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

ID:536708

时间:2023-06-28 14:58:35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篇一

建设海洋强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10年前,我国70%以上的高端海洋装备用钢依赖进口,高端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受制于人。这样的局面应该改变,也必须改变,重任落在了鞍钢肩头。作为鞍钢科研战线的巾帼尖兵,严玲带领她的团队开启了一段建设钢铁强国的逐梦之旅,用她柔弱的肩膀努力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严玲,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

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严玲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工信部、辽宁省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和鞍钢集团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多元。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而且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了鞍钢在海工钢技术领域的“国家队”作用,为鞍钢民用海工钢实现国内领先,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要像父辈一样扎根鞍钢,奉献所学,钢铁强国。”这是严玲从未动摇过的信念。1994年,严玲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许多钢厂向她投来橄榄枝,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鞍钢。

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鞍钢英模辈出,众多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钢人,也成为激励严玲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她从鞍钢这座钢铁熔炉里不断汲取着成长所需的“养分”。

经过3年的艰苦磨砺,严玲被调入鞍钢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所。6年时间里,从初轧、大型、小型、无缝到线材、厚板,她几乎把鞍钢各产线跑了个遍儿。在长材组,她作为主要参加人,在国内首家开发出系列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主持研发的易切削钢填补了市场空白;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出n80等系列石油钻采用无缝钢管,取得了优异业绩。

十多年前,专业对口、基础扎实、工作严谨的严玲被调入鞍钢新组建的造船海工团队。伴随着研发课题从几个到几十个再到上百个,她也成长为我国民用海工钢,特别是船舶用钢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5年,“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鞍钢,让鞍钢海工钢研发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从耐蚀钢、低温钢到止裂钢,一个个“卡脖子”产品的技术突破,让鞍钢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而这背后凝结的是严玲无怨无悔的全力付出。源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鞍钢新产品研发的重点在哪里,严玲前行的脚步就紧跟到哪里,并为此谢绝了其他企业5倍年薪的高薪聘请。有人问她,这么拼值得吗?她回答说,能够与时代同行,为建设钢铁强国尽自己一点心力,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光荣。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只有依靠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地方创新突破。严玲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坚决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篇二

初春,帕米尔高原,晨曦微露。迎着寒风,记者来到雪山下那个薄雾笼罩的塔吉克族乡村——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提孜那甫村。

袅袅炊烟下,3间不起眼的房屋,就是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年逾七旬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望着墙上拉齐尼的照片,泪水忍不住从脸庞滑落。照片上的拉齐尼,戴着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们也不愿意相信,不久前还和他们一起巡逻的拉齐尼大叔走了,走得那么匆忙。

“来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新疆喀什入冬以来特别冷的一天。喀什大学校园湖边突然传来呼救声,一名儿童不慎掉进冰窟窿。正在该校参加培训的拉齐尼闻声赶到,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却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41岁。

用生命托举生命。认识拉齐尼的人对他的救人之举都不感到意外。在乡亲们眼中,拉齐尼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塔吉克族好儿郎,一名忠诚正直的共产党员。他来自祖孙三代义务为国戍边71年的光荣家庭,被当地群众誉为守边护防的“帕米尔雄鹰”。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峰连绵。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组建,哨卡就建在帕米尔高原上的雪窝里。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巡逻路线中有条吾甫浪沟,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一次次蹚过刺骨的冰河。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要征服这条巡逻路,离不开经验丰富的当地塔吉克族向导。拉齐尼的祖父当年自告奋勇参加巡逻,一干就是23年。1972年,祖父走不动了,把担子交给他的父亲巴依卡。爬冰卧雪、戍边巡逻,巴依卡又走过30多个春秋。2004年,两鬓斑白的巴依卡把担子交给了刚从部队退役的儿子拉齐尼。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幸福?”从小听着祖父和父亲戍边故事长大的拉齐尼,把他们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铭记在心中。

“当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16年,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个山口、峡谷,每一道河流、沟壑,每一处界碑、地标,都留下了拉齐尼巡逻护边的身影。

巡逻路上,边防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拉齐尼总是走在前面探路。和祖父、父亲一样,拉齐尼凭着丰富的经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多年巡逻,拉齐尼家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路上,9头牦牛因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但他从不要一分钱补偿。牺牲之前,拉齐尼还在驯养家里的4头小牦牛。他说,等这些牦牛长大了,家里就有5头牦牛能参加巡边了。

2015年2月11日,军民迎新春茶话会在北京举行。那一天,拉齐尼向汇报了一家三代爱国守边的经历。

2018年,拉齐尼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他走访了当地农牧区,倾听牧民的心声。

2021年,拉齐尼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在拉齐尼看来,他是“代表每一个在边境线上巡逻的护边员获得这份荣誉的”。

为了提高文化水平,拉齐尼利用巡边间隙向边防官兵学习。2021年10月,他到喀什大学参加培训,重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课堂上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课后写作业、读书、看新闻,不断地丰富自己。

在喀什大学培训期间,拉齐尼请假回了一趟家。因为11月山里下雪了,他家的牦牛还在牧场滞留。那些牦牛,可是边防官兵巡边路上的得力助手。

这些年,荣誉多了,拉齐尼的初心从未改变。无论是在雪山深谷巡逻戍边,还是在首都北京建言献策,他始终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

2021年12月11日,拉齐尼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最后一条动态。这是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

这短短的诗行,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深情告白,也是拉齐尼短暂绚烂人生的写照。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篇三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

63岁的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状况,她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央宣传部近日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张桂梅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和一个个感人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日,华坪县委召开专题会议,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张桂梅精神。

“张桂梅同志是我们华坪的骄傲,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丽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张桂梅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在全县引起强烈共鸣,成为推动华坪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今,张桂梅培养的一届届学生不仅遍布全国各地,在华坪县的各行各业,她的许多学生也已成长为骨干。不少学生在她的影响下,主动扎根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

“张桂梅精神实际上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也是党性和人性光辉的体现,还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说,丽江市将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张桂梅精神,以她为榜样,推动丽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篇四

20xx年底,一个笑容可掬、平易近人的大个子走进燕刚家,这个人就是邱军。了解情况后,他多次上门,一面鼓励燕刚振作起来,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一面联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定点帮扶单位,为像燕刚这样的农村青年找出路。

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4月,华池县第一期焊工技术培训班开班。燕刚和华池20余名青年走进课堂,经过3个月的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认证。有了一技之长的燕刚,在邱军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在一次次的家访和电话联络中,邱军渐渐成了燕刚家一员,燕刚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事先给邱军打电话商量。邱军也像兄长一样,时常打电话关心燕刚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38岁的饶晓恩是城壕镇庙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些年他几乎都是在外漂,因懒、因“浪”,日子过得一贫如洗。这两年,乡亲们发现——饶晓恩变了!他家硬化了院子,住进了新房,务工收入也增加了,还摘掉了“穷帽子”。

饶晓恩的变化,离不开“贵人”邱军的反复鼓励和支持。

“年轻人不应该自暴自弃,生活要不断向前看、向前走”“无奋斗不青春”“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次次、一遍遍的鼓励让饶晓恩幡然醒悟。

20xx年6月,经邱军介绍,接受了培训的饶晓恩找到一份月薪4500元的工作,成了“有薪”一族,饶晓恩从里到外也变得精神起来。

不只燕刚、饶晓恩,在邱军的多方协调争取下,多种“订单式”技能培训在华池及周边县展开,先后有千余名贫困农村青年参加培训,掌握了“看家本领”。

扶上马,送一程。开展培训之余,邱军衔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面向华池县、环县开展招聘,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未脱贫的贫困户。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企业稳定就业。

在邱军的努力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公司还与华池县建筑企业签订了2个帮扶项目,以“央企+民企+贫困户”的形式,秉持“就近、集中”原则,带动劳动力就近输转,进一步拓宽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篇五

“他对群众很大方,就是对自己抠。”认识邱军3年来,华池县政府干部魏建飞这样评价自己这位朋友。

在华池,许多群众都深深地记着邱军的慷慨帮助。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王文正记得,儿子王志彤时常收到邱军嘱托妻子从安徽寄来的衣服、文具和玩具。南梁镇高台村的刘玉金记得,自己女儿读高三时一度心理压力很大,邱军经常来进行心理疏导,女儿上大学前还特意来看望,送了一部手机和一个行李箱。被帮扶户燕丽记得,一次邱军看到自己家里的电饭锅太老旧,第二天就买了一个,还亲自送了过来。

“每次买了东西,邱县长都亲自送过来。”王文正说,“一个大城市来的人,一个副县长,一点不嫌农村人,没有一点架子。”只有魏建飞知道,这位对群众大方的副县长,却把自己喜欢的皮鞋保存在手机相册里,一直不舍得买。脚上的皮鞋穿坏了,也只是花了10元钱,将开胶的鞋底扎了一圈。

而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在距离挂职期满的最后40天里,邱军病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

最新时代楷模事迹材料字优质篇六

赵志全生前任山东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用27年的时间,把一个校办小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下面请看语文迷网为大家提供的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许多干部群众表示,从赵志全身上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时代担当,激发起实干兴邦的精神共鸣与创业豪情。

“一名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应优先于追求个人财富的累积。企业发展得越好,社会责任就越大。”作为赵志全的接班人,鲁南制药集团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表示企业会继续发展实业,坚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实现局部的突破。

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是制药行业的特点。张贵民认为,行业发展走向高精尖,更离不开赵志全所追求的工匠精神。“赵总珠玉在前,我们这些后继者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把事业追求、企业发展与造福社会结合为一。”张贵民说。

鲁南制药集团职工管丽认为,赵志全的精神已成为企业内在性格,引发基层员工精神共鸣。“他为我们一线员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高度,来审视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时光越久,越理解他生前说过的话。”管丽说。

“看了近来对赵志全同志事迹的报道,既令人感动又催人奋进。他能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还有什么裹足不前的理由呢?”山东临沂费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士学认为,赵志全将个人志向与社会发展结合,为国家建设者们提供了标尺与榜样。他也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平添干事创业的底气与动力。

在报告会上,赵志全的女儿赵龙说,“如今我终于能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了!”她说,2002年赵志全开始了新时代药业的建设。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被诊断为胸腺癌晚期,并且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转移到了肺部。病魔并没有让他的意志有半分消沉,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用尽他毕生的心血,争分夺秒,把这个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企业推向巅峰。

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赵志全对他们下了死命令,“不能说,不管对谁都不能说!”从此,他们一直严格保守着赵志全生病的消息。在鲁南这个拥有万名员工的大企业里,每个人都把赵志全当成他们万分信任的大家长,好像他就是军心稳定的保障。有人在赵志全去世后说过,“永远也忘不了赵总最后的模样,对鲁南人来说一直像大山一样的存在的他,就那样像个孩子一样孤单瘦弱的躺在那里,到底是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啊”。为公司和员工保驾护航到最后一刻,是他用生命书写的深情。

“保守这个秘密有多困难?在爸爸同病魔斗争的十二年中,癌症从胸腺转移到肺部,动脉血管,还有脑部,爸爸接受的治疗远比放化疗要复杂。可他从未长期的住院治疗或者疗养过。有很多重大的医疗程序,理应在医院得到监护,但爸爸都是尽量保密地进行的。”赵龙说,2002年她的爸爸做完开胸手术后的第十天就在病房里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那次手术给爸爸留下了30多公分的疤痕。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就回公司招开了业务大会,任何人都没发现一丝一毫的异样。他不仅仅要做到忍受病痛,还要刻意地拼尽全力给大家留下强健的印象。

2011年,因为肺部癌细胞发展迅速,上海主治医生制定了三个月的化疗方案,可是赵志全觉得三个月太久,会让大家产生怀疑,影响企业发展。于是他选择了疗程很短但是对身体副作用极大的质子治疗。为此,他和主治医生中发生了很大的争执,这个选择也对其肺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2014年11月14日深夜,坚强了一辈子的赵志全撑不住了,最后一刻他倒在了办公桌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