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机的读后感(专业18篇)

纸飞机的读后感(专业18篇)

ID:6003703

时间:2023-11-04 20:27:31

上传者:MJ笔神 纸飞机的读后感(专业18篇)

读后感是我们与书本进行对话的方式,通过总结思考,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其中。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它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共鸣的力量。

纸飞机读后感精彩

今天,我写完作业后,很无聊,我就想做点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平时特别喜欢飞机,于是,我就想那就制作一张纸飞机吧!

首先,我找来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把纸对折后打开;然后把两边的角折到线上,再反过来,对折一次,变成飞机头之后;再对折一次,把手拿的地方折出来;最后,把翅膀折出来,一架好玩的纸飞机就呈现在我的面前,看着自己折的纸飞机,心里很高兴,迫不及待的想试一下纸飞机的飞行效果。

于是,我拿着纸飞机来到院子里,举起飞机,向天空中用力一抛,飞机只是左右摇晃了几下,就掉在了地上。我赶紧把飞机捡起来,仔细的检查一下,发现纸飞机左边的翅膀比右边的翅膀大了一点,我又重新把它的翅膀折整齐。这次,我把飞机再次抛向天空,飞机很顺利的在天上平稳的飞行着,我的心也随着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我想:等我长大后,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做一架真正的飞机。那时,我就可以坐在里面,透过窗子看到湛蓝的天空,看到朵朵白云从我眼前飘过;我还可以俯看地上的青山绿水,高楼大厦,那将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

纸飞机作文读后感

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组织观看影片《纸飞机》。

影片介绍了两位主人公——一位叫阿晨的母亲和她的儿子何亮。他们原来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由于母亲阿晨被老五蒙骗吸食xxx,自此,爸爸离开了他们,母子二人过上了四处奔波的日子。

剧中妈妈为了买xxx,几乎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最后不得不搬到又破又黑的工棚里居住。每当妈妈犯毒瘾的时候,她就会把家里砸得稀巴烂,有时候还会毒打亮亮。后来在居委会奶奶的帮助下,妈妈阿晨被强制带进了戒毒所。

在戒毒所妈妈忍受不了痛苦选择了自杀,可是亮亮没有放弃母亲,他折了许多纸飞机从戒毒所的高墙外往里飞,每个纸飞机上都写着:“妈妈,亮亮想你。”妈妈被儿子感动,决心再怎么痛苦也要彻底戒掉毒瘾。

最后妈妈终于戒掉了毒瘾,她开了一个“自新洗车场”,和儿子一起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影片告诉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xxx”。

纸飞机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左轩的“纸飞机”。这本书的主人公杨金兰,是发生在1938年的故事,1943年,重庆的日军轰炸。

金兰是一个企业遇到一些事情自己冷静分析思考而非常需要勇敢精神的人。在一次重庆轰炸的时候,一个教师教书的金先生就是带着金兰,而在我们一次出现意外中,金先生却不幸受伤了,金兰勇敢地带着金先生躲在一个角落里,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一直躲了很久。金兰保护着金先生,让金先生认为没有发展受到影响太大的伤,可是,金兰的妈妈已经在这场管理混乱状态之中离去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金兰并没有倒下,她忍受着失去妈妈的痛苦,依然具有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因为她的.心中形成有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她坚信,任何经济困难学生都是这样可以作为战胜的!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79分,我坐在一个椅子上有些非常难过,我眉头紧锁,手心出着汗,两只不同眼睛一直盯着卷子或者不敢看别的国家地方,老师见到我就是这样,便走过来,轻轻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头,说:“嘉欣呀,要对学生自己有信心哦,来,有什么问题不会的题吗?老师我们可以说是教你的呀……”老师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让我感到了很多温暖。于是,我加倍学习努力,我相信他们只要有信念,坚持中国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绝不能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同学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会度过自己各种技术难关,最后我们取得一个成功。

纸飞机读后感精选

我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是难忘而有趣的。小时候,每一次看到哥哥在书桌前折纸飞机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惊奇,也会羡慕他灵活的双手,多么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折出漂亮的纸飞机啊。每次,我都会私底下偷偷拿出小纸片,回忆着哥哥折纸的步骤,悄悄地练习。但是每一次,我都折不出来。

直到有一次,我私底下的练习被哥哥无意间撞见,看着我对手里的纸片发愁,哥哥笑着拿过我手里的纸,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折出最完美的纸飞机。我入了神,看着纸片在哥哥手里一步步变成我心里的那只纸飞机,也一点一点记下了步骤。在哥哥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折纸飞机,我把自己亲手折好的纸飞机用力向空中一掷,它晃晃悠悠地飞着,不一会就掉了下来。

我拿着心爱的纸飞机,自信满满地去向所有人炫耀它,夸奖它,还拿着它跟哥哥折出来的纸飞机比赛。结果是哥哥的纸飞机飞得轻盈,我的纸飞机飞得摇摇晃晃,但是我一点儿也不沮丧,看着它,想着我自己终于能够亲手折出纸飞机,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想想,当时幼小的我在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锲而不舍地去拥抱它,慢慢接近它,最终实现它。这种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纸飞机初中读后感

《纸飞机》一开篇就写到:谨以此书,献给中华大地上我们不屈的祖辈们。是啊,正是祖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迎来美好的生活。

就像书中所描写的: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痛苦,在轰炸中她痛失双亲,哥哥淹死,妹妹也看不见了,但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猛烈的轰炸中,金兰与她的家人饱受折磨,但她们没有放弃,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最后终于迎来了光明。

书中的第四章天地歌描写了1941年6月5日的“六五”大隧道惨案。金兰的爸爸就是这时候死去的。深夜里,她和焦家妈妈坐在一起,眼泪肆意地往外流。看到这里,我的心也不禁颤抖,我感受到了那种亲人离去的痛苦,感受到了父母双亡使金兰产生的恐惧和悲愤。她悲她的父母都离开了人世;她愤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残忍地夺走了父母的生命。但生活还要继续,日本飞机还会来,她们只能躲,躲到日本飞机不再轰炸重庆为止。终于,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近郊,之后再也没有来过。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终于不用再在日本飞机轰炸之后,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捡拾仅存的东西,再搭一个家,之后再被轰塌,再建,再轰塌……虽然她们的亲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们还会活着,一如往常地活着!

女孩金兰折的一架架纸飞机,不仅承载着她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还有她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期盼与渴望!当她将纸飞机放飞天空,她相信,终有一天,重庆的上空,一定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纸飞机读后感精选

我喜欢玩纸船、纸鹤、纸青蛙……其中我最喜欢玩纸飞机。

一个星期五,老师带着我们到操场上玩纸飞机。大家的纸飞机五颜六色的,有蓝的、红的、绿的、淡绿的、深蓝的……我的纸飞机是红色的,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红心号,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温暖?大家的纸飞机各不相同,我觉得我的纸飞机最炫酷!瞧,它的头尖尖的,身体两侧的机翼,好像老鹰的翅膀。

开始放飞了。同学们有的扎起小马步,有的高昂着头,我对准纸飞机吹了几口气,希望它飞得最高、最远。只听“三、二、一!”一架架纸飞机像真正的飞机一样飞了出去。瞧,有的飞机在空中旋转,有的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有的没飞几步,就落下来了……过了一会儿,大家的飞机全都安全着地。啊,我的纸飞机是第三名!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接下去,老师让我们自由玩纸飞机。我和张梓轩比谁的纸飞机飞得更远,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三、二、一、起飞!”只见我的纸飞机像一只小鸟一样展翅滑翔,张梓轩的纸飞机没飞出去,就落在了他脚下,逗得我哈哈大笑。我赢得了胜利,在草地上跳啊、跑啊,不知道多少快活。

多么有趣的纸飞机!多么好玩的纸飞机!我们相约下次再玩。

纸飞机读后感精选

今天是星期六,又迎来了写作兴趣班。第一节是活动课,老师带了一摞白纸。“难道要办报?”同学们唉声叹气。老师笑了笑说:“看来你们还没能猜透我的心思。”“难道折纸飞机?”

同学们猜测着。老师又笑了笑,把纸发给了我们。对!就是折纸飞机!老师说:“折好后,到垒球场比赛。看谁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同学们听后赶紧“研制”自己的飞机,陆续来到了垒球场。我去时,这里已经像个小型飞机场,各种飞机在空中飞舞。比赛开始了,一个又一个飞机飞了起来,但在空中停留时间最多不超过三秒。到任灿时,他拿起自己的“谦虚一号”使劲像空中一掷,接着就一个劲儿的喊加油。飞机像是有灵性似的一起一伏,当快要碰到地面时,任灿不想看到自己飞机坠毁的惨像,蒙上了眼睛,可飞机又奇迹般的浮了起来,转了个圈,最后平稳的落了地。5。1秒,同学们都惊呆了,看来谦虚真能使人进步。接下来轮到我了,我想我的飞机肯定比任灿的差的远,可我还是股起勇气将我的“f23”抛了出去。它的表现没有让我感到失望。

先是像直升机似的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又像龙卷风一样转了三圈,接着俯冲下来,又敏捷的伏起,像波浪似的降落。把全班同学又一次都看呆了。最后,我以4。93秒的好成绩名列第二。

下课了,同学们都沉浸在欢笑中,而我,更是在回味刚才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纸飞机读后感范文

读了《纸飞机》这本书,我体会到主人公杨金兰的悲伤。在抗日战争中,她的家人一个个被炸死了,剩下为数不多的亲属也只能挤在几度坍塌的房子里,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

原来,他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当日军飞机来轰炸重庆时,美好的生活毁于一旦。在双炸中,金兰失去了妈妈、外婆、外公、爷爷等亲人,但她并没有向灾难屈服,虽然很绝望,但她最终还是凭着坚强与勇敢的品质与幸存的亲人们躲避轰炸、重建房屋,直至最终轰炸结束,家园恢复和平。因此,我觉得书中的杨金兰非常坚强。

相对于书中的这一家人,我们现实世界的人们则显得太过脆弱了吧。很多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一点烦心事,就以为整个工作都没法做下去了;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碰到一点过不去的小障碍,即使是部分优秀生在尝试几次后最终也会放弃;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学业差和老师家长的批评,竟然去跳楼!虽然,这种情况的确不好受,但怎能拿生命来开玩笑呢?况且,这比书中人们“跑警报”好多了。上面的例子,或许他们再坚强一点,就可能会成功,但如果不坚强,是一定不会成功的。

所以,当正在做一件事时,必须先要有坚强的品质,有了坚强的品质才能克服困难,克服了困难才最终能成功。

纸飞机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9年月、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人,炸伤668人;毁房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1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xx余人;1947年6月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00以上;194年8月2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纸飞机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左昡的《纸飞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杨金兰,讲的是1938年到1943年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中发生的故事。

金兰是一个遇到事情冷静思考而非常勇敢的人。在一次重庆轰炸的时候,一个教书的金先生带着金兰,而在一次意外中,金先生却不幸受伤了,金兰勇敢地带着金先生躲在一个角落里,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一直躲了很久。金兰保护着金先生,让金先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可是,金兰的妈妈已经在这场混乱之中离去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金兰并没有倒下,她忍受着失去妈妈的痛苦,依然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因为她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坚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79分,我坐在椅子上有些难过,我眉头紧锁,手心出着汗,两只眼睛盯着卷子不敢看别的地方,老师见到我这样,便走过来,轻轻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头,说:“嘉欣呀,要对自己有信心哦,来,有什么不会的题吗?老师可以教你的呀……”老师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让我感到了温暖。于是,我加倍努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念,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不能辜负老师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会度过各种难关,最后取得成功。

纸飞机作文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杨金兰一家在重庆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里,杨金兰他们一家本来团团圆圆的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因为一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使杨金兰失去了家失去了她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哥哥;还有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让杨金兰最亲爱的妹妹杨金云失去了双眼,失去了欢乐。

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是从1938年10月4日开始的,也就是日军第一次轰炸重庆市区,死亡者不少,但是庆幸的是这一次杨金兰一家都没有事。

第二场和第三场空中大屠杀是1939年5月3日、5月4日,也就是“五三”“五四”大轰炸,这一次炸死的人可就多了,一共2615人,但炸伤的人数比炸死的人数还要多,一共3668人,但是毁楼房的数量更多,一共3686栋。但是这一次杨金兰最亲爱的妈妈为了保护她的妹妹,而被炸弹炸死,也就是在这一年杨金兰的家就再也不团团圆圆了,但是这一年里还有不少空中屠杀,但都不是空中大屠杀,死亡人数比较少,炸伤人数也相对比较少。

1940年6月5日也就是“八一九”大轰炸,也就是第四次空中大屠杀。炸伤炸死人数比较少,一共313人,但是无家可归者可就多了,一共20xx余人毁楼房的数量也多,一共2224栋,但是这一次也庆幸,杨金兰他们家除了杨金兰的妈妈在1939年被炸弹炸死以外,其他杨金兰的家庭成员都没有被炸伤或炸死。

1941年6月5日也就是“六五”大隧道惨案,也可以说是最大也是人数死亡最多的唯一一次空中大屠杀。但据不完全统计,但是死亡人数是一个噩梦,死亡者一共120xx人以上。而且这一次可就是杨金兰最痛苦的一次空中大屠杀,因为杨金兰最亲爱的爸爸为了保护她继母的儿子焦小宝而被炸死,杨金兰最亲爱的妹妹杨金云被炸伤了双眼,从此以后杨金兰的妹妹都不能用双眼去看事物,而杨金兰的继弟弟焦小宝被炸伤。

1943年8月23日也就是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死亡人数比较少,但是杨金兰最亲爱的哥哥杨柏明死于1943年夏天“几大凶手之一”溺水身亡,这让她非常非常伤心、非常非常难过,但是杨金兰不能挽回这一切。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想想以前的人们、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心中住着一颗爱国的心,一颗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但是如果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那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更好的成就来报答祖国、报答为我们付出过的人、报答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然后还可以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爷爷老奶奶,有困难的叔叔阿姨,有困难的哥哥姐姐或者有困难的弟弟妹妹;也可以去给一些小学或者幼儿园建图书馆。所以好的学习、好的成就是多么的好啊!

纸飞机作文读后感

学校组织看电影,片名叫做《纸飞机》。一直觉得学校里组织看的电影不会是有多吸引人,不会有《哈利·波特》的神奇,不会有《变形金刚》的特技,更加不会有《关云长》的明星阵容。没想到,影片结束时,我已泪流满面。

电影讲述的是一对深情母子苦尽甘来的命运:小主人公何亮的母亲阿晨因染上毒瘾导致家庭离异,后来阿晨吸毒败露被送进了戒毒所。亮亮深爱妈妈,折了很多纸飞机拼命朝戒毒所围墙内扔去,每一只纸飞机上都写着“妈妈我是亮亮,我想你、我爱你、我等你”。痛苦而自责的阿晨在内心挣扎下选择了自杀,却被送进医院活了下来。亮亮在同学的歧视和生活的困苦下对妈妈爱恨交加,最终在社会的关怀下懂得妈妈现在最需要自己。于是一封封信装着一架架纸飞机承载着亮亮的一份份思念再次飞像了阿晨。终于,妈妈回家了,亮亮的生活开始有了温暖。

一只两只三只,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固执而失望的盯着满地掉落的纸飞机。我看着亮亮倔强的眼神,心隐隐在痛。“妈妈,我想你!”当我看到飞进戒毒所的飞机上赫然写着这些字,我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这个社会太丑陋。如果不是毒枭老五的引诱与欺骗,阿晨就不会染上毒瘾,亮亮也不必经历父母离异贫穷饥饿和他人的歧视。老五为了一己的利益,枉顾了他人的家庭幸福和人生,更加枉顾了法律。金钱的诱惑蒙蔽了老五的心,他自私冷漠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天下之大,有多少人像老五一样,又会有多少人像阿晨一样被拐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个社会太美好。在亮亮忍受着贫困和饥饿,不知是该恨妈妈还是该爱妈妈的时候,社会给了他关怀,让他渐渐明白,这是妈妈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能放弃妈妈。于是就有了一只又一只不知疲倦的纸飞机。这些载着满满的爱的纸飞机,让阿晨找回来活下去的勇气,让亮亮找回了从前的妈妈。如果这个社会始终冷漠对待亮亮,也许亮亮会恨阿晨,也许阿晨会再次自杀,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对这个世界绝望,是社会给予的温暖让他们重新振作了起来。

亮亮与阿晨的悲剧都因毒而起。阿晨毒瘾发作时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全身颤抖,大口喘气,大汗淋淋,那面目狰狞的表情,那被摔的东西,让我心中充满了恐惧。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远离xxx的思想,xxx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名副其实的毒瘤。xxx把真诚变成虚伪,把美善变成丑恶,把强大变成了懦弱,它无情的摧毁了无数理想、信念、自尊和健康,拆散了无数幸福的家庭。就像是一直说的那句宣传语“珍爱生命,远离xxx”,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关心你爱护你的人,我们都应该洁身自好远离这种罪恶的事物。

在远离xxx的同时,我们不能对误入歧途的人以一味的冷眼歧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力量,帮助他们早日回到正途。社会不需要xxx,但社会需要爱。

《纸飞机》读后感读书心得

我读了一本关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书《纸飞机》,它讲述了日军用轰炸机轰炸重庆近郊,主人公杨金兰的成长历程。

抗日战争年代,日军飞机的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破坏了女孩杨金兰快乐的童年。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离她而去,一次次的敌机轰炸,一次次的敌机离去,我恐惧着金兰的恐惧,期待着金兰的期待,品味着金兰与家人的分离之苦,分享着金兰希望不灭的坚定信念。

读了这本书,我想了很多。金兰的生活那么艰难,但她心怀希望,与幸存的家人一起坚守着,抗争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而我呢?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把我打倒。记得有一次,我尝试边弹琴边背诗。曲子已经练熟,诗也已会背诵,可两者结合时,怎么都配合不好。刚开始,我也相信只要多练几遍,就一定能配合好,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失败,我是愈战愈败,愈败愈战,可耐心还是用完了,也没用弹背好,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坐在一旁耐心陪我练习的妈妈见我这般模样,只好让我下次再练,这次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以后要向金兰学习,心中永怀希望,不言弃,不服输,胜利终将迎来。

《纸飞机》读后感

20xx年3月24日,也就是星期三晚上,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师生以及学生家长一起观看了一部拒绝毒品的教育片――《纸飞机》。19点30分,各班的同学们抬着椅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秩序的来到电影放映场――学校体育馆,静候着工作人员放映电影。渐渐地,家长们也陆续走了进来。

在同学们的焦急等待下,电影终于放映了。我煞有其事地看着屏幕。慢慢地,看着看着,久违的眼泪滋润了我的眼眶。我深深地被影片中的小主人公――一个想当飞机师的男孩何亮的故事感动了。本来他也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有一天他的妈妈头疼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给了几片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吃了那几片药,头不疼了。

可是,过了几天,她没有那种药吃,头就又疼了起来。从此,何亮的妈妈就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正因为这样,他的爸爸弃他们母子而去。妈妈进了戒毒所,孤苦无依的他只好投靠已组建新家庭的爸爸。但他没过几天,又回到那破旧的工棚里栖身。他不辞辛苦地折纸飞机,希望妈妈可以收到纸飞机,收到他真诚的问候……看到这里,我的眼睛里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想当飞机师的小男孩,一个稚嫩的小男孩,一个与我同龄的男孩用儿童的方式挽救了一个差点儿走上了犯罪道路的人世间与众不同的母亲。

如果像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太子”、“小公主”们,能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吗?能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吗?能有这样的处事态度吗?有一个问题不能不说。毒品,向来是人民的公敌。

但是,为了那把杀人不见血的刀――金钱,不少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无知,用各种方法引诱人们吸毒,从中获取暴利。人们一旦染上毒瘾,发作时如万箭穿心,像千百万蚂蚁抓心,极难把毒瘾彻底戒掉。所以,在此,我奉劝人们:“想珍爱生命,先要做到远离毒品!”

《纸飞机》的读后感

《纸飞机》这本书讲述的是杨金兰一家在重庆发生的故事,读完后令人震撼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纸飞机》的读后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十分好看的书—《纸飞机》。

《纸飞机》是一本以重庆轰炸为主题背景的书,作者笔下的小女孩杨金兰与她的家人栩栩如生,讲述了杨金兰因长期遭到日本轰炸而失去亲人,她变得越来越麻木,也变得越来越坚强。

本文以1938年到1942年分为5个章节,描述了金兰一家的悲惨经历,先是妈妈死亡,爸爸死亡,哥哥溺水,妹妹被弹片炸瞎双眼……小金兰一次次从废墟中跌倒,又一次次从废墟中爬起。但她仍然努力练字,她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小金兰这勤奋刻苦,不怕艰辛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纸飞机》这本书像清泉流入了我的心中,使我永远不能忘记。

“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

“重庆大轰炸,一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

“一个女孩,一个家,一座城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与两千枚炸弹赛跑的日日夜夜”

“不屈服,不投降,不放弃。生活本身,即是希望。”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为自己而战斗!世界上的每一天,都不是平凡的。”

《纸飞机》一开篇就写到:谨以此书,献给中华大地上我们不屈的祖辈们。是啊,正是祖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迎来美好的生活。

就像书中所描写的: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痛苦,在轰炸中她痛失双亲,哥哥淹死,妹妹也看不见了,但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猛烈的轰炸中,金兰与她的家人饱受折磨,但她们没有放弃,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最后终于迎来了光明。

书中的第四章天地歌描写了1941年6月5日的“六五”大隧道惨案。金兰的爸爸就是这时候死去的。深夜里,她和焦家妈妈坐在一起,眼泪肆意地往外流。看到这里,我的心也不禁颤抖,我感受到了那种亲人离去的痛苦,感受到了父母双亡使金兰产生的恐惧和悲愤。她悲她的父母都离开了人世;她愤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残忍地夺走了父母的生命。但生活还要继续,日本飞机还会来,她们只能躲,躲到日本飞机不再轰炸重庆为止。终于,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近郊,之后再也没有来过。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终于不用再在日本飞机轰炸之后,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捡拾仅存的东西,再搭一个家,之后再被轰塌,再建,再轰塌……虽然她们的亲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们还会活着,一如往常地活着!

女孩金兰折的一架架纸飞机,不仅承载着她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还有她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期盼与渴望!当她将纸飞机放飞天空,她相信,终有一天,重庆的上空,一定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3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39年5月3、5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5人,炸伤3668人;毁房3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313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xx余人;1947年6月5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xx以上;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件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来,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纸飞机》读后感

我读过许多关于抗日战争的书,读完之后我总是感到不安。在繁荣时期,我们的眼中和记忆中很少有战争。然而,抗日战争的过去、鲜血、眼泪和屈辱,铭刻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他们仍然伤痕累累。痕迹依然荒凉,诉说着,记录着――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落后总是被打败的。

左敏的《纸飞机》杨童年的平静被频繁的日本轰炸所粉碎。他的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和其他亲属在战争中丧生。杨的纸飞机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对胜利的希望和对和平的希望在飞翔。她在恐惧和痛苦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她的家一次又一次地在废墟中重建。

重庆只是整个国家的一小部分。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的研究和考证,发现在抗日战争中,有3500多万人被中国军民打死打伤,中国损失了10多亿美元的财产和战争费用。仅南京大屠杀就造成30万人死亡。

从1931年到1945年,每一天都是惊心动魄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危机,日军狂轰滥炸,许多繁华的地方变成了废墟,许多英雄为国捐躯,许多无辜的平民失去了生命,许多杨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到处都是。日本侵略者用他们所有的力量践踏他们,而我们的英雄们用血肉筑成了一座新的长城来扭转局势。张自忠将军说:“如果我死了,我的国家就能生存。”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子和孩子的遗书中说:“为国家的成长而牺牲一切,为国家而死,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杨靖宇、童、赵一曼、琅琊山五壮士。每个名字都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虽然离我生活的时代太远了,但枪声仍在我耳边回响。当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山川被破坏时,将军和士兵并肩而立。从将军到普通百姓,士兵和普通百姓与敌人作战。他们代表国家和民族。这个国家落入敌人手中。除了自救,别无退路。

前线在打仗,后方的杨、等家族也在自救。小家庭在废墟中重建,并继续支持前线,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我最佩服杨的勇敢。妈妈被杀了,她没有哭。父亲,祖父,祖母。一个个亲人失去了,她没有哭,也许她的眼泪留在心底!生活教会我们要坚强。她足够坚强去面对生活的磨难,克服她的恐惧,并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面对它们。我知道有时候流泪对生活毫无帮助,与其崩溃,不如擦干眼泪勇敢地面对。只要你不放弃,生活总会有希望。我相信“雨后总是阳光”,雨后彩虹是最美的风景。

千千一千万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不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回顾前进的道路,我们的前辈用鲜血和抵抗赶走了耻辱,也明白了一个真理:只有加强我们自己,我们才能骄傲地昂首挺胸。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的负担仍然很重。

《纸飞机》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关于抗战的书,读了之后总是感到不安。在繁荣时期,我们的眼睛和记忆中很少有战争。然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过去,血泪,屈辱,都深深地刻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他们仍然伤痕累累,小路静静地躺着,荒凉地,诉说着,记录着,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当我们落后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打败。

左昡的《纸飞机》中杨金兰童年的安宁被日军进行频繁的轰炸打破了,妈妈、爸爸、爷爷、外婆……等亲人之间相继在战争中遇难。杨金兰的纸飞机可以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就是不断地实践中放飞,她也通过一次次在恐惧和痛苦中变得发展越来愈坚强,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废墟世界中被不断重建。

重庆只是全国的一个小小的投影,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十余亿美元。单是南京大屠杀,就有30万人遇难。

从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天进行危机四伏,日本人民军队狂轰滥炸,多少经济繁华发展之地可以变成一个废墟,多少中国英雄为国捐躯,多少以及无辜群众平民不能丢了自己性命,多少个杨金兰公司失去父母亲人,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日寇铁蹄开始肆意破坏践踏,而我们的英雄用血肉之躯铸成新的长城,力挽狂澜。张自忠将军说“我死则国生”,戴安澜将军在作文给妻儿的遗书中通过这样说:决以全部都是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杨靖宇、佟麟阁、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学生名字就是刻在社会历史的丰碑上。虽然他们离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遥远,然而没有枪炮声犹在耳边回荡。在国家企业危难、山河破碎的时刻,将军和士兵并肩作站,军人和普通百姓之间一起共同抗敌,上至将军,下至基层百姓,为国家和中华民族而站,国家已经沦陷,唯有提高自救,再无任何退路。

在战斗面前,像杨金兰这样的家庭背后也在拯救自己,小家庭重建成废墟,继续支持前线,直到抗战胜利。我最佩服杨金兰的勇敢。妈妈被杀了,她没有哭;爸爸,爷爷,奶奶...一个个亲人失去了,她没有哭,也许她的眼泪在心底!生活教会我们坚强,她面对生活的磨难,克服恐惧,一次又一次地勇敢面对。我知道,有时眼泪对生活是无用的,最好是擦干眼泪面对,而不是永远无法恢复。只要你不放弃,生活就会永远有希望。我相信“太阳总是在风雨后”,风雨后的彩虹是最美丽的风景。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不懈,赶走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回顾过去,我们的祖先用鲜血和斗争,战胜了屈辱,并且明白只有加强自己,我们才能站起来,成为骄傲的中国人。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肩上还有很重的担子。

《纸飞机》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左]的《纸飞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杨金兰,讲的是1938年到1943年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中发生的故事。

金兰是一个遇到事情冷静思考而非常勇敢的人。在一次重庆轰炸的时候,一个教书的金先生带着金兰,而在一次意外中,金先生却不幸受伤了,金兰勇敢地带着金先生躲在一个角落里,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一直躲了很久。金兰保护着金先生,让金先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可是,金兰的妈妈已经在这场混乱之中离去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金兰并没有倒下,她忍受着失去妈妈的痛苦,依然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因为她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坚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79分,我坐在椅子上有些难过,我眉头紧锁,手心出着汗,两只眼睛盯着卷子不敢看别的地方,老师见到我这样,便走过来,轻轻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头,说:“嘉欣呀,要对自己有信心哦,来,有什么不会的题吗?老师可以教你的呀……”老师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让我感到了温暖。于是,我加倍努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念,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不能辜负老师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会度过各种难关,最后取得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