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设计(汇总17篇)

乡愁教案设计(汇总17篇)

ID:6412922

时间:2023-11-09 16:29:08

上传者:琴心月 乡愁教案设计(汇总17篇)

一份完善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份经过多年实践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预习积累:

1、搜集余光中及其诗作的有关文学知识。

2、朗读《乡愁》并加以赏析。

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评价任务:

1、开展阅读、朗诵活动,把握诗歌朗读方法和技巧。

2、反复吟咏,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乡愁》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郭风的《长江》和袁鹰的《筏子》,这两位作家分别借长江和漂浮于黄河之上的筏子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勇敢机智的劳动人民,在这“千古涛声”里,更有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浓浓的思乡愁绪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板书: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湾。主要诗作有《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蓝色的羽毛》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播放朗读视频《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后归纳过渡:作者把浓浓的思乡愁绪物化为可观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抒发了诗人浓郁的思乡愁苦之情。当这种愁苦之情达到极致而无以释怀的时候,诗人便想到了死――生不能回家,死了便把我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板书课题)。

了解写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当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二、朗读感悟:

1、范读,播放朗读视频《当我死时》,感悟思乡之苦:

以观看祖国地图代替回乡,以埋葬于祖国大陆而满足。

2、朗读,体会题目的含义和诗的层次:

“当我死时”是一种时态的交代,也是想象的起点和抒情的前奏。

诗的前半部分属于虚写,后半部分写实,虚实结合。

3、赏读,把握赏读基调:

全诗宜使用低沉的语调诵读,感情丰沛,语气舒缓,重点副词、形容词重读。

在感情处理上,虚写部分还要读出一种满足感,写实部分还要有一种伤感。

4、吟读,领悟诗歌的节奏之美:

以诗行为朗读停顿的基本单位,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5、书写、积累以下生字词,完成《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3题。

三、诵读赏析:

1、赏葬地之美:

诗人为什么选择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长江与黄河是祖国的象征,滔滔的长江水、黄河水是祖国灵动不息的声音,长眠于地下能够聆听祖国脉搏的跳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葬在最美最母亲(名词用作形容词,温暖慈爱的意思)的国度里,实现了自己回归祖国的愿望,思乡之切溢于字里行间。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一。

2、赏葬态之美:

“白发盖着黑土”是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特写镜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犹如睡在母亲的怀抱里,视死如睡,把整张大陆视为坦然睡去的大床,这是从视觉写睡去的悲壮美;把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朝东不息的涛声视为永生的两管(量词)安魂曲,是何等的坦然,何等的乐观,抒写出了深邃的眷恋家乡之情,这是从听觉写睡去的坦然美。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二。

3、赏满足之美: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可怕的,但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安葬在祖国大陆。活着的时候不能够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寄托于死后的落叶归根,所以,死成了一种幸福,一种满足,把大陆视为“最纵容(动词用作形容词)最宽阔的床”,写出了极度自由舒坦的理想境界。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三。

4、赏通感之美:

“用十七年未魇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是作者用味觉形容视觉的贪婪,把无形的思乡爱国之情化为可观的看地图来代替回乡,这一奇特的想象,把渴望叶落归根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现了语言艺术的通感美(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四。

5、赏典故之美:

作者生于南京,而写回家却落脚于重庆。原因是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江北悦来场曾读过中学,更主要的是重庆是一个多山多树多鹧鸪的地方。鹧鸪常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曰:“行不得呀,哥哥!”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有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思乡愁绪,作者正是利用“鹧鸪”这一特定物像表达了“啼鸟唤人归”的回乡情怀。

――这是诗歌“超现实想象”之五。

归纳主题:作者写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是“我”的体魄,而更是“我”的一颗思乡爱国之“心”。(完成板书)。

四、朗诵诗歌。

完成《语文助学》“感知探究”第1、3、4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

石华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悟诗中之情,情中之理。掌握赏析诗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诗人把乡愁化为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表达的特定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情中蕴含着两岸沟通、祖国统一的“理”。

四、教学蓝图:

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重要板块:

1、朗读。

2、诗歌欣赏。

3、探究性学习。朗读作为重点,想景悟情作为难点。这两者应该有机结合,做到读品结合。由于高中学生的人生阅历不足,对本文乡愁不能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多点拨、多鼓励,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做到切己体察。

五、课前准备:相关课件制作。

课前预习:通读《乡愁》;收集古诗词中有关“乡愁”的诗句。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故乡的云》音频、出示幻灯片以创设情境。

2、教师导入新课:

3、简介作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天狼星》、《白玉苦瓜》等。早年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浸染但始终未能改变他的中国心。在1972年的一个夜晚,思乡之情不可遏止,他挥毫泼墨,仅用20分钟写就了一篇名诗佳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乡愁》。(出示幻灯片以整体感知全诗)。

(二)、初读课文,感受诗中情感。

1、示范朗读:放《乡愁》配乐朗诵。

2、明确诗歌诵读方法。

3、学生自由朗读、示范朗读、齐读。

4、师生总结诗歌特点: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三)、浅尝乡愁。

2、引导学生感悟每种意象包含的感情(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3、原因何在?

(四)、细品乡愁。

2、学生想象每节诗的画面,并自由品读。

4、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五)、探究诗歌情感美。

1、诗中四个意象能否颠倒?

2、诗中能否不用叠词?

(六)、吟诵乡愁。

1、欣赏余光中的朗诵(播放视频)。

2、学生朗读展示。

3、背诵、在《乡愁》的背景音乐声中小结全诗。

(七)、课堂链接。

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席慕容的《乡愁》。

(八)、课外延伸。

(九)、专题推荐。

(十)、抒写乡愁。

(十一)、作业布置:查找诵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并写一篇学习心得。

(十二)、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借物抒情: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爱国情思。

《乡愁》mp3的播放,;其二是在教学语言上狠下功夫,力争用简练、形象、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描述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力求教给学生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

3、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进行相关的拓展迁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4、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容量大,时间紧,所以对学生的自主发挥难免会有所限制。

《乡愁》教案设计九年级必修

备课教师:郑海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用优美的意象、低沉的笔调谱写的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相思曲。是一首难得的思乡爱国的教育诗篇。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诵读欣赏,想象体会,引申迁移。通过这三个步骤重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本课的一大特色。用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烘托一种气氛,给学生思维的启动构建一个平台,也为本诗的理解铺设一个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诗人和评论家。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感知。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5.老师评点:节奏应该和缓,感情低沉。

6.听范读录音,生体会、模仿。

(二)品读欣赏。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明:

小时候(少年)因求学而母子离别(母子别)。

长大后(青年)夫妻离别思恋娇妻(夫妻别)。

后来(中年)生死隔离哀思难诉(生死别)。

现在(老年)国土分裂有家难归(家国别)。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可察可感。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所谓托物寄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成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4.怎样理解以上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情感的抒发上看,是并列的还是逐层深入?

明:逐层深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思乡恋国的情愫越来越浓。

小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四、想象体会。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

1.[示例]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一封家书》的音乐声中听老师的解读。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读第二节,伴着《久别的人》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3.读第三节,伴着《人鬼情未了》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4.读第四节,伴着《望乡》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5.老师评点:诗歌寥寥数语却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几幅画面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诗人寄居他乡的种种苦闷和彷徨,也认识到了家国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伤痛,在此,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我只想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的大业,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引申迁移。

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回答问题。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

六、结尾(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本课)。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如今,香港、澳门业已回到祖国的怀抱。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何时才能与祖国大陆统一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坚信,有我们广大的台湾同胞的支持和数以万计海外侨胞的帮助,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终会完成,因为我们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歌声响起)。

七、板书设计。

时间托物寄情思绪。

小时候邮票母子别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别愁。

后来坟墓生死别愁。

现在海峡家国别愁。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引出小诗:

“……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得到,谁也说不清。”——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体配乐)。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导入二:,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1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2补充(媒体示):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

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明确:

第二小节:夫妻别——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媒体示)。

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生死别——坟墓矮矮,哀痛深深。(媒体示)。

第四小节: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故国别——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媒体示)。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

感情的升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

4当堂记忆。

注:切莫死记硬背,找规律。

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把这些词想一想,然后,我们试着一起来记忆一下——(单独记,齐忆)。

五、拓展,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

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适当穿插评,表扬)。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六、小结当堂。

《乡愁》教案设计7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我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一是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二是没有将读诗与品读结合起来提高读的实效性。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3、体会台湾同胞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教学重点:

1、结合音画营造氛围,让学生走进自己所不熟悉的乡愁世界。

2、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乡愁》教案设计九年级必修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学习步骤:

感情地朗读-----细腻地品读-----丰富地想象------诗意地仿写。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举头望明月,-----------------。.独在异乡为异客,-------------------------。

日暮乡关何处是,-------------------------。因思杜陵梦,-------------------------。

(二)简介作者。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深情地朗读。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同时注意节奏和重音。

(四)细腻地品读。

1.这首诗歌的四个小节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种感情看得见吗?那么诗人是借助什么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体会“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表达效果。

4.小结。

5.再读诗歌,寻美。

《乡愁》诗歌很美,美在--------。

(1)从整体结构看,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看,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看,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看,h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i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五)丰富地想象。(mtv制作大赛)。

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任选一副画面,选好背景音乐,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先小组同学合作,然后向全班展示。

背景音乐:

画面:

解说:

欣赏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六)诗意地仿写(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七)小结,下课。

王莉。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__《乡愁》____________,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说板书。

一、教材分析:

《乡愁》是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两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抒发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了解了教材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学生的学情:《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此,对整首诗的教学设计上我推出了这样一条主线: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之情。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一二点,难点是第三点。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具体做法如下:

1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3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4联想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其中诵读法最基本的方法。指导好学生的诵读,不仅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可以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是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听——美美的听读——美美的读品——美美的品迁移——美美的说。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音乐家陈刚说的好:“乐为心声。”所以音乐比其他语言更容易沟通人的心灵。因此在本篇文章导入的时候,我选取播放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时的录像片段并配以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通过音与画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思乡之情、欣赏乡愁之美。然后再简要介绍一下余光中的经历及其作品,总结出来余光中的作品的主题就是:乡愁。

在听这个环节上,要让学生听的引人入胜: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聆听。

二是感情层次上的要求,把感情加进去。三是在二读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争取读得更美。

接下来是品,让学生品头论足,从语言、节奏、情感品评诗歌的句子。

从内容、语言、音韵等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最后再以朗读结束课堂。

接下来是拓展与实践环节:可以从背诵、搜集古代有关乡愁的诗歌,还有发展想象补全诗歌这三个方面进行练习。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

乡愁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2、学习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吗?(学生积极回答)。

„„。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他们的缕缕乡愁。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出生在大陆,定居于台湾。他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一年。二十一年的生活积淀,二十一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是他的精神归宿,灵魂的家园。

二、赏析全诗:

(一)朗读。

1、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划分节奏,点出重读的词语,体会诗的内容和感情。

2、你认为在语速和节奏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背全诗。

(二)赏析:

1、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从哪些时间词可以看出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这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你知道吗?(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一]赏析第一节(课件展示少年余光中与母亲)。

1、通过画面,你感受到什么?

2、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邮票?

3、邮票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4、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二节(课件展示青年余光中与新娘)。

1、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船票?

2、船票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3、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三节(课件展示中年余光中与母亲的坟墓)。

1、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坟墓?

2、坟墓用哪些词修饰?有什么表达效果?

3、齐背全诗。

[一]赏析第四节(课件展示老年余光中与台湾海峡)。

1、而现在,海浪滔滔,老人坐在海边,在想些什么呢?

2、诗人在这一节抒发了怎样的乡愁?用什么形象具体表达了乡愁?为什么用海峡?

3、“浅浅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4、齐背全诗。

[一]概括全诗(课件展示)。

诗人的乡愁在最后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在这里,乡愁已是海峡两岸的啼血呼唤,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我们期待着,海峡上空架起血脉的桥梁,让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想象练习(课件展示)。

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写法,从“童年、思念”中任选一题,写几句话或一首诗。

(四)拓展迁移。

欣赏根据余光中《乡愁四韵》所做的歌曲,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欣赏席慕容的《乡愁》配乐朗诵。

(五)达标检测。

(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余光中的诗歌,写写心得,与同学交流。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一、导入:

同学们年龄小,不知道有没有想家的感受。我老家在内蒙古,,高中时,曾到广西求学,整整三年没回家。我就时常想家,想起风雨中父母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一望无际的草地,想起黄昏中赶着羊群回家的牧人……家乡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头的牵挂,每到这时候,我都喜欢坐在穿流过城市的西江边,轻轻的唱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音乐声渐起渐强),想家的时候,父母的电话,朋友的信件和小照,总能抚慰我孤单寂寞的心灵,缓解我无边的思乡愁绪。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相隔,更因为政治上人所共知的原因,长期不能与亲人相见,它们的乡愁又是多么浓郁,多么哀痛啊!让我们听听台湾同胞心底的呼唤吧。

二、朗读,感知诗意。

老师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

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揣摩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

师生共评。

(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

引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小小”)。

我/在这头(重读“这”,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以下类推)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窄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浅浅”)。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三、品味,质疑欣赏。

1、现在大家对诗已比较熟悉了,我们按照惯例,想先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可能的问题是:)。

(1)乡愁浓郁,诗人为何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

老师可点拨: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古人也有这样的写法: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2)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老师可点拨: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有什么不同?(多了些悲凉)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

(3)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2.不理解的地方说过了,同学们有没有找到自己最喜欢或是感受很深的地方?(这部分内容也可能在质疑中出现,一些人的疑问,正是另一些人的感悟)。

可能有:

(1)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

(3)“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5)量词“枚”“张”“方”“湾”,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师小结:这首诗中,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有评论认为,最可人的是第一段,最迷人的是第二段,最感人的是第三段,最惊人的是第四段。“可人”在于有母亲可依可恋;“迷人”在于有新娘可思可愁,那愁是绮丽的;“感人”在于丧母之痛乃切肤之痛,有所谓“未丧母者来细看,既丧母者来痛苦”之说;“惊人”在于最后一段将全篇升华,愁系祖国,着笔惊人。没有国魂、民族魂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四、想象,体会画面美。

诗是精当的含蓄的艺术,光靠这样的领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拿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诗人在人生的四个时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意象,若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诗的四节就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请你想想根据诗人四个典型意象,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情况和四季景物特点,用你细腻的笔触,描绘不同阶段的美丽图画。

1。哪一节最难想象?(生可能觉得三、四节比较难)。

请生齐读。老师描绘画面。

生自选,听朗读欣赏,听完后写,3分钟。

五、补写,展示能力。

这首诗构思精巧,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画面美,节奏具有音乐美,结构整齐,具有建筑美。这些好处,同学们都通过朗读和联想充分体会到了。老师想请大家集思广益,给《乡愁》补上一段“读书时”,要求与全是其他意象绾合在一起,不破坏全诗的和谐性。

(附:读书时,乡愁是一线细细的电话,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六、结束语:

1.通过补写,大家更好的了解了诗歌所包含的感情,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吟诵,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吧。

2.听啊,这样一曲时时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一分钟吧。

《乡愁》教案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体会诗歌运用形象事物表现抽象感情的技巧及巧妙的比喻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学习用形象事物表现抽象感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资料、制作作品的能力及评价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朗读和品味中熏陶学生情感,体会诗人内心的思乡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及如何收集整理信息。

四、教法与学法。

课前播放罗大佑的歌曲《乡愁四韵》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朗诵品味诗歌,体会感情;

欣赏讨论诗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信息作出汇报和评价;迁移练习,培养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写乡愁的有关诗句。

2.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吗?

[4]。

《乡愁》

一、导入新课: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请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

三、先来了解作者:

余光中,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1958年赴美进修,1959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余光中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余光中诗作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意象新奇。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70年代初创作《乡愁》后,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去台湾时他才21岁,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真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四、读诗歌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了解诗的.内容,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还要注意语速,节奏,轻重音。

思念家乡;忧郁深沉;稍慢且舒缓。

2、读出节奏: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用斜线标出。(划停顿)(生自由读书。请一位同学读诗,节奏停顿要夸张些,让大家听出你的节奏处理)。

3、读出重音: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划重音)。

4、读出感情。

(1)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2)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

“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五、齐读,背诵。

六、(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七、阅读席慕容的《乡愁》,思考:

1.诗中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有何表达效果?

清远的笛;有月亮的夜晚;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将抽象的乡愁变得具体可感,真切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2.第二节中“雾里的挥手离别”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内容上,由故乡过渡到离乡。结构上,承上启下。

3.赏析“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树,以树的不会老去表达乡愁的无法消解,永无尽时。生动形象,别出心裁。

《乡愁》教案设计7

一、导入:

同学们年龄小,不知道有没有想家的感受。我老家在内蒙古,,高中时,曾到广西求学,整整三年没回家。我就时常想家,想起风雨中父母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一望无际的草地,想起黄昏中赶着羊群回家的牧人……家乡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头的牵挂,每到这时候,我都喜欢坐在穿流过城市的西江边,轻轻的唱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音乐声渐起渐强),想家的时候,父母的电话,朋友的信件和小照,总能抚慰我孤单寂寞的心灵,缓解我无边的思乡愁绪。可是啊,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外的游子呢?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相隔,更因为政治上人所共知的原因,长期不能与亲人相见,它们的乡愁又是多么浓郁,多么哀痛啊!让我们听听台湾同胞心底的呼唤吧。

二、朗读,感知诗意。

老师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

请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时候,揣摩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

师生共评。

(在这个环节里,要指出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原因)。

引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四节,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小小”)。

我/在这头(重读“这”,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以下类推)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窄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浅浅”)。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三、品味,质疑欣赏。

1、现在大家对诗已比较熟悉了,我们按照惯例,想先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可能的问题是:)。

(1)乡愁浓郁,诗人为何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

老师可点拨: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古人也有这样的写法: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2)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老师可点拨: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有什么不同?(多了些悲凉)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

(3)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

2.不理解的地方说过了,同学们有没有找到自己最喜欢或是感受很深的地方?(这部分内容也可能在质疑中出现,一些人的疑问,正是另一些人的感悟)。

可能有:

(1)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

(3)“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5)量词“枚”“张”“方”“湾”,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师小结:这首诗中,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有评论认为,最可人的是第一段,最迷人的是第二段,最感人的是第三段,最惊人的是第四段。“可人”在于有母亲可依可恋;“迷人”在于有新娘可思可愁,那愁是绮丽的;“感人”在于丧母之痛乃切肤之痛,有所谓“未丧母者来细看,既丧母者来痛苦”之说;“惊人”在于最后一段将全篇升华,愁系祖国,着笔惊人。没有国魂、民族魂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四、想象,体会画面美。

诗是精当的含蓄的艺术,光靠这样的领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拿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诗人在人生的四个时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意象,若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诗的四节就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请你想想根据诗人四个典型意象,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情况和四季景物特点,用你细腻的笔触,描绘不同阶段的美丽图画。

1。哪一节最难想象?(生可能觉得三、四节比较难)。

请生齐读。老师描绘画面。

生自选,听朗读欣赏,听完后写,3分钟。

五、补写,展示能力。

《乡愁》教案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4][5]。

《乡愁》教案设计7

《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一首抒情名诗。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而乡愁的产生,乡愁的无奈,却巧借“距离”表现出来。下面是其教案。以供参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用优美的意象、低沉的笔调谱写的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相思曲。是一首难得的思乡爱国的教育诗篇。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诵读欣赏,想象体会,引申迁移。通过这三个步骤重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本课的一大特色。用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烘托一种气氛,给学生思维的启动构建一个平台,也为本诗的理解铺设一个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诗人和评论家。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感知。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5.老师评点:节奏应该和缓,感情低沉。

6.听范读录音,生体会、模仿。

(二)品读欣赏。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明:

小时候(少年)因求学而母子离别(母子别)。

长大后(青年)夫妻离别思恋娇妻(夫妻别)。

后来(中年)生死隔离哀思难诉(生死别)。

现在(老年)国土分裂有家难归(家国别)。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可察可感。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所谓托物寄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成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4.怎样理解以上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情感的抒发上看,是并列的还是逐层深入?

明:逐层深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思乡恋国的情愫越来越浓。

小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四、想象体会。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

1.[示例]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一封家书》的音乐声中听老师的解读。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读第二节,伴着《久别的`人》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3.读第三节,伴着《人鬼情未了》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4.读第四节,伴着《望乡》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5.老师评点:诗歌寥寥数语却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几幅画面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诗人寄居他乡的种种苦闷和彷徨,也认识到了家国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伤痛,在此,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我只想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的大业,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引申迁移。

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回答问题。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

六、结尾(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本课)。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如今,香港、澳门业已回到祖国的怀抱。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何时才能与祖国大陆统一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坚信,有我们广大的台湾同胞的支持和数以万计海外侨胞的帮助,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终会完成,因为我们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歌声响起)。

时间托物寄情思绪。

小时候邮票母子别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别愁。

后来坟墓生死别愁。

现在海峡家国别愁。

(一)、意以象言,情以象抒。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讳抽象说教,空洞无物,为此,诗人们往往选取一些“情感对等物”(意象)来抒情言志,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哪怕天涯海角,啊怕苍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第三节的“雪花白”则摹色绘心,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暇隐喻游子对祖**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四个意象以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

(二)、联想自然,环环相扣。《乡愁四韵》的高妙之处不仅仅在于精选意象,传情达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乡愁的情感内涵。第一节由“长江水”联想到“酒”,由“酒”联想到“醉酒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乡愁的滋味”;其余三节分别由“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引发联想,思路扩展与第一节类似。这些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厚重、悠远绵长的特点。第一节第一层联想把“长江水”比作“酒”,凸现乡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层联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则顺理成事,自自然然,展示了乡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点;第三层联想把“乡愁的滋味”类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使人们特别是那些未曾离乡背井,游走天涯的人们对“乡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感受。三层联想,从属于“乡愁”而又突现“乡愁”,明白有序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思。显然,这比单一的联想比喻更具艺术魅力,其余三节的联想扩展作用类似,兹不赘述。

(三)、音韵和谐,一唱三叹。《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题旋律,而且它在每一诗节的首尾呼应,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这种重章叠句的构思,显然是借鉴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

(四)、无理而妙,富于别趣。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红海棠”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乡愁》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余光中《乡愁》的特殊意义。

2、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重难点:

诗作的意境,《乡愁》的`特殊意义。

一、引入新课。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简介诗人余光中,离开大陆四十多年的当代诗人(台湾)。

二、指名朗读诗作,及时划分节奏引导注意诗的感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枝/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在陆/在那头。

三、全班同学齐读。

问:读诗要注意诗的形象,本诗用了哪些形象表现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同上)。

有什么表达效果?

(把非常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邮票:小时候外出读书,对母亲的思念。

《乡愁》教学设计论坛稿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教学角度:

语言品味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导入。

二、朗读。

1,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朗读指导。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真挚。

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评点。

4、指名读席幕容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三、品味。

1,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用“_____美,美在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