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毕业论文(模板19篇)

新闻学毕业论文(模板19篇)

ID:6760228

时间:2023-11-24 11:23:09

上传者:笔尘 新闻学毕业论文(模板19篇)

毕业论文是一个展示学生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份包含多个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范文集合,请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002、评“用事实说话”

003、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论新闻客观性。

020、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47、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52、报纸与网络。

053、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采访技术初探。

062、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略论新闻导语。

066、新闻背景初探。

067、新闻结构探讨。

068、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略论人物通讯。

070、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试论新闻特写。

074、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试论新闻语言。

077、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80、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批评性事件浅议。

085、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4、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6、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报纸短评初探。

105、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1、试论编辑技巧。

112、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编辑策划研究。

117、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25、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2、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39、cnn对我们的启迪。

140、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41、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42、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43、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44、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45、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46、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47、传媒集团化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发展快,构成了这一学科的重要特点。但是目前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新闻教育跟不上新闻媒体的改变与发展,新闻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新闻教育必须密切关注新闻实践的要求和变化,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出高级应用型的新闻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都为新办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教学经验、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普遍缺乏经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造成了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广播电视新闻行业要求的局面。

1.1师资队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师资主要来源于高校中文或其他文科专业,大多数教师没有传媒专业背景和实践经历,新闻传媒实践经验匮乏,使得理论教学中理论的针对性、前沿性、实践导向性都相对不足,最终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不健全,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理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而且目前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而对其实验能力要求不高,造成了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那么当然在实践教学方面就难以有所作为和突破,不少学校理论教学的教师只做课堂讲解,不进行实践指导,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而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1.2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多以零散、无序状态呈现,学校大多没有将专业实践教学完整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其实践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往往是以某门实践课程或者课程的实践部分等形式体现。不少学校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甚至认为实践教学课可有可无,很多教学实践课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必要的实践,或者在实验、实习时走过场,不愿动脑动手,应付过关了事。对实践课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观望阶段,而不是上升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去全面认识。总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3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广播电视事业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传播技术更新快的高科技事业,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实训需要的的硬件设备投入较大,这样才能适应广播电视的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因为财力所限,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适时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从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的高校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实验手段落后的问题。硬件设备投入的不足制约了广电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设备的老化带来了传播观念上的滞后性和盲目性,以致学生分配到单位后,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广播电视新的传播技术。另外,学生到实地采访,办报纸、搞新闻摄影、电视节目制作,到媒体专业实习等都需要实践经费,如果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实践难免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开展。

1.4实践教学管理没有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安排不合理。不少学校实践教学课内容与假期实习、毕业实习的内容多次交叉重复,实践教学很难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二是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实践教学很难找到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导书和教学大纲,使得指导老师和学生都面临难以系统掌握实践教学知识的困境。三是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很少有人能够系统去进行评价和总结,再运用到理论课的学习中去,实践的收获不大。甚至由于组织缺乏规范,管理比较松散,实践活动表现出极强的随意性,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把实践课纳入整体教学规划,对理论课学习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和补充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素养,是实践教学课程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为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在教学理念上应确立面向媒体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实训动手的指导思想,在实践教学中确立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实践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规范实践教学工作程序,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努力使实践教学达到规范化、系统化和多样化。

2.1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技术性、工具性和实践性更加凸现。因而,这一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制定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强化高校和教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认识。只有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2.2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的灌输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又要探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放松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是我们构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结合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需求的模式和要求,我们应从全新的角度和视野认识和梳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并最终确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课程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创新性实践等,这些环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2.3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一是专业技能实训。从"拍好身边的新闻"出发,如学校各种重要会议专题片、学院各种庆典专题片、科教研成果专题片、学生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系列专题报道等等,这些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从策划、采访、脚本编写、拍摄、编辑、制作、合成、播出各个环节都按照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进行,学生在整个策划和制作过程中可以得到全面训练与提高。学生的电视节目作品可以在课堂播放,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们可以在讲评课上畅所欲言,从采访、摄像、编辑、节目编排等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研修共同进步。二是开放式实验教学。所谓开放性实验,就是将实验室全天开放,除正常的教学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时间自己去进行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实施开放实验一方面可以解决实验教学时数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实验项目,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研究性实验发展,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抓好实习基地建设,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搭建坚实的实践平台。专业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对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加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一种巩固规范、持久双赢的大学生到新闻媒体实习的制度。一是建立校内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学校新闻网站、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报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新闻媒体的各项活动。二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校要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和报社、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建立广泛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平台,有效解决学校资金短缺、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有潜在的毕业生需求的文化传媒公司、中小企业的策划部门、地方性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也可以设定为实习实践基地。总之,要突破传统新闻行业限制,突破地域限制,想方设法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创建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2.5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评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必须建立对整个实践教学模式的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建设存在不足的指标,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包括对制定的广播电视新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考核、实践教学过程效果的考核以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成效的考核等。另一方面要调整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评价方式。对部分课程可取消考试而以实践活动的成效来评价,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如“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课对学生的评价,可从学生策划、制作、编排电视专题与栏目节目的作品数量、质量以及平时上课的学习态度综合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6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障。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这门课的。因此,高校必须抓紧对教师进行新闻知识、新闻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首先面向新闻单位,引进新闻资深人才。这些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的动手能力,由他们来上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有益处又很必要。其次安排从实践单位来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深造,组织没有新闻业务经验的教师到媒体等相关单位挂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再次聘请新闻媒体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客座教授和实训类课程教师,将其丰富的新闻经验、灵敏的新闻嗅觉、高超的采访技巧、独特的新闻视角、翔实的新闻资料带入课堂,借用社会优秀人才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7抓好硬件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媒介技术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是对广播电视而言,媒介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出一线的记者、编辑,必须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配备先进仪器设备,建设一流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实验平台。广播电视新闻学应该建设和装备的实验室主要有:非线编辑实验室、影视制作编辑实验室、电视演播实验室、电视广告摄影摄像实验室、广告效果测试实验室、电脑图文设计实验室、电视节目观摩实验室等,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新闻学(影视传播)专业的xx,我的论文题目是《xxxxxx》。本篇论文是在惠xx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对我这篇论文进行审阅,以下是我对这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的陈述。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以前就很关注调查性报道,经常看文字报道和电视节目相关报道,尤其是新京报的核心报道。出于对调查性报道的探究心理,我饶有兴致的研究了新京报核心报道的特点、价值取向等,进而了解其选题和采写的特点与技巧,明确其核心要素、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选择新京报作为研究个体,不仅仅因为它是都市报的领头军,同时它也见证了报纸调查性报道这几年的发展,再延伸到整个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我认为,这是一个从实例中分析,方向上把握的课题。

希望最后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新京报调查性报道特点的研究有所贡献。研究成果也可以认为是报纸调查性报道特点研究的一个重要延伸和发展。

新闻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

7、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8、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9、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

10、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新闻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选题就是学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

选题有几种来源,要么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或专业经验,要么来自文献阅读,要么来自于老师的建议。

选题还会涉及选题的大小、选题的范围。

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视研究队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强弱来确定。

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可以缩小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还可以缩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缩小为“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选题由大到小的变化。

选题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选择了一项研究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的目标,通常选题意义或研究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学术意义,第二是理论价值,第三是实践价值,第四是个体目的,第五是知识发展。

任何一项选题都可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设定其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选题都要达到这些目的,这要视选题大小、范围和类型而定。

在选题意义上,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论文的意义在于填补知识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识、找到一些现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验证一个假设。

二、概念和理论框架。

从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中可以明确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但一项研究是否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还取决于这项研究的理论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或范式。

所以在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还须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将决定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

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连,而且研究目的与框架共同对研究问题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

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论框架呢?这是因为一个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论可以帮助提出一个科研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解答。

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为了发展或验证能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论、假设、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

研究问题和理论之间的联系是直截了当的。

一个研究问题可能需要多个理论,不同的理论可能对一个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级人数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可以用多种理论来回答。

另外,观察什么与如何观察是由该问题或选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来驱动的。

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理论框架?概念或理论从哪里来?如何在研究设计中构建概念或理论框架?如何在研究设计中应用概念或理论框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理论框架其实还与研究的假设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每一个开题报告都会有研究的假设,或者说,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设,然后去找证据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

如一个研究生提出了一个假设,说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强则数学成绩就高,这就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三、研究问题。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

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

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

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

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

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

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

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升本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在本科生四年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能。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地位。

1.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解决学术或实际问题的尝试;是对学生在校四年间所学知识的最全面而系统的检验。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指导老师的确定。

1.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均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由选题到答辩不得少于十四周(三个半月)。

2.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前,各系(或教研室)必须给学生准备好论文选题,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题数量至少要四倍于学生数量。

3.学生也可在各系(或教研室)所供选题之外自选,但必须得到所在系教学主管主任的认可。

4.学生在系(或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上确定好论文题目后,以班为单位,集体报告各系教学主管主任。由主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研究专长,在讲师以上的教师中确定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

三、资料的收集。

1.论文选题和指导老师确定后,即正式进入论文资料收集阶段。2.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做好资料卡片。每个学生所做卡片不得少于100张。

3.学生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并用软盘代替卡片。

四、开题报告。

1.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论文的构思,并着手撰写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必须包括如下内容: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的总体构思、论文的难题和重点、主要的参考书目等。

五、写作与修改。

1.学生在得到指导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即开始论文的写作。

2.论文草稿完成后,必须交指导老师审阅。指导老师应认真审查学生的论文草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3.学生必须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的修改。4.在老师的指导下,每篇论文的修改不得少于三次。

六、书写规范及打印要求。

书写规范:

1.论文采用16开纸张打印。2.论文注释一律采用文后注。3.注释的格式为:

a.引文来源于学术专著者。

作者名:专著名,出版社及版次,页码。b.引文来源于学术期刊者。

作者名:论文名,杂志名,刊期及页码。c.引文来源于论文集者。

作者名:文章名,论文集书名,出版社及版次,页码。

4.参考书目一律附在注释的后面。

打印要求:

题目:(黑体3号字加粗)。

七、论文答辩。

1.学生毕业论文定稿后,必须上交三份。每份都要包上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并附上经指导老师修改过的开题报告。学生同时还要上交自己制作的论文卡片或软盘。指导老师据此撰写论文评语。

2.论文答辩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答辩委员会由3—5位教师组成(不得少于三人),主席由系主任指定。

3.学生论文实行公开答辩。

4.论文答辩时必须作好记录。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组织答辩委员根据学生论文及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分。

八、论文评分。

1.学生毕业论文的评分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分数应该而且必须经受历史的检验。应坚决禁止打人情分、照顾分。

2.论文评分的程序:首先由指导老师给论文打出建议分;其次是答辩委员会的综合评分;以上分数须经系主任最终核定。

3.毕业论文的分数应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良好(71—80分),优良(81—90分)占大多数,优秀(91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和及格(61—71分)占少数。

九、毕业论文档案。

应包括以下内容:

1、武汉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包括题目及目录、开题报告、内容提要、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及其他附件等;4.成绩评定表;5.其他附件。

6、该档案一式三份,原件留存学院,其余指导教师和学生各留一份。

毕业论文档案内的印章和签名必须是原件。

十、附则。

1.本规范同样适用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辅修、第二学位学生以及“七校联合”班学生。成人教育专科升本科毕业论文也按此办理。

2.本规范自通过之日起实行。

3.本规范未尽事宜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2010年12月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说明。

1.按照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要求,所有选修完规定学分的本专业学生和本专业双学位班学生(含校内双学位和七校联合双学位学生),均须撰写毕业论文,并在通过论文答辩后才能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

2.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规定要求,所有希望在2011年毕业时获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在2011年1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和论文指导老师的选定工作。2011年1月23日前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写作提纲,并到武汉大学教务部下属教材中心购买相关表格(含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论文封面等)。本专业学生由学院统一发放。2011年3月30日前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2011年5月20日前提交论文最终稿。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2011年5月底至6月初。凡在上述时间段,未与指导老师联系,未提交相关资料者,作自动放弃论文写作和答辩处理。

3.毕业论文写作按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论文除正文外,应有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注释和参考文献。论文字数为8000至10000。在论文答辩之前,所有学生应按规定与指导老师共同填写好相关表格,在答辩时交论文答辩小组。

4.本论文选题仅为参考选题,新闻系将根据学生选定的参考选题,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最终的论文题目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

5.所有学生必须在2010年12月31日前提交论文选题,每名学生可选择1-2个选题(最多不能超过2个)。论文选题以班为单位,集体提交给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夏琼(邮箱:xqmp3@或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秘书鲁秀梅老师。提交选题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校、院系、专业及能够及时与本人联系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凡在2011年1月3日前未提交论文选题及本人详细信息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6.新闻系在收到学生的选题后,将根据学生的选题及各位教师的研究专长,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安排结果将于2011年1月15日以前在武汉大学教务部网和新闻学院大楼门前公告栏公布,同时公布各位教师的e-mail和电话号码,以方便学生与指导老师联系。

备注:

校内双学位的学生请于下学期(2010——2011第二学期)开学四周内前往校财务部办理交费手续并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登记。凡未履行以上手续者不予办理毕业相关事宜。

教学管理办公室。

2010年12月。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10年12月更新)。

一、新闻史研究。

45、欧美政论小册子研究。

(三)报业(体制)研究。

(四)报刊思想研究。

(五)其它。

79、中国新闻改革研究80.中共新闻改革研究。

96、新闻文体发展研究(报章文体、时务文体、新民文体„„)。

97、文革时期大批判组研究98.新闻控制研究99.新闻检查制度研究。

100、密苏里新闻奖中国获奖项目研究101.近现代中国新闻传播关键词研究。

109、新闻传播学关键词研究(新闻、杂志、记者、党报、出版自由„„)110.口述新闻史研究(建议以武汉地区新闻业为主)。

二、新闻理论研究111.党报理论研究。

171、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三、新闻业务研究。

204、生活的丰富性与新闻结构的多样性205.立体化新闻写作。

311、西方新闻摄影伦理研究。

314、新闻摄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315.新技术与新闻摄影316.手机新闻摄影。

四、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333.媒介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339、当代中国媒介集团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40.媒介市场与媒介竞争。

341、媒介资本运营风险及对策研究342.媒介消费研究。

343、报纸“有效发行”研究344.报纸转型研究。

386、论当代中国传媒内容产品的创新387.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策略研究。

440、当代中国弱势省级卫视的发展问题研究。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65、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67、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70、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74、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75、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76、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78、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79、论采访的技巧。

80、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81、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新闻学毕业论文【】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媒介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融互通已成为媒体间取长补短、谋求共赢发展模式[1]。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著名“媒介即讯息”,即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不是媒介传递内容,而是媒介本身。传播渠道对于信息传播来说显得日益重要,而柴静《穹顶之下》就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利用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报道典型案例。

2015年2月28日,柴静《穹顶之下》在优酷网和人民网同时播出,之后腾讯、搜狐等几大视频网站也迅速跟进,并都将《穹顶之下》放到头条位置。此外优酷网在自己官方微博、微信也推送相关信息,腾讯网也推出“柴静雾霾调查”新闻专题,迅速引发大量关注。柴静《穹顶之下》之所以能成为全民热议话题,除了几大视频网站轮番播放外,还有社交媒体持续发力,微博、微信进一步扩大它影响。

“柴静雾霾调查”#高居微博热搜榜前列,许多网络大v如崔永元、姚晨等纷纷进行转发,力挺柴静。有关“柴静雾霾调查”话题更是刷爆微信朋友圈,贴吧、微博、微信上对这一话题讨论也是纷争不断,更是形成“挺柴静”和“倒柴静”两派展开论战。新媒体利用多元化传播渠道对柴静《穹顶之下》形成“病毒式营销”,新媒体战火越演越烈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发声”,环保局局长陈吉宁以及中石油高层万战翔等人纷纷对此发表自己观点。

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对《穹顶之下》覆盖式推广,使得一部没有在央视等主流传统媒体播出深度调查纪录片获得如此高关注度,将全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优势发挥淋漓尽致。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任何媒介都不是孤立存在,只有在与其他媒介互动中,才能更好发挥自己作用和意义,媒介融合能使新闻从业人员释放更大能量,新闻工作人员不再拘泥于播出平台权威性,在自媒体时代,他们利用自身积累权威性,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完成对新闻事实表达,实现与受众互动。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升本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074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075信息与新闻写作076试论新闻语言。

085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

088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105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8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111试论编辑技巧。

112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113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20采编播合——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4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与解说词写作。

138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141cnn对我们的启迪。

188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189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191产业化研究。

192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193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1、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2、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51、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对策。

52、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53、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54、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55、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56、《中国青年报》时评研究。

57、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8、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60、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61、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62、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64、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71、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73、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一、报纸方向。

1、报纸新闻的语言要求2.新闻标题。

29、独家新闻与独家报道30.报纸新闻的“同质化”

二、电视方向1.电视新闻语言2.说新闻与播新闻3.电视民生新闻4.电视方言播报。

5、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

6、网络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7.网络电视8.网络电台9.网络侵权。

27、网络传播与我们的生活28.网络新闻专题29.网络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6、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广播”7.广播热线8.广播新闻的互动。

五、传播理论。

4、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新闻标题比较分析。

5、方言电视节目的正负功能辩6.从新旧媒体的比较,看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11、新闻传播与广告传播的互动12.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展和存在弊端。

26、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结构与形象魅力。

27、从救灾新闻看中国政府的人本思想--以1998抗洪报道和2008抗震报道为例。

28、浅谈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35、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与方法。

36、电视节目中“天下故事”等民生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

37、节假日如何保持受众对媒体的兴趣。

38、电子化报纸的现状研究39.编辑如何做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

40、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1、对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管理和引导。

67、新闻传媒形象创新策略研究68.危机传播的效果研究69.报业集团的跨区域运作。

70、媒介产品扩散通路的选择与建构。

76、国内主流新闻网站的受众本位--新华网、人民网为例。

77、中国电视新闻人才素质与形象分析。

86、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87、论广告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88、论新广告观。

95、会展作为媒介的特征及其对广告传播的影响。

106、名人广告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避免107.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108、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09.中国免费报纸研究。

116、电视访谈节目的非语言符号解读。

117、电视媒体正面报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18、论《百家讲坛》与文化传播观念的更新。

119、电视新闻话语的基本结构与意义。

120、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气质对节目的影响和作用。

121、论电视新闻话语的编码实践122.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论采访的技巧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

全媒体传播引发人类传播革命,使得传播者信息生产不再是传播起点和中心,受众对信息内容及传播工具、手段不同需求,才真正成为人类传播活动逻辑起点[2]。所以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加注重受众体验。柴静《穹顶之下》能成为热点事件,这与它内容独特性密不可分,它内容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本身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几年来频发雾霾事件对于本就严重空气质量问题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雾霾是什么,为什么出现雾霾,如何去治理雾霾等成为广大居民关心话题,所以柴静选择这一关注度高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自然会引发高度关注。

此外对于这一全民关注话题,很少有权威人士进行系统全面报道,而柴静利用深度报道方式全面系统地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分析雾霾,虽然在专业深度上无法与相关权威人士相比,但是就其本身内容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获得很高关注度,此外柴静选择雾霾这一话题,是由于自己未出生女儿因为雾霾而患上肿瘤,想给女儿一个交代,这在情感上引起广大受众共鸣。

其二是独特性体现为展现形式独特性。首先,《穹顶之下》整个专题片采用ted演讲形式。ted演讲形式就是大屏幕+演讲人,并且出现现场观众。柴静摒弃了传统主持人播报新闻形式,现场观众也不再是节目陪衬,真正成为场景中人,这一形式能够给演讲带来更大冲击力,无论是场内和场外观众都会产生真实、亲历感受,这一特点也契合新媒体播放平台需要;其次,《穹顶之下》运用图表等简单形式来展现数据,利用动画以及电影特效形式使信息更加鲜活、生动。

因为要涉及到大量有关雾霾专业问题,所以需要大量复杂数据,柴静利用柱状图、示意图等形式将复杂数据可视化,让受众清晰、明了了解复杂数据背后所蕴含意义。另外在介绍pm2。5时,柴静还用了一段flash动画,生动、活泼展现pm2。5从进入人呼吸道到引发病变整个过程,可以让受众在观看动画时,轻松掌握知识。除此之外,《穹顶之下》一些片段还使用电影特效,利用影像合成和模型生动展示信息,带给观众更真实视觉体验,这种独特展现形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更加新颖、生动、形象,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感觉,这也是《穹顶之下》获得如此高关注一个重要原因。

新闻学毕业论文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诚信徽章:未申请身高:163cm。

人才测评:未测评体重:48kg。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校对/录入,记者/电话采编。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珠海,

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专业志愿者。

工作描述:2010年任广州亚运会从化赛区马术比赛的专业志愿者,服务于媒体休息区,用100%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亚运会奉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也得到了学院及赛区的表彰肯定。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良好粤语水平: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传。

1.本人与他人相处融洽,人际关系良好,亲和力强。大学期间曾任班级组织委员及团支书,工作认真,细心负责,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积极配合团总支完成各项任务,参与组织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因工作表现突出,在大一及大二相继获得学院优秀团干称号,退任后更以实际行动支持班干团干的工作,于2011年得到“中山大学优秀团员”这一荣誉。

2.通过四年的努力,本人已基本掌握新闻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并因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学院奖学金。

3.校内活动方面,于2009年进入院广播站担任记者,负责报道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曾负责2009年院运动会的系列报道。2010年任广州亚运会从化赛区马术比赛的专业志愿者,服务于媒体休息区,用100%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亚运会奉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也得到了学院及赛区的表彰肯定。

应用新闻学毕业论文

摘要:数学专业中应用数学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如教育工作者在数学建模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详例讲解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主体。

关键词:应用数学;数学建模;教学组织形式。

应用数学是高等大专院校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本理论、服务专业课与思维方式方法等有着极为基础的作用。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应用数学的教学活动发表几点简单认识。

一、重视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详例讲解的重要作用。

应用数学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逐渐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格外重视数学建模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帮助学生体会到所学应用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其进一步深化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点认识与理解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微分方程模型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水污染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某学生小组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知某纸厂水库中原有的水量为500吨,假设含有5%污染物的废弃水以每分钟2吨的流动速度持续注入该纸厂的水库,那么,从时间t=0算起,多长时间之后该纸厂水库废弃水中的污染物含有量浓度将达到4%(设定为废弃水注入水库后,水库中的水将不再向外排出)?假设废弃水注入水库后,该造纸厂水库中的水又以每分钟2吨的速度反流出该水库,那么,从时间t=0算起,多长时间之后该纸厂水库废弃水中的污染物含有量浓度将达到4%?并依据计算出的最终结果向社会生活中的用水单位等提出有效控制污染水源的有效措施。

这样就将微分方程这一数学概念置于真实的现实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主观探究能力与创造性学习思维发展,也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应用数学思维的方式。

二、让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职员工则是学生各项学习活动中的'扶持者与指导者,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尊重所教学生实际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更快、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在我看来,要想达到素质教育理念的这一要求,让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是重中之重。对于此,针对教师资源与学生实际人数众多这一突出矛盾问题,我认为高等院校教师在应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帮扶学习小组,即每位教师帮扶一定数量的学生。如此,教师就能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帮扶教师可以将自身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或者窍门介绍给所要帮助的学生,针对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的调查与研究,这一措施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夯实学习基础,提升其数学素质及修养能力;与此同时,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极大的优势。例如,通过对不同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师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有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进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数学教学活动。再如,学生数学水平的逐渐提高也将间接地推动教师积极地深入到数学科研的学习活动之中,这对于他们自身数学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总之,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确保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主体,这样才能在确保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真正促进大专院校学生数学素养及数学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张丽丽.地方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2014(06).

应用新闻学毕业论文

3、民生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浅谈中美新闻教育的源流关系--以“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为例。

5、“互联网+”时代新闻档案管理与创新。

6、勇于担当坚持创新--浅谈市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

7、小议电视新闻制作的逻辑结构。

8、从两张新闻图片的热转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9、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情绪管理素质。

10、如何把好手机报新闻的采写关。

11、新闻采访写作课教学改革初探。

12、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网络时代新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新闻真实性受到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影响略论。

15、农村广播新闻节目的采编概论。

16、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17、试论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18、如何写好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19、浅谈电视新闻的编辑艺术。

20、新媒体条件下的新闻道德标准与监管体系。

21、我国报纸新闻客户端演变格局探析。

22、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23、英语新闻访谈中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24、浅析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隐性失真。

25、浅析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教学的开展。

26、浅谈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创新。

27、心理学视角下的新闻采访方法探讨。

28、影响公众:会议新闻政治信息的修辞表达。

29、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的挑战与策略。

30、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与发展。

31、试论网络新闻评论区里的负面言论。

32、无人机新闻--新闻采编新趋势。

33、浅析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

34、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管窥。

35、论新时期新闻传播的转型及其价值取向。

36、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素养。

37、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38、浅析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现实困境。

39、电视新闻主持人语言风格初探。

40、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优势与创新。

41、新时期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

42、探析虚假新闻传播形成原因。

43、浅谈法制新闻报道的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44、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之我见。

45、探析社会新闻吸引读者眼球的策略。

46、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做好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

47、做好作风“走转改”提升新闻亲和力。

48、探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49、如何解决法制新闻传播中的道德问题。

50、网络非编在新闻制作中的使用体会。

51、经济新常态下地方党报做好经济新闻的思考。

52、报纸编辑的基本规范及新闻专业学生采写实习研究。

53、电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分析。

54、电视新闻播音技巧的培养。

55、网络新闻自由对社会道德的冲击与消解。

56、论新闻档案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57、打造主流经济新闻突破党报现实困境。

58、体育新闻报道过度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

59、负面新闻对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的影响。

60、浅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

1、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

2、从整体到多元:论传播学本土化的地方性视角。

3、传播学视域下跨境电商平台上广西特产英译初探。

4、国家传播学会重庆论道。

5、符号学转向:互联网语境下传播学研究的新走向。

6、传播学研究的科学取向与“人”学迷失。

7、传播学视域下音乐理论教学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8、传播学视域下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基于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10、传播学视域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走红原因探析。

11、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分析。

12、教堂空间与谣言生产:明末清初反教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13、融合创新与文化重构--对近年几档电视戏曲栏目的传播学思考。

14、融媒体时代运动员“网红”现象的社会传播学解读--传播游戏理论。

15、全球南方、社会主义探索与批判传播学新想象--中印比较三人谈。

16、传播学视角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17、中美主播约辩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18、传播学视域下音乐教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19、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

2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核心期刊互引研究。

21、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建构。

22、浅谈微博语言的特征--微博语言的传播学分析。

23、从传播学视角探析ip剧的火爆现象--以《亲爱的,热爱的》为例。

24、交通天人:商周时期巫文化演进的传播学考古研究。

25、传播学视角下的严复编译研究--以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例。

26、传播学视阈下典型的英美音乐剧歌词定位与探索。

27、传播学视野下的电影《侠女》的影像符号探析。

28、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传播学视角。

29、依托竞赛平台的传播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30、传播学视域下明星“人设崩塌”的原因分析。

31、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传播学实战化教学改革探讨。

32、刑法“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传播学再解读。

33、网络时代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34、从传播学视角浅析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走红缘由。

35、传播学视角下的知识付费平台传播模式探析及展望。

36、论高校新闻传播学课堂互动的建构与优化。

37、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38、传播学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39、基于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舞蹈传播学构想。

40、传播学视阈下纪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历史认知研究。

41、基于传播学的中国当代文学“三阶段译传模式”

42、传播学视域下探析“吃播热”现象的原因。

44、人工智能与计算传播学。

45、传播学视野下的马术翻译探究。

46、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传播学策略。

47、用传播理论进行传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48、传播学视角下国企网页英译评析--以重庆国有制造业企业为例。

49、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

51、关于中国传播学研究国际发表的几个事实问题--与韦路教授商榷。

52、学术公众号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为例。

53、中国传播学ssci高被引论文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54、传播学视域下的app社交表情符号情感化研究。

55、传播学视阈下的湖湘名人著述译介研究。

56、传播学视角下公共演讲策略的有效运用。

57、传播学视域下甘肃天水社火舞蹈的传播价值与途径。

58、传播学视域下中日“佛系”文化差异的探析与反思。

60、当下传播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新闻学毕业论文

3、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4、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5、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6、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5、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16、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17、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22、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23、“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24、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25、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29、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30、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33、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34、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37、“博客”现象研究。

39、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41、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42、网络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43、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4、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5、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46、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47、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49、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50、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

新闻学毕业论文

人是意识能动的主体,是实践的存在。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各种条件,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的媒体也应该体现人的真正存在,媒体自由作为一种理念,是指媒体的行为不受外在力量的强迫压制,出于本心而采取的行动。自由精神是媒体伦理精神的重要内容:“自由出版物的实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应用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梁启超也曾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种种现象皆其子孙也。”

媒体自由理念的形成,是和人的本质相吻合的。媒体自由,体现了媒体工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在于自由理念之中的价值合理性与伦理道德责任渐被人们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工具价值渐备受推崇。在当今社会转型阶段,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的媒体,忘记甚至抛弃自身的伦理道德责任,背离了真实的媒体自由,由此新闻伦理道德的命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重申媒体自由的伦理意蕴,重构真正的媒体自由。

二、媒体自由失范表现。

媒体自由,象征着媒体主体独立地位的获得。鉴于此,任一媒体都要“自由地、平等地、公开地和无所畏惧地服务于全体人民”,但是媒体组织及工作者,不能假借“自由”名义来侵犯被报道者的权益。时下,某些媒体组织及人士为经济利益所诱惑、征服、驱使,背弃自由的初衷,媒体自由已经不再坚持原真意义上的自由价值取向,已经出现失范现象。

1.人生价值观引导背离。

在市场理念的指导下,媒体自由迅速扩张,其价值导向也出现背离现象。无所顾忌地追求“娱乐化”、“刺激性”,追求把新闻事件做得所谓“好玩”的倾向。有舆论导向功能的媒体应该引导人们关注并反思社会现实问题,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端正人生目的,积极探寻人生价值,这样媒体在价值导向上才避免走向媚俗与庸俗。媒体在自由理念的这一外衣下,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媒体,成了一个只能满足受众感官刺激的工具,缺乏思想内涵与审美品位,“真、善、美”从精神家园的高峰堕落为看得见的感官刺激享受。

再有,刺激、好玩的信息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珀杜大学研究生格伦・斯帕克斯也认为,电视暴力使社会失调,尤其是儿童中的失调成为可能。霍勒斯・格里利撰文批评传媒娱乐化的反面教化:“《便士报》热衷于蛰伏在社会内部恶魔般的欲望煽动点火,他们也许不会被指责犯有谋杀罪。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犯了制造谋杀者这种更恶劣的罪行。”一些媒体逐渐失去了道义评判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因此饱受社会批评。有的媒体打着“受众有这个需求”的招牌,为所欲为,以此做文章来招徕受众,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和收视率,很不道德。

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失去了同情心、责任心、道德心,让有良知、有道德责任感的民众很是反感。其实,“一个职业化组织,当然是以为公众服务为趋向。这种‘服务’,不能以专门组织自己利益为基础,但也不是自己的‘顾客’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基于他们的需要。”伦理道德要求媒体对受众合情合理的需求要满足,不合情不合理的需求绝不能迎合,还要做好批评和引导的工作。所以,媒体应本着为民众负责的态度,绝不能忽视它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

对于新闻机构和从业者,要记住的是,对媒体职业要有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和合乎伦理的媒体事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事业。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社会,媒体工作者既要有对职业的忠诚度,也要有提高的自身素养自觉强化新闻伦理道德的理念,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伦理选择对社会、对他人、对受众的重要意义所在。

新闻学毕业论文【】

柴静之所以选择新媒体作为《穹顶之下》播出平台,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这部片子本身反映是社会负面问题,所以很难在传统主流媒体上“发声”,但是柴静选择新媒体作为“发声”平台可谓是一个明智选择,新媒体发展使受众接受习惯和接受方式都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寻找适合平台,及时抢占受众关注度,才能赢得传播主动权。新媒体所具有传播时效性、交互性,传播内容多样性,传播方式个性化等特点,对受众来说,新媒体诸多特点会对受众信息接收模式、习惯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受众与媒体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互动,能够推动新闻事件进一步发展,这又成为“柴静雾霾调查”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新媒体特点势必会影响受众,因此受众也会出现新特点,而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时效性、内容多样性具有优势,而其与传统媒体相比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它互动性,它不仅能够实现媒体与受众之间实时互动,受众与受众之间也可以即时交流。大众媒体要讲信息从媒体传播给受众,归根结底都是对人传播,因此要以人为中心。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加注重受众体验,因此新媒体是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方式实现受众之间即时互动。柴静《穹顶之下》不仅在作为播出平台几大视频网站外获得很高点击播放量,在微博、微信上也是热度不减,20xx年3月1日,@柴静看见转评赞总量达到70。5万,评论词汇主要是“震撼”、“做起”、“触目惊心”等,而作为社交媒体中“意见领袖”网络大v如崔永元等人纷纷发文支持柴静,也是引发大量受众围观。社交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对此事件自由发表意见平台,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实时互动将“柴静雾霾调查”打造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新闻学毕业论文

3、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国际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态度研究。

4、国际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

5、中国媒体对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

7、中国应对国际规范传播的社会机制研究。

8、中国大陆电视剧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创新。

9、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情感结构”

10、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时媒介传播研究。

11、从新闻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建构。

12、基于公共关系理论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形象塑造。

13、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4、国际展会中对外传播的内容研究。

15、中日语言国际传播比较研究。

16、公共外交视野下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研究。

17、从新华社看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8、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运营策略研究。

19、我国报纸的国际环境新闻研究。

20、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从棱镜事件看网络空间国际关系变化。

2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23、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

24、论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

25、数字时代下的两岸电视国际新闻对比研究。

26、美国之音停止中文广播探因。

27、国际新闻驯化视野下中美报纸的利比亚战争报道研究。

28、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管理探析。

29、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30、人民网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31、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32、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3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电视新闻报道研究。

3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发展研究。

35、论cctv-4中文国际频道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36、大型会展的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37、中国对外广播新变化探析。

38、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39、国际媒体如何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40、网络时政论坛维护及治理。

41、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化类栏目品牌化研究。

42、“国际在线”网站泰语版的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43、中国中央电视台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44、徐福典故源流及国际传播。

45、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46、创联凯尔国际传媒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47、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48、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

49、中国与韩国电视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50、大型国际会展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

51、国际英语频道在播包装研究初探。

52、欧盟的国际规范与传播方式研究。

53、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因与收益。

54、央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

55、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6、从驻华国际媒体透视其涉华国际新闻的产制。

57、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

58、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对策研究。

59、论我国国际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国际媒体公关策略。

6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国际传播方式的研究。

新闻学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特点,从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动态教学,培养记者意识、提高实践技能,优化教师队伍、发挥主导作用,院系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等多维角度入手,探索优化新闻应用课程教学的种种途径。

关键词:新闻学;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高校新闻学属于应用性文科,其应用新闻课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新闻的采访(拍摄)、写作、编辑(制作)等科目。采、写、编、评、播等新闻应用课程在新闻教育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是“专才”教育的重要保障。而当下,高校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单一而贫乏的运作模式,与现代新闻运作趋势、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强化理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缩短和消除学生走向社会后的适应期,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动态教学。

新闻应用课程都有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让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二者课时的合理分配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压缩理论部分的讲授,而在实践操作中贯穿理论,使二者有机结合。如在《新闻采访学》的讲授中,教材中的教学目的、历史概述可以只用一个单位时间;“记者篇”可以联系当下新闻从业人员的现实表现来展开讨论;“采访意识与原理篇”可以提纲挈领地归纳,更多的时间留给“采访方法方法篇”和“采访重点与环节”篇,串讲中的内容可以在方法、技巧诸章节中穿插阐述。实践穿插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使得静态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动态贴近的知识,学生消除了对基础理论的疲劳感和枯燥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体现教学的动态性。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视野要开阔,在教学中适时体现本学科前沿和传媒的新动向、新视点,以增加新的知识点,给学生及时传递新闻学界与业界的最新信息、最新学术成果,通过与前沿思想的碰撞、争鸣、整合、提升,加深和拓展新闻应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二、培养记者意识,提高实践技能。

相比较上班一族而言,高校的大学生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度明显较弱,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种问题,记者意识、新闻意识普遍薄弱。在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中,除了传授新闻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记者意识”,即对社会生活敏锐的新闻敏感与理解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疾苦的意识,坚持弘扬真理和正气,敢于抨击不正之风,有朝一日能够“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在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应用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新闻应用课程还要提高基本的应用实践技能,教学实践为此供了有力的保障。根据教学计划规定,采、写、编、评、摄等新闻业务课每学期都要有一定时数的实训课。其中心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将专业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相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学习掌握新闻业务技巧;如在《电视新闻采访与制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实训,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拍摄出一定长度的新闻片,再集中分析讲评。

鉴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有限性,对于新闻教育这样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上,必须开拓多种途径,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法增加学生的新闻实践机会,如建立平时、寒暑假和毕业前梯次推进的实习体系,并保证取得实效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优化教师队伍,发挥主导作用。

19世纪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哈佛大学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有句至理名言:“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教师,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应用课程的行为主体固然是学生,但需要执教教师进行具体施为才能凑效。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前要有相当的实践积累和教学准备,要授之以“渔”而不只是授之以“鱼”。教师主体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等个性特征对于应用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鉴于目前用人体制的局限性,高校新闻教师存在重理论轻操作的心态。应用课程往往停留在把理论部分讲完基本就完了,只能指导学生去欣赏、评析新闻作品,但没有能力、也没有平台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案操作,更不用说在正规媒体上发表或播出新闻作品了。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必须动手能力强。

如何提高教师的。媒体实践能力?以笔者的经验是,教师要对当下新闻改革、媒体运作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到当地媒体节目的策划、编导与创作中去,谙熟各媒体的运作规律;与当地宣传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为媒体担当新闻阅评员、参与地方媒体每年度新闻奖项的评比等等,都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尝试。

四、院系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

相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大陆地区的新闻学教育硬件还比较滞后,这种情形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新闻应用课程教学的质量。作为高校而言,一方面要面对新闻专业高投入的现实,改善院系硬件现状,另一方面应当“借船出海”,采取开门办学的模式,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一方面定期送教师出去进修业务,另一方面,适当从媒体引进、聘请优秀人才,形成一支校内外优势互补、专兼职结合、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目前新闻应用课程的实践大多局限于校园新闻,其时效性、新闻价值等特征相对较弱,与社会生活相隔阂。因此,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携手媒体,实现开门办学。根据这样的思路,有必要在新闻应用课程的教改中,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新闻工作室应该与校外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报纸上负责一定版面;参加广播电台节目制作;给新闻专业学生搭建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平台……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在课堂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新闻专业学生采、写、编、评、播的实际能力,以优化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出更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曾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新闻应用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主动构建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具体而言,使学生通过新闻采、写、编、评、播等环节的系统训练,成为具有优良的职业敏感、职业行为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动手、会动手的专门人才。

新闻学毕业论文

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党报发行一直以来就不缺乏探讨,不缺乏实践,从党报发行以来他的发行方式就一直被人们探索,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资源和借鉴。对党报发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创新党报发行理念,党报是一种特殊商品也如市场场中其他一切产品一样,既有内在品质的使用价值,又其外在品牌的无形价值。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压力下,党报发行也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克服旧的发行观念,根据党报自身的品牌优势,结合发行对象、发行手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树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发行理念。2、创新党报的发行机制,由于各省经济条件、地域分布、文化差异、人口多寡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党报独有的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决定了党报发行还不宜全部走向市场,仍然要坚持“存量靠动员、增量靠市场”。3、开拓空白的农村市场,为农民量身定做一份自己的报纸,不仅能够让农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学到新的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也加大了党报的发行量,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在《论党报发行》中认为党报发行中过分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作布置,行政命令虽然可以解决党报发行中出现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党报的有效发行和被有效阅读的问题,同时党报如果长期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进行发行,久而久之,就会疏于对市场和读者的经常性的深入的研究,疏于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旨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不利于党报的长远发展。他认为,党报发行必须走后一条路、坚持上报摊、进家庭,这既是党报发行的方向,也是党报发展的方向。一份办得好的党报,就应该是能上得了报摊、进得了家庭的报纸。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副主任王从仁在《党报发行阵痛中的反思》中认为,党报发行之所以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发行环境“恶劣”也是重要原因。一些报纸,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往往在发行时间、发行量和发行款项的回收上,都比真正意义上的党报更有优势。所以党报发行的外部环境必须要坚决治理。

大众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总经理刘洪昌在《党报发行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我们借鉴市场手段,成立发行公司,强化党报品牌意识,既做发行量更做影响力。笔者认为党报发行的渠道要实现多元化的,但是必须保持他的党性,在依靠有效的行政手段保证党报存量发行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市场,走市场化的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多元化和其他报纸竞争带来的冲击。党报要重现它的辉煌就必须发现它新的增长空间,开拓新的市场,让党走进农民的家庭,这个一直被党和政府忽视的市场,以前可能是农村的文化水平限制,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了这么多年后,大多数农民都已经拥有了读报的。能力。最后也要借助新的媒介手段,运用自己党报品牌的优势和影响力,和其它报纸同台竞争,我们的党报不能输在发展的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赵勋。社会科学——延安时期党报发行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西北大学学报,.

[2]孙加震。新闻学——创新党报发行探寻增量空间[j].新闻战线,(12).

[3]徐标。新闻知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0).

[4]叶惠驰。党报发行的多维视角m].新闻战线。2009(11).

[5]李治国。对加入wto后党报发行的思考[m].新闻界。(3).

[6]温婷桢王勇。理性看待党报发行量下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

[7]罗志安。破解党报发行困局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市报人。(7).

[8]项友炜。论党报发行的与时俱进[j].新闻战线。(1).

[9]张卫华。报刊改革背景下的党报发行[j].传媒观察。2003(10).

[10]丁柏铨。论党报发行[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3).

二、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选题依据:

党报的发行是一种权利的发行,长期以来它的发行量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党委或者政府通过强制命令订阅的一种发行模式。党报的订阅费用一般是由公费或者财政支出来承担,这是我国报纸行业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报纸结构单一,主要由全国性和省级党报构成,这是我国党报发行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报的发行量就开始逐渐下降,到发行量下降了34%,在新时期党报发行量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党报的内容上推陈出新,而且还要在党报的的发行上多下功夫,实现党报发行的多元化,畅通党报的发行渠道,保证党报的发行量。

(2)研究内容。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关键词的界定。

第一章党报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传统党报的特殊性决定发行的受众群过于狭窄。

第二节报业市场竞争不断挤兑党报的发行空间。

第三节一直被遗弃的农村市场。

第四节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读者群的细分。

第五节党报发现忽略了新兴媒介。

第二章党报发行采取不拘形式的政府采够。

第一节扩大财政划拨范围。

第二节变通财政划拨的形式。

第三节推广“财政垫付”形式。

第四节寻找财政专项支出。

第三章做大党报零售终端网络。

第一节与时俱进建立报刊的发行公司。

第二节深耕细作,发展附加产业。

第三节重点宣传党报。

第四章《河南日报》分众传播开拓农村市场。

第一节一份报纸,两个版本。

第二节一份报纸,两个市场。

第三节一份报纸,两种价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研究思路及方案。

研究思路:

党报发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声音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权威,党报发行的多元化是关系到党的舆论阵地能否守好和巩固的政治问题。党报发行方式的多元化,能够形成畅通的党报发行渠道,让读者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党报,及时的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动向,重要的是发挥党报的宣传效应,巩固党报在报刊媒体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各地党报发行方式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在党报中推行,让中国的党报事业稳定发展,稳固党报在群众中深厚的根基。

研究方案:

(1)文献研究法。

论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党报发行的相关书籍以及近年来学术期刊、杂志等资料进行搜索、整理、分析、总结出党报发行方面取得的经验,并从传播学、新闻学、编辑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解决的对策作较详尽的分析。

(2)历史研究方法。

通过对历史时期党报的发行寻找能给现在党报发行带来的启示。

(3)分析归纳法。

通过对各级党报在党报发行中进行的探索进行总结归纳其优点和缺点,寻找解决办法。

(4)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党报发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取得不同的效益分析和研究,探讨出一套能在全国各级党报中实施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河南日报》在党报发行上的探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指出改革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

三、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20xx年12月查阅相关资料确论文选题。

20xx年3月1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4月初完成初稿及中期检查。

4月中旬二稿。

5月中旬三稿。

新闻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灾难性信息由于其重大性、突发性、紧迫性特点,对民众生活影响很大,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阿毛效应”现象。不论是激励性信息、伤悲性信息还是警示性信息,如果传播策略失当,强度、角度、频度不能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因而,在信息本身的真实可信前提下。媒体体应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提高报道技巧,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而产生“阿毛效应”现象。

论文关键词:阿毛效应;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经受了重大考验。灾情发生后,媒体能迅速反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通过第一时间信息权威发布,消除民众对信息的不确定性,阻止了谣言传播;不回避问题,对灾情的严重程度予以客观、真实、及时报道,呼吁和感谢社会各界的鼎力援助,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宏扬社会正气和民族精神,将大灾面前良好的国民形象向全球传播,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和赞扬。在民族灾难面前,正是媒体的快速反应、有责任感的权威报道,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信息传播要达到良好效果,要有―个量的积累过程,同时要营造出有利的舆论氛围,从这一方面来看,几次灾难性事件报道做得较为到位。但是,从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灾难性信息传播的强度、角度、频度应该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整,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正向传播效果,出现“阿毛效应”现象。

一、“阿毛效应”概念界定。

“阿毛效应”的说法,来源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在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以后,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精神支撑,到处向别人诉说。刚开始,还能得到人们同情的眼泪和安慰,她的心灵也得到抚慰,慢慢地,人们厌烦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的头痛。”读者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同时对鲁镇人的麻木冷酷感到痛心。看起来,祥林嫂的痛苦经历已经成为人们的笑资,同情被消解,自己的苦楚在别人看来是寡味无聊而且一文不值。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鲁镇的人一开始并不是麻木的。“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男人们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人们的厌烦是由于故事重复得太多,人们已经失去新颖感。“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当她一开口:“我真傻,真的。”他们便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这种现象可称之为“阿毛效应”。

笔者认为,“阿毛效应”是指同一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次数的增加而传播效果逐渐降低的现象。即使高信度的信源和信息,经过单一形式的高频度传播,也会使正效果下降,甚至带来负效果。着名传播学者霍夫兰等人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种较有力的解释是人脑的忘却机制在起作用。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怀有不信任感,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小于内容本身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内容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地发挥出来。但内容本身如果是对受众感性刺激的话,这种刺激也会随频度的增强而效果下降。

二、灾难性信息传播产生“阿毛效应”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激励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激励性。同样,伤悲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也会减弱伤悲性。激励是通过正面引导,促使受众感情的瞬间进发,对诉求现象产生良好感受,进而向其靠拢,诸如在战争年代,大战之前先放映一些凸显英雄形象的影片,使士兵在很短时间内形成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敌人的仇恨,使其在即将面对的战争中奋勇杀敌,增强其爆发力。众所周知,能量是守恒的,爆发力越强,持续时问越短。就如同抗震救灾宣传一样,刚开始,民众会从民族大义出发,出现一系列积极反应,比如争当志愿者、捐款捐物。但当热情过后,就会出现身体与心理的疲惫,而对持续不断的激励性信息反应迟钝,甚至抵触和抱怨。伤悲性信息也一样,刚开始,出于人的善良本性和人道主义舆论环境,会表现同情和不安,但久而久之,伤悲会削减,出现对“阿毛事件”一样的态度。

同样的道理,警示性信息,传播次数过频,也会降低警示效果,甚至出现娱乐化倾向。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变化,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首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其次,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要寻找产生“阿毛效应”的原因,必须从美学、传播学中的几个关键词来分析和探讨,如“审美疲劳”、“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等。

在经典的文艺美学着作中,与“审美疲劳”这个词意义相近的一个词是“审美反感”,“审美反感”是“对丑的作否定评价”的审美体验。在上世纪90年代的几篇文章中,有人把“审美”和“疲劳”相结合成“审美疲劳”,并把它运用到美学论述中作为美学词汇来使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由于大众媒介传播信息具有批量化、杂糅化特点,加上大众文化的诉诸感官的特点,如果感觉上的官能刺激过剩且得不到有效地舒解(情感升华),那么,就会由于心理上的厌倦而产生审美疲劳。多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它的目的在于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体验,这主要是获得一种感官或者生理上的满足。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数码和网络时代,互联网、电视、电影、手机都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淹没在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中,这使得我们的感官始终处在官能的兴奋状态,当代大众传媒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感觉的需求。然而,当声光色影等那种人与环境直接而直觉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官能需要时,令人回味的“文字增强人的逻辑分析和留有余地的思维空间”也随之断裂,这势必会造成感觉上的官能刺激过剩造成人的感官的忙乱。正如麦克卢汉把声光色影构成的场景比喻为“一场芭蕾”,通过电子媒介进行阅读是一个使眼睛和耳朵形成交互穿梭的过程。“眼睛耳朵和口语的复杂的穿梭关系一旦参与这一场芭蕾,那就必然要重塑整个的摄取生活,包括内心和外在的生恬。就要创造那种当代艺术重新发现的‘意识流’,但是同时它必然要产生感知和回忆活动的多重障碍”。“人体的感官”毕竟不同于“技术的感官”,人类在单位时间内对信息的接受量是有限的,即便不会像电脑那样当信息量增大时会“死机”,但也会因“应接不暇”而疲劳!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女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的。诺依曼强调人的社会天性,为防止交往中的孤立,人总是寻求与周围关系的和谐。这样,就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现象: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可能是一种新的意见,或者是一种业已存在的意见)属于“多数”处于“优势”时,便趋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介,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具有公开性、显着性,传播几乎无处不在,加之报道内容的类同,传播在时间上的持续和造成的信息积累,它们所提示的和强调的意见很容易被视为主流意见,或者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意见,这些意见可以从容表达而不会受到孤立。于是,“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大量地出现于公众接受大众媒介之时,这种认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或对安全感的需求,使得多数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念,并产生判断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但同时也会因压抑寻找途径发泄,正如此次地震发生后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在凤凰卫视讨论和网上调查时,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赞同的声音。这就说明,舆论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少数人的“沉默”会从另外的方向爆发出来,产生非正向的效果。

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efect)理论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传播学者极为重视研究的范畴之一。最早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美国人戴维森(davison),在1983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则故事:那时,日本人通过侦察获知,在一个太平洋小岛上的美国驻军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便向该岛空投大批传单,传单上写道:“这是白人挑起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因此黑人弟兄们“不要为白人送死,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结果,在空投传单的第二天,该岛上的美军竟然全部撤退了。后来发现,传单其实对岛上的黑人士兵并没有产生影响,而是白人军官担心士兵们真的会逃亡。因此造成了这批美军的退却。同样的道理,在一些传播效果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会认为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换句话说,人们会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也会由于第三人效果原因而出现相互之间的消极依赖,比如救灾的行动,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大的民族灾难,肯定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在乎一两个人的力量,有那么多的人捐款,而不少我这几个小钱,结论很明显,都这样想就会出现大难面前无人伸手的尴尬。

三、防止灾难性信息传播中“阿毛效应”产生的建议。

其次,应该避免无休止重复传播。虽然说重复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信息需要重复,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去了。从更深一个层次来看,出现审美疲劳的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刺激会变得迟钝,当真正重要的信息出现时,也不会有明显反应。当下很多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精心策划并播放一些弱势群体或者急需帮助的人与事,拨动受众善良而敏感的心弦,刚开始,民众的本真与善良会使一部人得到帮助,但慢慢地,民众会出现审美疲劳,见怪不怪了。而当真正需要帮助的信息出现时,民众会不为所动,最终被视为善良的泯灭。同时还会出现第三人效果,很多人会认为对别人影响不断增强而对自己影响不明显;会出现“沉默的螺旋”效果,声音被压制而得不到有效释放,最终会出现反感情绪甚至走向反面。这样看来,应该负更大责任的是传播者的过度重复传播。如同“阿毛效应”一样,不能怪“阿毛”,更不能怪周围的民众,而只能怪传播次数过多和频度过高。要避免重复传播,可以丰富素材,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一方面,信息的丰富可以缓解受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可以消解一个声音的枯燥,两面诉求可以避免一面诉求的绝对。同时适当调整报道频度,拉长间隔可以修复过高频度带来的心理抵触。

最后,分析受众心理,转变报道思路,提高报道技巧。前文提到,激励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激励性;伤悲性信息,如多次传播,会减弱伤悲性;警示性信息。传播次数过频,会降低警示效果,甚至出现娱乐化倾向。周作人说过,人毕竟是人,人只有人的力量。如果过分宣传英雄,会拉远普通人与英雄之间的距离,感觉这仅仅是一部分人能做到。跟自己关系不大,显得遥不可及;如果伤悲被消解,会使民众失去同情心,感觉见怪不怪了;更为可怕的是警示被消解,会减低民众的警惕意识,“狼来了”心理作祟,防范意识消失,灾难来临时会措手不及,人为增强灾难的破坏性。应该打破一味说教的传统思路,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比如对话讨论、文艺作品再现真实存在,增强新颖性和可读性。

总之,正确面对灾难,最大程度减少灾难损失,持续保护民众关注灾难,同情弱者,共同伸出援助之手,展现社会正义,众志成城共度难关,需要全社会努力,更要求主流媒体树立公信力,提升传播水平,避免产生“阿毛效应”。

小结。

略……。

参考文献。

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