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初中范文(23篇)

别人家的孩子初中范文(23篇)

ID:6338662

时间:2023-11-08 18:29:13

上传者:念青松 别人家的孩子初中范文(23篇)

作文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佳作,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精彩的文学之作吧。

别人家的孩子

在我们流水般的记忆中,总会掺杂一个可怕的名字————。考了一百分,会弹琴,能做饭……最后,一定加一句无可奈何的总结:再看看你!

妈妈总是会在我耳边絮叨个不停:“怎么又在吃小食品,还吃不吃饭了?”“你说你,都胖成什么样了,你还吃吃吃吃?”“你看看我们单位xx哥哥,刚上初中,都一米七五了。人家天天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你瞅瞅你,天天吃那么多,动也不动。肉都长肚子上了,骑会儿自行车也行啊。光长肚子不长个儿。”……感觉我被一个和尚缠住了一般,不停地在念经、念经,脑袋都要炸开了,赶紧找个借口离开现场。

我跑到秤上,闭上眼睛,又壮士断腕般睁开,看看数字。心里一声呐喊:“天呐,前几天才70多斤,怎么……”唉,认命吧,谁让我吃那么多呢。这时,心里一个小人在说:“都这么胖了,减一减吧!”另一个小人马上反驳“好不容易长出的肉,减什么减!”

我跑到镜子前看看自己的`肚子,决定开始减肥!可是,吃饭时,妈妈又出现了:“你怎么吃这么少的饭?你看看姐姐都能吃两碗饭,你吃那么点,能长个儿吗?”

我多吃也不对,少吃也不对,到底吃多少?

大人之间,也有差别,我们小孩子都不说不比,为什么大人就这样说我们呢?

别人家的孩子

今天看了一则漫画,左边一个家庭是一位父亲在骂一位戴着眼镜,考试考了99分的儿子,父亲训斥道:“看人家小虎身体!”原来,父亲嫌儿子的身体不够结实,以别人家的小虎作为榜样训斥他的儿子。

右边一个家庭是一位母亲在骂一位刚踢完足球回来的壮实儿子,手里拿着一张50分的试卷,对他的儿子小虎骂道:“看人家小文成绩!”小虎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他的母亲。

这则漫画对我感触很深,左边的那位父亲有一个成绩好的儿子,不应该感到自豪吗?右边的那位母亲有一个身体壮实爱踢足球的儿子,不应该感到高兴吗?天下的爸妈都是一个样的,想让优秀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让更加优秀的孩子变得完美,可世界上哪有完美的孩子呢?难道就是完美的孩子吗?父母想让孩子变得完美这无可厚非,但我认为父母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欠考虑的,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有挫败感,才是优秀的孩子,他们永远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下,很难找到自信。

我也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一次数学考试我考了94分,一回到家妈妈就开始问:“考了几分呀?”我认为自己考得挺好的,爽快地答道:“94分。”她拿着我的试卷,长叹一口气说:“你看你班的班长,人家可考了97分,你怎么又比他低几分?”我不服气地说道:“那他又没有特长,我还有很多特长。”“那你们那个副班长也不是考得比你高?”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总要拿人跟我对比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家长们,你们能否不要口口声声都说“”更优秀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别人家的孩子

嘿,“……怎么样怎么样,今天怎么了,前天怎么了,他做了什么……”,相信我们一定深受这句话的毒害吧。是的,这就是当今中国式家长的口头禅吧?真的是,相信如今中国,无论是条件好的住在繁华的大都市中的孩子又或是住在农村的偏僻的受不到很多的教育的孩子,他们也都饱受这句话的摧残吧是的'!

别人家的孩子初一作文别人家的孩子初中作文

在你的成长中,大人们是不是总拿你与其他小孩做比较,而那一类孩子在大人口中,统称为“别人家的小孩”。

总有那么一个规律,叫你哪哪都不好,别人家的小孩哪哪都好。

我坐在沙发上,双腿盘着,正捧着手机刷抖音。外婆摇着扇子走回来,刚和她的那些小姐妹结束唠嗑。她一扭头,看见我身穿睡衣,在沙发上玩手机。她拽下扇子,快步走向饮水机,拿起杯子,装了一杯水喝。我偷瞄了她一眼,心想:不妙,看着喝水的仗势,看来,她又要给我灌输“秦氏秘制鸡汤”了。她喝完水后,快步走到我旁边,坐下。她开始了:“你看你,女孩子家家都不知道捯饬一下。”我反驳道:“我又不出去,而且放假。”她又说:“你看看人家何佳妮,不仅做家务,还要带弟弟妹妹,别人照样考第一名。”我说:“我知道了,外婆。”外婆开始了第二轮灌输,她说:“你这次语文多少分啊?”我回答:“91分。”好(hao二声),她又找到理由说我_了:“人家何佳妮都有95分,你还不加油吧!”我不耐烦的说:“我知道了。”我小声嘟囔:“那我,数学还比她高呢。”还好,外婆没听到。

没隔多久,外婆又开始了。她说:“你初中打算读哪里啊?”我说:“我想去冷水滩读。”她又说:“你出去读干嘛,道县这么多好学校,人何佳妮成绩这么好,都说要留在道县。”我说:“每个人理想不同,她想留在道县,但我想出去读。”外婆又说:“她还说想考师范,以后好留在这里教书。”我很烦,外婆总是拿我和别人比。我一直抑制自己的怒火,我大声吼:“你别说了,行不行?她这么好,你认她做外甥女啊!我和她理想不一样,向往的生活不一样。她想当老师,那是她的事,可我不想当老师。”外婆听到这番话后,拿起扇子,就出去了。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承受着身边总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的悲哀。

唉!什么时候,我才能做一回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别人家的小孩”呢?

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无时无刻都会从家长的口中传来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一切行为和举动都让我们无话可说。因为别人是棒到近乎完美而我们却是渣到在别人面前时多么的一无是处。他们让他们的家长骄傲得飞上了天空而我们却让自己的家长颜面何存。我曾经想过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达到如此高端狂拽的境界?他们却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爱说话他们却说我烦得要命我爱幻想他们却说我想多了这样不好我爱笑他们却说我低俗笑点太低。我曾幻想当一个顶天立地的奥特曼他们却无情地把我的幻想变为灰烬。我曾向他们不耻下问他们却冷漠的叫我傻子。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把我打发了。真是简洁到极点。呵呵,我就笑笑。

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呢?我不敢想,我只不过是想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罢了,可优秀能当饭吃吗?面对他们的嘲笑,我们这些“不良”少年只好忍气吞声,背地里加把劲默默努力。直至我们也能够像他们那样。

渐渐地,我们优秀了起来,甚至超越他们,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仿佛就是那么强大,永远也超越不了他们,因为人外永远有人,天外仍然是天。原来,父母老是对我们提,并不是让我们一定要样样比他们好,并且完胜,而是别有用意,他们只是想利用这个词来让我们超越自己,并不是超越别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别人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笨的孩子,还那么懒。你看考试各个都是95分以上,你却只能在90分左右徘徊。你看各个都爱干净,衣服早上干净的穿出去,晚上还能干净的传回来。你呢?恰恰相反,你怎么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这么淘气呢?”妈妈唠唠叨叨的抱怨着,一声接一声,我只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差劲,为什么会存在这个世界上。

是不是世界上就我一个人这么差劲,别人都是如此的优秀呢?

可是我所学的知识却不是这样回答我的。不是有句话这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吗?有错误有缺点改了不就好了吗?我觉得妈妈只是看到了我的缺点而没有看到我的优点,相反的,她只是看到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而没有看到缺点。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孩子,小琴吧!她学习是比我好,每次考试不是98就是99,还是班里的课代表呢。可是她表里不一,在学校老师面前,装的.十分的懂事勤快,回家呢?那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什么事情也不做。

而我呢却从不这样,在学校里和在家里,我都是很乐意帮着做卫生和家务的。而且,我还是热心肠的孩子,同学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找我的话,只要我能帮得到的一定帮,帮不到的我也会筹谋献计,安慰安慰同学的。

虽然学习上我只是中上等,可是我基础打得很扎实啊,一直朝有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下去,总有一天,我的成绩会非常优秀和稳定的。可是,这些妈妈都看不到。

唉!多想成为,那我就是优秀的小孩子了。

别人家的孩子初一作文别人家的孩子初中作文

“你看看人家农鼎成,琴棋书画样样行。你整天就知道玩!”你听,妈妈又开始唠叨了。又是农鼎成,他不就是比我多上了几个兴趣班嘛!在妈妈的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最好的。

因为这次段考我以0.1分之差败给了农鼎成,屈居年级第二,所以妈妈又开始唠叨了:“人家农鼎成多厉害,学习多自觉,还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晚上10点钟就睡了。哪像你,晚上11点了还没睡!”天啊,还能不能好好吃饭了?妈妈这话匣子一打开,说的话比碗里的米粒还多!我不就是考了年级第二吗,怎么可以这样吐槽我?段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考不了年级第一呢?为什么我们班有个农鼎成?如果没有他,我是不是就是第一名了呢?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妈妈的唠叨给了我答案:我要改变,做“别人家的孩子”!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会迅速起床,早早来到学校看书――尽管被窝无比舒适。晚上睡前,我都会努力克制自己:千万别向那磁铁般的客厅走去,因为那里的电视会吸住你的双脚、锁住你的眼睛!虽然客厅和房间的距离也就是几步路,但电视的诱惑让我步履维艰。

课堂上,瞌睡虫“嗡嗡嗡”地飞来了。我瞄了农鼎成一眼,只见他腰杆挺得笔直,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于是,我也打起精神认真听课,这时候真想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来和瞌睡虫斗争啊!

其实,我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拥有数学天赋的我,数学成绩一直都在班上“横扫三军”。就拿做笛题来说吧,暑假期间,我仅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扫平”了六年级上册的奥数题。我到班上跟同学们炫耀这件事,本以为农鼎成会拿段考排名的事来嘲讽我,没想到他真诚地对我说:“潘潘,你真厉害!”这番鼓励的话让我对农鼎成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朋友啊!这就是真正的学霸,不仅成绩好,还很谦虚。从此以后,“别人家的孩子”所带来的困扰就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念头: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

经过我不懈地努力,在期末考试中,我终于拿到了年级第一,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这下,我终于能做一回“别人家的孩子”了!

以后,我都会把“别人家的孩子”当作学习的目标,我们既是学习上的对手,又是永远的朋友!

别人家的孩子

地球上有一种生物,他们不看漫画,不聊qq,不爱八卦。他们人好,成绩好,音乐、美术样样行。他们对父母孝顺,对师长尊敬,对同伴友爱。他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有一道奥数题不会做时,爸爸假装不明白:“怎么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做,我们家的就不会呢?”当我不想练琴时,妈妈就会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哪个像你这样懒?也不学一学……”晚上我作业一写就写到10点,老妈大人又唠叨起来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八点半就上床睡觉了,你就不能快点写,早点睡觉明天还有精神……”

爸爸妈妈我们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可是我们需要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一个快快乐乐不的童年是什么也换不回来的,还我们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吧!

别人家的孩子初中作文

每个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我们班就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戴着一副方方正正的.大眼镜,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校服,运动鞋。高高的“海拔”衬得校服又短又宽,走起路来似一阵风,赶都赶不上。这不,他来了,又是一阵风。我看见他捧着几本书,手握着一只笔,风风火火地坐到座位上,推了推眼镜,捧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下课了,他从我身边经过,我拦住他,问他一道数学题,他站住说:“这道题,很简单,就把左边的角移到右边就行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等我一回头,他又坐在座位上,一如既往地看起书来,任耳旁锣鼓喧天,我自岿然不动……哎,真是个书痴啊!

他不仅是个书痴,还是个学霸呢。终于等到发数学卷子的时候,老师第一个就念“张世杰---100分!”我一惊,什么——一百分?我连90分都没考上,他居然---居然一百分?怀着钦佩又内疚的心情回到家。父母说:“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100分,你怎么连90都上不了?”我十分生气:“他是学霸!”

他还是我们班的英语“小讲师”,自习课上,从容地站在讲台上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引领我们复习的就是他。

他还是——我们年级乃至全校有名的书法家、小作家……。

对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我是又钦佩又无奈:钦佩他的学识,无奈他的高分,唉……。

别人家的孩子

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边的晚霞依然灿烂,晚霞洒下的余光照在身上依然舒服,但我的心情却一反往常的活泼,忧心忡忡:唉!今天真倒霉!早上上学时因为心不在焉,被石头绊了两次;到了中午装饭时,又因为没注意脚下,踩了一鞋底的米饭;刚才还魂不守舍地差点撞上一辆自行车!而要说这让我如此心神不宁的原因,还要归根于昨天的那件事。

昨天是星期天,我和朋友们一起约好去玩。看着桌上还没写完的试卷,我也曾深深犹豫过,但最后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溜出去和朋友们玩了。

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我回过神来看表,呀!已经十二点了,而我风风火火赶回家时,已经十二点半了。

我小心翼翼的打开门,蹑手蹑脚的走向自己的房间。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使我顿时停下了脚步,“你还知道回来啊。”我颤颤巍巍的转过身,一抬头也就看到妈妈一脸平静的表情。看到这,我的心咯嗒一下——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早上都去玩了是吧,作业做完了吗?”妈妈一脸轻描淡写的问。“没、没有……还有一些。”我断断续续紧张的说。不出所料,妈妈一听这话,原本平静的表情突然变了样,手指着我,用气愤的语气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自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哪个像你这么不听话……”“够了!”当看到妈妈那一幅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和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这几个敏感的词时,以往的委屈终于爆发出,向妈妈吼到。我一边流泪一边抽抽搭搭的说:“你说,要我好好学习,我就、我就努力像你所说的要求前进,我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放弃了、爱看的电视剧……你就没看到我的付出吗?”妈妈被我说得愣住了,眼光闪了闪,张口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扭头转身走了。

就这样,我和妈妈一直处于冷战中,谁也不搭理谁。

回到家,一个人孤独的做着作业。随着作业一个个的完成,时间也渐渐流逝。看着窗外黑幕中闪烁的明星,心里不自觉地担心爸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正想着,就听到开锁的声音,我紧张的心放松了些。“嗒嗒嗒……”听到渐行渐近的脚步声,我刚放松的心又紧张起来。“在做作业啊。”原来是爸爸。“昨天是不是和妈妈吵架了?”爸爸柔声问。“嗯。”我闷闷的回答。“知道昨天妈妈为什么那么生气吗?”我没回答,爸爸接着说,“昨天妈妈没看到你后,发了疯的到处找,那没找到你的神情,就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而你呢,却在和你的朋友玩。这种反差,如果是你,你受得了吗?”我吃惊的望向爸爸,没想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就在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红着眼复杂地望着我。我眼里闪烁着泪光,一把抱住妈妈,哽咽着说:“妈,对不起!”妈妈温柔的摸摸我的头,说:“没事。”

别人家的孩子

发现没,人很多的痛苦来自于和别人做比较。

这个别人,最开始就是老妈老爸口里那个无处不在的“别人家的孩子”。

“怎么见人连个招呼都不会打呢,你看人家小明嘴多甜!”

“哎,你怎么就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题考这么点分,你看人家小强双百!”

“你看人家的孩子长得要样有样,要才有才,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

在老妈老爸的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真是完美无缺,而你,百无是处,全是缺点。

在这样的打击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自卑深藏在心里。每做一件事,自己也习惯于先拎出来个“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己做比较,比较的结果当然是那个假想敌比蜘蛛侠更敏锐比超人更刀枪不入,而我们自己,早把自己瘫成烂泥俯在地上。

因为康俊在电视剧里的耀眼表现再加上在节目里的亲和力,很红的节目《人气歌谣》邀请他去做嘉宾主持。知道这消息时,室友们都祝贺康俊,而珉宇则一个人坐在一旁闷闷不乐,失落仿佛都能从他身上流淌下来。大家都在教康俊如何活泼地主持节目,珉宇默默地看着康俊。

这种情形多么似曾相识是吧?那个我们心里认定的“假想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在众人的目光里闪闪发光,唯独我们,无论多努力,无论多渴望,我们还是在没光的角落里,失落着,悲伤着。

那种时候的确很让人难过。

我们不会跟学霸比成绩,但很可能跟你的好朋友做比较。我们不会跟范冰冰比谁更好看,但会很在意人家说我和闺蜜谁长得更漂亮一点,就像珉宇不会去跟金秀贤比谁更受欢迎,但身边的康俊出了点成绩,就让他的心里很难受。

人总是在不自觉地把自己和身边的人放在一个天平上去做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原来可以很幸福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

有些变得不快乐,失去上进的信心,真的就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了下去。有些极端的因为嫉妒做出可怕的事情。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比别人强比别人好才出生的。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目光而出生的。我们更不是为了跟别人做比较才出生的。我们是为了活出我们自己的人生才出生的。

盲目自大、自恋是病,得治,看不到自己身上优点只看到缺点的更是情商有问题,也需要做调整。要告诉自己,强中更有强中手,就算是刘翔跑得那么快,不也还有个罗伯兹在后面死追吗?就算是c罗独步足坛,不也还有梅西走着球王之路吗?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如果只注意面前的一两个人,跟他们在某一方面死磕,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当然不是。我说的是不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但没说不跟自己做比较。你要比较的是昨天的你自己。昨天你考了60分,今天考了61分就是进步。昨天你不敢独自穿越那片树林,今天你一个人走过了那片树林也是成功。昨天没人给你机会上台表演,今天竟然有一个观众愿意听你讲故事,这也是进步。在听到众多喝彩时,不狂妄自大。在无人喝彩时,不妄自菲薄。给自己一点鼓励,远比给自己说你看看别人多强来得更有正能量。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己跟别人做比较呢?首先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重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其实是要提醒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跟别人做比较时,自己对自己喊“cut”,停下来。像同样是花样美男的珉宇,他当然是因为足够好才会跟康俊有一样参加综艺节目的机会,也会有很多喜欢他这一型的人。所以,当康俊有机会时,他大可放下心结,走上前去握住康俊的手,大大方方地给予祝福。然后在以后的节目中更加努力,他的魅力自然会被大家看到。

一时一世的成败,我们不必放在心上。别人家的孩子也会有他们的烦恼,我们只需要开开心心生活就行。

据说,在国外,孩子都是被鼓励大的。那他们会不会这样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笨,看你多聪明啊。”再或者说:“那tom简直就是胆小鬼,你太勇敢了!”

哦卖雷滴嘎嘎,这样也不好,也还是做比较。还是只夸奖就好了。

别人家的孩子

大家一定对“”这个词不陌生吧?“”是每个爸爸妈妈的口头禅。我的妈妈也有这个口头禅,每当我有什么事比别人差时,这个“”就会从妈妈口里“噌”的一声跳出来。

有一个下着雷雨的晚上,家里安安静静的,只听见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这时,洗完碗的妈妈提了一兜垃圾出来,对我说:“想想,去倒一下垃圾。”正沉浸在动画世界里的我听了不禁皱起了眉头,刚想拒绝,又怕被妈妈训斥,只好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电视机上移开。我刚想出门,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在我耳边响起,把我吓了一大跳。我战战兢兢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我能不能…不去啊?”妈妈瞪大眼睛看着我,生气地说:“下暴雨还跑去很远的地方买东西,你呢?到楼下倒个垃圾也怕这怕那的,真是胆小如鼠!”听了这话,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倒垃圾了。

还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太理想。当我把试卷给妈妈看时,妈妈不禁大发雷霆:“想想,你到底怎么回事啊!居然只考了90分!你看看,每次都考双百呢……”听着妈妈的数落,我情不自禁地抽泣起来。

虽然我讨厌妈妈唠叨“”,但我知道妈妈的这句口头禅里寄予了她对我的期望!“”是那么勇敢!那么优秀!我多么想和妈妈口中的那个“”见见面呀!

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无时无刻都会从家长的口中传来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一切行为和举动都让我们无话可说。因为别人是棒到近乎完美而我们却是渣到在别人面前时多么的一无是处。他们让他们的家长骄傲得飞上了天空而我们却让自己的家长颜面何存。我曾经想过是怎样达到如此高端狂拽的境界?他们却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爱说话他们却说我烦得要命我爱幻想他们却说我想多了这样不好我爱笑他们却说我低俗笑点太低。我曾幻想当一个顶天立地的奥特曼他们却无情地把我的幻想变为灰烬。我曾向他们不耻下问他们却冷漠的叫我傻子。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把我打发了。真是简洁到极点。呵呵,我就笑笑。

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呢?我不敢想,我只不过是想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罢了,可优秀能当饭吃吗?面对他们的嘲笑,我们这些“不良”少年只好忍气吞声,背地里加把劲默默努力。直至我们也能够像他们那样。

渐渐地,我们优秀了起来,甚至超越他们,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仿佛就是那么强大,永远也超越不了他们,因为人外永远有人,天外仍然是天。原来,父母老是对我们提,并不是让我们一定要样样比他们好,并且完胜,而是别有用意,他们只是想利用这个词来让我们超越自己,并不是超越别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别人口中!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的数学作业写的特别糊涂,发现总是做错。老妈也总提起一个人,叫“”。

这个名字,我很早就听说过了,没带书的时候,挨批评的时候,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处处都能听到这个名字。难道这个叫“”的人很厉害吗?难道这个名字是晴天霹雳吗?老妈每次都在口中表扬她,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

为了让自己能扬眉吐气,我下决心要好好发挥自己。上课认真听讲,每天阅读1小时,多做数学习题。当我如愿以偿地把数学99分的好成绩抱回了家,老妈说:“你的对称轴画错了。你要向学习,别粗心大意。”

我多么希望,如果爸爸和妈妈在别人面前提起我的时候,一定会说:

你看,我的女儿从中队长发展到班长了!

你看,我的女儿的数学成绩从90分升到100分了!

你看,我的女儿从十几名越到了第一名!

有可能吗?可能。所以我们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呗!

别人家的孩子

家中的长辈总喜欢拿你和一个人做比较,而那个人正是“”。

我妈妈也经常拿和我作比较,而和我比较的人正是她好朋友的女儿,比我大三岁。一天,作业写好了,反正还没开饭,也没事干了,我来到客厅,拿起久违的的电视遥控器,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种感觉真好!妈妈出来了,她看着手机,又抬起头看了我几眼。结果,她的.“小宇宙”爆发了,“看看,比你大,还比你努力!作业本来就多,做完了还看书,哪像你只知道看电视!”我默默下定决心:我要向“多看书”方面发展。

放暑假了,妈妈又来嘱咐我,多去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去图书馆。又给我看阿姨朋友圈的照片和文字:丫头自觉,n次去图书馆。我辩解了两句,“我要去学习班,做作业,可她不用!”可妈妈又回我一句,“她被瓯剧团选去,才不用做的,换做平常,肯定比你努力。”我无力挣扎,是万能的,而我是无能的。

最气的是,妈妈拿她的身高和我作比较,她比我大,肯定比我高,这没有可比性!可妈妈却说:“她明明挺高的,还坚持锻炼,你一点都不高,却不锻炼,还整天玩手机,看电视。”我遇到了一个“万能”的,人家只是有兴趣,我没有兴趣而已。

不过,这种比较倒不是坏事,至少我能拿她当做我的榜样,向她学习,去努力成为他人口中的“”。你和别人的差距很大,大就大在那句“”上。

别人家的孩子_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我……只想做好我自己。

是,我成绩是不好,但我不虚伪,不会乱改成绩,不会抄袭。但你们为什么都不理解我呢?我也想要关怀,我也想要理解。

是,我成绩是不好,是没有好好听讲,但笔记我比任何一个人做的都全。你们欺负我我认了,辱骂我我也认了,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我不是一个认人摆弄的小丑。

是,我是没有天赋,但我爱的音乐和吉他。你都给我掐灭了。我是没有爱好,我是没有艺术细胞,但你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别人的家长都是培养别人家孩子的长处,你呢专门诋毁自己家孩子的长处。我想好好学,但你的你的一句话就像泼了盆冷水,赏了个耳光。

是,我承认我是没有人家孩子优点多。但我的好习惯你全都没看在眼里。是,我爱写作文,可你总说作文有什么好写的,就高考上的一点分。我爱些草字,这是学生特有的风格,你却总说比鬼画符还难看。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总拿别人和我比。是,我承认我在学习上是没有天赋,但你为什么就没关注点我别的呢?你总在乎成绩,总把我的兴趣爱好全部磨灭。到头来还说我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兴趣爱好全能,你呢天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

是,我承认初一是没有学好,但你也不用拿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比吧!说什么,人家成绩好的很,以后肯定考个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你呢,去要饭吧!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天赋没有优点。但我只想做好我自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班都有一个“”,这个“”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我们班就有一个‘’。这个戴着一副方方正正的大眼镜,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校服,运动鞋。高高的“海拔”衬得校服又短又宽,走起路来似一阵风,赶都赶不上。这不,他来了,又是一阵风。我看见他捧着几本书,手握着一只笔,风风火火地坐到座位上,推了推眼镜,捧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下课了,他从我身边经过,我拦住他,问他一道数学题,他站住说:“这道题,很简单,就把左边的角移到右边就行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等我一回头,他又坐在座位上,一如既往地看起书来,任耳旁锣鼓喧天,我自岿然不动……哎,真是个书痴啊!

他不仅是个书痴,还是个学霸呢。终于等到发数学卷子的时候,老师第一个就念“张世杰---100分!”我一惊,什么——一百分?我连90分都没考上,他居然---居然一百分?怀着钦佩又内疚的心情回到家。父母说:“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100分,你怎么连90都上不了?”我十分生气:“他是学霸!”

他还是我们班的英语“小讲师”,自习课上,从容地站在讲台上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引领我们复习的就是他。

他还是——我们年级乃至全校有名的书法家、小作家……。

对这个“”,我是又钦佩又无奈:钦佩他的学识,无奈他的高分,唉……。

这个“”就是我们班里的学霸---张世杰。

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年,我家来了一个人,妈妈常常拿我和他做比较,他就是——。

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抗战大戏《打狗棍》。突然,妈妈冲了进来,大声吼道:“许——凌——浩!你又在看电视!你看看,多么勤奋好学、知书达理!你再看看你自己,整天游手好闲,将来可怎么办!再不努力的话……”

这几天,我终于想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个敌人在自己的爸妈心里是完美的,他就是——!

别人家的孩子

可能有很多学生都痛恨“”吧,因为家长总是把自己和“:作比较。而我,就是家长口中的”“。从小学开始,因为成绩优异,常常作为别的家长夸奖的对象,而他们的孩子就一直直勾勾地望着我,小时候不懂,现在明白了,那就是嫉妒。在我的班上有好几个“”,但是每一个都是特别努力的,有一个男同学,名叫小林(化名),他的成绩特别好,但是,好的成绩的背后不是玩乐,不是天天打游戏,而是努力,坚持。他上课很认真,下课就做作业,周末他就去上补习班,培优班,语文,数学,英语,科科都上。他不是家长逼着去,他对知识对学习的热爱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一次我去坐地铁,看见他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独自一人等地铁,是的,独自一人,没有家长催促着、逼迫着。我问他:“去哪儿?”他说:“上培优班。”我又看了一眼他的书包,问他:“上多久?”他说:“三个小时。”他回答我的时候,脸色很平静,但眼睛中却带着一丝兴奋。他的好成绩是因为他的努力、认真和坚持。接下来就要说一个伤大家的自尊的事例了,那就是我。我从小到大,除了正常的上课,只上过三节试听的`作文课,只不过因为太闲了,而且又是免费才去试听。以及从四年级开始学习钢琴。我性格有点懒惰,不喜欢去上补习班,也不怎么喜欢写作业。但课还是认认真真上的,作业还是写完的。我平时做完作业就睡觉,周末就玩,很少去复习,除了必备的课文单词,连数学笔记也不读,但我记得住。哪怕考试之前也不主动复习,可是成绩依旧很好,我记得三年级时一次考试语文99.5。这只能说是天赋,但我写这篇文并不是要打击人,而是想告诉大家,就算“别人家孩子”也不是完美的,我和小林虽然都成绩优异,但我们体育、美术都不太好,勉强过得去。我也不是家长口中的天天复习,超认真学习,天天背课文。

或许“别人家孩子”的表面很优异,很风光,但是,内里的痛苦又有谁看得见呢?或许我成绩很好,但我身体不怎么好,我小学开始就患有疝气,不了解的同学可以问问度娘这是什么。去年开始吃药,天天吃,这不是糖丸,这是药,自然不好吃。今年2月,我做了手术,全麻,刚做完不疼,麻药还没过。但是之后就疼了,而且之后一整个星期,我小便时,开刀的位置都火辣辣地疼,很难受。做完手术后,我根本坐不起来,身体弯曲还没到90度就已经疼的受不了,终于能下床时,脚几乎没有知觉。现在依旧不能做运动。我说这个并不是诉苦,还有许多孩子比我痛苦,那些患有白血病的、癌症的、心脏病的,都比我要痛苦百倍。我只是想要告诉那些“学渣”,或许你的成绩不太好,或许你的家长有些啰嗦,但你的家长是爱你的,你的生活是幸福的,你的身体是健康的,你可以快乐的奔跑跳绳。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成绩再好又怎么样呢?你又不能拿成绩单刷卡!祝那些看了这一篇文的同学成绩好起来,祝你们幸福!

或许有人说我这一篇文写的不好,写的跑题,写的没有主题,但那没有关系,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因为那单元作文,写了太多的“撒谎作文”,或许你跟我不一样,但我是,我需要一个地方,让我把真实的我,真实的事例写出来,写的不好也没关系,写出心声就好了。

别人家的孩子

是黑暗中指引我前进的明灯正因为有他们我才能认真学习获得成功。

冰冷刺骨的北风夹杂着能令人冰冻的寒冷气息向我扑来,我的手已冻得毫无知觉,跟石头一样硬,我的眼睛被强大的北风刮得睁不开,眼充满了泪水。可就是这样恶劣的天气,妈妈依旧逼着我去图书馆借些好书。

我慢悠悠地走在旷阔的广场上,周围的树木都反剩下一些细小的枝条,以往如同繁星般的花儿不见了,只剩下几片残缺的花瓣,随风飘荡。孩子们的叫喊声也被势不可挡的风刮散了,整个广场寂寥无比。

走进阅读区,来来往往的人们虽然穿着厚厚的大衣,但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冬天那清冷,寂寥的气息,他们眼中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求,充满着获取知识的火热与兴奋。在图书馆里冬天的气息被隔绝,来来往往的孩子们,要么捧着一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其中的知识,要么,快速地奔向书架,生怕自己心仪的书籍被抢走。

好不容易寻得一处座位,发现旁边的学生们要么就在专心致志地翻动着书页,要么就不停地写着作业。

不管外面的环境有多么冰冷,多么恶劣,的求学的火热精神永远都不会改变,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求学心,不管条件再艰苦、恶劣,你都会走向成功。而一个人,如果自身并没有求学的上进心,那么不管他的条件有多么优秀,他都将一事无成。

在一个冰冷的冬天告诉我,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颗火热的求学信,就会获得成功。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别人家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隐形的对手,那就是“”。

几天前,妈妈带我去杭州旅游,我高兴极了,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同班同学郭姝雯也要去杭州旅游,她跟我搭乘的是同一辆车。郭姝雯性格开朗,而我内向、不爱说话。一路上,妈妈总在我耳边唠叨:“人家郭姝雯多讨人喜欢,而你一见到陌生人就往我身后躲,真不像话!”

接下来的事就更让我尴尬了。旅途中,导游让我们每人表演一个节目。郭姝雯一听就立刻自告奋勇地跑上前,拿起话筒兴致勃勃地唱了一首《虫儿飞》。她的歌声悦耳动听,赢得了全车游客的掌声。唱完后,意犹未尽的郭姝雯还走到我的座位旁邀请我与她合唱。内向的我红着脸拒绝,还把头埋得低低的,恨不得有条缝可以让我钻进去。妈妈失望地看着我。见我怎么也不肯上台,郭姝雯便没有再勉强,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她又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车厢里又一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人们为什么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在他们眼里简直无所不能。“”会唱歌、跳舞,学习成绩优秀,从不让大人操心,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样样落后。我想对妈妈说:“我也有我的特长,郭姝雯擅长唱歌、跳舞,我擅长写作,我们的性格不一样,所以在大家面前的表现就不一样。妈妈,请别拿我跟别人比。”

别人家的孩子

6月23日,妻从福州启程时,特地发来一组微信图片。那是体重超标的儿子嘴里咬着车票,背着书包,拖着两个大大的行礼箱一路闯闸机钻地道追高铁的画面。

当时正适暑期,来来往往,人潮汹涌。图片下面有一段文字——“爸爸,我很牛吧?”这组简单的画面,我看了很久,很让我这个当父亲的感动了一把。

儿子今年秋季就要念六年级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广州等地谋生,有时一两月才攒足四五天假回家一次。一年与他相聚的儿子加起来不到一月。我与妻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儿子一放假自然无人照料,过去每到暑期,儿子便被打包回乡下老家,进入放养状态。儿子颇得外公外婆的宠爱,少爷一样被伺候着,养成了整天看动画片,看视频,打游戏,玩手机,听音乐,吃甜食等坏习惯。可能是常宅在家里不出门,体重严重超标,而学习更是一落千丈,返城时连班主任老师姓什么都忘了。当初念一年级时,儿子便对我说,“爸爸,听说三年级很难,我能不能念到三年轻就毕业;念到四年级时说,爸爸你们都上过大学,大学还要读那么多年,我还是去摆地推卖宠物吧……”

许是念书有餐补、交通补,有零花钱,五年级开始不再提退学的事了。可是想到厌学的儿子,妻就深感后怕。

这样下去,儿子还有未来吗?

今年正碰上我生病,儿子期未考成绩不理想,三门功课都未拿优。妻子决定带儿子过来陪我,让我们父子俩培养培养感情。我知道,妻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希望我这个失职的父亲,这个“作家”爸爸能在养病期间给儿子补习一下功课,同时一起锻炼自身体。

这就意味着我与儿子有着长达69天的相处机会,这比父子俩两年加在一起相聚的时间还多。孩子是家庭幸福的纽带,也是为人父母的社会责任。为不辜负妻的美意,也为了把握这次难得的暑期机会,我决定好好与儿子相处。

儿子未到前,我给他张罗着找英语培训机构给他报名,我还给他安排了接风宴,为了让他上网查资料,在广州确保安全,还给他配了一部苹果5手机。

这份计划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执行了两三天发现漏洞百出。学习时间没有量的保障,一天学习往往不到一小时,且是马虎应付,企图蒙混过关。做家务更是偷奸耍滑。说是给我当保卫,总是背着ipad兀自向前冲,全然不顾后面还有位生病的父亲;说是上班学习,可一有空便往麦当劳跑,因为那里做促销,据说下载天气app的客户只要日气温超过35度即送一瓶饮料。

为让儿子感受到父母的诚意,感动儿子。我每到医院治疗,妻都让儿子陪着,培育其侧隐之心,再选周末一家人去电影院看《夏洛特烦恼》等抓心惜时悔过的文艺教育片。不仅如此,我身体好转后,妻还带儿子到红砖厂看创意园、龙眼洞森林公园等景点游玩散心。

妻用心良苦,儿子却玩得不亦乐乎,上班看动漫,追综艺节目的时间越来越多,看小视频,笑得前仰后伏,自己与自己下棋或玩扑克牌,能玩一个几个小时,似乎根本没有受感召蒙发奋之意。不断如此,还常常乱发脾气,妻一提到“”生活条件如此苦,孩子如何用功,暑期期末考了多少分,班上谁上了暑假补习班,谁家的家长在微信群里讲述孩子出国游学经历,谁的母亲在朋友圈里晒孩子阅读、弹钢琴的靓照……儿子听到头一个字就会跳起来,弯着脖子,叉着腰,挺着圆球肚子,跺着脚抗议。一副不听不看不想不接受的叛逆姿态。

不仅如此,我以前常听到妻子的投诉,还同情儿子。可在这个共同生活的暑假中,儿子不令在一提到学习儿子不感冒,一大堆生活上的坏习惯坏毛病全部暴露出来。儿子不喜欢早晚刷牙,即便刷还没开始便已结束?不喜欢洗脸洗澡,一身臭汗味儿;不喜欢穿系鞋带的鞋子,嫌脱穿麻烦;喝过的水杯总放在桌子的边沿;出门不带伞;鞋子袜子满地扔,出门不坐公交车,吃完饭便一屁股窝进沙发里……总之,发展到后来,只要一提到他的问题,立马横眉冷对。

不少教育家称现在孩子苦死了,一天到晚被有“家长欲”的父母逼着学钢琴,学古筝,学英文……说孩子长大会恨你们,说他们没有童年,一天到晚在上课……我们家没有所谓的“家长欲”,对待孩子从来不有过逼迫,儿子10岁前没上过任何的培训班,10岁后当他以了应该有爱好的时候,我们建议他去学了围棋与吉它。于是他有了两样爱好。

儿子这个夏天最喜欢喝蜂蜜柚子饮料,最喜欢吃鸡蛋炒瘦肉。妻思虑良久,遂出一招。母子俩花了一晚签订口头激励协议。只有儿子一天不发脾气,好好说话,就奖励一瓶蜂蜜柚子饮料;一小碗鸡蛋瘦肉晚餐。陪我晨炼一天不落,奖励50元;陪同我上下班,担任保卫,不迟到早退每周发5元工资。反之就扣除。妻想从儿子精神状态与自制力方面来入手,改变其学习与生活态度。

我也不想逼儿子。自从激励政策实施后,儿子着实坚持了一段时间。可慢慢就松懈下来。暑假过了一大半,作业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还被罚了三次站,写了两份深刻检查。每次都要上纲上线,做三分钟事花两小时教育。犯事还是学习。跟他讲其它的事项都好办,只要一提到学习,儿子仿佛中了邪,做错题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又错了?早知道错这么多,就不做了。一边撕作业本一边垂泪……”

这样下去,儿子还能健康成长吗?

妻子每次茶余饭后对儿子循循善诱,儿子听得都会背了,却不见自新的动静。

儿子沉默不语。

我忽悠想起,一位女老总同事讲起她上大学的女儿。她女儿在军大院长大的,有着较好的生活背景。女老同事总事用大院里姐妹的孩子来激励女儿——“瞧,别人王政委家的女儿,奥数拿了全国第一名;李部长家的女儿,钢琴考到了八级……张团长家的大女儿考上了南航……你让我的脸往那儿搁呀!”

虽说现在上大学似乎坐在家里就有学校打电话了,大有越来越普及的趋势,出国留学也似乎越来越容易了,可是那得坚持学习,一步步念下去呀。

儿子明年要初考了,这样下去怎么办?

妻子喃喃自语——哎,……。

写于二0一六年九月十四日广州。

别人家的孩子

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永远也比不上,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每天都会听到妈妈说很优秀,我应该好好向他学习。

在运动会上,闺蜜的体育很好,总能拿到好成绩,而我,没什么优势项目可以去比赛,更别说拿什么好成绩了。这时妈妈又会说:“看看别人,学习成绩又好,体育又好,和你怎么比?”我听了很惭愧,只能望着她一闪而过的身影,内心感到无助和失落。

闺蜜可以算上我们班的数学学霸,每次期末数学免考都有她的份,奥数竞赛她也能获奖。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要去请教她,妈妈看见了,又跑过来对她说:“唉,你数学怎么那么好,教教我家的吧,你们俩要互相帮助。”然后又转头对我说:“快,让她传授点经验给你,怎么数学会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行?”

唉,挂在妈妈嘴边的“”永远比我好,我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到她,妈妈给了我压力,让我有些喘不过气,但同时我也安慰自己:就当给我一些奋发上进的动力吧,我会坚持努力去超越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