜。于是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可以多吃点菜。我说:“今天青菜很香哦,来尝一尝。”魏金昊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魏金昊有点心动了,学着我的样子夹起一点青菜,可是刚嚼了几下就又吐了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十分担心,不吃菜感冒怎么能快点好呢?我对他说:“只要你吃一点菜,老师就给你咸菜做奖励,好吗?”魏金昊十分高兴,爽快地吃了自己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诺给了他一小块咸菜。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午餐我都给魏金昊“加餐”,有时也会给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食欲大增。

幼儿园小二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2022年春季。

第一周。

观察时间。

2022年2月25日星期五。

观察对象。

李蕊彤。

性别。

观察者。

杨钰。

我们一如既往地开展着区域自主活动,大部分幼儿都在教室里,王盛祺在积木区拿了一个桌面玩具当口红在擦,我仔细观察那桌面玩具就像口红的模型一样真实,不一会儿她放下桌面玩具,拿起手机去给另一个正在化妆的小朋友拍照。

这时候貌似合作已经产生了,平时祺祺对彤彤表现出一系列嫌弃的表情,在此时此刻,游戏无偏见。

询问孩子在做什么,并且启发性提问,如:化妆还需要些什么化妆品呢?没有的化妆品怎么办呢?那你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代替。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老师,我们的理发店已经好几天没有顾客来了。”朱万鑫无耐地看着我。我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哎,理发店变得冷冷清清的,只有唐梓钟在擦吹风机,还时不时地朝娃娃家观望,一幅无所事事的样子。他们的这一举动倒也提醒了我。于是,我到饮食店去吃饭,并邀请在那里做点心师的尤方煜和我一起去理发,他欣然应允,并带去了自己做的点心,年糕。对我带来的顾客,老板很是高兴,于是我先撤了出来,留尤方煜在那洗头。但是我刚出来不久,他也跑了出来,看到老板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我忙过去询问:“为什么他走了?”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好象他的生意很忙的,这是他给我吃的年糕。”朱万鑫忙说:“放到门口去,谁来剪头发,就给他吃。”于是,我建议她们可以到外面,自己用年糕招揽顾客。听了我的建议,他们马上跑了出去。

理发店的问题很棘手,怎么解决呢?我认为:游戏中幼儿比较喜欢使用已提供好的道具或材料,多以教师提供的材料为主,而且最好是可以摆弄的,如橡皮泥、电脑、娃娃等。当缺乏材料时,有的幼儿就象唐梓钟那样,也缺乏了自主、自动性,不知道怎么使游戏进行下去。但是,有的幼儿虽在开始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但通过教师适当引导与提示,能够联想到其他主题中可相互使用的'游戏材料,像朱万鑫就利用了尤方煜的年糕招揽理发顾客。而我,却发现,游戏中除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外,可提供些半成品或是在游戏中可用来替代的材料、道具等,放在柜子中供幼儿自由选择,同时也可启发幼儿发挥想象,使角色游戏更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兴趣。

幼儿户外游戏观察记录:龙虾快跑

今天我们到户外玩“龙虾快跑”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小朋友组队,轮流来当作“龙虾”和农夫。当作农夫的小朋友牵住另外一个小朋友的两只脚,当作“龙虾”的小朋友只能用手在地上支撑向前爬去。老师介绍完注意事项后,小朋友们纷纷组队开始准备游戏。

起初我比较担心那些个头比较小有偏瘦小的小朋友,害怕他们会因为胳膊太弱而不能参加游戏。事实上是我多虑了。看,明珠和翌辰小哥小朋友玩的多么的起劲!先是翌辰小朋友当作农夫,明珠小龙虾爬了一会儿说:“我们交换吧,我也要做农夫。”于是到了翌辰小龙虾的爬行时间。也许是翌辰小龙虾没有掌握好方法,刚爬没几步就跌坐在地上。但是在她们的脸上却显耀着甜甜的笑脸。

再将眼光投放在男孩子的身上,只见高梓峻小朋友特别的有力气,架起承洋的腿,大步大步的向前走去。轮到高梓峻做龙虾的时候,承洋小朋友咬咬牙,鼓足劲将梓峻的腿抬起来,可是由于梓峻小朋友比较偏旁,没走几步就累的不行。于是赶紧招呼朋友来帮忙。

有了于晨的帮助,承洋驾着龙虾的腿就觉得不是那么吃力了。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即使累了,栏上也都绽放着笑容。

分析与反思: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一些十分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被人们记起,尤其是孩子们。现代的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而孩子们也更喜欢那些新奇的高科技玩具。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少的传统民间游戏均已濒临失传的危险。所以,我们就会有目的性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入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龙虾快跑”这个游戏在锻炼幼儿体质的同时,使得幼儿感受到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的民间游戏的专属魅力。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

不爱说话,不爱喝水。

20xx年xx月xx日。

教室。

李xx小朋友在课间喝水时的表现。

我每次只给她接半杯水,并在喝水前给幼儿讲故事做引导,如果她还是不喝,我就多多鼓励他,让她顺利喝完水。

喝水时间到了,我先讲了《亮亮爱喝水》的故事,xx听得很认真。小朋友排队接水时,我给她接了半杯,并在一旁鼓励他:“你这天必须能喝完。”刚开始她还认真的捧着杯子喝,不一会儿,她就开始边喝边玩,我及时的鼓励他:“快喝水呀,老师明白你喝水很快,最厉害啦!”这时,已经有小朋友喝完了。我和小朋友一齐给她喊加油,受到了小朋友的情绪感染,很快把半杯水喝完了。并高兴的对我说:“我喝完了。”我又及时的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并奖励给他一朵小花。第二次喝水时,她自我拿着水杯接了半杯水,这次她没有贪玩,很快的把水喝完了。并跑来告诉我:“我喝完了。”我高兴的表扬了她,并在小朋友面前肯定了她的进步。她高兴地回到座位上,看得出,她也为自我能这么快完成任务感到高兴。

我这次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只是降低了难度(分两次完成,一次只喝半杯。)并在喝水前给幼儿讲了关于喝水重要性的故事,透过对故事的理解,和我及时的鼓励,还有小朋友给他加油,她很快喝完了水,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由此能够看出,只要孩子的用心性被激发,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关键是老师如何在活动之初就想好如何把幼儿的潜在激情激发出来。

1、降低难度,用故事做引导。

2、及时鼓励,让幼儿在小朋友面前找到信心。

3、完成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必须奖励,使幼儿对下一次挑战充满期盼。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实录与分析。

案例一。

游戏开始了,“海之家餐厅”的工作人员穿戴好服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位了,顾客们也从走廊的“材料超市”里拿了包包和手机等工具。这时来了一个小班的幼儿,站在门口一动不动,有点不知所错,雅雅牵起了一个小女孩的手,说“:我们一起去玩吧!”小女孩点点头,雅雅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女孩说:“我叫贝贝。”雅雅笑着说:“那你当我的宝宝,我当妈妈,好吗?”贝贝回答:“嗯……好。”

雅雅说;“我们一起去餐厅吃饭吧,要自己去选食材哦!”说完她在餐厅门口的架子上拿了一个大托盘、两个纸盘、一个夹子,贝贝跟随着她进入了生鲜自选区,雅雅夹了一些蔬菜和鱼放在纸盘里,贝贝先只是看着她做这一切,过了一会儿她也开始选食材,但她并没有用夹子,而是用手去拿,雅雅看到后惊呼:“不能用手拿,用手拿不卫生,要用夹子,你也去门口拿一个夹子吧!”

贝贝拿了夹子和纸盘后,夹了好多食物,雅雅端起大托盘说:“宝宝,把你的食物放在上面,我要去收银台付钱啦,你先去坐一会儿。”

行为分析:。

在结伴而行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贝贝作为小班幼儿,因年龄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显得较为胆怯,但对新朋友是接纳的态度。而雅雅作为大班幼儿,交往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结交新朋友,主动发起游戏,并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在她的带领下贝贝已经学会自助选食材了,但作为“新手妈妈”雅雅在游戏中,只是充当领导者来分配“任务”,责任感稍显不足,买单时让“宝宝”一个人坐在餐厅等待,自顾自玩起了别的游戏。

案例二。

乐乐(服务员)看到贝贝(宝宝):“这是谁家的宝宝啊,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妈妈呢?”贝贝指着收银台方向回答:“妈妈在那边。”乐乐大声道:“宝宝一个人在餐厅,是很危险的呢,被坏人带走了怎么办?”

服务员乐乐叫号了:“2号,2号在哪里!”雅雅大声回答:“在这里,在这里!”乐乐把餐送到了,她们开始吃起来。进餐过程中,雅雅不时夹菜喂给宝宝:“宝宝乖,要多吃蔬菜!”当贝贝用嘴咬住吸管喝奶茶时,雅雅提醒她:“不能用嘴咬吸管,只能假喝哦!”

吃饱喝足后,雅雅:“宝宝,吃完饭我们去照相馆玩好吗?”贝贝:“好哇,妈妈,太好了。”贝贝起身准备离开,雅雅说到:“我们要把餐具收好,食物放回去才能走……”

行为分析:。

在服务员乐乐的提醒下,“新手妈妈”雅雅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再让宝宝一个人,并成为了“榜样妈妈”。大班幼儿处于爱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的阶段,混龄角色游戏则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雅雅一直在关心和帮助贝贝,考虑到宝宝不能吃辣,特意嘱咐厨师“不要加辣椒”,还帮贝贝拿适合的餐具,提醒贝贝不能用嘴咬玩具吸管,要收拾好玩具才能去下一站玩,这种关爱他人的行为,收拾玩具的责任心,不仅有利于自身社会情感的发展,对贝贝也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一)支持性策略。

1.丰富角色认知,了解角色的职责。

《指南》中建议:“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幼儿扮演的角色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印象,模仿呈现了成人的日常行为,但部分幼儿在角色游戏时,对角色的职责认识不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理解肤浅,例如案例中,雅雅扮演的“妈妈”买单时让“宝宝”一个人坐在餐厅等待,教师要在游戏前提供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幼儿对角色的认知,帮助幼儿了解“妈妈”这一角色的职责和“妈妈带娃”时的要注意事项。同时,在游戏时,教师要多关注、多观察,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提醒幼儿不能擅离职守,引导幼儿增强责任意识。

2.混龄结对子,共同商定“大带小”的游戏规则。

经观察发现,小班的.幼儿在混龄游戏中,比较胆怯,自主性不是很强,例如案例中的贝贝,一开始是不敢进大班教室,可能是弟弟妹妹们跟哥哥姐姐不是很熟悉,不敢跟着“陌生”哥哥姐姐玩。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商定“大带小”的游戏规则,采用“一对一”或“一带二”互相结对子的方法,每位大班幼儿固定带一到两位弟弟妹妹,增进孩子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还可以将“大带小”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如区域活动、户外活动、散步等其他活动时间与结伴的弟弟妹一起玩。引导大班幼儿从感受和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的快乐开始,学习如何让与比自己小的同伴交往,在游戏、生活中学习关心、照顾他人,体验帮助比自己小的同龄人的快乐和自豪感,随着交往的深入,相信孩子间的配合会越来越默契。

3.游戏回顾,及时开展有效的总结评价。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每次游戏结束整理好区域后,教师应该让幼儿们静静地坐下来,回想游戏时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互相评价自己或同伴的角色。在幼儿互相评价后教师也要及时评价,对于尽职尽责和有创造性游戏的幼儿,教师要表扬和鼓励,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要强调和指导,这样会让幼儿更加有自信。例如,案例中的雅雅,教师要表扬她热情主动结交新朋友、主动发起游戏,在游戏中关心照顾“宝宝”,结束后带“宝宝”一起收拾整理玩具,这也是非常有责任心的表现,是值得肯定和大家学习的,但游戏中也有问题,排队时让宝宝一个人在餐厅等,但好在经过提醒后很快就改正了,如何当一位有责任心的好“妈妈”,在带宝宝时需要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呢?可以请雅雅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来谈一谈。让幼儿在鼓励和表扬中体会到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谈话增强责任意识,幼儿就会在以后的游戏中更加尽职尽责,收获良好的自我感觉、同伴的赞许、老师的表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反思与感悟。

著名教育家马卡边柯认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互相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和共同分离。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主义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现在的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幼教工作者,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我园的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是在角色游戏活动时间,全园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混龄角色游戏可以较好弥补同龄教育及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异龄观摩学习的机会。

生活经验表明,小的孩子对大的孩子常常有一种崇拜心理,而大的孩子则喜欢在小的孩子面前逞能。年龄小的幼儿同时希望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幼儿交往,他们认为年龄大的幼儿比自己的能力强,是自己心中的”英雄”,是他们未来发展的目标,这样的崇拜、羡慕是交往的原动力。年龄大的幼儿也喜欢与年龄小的幼儿交往,幼儿的心理中有被肯定、被承认的需求、这种需求仅仅通过成人的评价并不能够满足,他们更喜欢同伴间的赞扬、肯定、追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有心理和行为上的承认,和年龄小的幼儿交往中充分的展示了自我,同时也付出了爱,懂得如何关心幼小,照顾、帮助别人,责任心在行动上有了很大的体现。而小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在获得关心体验的基础上,对责任心也有了感受和认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