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导游词汇总

漳州导游词汇总

ID:554557

时间:2023-06-28 22:33:36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漳州导游词汇总篇一

海西建设如同春风般吹拂过漳浦大地,如同细雨般滋润着漳浦大地,如同波光般闪烁在漳浦大地……今天这美好的一切,都是海西建设这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所带来的。感谢她!感谢她的奉献,感谢她的莅临!

终于,我盼来了这一天,这决定漳浦从此不再落后的.一天。海西建设的莅临,让漳浦旧貌换新颜,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同时,也是海西建设这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挽救了整个漳浦,让漳浦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真的应该感谢她!

现在,我们的漳浦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从经济水平上,还是从面貌等方面,都是如此。盘陀的天福茶庄就是一个好地方,那里的环境优美而舒适,那里的建筑美丽而壮观,那里的条件优越得使人有种如临仙境之感……伴着从大水壶中水流出来的声音,人的心渐渐地平静了许多;观看着眼前那么一大片的茶园,谁都不由得从心里发出阵阵的赞叹与向往;感受着学院里环境的静谧,谁都会不由地喜欢上那里……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一个地方呢?这都要多亏海西建设的实施!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漳浦一定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炫出最动人的一面。未来的漳浦,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经济水平会伴随着时间提高,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我坚信,海西建设会造福人类,也会给漳浦带来更大的改变,不断完善漳浦。

海西建设,繁荣我可爱的家乡;漳浦先行,舞动我绚烂的人生;爱我漳浦,开创我精彩的明天!让我们一起为海西建设出一份力吧!

漳州导游词汇总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千年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芗城旅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明清历史街区。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街区的概况:漳州香港路?中国台湾路明清历史古街区是闽南传统街区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域,其范围北至市区中山公园,南到修文路,东到延安南路,西至青年路,包括香港路、中国台湾路府埕和文庙等,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如“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漳州府衙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嘉济庙碑、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古迹;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香港路北段(修文西路―中国台湾路)长仅100米,但却集中了整条街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历史建筑。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中国台湾路古称府前街,也叫府口街,有“残石牌坊”、“天益寿”、“徐氏家庙”等历史建筑,具有闽南特色和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街区内现存有“有大道华洋杂货”、“锦兴漆庄”、“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等老字号,体现了街区的历史变迁。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漳州明清历史古街区的整治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和名城保护专家的肯定,20__年9月1日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__年4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参赞理查德?a?英格哈特先生特意莅临漳州颁奖,从而为漳州古城延续历史文脉增光添彩。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了历史街区。现在,我们先游览中国台湾路,请跟我来。中国台湾路全长近300米,沿街140间店面,整条街充满“古街古店红瓦花窗木门”的古韵。其走向为东西向,在上个世纪初,这里雨伞店云集,专卖雨伞;延安路西边则是中国台湾路的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派“南洋风情”;由中段再往前为中国台湾路的西段,是闽南风格民居,有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金可行布鞋行等各类老字号。现在我们主要游览中国台湾路的中段和西段,请大家跟我来。

在古时,中国台湾路叫“府前路”,顾名思义,是因为这条街位于古时漳州府衙前而得名,如今街区内的众多遗存,见证了这里的百年繁华,时至今日,中国台湾路仍是漳州老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以经营百货和文具为主。

现在,让我们顺着中国台湾路的小巷徐厝巷,去看看中国台湾路7号徐氏家庙。徐氏家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为二进房屋。一进是一厅抱四房,为接待徐氏后裔的地方;二进是一厅抱二房,供奉着徐氏祖宗的灵牌。因有徐氏家庙在小巷内,故小巷得名徐厝巷。传说:徐氏祖先徐国海原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部下的一名将军,随陈元光入闽后在南靖县雁塔村定居,繁衍后代。徐氏家庙是雁塔村徐氏后裔上京、上省城或乡试时来祭拜祖先,落脚的地方。现居住在中国台湾桃园的徐氏后裔回雁塔村寻根祭祖,也来到芗城徐氏家庙祭拜。

中国台湾路上最吸引人的还数各式各样的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经风沐雨,至今仍保存完好。中国台湾路141号,是老字号店铺天益寿药店。该店创建于清末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药店创始人姓陈,系漳浦县赤湖镇人,14岁来漳(义和团时期)在青年路天宝堂药店做伙计,后娶店老板的女儿为妻,另立门面,创办天益寿药店,主要销售片仔癀、龙胆丸、药酒及中西药。陈老板去世后,其4个儿子秉承父业,认真经营,使药店生意逐渐红火,后出资投建崇成、崇进学校(现芗城区实验小学)。抗战后,又与金可行布鞋行合资投建光明戏院(今大众电影院)。解放初期“天益寿”公私合营,以后为国营企业药店至今。天益寿药店创始人后裔现有200多人,一部分居住在芗城区,一部分散居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金可行布鞋行,其创始人蔡居安,系龙海市颜厝镇下半林人氏,清末时期来漳谋生,在双门顶补鞋,而后在中国台湾路155号旁开一间补鞋店,经几年努力,买下中国台湾路136―140号店面开创金可行布鞋行,产品为各种布鞋,销往漳浦、广东一带。现漳南道巷1号大宅居住着蔡居安后裔,还有部分后人散居在美国旧金山和我国的台湾省。中国台湾路作为一条保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风貌、具有丰富民俗和旅游价值的老街区,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史证。

与中国台湾路交叉的这第二条路就是香港路。从唐宋一直到明清时期,香港路一直是整座漳州城的城市中轴线。优越的市中心位置,与九龙江水运相去不远的优越交通条件,使香港路成为当时漳州城内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大家是否注意到:香港路沿街两边全是上为住宅、下为商铺的民居,在建筑风格上最具特色的是“骑楼”式建筑样式,这使香港路在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说不定您哪次来游览的时候,没准还会碰上拍摄组,碰上影视明星呢。

现在我们正走在市区的修文西路。街区内的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文庙位于漳州古城中轴线东侧,中国台湾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始兴南路所围合的街坊内,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约1.2公顷。旧时孔庙主要用来祭孔和讲学,据《漳州府志》记载,文庙不仅有戟门、泮池、杏坛,还有训导署和学舍,曾是宋朱熹亲临指教之所。府学是旧时政府教育部门办公的地方,主要建筑为藏书楼和明伦堂,以及乡贤祠和名宦祠,是当时漳州府的文化中心。文庙规划宏伟,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庙里廊柱为盘龙石雕,刀法细腻。文庙的精华在大成殿。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均为宋代遗物,所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目前文庙大成殿和两庑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的是民国时期蒋鼎文修文庙时重建的。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漳州导游词汇总篇三

大家好!欢迎来到千年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芗城旅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明清历史街区。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街区的概况:漳州香港路?台湾路明清历史古街区是闽南传统街区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域,其范围北至市区中山公园,南到修文路,东到延安南路,西至青年路,包括香港路、台湾路府埕和文庙等,是反映明清时期漳州文化特色最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占地26公顷。街区不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古街格局和民居特色,而且拥有不少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如“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漳州府衙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嘉济庙碑、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古迹;曾在明代风靡一时、被誉为国内三大著名年画的漳州木版年画,也出在这一街区。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香港路北段(修文西路―台湾路)长仅100米,但却集中了整条街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历史建筑。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台湾路古称府前街,也叫府口街,有“残石牌坊”、“天益寿”、“徐氏家庙”等历史建筑,具有闽南特色和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街区内现存有“有大道华洋杂货”、“锦兴漆庄”、“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等老字号,体现了街区的历史变迁。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漳州明清历史古街区的整治效果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和名城保护专家的肯定,2004年9月1日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5年4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参赞理查德、英格哈特先生特意莅临漳州颁奖,从而为漳州古城延续历史文脉增光添彩。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了历史街区。现在,我们先游览台湾路,请跟我来。台湾路全长近300米,沿街140间店面,整条街充满“古街古店红瓦花窗木门”的古韵。其走向为东西向,在上个世纪初,这里雨伞店云集,专卖雨伞;延安路西边则是台湾路的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一派“南洋风情”;由中段再往前为台湾路的西段,是闽南风格民居,有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金可行布鞋行等各类老字号。现在我们主要游览台湾路的中段和西段,请大家跟我来。

在古时,台湾路叫“府前路”,顾名思义,是因为这条街位于古时漳州府衙前而得名,如今街区内的众多遗存,见证了这里的百年繁华,时至今日,台湾路仍是漳州老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以经营百货和文具为主。

现在,让我们顺着台湾路的小巷徐厝巷,去看看台湾路7号徐氏家庙。徐氏家庙始建于明末清初,为二进房屋。一进是一厅抱四房,为接待徐氏后裔的地方;二进是一厅抱二房,供奉着徐氏祖宗的灵牌。因有徐氏家庙在小巷内,故小巷得名徐厝巷。传说:徐氏祖先徐国海原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部下的一名将军,随陈元光入闽后在南靖县雁塔村定居,繁衍后代。徐氏家庙是雁塔村徐氏后裔上京、上省城或乡试时来祭拜祖先,落脚的地方。现居住在台湾桃园的徐氏后裔回雁塔村寻根祭祖,也来到芗城徐氏家庙祭拜。

台湾路上最吸引人的还数各式各样的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经风沐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台湾路141号,是老字号店铺天益寿药店。该店创建于清末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药店创始人姓陈,系漳浦县赤湖镇人,14岁来漳(义和团时期)在青年路天宝堂药店做伙计,后娶店老板的女儿为妻,另立门面,创办天益寿药店,主要销售片仔癀、龙胆丸、药酒及中西药。陈老板去世后,其4个儿子秉承父业,认真经营,使药店生意逐渐红火,后出资投建崇成、崇进学校(现芗城区实验小学)。抗战后,又与金可行布鞋行合资投建光明戏院(今大众电影院)。解放初期“天益寿”公私合营,以后为国营企业药店至今。天益寿药店创始人后裔现有200多人,一部分居住在芗城区,一部分散居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金可行布鞋行,其创始人蔡居安,系龙海市颜厝镇下半林人氏,清末时期来漳谋生,在双门顶补鞋,而后在台湾路155号旁开一间补鞋店,经几年努力,买下台湾路136―140号店面开创金可行布鞋行,产品为各种布鞋,销往漳浦、广东一带。现漳南道巷1号大宅居住着蔡居安后裔,还有部分后人散居在美国旧金山和我国的台湾省。台湾路作为一条保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风貌、具有丰富民俗和旅游价值的老街区,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史证。

与台湾路交叉的这第二条路就是香港路。从唐宋一直到明清时期,香港路一直是整座漳州城的城市中轴线。优越的市中心位置,与九龙江水运相去不远的优越交通条件,使香港路成为当时漳州城内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大家是否注意到:香港路沿街两边全是上为住宅、下为商铺的民居,在建筑风格上最具特色的是“骑楼”式建筑样式,这使香港路在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说不定您哪次来游览的时候,没准还会碰上拍摄组,碰上影视明星呢。

现在我们正走在市区的修文西路。街区内的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文庙位于漳州古城中轴线东侧,台湾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始兴南路所围合的街坊内,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约1。2公顷。旧时孔庙主要用来祭孔和讲学,据《漳州府志》记载,文庙不仅有戟门、泮池、杏坛,还有训导署和学舍,曾是宋朱熹亲临指教之所。府学是旧时政府教育部门办公的地方,主要建筑为藏书楼和明伦堂,以及乡贤祠和名宦祠,是当时漳州府的文化中心。文庙规划宏伟,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技术和建筑水平。庙里廊柱为盘龙石雕,刀法细腻。文庙的精华在大成殿。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均为宋代遗物,所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目前文庙大成殿和两庑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的是民国时期蒋鼎文修文庙时重建的。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漳州导游词汇总篇四

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天王殿,眼前的四尊高大的神像就是四大天王,中间就是大肚弥勒佛。在我国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 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 留博叉,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了。而大肚弥勒佛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有一副对联写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大致就可以理解弥勒佛的教义了。而在弥勒佛身后为韦驮将军。韦驮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韦驮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在天王殿的前方是两个水池,水池里面放有许多活波可爱的乌龟,这多亏了管理庙里的阿姨们的悉心照顾才有这么多可爱的小乌龟,穿过中间这条大道我们就来到了大雄宝殿,也就是寺庙的正殿,它是寺庙的中心建筑物,大雄宝殿里,供奉的就是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在佛教中“大雄”为佛的德号,为什么叫大雄?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而在它两侧这些就是十八罗汉了,最近不是一直在播陈浩明演的《活佛济公》中的降龙罗汉,大家找找哪个是降龙罗汉呢?而在释迦摩尼佛的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现在我们来看看释迦摩尼佛背面的三大士佛,分别是文殊,普贤,观音,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从这大雄宝殿中大家不难想象我国佛教的高深了。现在大家接着随我往这走,在大雄宝殿的左侧有一个石佛阁,称“净业堂”,阁中有一巨大的石笋,聘请石匠名师把它雕成弥陀佛像。佛像连莲花座高达一丈六尺,造型优美,俗称大石佛。大雄宝殿的左角悬挂一口直径三尺八寸,高五尺六寸,重1300多市斤的大铜钟。它本是唐朝铸造,元朝扩建寺院时重新铸造,钟上有元朝住持僧右愚的题铭。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漳州文庙了,文庙也就是孔子庙,说起孔子大家应该就不陌生了.进入这道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尊高大的孔子像了,大家可以看到孔老夫子双手作揖,身子微微向前倾,表达出了他“谦虚”“有礼”的儒家品德,而且他面容和善,谦卑,更体现出了他“仁爱”的儒家思想。大家站在这里可以看出这座文庙已经是很古老悠久了,它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因此呢它现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现存占地面积15000平方,建筑面积2600平方,有仪门、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它是典型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物,房顶是重檐歇山顶,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由此可看出它的建筑艺术和特点了。

大家再随我走上这些石阶,来到我们的正殿,估计有人会疑问说,在正殿前面摆这些桌子干嘛呢,不是很占位置吗?其实不然,这些桌子是祭祀用的,因为在漳州如今人们还是十分的敬重孔老夫子的,所以每年人们都会十分虔诚敬奉他。进入大门,大家会被旁边的这几个木屋子所吸引,这是干什么用的呢?不妨告诉大家它是古代科举制考试用的,在古代科举制还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在殿试期间,为了杜绝考生作弊,所以在考试的时候考生就会被关进这个木屋子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直到考试结束,这就是木屋子的作用了。现在大家可以在这自由参观几分钟,接着我们就前往古街。

漳州导游词汇总篇五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左边是高耸挺拔的树木,右边没有护栏但能纵览山脚下的村庄,刚刚那一望无际的村庄,现在却只剩下了一片绿色,微风吹来,荡漾着绿色的波浪。而前方则是一座直插云天的青山,绿得耀眼,绿得让人心醉。青山四周云雾缭绕就像一位蒙着纱巾的少女羞涩地朝我们打着招呼。

忽然一栋白色的房屋映入我的眼帘,到了,到了!我兴奋地跳下车,同时我的漳浦之旅也就此展开了。

鸭儿欢腾跳

寒风刺骨,但池塘中的鸭子却显得更加生龙活虎。时而晃动着脚掌在水中漫步,时而拍打着翅膀飞向岸边。“扑通扑通”一阵猛烈的击水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回头一看,两只鸭子竟然打起架来,很显然那只健壮的黑鸭子占了上风,它伸了伸脖子悄悄地朝它的对手游去,趁它不注意时狠狠地啄了它的羽毛。而那只可怜的鸭子——红嘴鸭痛苦地“嘎”的叫了一声,想回头去啄黑鸭子。不料却被它察觉,灵巧地往旁边一闪,巧妙地躲过了。为了躲避来势凶猛的黑鸭子,红嘴鸭只好努力扇动翅膀讪讪地飞向岸边,至于黑鸭子呢,得意洋洋地瞥了一眼红嘴鸭,又自顾自的玩去了。

鞭炮声声闹

“噼里啪啦”外面的鞭炮声闹得我心里痒痒的,我迫不及待跑出来,“啪”迎接我的'就是一炮。我吓得往屋子里缩。“怕什么,我们也去放鞭炮!”老爸说完,不由分说地拉着胆颤的我往外走。我小心翼翼地接过爸爸给的那柱香,半闭着双眼,手颤抖着伸向鞭炮,却怎么也点不着。“啪”我身旁的鞭炮炸响了。我的手下意识地抖动了一下,“嗞”鞭炮的引线点燃了,我赶紧捂着耳朵往后跑。待我回过头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哑炮。在大人的笑声中,我不好意思的走回来,壮起胆来放第二个鞭炮。“啪”“啪”“啪”我放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也开始像其他男孩一样炸蛋壳,菜叶……放双芯炮,三芯炮。院子里到处洋溢着鞭炮声、欢笑声、欢呼声,热闹非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