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常识我会漱口教案范文(13篇)

小班常识我会漱口教案范文(13篇)

ID:6251701

时间:2023-11-07 18:03:47

上传者:纸韵 小班常识我会漱口教案范文(13篇)

通过小班教案的实施,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特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如果您对小班教案有一些困惑和迷茫,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得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准备:

《漱口》挂图、自制大嘴头像、《刷牙歌》。

过程:

一、大嘴的丁丁xx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我们看看他是谁?(出示大嘴头像)xx他是大嘴丁丁,今天他吃了很多东西,吃得满嘴都是,我们看看有些什么?(白菜、萝卜、小鱼、糖、苹果)xx丁丁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吃了小鱼,是个不调试的好孩子。丁丁说:“吃完东西了,我要去睡觉了。”可是嘴里有这么多的东西,很不舒服,现在我们想个办法帮帮他吧!

二、我帮丁丁漱口xx我们一起来帮丁丁漱口吧!漱口需要什么东西?

xx播放音乐,教师帮丁丁漱口。上漱漱,下漱漱,左漱漱,右漱漱。

xx漱完口后,我们看看丁丁的嘴里少了什么?

三、老师教我漱口xx小朋友,我们看看自己的好朋友小嘴巴干净吗?

xx现在老师来教你们漱口。(出示漱口他)xx幼儿边念漱口儿歌,边做动作。

四、我会漱口xx讲解漱口时应注意的地方xx播放音乐,幼儿漱口。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甜食都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棒棒的。

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我会漱口小班教案

1、活动的导入。

2、幼儿交流感受。

3、出示收集的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闻味道,说感受。

看水里,找东西,认识餐后刷牙的重要性。

讨论刷牙的好方法。

4、行为的练习。

引导幼儿了解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5、听儿歌〈刷牙歌〉。

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漱口

1、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学习漱口方法。

巧克力、勺子、小镜子、水杯等。

1、请幼儿吃巧克力。

2、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牙齿。

老师:我们来看看嘴巴里有什么?牙齿是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粘满了巧克力,黑黑的。

3、讨论如何清洁牙齿。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牙齿上面的巧克力赶走?

引导幼儿说出刷牙和漱口。幼儿园里没有牙刷,我们可以漱口。

4、学习漱口方法。

教师边读儿歌边做示范: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学习正确漱口方法。

5、比一比。

幼儿漱口后,请老师评价谁的牙齿最干净。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2、谈话形式请出小客人“叮叮”

(二)、了解叮叮的饮食,引出漱口。

1、观察叮叮的大嘴巴找出他所吃的食物。

2、点数叮叮吃了几样食物(5样)。

3、小结:只有不挑食身体才最棒。

4、提问幼儿:叮叮想休息,可是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能睡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出漱口。

5、教师出示:杯子、水滴,随音乐演示给叮叮漱口。

6、请个别幼儿给叮叮漱口。

7、利用奖励的形式分给小朋友饼干吃。

8、小朋友互相观察小嘴巴的变化(有食物残渣)引出小朋友漱口。

(三)、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

1、用儿歌形式讲解漱口过程,重点强调漱口方法(手拿花花杯,含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教师利用道具(大杯子)正确示范,激发幼儿兴趣并找个别幼儿上前漱口。

3、幼儿自己尝试体验漱口能让嘴巴变干??

4、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演示漱口加深印象。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做为小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对保护牙齿健康十分重要,正是这些小细节,将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为丰富的护牙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2.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水杯、毛巾、温开水、脸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它很喜欢你们,你们想不想见见它呀?好,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揭示挂图)嗨!这个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个招呼吧!

二、学习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个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请一位幼儿上来点数食物。

2.丁丁吃了5样东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还吃鱼,一点也不挑食。告知幼儿不挑食才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3.吃完东西,丁丁说:“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齿里面有这么多这么多东西,还有糖果,等会睡觉的时候会怎么样呀?(有虫牙)那怎么办呀?导入主题,漱口。漱口的时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图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漱口的过程,利用小水滴,帮助幼儿加深对漱口的顺序(左右上下中)。

5.请一位幼儿上来帮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儿嘴巴跟着一起动。

6.第一次漱口完毕后,胡萝卜、青椒、小鱼不见了。但是还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没有漱掉,再请一位小朋友帮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8.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漱口的正确方法:教师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边咕噜咕噜,右边咕噜咕噜,上边咕噜咕噜,下边咕噜咕噜,中间咕噜咕噜,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请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旁自己漱口,教师一边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一边摄像。

10.请幼儿观看录制视屏,再次巩固正确的漱口方法。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和丁丁都学会了怎样去漱口,以后我们吃东西了都要去漱口,要保持牙齿的干净,才不会有蛀牙。现在我们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教学策略上我主要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但是让幼儿真正养成饭后漱口的方法不是本节课所能达到的,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引导。

我会漱口小班教案

1.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幼儿吃完东西会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3.幼儿会说《漱口歌》,并用肢体表演。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漱口》

活动目标 :

1.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毛巾、茶杯各12个、盘子3个、桶3个、叮叮图片、音乐《刷牙歌》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叮叮”,引起幼儿的兴趣。

t:我很喜欢你们,我有个好朋友他也很喜欢你们,来看看他是谁?提问:他叫什么名字?

2.t:叮叮是个大嘴巴的小朋友,他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的东西,提问:知道他今天吃什么的吗?还有吗?(请个别幼儿说)

一共吃了几样呢?(请一名幼儿带大家数一数)

3.教育幼儿不挑食

t:叮叮他又吃水果、又吃蔬菜、还有小鱼,他一点都不挑食,什么都吃,你们是不是也不挑食呀?什么都吃身体才会棒!

4、t:吃完东西叮叮要去睡觉啦!可是牙齿里有这么多东西怎么办?(讨论方法)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示范:手拿小水杯,含口清清水,抬起头,咕噜咕噜吐出水。牙齿变干净!

(2)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6、帮助叮叮漱口。

7、幼儿尝试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师将幼儿漱口的情景拍摄下来。

8、幼儿观看自己漱口情景。

9、结束。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1、学会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变干净,保持口腔卫生。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儿歌。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个)、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乐。

1、介绍“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数数吃了几样。

2、“小明明”吃饱了——睡觉——嘴里食物怎么办——道具水滴———音乐—上下左右。

3、互动——请一位小朋友帮“小明明”漱口!

4、学习漱口——小朋友相互观察牙齿———引导幼儿叙述漱口过程———儿歌。

5、给孩子拍张干净的牙齿照片留念。

因为本节是小班的健康课,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抽象、夸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利用儿歌来强化漱口时我觉得我做的不够细致。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孩子掌握漱口的方法,应该利用儿歌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够更加形象的掌握漱口方法。

小班综合常识教案:漱口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1)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2)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的音)

(3)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 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1)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2)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3)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3、提问

(1)“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2)“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3)“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4)“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4、集体学念儿歌

(1) 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大嘴巴丁丁头像一个,展板一块,自制大水杯一个,水滴四个。

2、音乐《健康歌》、《刷牙歌》、《漱口歌》动画、电脑、电视机、照相机。

3、水杯人手一个,温水、漱口筒、餐巾纸每组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嘴巴丁丁头像,引起幼儿兴趣。

2、了解丁丁吃的食物,并复习5以内的数数。

提问: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谁来数一数。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从上往下有顺序的数数。教育幼儿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帮助丁丁把牙齿变干净,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1、老师:丁丁想睡午觉,能不能马上就去?

2、帮丁丁漱口,提问:漱口需要哪些东西?

3、教师在《健康歌》音乐中示范给丁丁漱口的方法。

4、提问:刚刚给丁丁漱了哪些地方?牙齿上的哪些东西没有了?

5、请一名幼儿上来操作,再次为丁丁漱口。

(三)、幼儿操作练习,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1、请幼儿互相检查牙齿是否干净后,激发幼儿漱口的欲望。

2、教师交代要求。

3、边看《漱口歌》视频边学漱口的儿歌,进一步概括正确的漱口方法。

(四)、教师组织幼儿合照留影。

老师:把你们干净的牙齿露出来一起拍张照吧!

小班综合常识教案:漱口

1、学习漱口的方法,懂得餐后漱口的重要性。

2、知道漱口是为了保护牙齿。

3、能积极参与互动。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ppt课件、奥利奥饼干、盘子、镜子、幼儿每人一个小杯子、水

(一)引起幼儿兴趣:嘟嘟熊要邀请小朋友去他家做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ppt课件)。

1、今天是嘟嘟熊的生日,嘟嘟熊请小朋友吃奥利奥饼干。

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咕噜咕噜漱口》含ppt课件

(三)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幼儿自由尝试漱口,教师观察。

2、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3、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集体模仿漱口动作。

教师提醒幼儿:水喝到嘴里马上就吐出来,可不行,应该让水在嘴里上上下下冲洗几次,才能把脏东西冲走。

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池里。

7、照镜子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四)初步形成饭后漱口的意识。

小朋友们学会了漱口的方法,就能保护你们的牙齿,在幼儿园中什么时候漱口呢?

我们吃完饭一定要漱口,不然大牙虫就出现了。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

2、一次性纸杯、温水、接水桶、小毛巾。

3、背景音乐《洗刷刷》,《刷牙歌》。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请幼儿吃点心,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你们做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张大嘴巴老师一人给你们分一块尝尝,咦你们瞧还有谁在张着嘴巴等着我呀?哦,他叫丁丁,你们跟他打个招呼吧!)。

2、出示丁丁头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他今天吃的东西可真多,一起说说他都吃了什么。)。

3、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准确点数食物的数量、说出食物的名称。

(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4、渗透情感教育,要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丁丁吃了这么多东西,有蔬菜,有水果、还有鱼,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教师通过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丁丁是一个不挑食健康的小朋友。

(希望你们也能像丁丁一样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通过帮丁丁漱口,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及作用。解决重难点。

1、通过谈话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漱口对口腔的保护作用。

(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丁丁就要午睡了,你们看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可以睡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嘴巴变干净?)。

(吃完东西要漱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嘴巴、牙齿干干净净不生病。)。

2、老师帮助丁丁漱口,幼儿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

(咱们来帮丁丁把嘴巴变干净,谁知道漱口需要用什么东西?水杯和干净的温水能让嘴巴变干净。)。

小朋友仔细看,我是怎么样丁丁漱口的。

(刚才我帮丁丁漱口,都漱了哪里?)。

3、请幼儿亲身体验,帮丁丁漱口,加深印象。

(丁丁的嘴巴干净了吗?还有几样东西?谁想来继续帮帮他?)。

4、幼儿通过教丁丁漱口,再次学习漱口的方法。

(漱口的本领你们学会了吗?丁丁还不会,咱们一起来教教他吧。)。

教师引导全体幼儿通过口腔做动作,掌握左边、右边、上边、下边等漱口方法。

三、幼儿亲身实践,掌握漱口方法。解决重难点。

1、引导幼儿之间相互观察牙齿,激发实践的'愿望。

(刚才小朋友还吃了我送你们的点心,和周围的小伙伴相互看看,你们的嘴巴干净吗?不干净该怎么办?吃完东西不及时漱口可不是好习惯,咱们也赶快把嘴巴变干净。)。

2、教师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实践练习。

(请小朋友到桌子上每人拿一杯水,像给丁丁漱口一样,把自己的嘴巴漱干净。漱完口要把水吐到桶里,最后用一张纸巾擦擦嘴巴。)。

3、教师在幼儿漱口时进行录像,帮助幼儿巩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