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商务人员工作计划(案例13篇)

2023年商务人员工作计划(案例13篇)

ID:5526880

时间:2023-10-29 18:31:54

上传者:梦幻泡 2023年商务人员工作计划(案例13篇)

工作计划书是反思和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行业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201某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的关键之年。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明年全省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与“绿色制造”为途径,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提质增效升级,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四翻番”目标打基础做贡献。

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明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左右,信息化指数(浙江省评价方案)达0.88。

实现明年经信工作的目标要求,必须树立和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央和省委都强调要绿色发展。工业不但要成为老百姓的富民产业,而且要成为老百姓的生态产业。在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各地一定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转型升级和环境要素制约的有机统一,追求更多的“绿色gdp”,减少破坏环境的“黑色gdp”,加快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二是强化工业创强意识。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多、低层次用工多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传统落后的制造方式造成的,出路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加快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大力发展智能、绿色(低碳)、健康(安全)、服务的制造业。因此,要把做强工业作为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坚持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市、区)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化融合。

三是强化倒逼转型意识。抓经济工作有两大抓手:一靠“正向激励”,二靠“反向倒逼”。“正向激励”固然重要,但“反向倒逼”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低端产业、落后产能,一定要用倒逼手段促其转型升级。各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务必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单位亩产论英雄”、差别电价、负面清单、行业整治等政策措施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超越原有的思想观念,冲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某,着力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明年全省经信工作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以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为突破口,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按照稳中有进的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环境,统筹协调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和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在“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1、抓“三新”开发。据分析,新产品产值增速与工业总产值增速、销售产值增速存在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高达0.9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开发“三新”产品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增长、上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组织实施“百千万”新产品开发计划,力争开发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千台智能单机装备、百套成台套智能化装备。各地要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尽快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意见。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化产品和装备的开发设计。继续下大力气抓好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发挥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的支撑作用,加快功能性、结构性、智能型的新产品开发。从今年开始将建立完善以工业设计业务收入和设计成果转化值为核心的奖励补贴机制。三是继续做好经信部门牵头的52个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和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安全成套制造装备、专用云计算操作软件等新的新兴产业试点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

2、抓市场开拓。经信系统不能只管生产,也要重视做好产品促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工业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市场开拓,帮助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一是抓紧制定实施全省新产品推广应用计划,定期发布工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加强纳入《目录》新产品的宣传。二是组织开展工业新产品的国内省外展销、促销活动。高水平办好中国(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三是继续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四是探索建立新产品开发保险制度,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数据、计算和信息服务等信息消费的政策意见。

3、抓投产达产。继续把工业项目的开工投产达产放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工业新开工项目统计制度,加强对全省拟建、在建和投产、达产重大工业项目的全程监测和跟踪服务,做到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进度、投产时间、达产能力等情况“心中有数”。二是强化新开工项目的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新开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完善用电指标优化配置机制,稳妥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确保新投产项目及时达产。

(二)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的信息化,努力为全国两化融合积累经验。

1、认真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十大行动计划。抓紧建立完善分级分层分批示范推进机制,在全省建立一批示范区域、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一是从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入手,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从实施“千企机器联网工程”入手,加强智能装备的网络化应用。三是从组织千名“两化深度融合指导员”入企下乡蹲点入手,加强服务指导。四是从发布“双百推荐目录”入手,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培育。五是从“千家企业两化融合登高计划”入手,加强企业素质的提升。

2、更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工作。全面实施“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明年全省要组织实施50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力争完成企业技改投入5000亿元,装备购置费3000亿元以上。一是着力在做全上下功夫,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机器换人”的组织、引导和发动力度,进一步扩大“机器换人”的覆盖面。二是着力在做深上下功夫,梳理挖掘更多的环节开展“机器换人”。三是着力在做细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好分行业的“机器换人”推进工作。省里重点抓好百项“机器换人”示范工程,从明年起每年安排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按“分档择优”原则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

3、统筹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是经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关键是要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从这几年的探索看,应重视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好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继续抓好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以云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应用模式创新。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引领、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非常正确、深得民心,全省经信系统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继续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以整治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为重点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业领域责无旁贷。全省经信系统要勇挑重担。一是摸清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的底数。2月底之前,各县(市、区)要尽快把本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行业情况上报到省经信委。二是研究制定加快低端落后企业退出的规划、政策、标准和年度计划。省级层面要部署开展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各市、县(市、区)也要加大对低端落后企业的整治力度。

2、以“腾笼换鸟”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两手抓。一是坚决完成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淘汰改造任务。继续运用差别电价、节能减排等倒逼手段,推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力争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二是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重点做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三是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一起引,加快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信息、环保、时尚、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3、以减少煤炭消费为重点抓好工业治气。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打好治气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一是研究启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制定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二是严格新建耗煤项目准入,推进区域集中供热,确保地方煤炭消费逐步下降。三是实施控制煤炭消费四大工程,加强对燃煤电厂用煤总量和煤质的监管,努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升燃煤清洁化利用水平。四是加大重点行业封闭式生产制造模式的推广。

(四)以“三名”工程为突破口,做强做响“浙江制造”

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名企名家,打响“浙江制造”品牌,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的状况,为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1、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围绕加快培育“百千万”企业(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全面实施“三强战略”(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三名”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和省、市、县分级推进“三名”培育机制,各地要结合省政府文件制订出台加快“三名”培育的实施意见。二是启动实施“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培育试点示范。三是明年适时召开全省“三名”工程建设推进大会。

2、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落实和健全“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深化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专项行动,力争明年“小升规”企业达到3500家。一是巩固成果防止“返小”。今年“小升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升了规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部分企业“规降小”。二是积极推动“规改股”。要选择部分“小升规”企业开展股份化改造试点,制订出台引导企业“规改股”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创新的示范试点,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券制度,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政策环境。

3、建立健全资源要素高效分配机制。借鉴嘉兴、绍兴等地经验,探索建立单位资源占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产出(增加值、税收)综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开展装备、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资源占用产出绩效综合评价,公布绩效排序结果,引导企业对标学习和管理。加快建立用地指标向亩产水平高的市县倾斜、财政资金向效益好的项目倾斜、用能指标向单位能耗低的区域倾斜的机制。

(五)以能源“双控”为突破口,促进生态工业发展。

继续把推进能源“双控”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鼓励绿色安全制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

1、全面推进能源“双控”。建立完善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总量指标挂钩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把“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落到实处。一是做好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横向纵向分解,强化预警、监测与考核,确保年度目标完成。二是全面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定《浙江省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实行新上项目能源消费量登记制度。三是探索开展区域用能量(权)交易试点。四是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合力。

2、全面做好资源降耗。要像重视节能一样推动企业抓好资源降耗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稳步提高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减少固体废弃物的自然排放和堆积。二是探索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选择一批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户开展试点。三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力度,确保全年完成600家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创建60家绿色企业。

3、全面发展低碳产业。工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一是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百园千项万户”工程的实施,加快光伏发电推广应用。二是通过更多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六)以转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经信系统工作基础。

作风也是战斗力。明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在市县(市、区)层面全面展开,全省经信系统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当作锤炼经信队伍、转变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机遇,切实抓好反“四风”长效机制建设。

1、转作风促工作。重点是做到三个“多”:一是多出务实之举。切实减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和文件,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谋划自身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定制产业(企业)扶持政策。二是多搞蹲点调研。尽量减少走马观花式的基层(企业)调研活动,鼓励带着问题和题目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服务。三是多减审批事项。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做好下放(委托)审批职能的衔接工作。积极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试点。

2、强基层夯基础。主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的经信管理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经信系统干部队伍业务培训。二是夯实全省经信工作管理基础,部署开展全省工业企业和电子信息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小升规”、机器换人等重点工作统计制度,为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控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3、优服务提效能。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服务。全面抓好现有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快构建多形式多方位的政策宣传落实体系。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扶工政策。二是强化信息服务。建立规范化的涉企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产能规模和利用情况、投资情况以及落后产能标准的政策信息等,科学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社会资本的投向。三是鼓励购买服务。结合企业不断增长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提升一批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始终坚持一个总揽("一化四建"总揽商务工作全局),务求突出二个重点(以抓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商贸流通市场建设为重点),必须抓好三个关键(解放思想、干部作风、队伍建设),坚决完成四大任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招商项目包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劳务输出)。

二、工作目标。

201x年要完成实际利用内资27.5亿元,同比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增长10%;新开发包装市级重点项目25个,投资总额75亿元;完成对外劳务输出500人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达到34.2亿元。

三、工作举措。

按照以上工作思路及确定的工作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推进全民招商,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紧紧围绕"一化四建"发展战略,推动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充分整合各种优惠政策资源,不断提高招商项目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媒渠道,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形成针对性强、实效突出的招商引资宣传体系;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全面完善本籍能人资料台账,大力实施乡情招商;明确招商目标责任,大力实施"点对点"招商;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实施区域招商。着力形成"以情招商"、"以商引商"、"集群招商"的良好格局;三是严格招商引资考核。进一步明确全县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任务,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形成招商有功重奖、招商不力重罚的氛围。

2.主动尽职履职,强化商务执法,促进商贸流通领域有序发展。一是以争资跑项为抓手,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根据县委、县政府城市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划,抢抓省政府把农贸市场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报项争资,促进县城农贸市场整体提质,迅速建设改造一批农村超市、市场,加快完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打造区域商务中心;二是以商务综合执法为重点,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和酒类流通监管,规范肉品、酒类市场秩序,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秩序;三是以市场监测为保障,促进消费增长。抓住市场运行中的各类问题,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尤其是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商品的掌握;积极组织各类展销活动,促进消费水平提升,做好电子商务调研,争取在电子商务方面有基础性发展。

3.规范商务运行,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外经合作的新跨越。在省商务厅劳务合作平台批复的基础上,加快对外劳务输出服务建设,不断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全力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办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质或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咨询和信息服务。

4.加快转变作风,深化精细管理,推动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严格执行县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转变商务机关工作作风,着力推进学习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和谐机关建设,在局机关推行精细化管理,定岗定责,严格考核兑现,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争取全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管理办法》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截至目前,共备案登记××家,发放酒类流通随附单××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构筑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大力推进连锁经营,不断加快标准化“农家店”建设。搞好项目验收,建立“农家店”长效运营,确保“农家店”长效运营和农民长期受益。

2、加快重点流通项目建设进度。

继续加强指导和服务,优先落实国家及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指导督促县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宝福邻商场、上海华联新店、京九物资储运中心的“京九物流园”等项目的建设工作。

3、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和酒类流通管理工作。

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行为。对没有履行备案登记手续,未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的,要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进行严重处罚。对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不仅要严厉查处,还要利用酒类流通随附单进行追根溯源,切断假冒伪劣商品的供应链,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4、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提高认识,敢于用惠的政策,用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方式,吸引县外大企业和投资机构来阳谷投资兴业,建立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家居、餐饮、休闲、娱乐等品牌经营。吸引外资企业来参与我县的农产品流通、加工和出口业务,参与大型物流基础设施、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

市场商务人员工作计划

xx年,我局根据国家、省、市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保障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优化公开流程。坚持征求群众工作意见和自身积极整改相结合,有效兼顾工作质量和效率。深入研究总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着眼于其他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寻找差距,立足于群众接受服务满意程度查找不足,进一步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流程,确保政府信息的及时、高效、规范公开。

我局高度重视区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xx年,我局共承办人大建议4件,政协提案1件。

xx年,我局未收到依申请公开。

xx年,我局未向申请人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xx年,未有针对我局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申诉案。

近年来,区商务局(原区商务和^v^)着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信息公开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工作,提升信息公开的能力和水平。

商务人员年度工作计划

201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的关键之年。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明年全省经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建设工业强省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与“绿色制造”为途径,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提质增效升级,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四翻番”目标打基础做贡献。

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明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左右,信息化指数(浙江省评价方案)达0.88。

实现明年经信工作的目标要求,必须树立和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强化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央和省委都强调要绿色发展。工业不但要成为老百姓的富民产业,而且要成为老百姓的生态产业。在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各地一定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转型升级和环境要素制约的有机统一,追求更多的“绿色gdp”,减少破坏环境的“黑色gdp”,加快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二是强化工业创强意识。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能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多、低层次用工多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传统落后的制造方式造成的,出路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加快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大力发展智能、绿色(低碳)、健康(安全)、服务的制造业。因此,要把做强工业作为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坚持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市、区)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不动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化融合。

三是强化倒逼转型意识。抓经济工作有两大抓手:一靠“正向激励”,二靠“反向倒逼”。“正向激励”固然重要,但“反向倒逼”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低端产业、落后产能,一定要用倒逼手段促其转型升级。各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务必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单位亩产论英雄”、差别电价、负面清单、行业整治等政策措施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超越原有的思想观念,冲破常规和主观偏见的*,着力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明年全省经信工作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以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为突破口,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按照稳中有进的要求,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环境,统筹协调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和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在“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

1、抓“三新”开发。据分析,新产品产值增速与工业总产值增速、销售产值增速存在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高达0.9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开发“三新”产品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增长、上水平”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组织实施“百千万”新产品开发计划,力争开发万种智能化新产品、千台智能单机装备、百套成台套智能化装备。各地要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尽快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实施意见。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化产品和装备的开发设计。继续下大力气抓好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发挥工业设计(创新设计)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开发的支撑作用,加快功能性、结构性、智能型的新产品开发。从今年开始将建立完善以工业设计业务收入和设计成果转化值为核心的奖励补贴机制。三是继续做好经信部门牵头的52个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和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安全成套制造装备、专用云计算操作软件等新的新兴产业试点工作,加快新产品开发。

2、抓市场开拓。经信系统不能只管生产,也要重视做好产品促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工业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的市场开拓,帮助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一是抓紧制定实施全省新产品推广应用计划,定期发布工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加强纳入《目录》新产品的宣传。二是组织开展工业新产品的国内省外展销、促销活动。高水平办好中国(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三是继续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四是探索建立新产品开发保险制度,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数据、计算和信息服务等信息消费的政策意见。

3、抓投产达产。继续把工业项目的开工投产达产放在“稳增长”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工业新开工项目统计制度,加强对全省拟建、在建和投产、达产重大工业项目的全程监测和跟踪服务,做到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进度、投产时间、达产能力等情况“心中有数”。二是强化新开工项目的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新开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完善用电指标优化配置机制,稳妥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确保新投产项目及时达产。

(二)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的信息化,努力为全国两化融合积累经验。

1、认真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十大行动计划。抓紧建立完善分级分层分批示范推进机制,在全省建立一批示范区域、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一是从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入手,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从实施“千企机器联网工程”入手,加强智能装备的网络化应用。三是从组织千名“两化深度融合指导员”入企下乡蹲点入手,加强服务指导。四是从发布“双百推荐目录”入手,加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培育。五是从“千家企业两化融合登高计划”入手,加强企业素质的提升。

2、更大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工作。全面实施“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明年全省要组织实施5000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力争完成企业技改投入5000亿元,装备购置费3000亿元以上。一是着力在做全上下功夫,加大对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机器换人”的组织、引导和发动力度,进一步扩大“机器换人”的覆盖面。二是着力在做深上下功夫,梳理挖掘更多的环节开展“机器换人”。三是着力在做细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好分行业的“机器换人”推进工作。省里重点抓好百项“机器换人”示范工程,从明年起每年安排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按“分档择优”原则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市、县(市、区)进行奖励。

3、统筹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是经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关键是要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从这几年的探索看,应重视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好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继续抓好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以云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应用模式创新。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引领、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非常正确、深得民心,全省经信系统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继续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以整治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为重点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点,工业领域责无旁贷。全省经信系统要勇挑重担。一是摸清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的底数。2月底之前,各县(市、区)要尽快把本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低小散”行业情况上报到省经信委。二是研究制定加快低端落后企业退出的规划、政策、标准和年度计划。省级层面要部署开展全省低端落后企业(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各市、县(市、区)也要加大对低端落后企业的整治力度。

2、以“腾笼换鸟”为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两手抓。一是坚决完成1000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淘汰改造任务。继续运用差别电价、节能减排等倒逼手段,推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力争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二是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重点做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调查摸底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三是坚持国资、外资、民资一起引,加快引进一批“大好高”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信息、环保、时尚、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3、以减少煤炭消费为重点抓好工业治气。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打好治气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一是研究启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制定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二是严格新建耗煤项目准入,推进区域集中供热,确保地方煤炭消费逐步下降。三是实施控制煤炭消费四大工程,加强对燃煤电厂用煤总量和煤质的监管,努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升燃煤清洁化利用水平。四是加大重点行业封闭式生产制造模式的推广。

(四)以“三名”工程为突破口,做强做响“浙江制造”

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名企名家,打响“浙江制造”品牌,着力改变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的状况,为打造浙江工业“升级版”注入强大动力。

1、全面推进“三名”工程。围绕加快培育“百千万”企业(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全面实施“三强战略”(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三名”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和省、市、县分级推进“三名”培育机制,各地要结合省政府文件制订出台加快“三名”培育的实施意见。二是启动实施“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和“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培育试点示范。三是明年适时召开全省“三名”工程建设推进大会。

2、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落实和健全“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深化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专项行动,力争明年“小升规”企业达到3500家。一是巩固成果防止“返小”。今年“小升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升了规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部分企业“规降小”。二是积极推动“规改股”。要选择部分“小升规”企业开展股份化改造试点,制订出台引导企业“规改股”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创新的示范试点,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是探索建立小微企业服务券制度,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政策环境。

3、建立健全资源要素高效分配机制。借鉴嘉兴、绍兴等地经验,探索建立单位资源占用(用地、用电、用能、排污)产出(增加值、税收)综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开展装备、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资源占用产出绩效综合评价,公布绩效排序结果,引导企业对标学习和管理。加快建立用地指标向亩产水平高的市县倾斜、财政资金向效益好的项目倾斜、用能指标向单位能耗低的区域倾斜的机制。

(五)以能源“双控”为突破口,促进生态工业发展。

继续把推进能源“双控”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鼓励绿色安全制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

1、全面推进能源“双控”。建立完善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总量指标挂钩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把“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落到实处。一是做好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横向纵向分解,强化预警、监测与考核,确保年度目标完成。二是全面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制定《浙江省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实行新上项目能源消费量登记制度。三是探索开展区域用能量(权)交易试点。四是抓好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合力。

2、全面做好资源降耗。要像重视节能一样推动企业抓好资源降耗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工业循环经济“733”工程。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政策,稳步提高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减少固体废弃物的自然排放和堆积。二是探索建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选择一批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大户开展试点。三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力度,确保全年完成600家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创建60家绿色企业。

3、全面发展低碳产业。工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们应当有所作为。一是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大量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百园千项万户”工程的实施,加快光伏发电推广应用。二是通过更多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重点要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六)以转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经信系统工作基础。

作风也是战斗力。明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在市县(市、区)层面全面展开,全省经信系统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当作锤炼经信队伍、转变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机遇,切实抓好反“四风”长效机制建设。

1、转作风促工作。重点是做到三个“多”:一是多出务实之举。切实减少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议和文件,让企业经营者有更多的时间谋划自身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定制产业(企业)扶持政策。二是多搞蹲点调研。尽量减少走马观花式的基层(企业)调研活动,鼓励带着问题和题目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服务。三是多减审批事项。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做好下放(委托)审批职能的衔接工作。积极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试点。

2、强基层夯基础。主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的经信管理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管理体系。全面加强经信系统干部队伍业务培训。二是夯实全省经信工作管理基础,部署开展全省工业企业和电子信息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小升规”、机器换人等重点工作统计制度,为科学管理和有效调控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3、优服务提效能。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服务。全面抓好现有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快构建多形式多方位的政策宣传落实体系。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研究,不断调整完善扶工政策。二是强化信息服务。建立规范化的涉企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产能规模和利用情况、投资情况以及落后产能标准的政策信息等,科学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社会资本的投向。三是鼓励购买服务。结合企业不断增长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提升一批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格局。

商务工作计划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市商务依法行政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商务中心工作,健全商务法律制度,规范商务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年度依法行政各项工作。

进一步健全商务依法行政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规范决策程序,完善监督制度,切实增强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化水平。

1、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制定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论证评估等制度。

2、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考核工作。根据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文件精神,参照市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内容,分解落实各职能处室依法行政责任目标任务,年终进行考核。

3、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查工作。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评估清理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究,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建立健全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机制,采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听证等不同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1、全面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进一步疏理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落实行政问责制度,严格追究执法过错责任,推动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考核科学、评价公正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2、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程度,确保执法卷宗资料齐全、完整,归档材料符合档案管理规定。

3、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和亮证执法制度。行政执法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监督人员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

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规范行政复议工作程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简化复议申请手续,注重行政复议过程中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做好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纠纷处理工作,及时处理、反馈各种纠纷和案件,按时办结率力争达到98%以上。

抓好六五普法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培训,积极组织参加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加强商务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组织做好对新出台和专业性较强的商务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

商务工作计划

xxxx年主要商务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实际利用外资增幅xx%;现汇进资比不低于xx%;实际利用内资增幅x%;外贸出口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xx%。

1、发掘乡镇潜力,拓展承载平台。土地资源紧张是影响项目落户的关键因素,xxxx年要求乡镇对各自招商资源进行摸底核查。对可供重组的地块及存量建设用地等进行组织上报,对全县可供招商资源进行统计。同时下达任务,鼓励乡镇招商。各乡镇结合自身特色及资源禀赋,外引内扶、培植引进产业龙头企业。

2、加大服务力度,助力企业发展。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采取跟踪、问效、项目管理、绿色通道等方式,确保项目落地落。为新落户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已落户企业,在增资扩产、项目重组等方面助力企业再有新贡献。

3、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新常态下要不断学习新本领,主动强化招商引资知识提升,在招商流程、服务办证、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另一方面要吸纳新的力量,培养新的专才。为进一步促进全县招商工作迈上新台阶,建议实施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定人定岗,加大对优秀招商干部的提拔使用,充分调动起招商人员招商引资积极性,强化主体责任,注重团队协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4、优化政策扶持,深化产业招商。根据投资强度、产业带动能力、税收贡献度等指标,完善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分类制定项目落户政策,运用好产业引导扶持基金,集中优势资源招引一批龙头型、战略型、配套型项目,不断吸引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坚持以三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xx等平台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产业、环境等优势,积极开展专业招商、链式招商、联合招商,着力引进xx产业园、xx科技园等重大重点项目。

5、引进商业项目,注重外资优先。结合xx、xx等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及兄弟县区好的做法,在大力引进工业类外资项目的同时,加大三产外资项目的引进力度。如:加快xx等项目引进速度,为20xx年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和现汇进资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1、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会,重点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展会。

2、继续做好外贸企业申报扶持资金,争取国家、省、市、县外贸支持资金扶持。进一步完善xxxx年县外贸扶持政策,加大重点外贸企业扶持力度。

3、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为外贸解决融资问题,充分利用“财园信贷通—出口企业”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做好外贸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工作。

四个“强化”举措助推服务业深化发展。强化招商。重点加强电子商务产业、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业态的招商,不断拓展招商信息,做好跟踪项目洽谈,争取项目早日落户,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容提质。强化推进。加强在建项目的调度、督导和服务,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强化统计。紧紧围绕社零总额、限上零售额等各项经济指标,加大项目服务力度及专业指导,对商贸企业排查摸底,密切关注数据上报数量和质量,做到应统尽统。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完成指标任务。强化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引导服务业企业抱团集聚发展,限上限下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做好市城市配送试点、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争取我县更多物流企业列入试点项目。为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企业发展,按照省市要求,真正落实好省委省政府“xx条”及市委市政府“xxx条”政策。

精准发力,集中打造“精细化、高品质”商贸服务业。全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重点打造xxx商圈、xx商圈、xx度假服务商圈和xx服务圈“四大商圈”。充分发挥“互联网+”产业新业态优势,积极培育各类电商平台,集中打造电商基地和电商产业园,xxxx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xxx亿元。

1、加大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定期与不定期的对加油站点、酒类产销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县域内的加油站及油库的监督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成品油整治的专项行动。加大对加油站点购销台帐、油品来源的监管力度。严格把控成品油经营企业的成品油零售许可证申报和年检。

2、对已列入南昌县成品油零售企业“十三五”规划布点的网点,制定五年分批建设计划,按区域、按市场需求,合理布点。

3、按照省市“双打”工作任务要求,规范全县“双打”成员单位两法衔接平台的使用和案件移送程序。提高两法衔接平台的使用率。完成省、市“双打”考核细则评分。

商务工作计划

20xx年,我局将继续积极果断应对危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消费持续增长,力争商务经济各项指标达到以下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5亿元,同比增长18%;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8%;外商直接投资额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引进内资项目200个,内资金额1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作额为5508.7万美元,同比增长13%。供销合作经济实现销售额11.6亿元,利润额457.6万元,同比均增长13%。为确保目标的实现,重点举措如下: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重点抓好今年“港洽周”、“珠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2、充分利用省政府赴台经贸考察活动周、上海世博会和粤港澳重点招商活动周等平台,努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

3、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已成立招商公司的要在明年争。

取有更多大项目的突破,未成立招商公司的县区,招商方式要有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并全面启动。

(二)、拓展外经外贸规模。

1、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指导与服务,精心组织好相关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指导帮助企业寻找国内外客户。

2、进一步加大外贸企业孵化催化力度,壮大外贸主体队伍,重点培育轨道交通、有色冶金、陶瓷等产业的增长点。

3、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1-2个,加快株洲保税物流中心的申报及筹备工作。

4、积极开展服务外包工作,促进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类流通管理,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

(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1、全面推进城区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作,完成20家农贸市场改造任务,做好行业规划。

2、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

设,加大商品配送力度,抓好“一网多用”,搞好标准农家店建设与改造,做好农超对接。

3、继续做好“汽摩、家电下乡”工作,扩大家电品种,

搞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整治好二手车市场。

4、加强市场调控与监测,做好重要日用消费品的储备,加强突发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建设。

(五)、推进企业改革改制。

围绕提高三产业比重,扩大内需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商贸企业改制,妥善处理改制遗留问题,与有关部门一起协调解决好未改制企业职工的“养保”和“医保”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六)、促进供销经济发展。

加大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力度,推进“新网工程”建设,通过开放办社,发展“两社一会”,壮大供销社实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充分展现新农村合作经济的`风采。

商务工作计划

20__年全省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委会、省十二届六次人代会和全国商务工作会的总体部署,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追赶超越的总目标,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建设“制度高地”为目标,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扩大消费为核心,深入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外经贸发展;以创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为抓手,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以改革创新和从严治党为动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以商务系统追赶超越的新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20__年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0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值2114亿元,增长7%以上,其中出口1150亿元,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增长10%;实际引进内资6856亿元,增长10%;对外直接投资7.5亿美元,增长6.5%。

一、以打造“制度高地”为目标,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一)深化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大省市两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对各片区政务服务大厅服务流程进行整合再造,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一照一码”的创新目标,探索建立并联审批工作机制,确保自贸试验区挂牌之日就是正式运行之时。

(二)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加快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网上”建设,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开放,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模式和路径。

(三)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突出特色找准定位,围绕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合作,创新互联互通、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和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围绕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方面扩大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西经验。

(四)强化协调服务和督导督查。编制我省自贸试验区创新措施试点清单台账,加快复制推广新一轮19项改革经验。建立月度通报、季度督察、年底考核评估、总结推广的考核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改革创新成功经验。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加强片区服务,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

(五)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压力测试机制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运转有序、风险可控。

二、以扩大消费为核心,深入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

(六)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电商扶贫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以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基层电商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七)补齐城乡流通体系短板。支持市、县城及重点镇编制和修订商业网点规划,切实加强镇村两级和城市新建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促进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流通标准体系建设,全力争取在我省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

(八)大力开展地产品推介营销。支持办好省内重点展会和特色专业展会,组织开展节假日消费促进活动,努力开拓我省特色名优地产品市场。在国内重点城市举办10场陕西名优地产品牌巡展活动,设立“陕西名优地产品牌展销专区”,建设70个“陕西名优地产品牌推广示范店”。继续加快特色美食商业街区建设,开展“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支持陕菜理论体系研究和对外宣传,提升扩大餐饮消费。

(九)进一步强化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推进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在重点行业、重点业务中的实际应用。开展商业保理试点,规范单用途预付卡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双打”工作,持续推进“两法衔接”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贯彻落实《陕西省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启动省级重要产品追溯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我省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继续积极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拍卖、典当、特许经营等特殊行业监管,深化加油站审批制度改革。继续落实商务领域“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任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淘汰黄标车治理工作。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十)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预警。完善流通统计监测体系,强化定期预警分析,提升市场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在库企业跟踪管理,积极实施“限上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增限上企业。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优化储备企业和储备商品结构,确保储备数量充足、质量安全。加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市场平稳、有序、安全。

三、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外经贸发展。

(十一)努力保持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外经贸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创新举措。继续实施《陕西产品出口振兴暨外贸孵化工程20__年—20__年行动计划》,推进出口品牌和出口基地建设。针对20户重点进出口企业,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支持措施。筛选100户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出口企业,制定普惠性扶持措施,促进其加快成长。加快实施《陕西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实施办法》,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外贸业务。高度重视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组团参加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博览会,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精准承接促进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__年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知名展会和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境外品牌展会,重点开拓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强对服务贸易的规划指导,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指导西咸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

(十二)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走出去”。抓好产业海外发展基金设立,支持100户优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现代农业合作。重点推进中大石油吉尔吉斯斯坦炼化工业园等3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有色集团印尼200万吨氧化铝项目等5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支持我省优势企业在境外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等业务,重点推进中铁二十局巴基斯坦高速公路项目等4个对外承包工程重点项目。推进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外派劳务平台,优化外派劳务结构,打造劳务合作品牌。巩固和提高境外商务代表机构服务“走出去”的功能,更好服务于我省的对外开放。

(十三)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利用现有的友城资源,逐一研究推进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以经贸往来加强友城合作。做实中美省州合作,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和地区地方经贸合作,提升与日、韩、澳、新等国家地方经贸合作,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合作,注重扩大与非洲和拉美地区的产能与经贸合作。建立与外国驻华使节和商务代表的联系机制,充分利用外国元首、使馆和代表团来陕访问机会,组织企业开展对接交流。

(十四)健全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机制。完善外贸月度会商、服务贸易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建立对外经济合作部门会商机制,加大对企业的外经贸政策协调支持力度。加快“陕西省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做好境外安全巡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境外投资合作安全生产及人员安全管理。

四、以创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十五)注重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现有招商平台,创新举办好丝博会暨西洽会期间的投资促进活动、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活动和欧亚经济论坛等重点活动,支持各市(区)结合产业优势举办主题招商活动。充分利用商务部双向投资平台,积极发挥驻外商务代表处作用,推进多层次跨境投资贸易合作。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推广的创新试验成果,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推进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提升开发区国际化合作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围绕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现实需求,搭建高水平、专业性项目对接新平台。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建设、建设大西安的决策部署,出台支持措施,为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十六)创新方式方法。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突出重点国别和地区,加强自贸试验区主题招商。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研判,密切关注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动向,进行精准对接和常态化联络。加强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的沟通合作,选准国际国内知名投融资和咨询机构、有影响力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与各市和重点园区密切合作,组建我省常态化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

(十七)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出台全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全面调动招商引资积极性。建立完善招商引资月度统计通报制度和招商引资重点签约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狠抓重点展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将招商引资年度目标纳入省对市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招商引资工作实效。编印《陕西省投资环境白皮书》,完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和投资者投诉协调处理与反馈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五、以改革创新和从严治党为动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十八)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梳理现有审批备案事项,落实简政放权的各项部署,执行好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商务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按照政府资源市场化配置要求,大胆推进商务系统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九)继续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层层传导压力,营造商务系统良好的政治生态。继续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各项制度,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十)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干部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挑战的能力。深入落实“三项机制”,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统筹培养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切实重视干部的心理疏导和心态建设,营造大胆创新、敢于担当,风清气正、埋头苦干,追赶超越、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商务工作计划

20xx年总经办工作情况上体现了公司现阶段管理及制度实施不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司将现阶段重心发展放在业务上,重心发展不均匀,造成以下问题:

1、公司有管理体系,却未完全实行。

2、其次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20xx年员工离职率高达28%。

3、管理层的危机感意识不足。

根据上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的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现状和今后趋势,从三个大的工作方向上,拟定20xx年度工作计划:

1、提高行政文件的处理效率。根据公司《档案管理规定》推进档案收发流程的标准化,规范档案资料的分类、归档、废除、借用流程。根据《公司证件一览表》对公司新证件、已有证件进行统计、归档,记录证件年审、换证时间,确保在证件的`有效期内进行年检、换证。使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尽可能提供准确、及时的资料和信息。避免在工作交接或人员外出、离岗时无法及时核实,查询到准确的资料。

2、强化公章管理。回收保管公司各类印制,防患法律责任风险,实施用章监控登记,部门负责人及责任人签字方可生效。

3、加强员工档案管理。在现有的档案基础上,实施档案管理规范化,从员工入职开始,就对新入职员工的各项资料进行扫描、归档,并及时跟进员工个人资料更新,完善公司员工档案。

商务工作计划

工业总产值:1-12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15。0546亿元,同比增长21。36%,完成年度计划的100。96%;其中20xx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实现产值180。9152亿元,同比增长21。62%。

工业增加值:1-12月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4亿元,同比增长22。4%。

工业投资:1-12月我县完成工业投资18。13亿元,同比增长18。9%;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2。77亿元,同比增长44。8%。

平台建设:1—12月份全县工业可供开发用地1500亩,实际出让工业用地785亩。

外贸进出口:1-12月份实现出口13230万美元,同比增长19。09%;进口1856万美元,同比增长14。87%;进出口总额15086万美元,同比增长18。55%。

节能降耗:截至1—3季度,我县单位gdp能耗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7%。预计到年底可以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月份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同比增长16。7%。

利用外资:1-12月份我县合同利用外资13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分别完成市政府下达考核任务的250%和228。5%。

获得荣誉:荣获“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

1、结合关停淘汰落后,积极推进“腾笼换鸟”。

工业经济领域关停淘汰落后工作事关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事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一是积极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传统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通过防尘除尘、污水处理、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设备改造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推广清洁生产运行和管理机制,督促传统企业加快产业调整。二是加强淘汰落后。编制完成并通过发布了遂昌县“十二五”关停淘汰落后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加快“四换三名”工作的同时,坚持实施关停淘汰落后,配合环保部门全面开展造纸、化工、电镀行业整治。二季度以来我县累计关停鑫星活性炭化学炭生产线,恒安造纸竹浆造纸生产线和广源墙材粘土砖生产线,为“十二五”力争圆满完成关停淘汰落后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努力实现“机器换人”。

一是千方百计加大技改投入。充分发挥技术改造的作用,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对我县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围绕发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上项目,提高投入产出比。二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优势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更重视开展广泛的横向科技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搞好产、学、研,不断提高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三是逐步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原有一些企业着重做好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县内骨干企业在不改变产品、行业的前提下,对部分工序进行全面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既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又实现了“机器换人”的目的。

3、切实抓好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逐步实现“空间换地”。

一是全面开展调查研究,联合国土、园区等部门,动态掌握工业企业闲置用地的基本情况,为强化节约集约工业用地提供重要依据。二是认真落实以“亩产轮英雄”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如每亩工业用地达到一定税收标准的土地使用税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另外,企业新上厂房建设超过三层以上的建筑面积,按照企业建安成本给予一定比例的技术改造土建补助,对一、二层面积的则不予补助,鼓励企业向空间要土地。三是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近几年来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65计划,将以往散落在农村或小城镇的撤并学校、农村会堂等设施都逐步加以利用,引进许多来料加工企业,盘活存量土地几百亩。

4、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各项工作。

年初与我局安全监管企业逐一签定安全责任书。多次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求企业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并认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工作。顺利完成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针对今年全国民爆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现状,加强对我县民爆企业的安全监管。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全国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我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并组织企业开展宣传、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确保我局安全监管企业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5、推动两化融合,着力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是打造全新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遂昌模式”,实现“电商换市”。以我县成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为契机,充分发挥县网店协会、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领路人作用,引导企业深度应用电子商务,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全力推进“两化融合”。坚持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主线,以深入推进主导行业、重点领域“两化”融合为重点,推进“两化”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结合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深入推进我县主导行业信息化。以凯恩特材mes项目实施为契机,重点围绕我县金属制品、造纸等产业,深度实施工业数字化提升工程,并努力做好相关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方案。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托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和开发共性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和两化融合支撑体系。

6、积极做好屠宰场迁建协调工作。

屠宰场迁建已列入20xx年县委县政府十件实事,作为该项工作的牵头单位,我局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负责科长召开东方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迁建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迁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地考察遂昌兴飞屠宰场,及时跟进迁建工作进度,与相关单位协调手续对接问题。目前,兴飞屠宰点土地指标省厅已经下批,现在在走正常土地出让流程。东方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正在征地中。

7、认真做好信访化解维稳工作。

今年1—11月份我局共收到信访件20件,办结20件,办结率100%;接待来访群众50批次323人。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办理程序,着力解决重大信访问题。一是全力做好天一堂职工安置补偿相关工作。完成了在职及退休职工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补缴工作。58位职工安置补偿工作已有48人签署了补偿协议并领取了补偿金,同时为在职职工办理失业保险,移交了相关档案。目前未办理相关手续的10位职工主要是溪边路二弄7号承租户和部分在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间退休的职工。二是妥善解决了凯恩特材公司杨德松等64位原解除合同职工要求增发门诊医疗费问题。三是全力做好利化公司、凯恩集团退休职工信访接待和维稳工作。同时做好经贸系统的党建工作及老干部工作。

1、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工业发展稳定性较弱。20xx年世界经济形势仍不明朗,中国的经济仍不确定,预计外需持续萎缩与内需增势放缓相互叠加,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仍将持续。而我县工业企业结构较单一,且自主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主动性和稳定性不强,预计明年我县工业经济以稳中求进为主,将会保持低速增长。

2、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形势严峻。20xx年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工业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企业利润率低,外贸形势不确定,企业经营仍将较困难。同时20xx年以来企业融资难度的增加,以及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及互保牵连影响,一些企业陷入困境,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预计20xx年这种现象一时难以改变,给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3、缺少大项目引进,制造业投资后劲不足。我县的工业投入主要依靠大项目的拉动,而20xx年大项目已基本完工,上亿元的投资几乎没有。而且新开工项目少,特别是新引资的制造业可落地成熟项目少,已出让的工业用地由于各种原因仍有部分项目未开工建设。加上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主投资意愿持续下降,导致明年制造业投资后劲不足。

4、结构性矛盾突出,出口形势难有较大起色。我县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偏少,且出口产品结构从十一五初来基本无变化,多年来都是靠龙头企业拉动,缺少有出口后劲的企业。且20xx年国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市场需求不稳,企业出口风险加大,出口产品价格不确定,预计出口形势难有较大起色。

1、加强有效投入,提升工业发展后劲。工业投入是实现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明年重点加大工业投入,以项目建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企业对工业投入的积极性。把银企对接合作工作抓早、抓实、抓好,积极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投向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不断上升;加大技术改造占工业投资的比重。

2、抓好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结合当前低丘缓坡试点和山海共建产业园的契机,把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有效结合,创新招商思路、落实培育举措、优化服务质量。要坚持高品质招商,围绕产业规划和金属制品这一优势产业,突出选大引强,实施“外引内育”战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拉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同时进一步规范招商机制,继续完善入园门槛,以提升项目质量,促进项目产出。

3、推进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向深度推进。要推进政企学三方联动,加快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荣成公司印花轧辊等高档金属制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产业集群中的区域名牌。制订必要的鼓励扶持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研发升级、营销升级和品牌升级,开发出更多的市场适销对路、能填补空白的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抓好特种纸的创新发展,注重研发一批新的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特别是能替代进口特种纸;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加快一些新产品如茶多酚、锂电池、空气动力电池、紫杉醇、装备机械等的产业化步伐,加大对风能、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等新能源的支持力度。

4、推进节能降耗,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根据市场优胜劣汰法则,自然淘汰能源消耗大、产值和增加值贡献低的企业。鼓励成长性强的企业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加快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升级换代,提升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积极创建清洁生产企业和绿色企业。继续抓好对重点用能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能耗管理和节能监察工作,加大全社会节能宣传,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做好能管员业务培训工作。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做好能源评估工作,加大对节能示范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

5、强化企业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涉企办事明显提速。继续开展“执行力进企业”活动,努力构建为企业融资服务、用工服务、效能监督等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范围。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完善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和局干部联系拟上规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培育扶持,全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制定《遂昌县经济商务局20xx年企业管理人才实施方案》,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调研工作,为后期人才工作培育做好基础工作。继续做好人才培训工作,适时组织一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走出去参加培训,以及积极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

6、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服务企业发展。坚持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主线,以深入推进主导行业、重点领域“两化”融合为重点,推进“两化”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一是深入推进我县主导行业信息化。以凯恩特材mes项目实施为契机,重点围绕我县金属制品、造纸等产业,深度实施工业数字化提升工程,并努力做好相关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方案。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托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和开发共性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和两化融合支撑体系。

7、拓宽渠道,加强内贸与外贸协调发展。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道路。一是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快生猪定点屠宰场搬迁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二是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狠抓外贸主体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挖掘新的外贸增长点;加强出口产品培育,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引导企业走出去建立产品销售网络,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商务工作计划

在xx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县商务局按照“科学谋划早布局,狠抓落实促发展”方针,积极制定xx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开放崛起、转型发展、着眼国际化、建设新郴州”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实际,以先行先试为强大武器,结合“xx三县”建设实际,以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拉动消费增长,实现商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xx年,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力求完成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分别增长18%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总额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新增标准厂房翻番增长等。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狠抓项目落实。

完善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以先行先试政策为依托,拓展和放大政策创新的联动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三县”建设实际,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投融资、简政放权、激励机制、财税扶持等方面,特别是在土地利用储备、标准厂房方面大胆突破,用最活的思想制定最优的政策。严厉打击扰乱阻碍经济发展的.不法行为,形成最佳、最开放的投资环境。

创新方式、优质服务,提高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实效。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完善小分队招商工作机制,推行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产业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达到“引进一个、招来一群、带动一片”的效果。继续完善“绿色通道”优质服务机制,坚决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责任制度,狠抓签约项目履约。全力跟踪引进碳酸钙产业园、现代物流园、数控机械园、汽车城等项目。

(二)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对外贸易新亮点。

一是大力培育发展出口企业,进一步壮大出口队伍。积极引导更多的生产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着力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发掘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出口品牌,科学做好市场规划,开拓新兴市场。三是努力争取外贸扶持资金,强化企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扶持外贸企业做强做大。

(三)加快商贸流通发展,促进消费增长。

加快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深入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工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农村群众消费方便安全,大力促进消费增长。

(四)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监管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商务违法活动,规范维护屠宰、肉品、酒类、成品油、药品流通等市场秩序。

商务工作计划

为认真落实县十四届二次人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把市商务局领导到我县调研指导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就如何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贯彻上级提出的“招商引资工作是发展经济的生命线”,确保今年商务内外贸工作长足发展,我局针对今年的商务运行形式进行了研究安排,现将其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xxxx年商务工作的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困难,拉动内需,着力抓好重点,突出亮点,立足县情,发挥地域优势,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基础优势、转变观念,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培育亮点、破解难点,营造良好的商务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我县商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完成市、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1、实现进出口贸易2300万美元,

2、实施引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亿元。

3、生猪定点屠宰率县城达100%,乡镇达80%。

4、发展“农家农资店”建设任务五户。

1、加强商务政策法规工作的宣传在1—3有份。按照国务院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国家的贸易法规,努力实施市、县经济发展方针和贸易发展规划,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认真学习、宣传和利用对商务工作有利的政策法规指南,深入企业做好各项服务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措施办法,规范我们的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和研究制定内外贸易管理政策,加强市场整顿和行业管理,规范经营秩序,为企业守法经营、照章纳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认真研究制定保持我县商务经济贸易稳步增长的长远政策措施,找准能够支持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保证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四是通过完善政策措施,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

2、做好工作协调。一是继续加强向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请示汇报,争取上级对我县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要引导企业做好项目申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将宋威企业作为我县农产品龙头出口产业中就如何做大做强,帮助企业出口政策扶持,研究出口通道快捷方式给予政策帮助,确保企业在08年出口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促进我县蔬菜种植水平的提升。二是继续加强对外协调力度,做好与横向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共同发展。三是继续加强与各级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创造更加良好的贸易发展环境。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在确保现有市场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的开拓,不断扩大双边经贸合作规模。同时积极探索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二是积极寻求我县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我县自产和进口产品、绿色产品的加工升值。三是认真筹办和参加各种展洽活动,积极组织和参加对国际市场的考察学习,特别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双边、多边经贸活动,努力宣传xxxx优势,进一步了解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提高对企业市场开拓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水平。

4、做好外经工作。一是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工作力度,使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投资。重点对格兰公司在越南、加拿大注册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服务企业促进以商招商,促进企业初放级五金产业提档升级,形成稳定的产品进口市场。三是加强对外经项目落实情况的核实和监督检查,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上半年进出口贸易1000万美元,完成40%,招商项目5个,完成50%。

5、抓好利用外资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包装项目,加快投资综合环境的改善,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二是抓好吸引和利用国外、国内资金工作,继续抓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督促企业认真按合同、章程履约出资,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势头。三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进出口贸易,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展进出口贸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扩大我县外贸规模,丰富外经贸内容。

6、加强内贸流通市场管理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内贸流通市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内贸工作的重视,同时加强与各级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系,积极为内贸流通专业市场建设争取项目和扶持资金,做好内贸流通市场管理各项工作。二是继续抓好重点内贸工程,以家电下乡服务工作为内贸工作亮点,按照县政府安排布置,年初启动运行,快捷推进,稳步操作,让惠民、便民、利民举措落到实处,发挥出绩效。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各项工作,在巩固原有工作成效的同时,xxxx年积极争取完成5个“农家店”的工作目标,努力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三是要抓好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抓好全县成品油市场供应协调工作,培育旧货市场建设和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抓好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厂的管理和酒类流通市场监管。四是积极发挥商务部门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抓好市场整顿规范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五是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和落实全县城镇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特别要把我县乡村初级市场建设和发展作为一项工作重点,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上级从规范和资金方面给予扶持。确保规划的顺利完成。六是要抓好重要商品市场保障,完成市场运行监测和预警体系,做好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准确判断市场走势,提高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保障市场供应。

7、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加强市场分析,提高信息质量,增加信息数量,充实和丰富信息内容。二是要努力建立面向广大农村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和发布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积极为解决农村“买难”和农产品“卖难”问题服务。三是加快信息网上发布速度,加强图文并茂工作,提高信息公开程度,巩固和扩大各个网络信息量和在08年基础上的增加,使商务系统网站成为对企业服务的窗口,宣传商务系统的窗口和接受社会监督的窗口,提高信息服务的能力。四是在抓好信息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计算机网络保密工作,严防涉密信息和涉密数据在网站上发布泄密。

8、加强业务统计工作和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一是继续研究科学的统计方法,不断创新统计工作制度,完善业务统计报表和台帐制度落实,注重痕迹管理和责任落实。使之能够兼顾外贸统计和内贸统计,客观、科学、真实、全面地反映商务事业发展情况。二是加强对统计结果和监测内容的运用,为商务运行发展,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三是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报送制度的健全完善。

9、切实加强效能建设,把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同党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依法行政,加强商务系统作风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积极贯彻和推进行政负责人问责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继续加强廉政建设、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努力把商务干部队伍建设成“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效率高、服务好、作风实”的'高素质队伍。保证目标任务完成和超额完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