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事迹材料(通用12篇)

自强不息事迹材料(通用12篇)

ID:6293732

时间:2023-11-08 07:40:02

上传者:琴心月 自强不息事迹材料(通用12篇)

事迹材料通过真实的描述和数据统计,能够客观地展示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成果和贡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事迹材料范例,供大家参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小杰,男,1997年4月出生,金塔县第三中学八年级(21)班学生。

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家里,他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团员;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他的品德修养深受老师、同学和周围人的一致好评。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老师心目中,他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快乐的畅游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数次被表彰奖励。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课内课外谦虚好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性鲜明的自我。不论是当课代表还是宿舍长他都尽职尽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他是同学公认的好伙伴在同学心目中他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与同学相处中,他待人随和,乐于关心帮助他人,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矛盾,和同学在快乐生活中共同成长。对于班集体这团队的荣誉他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他都会主动承担。

他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参加了音乐、绘画特长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全校器乐大赛中为班级争光。他是班级事务的热心人教室的笤帚坏了,他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新的给大家使用。同学们钢笔没水了,他会买几瓶墨水放在教室,方便同学们。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陈旧了,他会主动将自己的图书悄悄拿来供同学阅读。班内的娱乐器材缺乏,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心爱的跳棋捐献给大家。平时值日他总是抢着干,第一开始,最后一离开。他拾金不昧,受到同学们的表扬。有时,住宿同学缺少回家的路费,他会主动将自己的零花钱借给同学。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小刘,来自岱山中学。她是学校中典型的优秀班干部、模范学生、三好学生。她学习努力,不偏科,每门功课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成绩优异。数学是她学习上的弱项。为了攻克数学这一堡垒,她下课勤于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搞懂不罢休;平时主动预习、复习,及时纠错、消化难点,每每与难题较劲至深夜;中午教室有点吵,她就跑图书馆、找空教室,自找课外习题补习,孤军作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成绩有新的突破。除课内学习外,还主动挑战自己,积极参与各种比赛,给自己学习加压。

《从中国瓷器发展史看“中国制造”》获舟山初中历史与社会小论文三等奖,《从四大发明的影响力看中国的科技发展》获舟山市历史小论文二等奖,参加英语书法比赛获市一等奖。她不只在学习上从不服输,运动场上也从不示弱。1500米长跑、越野赛、登山,让太多女孩子望而却步的比赛项目,她硬是扛了下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她不仅参加女子三项全能、跳远项目的竞技,数次获第一,1500米长跑、越野赛、登山也从没拉下,而且每次都全力以赴,勇夺奖牌。参与班级事务,费时又费力,该同学却主动承担班级事务,积极为同学服务。在“经典阅读”主题班会,为达到既风趣又有知识性的活动效果,挑灯夜战数日。其中为了设计了一段可供表演的经典名著电影对白,因在网上找不到现成对白,她硬是四处请教、反复琢磨倒腾至凌晨,终于大功告成,主题班会也博得老师、同学的称赞。正是她的这种积极进取和勤奋自强的精神,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小海是甘孜州巴塘县人民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该生学习优异,品德优良,积极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对自己严格要求,他多次获得“四好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小海本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7岁时,灾难降临。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从此残疾卧床不起。母亲承担起家庭重任,靠摆小摊维持家庭生活,年幼的小海也帮着母亲担负起照料父亲、妹妹的责任。

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做饭洗衣、为父亲端屎端尿,尽管受苦受累,他每天早早起床,帮父亲做早饭、穿衣、喂饭。无数个夜晚,爸爸因为疼痛呻吟,小海龙都会配合妈妈端水、递药,看着爸爸痛苦的样子,小海龙忍着没有哭出声来,一个人的时候,才悄悄擦掉眼泪,他一直坚强地充当母亲的左右手。当妈妈到拉萨进货时,小海龙像大人一样细心照料这个家庭,每天放学回家,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吃现成的,要忙着烧水、淘米、洗菜,给父亲倒水、喂药、清洁。饭做好了,先照料父亲和妹妹吃饭,然后才能打开书本做功课。

为了能更好的照料爸爸和妹妹,小海龙学会了合理分配时间,什么时候帮爸爸洗脚、擦背、搓手,什么时候照顾妹妹的生活学习,什么时候完成自己的功课,小海龙都有安排。尽管如此,每天小海龙还是要忙到很晚,但他从没有叫一声苦。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帮妈妈支撑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

学习、生活、成长的路艰辛而漫长,小海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学校,他从不向老师和同学诉苦,始终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央视少儿频道走进巴塘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鞠萍姐姐被小海勇担重任照料残疾父亲、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现场采访他,还邀请他到北京参加了“甘孜州群众工作之爱国感恩守法团结巴塘连北京”系列活动,号召全国的小朋友向这位孝心少年学习。他无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一名当之无愧的孝心少年。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李xx:功山镇初级中学226班学生。他自理自立、吃苦耐劳、沉稳朴实;他刻苦努力,成绩不断上升,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他尽力替父母分担家务,还承担着照顾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和年幼妹妹的责任。在父亲不幸去世后,他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加坚毅,更加努力的帮母亲操持家务,挑起家庭重担。

在寻甸县功山镇初级中学,有一位毫不起眼的同学。说他毫不起眼,实在是太准确了:和班上以及校内那些自诩为或被誉为“帅哥”的男同学相比,他相貌平平、衣着普通、言谈举止淡而无味,甚至可以说是腼腆拘束,根本没有那些“帅哥”衣着光鲜、言行潇洒的“范儿”;他学习成绩勉强算是中等偏上,上课也只是一副温吞样,既不积极主动提问,也不会违反课堂秩序……总之,他既不像学习成绩优异那些同学,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也不会像学习成绩低下那些同学,会受到老师们的催促;更不会像经常“惹事”那些同学,会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看管”。他就是班级以至学校里最普通的那类人,最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忘记”的那类人。

可是,这个从入学就丝毫不会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这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却逐渐打动了老师和同学,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尊敬、感动。

这个毫不起眼却越来越让大家感动佩服的同学,就是功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226班的李xx。

1998年9月,李xx出生在功山镇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处于喀斯特地形的滇东北山区,多石少水,土地狭窄贫瘠,交通不便,经济收入低下,村民家庭普遍贫困,李xx的家庭更是这个贫困村中的典型贫困户。李xx的父亲李柱友是家中的长子,既要负担年老多病父母的生活,还要养育儿子李xx和女儿李燕,也要指导和帮助尚未成家的弟弟妹妹。可以说,李xx的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

由于家庭贫困,李xx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和沉稳朴实、坚韧不屈的性格。李xx从小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同龄的小伙伴们还整天在父母怀里撒娇哭闹时,李xx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

上小学后,他越来越懂事了。他把对父母辛劳的感动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农活很多,李xx就在课余时间协助父母下地干活、上山放牛,打猪食割马草;从山上或地里回家,李xx又帮助父母洗菜做饭,照管妹妹。他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单独负责煮好全家人的饭。李xx的爷爷奶奶年纪很大了,身体不好,李xx在周末回家或假期里,为爷爷奶奶添饭夹菜、打水洗脚、披衣烫药。李xx对同龄的小伙伴关怀备至,虽然他不善言谈,但和小伙伴的关系很融洽,对村中的父老乡亲,李xx恭谨谦和,经常主动帮忙,左邻右舍的人说起李xx,都说他“懂事”、“听话”,“很有本事”,“当得个大人”。

由于家庭贫困,土木结构的房屋破旧不堪,李xx的父亲就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打算多积攒一点钱重新建盖新房。由于长期辛苦劳累,李xx的父亲不幸在20xx年12月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这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李xx的爷爷奶奶和母亲一想起这事就忍不住哭泣,但李xx总是当面劝慰爷爷奶奶和母亲,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撑起这个家。这个坚毅的男孩子,当着大人不流眼泪,可是,一想起父亲,他也会在半夜偷偷起来,躲在院子的角落里悄悄哭泣。面对父亲不幸去世的惨痛事实,李xx没有被压垮,没有丝毫消沉,他反而更加坚毅,更加努力地帮助母亲操持家务,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劝慰母亲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自己读初中、妹妹读小学都免书学费,国家还有生活补助费,将来读高中读大学还能申请救助和贷款,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叫母亲不要担心。

由于从小养成了坚毅不屈的性格,李xx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不服输的性格。家庭贫困,农活繁杂,加之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李xx的学习几乎得不到家庭辅导,学习基础薄弱。小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下。但靠着一股不服输、不屈从于命运的劲头,李xx不断刻苦努力学习。在学校里,同学们课余时间嬉笑玩耍,李xx却利用每一个课余时间坚持复习预习;课堂上,他的表现看似木讷沉闷,实际上,他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他波澜不惊的表现后面,却有着一颗对知识无比渴望的心。

由于刻苦学习,李xx的成绩不断上升,每次学期末检测,他的成绩都会上升30个名次左右,他从初中入学时的中下等成绩,到七年级结束时的中等,到八年级上学期,他已经上升到了班级和年级前列。特别是语文方面,他不善言辞,入学时语文成绩不好,作文更是写不好,而经过努力,他的语文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甚至还写出了优秀的作文,发表在学校校刊上。父亲去世后,李xx更是把丧父的悲痛化为学习的动力,他在德智体方面的进步,越来越大。

李xx虽然是毫不起眼的,但他坚毅奋发的性格,又是那么的不平凡!我们相信,这个小男子汉,一定会实现他的梦想,取得成功!我们为他祝福!

自强不息先进事迹材料

现在说起杨丽萍,都知道她是我国的舞蹈艺术家,她的《雀之灵》《孔雀公主》《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等享誉世界,成为舞蹈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丽萍成名背后所经历的辛苦,而她对自己的辛苦又另有一番认识。在一次电视采访节目中,杨丽萍为观众展示了她独特的辛苦观。

杨丽萍的童年是在山村度过的,从小她父母离异,作为家中长女的杨丽萍,开始承担很多家务活儿,还帮大人做繁重的农活儿,放牛、上山打柴、采茶、插秧、捡麦穗、舂年糕、织布,几乎所有的农活儿,童年的杨丽萍都做过。听杨丽萍微笑地谈起童年,主持人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美丽瘦削的舞蹈家,童年时还做过这么多农活儿。主持人问杨丽萍,那么小,就做这些农活儿,一定觉得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是生活需要啊,认识到这一点,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了。比如你上山打柴,想到将柴打回家,就可以把饭做熟,你就会很快乐的。

主持人三问苦不苦,杨丽萍都说不苦,并且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一样,那就是苦的背后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上山砍柴不苦,是因为可以把饭做熟;练功不苦,那是为事业打基础;每天只睡一个小时不苦,那是成功前夜的付出。这些认识足见杨丽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一个理智又富有激情的人。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小姚,11岁,耀州区石柱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她自立自强,尊老爱幼,认真负责,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关心集体。

从小起,她就开始学习会自己吃饭,从不要大人喂,学会洗脸。当家里来了客人,她也一个人自己去玩,不去打扰大人谈话。上了小学后,当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它想清楚、弄明白,从不让父母操心。

去年,父亲外出打工,姐姐在外面上学,母亲地里干活,她周末一个人就在家里给年事已高的外婆和自己做早饭吃。

她的助人为乐在同学们心中是有口皆碑的。同学有不会的题来问她,她会立刻认真讲解;同学找她帮忙打扫卫生,她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开始扫地;看到校园里的垃圾,她会捡起来放入垃圾箱内;她也会帮助同学买学习用具。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买零食,衣服旧了照样穿着上学,姐姐的衣服,邻居家的孩子衣服小了给她,她也不嫌弃。

上小学后,每天早晨都准时按铃声5:50起床,早早到学校为同学们开教室门,从未迟到过,并督促同学们打扫卫生。无论是老师安排的还是同学需要帮忙的事,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平时,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集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她从不为集体抹黑,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小姚同学身上表现的自立自强、尊老爱幼、认真负责、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关心集体的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国际在线报道:根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公布的数字,目前登记注册的巴勒斯坦难民共有500多万,其中很多一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难民营中。在20日“世界难民日”前夕,本台驻耶路撒冷记者前往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北部山城纳布卢斯,走访了难民营女孩小娜的家。

小娜的家位于纳布卢斯西北部的艾因贝特麦难民营,她是家里6个孩子中最小的女孩。面对生活的磨难,小娜一直求学不辍,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娜说:“我是小娜,今年24岁。我学习社会学,已经大学毕业。为了能有更好的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步入社会,我现在继续上研究生。因为对我来说,本科文凭是不够的,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

小娜告诉记者,她爷爷原本居住在美丽的地中海古城雅法。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军队强行把他们赶出了家园。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艾因难民营。最初,难民营里都是简易帐篷,慢慢盖起了砖房。随着人口增多,就在原先的房顶上逐渐加盖,如今变成了一座3层小楼。小娜全家和叔叔一家近20人都挤在这栋小楼里。难民营中简易楼的间隔都非常近,小娜家与邻居家的小过道只有一米宽。小娜的爸爸今年55岁,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难民营里。他对记者说:“难民营的生活就像一场悲剧,一无所有。即使到现在,依旧日复一日遭受磨难。就像你看到的,难民营每天的生活都是悲惨的。各种救济中断了,情况变得更糟,一无所有,没有工作,没有希望。”

纳布卢斯本身的失业率就很高,作为难民营里的孩子就更难找到工作,哪怕是一份又脏又累的重体力活。小娜的兄弟姐妹中,只有两个哥哥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其余的都失业在家。还有一个哥哥,因为参加反抗以色列的活动,至今仍被关在监狱里。小娜的大哥沃伊勒今年34岁,每天外出到建筑工地上打工,每月只能挣大约300-400美元。因为家里穷,至今还没结婚。他说:“我曾是圣城开放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历史、地理等。但是父亲干不动了,我不得不辍学工作,担起养家的责任。这就是生活的艰难吧。日常生活花销是最沉重的负担,食物、衣服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贵,情况没有改善,只是变得更糟。像外国政府有社会保障,向贫困家庭和失业者每月给予低保,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在纳布卢斯的生活困难重重,我们只能生活在贫穷中。”

小娜不愿向命运低头。她一边通过远程大学教育继续研究生的学业,一边找到了一份在美容院的工作。聪明好学、吃苦耐劳的小娜现在已经成为店内不可或缺的骨干员工。美容院的女老板李月连是一名华侨。她介绍说:“刚开始我们需要一个打杂的员工,只给她很少的工资,但是她很喜欢学习,很好学,来了一个星期就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大概一两个月就上手了,基本的事情都能干了。慢慢地我就培养她,给她加工资,培养她怎样和客户沟通、交流,怎么样服务,现在都很上手了,是店里的一把手。大家也觉得她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

由于生活艰难,难民营里的妇女不得不找工作谋生,补贴家用,但是能找到固定工作的并不多。小娜每天早晨9点到美容院,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晚上回家干完家务,还要完成远程研究生课程,每天都很辛苦,几乎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但她不愿放弃,仍为改变命运做着自己执著不懈的努力。小娜说:“我虽然是难民营的女孩子,但是我想通过上学、通过就业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现在工作的中国美容院很棒,中国老板待我很好。现在我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就是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也是为了证明,不是难民营的女孩子就应该在现实的磨难面前屈服,一直生活在难民营里。难民营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她们也想完成学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纳布卢斯有3所难民营,共有近8万难民。由于人口不断增长,难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已经持续了69年,希望自强不息的小娜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回到祖辈们的故乡。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清晨,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急驶而过。已是深冬时节,寒风阵阵吹来,刺得面颊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车的马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马鼻子里喷出。

赶马车的人50来岁,多少年来他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雪,都准时不误。

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过了。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把牛奶送给居民喝。但是在这条大街上居住的德国著名女画家芙丽莎·班诺却知道这位送奶人有些不一般的来历。好几个早晨,她都等在客厅里,只要听见送奶马车的声音,就急忙打开房门,请送奶人进家里坐一小会儿,但是送奶人总是以不能耽误送奶而加以拒绝。

又是一天清晨,班诺一听见马蹄声便冲了出去,上前一把拉住送奶人的衣袖,她要为送奶人画一张素描像。送奶人仍然婉言谢绝,说道:“很多人都在等着吃早餐,牛奶要按时送到,等送完奶,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女画家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送奶人的脱身之计。她再也不想“上当”了。她拉住送奶人的衣袖不松手,“您不要再‘骗’我了,我知道您是个实验迷,一送完奶就一头钻进化学实验室,谁也甭想把您拉出来。这次您一定得让我画一张像。亲爱的教授,请把您宝贵的时间分给我几分钟吧。”

送奶人?对,他还是教授。这一会儿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让女画家画了一张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早,当人们打开报纸的时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整个版面刊登了女画家的素描像。人们吃惊地看着这幅肖像画,原来那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著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继而兴奋起来,相互转告,最终,送鲜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学家范特霍夫被人们合并传成了“牧场化学家”。

偷偷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险些被开除;从此喜欢上了化学,成为知名的化学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0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特霍夫的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上中学时,他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能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

一天,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突然,他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大概是做实验时为了通风开的吧。小范特霍夫犹豫的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成功了,成功了!”他默默地说道。

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好家伙,范特霍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这是校规所不允许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快把实验停下来!谁叫你来做实验的?”老师再也不能忍耐了,这是重大的事件。“快,赶快把一切用品都放到原来的地方。”老师一边命令范特霍夫,一边自己也动起手来。

一切收拾停当,老师把范特霍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那是要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的。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

范特霍夫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不赞成,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知识,但是效果却是很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是不能容忍的。

幸好,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从此,范特霍夫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实验室。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积累起来购买了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课作时间从事自己的化学实验。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小黄,11岁,xx省xx市xx县第七小学六年级(5)班学生。他是一个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优秀少先队员。

在爸爸、妈妈和亲人的眼里,小黄是个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懂事体贴、自立自强的好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位家庭成员,能主动分担家务,不怕苦不怕累;在亲人遇到困难时守护相助,尽心尽责;对长辈有礼貌,对长辈有耐心、有爱心。

他把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经常受到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妈工作比较忙,懂事的毅敏每天放学回家就主动认真地做作业,从不让大人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洗碗,扫地,拖地,收拾房间。

有一次,爸爸去了南昌培训学习不在家,刚好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躺下就睡,他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送上药。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才安心去睡觉。毅敏不仅是对妈妈这样,对家里人也是这样。爷爷奶奶有时身体不适时,毅敏就成了他们的好帮手。三餐之前都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亲自为他们盛饭、添饭。

小小年纪的小黄还能记住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当爸妈过生日或他得知其他亲人过生日时,他都会事先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亲人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亲人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在学校,小黄是同学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助手。他是一个乐于为同学服务,会关心,会分享,会合作,懂得仁爱,友善待人,兴趣广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荣获20xx年度xx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xx-20xx学年度连续5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20xx-20xx学年度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干部”,20xx-20xx学年度和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贺卡制作比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一等奖,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朗诵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手抄报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xx-20xx学年度在学校数学计算比赛和解决问题大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20xx-20xx学年度被学校评为“和美家庭”。小黄同学深知荣誉代表过去,只有虚心好学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他从不骄傲,团结同学,尊敬老师。

小黄不但在各个方面表现优秀,而且是一个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优秀少先队员,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贴合一名尊老爱亲美德青少年的标准。坚信他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更加努力、更加优秀!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老师心目中,她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在学习上她积极主动,善于思考,酷爱阅读,热衷写作,曾在《xx日报》和《xx晚报》上发表若干篇小习作。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在每学期的假期作业评选中她连续11次获得校级优秀作业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是老师的好帮手。

她是同学公认的好榜样。作为班长、中队长和大队委的她在六年级四班同学心目中,既是知心伙伴又是学习榜样。她勤奋好学、乐观上进、乐于助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她经常耐心辅导,六年来凡是和她同桌的同学及家长都对她赞不绝口。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她都会主动承担。每次班上有同学忘拿彩笔或橡皮等学习用具时,她会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教室里的花卉没水了,她会一声不吭的按时浇上。平时值日她总是抢着干,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离开。她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她是校足球队、篮球队的队长;管乐队的长笛演奏者;乒乓球俱乐部的小老师……。六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形成了和谐向上、团结友爱、自强自立、勇于担当的良好班风。

她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基层干部,一家人生活朴素而且节俭。自小就懂事的她每日目睹爸爸妈妈起早贪黑,辛勤工作。她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她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拖地,擦桌子、洗衣服她都能做。妈妈做饭时,她总爱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都是她的拿手好活。有时父母不能按时回家,她就自己一人在家,做饭学习,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奶奶年纪大了,细心的她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做完作业,常常为奶奶捶背,讲笑话哄老人开心。遇到奶奶的生日或重大节日她都会为老人准备礼物。亲戚朋友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她是邻居称赞的好少年。在社会,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小公民。她是xx市儿童美德“1﹢6”宣讲团的成员,节假日期间经常跟随爸爸一起到机关、社区、工厂、车站等地宣传中华美德,尤其是她所讲的《孔融让梨》《王祥卧冰》等经典美德故事深受人们喜爱。放学后她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外出游玩、小区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公交车上,每逢看到老人妇孺,她总是争先让座。遇到家境贫困的弟弟妹妹为得到一件玩具而拽着父母的衣角哭泣时,她毫不犹豫的将自己仅有的玩具送给她们。从幼儿园起她坚持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助零花钱和书本,多次为灾区人们捐款捐物求。从xx年起,她前后十几次跟随爸爸到深度贫困村甘谷县古坡镇大坪村走访献爱心,为贫困村的孩子送去书本、文具、衣服、文具等,深受村民的喜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个优秀美德少年的价值追求。周围邻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心系中国梦,起航新时代,xx同学迅速成长。xx年被市教育局评为“xx市优秀美德儿童”;xx年、xx年、xx年、xx年连续四年获得实验小学“三好学生”称号;xx年获得实验小学“优秀美德少年”称号;xx年她被授予“最美实小人”光荣的称号;xx年被评为“xx美德少年”;xx年、xx年分别获得xx市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和二等奖。

xx同学胸怀祖国、诚实守信、乐观上进,她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在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滋养下增长知识茁壮成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陶冶情操,磨练意志,逐渐成为一名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小丹,北邮的“自强之星”。这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去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过五关斩六将,成功通过笔试、面试,获得了到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保送资格。

与以往见过的贫困生不同,小丹总是笑盈盈的,从她的身上完全感觉不到生活的苦难与家境的贫困。

但小丹心里一直很心疼自己的爸妈。“看着爸妈那么辛苦地生活,我很心酸”。

靠助学贷款解决了在北京邮电大学4年的全部学费,小丹执拗地认为,“生活费再向父母伸手索要简直就是种耻辱”。于是,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小丹就决定完全靠自己。

从老师和师哥师姐那里得知,学校里的“勤工助学中心”能够给贫困生提供助学岗位,刚入学的小丹来不及感受初入大学的喜悦,就开始在每天下课后去邮局取报纸,然后再给行政办公室的老师们一一送去。这件看似很乏味的事情,丹丹却干得有滋有味。在丹丹看来,只要能让远方的家人少一些劳累,自己苦点累点又算什么呢?在助学中心,丹丹一干就是4年,平均每天2小时,每月的收入大约在400元左右,再加上学校给贫困生提供的家教机会,她不仅可以养活自己,有时还可以接济家里。

参加勤工助学还有一个最大的意外收获,就是“提高了自强自立的能力”。

每一个认识小丹的人都说,与刚上大学时相比,她简直变了一个人。

4年前刚入校时,丹丹一说话就脸红,而现在,她已经是学校助学中心的小主管了,将中心的业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曾经有人担心,助学中心的“工作”会影响丹丹的学习成绩,事实是:在校期间,小丹不仅成绩一直稳居no.1,还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自强的人永远可以重新出发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老师和同学眼中不折不扣的“乖乖女”,曾是一个让父母头疼的“顽劣儿童”。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小丹的成绩很一般。当时,她的父母除了要供他们兄妹3人上学外,还要照顾常年生病的奶奶。父母曾经动过让丹丹辍学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后来,为了赚更多的钱,丹丹的爸爸跟别人合伙去做生意,结果失败了。

小丹永远记得那天,爸爸手里的烟一根接一根慢慢变成灰烬。(励志故事)这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压力和艰辛,她暗暗提醒自己,“学习是我现在唯一能做好的事情,一定不能白花这学费。”从此,小丹在学习上像变了一个人。

小学六年级的暑假,看到二哥学英语,她非常好奇,就天天拽着二哥教她英语对话。从此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时,英语老师看她如此酷爱英语,就给了她许多英语练习册,给一本她做一本,给一本她做一本……就这样,她的英语成绩一直很不错。

这样的好成绩一直坚持到高三。但是,就在距离高考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在一次模拟考试中,丹丹突然从一二名滑落到二三十名。这让丹丹一度特别憋屈,最终影响到了高考——与自己梦想中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

不过,自强的人永远可以重新出发。

带着爸妈的鼓励,从踏进了北邮校园的那一刻起,小丹就坚定地告诉自己,“这里,将是一个重新起飞的地方,青春年少,需要的是飞翔。”丹丹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期待已久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的录取通知书,为她铺展了一条继续前行的路,她终于圆梦清华园,飞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自强不息的事迹材料

夏日炎炎,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却格外阴凉。摇篮里,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醒了,睁眼看看四周没人,也不哭闹,开始伸胳膊踢腿,像条小鱼儿自在的游动。谁也搞不清楚他怎么就横坐到了摇篮中央。等奶奶听到他“咯咯咯”笑个不停,从厨房里跑出来,他的两个小脚丫正蹬着摇篮一边,两只小手挥舞着,随着小腿一屈一伸,摇篮便欢快的摇动起来。看到这个才10个月大的小家伙这么调皮可爱,奶奶又惊又喜,这一幕深深的刻在她的脑海里。以后的岁月里,那幅画面经她反复描摹,越发生动。从记事起,我便知道了那小男孩就是我,懂得了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从小学到初中,我成绩优异,在周围人都羡慕的重点学校读书。但当我捧起高中课本,继续埋头苦读时,命运却跟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视力骤降,书上熟悉的.方块字变成了无数只蚂蚁,大学梦就这样破灭了。那些日子,天空是灰蒙蒙的,田野是灰蒙蒙的,我的心里也是灰蒙蒙的。父母的心都碎了,带着我四处求医问药,专家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世界医学难题)。这,犹如晴天霹雳,但生性倔强的我并没有被击倒!我一面积极配合治疗,一面加强营养和锻炼。两年后,视力居然恢复到了0.2,一家人喜出望外!我却高兴不起来,我不知道我的出路在哪里。当时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人的命天注定,不服不行”,有的说“看不见只能靠家人养一辈子了”,有的劝父母让我学算命……我不甘心,我要用事实证明:我并非废人一个!

1992年5月,我不顾父母阻挠,毅然背上行囊,跟着包工头去了天津、北京。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插秧大军,多是妇女,趁农闲到北方农场承包农活挣几个小钱。那时还没有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北方万顷良田都靠人工栽种,我们就是来帮忙把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包工头跟农场负责人或村长谈好工钱和工期,一声令下,我们便早出晚归忙开了。一般女的负责拔秧苗和插秧,男的负责施肥和运秧苗等重体力活。由于我年龄小,眼神又不好,挣的工分也少,大家对我都很照顾。我干活从不偷懒,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讲笑话,帮目不识丁的人记账算账。大伙儿都愿意跟我分在一组干活,没有一个人嫌弃我。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跟着大伙下地了。经过一座独木桥时,脚下一滑掉进了河里。河水很深,也很凉,幸亏我会游泳,大家七手八脚把我拽了上来,让我回去换上干衣服,帮烧饭的阿姨挑水劈柴……现在想想都后怕,但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我步入社会大学所上的第一课,而且,从乡亲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当时吃住都在田间地头,住的是窝棚,饭管饱,菜除了包菜就是黄瓜,也不知有多少苍蝇烫死在里面,每次开饭都有好心人帮我把碗里的苍蝇挑出来。艰苦的劳动、恶劣的环境,磨砺了我的意志。这两个多月的“野外生存训练”,成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等我安然无恙回到家里,父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肚。后来,经父亲举荐,通过竞聘,我成了一名小学语文代课老师。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我边教边学,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到师范进修,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办黑板报,设立班级图书角,组织春、秋游,讲故事等活动,开展朗诵、书法、作文比赛等。在我所带的班级,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不用反复抄写,也不用大量做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却有了很大提高。执教8年,我的教学成绩在全乡始终名列前茅,还有几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为了这一切,我付出了百倍努力,总算没有误人子弟,没有被视力差所束缚,没有辜负这青春年华!

新世纪初,父亲筹钱为我盖了一幢小洋楼,舅妈四处托人为我介绍对象。结果媒人把四乡八寨的残疾姑娘夸了个遍,我哭笑不得,只好婉言谢绝他们的一番好意。我暗暗下定决心:哪怕这辈子不结婚,也要先学一样能养活自己的本领!我开始留意广播电视,想了解其他盲人都在干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徽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为我指明了方向。那是一个星期天,《家人》节目照例播出,巢湖盲人洪小妹走上了银屏,讲述了她推拿治病的故事。我眼前一亮,当即通过电视台与洪小妹取得联系,本想拜师学艺。她建议我去盲校系统学习,我连声道谢。9月,我顺利通过入学考试,穿上了安庆盲校学生校服,我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学盲文,学理论,练手法,学习在黑暗里行走和生活,我丝毫不敢懈怠。要想活得更精彩,唯有让自己更优秀。三年勤学苦练,我以优异成绩毕业。

xx年7月,我怀揣着梦想到浙江义乌一家按摩垫打工。底薪800元,管吃住,除了上班时间长点,待遇比当代课老师还好。来按摩的三教九流什么样的都有,在他们眼里,也许盲人按摩师傅跟以前帮地主老爷捶背的丫鬟差不多。对老板而言,什么尊严啦、专业技术啦、人生价值啦,都是扯淡,他说只要把客人伺候舒服了就行。我的心理落差很大。有一次,老板安排我到楼上住户家里出诊。服务对象是一位50多岁的先生,他说胸闷腹痛,我详细问诊后,决定给他疏肝理气、调和脾胃。我让他俯卧,他却仰面朝上躺着不动,并指挥我按摩胸腹部。我只好给他宽胸理气,按揉膻中、中府、张门等穴,他却一个劲的催促我直接揉肚子。我的手掌刚放到他肚脐上,他的神情似乎有些异样,手脚开始不老实,嘴里含混不清的说:“往下一点,再往下一点更舒服,把老子弄爽了给你小费。”并抓住我的手使劲往下推。我见势不妙,抽出手来夺门而出。回到店里,向老板汇报了事情的经过,他劈头盖脸把我骂了一顿:“真是个书呆子,有小费都不拿,面子能当饭吃?老客户都被你得罪了,以后我这生意还怎么做?”我无语,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二天便拉着行李踏上了新的征程。

经同学介绍,我来到南京手佳盲人按摩保健公司应聘。当时公司领导都在江东路分部办公,一走进宽敞明亮的员工休息室,足疗、按摩人员都被尊称为“医生”,他们都穿着白大褂,有的在摸读忙文书,有的在轻声讨论病症,我被这种氛围深深吸引。哪知手佳门槛较高,我居然没有通过面试,被拒之门外。是走是留?走,能去哪?还去那些小按摩垫混日子吗?留,手佳能收留我吗?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哪怕不拿工资,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当在这里实习好了。公司领导同意了我的请求,并安排专人指导我练手法,让我跟着大家到广场义诊……10月份,我终于成了手佳的正式员工,从此便被亲切地称为“孙医生”。10多年来,我坚持不断学习,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取得高级保健按摩师证的基础上,又通过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从业人员考试,顺利拿到了资格证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宾客、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手佳企业文化宣传模范、手佳先进工作者。一有空,我喜欢上上网,听听歌,看看书。写写字,我成了《手佳报》特约通讯员,《盲人月刊》也刊登了我的几篇习作,还有部分诗文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一份坚守,一份执着,天天读书,快乐生活。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手佳,更要感谢手佳为我们盲人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xx不仅圆了我的医生梦,也圆了我的玫瑰梦。我是中途失明,言谈举止几乎没什么“盲态”,加上我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沉稳内敛,踏实肯干,很快融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而那些豆腐块文章,也为我赢得了“手佳才子”的美誉。手佳是个大家庭,藏龙卧虎,漂亮能干的好姑娘很多,其中有几位向我示过爱,而我偏偏爱上了一位患有白化病的山东姑娘。许多人都不理解:放着柔情似水的江南美女不去追,为什么对这个相貌、性格都不看好的北方女子情有独钟呢?的确,当年妻子特直爽,特急躁,也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她常说:“我还有点残余视力,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高兴,这也是上帝对我的恩典!”正是她那颗水晶般的心把我打动了,而她也十分欣赏我的真诚豁达和那一点点所谓的“才气”。交往多了,我们常常倾心畅谈,彼此知根知底。她也是从农村走来,从苦日子中走来,同样勤奋好学,同样热爱生活。我们情投意合,互励共勉,爱的种子也悄然萌芽。当我们把这一切告诉了双方父母,父亲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最清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的婚姻你做主,我们相信你的眼光。”而她的家人却强烈反对:两个盲人在一起生活,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我饱蘸浓情给未来岳父写了一封信,她带了许多有我文章的《手佳报》给家人看。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岳父母终于认下了我这个女婿。xx年1月7日,我们手挽手走上了红地毯,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不久,我们在济南买了房子,妻子边工作边学习,几年下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文凭尽收囊中。眼下我们正筹备开办自己的针灸推拿诊所,圆我们的创业梦!

贝多芬说“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郑板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好汉”!而我始终坚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向命运低头,我们都有拯救自己的力量!我的命运我做主,只要方向没错,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终会抵达目标,抵达幸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