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

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

ID:534935

时间:2023-06-28 14:14:07

上传者:曹czj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篇一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一)适时组织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遗产日有关宣传展演活动。

(二)举办主场活动。xx年6月11日上午,自治区文化厅、固原市人民政府主办,固原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办,在固原市区博物馆广场举办全区xx年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督查情况进行通报;表彰非遗保护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资助优秀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固原市级非遗传承人授牌及发放以奖代补经费;文化遗产特色艺术演出;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xx〕17号)的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代表性传承人技艺表演展示;文物基础知识讲解、品鉴等。

(三)举办分场活动。各市、县(区)文化局,xx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xx博物馆、固原博物馆等单位,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设立活动分场,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展演、讲座、咨询、走访调研等系列活动。

(一)固原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和其他市、县(区)文化局要紧扣本次文化遗产日主题,结合实际,创新方式,分别制定并实施好主场和分场活动方案。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组织和文化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请固原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于6月3日前分别将主场活动方案报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和自治区文物局。

(二)请五市文广局分别推荐4名非遗保护先进工作者,2个先进保护单位(文化馆、非遗中心),2个优秀传承基地(自治区级),于6月3日前将推荐表报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

(三)各市、县(区)要把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宣传作为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开设专栏、制播专题片、采访报道、印发资料、传送信息等方式做好宣传工作。

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篇二

在接到市局转发甘肃省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和职工大会,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扎实安排,广泛动员,分工负责,狠抓落实,确保了第xx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1、开展文化遗产进学校的宣传活动。我局根据我县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分布状况,制作了文化遗产图片展板,从6月14日开始,在县城中小学校园内进行展示,并组织讲解人员向中小学生讲解瓜州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2、在瓜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及渊泉广场大屏幕播放瓜州古道、锁阳城遗址申遗等一系列文化遗产宣传专题片。

3、在瓜州电视台播放文化遗产日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在瓜州文物局门口悬挂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4、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红军纪念塔展出以“红西路军在安西征战史”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幅宣传版面,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参观,宣传瓜州红色文化遗产。

5、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省文物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过全县各文物保护小组,业余文物保护员,在全县各乡镇、村分发进行宣传,进一步增强公民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意识。

我局通过开展的“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及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彰显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作用与功能,增进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文化遗产日活动预期的宣传效果。

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篇三

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从2019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以下是关于学校“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仅供参考!

今年6月11日是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国家文物局将主会场活动设在景德镇开展,按照安排,巴彦淖尔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为了让阴山岩刻走进校园,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决定在临河区曙光学校开展阴山岩刻文化遗产展示和阴山岩刻申遗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庆祝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

阴山岩刻走进校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遗产与未来”、“阴山岩刻话千年 古老薪火世代传”、“保护遗产 留住乡文”、“寻找历史记忆 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中国”和“用心灵感悟文化 以行动保护遗产”。

市文化广电局

区教育局

市阴山岩刻申遗办公室

临河区曙光学校

河套文化博物院

市考古研究所

临河区文管所

2019年6月14日上午09:00——12:00

临河区曙光学校校园内

1、市领导(文广局领导)讲话;

2、曙光学校王文营校长介绍阴山岩刻进校园典型做法;

3、举行“阴山岩刻进校园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4、文艺表演:(时长25分钟左右);

5、曙光学校学生“我爱阴山岩刻”集体诗歌朗诵。

参观活动:

6、参观“我眼里的阴山岩刻”少儿现场绘画;

7、参观“我眼里的阴山岩刻”少儿绘画展;

8、参观阴山岩刻申遗图片展;

9、参观“雄浑阴山 神韵岩刻”书法、摄影展;

10、参加“阴山岩刻知识普及”大讲堂。

1、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局、市教育局和临河区政府、临河教育局等单位领导。

2、文广系统干部职工、临河地区中小学校长和师生代表。

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篇四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根据市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为庆祝我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特制定我县的宣传活动方案。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营造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第xx个“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时间:6月14日

图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在全县各个乡镇悬挂文物保护条幅,在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悬挂相关条幅,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字资料宣传:活动日期间在东环广场现场向群众发放文化遗产宣传资料1000份,让群众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一)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制定“6.14”文化遗产日宣传方案,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主题,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我县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喜人局面。

(三)面向社会,形成声势。充分利用电视等大众媒体,专栏、专版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加强与媒体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活动事项和工作进程,提高社会舆论,增强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自觉意识。

最新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篇五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1x)42号)规定,从2019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为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搞好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制定本方案。

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为主题,以“文明的福祉,全民的盛事”为主线,以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为内容,通过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增进公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化进程。

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热烈隆重,节俭效能;平安运作,确保安全。

山西省文物局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政府

2019年6月1日至6月10日。

(一)6月3日前,制作完成我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电视专题片,6月4日起在太原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每天播出两集,每集10-15分钟。(由市广电局、市文物局负责)

(二)6月7日,安排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视察我市文化遗产王家峰徐显秀墓并车马坑。(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文物局负责)

(三)6月8日,就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电视专访省委常委。(由市广电局、市文物局负责) (四)6月10日,在报纸上刊发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同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署名文章。(由市新闻中心、太原日报社、市政府政研室、市文物局负责)

(五)6月8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省内专家为主),在晋祠博物馆多功能厅召开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由市政府办公厅、市文物局、市广电局负责)

(六)6月5日至10日,每日在太原电视台太原新闻前后播出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广告。(由市广电局、市文物局负责)

(七)6月9日至11日,在府东街、府西街、新建路、迎泽大街、机场路、晋祠路悬挂宣传标语(府东、府西街各3条;新建路至迎泽大街4条,市委、市政府门前各2条;迎泽大街、火车站两面4条,至广场2条,至青年路2条,至大南门2条,至新建路2条,至桃园路2条,至晋祠路口2条;机场路15条;晋祠路 15条;宾馆路至晋祠公园10条;晋祠公园、晋祠博物馆中轴线10条。共80条)。(由市文物局、市规划局、市市政局负责)

(八)6月10日,在晋祠公园中轴线(靠近西牌楼)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书画笔会,在晋祠公园中轴线举办山西历史名人画展,举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签名活动。(由市文物局负责)

(九)6月10日,在晋祠公园东牌楼前举办山西省暨太原市201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纪念活动。

1、参加人员省、市四大班子及有关部门领导;省、市文博系统干部职工约300人;中央驻晋新闻单位、省城主流新闻单位记者约100人;武警官兵、社会团体人员、大中专学生和锣鼓队表演人员各300人。

2、活动议程省有关领导讲话,为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模范颁奖,为山西省第六批国保单位授牌,山西省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纪念封揭幕,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宣读倡议书,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宣传演出,省、市领导参观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

3、职责分工6月10日会场布置由市文物局负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邀请与会领导;市新闻中心负责邀请中央驻晋新闻单位、省城主流新闻单位记者(24人);市双拥办负责组织武警官兵;市文化局负责组织社会团体人员;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大中专学生;团市委负责组织青年志愿者维持会场秩序;市公安局负责会场及周边治安管理、车辆引导及交通疏导;晋源区政府负责晋祠周边环境及小摊小贩的整治,晋祠公园东大门广场停车场清理,专用停车场管理。

(十)6月10日,根据省文物局统一安排,全市文物系统各文物景区、景点(晋祠博物馆除外)向社会免费开放。(由市文物局、市公安局负责)

组长:张兵生(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范世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袁高锁(副市长)

成员:薛东晓(市政府副秘书长)

吴国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白晋虎(市委宣传部助理调研员)

孟德东(太原日报社社长)

张慧林(市广电局局长)

李毓玲(市教育局局长)

燕和平(市公安局局长)

王立斌(市文化局局长)

段洪(市市政局副局长)

李钢(市文物局局长)

高波(团市书记)

李福章(市双拥办主任)

魏民(晋源区区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宣传报道组、文艺活动组、安全保卫组。

(一)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主任薛东晓。负责整体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下设接待组、中心会场组、资料组(设在市文物局)。

接待组组长赵乃仁。负责接待国家、省、市有关领导。

中心会场组组长郝宝清。负责6月10日中心会场的整体布置和会场组织工作。

资料组组长赵树忠。负责整个活动所需资料的草拟、印发工作。

(二)宣传报道组设在市新闻中心,组长吴国荣。负责与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媒体联络、协调及活动宣传报道工作。

(三)文艺活动组设在市文化局,组长王立斌。负责6月10日文艺演出工作。

(四)安全保卫组设在市公安局,组长燕和平。负责6月10日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山西省是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重点,太原市是山西省的主会场。

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创造条件,积极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各承办单位要根据活动内容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安全、圆满、顺利开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