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工作总结(专业20篇)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专业20篇)

ID:6403829

时间:2023-11-09 14:29:05

上传者:笔砚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专业20篇)

在度过了一个月的努力工作后,总结成为了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步骤。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撰写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工作总结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精选_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合理有效分配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根据根据《甘肃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和甘肃省卫计委《关于认真做好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等相关工作的通知》(甘卫基层发[2014]505号)文件精神,我局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职能,加强领导,上下协调,积极推进全县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现总结如下:

工作目标。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的诊疗机制,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群众自费费用逐年减少,达到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

一是确定分级诊疗病种。按照《甘肃省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两当县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我县分级诊疗县级病种100种,乡级病种45种,报销比例为县级75%、乡级85%,在全县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执行,实行按病种付费。今年6月,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和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补充意见》(陇卫计发[2017]104号)文件要求,在原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分级诊疗病种和补偿标准。

二是医疗费用报销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度。对纳入分级诊疗的病种,定点医疗机构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并向参合患者提供及时结算服务。新农合按病种定额报销医疗费用,超额部分由医疗机构自已承担,患者不予承担。2017年共报销分级诊疗病种446人次,报销金额69.6万元。三是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按照政策要求,我们严格了转诊政策,明确要求本级诊疗病种不得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除特殊情况外,凡未规定办理转院手续,擅自外出就医患者新农合资金一律不减少报销直至不予报销。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我局印发了1.5万份分级诊疗告知书,明确了转诊、补偿等政策要求,并通过召开培训会、卫生下乡及公众微信等平台进行了大量宣传。今年,我们印制了宣传挂图,配套分级诊疗及慢性病报销政策,发放到各村和医疗机构,通过村医给广大群众解读。

2.全面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县医院为扎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建立了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由省人民医院选派主治医师常住县人民医院,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人选进行技术帮扶。县医院在本院内选聘执业主治工程师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帮助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正在建设重症监护室,提高急救服务能力。

3、稳定村医队伍,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落实乡村医生进退机制,积极吸收助理以上资质人员进入村医队伍,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和116个行政村的乡村医生与当地群众签订慢性管理服务协议。进一步优化了村医队伍,提升了服务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医疗人才缺乏,县乡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严重不足,医疗水平差,服务能力低下是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瓶颈。大部分分级诊疗病种无力医治,只能转院治疗,不仅造成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也和现行的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报销机制形成冲突。

我县分级诊疗开展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不够深刻,还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我市卫计局按省卫计委文件要求,启动分级诊疗工作,要求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医疗服务模式,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进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切实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市卫计局下发《分级诊疗工作实施细则》文件要求,我院与市区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将分级诊疗工作总结如下:

一. 分级诊疗工作取得的成绩:

我院自从与市级多家医院签定了双向转诊协议以来,建立了良好的双向转诊合作关系,成功建成了上下级医疗合作网络,有效实现了转诊功能,我院成立了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双向转诊工作制度,明确双向转诊规范,制作双向转诊流程图,建立双向转诊沟通制度,定期与市立医院就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为患者双向转诊开通了绿色通道,上转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救治。

二.分级诊疗工作还存在的问题:

1.我院医生能够做到有为、有需求的患者或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并开具转诊单,能够实施新农合报销;但上级医院为患者开具的下转单却很少。绝大多数病人为上级医院主管大夫口头交代回我院治疗或患者自行到我院继续治疗。

2.根据许多到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反馈情况,到市级医院住院不需要基层医院开具转诊单就能直接住院治疗,由此很多患者基层医院开具转诊单认为是麻烦,并且导致很多小纠纷。

三.分级诊疗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市立医院的沟通协调,加大合作力度,各项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技术上、管理上提高基层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2.尽最大能力改变基层医院设备不足、药品较少的现状,充分利用基层医院的现有医疗资源,通过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双向转诊患者满意度。

3.优化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让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在基层继续治疗,基层医院加强与上级医院沟通,对上转病人进行追踪,实施完整、统一化的管理。

四.我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双方实际,制订更完善的合作计划,进一步与合作医院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交流;如何制定更细致、更流畅的转诊流程,使转诊病人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实惠。

县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广大群众心理健康的守门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优质医疗服务,我院自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以来,积极加强与上、下级医院的合作,为辖区广大居民提供了就医方便,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现将实施分级诊疗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目标。

我院从2016年7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以达到双向转诊转院的无缝衔接、区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最终实现 “大病不出县”的工作要求。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医务科。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医院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的分级诊疗宣传展板,导诊处放置分级诊疗宣传折页供病人免费取阅,各科室及各楼层均有分级诊疗程序、流程图、分级诊疗宣传手册,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宣传每天均要滚动宣传分级诊疗的相关知识。

3、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分级诊疗工作。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并多次组织各科室科主任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的相关文件及传达分级诊疗有关会议精神。

(三)落实具体工作。

1.实行首诊和转诊责任制。患者入院时,书面告知分级诊疗政策和转诊转院程序,对不符合转诊条件而要求转诊的患者签订《转诊告知书》,对不遵循分级诊疗原则要求住院的患者,由患者或家属签订因此造成医保不报销的个人承担所有医疗费用的承诺书。各临床科室认真登记转诊转院基本情况、转诊原因、转诊医生交由医务科备案。

2、准确把握双向转诊指征。对全院职工作出要求,人人必须准确把握双向转诊原则,个个掌握上转指征和下转指征。

3、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在2016年7月,我院与南丰镇附近的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2016年10月,分别与梧州市人民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梧州市中医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的联动关系,明确了双方职责,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患者转诊转院开辟了绿色通道。

4、明确职能科室及职责。医务科负责协调和规范管理转诊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及细则,畅通渠道,减少环节,优化流程,为转诊患者提供方便;汇总上报转诊患者相关信息;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和督查各科室持续改进。

5、医院由急诊科负责双向转诊接诊。凡是病人转送到我院时,由急诊科统一接诊,接诊室根据患者病情,联系临床科室,将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送入住院科室,不需住院的患者由急诊科直接处理;收集登记转诊患者的信息,建立台账上报医务科。

6、各临床科室确定一名转诊联络员。负责科内转诊患者信息采集,建立科室台账,每周五上报信息至医务科;临床科室需要转出的患者,由主管医生负责联系转入医院及科室,填写“双向转诊单”,并明确治疗评估、后续治疗建议方案等,存根联送达医务科,副联交病人带至转入医院。

7.健全转诊信息报送制度。定期汇总转诊病人情况,每季度就转出病人病情、流向、转诊原因等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形成转诊情况分析报告,并及时向上级报送信息。

(四)强化保障措施。

1、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技术支持,派骨干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会诊、带教、培训,并为下转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及必要的跟踪服务。同时为下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来我院学习进修提供方便;通过改善自身医疗服务行动,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诊;利用信息化加强监管能力,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合理用药监管、远程诊疗等,减轻患者负担。

2、层级督查,严格奖惩。对转诊服务工作由医务科制定处罚措施负责日常督查考核,医院对医务科督查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要求各窗口和临床科室对双向转诊病员认真做好接待工作,细化流程,畅通渠道,减少环节;对协助转诊工作的外院医护人员主动热情,积极配合,提供方便。对填报信息不全或填写不规范的,对报送双向转诊患者信息不及时的、登记不准确、工作台账资料不完整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记过处分。

三、

规章制度及成效分析。

我院制定了“封开县第二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及“双向转诊工作考核办法”,自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以来,我院不断完善转诊程序与流程,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各相关科室职责明确,对本市各乡镇卫生院转入的患者热情接待,做到了及时就诊,优先处置。

(二)双向转诊效果较好。我院转入三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病人都做到了无缝衔接,病人得到了合理处置,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临床医护人员基本上认识到了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分级诊疗工作流程。

(四)通过宣传,社会公众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逐步提高。

四、存在问题。

(一)宣传方式不多,分级诊疗未完全深入人心。公众对分级诊疗目的意义了解不深,也还有基层个别医师对分级诊疗认识不到位、政策不熟悉现象。

(二)临床医生对双向转诊工作责任心不够。个别医生填写转诊单内容不完整,字迹潦草,转诊单保存不当导致收集困难等;少数科室未按照规定及时将双向转诊病人登记信息报送到双向转诊接诊室;下转病人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有关要求,下转病人比例未达到指标。

(三)医院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急诊、重症、儿科等方面尤为突出。

五、意见及建议。

(一)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切实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要求,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目录给予及时合理调整。

(二)建议政府医保机构对民众能够自觉地按照“小病就诊在基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一般疾病就诊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大病就诊在二级医院;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就诊在三级医院;康复期与临终关怀患者返回基层医疗机构”的总体要求分级诊疗者,给予适当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的优惠政策。

(三)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各种媒体全方位加强对切实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民众能够逐步相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有能力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方便、及时、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引导民众乐意到基层就近就医。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院内职工更进一步加强全员教育培训,把非专业人员也要一并纳入;对外改善宣传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对公众的寒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分级诊疗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不按分级诊疗规定执行的医生严格按我院双向转诊考核办法处理。

(三)定期召开分级诊疗工作推进会,对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

(四)不断改进和完善分级诊疗相关制度及流程,完成分级诊疗工作目标、任务。

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合理有效分配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根据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xx]49号)和甘肃省卫计委《关于认真做好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等相关工作的通知》(甘卫基层发[20xx]505号)文件精神,我局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职能,加强领导,上下协调,积极推进全县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现总结如下: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的诊疗机制,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群众自费费用逐年减少,达到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

一是确定分级诊疗病种。按照《甘肃省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两当县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我县分级诊疗县级病种100种,乡级病种45种,报销比例为县级75%、乡级85%,在全县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执行,实行按病种付费。今年6月,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xx]49号)和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补充意见》(陇卫计发[20xx]104号)文件要求,在原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分级诊疗病种和补偿标准。

二是医疗费用报销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度。对纳入分级诊疗的病种,定点医疗机构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并向参合患者提供及时结算服务。新农合按病种定额报销医疗费用,超额部分由医疗机构自已承担,患者不予承担。20xx年共报销分级诊疗病种446人次,报销金额万元。三是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按照政策要求,我们严格了转诊政策,明确要求本级诊疗病种不得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除特殊情况外,凡未规定办理转院手续,擅自外出就医患者新农合资金一律不减少报销直至不予报销。

1.加强宣传引导。我局印发了万份分级诊疗告知书,明确了转诊、补偿等政策要求,并通过召开培训会、卫生下乡及公众微信等平台进行了大量宣传。今年,我们印制了宣传挂图,配套分级诊疗及慢性病报销政策,发放到各村和医疗机构,通过村医给广大群众解读。

2.全面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县医院为扎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建立了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由省人民医院选派主治医师常住县人民医院,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人选进行技术帮扶。县医院在本院内选聘执业主治工程师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帮助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正在建设重症监护室,提高急救服务能力。

3、稳定村医队伍,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落实乡村医生进退机制,积极吸收助理以上资质人员进入村医队伍,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和116个行政村的乡村医生与当地群众签订慢性管理服务协议。进一步优化了村医队伍,提升了服务能力。

1、医疗人才缺乏,县乡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严重不足,医疗水平差,服务能力低下是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瓶颈。大部分分级诊疗病种无力医治,只能转院治疗,不仅造成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也和现行的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报销机制形成冲突。

2、分级诊疗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我县分级诊疗开展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不够深刻,还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精选

尊敬的各位专家:

您们不辞辛劳,来我院对分级诊疗工作进行全面评价,我谨代表xx市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我院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总体目标。

我院成立于1987年,2011年搬迁新址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4亩,同年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医院编制床位300张,有职工39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2人。2014年门急诊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万人次,手术3100余台次。

我院从2014年10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以达到双向转诊转院的无缝衔接、区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最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的工作要求。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医务科,由xxx为办公室主任,xx负责日常工作。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医院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的分级诊疗宣传展板,导诊处放置分级诊疗宣传折页供病人免费取阅,各科室及各楼层均有分级诊疗程序、流程图、分级诊疗宣传手册,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宣传每天均要滚动宣传分级诊疗的相关知识。

3、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分级诊疗工作。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并多次组织各科室科主任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的相关文件及传达分级诊疗有关会议精神。

(三)落实具体工作。

1、准确把握双向转诊指征。对全院职工作出要求,人人必须准确把握双向转诊原则,个个掌握上转指征和下转指征。

2、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早在2014年1月,我院就与xx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2014年11月,又与全市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2015年1月,与xx市人民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明确了双方职责,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患者转诊转院开辟了绿色通道。

3、明确职能科室及职责。医务科负责协调和规范管理转诊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及细则,畅通渠道,减少环节,优化流程,为转诊患者提供方便;汇总上报转诊患者相关信息;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和督查各科室持续改进。

4、医院设置双向转诊接诊室。凡是病人转送到我院时,由转诊接诊室统一接诊,(危重症和非正常工作时间如:中午、夜间、节假日由急诊科室接诊),接诊室根据患者病情,联系临床科室双向转诊联络员,将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送入住院科室,不需住院的患者由接诊室直接处理;收集登记转诊患者的信息建立台账上报医务科。

5、各临床科室确定一名转诊联络员。负责科内转诊患者信息采集,建立科室台账,每周五上报信息至双向转诊接诊室;临床科室需要转出的患者,由主管医生负责联系转入医院及科室,填写“双向转诊单”,并明确治疗评估、后续治疗建议方案等,存根联送达双向转诊接诊室,副联交病人带至转入医院。

(四)强化保障措施。

放射诊疗工作总结

医疗设备方面:现有北京万东200amx光机一台、全自动洗片机1台、空调1台,为了便于管理并配置了电脑及相关工作站。

放射科,现有医务人员2人。获医师资格证书1人,放射上岗证2人具有。

设备性能检测和工作场所防护检测的实施情况:达标。

建设项目的评价与卫生审查情况:合格。

放射诊疗许可证变更、效验情况:20xx/9/18换证。

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截止20xx年12月16日,我科室普放摄片人数达到1216人,出片2244张,总收入54619元,其中14x17胶片1106张,8x10胶片263张。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2481元。并保证所出胶尽量符合甲片标准,同时,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上尽可能多的为临床大夫提供诊断依据,得到了临床大夫的一致好评。

1、书写报告不规范,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极少部分胶片仅以口头报告为主,此主要与曝光条件、患者体位及洗片机药水新旧等导致的胶片质量较差有关。

2、提高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技术因素,暗房及胶片因素。

3、由于我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以老、幼、弱、残居多,从而导致医患之间沟通欠佳,某些时候对病人不够有耐心,话语不够温馨,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4、与临床科的协调度不够。

5、科室杂物太多,两次收到所属卫生监督所整改要求。

1、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

2、在安全、无差错的基础上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3、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上尽可能多的开展拍摄体位,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临床医生。

4、清空放射科堆放与放射工作无关的杂物,避免一切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不相关辐射。

1、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标准化操作。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2、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更新知识,遇到疑难片尽量多查资料,必要时请院外专家会诊,在为病人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3、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治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杜绝红包。

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合理有效分配现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根据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和甘肃省卫计委《关于认真做好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等相关工作的通知》(甘卫基层发[2014]505号)文件精神,我局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职能,加强领导,上下协调,积极推进全县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的诊疗机制,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群众自费费用逐年减少,达到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是确定分级诊疗病种。按照《甘肃省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两当县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我县分级诊疗县级病种100种,乡级病种45种,报销比例为县级75%、乡级85%,在全县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执行,实行按病种付费。今年6月,根据《甘肃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和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补充意见》(陇卫计发[2017]104号)文件要求,在原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分级诊疗病种和补偿标准。

二是医疗费用报销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度。对纳入分级诊疗的病种,定点医疗机构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并向参合患者提供及时结算服务。新农合按病种定额报销医疗费用,超额部分由医疗机构自已承担,患者不予承担。2017年共报销分级诊疗病种446人次,报销金额69.6万元。三是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按照政策要求,我们严格了转诊政策,明确要求本级诊疗病种不得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除特殊情况外,凡未规定办理转院手续,擅自外出就医患者新农合资金一律不减少报销直至不予报销。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我局印发了1.5万份分级诊疗告知书,明确了转诊、补偿等政策要求,并通过召开培训会、卫生下乡及公众微信等平台进行了大量宣传。今年,我们印制了宣传挂图,配套分级诊疗及慢性病报销政策,发放到各村和医疗机构,通过村医给广大群众解读。

2.全面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县医院为扎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建立了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由省人民医院选派主治医师常住县人民医院,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人选进行技术帮扶。县医院在本院内选聘执业主治工程师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帮助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正在建设重症监护室,提高急救服务能力。

3、稳定村医队伍,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落实乡村医生进退机制,积极吸收助理以上资质人员进入村医队伍,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和116个行政村的乡村医生与当地群众签订慢性管理服务协议。进一步优化了村医队伍,提升了服务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医疗人才缺乏,县乡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严重不足,医疗水平差,服务能力低下是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瓶颈。大部分分级诊疗病种无力医治,只能转院治疗,不仅造成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也和现行的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报销机制形成冲突。

2、分级诊疗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我县分级诊疗开展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不够深刻,还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我院从2016年8月开始启动分级诊疗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医院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工作制度,以达到双向转诊转院的无缝衔接,区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最终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的工作要求。

一、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1、加强医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的分级诊疗宣传版面。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分级诊疗的相关知识。

3、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分级诊疗工作。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各临床医务人员学习上级部门关于分级诊疗的相关文件及传达分级诊疗有关会议精神。

(三)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1、持续强化基层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乡市2016年度城乡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做好与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工作,安排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定期安排高中级卫技人员到基层开展义诊、会诊及查房,建立长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协作制度,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今年我院安排两名外科医师在冯村乡卫生院及赵岗镇卫生院实行为期一年的下乡帮扶工作。在下乡期间,我院的医师手把手的传授基层医师开展二级以下的手术,使基层医师掌握了一些手术技巧。填补了一些不能开展的项目。并在李庄乡卫生院安排每周一次的内科专家查房,会诊及业务讲座。孙庄乡卫生院安排专家讲座。通过不同形式的帮扶及支援,大大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技术及诊疗水平。使老百姓免去了路途劳苦,足不出户的就可得到好的诊疗技术。同时,我院今年继续接受新乡市中心医院支援我院的7名专家的支援,截止到10月份,7名支援专家在我院共诊查门诊病人1455人次,诊查住院病人1193人次,参加抢救危重病人14人次,带教手术42例,危重病例讨论53例,专题讲座36次,培训医务人员440人次,参加下乡义诊17次,开展新项目2项,(室上速的心脏电复律治疗3例、食管癌合并冠心病综合治疗2例)。

2、积极推进双向转诊工作,尤其是作好双向转诊基层协议医院的对接工作,加强与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联系,提高转诊会诊质量和效率,在有效保障患者隐私的情况下逐步实现患者健康信息的合理互联共享;在实行对口支援、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以来,我院与全县辖区内15个乡镇卫生院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准备利用3年的时间进行点对点的帮扶。同时还与县辖区内全部的乡镇卫生院共24家签署了双向转诊协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双向转诊,截止到10月份,我院接受通过双向转诊的上转病人数有229人次,我院通过双向转诊下转病人数有36人次。在双向转诊中,我院严格按照制定的转诊标准及转诊流程进行转诊,深受兄弟单位及病人的好评。

(四)逐步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制度稳步推行签约服务。

1、为了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全县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封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稳步推进居民或家庭与医师团队签约服务模式顺利开展,我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团队,第一批与5个乡镇1600余户的家庭实行签约服务,主要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主的病人,通过集中召集、入门入户等形式进行签约及宣传。在与居民签定服务协议书的同时,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的监测,对老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随访,每年开展一次家庭健康评估,规范管理慢性病人群。通过这次签约,也完成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患者的筛查,并按慢性病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治疗管理方案,定期进行访视,提供规范服药指导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

(五)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我院信息系统于2013年3月投入使用,在运行中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了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系统更加适合医院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同年10月份,我院又相继实行了一卡通服务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会诊服务,实现了检查图像和报告的实时共享、分析、存储及远程调取,为病人预约就诊、分诊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等待时间,优化就诊流程,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截止到今年10月,我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远程会诊达228例。远程病理20例,通过远程进行讲座。

教学。

共176次。通过与上级医院的远程对接,使我院的外院转诊率大大降低。减少了病人的就诊费用。

自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院领导非常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成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多次到外地进修学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领导经常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并就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次主持协调会,协调处理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工作衔接问题。

今年10月以前,因系统原因,我院临床路径一直停留在纸质表格上运行,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变异及退出较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今年10月以来,领导加大力度优化了系统,把临床路径维护到系统当中去,便于路径能更好的开展。

截至到今年10月,我院已与近10家省市级医院建立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使患者能在基层医院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疑难危重患者同比增加10%,2016年累计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1650人次,接受上级医院转入的病人数未能完全统计。2016年1—10份总诊疗量和住院人次分别为408750人次和19199人次,较去年分别增加为9.3%和8.9%。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转诊、转院流程不太顺畅。针对部分病情较危重的病人,我院医疗水平有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上下级医院之间衔接欠妥,转院流程不合理。

3.我院能够做到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但上级医院转回来的病人却很少。“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我院大多数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省市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下转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这说明我们与上级医院沟通还不到位,总体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重形式不重实质,4.受城乡居民就医观念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医疗条件不均衡,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多集中的省市级大医院,居民对县级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三、应对措施。

优化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同时我院应继续加强对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构建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建立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控制院外转诊比例。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精选_

1、加强医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进行分级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能掌握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固定的分级诊疗宣传版面。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分级诊疗的相关知识。

次,参加抢救危重病人14人次,带教手术42例,危重病例讨论53例,专题讲座36次,培训医务人员440人次,参加下乡义诊17次,开展新项目2项,(室上速的心脏电复律治疗3例、食管癌合并冠心病综合治疗2例)。

讲座教学共176次。通过与上级医院的远程对接,使我院的外院转诊率大大降低。减少了病人的就诊费用。

自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院领导非常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成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多次到外地进修学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领导经常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并就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次主持协调会,协调处理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工作衔接问题。

今年10月以前,因系统原因,我院临床路径一直停留在纸质表格上运行,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变异及退出较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今年10月以来,领导加大力度优化了系统,把临床路径维护到系统当中去,便于路径能更好的开展。

截至到今年10月,我院已与近10家省市级医院建立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使患者能在基层医院享受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疑难危重患者同比增加10%,2016年累计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1650人次,接受上级医院转入的病人数未能完全统计。2016年1—10份总诊疗量和住院人次分别为408750人次和19199人次,较去年分别增加为9.3%和8.9%。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转诊、转院流程不太顺畅。针对部分病情较危重的病人,我院医疗水平有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上下级医院之间衔接欠妥,转院流程不合理。

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可及性;建立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控制院外转诊比例。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治疗,疑难病、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分级诊疗是为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范运行,切实减轻城乡参保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引导城乡居民根据病情需要,合理、有序地选择医疗机构就诊的一项制度措施。

1.广泛宣传,开展健康知识教育。

要向民众广泛宣传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内容、服务项目、诊疗病种、专科开展情况、双向转诊制度等相关知识,转变居民就医观念,合理引导民众分级诊疗。要向民众广泛宣传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常识和日常生活健康知识,争取心中有数,遇事不慌,选择有度,有序就医。避免“全省人民上省立,全国人民去协和”的现象。

2.加强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培养,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

分级诊疗成败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强弱,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直接决定居民分级诊疗的信心,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分级诊疗的核心内容。

(1)引进人才。根据国家规定,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我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配置严重不足,难以完成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疾病管理等大量社区入户随访工作,这也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信任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2)培养人才。省市级医院有指导、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的义务,要主动接受基层医院人才的进修培训。要建立基层医院人才与省市医院人才轮转培训机制,缩小基层人才与省市人才的水平差距。

(3)稳定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大投入制定基层人才优惠待遇政策,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创业基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要强化对人才的规范化管理,完善人才流动约束机制。防止在合同期内人才单方违约。

(4)加强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要落实省市医院扶持基层卫生政策,派出的医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省市卫生部门应不断提升下基层帮扶的质量,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为有效合理的分级诊疗奠定技术基础。

3.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种类无法满足需要。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实行的是国家基本目录用药,许多在医院广泛使用,疗效良好的药品都不在这个目录内,导致一些慢性病患者不得不去医院排队买药,违背了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分流病人的主旨。

4.转变工作机制,建立适合各地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

(1)建章立制。要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制定分级诊疗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要制定双向转诊标准,以及考核、评估的方法,制定双向转诊的约束制约机制。

(2)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依托信息平台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各医院应加强分级诊疗科的管理,接收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转诊顺畅。要整合居民个人卫生信息,丰富健康档案,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3)完善财政补偿机制。财政补偿机制的完善程度是决定医改成败的关键,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避免各级医院的趋利行为。各级政府必须出台各级财政最低补偿标准、财政支出比例和补偿方向,制定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4)要完善新农合、医保患者的报销机制。要用经济的杠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缓解大医院“看病难”,基层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准入门槛,提高基层医院报销比例,使更多的居民“得实惠于基层”。

(5)要加强分级诊疗的监督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保、农医保配合,根据分级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定期对各级医院的分级诊疗工作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各级医院诊治病种分流合理、就诊有序,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分级诊疗制度是本次医改全新的理念,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只要政府重视,部门积极参与,统筹协调,正确引导,全社会齐心协力,分级诊疗工作一定能稳步推进。

先诊疗后付费的工作总结

根据xx市《关于在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中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的通知》(xx市卫农卫字〔20xx〕20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于20xx年11月1日开展了“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在20xx年10月25日下午召开了医院领导班子会议、新农合、收款室及全院医务人员等相关业务人员专题会议,学习、讨论xx市卫农卫字〔20xx〕20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xxx卫生院开展“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院长为组长,亲自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

结合新农合筹资,通过各村经办人员向村民大力宣传“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让村民明白只要参加新农合就能享受此项优惠措施。在卫生院悬挂条幅-“大力推行‘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印制了宣传资料,经医院门诊和卫生室门诊对就诊患者发放“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宣传资料。

三、服务对象。

1、参加了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

2、“三无”(无姓名、无住址、无家属)病人;

3、非上述情况,但病情严重,需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的病人。

四、组织实施流程。

20xx年11月1日正式启动“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当月患者住院费用由卫生院垫付,待月底经农医中心审核后再将资金拨付到卫生院。患者入院时,先向患者讲解“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实施方案,其次签订“先诊疗、后结算”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留存患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在出院结算时医务人员带领患者或其亲属到相关科室进行结算报销,最后由患者支付差额部分的现金。结算完毕后退还患者留存的.资料并提供新农合报销凭证,如患者需要,还可提供费用清单、发票复印件等相关资料。部分患者入院当日未能及时带上三证情况时,暂付200元押金交付医院,待入院第二天及时补交三证;当住院总费用超过1000元以上者,另加收100元押金。

五、取得效果。

实施“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后,医患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方便了群众就医,改善了病人因现金不足而延误治疗的现象。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共有xxx人次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措施,元,在工作中减少了现金流量,方便了广大群众及时就医。活动实施中得到了患者的大力配合,目前还没有患者签订延期(分期)还款协议书,更无逃费现象发生。此项优惠措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提高了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以及卫生院在群众中信任度。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

一、宣传力度不够,还有不少患者还不知道这项惠民政策的开展。有些患者虽然知道了有这样的政策,却不明白“先诊疗,后付费”模式的具体内容。我院在日后的工作中,将加强宣传力度,争取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

二、由于医院资金比较紧张,在为患者垫资方面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医院垫资越来越多,对医院运转有所影响。

分级诊疗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不断推进改革,其中分级诊疗被视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分级诊疗的受益者,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制度改革的好处。在日常就医中,我意识到了分级诊疗对于提高就医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发现了分级诊疗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总结这些经验与体会,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的发展。

首先,分级诊疗提高了就医效率。过去,我常常遇到因为看病而浪费大量时间的情况。但如今,在实施分级诊疗的城市,全社会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住在社区附近的医院,可以就近就医,不必再跑到市区的大医院去,这大大缩短了我就医的时间。而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我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专家号,不必再在大医院的门诊百米长龙中排队。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我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对医生的等待时间。

其次,分级诊疗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分级诊疗将医疗服务划分为基层医疗和二级及以上医疗两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发挥优势,形成了多元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基层医疗机构的加强,减轻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压力,使得他们能更专注于疑难病症的治疗。我曾遇到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无需跑大医院,只需在社区医院就诊,即省时又省事。另外,通过分级诊疗,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特殊病种可以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得到更好的救治,而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得到相对及时的治疗。这样的变革使得每一级别的医疗机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形成高效运转的医疗体系。

然而,分级诊疗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与不足。首先,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就医需求是一个难题。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都需要有良好的分诊能力,才能把患者合理地分流到不同的就诊通道。但目前的分级诊疗推行还存在局限,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就医需求,导致一些患者不得不通过队友回退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其次,医生之间的协同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鼓励医生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转诊与转院,但协同合作不够紧密,导致了信息传递不及时,病情推进不够顺利等问题。除此之外,分级诊疗的推行还面临着医疗体制机制的调整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改进与创新。首先,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就医者的自我诊疗能力,减轻因轻微疾病引起的就医压力。其次,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就诊,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减负。再次,要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促进病情推进。同时,还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的基层医生和临床专家,为分级诊疗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持。

总结而言,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分级诊疗在推行中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完善。相信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分级诊疗将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总结

实现一站式结算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医疗问题,减少救助结算环节的有效手段。市卫计委特别将其纳入2020年重点工作和绩效评估指标中。我县为加快推进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时出台《岚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拔付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建设。明确提出我县“一站式结算”要走在全市前列,2020年8月底实现全县范围内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全覆盖。同时迅速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协调人社、民政、扶贫、财政、商业保险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尽快推进我县“一站式结算”工作。我局成立信息中心,指定一名副职专门负责推进此项工作,以确保完成既定工作目标。

先诊疗后付费的工作总结

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及时性和成功率,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我院对急救患者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建立“简便易行、及时有效、便民利民”的急救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服务管理模式,节约患者因为跑手续缴费而消耗的宝贵时间,最大限度争取时机救治患者,提高救治效率。现就我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我院对接收的急救患者,按照有关急诊急救管理规定,在的救治能力范围内,为患者提供及时、规范、可靠的医疗救治服务。对超出救治能力、具备转诊条件的患者在给予必要处置后及时转诊;对不具备转诊条件的患者,立即组织就地抢救,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伤残。

(二)我院对急救患者开展紧急救治过程中,患者暂免缴纳各项诊疗救治费用,由药房做好记录、先行垫支,待本次急救过程结束后再由患者或其家属一并结算相关费用。各项救治措施的实施不受患者是否已经交费影响。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保证工作实效。加强对急救患者“先诊疗后结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培训,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保证工作实效,杜绝表面应付和推诿扯皮现象。

(二)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使广大急重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能够主动利用“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方式。

(三)强化督导考核。我院成立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医务、护理、门诊、药事、医技、财务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指导和日常管理协调。

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的建立,加快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加快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和90%的患者在县内治疗的医改工作目标,加快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基本原则等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统筹共享、合理利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就医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便民举措。

二、基本原则。

(一)患者知情自愿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二)就近分级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需求,实际情况分村卫生室、卫生院、县级医院分级治疗。

(三)医技资源共享原则。认真落实同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相关规定,建立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和对上级医疗机构相关检查“直通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参合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无缝隙”对接原则。逐步建立上下协调、严密有序、高效实用的转诊渠道,为患者享受到分级诊疗带来的连续、完整、快捷、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尽量提高到90%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副组长:余活泼蔡学瑜。

郑毅聪秘书。

:许志荣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完善制度加强控管。

1、完善首诊制度、首接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将新农合资金支付与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挂钩。

2、确立分级诊疗标准: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已经确诊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诊疗服务,我院主要负责疑难杂症的专科诊治,并根据乡镇卫生院的要求进行适时会诊,对条件允许的特别重大、疑难重症、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转三级医院救治。

3、完善双向转诊流程:规范我县转诊程序,明确转出、转入标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级医院分别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对乡镇卫生院转入我院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转入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同时协助和指导转出的病人选择合适的三级医院,并提供相关诊疗资料,方便转入医院获得可靠信息,减少重复检查。

(三)提高能力拓展业务。

1、加强专科人才培养、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医院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2、对乡镇医院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及人员培养多种方式,提高乡镇医院技术服务水平。先帮扶佛昙卫生院、旧镇卫生院和杜浔镇卫生院,再逐步拓展帮扶范围,与乡镇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合理流动,提高乡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在全县形成基础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防治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

3、充分利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我院实行二级医院辅检结果互认,完善卫生部病理远程和远程医疗建设,对疑难、重症病人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及远程教育。

五、程序及要求。

(一)转诊程序。

1、除危急重症病例和病人及病人家属强烈要求外,对因技术、设备等能力所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病人,原则上基层医疗机构上转至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诊疗有困难的病人上转至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

3、上转病人病情稳定后,上级医院应及时将病人转回基层医院作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4、对长期在外务工或危急重症病人,接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或病人家属转诊规定,督促其尽快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报告并补办相关手续。

(二)转诊要求。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分级诊疗制度的广泛宣传、向广大群众宣传分级诊疗的好处与做法,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三)强化培训,稳步实施。要分层次、分批次医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实施步骤、方法和要求。

七、保障措施。

1、医院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进行考核。

2、将帮扶的乡镇医院纳入我县一起管理,对帮扶医院每周组织2次专家、专科医师查房及门诊治疗病人,定期与帮扶医院,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中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定期将双向转诊情况报告。

3、对转入三级医院的病人实行追踪随访,病情允许情况下再转回我县治疗。

附件:

患者姓名。

年龄。

档案编。

住址。

要,联。

电于。

****年**月**日建议转入。

医院。

科室病情介绍:相关检查:患者家属签字:。

转诊医生(签字):

****年**月**日-----xxx分级诊疗转诊记录单。

(机构名称):现有患。

性别。

年龄。

因病情需要转入贵单位,请予以接诊。初步印象:

主要现病史(转出原因):

主要既往史:

治疗经过: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填表说明。

1.本表供患者转诊转出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2.初步印象:转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的初步判断。3.主要现病史:患者转诊时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4.主要既往史:患者既往存在的主要疾病史。5.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就诊范围划分。

(一)村卫生室: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二)乡镇卫生院:主要接诊a型病例暨病种单纯,病情较稳定的一般门诊、住院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病例,包含: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3、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慢性病人;

4、老年护理病人;

5、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门诊病人;

6、上级医院下转的康复期病人。

(三)县二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b型、c型病例暨急需紧急处理但病种单纯的一般急诊和病情复杂或有复杂的合并症、病情较重的急、慢性病人、诊断治疗均有很大难度预后差的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部分d型病例,包含:

1、临床各科危急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不能确诊的较疑难复杂病例;

(四)市三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c型和d型病例暨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以及与技术水平、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国家确定的部分重大疾病的救治,包含:

1、临床各种危急症病人;

2、二级医疗机构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上转病人;

3、二级医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的病例。

(五)市外三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d型病例和国家确定的重大疾病救治病例,包含:

1、临床各种危急症病例;

2、县、市级医疗机构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上转病例;

3、市级医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分级诊疗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分级诊疗政策的背景和目的(200字)。

分级诊疗是指通过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将医疗资源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和患者的病情分解、分权和分层,实现社区医疗的首诊、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诊、综合医院的专诊和医学中心的特诊的目标。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出旨在解决我国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百姓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段:分级诊疗带来的好处(200字)。

实施分级诊疗政策以来,首先明显缓解了综合医院的看病压力。过去,由于患者大多直接到大医院就诊,导致综合医院的资源严重过剩,医生爆满的就诊门诊情景屡见不鲜,患者需要长时间等待。分级诊疗的引入让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首先到社区医疗机构或基层医院就诊,减轻了综合医院的压力,保证了综合医院可以更有效地收治重症和疑难病例。其次,实行分级诊疗,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看病水平。通过提升基层医生的培训水平和技术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再次,分级诊疗促进了合理用药。通过在社区销售处售药和综合医院门诊售药合理运作,可以更好地规范用药市场,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物情况。

第三段:分级诊疗带来的挑战和问题(200字)。

尽管分级诊疗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是大医院转诊率偏低。由于刚刚实施分级诊疗政策,许多患者仍然习惯于到大医院看病,导致相对较少的病例被分级转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院资源的使用和医生培训的机会。其次是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和人员培养存在瓶颈。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陈旧,医生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培养优秀的医生。此外,一些地方对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不足,造成患者对政策理解不到位,难以理性就诊。

个人在分级诊疗过程中受益匪浅。首先是就诊流程更加快捷高效。之前我在去大医院看病时,经常需要走许多流程,排队、挂号、检查、拿药等等,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而通过分级诊疗,我可以直接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避免了繁琐的流程,省去了很多等待时间。其次是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经过培训和学习提高了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他们对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我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的解释也更加详细和专业。最后是用药更加合理。之前我在大医院门诊拿药时,有时会贪图方便和省事,购买一些不必要的药物。而现在在社区医疗机构拿药,医生会根据我的病情开具合理的处方药,不仅方便了我,也减少了过度用药的情况。

第五段:对分级诊疗的展望(200字)。

分级诊疗政策对于解决我国的医改难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应强化对社区医疗机构和基层医院的支持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质量,增加服务能力。其次,应加强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患者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同时,还需完善分级诊疗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医生培养优秀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分级诊疗政策取得更大的成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卫生局分级诊疗制度

《实施方案》重要内容施:

制定建立分级诊疗秩序实施方案,初步建立以基层首诊为前提的医保报销制度。

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试点公立医院药品配送制度改革。

新增医疗资源优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发展建设。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3%和75%以上。

今年4月,南充成功申报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8月6日,《南充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炉,南充市人民政府对今年的医改方向作出了全面安排,如制定建立分级诊疗秩序实施方案,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新增医疗资源优先向社会资本开放等。方案涉及到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均等化、定向免费培养基层医疗人才、落实全民医保等多个方面。

a

基层首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今年医改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南充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李迪介绍,分级诊疗即南充居民将按照疾病等级和卫生机构等级对应就医。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患了常见普通疾病,就将按照属地原则,首先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乡镇就诊,社会或乡镇治疗困难,再由其安排到辖区综合医院就诊,如果仍然无法治愈,再由综合医院安排到更高级医院就诊。

“分级诊疗的`意义,在于将一些小病控制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缓解看病贵,看病难。”李迪说,新一轮医改将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价格等手段,初步建立以基层首诊为前提的医保报销制度,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

此外,南充还将成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和南充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形成合力,引导、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水平。

b

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配送制度

“以药养医”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2012年9月1日,取消药品加成就率先在营山公立医院实施,首次在南充试行斩断医药链条;2015年6月1日,南充所有的县级公立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今年《实施方案》将继续深化这一惠民措施,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全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

“除了取消药品加成,在药品管控上,《实施方案》提出了严格管控措施。”南充市卫生局公立医院改革管理委员为主任张贤良指出,今年将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处方点评和单病种控费,制止医疗机构开大处方、重复检查等行为。同时,强化医保(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加强医疗费用监控,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医疗机构乱收费行为,并试点探索公立医院药品配送制度改革。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收入,《实施方案》指出,将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取消公立医院院长行政级别,试行院长年薪制和基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

c

“非禁即入”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

在南充,甚至全国大多数地方,医院都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两种。今年的《实施方案》中,南充将突破这一传统格局,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发展建设。李迪介绍,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是趋势。

此外,南充今年将继续鼓励医师多点执业,落实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措施。同时,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各类医保服务,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医疗意外保险、儿童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d

提高医保水平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在医疗保险方面,《实施方案》将作出进一步调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将由去年的每年每人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将由70%提高到73%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将提高75%以上。”李迪指出。

以前,南充居民看病在本地看病,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而且报销所需时间较长。“今年年底,南充将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并探索解决跨省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张贤良告诉记者,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

在医保方面,南充将继续推行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做好2015年大病补偿工作,完成2015至2017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招标工作,启动2015年度大病保险赔付工作。同时,还将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

预约诊疗工作总结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管理文件文件编号:yl029-签发:吴建民。

一、开展预约诊疗工作,有利于患者进行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也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

二、预约诊疗服务主要包括现场预约和电话网络预约两种方式。现场预约主要由门诊大厅服务中心(挂号室)和诊室医师根据患者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约时间和专科对象;电话网络预约主要由患者服务部和门诊大厅服务中心进行预约登记,也可由预约人通过电话方式直接与专科医师预约。患者回访中心负责全院预约诊疗管理工作,门诊大厅服务中心负责门诊挂号室和各诊室做好预约诊疗工作。

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患者预约、就诊均应提供真实、有效的实名身份信息和证件,接待人员必须做好预约就诊人员相关信息和就诊需求登记,安排好预约就诊相关工作。患者取消预约号须提前通知挂号室,如爽约将取消预约挂号资格。

共2页第1页。

导诊人员通知患者。如遇特殊情况(停电、医师外出等),及时启动相关预案。对不能按时就诊的患者,应将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提醒患者,为患者提供连续、快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五、有关部门接到患者的预约后,要及时准确登记、填写《预约诊疗登记表》,并通知出诊医师。诊间预约可由经治医师直接完成并记录。除特殊情况外不预约当天挂号。

六、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各科室在患者转诊前后应与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进行沟通,做好无缝衔接,优化转诊预约流程。

七、患者服务部和门诊部定期对预约诊疗患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对预约诊疗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预约工作。

核稿: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

日期:2014年5月25日

共2页第2页。

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总结

合同示范文本第六条“费用与支付方式”中列明:学驾人一次性支付“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知识培训费与教材费、建立档案材料费等;每次完成驾驶操作技能培训后,按预约时段学时价格支付培训费用。不同时段的学时单价详见本合同附件。

在合同附件《机动车驾驶培训费用构成明细表》中,收费项目被分成5大类,分别是相关服务费用(包含教材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等)、理论知识培训费、驾驶模拟培训费、基础和场地驾驶培训、道路驾驶训练等。其中,后三项收费又细分为普通时段、高峰时段和假节日时段三类,分别标明学时单价。

教练索财物学员可拒付。

示范合同明确,在培训过程中,学驾人若发现培训机构提供的教练车未经检测合格、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减少培训项目和学时、伪造或篡改培训数据、向学驾人索取、收受财物或牟取其他利益等问题的,有权要求培训机构予以纠正,并可拒付相应时段的'培训费用。

另外,学驾人发现培训机构未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许可核定的训练场地或未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提供培训服务的,有权要求培训机构予以纠正,并可拒付相应时段的培训费用。

落点。

北京有驾校试点先考科目一再付费。

记者了解到,虽然北京并非先培训后付费试点地区,有几家驾校已经开始进行了类似试点。

昨天下午,某日均培训学员上千人的驾校的负责人介绍,该校从两个月前开始推出了初级版的“先培训后付费”试点,百分之九十的学员都选择了这种方式。具体做法是,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前不交任何费用,学员科目一考试合格后,通过122统一报名平台成功报名后,再选择班别并缴费。

这名负责人表示,驾校下一步的设想是,学员在每堂课后给教练打分,并通过微信等交费。“这样教练员的工资就一下子分出了高中低档了”,可以推动教练更好地为学员服务。

文档为doc格式。

预约诊疗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岚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卫计委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岚县作为此项工作的试点县,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一站式结算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下面我就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行动迅速。

实现一站式结算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点内容,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医疗问题,减少救助结算环节的有效手段。市卫计委特别将其纳入20xx年重点工作和绩效评估指标中。我县为加快推进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时出台《岚县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拔付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建设。明确提出我县“一站式结算”要走在全市前列,20xx年8月底实现全县范围内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全覆盖。同时迅速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协调人社、民政、扶贫、财政、商业保险等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尽快推进我县“一站式结算”工作。我局成立信息中心,指定一名副职专门负责推进此项工作,以确保完成既定工作目标。

二、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工作目标:通过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结算同步、监管统一,使服务对象享有便捷的实时结算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建立良性、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体制。

工作步骤:按照市卫计委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们确定今年5月底前一站式即时结算在我县人民医院开始运行;今年8月底前覆盖全县所有公立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

三、统筹协调、扎实推进。

1、建设一站式即时结算信息平台。

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软件已经由市统一招标采购,县级负责硬件配置,与各相关部门结算系统的.接口开发和宽带接入。我们于4月底完成整个“一站式”结算平台的部署与实施,并开始进行平台与医院his、新农合、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以及大病保险等的数据对接工作,截止5月26日率先完成“一站式”结算平台与其他各机构的数据对接工作,并进行调试再确认。6月初开始试运行,并在此期间对发现的流程以及技术问题进行补充修改。

2、确立定点医疗机构。

坚持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相一致、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相结合、县级医院与社区、乡镇卫生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方便就医的原则,我县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为:3所县级公立医院、2所县级民营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

3、明确操作程序。

一站式即时结算是指住院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结束时,个人不再缴纳住院押金等任何费用,只须支付自负费用,医疗费用由定点医院垫付,定点医疗机构定期与人社、民政以及保险机构结算垫付的医疗费用,并提供患者医疗情况。

4、建立各项制度。

为了确保一站式结算顺利实施,也避免定点医疗机构因垫付费用过高而运行困难,我们已经拟定了“住院承诺书制度”、“黑名单制度”、“费用定期结算制度”、“基本医保金预拔制度”、“财政兜底保障制度”等各项制度,待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讨论通过后即可实施。

四、加强保障,确保落实。

1、部门联动。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财政、扶贫、人社、民政、商业保险等单位积极沟通、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好信息平台建设、定点医疗机构确定、结算办法等关键环节。同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多种办法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的日常监管,确保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公平公正实施。

2、加强培训。

我们对涉及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每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业务政策和操作办法,增强工作执行能力。对目前县人民医院已开展的一站式结算服务工作开展检查,掌握工作进程和动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推进工作开展。

3、充分宣传。

我们充分利用宣传画、宣传栏、电视专题片、微信平台等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一站式结算服务的政策、工作流程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并及时享受到一站式结算服务带来的实惠。

以上是我县的一些主要做法、体会以及工作进度,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