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案例20篇)

最热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案例20篇)

ID:5737084

时间:2023-11-01 07:00:22

上传者:书香墨 最热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案例20篇)

工作方案是在实际操作中指导工作的重要文档,它能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路径。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目标、资源、时间等,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年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流行病,一个中文词,指的是流行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h1n1和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大规模爆发发生在更大的地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区和街乡镇干部要下沉到社区(村),定责定岗。在街乡镇的领导下,社区(村)牵头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片警、社区卫生人员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门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街乡镇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社区(村)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3.开展健康教育。社区(村)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一封信”、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分类管理。对返(来)京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建立下传机制,由街乡镇政府将湖北相关地区返(来)京人员名单下传社区。社区(村)收到本社区到京前14日内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京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监督此类人员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建立上传机制,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要及时报告街乡镇政府,由街乡镇政府报告区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安排就诊。社区(村)要督促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返)京人员主动自行隔离14天,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6.严格密接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全市各区要指定隔离点,对无条件进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观察。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各街乡镇,由街乡镇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社区(村)要发动社区卫生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卫生人员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7.加强消毒隔离。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三)社区传播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8.限制人员聚集。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明确区、街乡镇、社区(村)的责任,按照“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各街乡镇每日汇总社区(村)疫情联防联控信息,报至各区防控领导小组,无病例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乡镇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区社会工委民政局,要强化对社区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街乡镇、社区(村),进行责任倒查,视情节严肃追责。

为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1.社区未发现病例。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一)社区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3.信息告知: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社区卫生防护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到定点医院就诊。每日发布本地及本社区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4.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并到本地卫生院或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每天两次体检,同时主动自行隔离14天。所有疫区返乡的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者,及时就近就医排查,根据要求居家隔离或到政府指定地点或医院隔离;其密切接触者应也立即居家自我隔离或到当地指定地点隔离。隔离期间请与本地医务人员或疾控中心保持联系,以便跟踪观察。

5.环境卫生治理:社区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物资准备:社区和家庭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6项措施,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消毒。

7.密切接触者管理:充分发挥社区预防保健医生、家庭签约医生、社区干部等网格管理员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有条件的应明确集中观察场所。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观察对象更加灵敏的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8.消毒:社区要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三)社区传播疫情。

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8项措施,以及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2项措施。

9.疫区封锁:对划为疫区的社区,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10.限制人员聚集:社区内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

近期,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薄弱、防控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增多,聚集性活动频繁,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指导农村地区科学精准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要求,结合近期农村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1.减少人员流动。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鼓励大中专院校与企业错峰放假和开学开工,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2.减少人员聚集。各地春节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好宗教活动及场所管控要求,从严从紧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活动,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并由村委会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3.加强返乡人员管理。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落实责任制,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

4.强化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措施宣传,引导返乡人员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如实报告个人行程,积极配合健康监测,增强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封闭场所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增强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就诊和第一时间报告意识。

1.扩大“应检尽检”范围。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包括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农村需排查和协查人员等纳入“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开展核酸检测。

2.及时开展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实行“乡采样、县检测”,乡镇卫生院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不具备条件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安排机构收集样本和送检,县医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范围。

3.加强环境与药品监测。每周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棋牌室、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养老院、附近机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建立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销售实名登记台账。

1.可疑患者报告。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观患者的同时,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采集样本和送检,并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农村药店发现购买退烧药、抗感染等药物的患者后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

2.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检测机构接到样本后在12小时内反馈检测结果,阳性结果要立即反馈送样机构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3.感染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电话报告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1.快速响应。乡镇政府、村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县(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小时内转运感染者。县(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工作。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追踪、涉疫人员管控等工作。

2.实施自然村封闭管控。对于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自然村和每户家庭立即实施封闭管控,所有居民居家医学观察,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发生疫情持续传播时,以新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心,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科学划定疫区。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县级疾控机构要在市级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门共同配合,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依据通讯大数据,及时排查疫区流出人员并发出协查通告。同时在省市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县级疾控机构开展疫情溯源调查工作。

4.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县政府统一设立集中隔离场所,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特殊情况除外。要在12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转运。不具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体温监测等措施。居家隔离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离场所要求规范管理。

5.实施全员核酸筛查。要对发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明确样本采集地点和核酸检测点,有效配置队伍,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展。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6.建立信息平台。县政府建立检测机构、急救中心、疾控机构、公安机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等组成的信息共享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明确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实时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和管理状况等信息,统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7.开展环境消杀。乡镇政府、村委会要对城乡结合部、附近机场、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杀工作。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关部门处理。

1.尽早发现可疑患者。制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发热病人接诊指引,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重点关注近期外地返乡人员中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核酸检测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

2.可疑患者转诊。县医院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等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立即报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2小时内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到县医院就诊。如没有负压救护车使用普通救护车时,要注意做好司机和医务人员防护。乡镇政府、村委会要协助做好转运服务。

3.规范治疗。县医院具备收治条件的,要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收治,按照诊疗方案实施同质化、规范化救治。县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以及可以转运的重症病例,要集中收治到地市级定点医院。

4.严格院感防控。县医院主要负责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医院及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工作,开展全员培训,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要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交叉感染。省市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院感防控专家,组建若干巡查组,分区包片定期到县域内医疗机构开展巡查和指导,要覆盖到县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和诊所等。县疾控机构要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发生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和环境消杀工作。

1.组织领导。县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要保持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预防网作用,建立“县级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分包机制,落实乡镇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乡医务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发挥医共体、医联体作用,县乡一体落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区域防治任务,乡镇一体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包村任务。健全乡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节疫情防控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作用,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2.能力保障。加强县乡村三级专业人员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等技术培训。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采样和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通过调派移动检测力量或购买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等方式,确保县域内至少有1家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一个感染者备用100间隔离房间,地(市、州)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区域内集中隔离房间,应对大规模人员隔离的需要。集中隔离场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配备好工作人员和车辆、消毒剂、隔离服等防疫物资。

3.对口帮扶。城市三级医院已经与县医院组建医联体的,省市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监督城市三级医院加强对县医院的综合支持,要派出管理、医疗、护理、检测、院感等人员驻点指导,特别是春节期间要加强驻点值班值守。县医院没有与城市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的,省市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指定三级医院分县包片,按照划定的责任范围,加强对县医院的驻点指导。通过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提高县域内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能力和水平。

4.物资保障。各省级和地市级人民政府要细化应急预案,逐级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培训演练,做好增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准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落实疫情发生后区域管控的生产生活保障的准备工作。乡镇政府、村委会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前准备防护物资。各地要切实做好农产品供应,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把粮油、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纳入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围。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督促各地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秩序,确保农产品产销顺畅。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农业生产资料物流畅通,不得随意以防疫为借口拦截农资运输车辆。

5.督导检查。各地要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提前部署,责任到人,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党委农办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农村地区抓好疫情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工作。要组织开展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督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指导各地排查风险漏洞,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严肃问责。

各省级联防联控机制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冬春季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备案。

社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0xx年“春节”、“元宵”即将来临,为营造优美整洁的节日环境,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确保节日期间的环境卫生质量,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区节日期间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巩固提高卫生质量的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为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节日环境,我区环卫系统的干部职工要把节日期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内容来抓,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调动我区环卫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认真做好“节日”期间的环卫工作,确保我区的环卫质量进一步提高。

从1月28日起至2月17日为迎“春节”环境卫生整治阶段,要确保“春节”前的卫生质量,对辖区内的城乡结合部、出入口、及各单位管辖的各条次干道等经常出现垃圾、废土堆放的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理。从2月18日至3月10日为巩固提高阶段,要确保“春节”、“元宵”期间全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的提高。

1、确保主次干道的环境卫生质量。各单位要继续发挥环卫队伍的作用,保持路面的卫生质量。“春节”、“元宵”期间,清洁工人要坚持对道路进行认真巡查,清扫过程决不能把垃圾、沙土扫入下水道和隔离绿化带;对南滨路、府前路、沿江路、河浦大道、河中路等重点清扫保洁的路段和各居委管辖的内街小巷,要确保责任落实,加强路面的保洁力度,特别是道路两旁的小堆垃圾,要加强收集清理,确保道路整洁美观。

2、加强公厕管理。要以“文明卫生达标公厕”为榜样,加强全区公厕管理,提高和巩固卫生质量,特别是青云岩公厕、城内公厕和中心市场公厕,要根据节日游客较多的实际,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要坚持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公厕内及周边环境卫生的管理。

3、及时吊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环卫中心直属车队要合理安排人力、机械车辆,要根据节日垃圾量剧增及相对集中的特点,适当增加吊运班次,确保垃圾无积压。及时冲洗各垃圾转运站(点)和清扫周边环境卫生。重点加强对濠江桥下临时转运点周边的巡查,确保垃圾、废土及时得到清理。

4、加强垃圾堆场的日常管理。节日期间垃圾量增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做好青洲垃圾堆场平整覆盖,并加强蚊蝇的消杀工作。

5、加强余泥渣土处置运输的管理,加大巡查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路面废土漏撒及乱倒现象。

6、区环卫中心要督促检查各街道各自清扫保洁的管理范围的卫生情况,确保全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的提高。

7、各司其职,确保整体质量的提高。各单位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环卫工作和巩固“创卫”成果,确保节日期间的环境卫生质量。

1、各街道办,环卫中心各队(所)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广泛宣传,认真贯彻《汕头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节日”期间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克服困难,振奋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节日环境。

2、节日期间各单位领导要带头值班加强巡查。区余泥渣土所要加强对全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杜绝垃圾、废土乱倾倒现象。

3、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的安全作业管理,要加强车辆的日常保养,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同时要管好本单位、临工宿舍的用电、用气,要加强节日值班,防止偷盗,确保环卫工作稳定协调地开展。

4、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负责的道路和各工种工作的管理,认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环卫中心质检组在“节日”期间将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及时督促做好全区的环卫工作。

社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方案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

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二)社区疫情划分。

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社区传播疫情。

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

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三、社区防控策略及措施。

(一)社区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和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楼栋、家庭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3.信息告知: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到定点医院就诊。

每日发布本地及本社区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4.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登记,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自测体温两次,并将体温和健康状况每天下午4点前向社区报告,主动居家隔离14天。

街道办事处每天下午5点前将汇总报表(附件2、3)报崂山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金宏。

体温超过37.3℃立即电话报告社区,社区要立即向街道办事处、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报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安排120救护车转运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将信息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环境卫生治理:社区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物资准备:社区和家庭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6项措施,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消毒。

1.密切接触者管理:充分发挥社区预防保健医生、家庭签约医生、社区干部等网格管理员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有条件的应明确集中观察场所。

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观察对象更加灵敏的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2.消毒:社区要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三)社区传播疫情。

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8项措施,以及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2项措施。

1.疫区封锁:对划为疫区的社区,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2.限制人员聚集:社区内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等公共场所。

社区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方案

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类风险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卫疾控函〔20__〕1号)文件要求,全市各级文化场馆、镇(街)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严格认真处理好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和对外开放服务的关系,防止常态化下疫情反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镇(街道)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负责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和内部责任机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二)继续采取实名预约进馆的方式,实施适度有序开放,避免人员聚集,落实疫情追溯要求,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二、文化场馆管控要求。

(一)做好清洁消毒。对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和桌椅、电子触摸屏、服装器具等公众容易接触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合理设置“已消毒”公示牌。

(二)配备防护物资。配备消毒剂、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工具等防护物资,加强洗手间的日常维护,有条件的可配备消毒设备,为公众和员工提供防护保障。

(三)确保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洁、消毒或更换。

(四)加强防疫宣传。各场馆通过设置提示牌提示、led显示屏播放、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使公众和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治知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五)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各场馆要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联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场馆内设立应急处置区域,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

(六)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落实员工健康动态监测制度,员工进入场馆一律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报告。

(七)有序分步开放。各场馆要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分区域分项目逐步恢复开放。对不符合开放条件的场馆以及容易形成人员聚集和密切接触的项目,应暂不开放。

(八)及时发布开放事项。做好恢复开放公告公示工作,明确开放时间、预约方式、服务项目、入场须知等有关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

(九)加强人员进出管理。科学设置进出场馆通道,安排专人严格管理,落实预约登记、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包括查验行程轨迹)、实名登记等制度。对不配合或干扰防疫工作的,禁止进入场馆。

(十)采取人员限流措施。各场馆可结合防控工作需要,对入场公众数量进行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控。提前规划开放范围,优先开放室外和人员分散区域。安排专人疏导、分流到馆(站)的群众,避免形成人群聚集。

(十一)应急处置。所在区域发生疫情后,要严格控制或暂停相关场馆开放;出现病例的场馆须立即暂停开放、封闭管理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

三、文化活动管控要求。

(一)继续采取分时段实名预约进方式开展服务,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科学评估场地内可容纳的最大人流量,实施适度有序开放,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二)做好参加活动人员的身份登记和验证工作。落实疫情追溯要求服务对象在各活动场所入口经验证预约号及“健康码”(包括查验行程轨迹)后方可进入活动场内。没有预约及验证“健康码”,不得进入。

(三)做好参加活动人员体温检测工作。落实对服务对象的体温检测等措施,要求参加活动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对体温异常(体温超过37.3℃)或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应拒绝其进入活动场所,按防控指引进行处置。

(四)严格控制室内外活动的参加人数。活动人数超50人的,要制定并报备疫情防控方案。讲座、展览及封闭空间等的服务及活动应当严格控制参加人数承载量75%的规定,科学疏导人流,减少人员聚集。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举办场所最大容纳人数的50%以内,引导人员有序进出。

(五)鼓励和推广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和线上文化活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应通过各馆的数字化平台开展提供线上公共文化服务。

四、应急处置要求。

(一)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各文化场馆应当建立疫情应急沟通机制,了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系方式,并确保全体员工知晓;畅通疫情上报通道,发现疫情应当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

(二)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在文化场馆中如出现疑似疫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避免恐慌,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位,果断采取现场封锁、人员隔离等措施,同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査、清洁消毒等后续工作并暂时关闭场所。

五、实施属地管理。

全市各文化场馆、镇(街)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疫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各县(市)区协助市,各镇(街)协助县(市)区文广旅体局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主动公布联系方式、承担属地公共文化场馆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管理事宜;要认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切实督促整改,并建立好工作台帐。

本指引由汕尾市文广旅体局公共服务科科负责解释。

 

社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现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及省、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做好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现制定涵东街道20xx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如下:

1.取消各种年会、宗亲聚会、祭祖、庙会以及婚宴、寿宴、乔迁宴等各类大规模聚餐活动。

2.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要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对属于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解除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医学观察者、近期来自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等人员要加以劝阻,不要参加聚餐。

3.在外聚餐期间,应使用公勺公筷,就餐人员除就餐外,应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间距。同时,禁止就餐人员行酒令、划拳、摇骰子、斗酒等容易引起飞沫传播的行为。

1.加强大型活动规范化管理,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联欢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有关单位确需举办的应控制人数和规模,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组织或承办单位要承担主体责任,制定详细规范的防控方案,控制人数和规模,严防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2.取消大规模宗教和民俗活动,各宗教和民间信仰场所不安排跨年、祈福、“福首”、“元宵出游”等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和场所内的聚集性活动。

3.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展销等活动要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能线上举办的尽量采取线上方式,严格控制现场观众人数,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倡导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出境。按照“三减少、三加强”(即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游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定点诊治)原则,积极倡导企业员工就地过节、网络拜年,减少非必要出行,错峰返乡返岗。

2.要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登记所在单位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主动配合做好防控管理措施。

3.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涵返涵人员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接待单位或住宿酒店如实申报健康登记,自觉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各超市、酒店、餐饮、食品加工店等要落实佩戴口罩、体温检测、亮码查验等措施。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保持安全距离。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上岗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在清洗加工冷冻、冷藏食品时,严格处理内外包装,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鼓励采取电子化结算、自助点餐,公筷公勺。

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管理防控措施,对进入我办辖区的进口冷链食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追凭证、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三证齐全方可进入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并在总仓进行集中抽样核酸检测和外包装消毒。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好卫生清扫、环境消杀、换气通风、工作人员体温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

1.要科学佩戴口罩,在密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电梯等要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时注意遮挡。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2.要减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春节期间建议在当地过节,减少亲访友,提倡网络拜年。

3.要加强通风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佩戴口罩和用塑料袋反套住手,防止污染,避免触摸口鼻。在清洗加工食材时,建议做到生熟分开、分开存放、煮熟煮透,不吃未熟透的冷链食品,并及时洗手和消毒器具。

5.要做好家庭防疫物资储备。目前口罩防疫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请广大居民朋友们要储备好口罩、免洗洗手液、防护手套、消毒液、体温计等满足一个月用量以上的物资。

6.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重点消除房前屋后卫生死角。

7.主动配合落实健康管理。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莆返莆人员,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告,并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市外低风险区来莆返莆人员,要做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全程佩戴口罩立即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同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境外来返人员需要集中隔离观察14天和居家医学观察7天。

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严格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坚决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固根基,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实施成效,成立清凉峰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金毅、镇长包钱法担任,党委委员洪加军任常务副组长,陈志军、卞迎翔、杨家平、辛长春、汪向阳、阮一栋、方春辉、张萍、俞光荣、吴涛等班子成员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委委员洪加军兼任主任,王珏蓉、周佳波、方力行任副主任,成员包括李增辉、曹筠修、方杰。办公室主要负责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拟定,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防疫人员的安排与分工,集中隔离点、防疫物资的设立储备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坚决做好十个“一”,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一)签订落实一张责任状。

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疫情防控责任状,由各村、各单位签订,压实各方责任。各村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疫情防控宣传,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摸排,相关信息上报、应急处置等工作。各科室、职能单位要严格落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加强对本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社会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卫生院、学校、养老机构、车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要严格按照《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措施指引》等有关要求,严格落实亮码、测温、戴口罩、流动人员排查等防疫规定,确保各项防控责任落实到专门领导、专门人员。设立巡查监督岗,检查、督促、提醒重点场所内人员做好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强化公共场所工作人员防控意识,所有工作人员每日必须体温检测正常方可进入经营场所,上岗期间规范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将进一步加大检查、抽查力度,督促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二)各村执行每日一报告制度。

各村要统筹开展流动人员排摸、防疫宣传、巡查走访等工作,实行每日一报告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疫情防控信息每日上报,每天下午2点前完成前一天到当日信息上报工作。对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核查任务要立即展开核查。强化值班值守,发现疫情立即规范上报。加强应急处置响应,对筛查发现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做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

(三)填好一张流动人员排查表。

办公室负责制定流动人员排查表下发各村、各单位,各村、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流动人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组长代表、网格员等大网格作用,对外地返回人员进行滚动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尤其对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要加大排摸力度,发现后第一时间填表上报,落实管控。

入境人员需实施“14+7+7”管控措施,即入境隔离14天期满后,再落实7天居家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同时建立“4+1”核酸检测机制,即所有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初始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医学观察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居家观察期满、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各进行一次免费核酸检测,同时对其共同生活者进行一次免费的核酸检测。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应在抵临后第一时间到综合服务点接受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人员实施“7+7”管控措施,即7天居家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

各村、各单位要提前掌握入境人员、国内回归人员行踪,提前报告镇防疫办公室,镇防疫办公室要会同各村、各单位提前做好人员回归的对接管护,防止出现人员交互流动的意外情况。

(四)发放一封村民告知书。

办公室负责制定村民告知书,各联村组及村两委负责发放,确保到村到户。号召村民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卫生文明习惯,慎购慎食进口冷链食品。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认识疫情防控,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倡导广大村民合理安排行程,减少跨省流动,非必要不出境,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广大村民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活动,倡导就地过节,提倡网络拜年,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个人家庭聚集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从严控制大型聚集性活动,禁止举办300人以上活动。提倡文明节俭过节,红白喜事停办缓办,确需举办需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

(五)上好学校一堂辅导课。

学校要严格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制度,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上好一堂辅导课,引导师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场所。稳妥有序组织在校学生放假离校和节后返校,进一步细化师生健康跟踪管理,确保离临师生底数清、情况明、行程可追踪。

(六)开展每日宣传一广播。

办公室负责拟定广播宣传稿件,进行录制后每日中午、傍晚两个时间节点通过镇广播系统进行播告,提醒群众如何开展防疫、发现情况如何处理,以及应积极参与那些防疫工作等,形成全民防疫的良好氛围。

(七)建立一支应急处置小组。

组建镇村两级应急小组负责疫情相关应急处置工作。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15人的镇级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各村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控。把青年党员、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成立5-10人的青年先锋队,负责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八)提前准备一个隔离点。

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镇集中隔离点及其工作人员的筹备工作,严格落实市防控办相关要求,集中隔离点要明确专人专职负责,配备足够的安保、医务、后勤人员。要加强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相关防疫知识和工作流程培训,确保疫情发生时人员队伍“拉得出”、“用的上”。

(九)积极储备一批防疫物资。

党政办负责购买储备一批防疫物资,包括消毒药品、个人防护用品、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体温测量等相关设备,防疫物资储备量需满足全镇疫情防工作控满负荷运行15天所需的物资量。

(十)举行一次疫情防控演练。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安排日期举行一次面向各村、各单位及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演练,由清凉峰镇卫生院指导、公共服务办协助开展。针对防控工作中个人防护器具正确使用、重点地区人员排查、高危人员接驳转诊、集中隔离点运行规范等相关工作进行培训演练,切实增强广大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压实四方责任。

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摒弃厌战情绪,杜绝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压实各村属地责任,各科室、职能单位主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等四方责任。

(二)认真落实措施,确保到边到角。

各村、各单位要切实落实好各方责任,慎始如终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织密网格化管理,做到政策宣传到位、风险排查到位、隔离管控到位、健康监测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三)强化组织纪律,保障防疫成效。

强化疫情防控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主要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分管负责人要分片把手,确保统一指挥、高效运行、快速反应。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局部处置相结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防疫成效。

社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0xx年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增加。为全面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从严从紧抓好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积极提倡采取网络形式举办聚会团拜活动,如举办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要做好大型会议活动防疫工作,组织或承办大型会议活动,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批准,并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卫生健康部门要积极协助指导,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二)严格管理单位人员区外出行。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严格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在“两节”期间,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倡导非必要不出埇,确需离埇的,必须报请本单位同意并报所在社区备案。不得组织、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

(三)严格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各乡镇、街道、园区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疫指秘〔2020〕48号)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小区(自然村)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充实网格管理人员,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压细四方工作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特别是“两节”期间网格员要下沉到包保网格进行全面排查,对重点人员的排查要全覆盖、无死角,切实做到精准摸排和严密管控。

(四)全面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各乡镇、街道、园区要认真细致开展来(返)埇人员信息摸排登记工作,特别是根据疫情实时等级的调整,针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和从事冷链搬运、加工、运输、物流人员的精准排查,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随访管理等防控措施,消除疫情输入隐患。各乡镇、街道、园区要采取入户排查、电话随访等形式对所有在外务工人员、在外求学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了解返埇意向和时间,按照要求进行登记造册,并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服务。对所有境外入境人员继续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

(五)加强交通场站防控。车站、客运站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消毒、通风、乘客及一线从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加强客流班次调控,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安排备用车辆,做好突发客流应急疏运准备,并结合站点客流变化情况,适时采取疏导管控措施,转运旅客,确保交通运输安全、有序。

(六)加强交通工具防护。合理使用交通运输工具中央空调,做好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工作,为乘客提供安全卫生的出行环境。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做好健康信息登记,严禁长途汽车等超员载客,引导旅客分散就坐。

(七)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减少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严格控制人数规模和时长,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应采取录播形式举行,录播现场要科学确定现场观众人数,人员密集的室内演出活动和文化场所除演出人员外应佩戴口罩,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八)规范管理旅游景区。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要积极推行预约制度,实行预约开放,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避免游客出行时间过于集中。旅游景区要及时对密闭建筑、公共场所、游乐设备、餐饮场所等进行通风换气,加强清洁消毒,引导游客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体温筛检等防控措施,结合实际,配套使用“健康码”核验等手段加强筛查。发现可疑人员,要劝阻并暂时隔离,立即通知当地的防疫指挥部及时处置。

(九)防止人员瞬间聚集。区文旅部门积极会同宣传、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景区外部游客的疏导,提前做好分流。同时,旅游景区因地制宜,采取提前开园时间、检查点前置、开放多个入口等方式,避免游客在景区入口区域形成聚集。旅游景区对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持人员间距,增加人员配备,加强疏导,严防人员瞬间聚集。

(十)落实商贸场所疫情防控包保责任。对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应配备垃圾收集、洗手等卫生设施。加强“两节”期间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消费安全。从业人员要做好佩戴口罩、手消毒等个人防护,顾客全程佩戴口罩,合理控制室内购物人数;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

(十一)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商贸场所全体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全时段佩戴口罩。在称重、收银等易造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要安排专人进行疏导;人员较多时要多设称重点,打开全部收银通道,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

(十二)严格落实餐厅防控措施。餐饮从业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工作期间务必保持清洁卫生,佩戴口罩。餐饮单位要选用正规渠道、可溯源的食品,在清洗加工冷冻、冷藏食品时严格处理内外包装,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要合理控制就餐人数和餐位距离,引导顾客分散就座。所有进店顾客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顾客在进店、点餐、结账时应佩戴口罩。

(十三)严格落实宾馆防控措施。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扫码,异常情况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置、上报。对客房落实通风消杀等措施,对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制度。

(十四)严把医疗等机构人员进出关口。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出入人员和车辆登记制度,实行扫码登记、戴口罩、测量体温等防控措施。各医疗机构楼栋出入口设立卡点,安排专人管控,非必要不允许探视。规范设置工作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做到人员安全有序通行。监所、民政服务等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要健全完善内部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各类诊所、药店销售退热和止咳药品要严格进行实名登记,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

(十五)加强医院发热患者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落实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发热患者一律开展核酸检测,准确筛查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疾病。发热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应当熟练掌握并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方案,加强个人防护,规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采集、运送、保存和检测。要规范发热哨点诊室工作,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群众医疗需求。

(十六)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要严格执行院感管理制度和规范,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

(十七)织密校园防控网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与辖区疾控部门、社区防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协作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校医)的作用,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要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十八)加强师生假期管理。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含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校车司机、保教人员等)假期的行踪和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要求规范个人防护并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等。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返校时须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进行14天的居家健康观察;返校前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申报,并经核酸检测阴性才可返校。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十九)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管理。严格落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购进销售贮存使用防疫措施的通告(第三十三号)》文件要求,区市场监管、交通、商务、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的排查,全链条、全覆盖监管进口冷链食品,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区内加工、流通、销售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做好高风险岗位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加大抽样检测力度,加强物品、环境和接触人员检测,有效防范新冠疫情传播风险。

(二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消毒措施。对进口冷链食品在首次进入我区第三方冷库或企业冷库倒箱过车、入库存储前,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查验货物所附的消毒证明。同时对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需打开外包装的货物内包装、搬运工器具、外环境、容器具、设备、工作台、接触点实施消毒,消毒方法要根据食品特性规范配备消毒剂,确保有效;各物流、快递等企业要加强工作场所消杀,加强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内部办公场所等场所的疫情防控管理,落实通风、消毒等措施;严格按照防控指南要求认真抓好货运场站和运输车辆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严格落实运输从业人员“验码、测温、不聚集、戴口罩”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

(二十一)养成良好自我防护习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尤其是到往公共场所,特别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到人多密集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接触之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两节”期间提倡减少聚集聚会聚餐,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禁止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传染;提倡家庭每天注意开窗通风,做好个人防护。发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应及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二十二)合理安排出行。区内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登记、向所在单位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防控要求。

(二十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突出农村卫生死角清理,突出市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彻底对市场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突出家庭卫生清洁,号召广大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创造干净整洁居家环境;突出病媒生物防制,及早开展春季病媒生物消杀,加强市场、超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等人流聚集部位的预消毒工作,降低疫情病媒及环境传播风险,营造干净整洁、安全健康、和谐宜居生活工作环境。

(二十四)强化责任落实。春节前是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高效运转状态,压实“四方”责任,制定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动态精准及时报告有关情况,遇有疫情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十五)做好应急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应急保障预案各项标准要求,人员、物资、经费等要充足保障到位,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高效、有力有序应对处置,切实筑牢冬春季疫情防线,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

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方案”,即案例前获得的方法,案例前呈现的方法为“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__市委市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黄冈市委防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织密全市联防联控网络,以最严措施、最严纪律、最严作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大员上阵,压实联防联控责任。__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大员上阵,以上率下,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市委书记__同志分别给市级领导干部和镇处党政主职写一封信,约谈__家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不力单位主职。建立市、镇、村三级包保责任落实体系,市级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包镇督办,镇处党政主职一线指挥,齿轮传导责任压力。对市直单位、城镇社区、居民小区、农村等不同领域,分层分类发布《防疫工作提示》及《疫情防控须知》,制定联防联控任务、责任、问题三项清单,做到防控工作目标任务化、清单化、责任化,共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强堡垒。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联防联控氛围。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通过微信公众号、流动宣传车、村村响、悬挂固定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要求,凝聚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群众的防疫意识明显增强。如,__办事处__个社区布置__只小喇叭,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__镇每村组建_支党员铜锣宣传队,要求每个垸组“一面红旗一面锣、一个喇叭音不断”,走村串户约束村民不要出门。据统计,全市悬挂固定标语__万条,发放宣传材料__余万份,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是全员摸排,夯实联防联控基础。把人员摸排作为联防联控工作重点,做到全面覆盖、全程管控。摸排工作分农村、社区、市直单位,以镇处、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为主体,对辖区内的农村、社区、小区、企业和单位办公区、宿舍区进行全域摸排,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分层分类建立人员台账,坚持每天一查、每日一报。截至2月__日,全市共摸排各类人员__人,其中镇处__万人、社区__万人、市直单位__万人。严格落实体温检测、人员排查、疫情报告、问题整改等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对所有重点人落实“一对一”全面管控,对发现的发热病人及时有效管控,确保管住源头、管住重点,控住蔓延、控住扩散。

四是全力阻断,紧扣联防联控关键。以禁止流动为目标,整合食药监、卫健、公安等部门力量,科学设置卡口,实行“铁桶”管理,严格落实阻断限流措施。在农村,村(组)和垸场之间设卡,每个村只留一个进出通道,且设卡,禁止人员流动;在城区,小区内和楼栋之间,严格人流进出管理,杜绝人员串门往来。据统计,全市设卡__个,每个卡点都做到有阻拦设施、有人员值守、有进出登记、有体温测量、有消毒消杀等“五有”,切实阻断镇与镇,村与村,塆场与塆场之间的人员流动。同时,各村、社区、小区组织党员巡逻队,对辖区内聚集人群及时劝散。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领岗诺责”,市直单位开展“双进”活动,__万余名城乡无职党员申领防疫宣传、设卡阻断、便民服务等各类岗位,成立党员突击队__支,成为联防联控的主力军。

五是用心解难,优化联防联控机制。针对人员阻断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组织党员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让群众居家不麻烦、生活有保障。对发热病人,统一安排卫生院救护车上门接送就诊,其他需转诊的病人,由村卫生室开具转诊证明,各村、小区卡口放行;对缺乏急需日用物资的,推行“阳光代购”,组织党员干部统一收集信息、定点定时代购、上门入户送货,凭小票与群众结算,得到群众点赞。

六是专员出动,强化联防联控监督。__市防控指挥部成立__个督查组,下沉基层一线督查联防联控工作。市纪委监委强化执纪监督,组织专班下沉督查暗访,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从严从快问责。如__镇__村对居家观察对象监控不力,对包保干部给予党内警告处分;__局落实联防联控责任不力,对局主要负责同志实行诫勉。截至2月__日,全市开展监督检查__人次,督促整改问题__个,共问责党员干部__人。其中:立案__人(党内警告__人,撤销党内职务__人),免职__人,诫勉__人(其中正科级_人、副科级_人),通报批评__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__人,批评教育__人。政法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对违反政府公告不听劝阻非法聚集、聚众赌博的从严打击。

为落实以乡村(含社区,下同)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乡村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党政牵头、乡村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乡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一)乡村。本方案中“乡村”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村和社区。

(二)乡村疫情划分。

1.乡村未发现病例。指在乡镇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乡村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乡村出现病例,是指在乡村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乡村传播疫情。指在乡村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如果乡村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如果出现了乡村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一)乡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乡村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3.信息告知: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到定点医院就诊。每日发布本地及本社区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4.疫区返回人员管理:乡村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到所在村支部或乡村进行登记,并到本地卫生院或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每天两次体检,同时主动自行隔离14天。所有疫区返乡的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者,及时就近就医排查,根据要求居家隔离或到政府指定地点或医院隔离;其密切接触者应也立即居家自我隔离或到当地指定地点隔离。隔离期间请与本地医务人员或疾控中心保持联系,以便跟踪观察。

5.环境卫生治理:乡村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物资准备:乡村和家庭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乡村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6项措施,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消毒。

7.密切接触者管理:充分发挥乡村两级预防保健医生、家庭签约医生、乡村干部等网格管理员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有条件的应明确集中观察场所。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观察对象更加灵敏的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8.消毒:乡村要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三)乡村传播疫情。

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8项措施,以及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2项措施。

9.疫区封锁:对划为疫区的乡村,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10.限制人员聚集:乡村内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工作的通知》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为指导企业做好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把有效防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按照“三落实一确保”的原则,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企业复工有序可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落实属地责任。各县区、镇(街道)和村居(社区)要压实责任,扎实做好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的监管、指导和服务工作,对规模较大、用工人数较多、风险隐患突出的企业要派出工作组或监督服务员进驻。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复工标准。

(二)落实监管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明确企业复工标准,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企业复工及防控措施的验收审核工作。

(三)落实主体责任。拟在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前复工的企业,须成立本企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疫情应急预案和防控工作方案,在响应期内常态化进行员工疫情防控、环境消毒、防疫宣传、物资准备等工作,确保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各复工企业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确保企业平稳有序安全复工。严格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原则指导企业复工,各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疫情形势及行业特点,严格把关,分步骤组织企业复工验收报批,条件不允许、标准不到位的坚决不予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相关要求,制定企业复工标准如下:

(一)复工前必须满足“六到位”

1、组织机制、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到位。复工企业必须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2、责任明确到位。企业负责人须与所在园区(乡镇、街道)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其中市属企业直接与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企业负责人还须与企业内部各工作小组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

3、人员信息排查到位。“一人一档”做好企业职工建档筛查工作,对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从何处返淮、返淮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乘坐时间、交通工具的班次号等详细信息登记造册,以便追溯核查。

4、防疫知识宣传到位。企业须为员工准备防疫知识宣传手册、宣传视频,以宣传板、企业微信、电子大屏等方式开展宣传培训。

5、防控物资准备到位。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口罩、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控物资。

6、全面消杀防护到位。复工前对厂区、门厅楼道、电梯、会议室、车间、生产设施等进行一次全面消杀防疫,确保符合疫情防控安全条件。

(二)复工后必须做到“四坚持”

1、坚持人员从严管理。企业应做到封闭管理,每天开展员工健康申报和检查,由专人负责对每名进厂职工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有自备班车的企业,应在登车前测量记录;外来人员、访客进入厂区前应接受体温测量并实名记录体温信息,商超企业还应做好进店顾客的体温测量登记;在人员密集区域必须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尽量减少集体性室内活动,严控聚集人数、频次和时长;交通物流企业应对途经重点疫情区域驾驶人员加强管理,对途经区域进行登记;快递企业投递来自疫区的货物,应按收件客户需求安全投递。

2、坚持环境消杀通风作业。加强落实办公区、生活区、自备班车等各类设施的环境清洁,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工作及生活场所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

3、坚持就餐环节防控。就餐应作为防控重点环节,企业食堂禁止宰杀活畜禽,餐具必须每天消毒处理,注意食品安全卫生,不聚集用餐。食堂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健康状况调查和检查,每日岗前必须测量体温并保留检测记录。

4、坚持执行“日报告”制度。企业应按照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如实报送复工及疫情防控相关数据信息。

倡导有条件的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网上办公、居家办公、弹性工作制等形式办公,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

企业需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复工。

2月9日24时前,“三必需一重要”类企业提前复工流程按照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等文件执行,其中建筑工地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20日24时;其他各类企业2月9日24时前原则上不得复工,确需复工的,向本地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县区(园区)政府同意后,经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市联防联控指挥部批准。

申请2月9日24时后复工的企业,市属企业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报市联防联控指挥部批准;县(区)属企业由企业所在园区(镇、街道)联合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按复工标准进行验收,验收通过的报县(区)级政府批准,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要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提前跟踪对接困难行业和企业运行情况,研究制定相关惠企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督查检查。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条块结合,加强防控措施抽查和安全生产、环保检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经营。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做好煤电油运及原辅料、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序恢复城际及市内公共交通,适度满足外地职工返淮和上下班通勤需求,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是突出安全底线。各地各部门要督促企业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做好生产设施安全防护检查工作,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是加大问责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明防控纪律,确保人员到位、排查到位,疫情防控措施执行有力,对落实防控不严、措施不力,造成人员漏检、漏防,监测措施不到位、防控工作不到位,造成疫情传播扩散后果的,将严肃问责。

为指导社区(村)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xx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区和街乡镇干部要下沉到社区(村),定责定岗。在街乡镇的领导下,社区(村)牵头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片警、社区卫生人员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门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街乡镇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社区(村)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3、开展健康教育。社区(村)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一封信”、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分类管理。对返(来)x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建立下传机制,由街乡镇政府将湖北相关地区返(来)x人员名单下传社区。社区(村)收到本社区到x前14日内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x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监督此类人员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建立上传机制,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要及时报告街乡镇政府,由街乡镇政府报告区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安排就诊。社区(村)要督促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返)x人员主动自行隔离14天,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1、严格密接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全市各区要指定隔离点,对无条件进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观察。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各街乡镇,由街乡镇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社区(村)要发动社区卫生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卫生人员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2、加强消毒隔离。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当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1、限制人员聚集。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明确区、街乡镇、社区(村)的责任,按照“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各街乡镇每日汇总社区(村)疫情联防联控信息,报至各区防控领导小组,无病例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乡镇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区社会工委民政局,要强化对社区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街乡镇、社区(村),进行责任倒查,视情节严肃追责。

为指导社区(村)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xx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区和街乡镇干部要下沉到社区(村),定责定岗。在街乡镇的领导下,社区(村)牵头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片警、社区卫生人员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门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街乡镇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社区(村)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3、开展健康教育。社区(村)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一封信”、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分类管理。对返(来)x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建立下传机制,由街乡镇政府将湖北相关地区返(来)x人员名单下传社区。社区(村)收到本社区到x前14日内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x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监督此类人员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建立上传机制,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要及时报告街乡镇政府,由街乡镇政府报告区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安排就诊。社区(村)要督促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返)x人员主动自行隔离14天,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1、严格密接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全市各区要指定隔离点,对无条件进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观察。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各街乡镇,由街乡镇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社区(村)要发动社区卫生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卫生人员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2、加强消毒隔离。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当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1、限制人员聚集。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明确区、街乡镇、社区(村)的责任,按照“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各街乡镇每日汇总社区(村)疫情联防联控信息,报至各区防控领导小组,无病例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乡镇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区社会工委民政局,要强化对社区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街乡镇、社区(村),进行责任倒查,视情节严肃追责。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春节期间,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物流增大,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为做好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出台《涵东街道2021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及省、市、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一是进一步加强聚餐防控。主要对3个内容进行规定:1.取消各种年会、宗亲聚会、祭祖、庙会以及婚宴、寿宴、乔迁宴等各类大规模聚餐活动。

2.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要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3.在外聚餐期间,应使用公勺公筷,就餐人员除就餐外,应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间距。

二是进一步加强大型活动管理。主要对3个内容进行规定:1.加强大型活动规范化管理,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联欢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2.取消大规模宗教和民俗活动。3.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展销等活动要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员流动管理。主要对3个内容进行规定:1.倡导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出境。2.要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3.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涵返涵人员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接待单位或住宿酒店如实申报健康登记,自觉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消费服务管理。各超市、酒店、餐饮、食品加工店等要落实佩戴口罩、体温检测、亮码查验等措施。

五是进一步加强冷链食品管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管理防控措施,对进入我办辖区的进口冷链食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六是进一步加强个人健康防护。主要对7个内容进行规定:1.要科学佩戴口罩。2.要减少聚集。3.要加强通风消毒。4.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佩戴口罩和用塑料袋反套住手,防止污染,避免触摸口鼻。5.要做好家庭防疫物资储备。6.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7.主动配合落实健康管理。

为指导社区(村)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区和街乡镇干部要下沉到社区(村),定责定岗。在街乡镇的领导下,社区(村)牵头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片警、社区卫生人员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门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街乡镇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社区(村)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3.开展健康教育。社区(村)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一封信”、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分类管理。对返(来)京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建立下传机制,由街乡镇政府将湖北相关地区返(来)京人员名单下传社区。社区(村)收到本社区到京前14日内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京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监督此类人员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建立上传机制,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要及时报告街乡镇政府,由街乡镇政府报告区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安排就诊。社区(村)要督促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返)京人员主动自行隔离14天,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6.严格密接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全市各区要指定隔离点,对无条件进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观察。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各街乡镇,由街乡镇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社区(村)要发动社区卫生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卫生人员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7.加强消毒隔离。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当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8.限制人员聚集。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明确区、街乡镇、社区(村)的责任,按照“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各街乡镇每日汇总社区(村)疫情联防联控信息,报至各区防控领导小组,无病例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乡镇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区社会工委民政局,要强化对社区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街乡镇、社区(村),进行责任倒查,视情节严肃追责。

根据全国和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及时应对,强化措施,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我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我校充分认识疫情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基教科、职成科、师教科、学前科、安全科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领导,未雨绸缪,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研究部署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指导学校(幼儿园)防控相关工作,引导师生科学理性认识,依法依规有序管控。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和处置措施,对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要组织力量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市教育局。

寒假期间通过微博、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尽快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学生和家长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狠抓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环节,假期不开展大型师生聚集性活动,切实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我校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及时掌握信息,获取专业指导,加强联防联控,配合卫生健康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报告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有效处置疫情。

学校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推进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为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各乡镇、街道、园区,区直各部门:

2021年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增加。为全面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从严从紧抓好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积极提倡采取网络形式举办聚会团拜活动,如举办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要做好大型会议活动防疫工作,组织或承办大型会议活动,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批准,并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卫生健康部门要积极协助指导,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二)严格管理单位人员区外出行。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严格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在“两节”期间,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倡导非必要不出埇,确需离埇的,必须报请本单位同意并报所在社区备案。不得组织、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

(三)严格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各乡镇、街道、园区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皖疫指秘〔2020〕48号)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小区(自然村)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充实网格管理人员,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压细四方工作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特别是“两节”期间网格员要下沉到包保网格进行全面排查,对重点人员的排查要全覆盖、无死角,切实做到精准摸排和严密管控。

(四)全面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各乡镇、街道、园区要认真细致开展来(返)埇人员信息摸排登记工作,特别是根据疫情实时等级的调整,针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和从事冷链搬运、加工、运输、物流人员的精准排查,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和随访管理等防控措施,消除疫情输入隐患。各乡镇、街道、园区要采取入户排查、电话随访等形式对所有在外务工人员、在外求学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了解返埇意向和时间,按照要求进行登记造册,并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服务。对所有境外入境人员继续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2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

(五)加强交通场站防控。车站、客运站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消毒、通风、乘客及一线从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加强客流班次调控,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安排备用车辆,做好突发客流应急疏运准备,并结合站点客流变化情况,适时采取疏导管控措施,转运旅客,确保交通运输安全、有序。

(六)加强交通工具防护。合理使用交通运输工具中央空调,做好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工作,为乘客提供安全卫生的出行环境。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做好健康信息登记,严禁长途汽车等超员载客,引导旅客分散就坐。

(七)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减少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严格控制人数规模和时长,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应采取录播形式举行,录播现场要科学确定现场观众人数,人员密集的室内演出活动和文化场所除演出人员外应佩戴口罩,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八)规范管理旅游景区。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要积极推行预约制度,实行预约开放,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避免游客出行时间过于集中。旅游景区要及时对密闭建筑、公共场所、游乐设备、餐饮场所等进行通风换气,加强清洁消毒,引导游客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体温筛检等防控措施,结合实际,配套使用“健康码”核验等手段加强筛查。发现可疑人员,要劝阻并暂时隔离,立即通知当地的防疫指挥部及时处置。

(九)防止人员瞬间聚集。区文旅部门积极会同宣传、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景区外部游客的疏导,提前做好分流。同时,旅游景区因地制宜,采取提前开园时间、检查点前置、开放多个入口等方式,避免游客在景区入口区域形成聚集。旅游景区对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持人员间距,增加人员配备,加强疏导,严防人员瞬间聚集。

(十)落实商贸场所疫情防控包保责任。对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应配备垃圾收集、洗手等卫生设施。加强“两节”期间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消费安全。从业人员要做好佩戴口罩、手消毒等个人防护,顾客全程佩戴口罩,合理控制室内购物人数;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

(十一)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商贸场所全体工作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全时段佩戴口罩。在称重、收银等易造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要安排专人进行疏导;人员较多时要多设称重点,打开全部收银通道,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

(十二)严格落实餐厅防控措施。餐饮从业人员每日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工作期间务必保持清洁卫生,佩戴口罩。餐饮单位要选用正规渠道、可溯源的食品,在清洗加工冷冻、冷藏食品时严格处理内外包装,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要合理控制就餐人数和餐位距离,引导顾客分散就座。所有进店顾客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顾客在进店、点餐、结账时应佩戴口罩。

(十三)严格落实宾馆防控措施。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扫码,异常情况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置、上报。对客房落实通风消杀等措施,对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制度。

(十四)严把医疗等机构人员进出关口。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出入人员和车辆登记制度,实行扫码登记、戴口罩、测量体温等防控措施。各医疗机构楼栋出入口设立卡点,安排专人管控,非必要不允许探视。规范设置工作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做到人员安全有序通行。监所、民政服务等社会服务和管理机构,要健全完善内部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各类诊所、药店销售退热和止咳药品要严格进行实名登记,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

(十五)加强医院发热患者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落实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发热患者一律开展核酸检测,准确筛查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疾病。发热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应当熟练掌握并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和诊疗方案,加强个人防护,规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采集、运送、保存和检测。要规范发热哨点诊室工作,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群众医疗需求。

(十六)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要严格执行院感管理制度和规范,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

(十七)织密校园防控网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与辖区疾控部门、社区防控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协作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校医)的作用,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日常防控工作;要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师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

(十八)加强师生假期管理。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含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校车司机、保教人员等)假期的行踪和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要求规范个人防护并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等。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返校时须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进行14天的居家健康观察;返校前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申报,并经核酸检测阴性才可返校。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指导学生做好自我防护,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十九)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管理。严格落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购进销售贮存使用防疫措施的通告(第三十三号)》文件要求,区市场监管、交通、商务、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的排查,全链条、全覆盖监管进口冷链食品,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区内加工、流通、销售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做好高风险岗位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加大抽样检测力度,加强物品、环境和接触人员检测,有效防范新冠疫情传播风险。

(二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消毒措施。对进口冷链食品在首次进入我区第三方冷库或企业冷库倒箱过车、入库存储前,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查验货物所附的消毒证明。同时对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需打开外包装的货物内包装、搬运工器具、外环境、容器具、设备、工作台、接触点实施消毒,消毒方法要根据食品特性规范配备消毒剂,确保有效;各物流、快递等企业要加强工作场所消杀,加强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内部办公场所等场所的疫情防控管理,落实通风、消毒等措施;严格按照防控指南要求认真抓好货运场站和运输车辆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严格落实运输从业人员“验码、测温、不聚集、戴口罩”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

(二十一)养成良好自我防护习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尤其是到往公共场所,特别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到人多密集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接触之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两节”期间提倡减少聚集聚会聚餐,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禁止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传染;提倡家庭每天注意开窗通风,做好个人防护。发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应及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二十二)合理安排出行。区内人员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特殊原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登记、向所在单位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防控要求。

(二十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突出农村卫生死角清理,突出市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彻底对市场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突出家庭卫生清洁,号召广大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创造干净整洁居家环境;突出病媒生物防制,及早开展春季病媒生物消杀,加强市场、超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等人流聚集部位的预消毒工作,降低疫情病媒及环境传播风险,营造干净整洁、安全健康、和谐宜居生活工作环境。

(二十四)强化责任落实。春节前是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高效运转状态,压实“四方”责任,制定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报备制度,动态精准及时报告有关情况,遇有疫情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十五)做好应急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应急保障预案各项标准要求,人员、物资、经费等要充足保障到位,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高效、有力有序应对处置,切实筑牢冬春季疫情防线,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报告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提升政治站位,认真统筹安排,整合各方力量,开展全面摸排,实行联防联控,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目前我校总体形势良好,学校无假期留校学生,没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一调度指挥学校党委、行政认真学习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书记指示和省长具体要求,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统筹协调,迅速安排部署疫情防护工作措施。一是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校领导兼任,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研讨制定工作方案。按照“领导挂帅,部门配合;分层管理,依法防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应对,群防群控”的原则,研讨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防控全覆盖,不留工作空白点。三是下发防疫工作通知。

二、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师生防控意识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学校主页通知、公众号发布、qq微信推送、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消除恐慌情绪,增强自我防病意识,提醒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二是传达落实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为工作单位,及时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传达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每位师生。三是发布致学生的公开信。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精选

各社区应成立由社区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组员的疫情应急工作小组,下设排查组、医疗保障、安全后勤保障、消毒组等职能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要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公安民警为主的联防联控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楼栋、家庭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一)出现散发病例。

社区出现散发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尚未出现续发病例。出现散发病例后,社区应提高监测防控力度,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与管理,并做好消毒,在区卫健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出现2例及以上聚集性疫情。

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应由区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对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楼栋实施封闭管理,限制人员进出。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楼栋实施硬隔离。视疫情情况确定隔离范围。

(一)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散发病例,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二)疫区。

如果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一)散发病例。

1、病例发现与报告。发现可疑病例时,应立即联系市120急救中心,由专人专车进行转送,将病例转送到辖区街道卫生医疗机构初步排查,有需要的送区定点留观医院诊治,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后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

2、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工作。

3、接触者追踪管理。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及流行病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进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送区定点留观医院排查、诊治。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告知社区,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所有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

4、疫点消毒及保洁。做好病例所在家庭、宿舍(公寓)等疫点、公共场所、电梯(扶梯)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每日对社区办公室、会议室、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箱进行消毒。

5、疫点封锁及生活保障。按照区卫健部门的建议,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封闭式管理,因地制宜采取住宅、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适时适当调整工作安排,必要时采取停工停产等措施。

6、健康监测。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居民健康监测与登记,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配合卫健部门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每天保持与街道及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上报最新情况。

7、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稳定社区居民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二)1周内出现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

应立即报告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由街道第一时间上报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区疫情防控专家会同市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楼宇、院落实施硬隔离。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区卫健部门评估,可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终止响应。本预案将根据市、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实时调整。

春节期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各单位、部门针对本单位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在假期期间举行的各类活动,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加强疫情防控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广大师生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绝不放松。各单位要加强留校学生的管理,提醒师生出行要严格遵循学校相关要求,对跨省出行的师生做好报备工作;提醒师生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对校外人员按照“非必要不进入校园”的原则进行管理,确实因业务需要的,须提前预约,凭访客码经门岗核验身份及体温检测后方可入校。各单位本着“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校外人员进行审批。

各单位、部门在放假前对师生员工做好安全教育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醒师生在假期中自觉遵守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尽量不跨省出行,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证“黑车”,不酗酒、不酒后驾车。提醒师生要自重自爱,不参与邪教、宗教的非法活动;不参与传销活动;不涉足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对留校学生,尤其是留校学生(含境外留学生)、新疆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要加强安全教育,做好留校学生生活保障,确保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各单位、部门要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原则,在放假前对本单位所辖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自查,重点对教学楼、图书馆、会堂、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在建工程等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杜绝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私拉乱接电线、堵占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施等行为。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各单位要及时整改。假期期间若有师生要在校进行实验研究的,请各单位按照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发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落实相关工作。

各单位、部门要认真落实值班工作,保持信息畅通,强化预案管理。各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岗在位,不间断地进行巡查,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做好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置,确保安全。

望各单位、部门接此通知后,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稳定工作,并将落实情况在平安校园精细化管理平台中填报。平安办将组织人员对全校各单位进行检查。

年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文章编号:【精选】

为指导社区(村)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xx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二、工作任务。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区和街乡镇干部要下沉到社区(村),定责定岗。在街乡镇的领导下,社区(村)牵头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片警、社区卫生人员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门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街乡镇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社区(村)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6.严格密接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全市各区要指定隔离点,对无条件进行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观察。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各街乡镇,由街乡镇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社区(村)要发动社区卫生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卫生人员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7.加强消毒隔离。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三)社区传播疫情。

当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8.限制人员聚集。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明确区、街乡镇、社区(村)的责任,按照“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各街乡镇每日汇总社区(村)疫情联防联控信息,报至各区防控领导小组,无病例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乡镇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区社会工委民政局,要强化对社区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街乡镇、社区(村),进行责任倒查,视情节严肃追责。

xx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x月x日。

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社区疫情防控和及时有效处置能力,提高基层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现场配合和协调能力,在石人北路社区疫情防控应急响应队的指导下,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的应急处置与防范能力,为科学应对突发情况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0xx年2月3日上午10:00。

磨底河沿街2号景溪园。

通过演练提高各部门之间协调作战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疫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小区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疑似病人为磨底河沿街2号景溪园居民,模拟现场疫情报告人员。

各院落党居骨干。

总指挥:周冯曦。

副总指挥:陈琳、魏瑶。

组员:社区工作人员。

(1)立即通报相关疫情情况——负责人:徐小琰(报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办事处疫情应急中心)陈琳(报派出所)。

(2)现场急救(防护物资等准备)——负责人:刘琴、孙的丽。

(3)现场维护(负责警戒线、隔离室等的架设)——负责人:田野、杨韫琳。

(4)现场消杀(物业管理公司实施)——负责人:何桂生、高玙。

(5)人员疏导——负责人:周雪、梁洁。

(6)总结整改——负责人:魏瑶。

1、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2、事故假定。

第一步:物业管理公司发现本小区居民有严重咳嗽、头痛、喉咙疼、发烧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打电话通知社区。

第二步:立即上报府南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府南街道办事处:今天上午10:00时有小区居民因出现严重咳嗽、头痛、喉咙疼、发烧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目前该居民病情较严重,烧38、1度。

第三步:总指挥宣布立即启动“石人北路社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全体应急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按应急预案执行;立即向总指挥报告疫情。协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将疑似者送至小区临时隔离室,总指挥立即前往该隔离室询问疑似者,得知与疑似人员有过接触。

第四步:指派徐小琰拨打120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府南金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经询问症状、接触史和旅居史后确认为疑似新冠患者并由救护车转运到上级机构进一步排查。

《疫情应变措施》主要有:

1、派人封锁现场,疏散周围闲散人员。

2、拨打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电话,派专人在路口指引。

3、派人员穿上整套疫情防护服及口罩直奔事发地点,向该疑似者提供口罩,将疑似者带进指定隔离室隔离,并在隔离室门口派人值守。

4、指派对疑似者接触的同事、人员进行隔离、登记信息,并联系送院检查。

5、组织现场全面消杀工作;

6、信息员发布疫情通报情况。

1、参加演练人员应熟悉疫情事件处理流程。

2、对疫情场所的封锁,人员必须到位。

各人员对本次疫情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包括对本次疫情事件对患者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应急响应过程、调查步骤和方法等。

疫情防控社区活动方案

为全面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秋冬季疫情,防止扩散和蔓延,根据《__市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暨应急处置预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抢抓当前疫情形势稳定向好的有利时机,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问题导向,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抓紧推进应对可能发生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准备,全面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和扩散,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大局,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统一领导,压实责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准备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研究部暑,落实属地、部门单位、村(社区)、个人和家庭“五方责任”,快速响应、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作战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以“治未病”理念,持续强化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发挥群防群控的优势,稳防控,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成效,在巩固现阶段防控成果的同时,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四)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在前期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统等兼顾,进一步落实防控应急责任,全面落实精准防控措施,认真做好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时期差异化防控策略的落实工作。

(五)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有序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监报告、疫情控制、病例救治和信息管理等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

三、常态化防控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

1.主动配合监测。配合卫健部门强化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在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开展体温监测。配合市场监管局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市场(包括附设冷库)等开展环境监测,重点加大对自疫情高发国家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

2.及时预警响应。根据卫健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按规定发布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公众信心。做好情导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对首例报告的人员和机构给子鼓励,对缓报、漏报、瞒报的严肃处理。

(二)加强入境和中高风险人群管控。

1.加强入境人员管控。一是确保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来乐人员一律进行核酸检测;二是确保“四类人员”一律按防控规定就地进行分类处置,其他人员一律由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一律纳入村(社区)防控体系;三是确保不因输入性病例导致二代传播,杜绝三代传播和社区传播,坚决防范和化解境外输入性疫情扩散和蔓延的风险。

2.加强中高风险区域来乐重点人群排查。一是对外地通报的来乐/在乐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管控;二是对外省通报的中高风险区域的亲乐人群开展排查管控;三是对以上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3.规范人员有序流动。对低风险地区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对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在健康码互认、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分类有序流动或隔离观察政策,杜绝其他不合理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

(三)落实精准化情防控措。

1.及时发现。

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及时掌握单位职工、居住人员、出入公共场所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近期外出旅行情况;按要求对相关人员规范开展集中隔离观察、排查追踪、健康监测、随访管理等工作。

2.快速处置。

(1)接到可疑疫情报告后,精准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尽快查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一般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确保单人单间隔离。根据疫情硏判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对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不适合集中隔离的人员,应当在社区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

(2)出现确诊病例,立即进行科学精准研判,并依据病例的工作、生活、出行轨迹,分层划定管控区域,设定分类管控措施。

(3)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般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防控单元(楼栋、居民小区、自然村、病区等)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排查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及时送市人民医院筛查和诊断。

(4)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未消毒和随时消毒。对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可能的污染场所做好全面终未消毒和随时消毒。

3.精准管控。

发现疫情后,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上报上级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由上级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后要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

低风险地区:无疫情以及连续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不舍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中风险地区:连续14天内发生不超过10例确诊病例(不含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或1起聚集性疫情(指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小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

高风险地区:连续14天内出现10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不含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或发生2起及以上的聚集性疫情。

4.保障民生。

(1)切实做好集中隔离场所、居家隔离场所、封闭小区等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保障居民必需生活品供应。

(2)镇卫生院要统筹做好群众日常医疗服务,加强院感防控、发热门诊管理,完善诊疗流程。

四、应急准备。

当前,全球疫情蔓廷,预计严重流行态势将持续较长时间,境外输入风险难以避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实现阻断目标,但个别地区仍存在发生散发病例与小规模聚集性疫情,境内始终存在快速传播风险;对病毒来源、致病机理、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方面认识有限,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市新冠肺炎本地疫情虽已基本阻断,但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杂性和防控难度加大;我市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部分单位、群众出现厌战情绪、麻思想,为疫情防控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

(一)保持战备化指挥体系。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指导下,双田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全面领导、组织全镇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始终保持战备化的指挥体系,常态化运转,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启动,高效处置。

(二)强化应急能力准备。

1.医疗物资准备。确定物资储备清单,建立疫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保供制度,做好医用防护用品、消杀产品等的储备工作,至少要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确保疫情再次发生时物资储备充足、供应渠道顺畅。

2.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就近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联系,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物资储备、留观室设置、宣传教育等工作,严格做到“五有”,即有防护指南、防控管理有制度和责任人、防护物资设备有储备、医护力量有支持、留观室和转运有安排。常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强化流感等其他秋冬季传染病防治。通过需方补助、纳入医保等方式,提高流感疫苗、b型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和腺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减少流感等其他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将老年人、儿童、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作为优先接种对象,减少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进免造成医疗挤兑。

五、应急处置措施。

(一)局部出现输入性发病例防拉应急处置措施。

实施积极防御策略,精准打击和扑灭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阻断病毒传播。主要以医疗卫生机构维持病例发现、救治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及管理措施为主,除高风险时期外,保持正常生产生活。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获取的国内、省内、市内的疫情信息,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及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形势及危害,并按上级要求的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强度的开展防疫工作。

2.加强监测,强化院感。镇卫生院要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制度,建立和维持敏感的疾病监测工作;对发热门诊和常规门诊实行严格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对发热病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新入院的病人及陪护人员做好转上级医院工作;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医源性传播。

3.及时应急处置。加强培训和演练,当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病例时具备迅速扑灭疫情的能力。

4.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拉。加强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防护,做好敬老院、殡改办等重点场所防控。

5.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继续向全社会提倡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安全距离。

6.强化境外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播施。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各小组要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无缝衔接、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出入境交通工具、人员、货物等卫生检疫措施,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

(二)中风险时期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1.防控区域划定。将病例发生地所在的社区或行政村及与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地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的防控区域。当发生发例时,将病例所在的楼栋或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当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将病例所在的小区或与其周边相邻较近的自然村(组)划定为疫区。

2.人员流动管理。疫区(点)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动,组织落实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保障、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等工作。中风险社区(行政村)人员减少外出和聚集。有疫情的社区(行政村)设置卡ロ,实行24小时值守,出入口严格执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扫码或健康证明通行的要求,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有疫情发生的学校、托幼机构,由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程度、学校规模等采取学校停课等紧急措施。其他学校、托幼机构,允许上课,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做好教职员工和上课学生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4.企事业单位管理。有疫情发生单位停工停产,落实防控措施经评估后方可复工复产;可能被污染的单位采取扩大核酸检测、终末消毒等措施后可不停工停产。防控区域内单位实行封闭管理减少人员进出,鼓励远程、居家等弹性办公,鼓励错峰上下班;如疫情进一步发晨,经评估后,及时采取停工停产的措施。

5.特殊机构防控。疫情发生后敬老院等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禁止人员进出,暂停接收新进人员,停止家属探视活动。如确有探视需求的,可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视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6.公共场所管理。疫情发生后暂停开放棋牌室、游艺厅,网吧、ktv、培训机构等密闭场所。各类公共场所对进出人员实施体温必查、口罩必戴、扫码或查验健康证明方可进入,合理控制人流量和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7.密接追踪和隔高场所管理。疫情发生后,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按疫情波及人群数量和专家组意见,启动隔离场所运行,负责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安排专职医务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8.加强宣传教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使康教育活动,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已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强化公众手卫生、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佩戴口罩等健康防护意识,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遮等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三)高风险时期防控应急处置措施。

在落实中风险地区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防控区域范围。防控区域从有疫情的社区(行政村)扩大到全镇。将疫点的防控范围扩大到社区(行政村),划为疫区进行管控。

2.人员流动管理。疫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人员进出。高风险地区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区”,确需离开本市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采取适当保持人际距离的描施,包括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限制或者减少聚集、召开视频会议、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公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如需出行佩戴口罩。实施管控措施,禁止非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出。

3.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全面停课停学,实行在线教学。

4.企事业单位管理。疫情波及的一类和二类企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可不停工停产,三类和四类企业停工停产。

5.特殊机构防控。敬老院院人员一律不得进出,取消所有探视。

6.公共场所管理。餐饮服务单位停止开放;暂停开放影剧院、棋牌室、游艺厅、网吧、ktv、培训机构等密闭场所。

7.密接追踪和隔离场所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8.公共交通管理。公共交通停止运营,限制私家车、出租车等出行。

9.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权威可靠渠道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开展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如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咳呼吸道礼仪、减少公共场合聚集等。密切关注与情、依法向社会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内紧外松,做好防控政措施宣传解读,增强公众信心。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关注一线抗疫人员和重点岗位入员、以及高风险地区群众的心理问题,开通咨询热线和团体干预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其他干预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直接指挥疫情防控的工作机制,主动谋划新冠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压实五方责任,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做好资金调度,优先保障和及时拨付疫情防控资金,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支出需求,保障医疗物资动态储备。要建立疫情防控资金台账,严格规范资金用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工作落实。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等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

为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不断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共创“平安xx”。为进一步深化“红袖章”工程,xx年x月x日晚开展月月“亮剑”行动。为确保行动有效开展,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大防控万人“红袖章”工程,积极发挥由乡镇牵头组织,派出所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当前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中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亮剑”行动。全面动态管理全镇流动人口、出租房屋、重点对象、宾馆酒店、文化娱乐场所和危爆物品从业人员等底数,强力消除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有效打击和遏制违法犯罪,切实压减发案率,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的工作目标,确保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成立xx镇“亮剑”行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xx为政委,党委副书记、镇长xx任总指挥长;党委副书记xx、纪委书记程维、党委委员、副镇长xx,副镇长xx、人大副主席(常务)、岭北镇政法书记xx、派出所所长xx、交警一中队队长xx任副指挥长;综治办、党政办、派出所、财政所、交警一中队、城管队、各村(社区)、镇属各企事业单位、岭北镇工作力量为成员。设办公室在综治办,由毛亮红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综治办:统筹全镇“亮剑”行动实施开展,收集掌握和调查研究“亮剑”行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与建议。并组织实施有关督导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并将工作实施纳入年度综治考核体系。

党建办: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及其他宣传方式,对开展“亮剑”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立体化宣传,对工作实施中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舆论监督,正确引导有关舆情,提升群众知晓率。

派出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安排专门力量全程参与“亮剑”行动,负责开展设卡盘查、集中清查、蹲点守侯、巡逻防范等工作。加强对“红袖章”专业和义务巡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工作培训、监督管理、考核考评工作,依法打击处理“亮剑”行动实施中发现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财政所:负责社会治安大防控万人“红袖章”工程月月“亮剑”行动的工作经费和后勤保障。

各村(社区)、镇属各企事业单位: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红袖章”工程月月“亮剑”行动,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动员安排村(组)两级“红袖章”义务巡防队员参与月月“亮剑”行动。

1、时间安排:xx年1月22日所有参与行动人员于当天晚上7:00到xx派出所集合,7:30准时开展行动。

2、人员安排:“亮剑”行动由镇综治办牵头组织实施,派出所负责向区公安局申请公安警力配备,并配合综治办制定详细方案。共分为四个行动小组,即两个设卡巡查组和两个清查行动组(具体人员分组安排见附表)。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施“亮剑”行动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各村(社区)和镇属企事业单位要明确工作措施,积极踊跃参与,确保工作实效。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扩大宣传方式,要广泛利用专题专栏,黑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亮剑”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红袖章”工程中来,有效预防、发现、检举、揭发违法犯罪,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三)部门配合,形成合力。“亮剑”行动需要镇、村(社区)、派出所等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综治办和派出所要及时、准确研判辖区治安状况,合理铺排巡逻防控时间与节点;财政所要在资金上给予切实保障和支持;综治办要把“亮剑”行动开展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综治目标考评内容。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评。“亮剑”行动领导小组将对各村(社区)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制定专项考评办法。建立“亮剑”行动调度制度,通报人员到岗到位、发案率、打击处理、抓获现行、民转刑案件等情况。对开展“亮剑”行动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典型推介。对工作不重视、不落实,未按要求、时间、地点开展“亮剑”行动的,在年度综治目标考核中记扣2分,并约谈相关责任人;因失职、渎职,致工作上不去成效不明显,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将对相关单位分别采取限期整改、“黄牌警告”直至“一票否决”措施。

社区疫情防控应急实施方案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一)社区。

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2.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社区出现病例,是指在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病例间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指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三)疫点、疫区的划分。

1.疫点。

如果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将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围确定为疫点。原则上,病人发病前3天至隔离治疗前所到过的场所,病人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空间较小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应列为疫点进行管理。疫点一般以一个或若干个住户、一个或若干个办公室、列车或汽车车厢、同一航班、同一病区、同一栋楼等为单位。

2.疫区。

如果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将该社区确定为疫区。

(四)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一)社区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和社区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社区、楼栋、家庭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围。

使群众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3.信息告知: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出现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就诊,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到定点医院就诊。

每日发布本地及本社区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4.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区返回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登记,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自测体温两次,并将体温和健康状况每天下午4点前向社区报告,主动居家隔离14天。

街道办事处每天下午5点前将汇总报表(附件2、3)报崂山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金宏。

体温超过37.3℃立即电话报告社区,社区要立即向街道办事处、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报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安排120救护车转运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将信息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环境卫生治理:社区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物资准备:社区和家庭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6项措施,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消毒。

1.密切接触者管理:充分发挥社区预防保健医生、家庭签约医生、社区干部等网格管理员的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有条件的应明确集中观察场所。

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观察对象更加灵敏的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做好记录。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2.消毒:社区要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具体包括上述8项措施,以及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2项措施。

1.疫区封锁:对划为疫区的社区,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2.限制人员聚集:社区内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等公共场所。

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

1、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2、加强防护,不要恐慌,相信科学,绝不传谣。

3、少聚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4、关系不因距离疏远,问候到,心意到!

5、只送祝福,不传谣言,别让错误信息帮倒忙!

6、不传谣,定慧心,健康、平安、幸福过大年!

7、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8、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9、重科学、听官宣、不信谣、不传谣!

10、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

11、重视自身健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12、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13、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医。

14、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康复。

15、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16、动员起来,科学预防,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17、病毒来袭莫放松,出门口罩不可少。

18、戴口罩勤洗手,预防是的药。

19、疑似症状立即就医,侥幸心理害人害己!

20、同舟共济,群防群治,共抗新型冠状病毒,珍爱生命健康!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筑牢社区疫情“先锋岗”“防控网”“定心盘”,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筑牢社区疫情“先锋岗”,着力打造防控“红堡垒”。“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集结号”,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主要采取设卡检测、喇叭宣传、分发口罩、发布通知、倡议书和给党员一封信等方式,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让党旗高高飘扬。“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请您到这边来,把体温测一些。”“确认体温正常,做好登记记录,才能允许出入社区。”在祥和新城小区出入口防控检查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防控医疗队”“居民自治队”等多支队伍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驻扎检查岗位,对往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发放疫情防控相关宣传材料。同时,严格落实监测报告、政策宣传等制度,走访测量956户,免费分放口罩956个,做到社区防控工作心中有数、肩上有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手中有策。

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强化防控管理“网格化”。“同住一个小区,齐保平安社区。”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后,如何进行社区疫情精细化管理,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两大环节,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和控制疫情波及范围。将很多社区外围出入口封闭火缩减为一至两个。在物业设立24小时轮班监测点,对楼宇门和沿街门进行管控,不断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同时,成立以村民干部、医务人员、机关干部为主的疫情防控管家“小总理”团队,给大伙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保证居民的基本需求。

筑牢社区疫情“定心盘”,坚定群众信心“会胜利”。“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在疫情防控中,各级各部门联防联控是广大干部群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重要“法宝”。“有了党委政府亲自坐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公安干警、医务人员、消防交通等部门联合管控,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心中树立“定心盘”,让我们群众更放心、更安心,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居住在祥和新城小区的新宁镇_良说。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树立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社区疫情防控应急实施方案

为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夏石镇2022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党员群众和选举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根据国家、自治区、崇左市和凭祥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特制定此工作方案,请结合本村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村(社区)要承担村“两委”换届选举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具体负责本村(社区)“两委”换届活动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及早研判疫情形势,科学统筹谋划推进,疫情防控和换届选举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平稳、安全、有序进行。

(一)对区外、境外返凭参选人员,要实行全面登记排查,分区分级做好人员健康管理。对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返凭祥的人员,要提前告知,并按照自治区有关防疫要求落实入境报备、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健康申报等措施。

(二)所有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人员,需真实进行健康状况申报,申报状况正常并取得健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选举服务工作。申报状况异常或未取得健康码绿码的,由夏石镇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可以参加选举服务工作;核酸检测结果为异常的,不得参加选举服务工作。

(三)各村(社区)要加强换届选举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专题培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明确疫情防控相关技术和工作要求,未经培训人员不得擅自上岗。

(四)需注意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参加现场选举和服务工作:属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病例处于出院后的隔离医学观察期、无症状感染者处于解除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的医学观察随访期、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处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入境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等情况的人员。

(一)合理安排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的频次和规模,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同时还应保证选举会议质量。室内场地应选择保持通风良好的会场,有条件的可开启排风设施。与会人员座位应当保持适当间隔(如1米以上的距离)、前后排应错位就坐,并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会场入口应配置体温测试设施及免洗手消毒液。为确保选举工作顺利开展以及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所有人员进入会场均实行“测温+亮码”措施,未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由家人代办并出示健康码,体温正常及健康码合格方可进入会场。

(二)合理设置提名和选举(推选)大会投票现场,适当增加投票点,优化领票、写票、投票流程,实施错时投票,引导村(居)民有序进出尽量不逗留。公开唱票、计票时劝导村(居)民不扎堆围观,尽量减少人员聚集。

(三)严格做好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提名和选举(推选)大会及投票点、唱计票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加强开窗通风换气,使用场所和空调设施前一天先进行清洗、消毒等卫生处理。坚持每日早晩各做一次会场环境消毒,重点为门把手、桌椅、扶手等。会议现场发放笔、选票等交叉使用的物品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卫生消毒,建议多备选举用笔,一人一用。按防疫要求做好话筒、茶杯饮具及周围环境等的卫生消毒工作。楼梯、通道、卫生间和休息场所等其他公共区域也要按照有关指引要求落实好卫生消毒工作。

(四)设置临时应急隔离场所,方便救护车辆转运,同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选举过程中发现健康异常人员,应立即通知120即转送至临时隔离场所,安排医疗卫生保障人员进行初步排查,根据排查情况按规定进行处置,如为疑似病例,应及时转运到当地定点医院作进一步排查诊治。结合实际,相近村(社区)或多个村(社区)联合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小组,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防疫设施设备、医疗抢救设施设备。当属地发生疫情(出现中、高风险区域)时,要暂停举办选举活动,并第一时间向镇党委和市卫健局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甄别,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为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应急检测工作,提升社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对社区疫情应急事件响应及时、处置规范、工作闭环,特制定涌泉镇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如下。

成立涌泉镇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组长:都进新党委书记。

副组长:苏阳党委副书记、镇长。

成员:袁东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李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宋春茂人大副主席(组织、宣传委员)。

陈胜政法委员(武装部长)。

张光文党委委员、副镇长。

肖全香党委委员、副镇长。

全面指导组织动员群众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参与制订、修订应急采样方案,负责组织、协调、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

(一)综合协调组。

1.人员组成。

组长:李凡肖全香。

副组长:张永刘玉。

成员:曾琳玲、钟文惠。

责任单位:综合办、民生办、各村(社区)书记。

2.主要职责。

负责现场调度、秩序维护、后勤保障、效果评估等工作;综合评估各环节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

(二)疫情监测组。

1.人员组成。

组长:李凡。

副组长:张永。

成员:张静、王楠、赖胜骁、曾蕊。

责任单位:党群办、各村(社区)书记。

2.主要职责。

负责街道全体工作人员、进出人员的体温监测;疫情发生后,负责设置警戒区域,排查患病人员的活动轨迹和接触对象情况,确定接触者;对患病人员情况持续关注,每天加强疫情防控与巡视,加强后续观察和情况排查。

(三)救治处置组。

1.人员组成。

组长:肖全香。

副组长:刘玉。

成员:曾琳玲、钟文惠。

责任单位:民生服务办、各村(社区)书记、涌泉卫生院。

2.主要职责。

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患病人员隔离和初步诊断救治;确保发热人员隔离通道和其他干部职工疏散通道相互独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对外联络组。

1.人员组成。

组长:陈胜。

副组长:

成员:闻学春、龚敏。

责任单位:社区治理办、各村(社区)书记、涌泉派出所。

2.主要职责。

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并通知职工家属;按规定向上级部门、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情况;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消毒防疫组。

1.人员组成。

组长:宋春茂、陈胜。

副组长:冯俊武。

成员:闻学春、龚敏、交协管员。

责任单位:社区治理办、综合执法协调办、各村(社区)书记、涌泉派出所。

2.主要职责。

负责对出现疫情症状人员经过的通道及该可能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应急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办公室、卫生间、公共场所等消毒工作,并在疑似人员离开后对留观室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做好记录。

(六)宣传教育组。

1.人员组成。

组长:李凡。

副组长:张永。

成员:张静、王楠、赖胜骁、曾蕊。

责任单位:党群办、各村(社区)书记。

2.主要职责。

负责疫情发生后引导控制舆论,稳定干部职工及居民群众情绪;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干部职工不恐慌、不猜测、不传谣,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一)工作时间干部职工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

1.疫情监测组在一楼,进行消毒、体温检测等环节处理,检测体温时需保持安全距离,检测体温正常的干部职工迅速按照指定通道进入办公室。

2.在演练中,发现一名干部职工在体温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疫情监测组立即向当日值班领导报告。

3.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身穿隔离服、佩戴口罩,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对该干部职工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37.3°c。救治处置组立即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将该同志带至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二)食堂就餐演练,发现一干部职工出现腹泻等疑似症状。

1.干部职工错时就餐、分散就餐。

2.干部职工就餐须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即取即走,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结束后立即佩戴口罩并离开。

3.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结束后,佩戴好口罩,检查桌面保持干净,按一米距离排队,将剩饭菜倒进垃圾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位置。

5.就餐过程中,发现一职工出现腹泻等症状,随即对该同志进行体温测量,显示37.3℃,救治处置组立即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申请批准将该同志带至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启动应急预案。

(三)辖区居民出现疑似症状。

1.各村(社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排查、居家隔离及重点人群管控工作,实时跟踪居家隔离人员、重点人群的行踪轨迹、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情说。

2.居家隔离人员中,有人出现咳嗽、咽喉痛等疑似症状,立即报告疫情网格员。疫情网格员随即让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显示37.3℃,疫情网格员立即将疑似症状人员准确信息及现有症状报至救治处置组,救治处置组立刻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一是高度重视。全镇上下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按照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高度重视、高度警醒,以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采取坚诀果断措施,以最严的举措,科学有效抓好防控工作,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

二是明确流程。村(社区)、全机关工作人员均能明晰《涌泉镇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及应急指挥手册相关内容,确保有疑似病例出现时,能够按照规定的应急流程,快速、有力、有效落实。

社区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严防散发病例传播扩散,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xx〕275号)要求,结合忠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1.疫情监测。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县级医疗机构要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设置发热诊室,要加强预检分诊,落实发热患者闭环管理。要强化首诊医师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加强对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乡镇卫生院要做好发热病人、新入院病人及陪伴的核酸采样,及时送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检测机构要在6小时内反馈结果,阳性结果第一时间报送县卫生健康委和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医院应当在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诊断后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2.重点人群防控。落实农村地区网格化管理,乡镇(街道)、村委会要组织人员开展全面摸排,做好农贸市场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村医、春节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和边境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外省市解除隔离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重点人员落实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措施,返乡14天内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减少串门走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加强巡回检查,要动员群众共同防控,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村委会报告,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核查,异常情况迅速如实详细上报。

3.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院感防控工作。各医疗机构要落实全员标准防护措施,加强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或其他健康证明。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减少人员聚集。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的患者,不得与普通患者共用相同医疗区域和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在接诊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尽快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

4.重点场所防控。乡镇(街道)、村委会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风景区、民宿、餐馆、商超、药店、文化室、养老院、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集市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要全面规范重点场所机构管理,严格做好体温检测、定期消毒、人员限流等措施。要减少庙会集市、文艺巡演等活动,避免人群聚集。

5.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动农村群众,广泛开展农村地区卫生整治,尤其加强农村地区休闲娱乐室、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着力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村民勤洗手、随身携带口罩并定期更换,保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封闭场所且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时应当佩戴口罩。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清除病媒生物滋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6.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通过有线广播、流动宣传车、微信群、宣传画、手机短信提醒和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增强村民防护意识和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第一时间报告、就诊意识。强化流感等多病共防措施,倡导养成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聚餐使用公筷、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节庆文明新风,不大办婚丧嫁娶,尽量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家庭聚餐10人以内,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7.应急准备。乡镇(街道)、村委会要根据防控工作安排,储备好防控物资,做好应急演练,提升防控能力。尤其要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值班值守,对两节期间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发生疫情后的生产生活保障等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8.快速响应。一旦发现疫情,乡镇(街道)、村委会要立即上报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卫生健康委,并积极配合做好应对工作。县卫生健康委接到报告后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应对工作。县卫生健康委要立即组织县级专家现场指导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

9.精准管控。疫情发生后,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市级专家指导下,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管控区域范围可精准划至最小单元(如居民小区、楼栋、自然村组等),依法依规报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采取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乡镇(街道)、村委会要协助做好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者转运工作。

10.快速流调。快速组建县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在市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指导下开展工作;乡镇(街道)、村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要加强部门间联动配合,传统流调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现场流调与核酸检测相结合,流调分析与临床诊治相结合,查人、查物、查环境相结合,境内与境外相结合,迅速开展流调溯源,争取最短时间摸清可能的感染来源,判定、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行网络报告。

11.扩大检测。县卫生健康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进展,边调查边检测,按照各地制定的大规模采样检测作战图的安排,快速组织开展核酸采样检测工作,根据人群可能感染的风险高低,按照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全体村民等顺序依次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及时发现并管控感染者;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要边研判边检测,及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根据研判结果及时扩大采样范围,尽早排除潜在风险。

12.严格隔离。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群要严格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原则上,县乡一级人员在县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村一级人员可以实施居家单人单间隔离医学观察。对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乡镇(街道)、村委会和村医要按照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利用农村地区的闲置房等资源设置村级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要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落实严格分区、定期消毒、定期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等管理措施,要加强隔离对象的医疗保障、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体温监测等措施。要建立帮扶制度,由乡村、社区分别组建爱心服务队,主动问询、及时协调解决隔离人员困难。

13.集中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及时发现并转诊可疑病例。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要在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可通过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等方式,对所有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提供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服务。对于疑似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者要尽快安排救护车转运至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县卫生健康委应组织县级临床救治专家现场参与患者救治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县域内救护车归口至120急救中心统一调度。

14.环境消杀。乡镇(街道)、村委会要对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对确诊和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由相关部门处理。

15.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县级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网格分片包干机制,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强化冬春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防控。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发挥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乡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强化乡村卫生健康治理,组织村民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16.落实应急保障。县人民政府负责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按照县城(农村)疫情防控应对实操指南要求,查漏补缺,加强能力储备,确保常态化条件下流调人员不少于30人,日核酸检测量不少于1000人份,防控物资满足30天运转需要,配齐足够的社区排查力量;尤其要提高县域内核酸检测能力,切实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检测结果。

17.强化救治保障。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技术与院感防控培训。落实对口帮扶,建立二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关系,通过开展线上培训,派出专家现场指导,派出医疗力量到乡镇卫生院驻点工作等方式,提升乡镇卫生院能力。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和巡查,不断提高其疫情防控工作水平。要落实村医培训,确保能及时识别疑似症状患者,及时送医排查。

18.完善预案方案。要结合农村地区特点,研判不同情形下农村地区的检测、隔离、流调、救治等能力需求,细化应急预案,拓展前期制定的疫情防控作战图,明确对口支援农村地区人员和设备安排,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支援力量能及时到位。

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统筹和政策衔接,按照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已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知》《忠县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境外疫情输入精准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要在2021年1月10日18:00前将附件3和本地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报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备案,统筹做好农村地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尤其是元旦春节期间,农村地区人流物流加大,加上防控力量薄弱,人员防护意识相对较差,群体性活动增多,传播风险加大,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做好准备,严防死守,抓实抓细防控措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社区疫情防控活动方案

据临xxx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告文件精神,现就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

严格按照区应急指挥部要求的分工职责,组织和动员我物业服务企业立即采取行动,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部署要求,强化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实现“有预案、有监督、有落实、有效果”,确保在我物业将疫情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成立物业小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1.加强xxxx防疫培训。

2.组建疫情防控服务行动组,深入小区进行全覆盖、拉网式、地毯式巡查,不留任何死角。

3.小区按要求通过标语,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音频等途径广泛开展疫情宣传,提升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4.小区公共区域电梯、大厅、楼道等日常消杀工作,做好小区内生活垃圾的临时储存,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收集容器,联系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并进行规范化处理。

5.做好人员及车辆进出登记、体温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

6.做好外来人员摸排登记。

7.社区居委会及业委会建立联防连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按照区指挥部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小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