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导游词优秀

珍珠的导游词优秀

ID:685310

时间:2023-07-01 07:37:48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珠的导游词优秀篇一

太湖珠。是按产地分类的九大珍珠品种之一。是淡水珍珠,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太湖珍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并流传至今。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珍珠的化学组成为: caco391.6%、h2o和有机质各4%、其它0.4%。珍珠的形状多种多样, 有圆形、梨形、蛋形、泪滴形、钮扣形和任意形,其中以圆形为佳。非均质体。

颜色有白色、 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为主。白色条痕。具典型的 珍珠光泽,光泽柔和且带有虹晕色彩。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0-1.686,双折射率0.156。 无色散现象。硬度2.5-4.5。天然淡水珍珠的密度一般为2.66-2.78g/cm3,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 无解理。韧性较好。在短波紫外光下珍珠显白色、淡黄色、淡绿色、蓝色荧光,黑色珍珠发淡红 色荧光;x射线下有淡黄白色的荧光。遇盐酸起泡。

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是按产地分类的九大珍珠品种之一。

我国古代珍珠的四大产地分别为合浦、南海、洞庭和太湖,其中太湖珍珠以“无核”为奇,现代太湖珠大都是人工养殖,其特点是表面褶皱少,圆润柔和,光泽明艳。清慈禧太后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养颜,传言她曾赞誉:“东球 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

太湖是我国江、浙一带的淡水养殖珍珠的重要基地之一,产珠的软体动物以河蚌类为主,太湖珍珠养殖也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浙江诸暨一带珍珠养殖集群化发展迅猛,后来居上。

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具有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高等优点,它既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

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商品。淡水珍珠的人工养殖,早在宋代《文昌杂记》中已有记载。吴县所产珍珠占全省生产数的80%。在20xx年之前,产品有珍珠项链、珍珠别针、珍珠耳环、珍珠戒指、珍珠芙容霜、珍珠香水、珍珠清凉油、珍珠酒、珍珠可乐、珍珠泻水、珍珠粉等十余种高级工艺品、装饰品、化妆品、滋补品、饮料等。珍珠清热解毒、性寒、味甘甜、潜阳,能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收敛生肌、治疗高血压、老年支气管炎,胃溃疡等,是珍珠散、六神丸、小儿回春丹等2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珍珠制品还有增进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化体质、延缓衰老等功能,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热门货。

太湖珍珠以其色泽纯净、自然亮丽、晶莹剔透而闻名,清慈禧太后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养颜,她曾赞誉:“东球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太湖珍珠不仅可作为装饰品配戴,又可入药,还可口服。

太湖珍珠是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其粒大质优、晶莹滚圆、光彩夺目,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无锡太湖珍珠天下第一"的美称.是用来做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等高级装饰品和工艺品的上等材料,同时又是名贵药材和高级滋补品。

大浮杨梅苏东坡曾评论:"间广荔枝,西凉葡萄,未及吴越杨梅。"大浮杨梅果色鲜艳,汁多液多,营养价值高,甜酸适口,风味好,并具有生津止咳、消食、止呕、利尿等功能。主要品种有凤仙红、早红、大红花、乌梅、白杨梅等。栽培历史距今已有20xx多年,是无锡地区传统名果。

太湖珍珠馆位于江苏苏州。是集珠宝、养殖业、房地产三大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风景名胜太湖珍珠馆是淡水珍珠及饰品的专业设计、展示、销售中心;是专门接待内外宾展现苏州风采的涉外高档珠宝礼品加工、生产、展销单位,这里环境高雅,讲解专业,客户至上。最佳旅游时间太湖珍珠馆四季皆宜旅游。苏州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097.1毫米。历史文化太湖珍珠馆拥有超过68年悠久历史及30多年珍珠加工零售经验。每年参加“广交展览会”,“香港国际珠宝展览会”。

珍珠的导游词优秀篇二

珍珠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缨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为有名。

珍珠泉因平地涌泉,腾如珠串而得名。在济南诸泉中,珍珠泉名气甚大,与趵突泉不相上下。乾隆皇帝甚至认为珍珠泉要优于趵突泉,他在诗中写道;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谁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珍珠泉泉池呈长方形,面积达1240平方米,四周设有汉白玉雕刻石栏。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日光相映,如泻万斛珠玑。清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记》中描绘道: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明代济南诗人边贡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这一比喻十分传神。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见潾建德王府,将珍珠泉圈入王府中。清代康熙年间又改成巡府署院。现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地。珍珠泉周围广植花木,并建有亭台水榭,假山石桥,景色十分优美。

濯缨泉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得名于《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又名王府池。古时濯缨泉水势旺盛,汇水成湖,据说在湖上可以荡龙舟。后水面不断缩小,现成为一长30米,宽19米的泉池。盛水期水势仍旺,水涌似珠,碧波荡漾。泉池东西民居错落,南北杨柳婆裟。树丛之间,藤架荫下,设有石桌石凳,盛夏时节,附近居民常于此乘凉避暑。

舜泉也叫舜井,位于舜井街中部舜园门前。泉呈圆井形,世传为大舜所凿,故名。泉旁原有规模宏大的舜庙,后颓圮。舜泉名气甚大,欧阳修、曾巩、苏辙、元好问等大家均有题咏。相传大禹治水时,舜井内有蛟龙出没,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与蛟龙恶斗数日,终将其制服,用铁链锁于舜井中。现井口仍挂着一根铁链,深入井底。1985年于舜泉处建起舜园,园内竹影移墙,小溪潺湲,整个庭园显得典雅玲珑。

芙蓉泉在芙蓉街,泉池呈长方形,为青石叠砌。清代诗人董芸曾寄居于此,并赋《芙蓉泉寓舍》诗云: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芙蓉泉泉池一度曾遭到破坏,1997年芙蓉街69号院内居民订立了护泉公约保护该泉,其后园林部门对泉池进行了修复。

孝感泉位于趵突泉北路东侧。泉池长3.4米,宽2米,池岸镌孝感泉三字。据《太平寰宇记》载: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由此可知孝感泉名称的由来。古时孝感泉旁建有太平寺,为济南三大寺之一,后太平寺废,孝感泉依然存留,且水势尚好。

珍珠泉泉群中还有溪亭泉、灰池泉、散水泉、玉环泉、云楼泉、知鱼泉、鉴泉、濋泉、朱砂泉、罗姑泉等名泉及若干无名泉。这些泉比较分散,散布在珍珠泉附近的芙蓉街、曲水亭街、东更道街、舜井街等街道,有的就在居民庭院之中。

珍珠的导游词优秀篇三

你们好!我代表苏州欢乐旅行社对你们来到苏州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黄,大家也可以叫我黄导。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苏州园林,那里是世界著名遗产,请大家注意,不要随地吐痰,制造垃圾,还有一点就是进去时必须脚步轻轻哟!希望今天大家能玩得愉快!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苏州园林和要去的园子:苏州古典园林建于16世纪至18世纪,房子都是精雕细琢而成的,大家待会儿去细细游览。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据记载,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相信大家对苏州园林已经了解了一些吧!我们现在书归正传讲正题了。我们要去的园林是世界四大名园中的两个园子,知道是哪两个吗?嘻嘻!就是沧浪亭,建于宋朝,狮子林,建于元朝。听了这些,大家也不妨跟我去玩玩吧,走!我们出发。我们先去沧浪亭吧,去沧浪亭不会太远,一两分钟就到了。

好了,这就是沧浪亭,怎么样?不错吧!沧浪亭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41至1048年),是苏舜钦所筑,可以说是苏州最最古老的园林。南宋初期曾为名将韩世忠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信你们看!前面有一泓绿包围着园子,下前面有一座桥,大家可以从桥内进入沧浪亭。各位请跟我一起进入沧浪亭。大家都进来了吗?好!大家向正前面远眺,有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有个宝贝叫沧浪石。大家可以上山,看一看这个在山顶上奇特的宝贝。

游客朋友们,集合了!集合了!我们要去狮子林了,我来说一下狮子林,待会儿,大家可以去狮子林玩,还可以去宾馆休息,现在我来说说狮子林吧!

狮子林占地十五亩,东南多山,西北多水。狮子湖是水景观的主要景点,那里的石假山别有特色,相当的精美。狮子林的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有一个精美的小方厅。像燕誉堂之类的建筑在狮子林几乎随处可见,有名的有立雪堂。现在各回各家吧!

大家再见了,以后请你们的亲朋好友来苏州古典园林,不过,可别忘了我小邓哟!

珍珠的导游词优秀篇四

广西珍珠城导游词怎么写,看看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噢。

割股藏珠的传说:相传明代时,皇帝听说白龙海中有宝珠一颗,光照海天,但有巨鲨二尾守护,多年无法采得,特派太监坐镇白龙城强迫珠民下海采捕夜光珠,结果造成珠民死伤无数。采珠能手海生历尽磨难,幸得珍珠公主救助,终于得到了这颗夜光宝珠。太监将珍珠收好,快马加鞭,直奔京城,刚到三里外的杨梅岭下,忽然海面泛起白光,一查之下,宝珠竟不翼而飞。太监只好又赶回白龙城,用更残忍的手段强逼珠民寻珠,为拯救珠民,珍珠公主再次献出了宝珠。太监谨记教训,将自己股部割开,塞入夜光珠,包扎严实后,立即起程回京。

岂料走过杨梅岭时,晴天霹雳响彻天际,一道闪电划向大海,太监大惊,割开伤口,珍珠早已不在。惊吓过后,太监自知无法交差,于是吞金自尽,据说珍珠城外的一堆黄土,便是当年太监的葬身之所。另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许多到合浦地区贩卖珍珠的波斯人为免途中遭遇劫掠,“遂将珠藏于股中”,由此可见,“割股藏珠”也是确有其事的。

古珠城曾是令人骄傲的南珠标志,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古珠城残留下的历史遗迹,在今铁山港区营盘镇境内,距北海约60公里。 城为正方形,南北长320米,东南宽233米,周长1107米,墙高6米,城基宽6米,条石为脚,火砖为墙,中心黄土夹珠贝夯筑而成。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分东、南、西三个城门,门上有楼,可瞭望监视全城和海面,城内设采珠公馆,珠场司、盐场司和宁海寺等。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10公分一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珍珠城因此得名。城墙周围可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钦差大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的遗迹。残贝散落,遍地皆是,可见当年采珠之盛。

珍珠城遗址已列为广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拨款在珍珠城的废墟上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珍珠亭”,让游人瞻仰。广西珍珠城导游词范文二 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传说古时有一条白龙飞到这里上空,落地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白龙降临乃吉祥之地,便从那里建城,称为白龙城。该城濒临大海,离海不远有珍珠母海多处,尤以白龙杨梅池最大。此地历代盛产珍珠,质优色丽,以“南珠”之称闻名于世。流传多年的民间神话故事《合浦珠还》就发生于此。

城为正方形,南北长320米,东南宽233米,周长1107米,墙高6米,城基宽6米,条石为脚,火砖为墙,中心黄土夹珠贝夯筑而成。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分东、南、西三个城门,门上有楼,可瞭望监视全城和海面,城内设采珠公馆,珠场司、盐场司和宁海寺等。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10公分一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珍珠城因此得名。城墙周围可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钦差大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的遗迹。残贝散落,遍地皆是,可见当年采珠之盛。

古珠城在抗日战争前还保存完好,抗战期间,大部分城墙及城门被拆毁。解放后只剩下一道城墙和一座南城门,1958年也遭毁尽。该建碑亭内现存少量碑刻,南门城垣有一段2.6米高的墙心。

珍珠城遗址已列为广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拨款在珍珠城的废墟上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珍珠亭”,让游人瞻仰。

珍珠城遗址已列为广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拨款在珍珠城的废墟上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珍珠亭”,让游人瞻仰。

珍珠城位于合浦县东南隅营盘乡白龙村。合浦珍珠凝重结实,大而浑园,色泽光洁,誉称“南珠”。早自商代开始作为贡品,秦汉以后循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

古传南珠共有七个产珠池,主要产地则在合浦一带。明洪武(朱元璋)7年(1374年)派人在白龙建珍珠城,城以条石为脚,火砖为墙,中心分层,用黄土夹珍珠贝壳夯打筑城、城建成后,设专官内监并驻水师镇守,固海防寇监管采珠。以后历代珠官均驻这里。这古旧建筑由于清朝,民国以及抗日战争战火影响,东西北三面城墙已拆毁,还有南门一段城墙于1959年已基本夷平。图中珍珠城系近年按原来模样修成的,在原城倒坍地方,有些墙基还隐约可见。城东原城基之上,有棵古榕,原是城墙上附生的,有些城砖被盘根错节的榕根缠住。而树枝干挺拔,绿叶扶疏,富有生气,似为珍珠城兴废留下见证。

民间传说,汉时合浦太守多贪污腐败,欺压百姓采珠,贪求无厌,珠便自己迁陡到交址交界,合浦珠源绝迹。后孟尝来为合浦太守革除这旧弊苛政,珠复迁还合浦。这就是“合浦还珠”的故事,其实珠去珠还,并非汉代一时,而是掠夺资源所产生矛盾与休息养生以后生机恢复的一种反覆循环。汉代以后直到元朝,几经反复,资源破坏严重,采珠业衰落不振;明代朱元津在白龙设珍珠城后,明中朝的采珠业又破历史最高纪录,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朝延用银万两征夫万人获珠折合现二万八千两。如此“竭泽而渔”的掠夺性来捕,珠业再衰蹶不振。

从明始,历代皇帝朝延派来监守珠池,强迫珠民卖命采珠的“珠池太监”、“采珠总监”都是皇帝特派的爪牙,有特权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恃势凌雇人民随便把无辜良民活活打死。如嘉靖年间所谓“盗珠案”就仗毙多人。还向地方抽调钱粮、物资和人依,衙门官吏不敢过问。他们是一方的“太上皇”,与赃官狼狈为奸,罗致地方土霸、劣绅、刁民,勾结一起,济波一气,横征暴放,曾造成“下四府之地数百里无人”。他们还利用特权违禁纳贿,“买免卖放”,敲诈勒索,民愤极大。当然,朝延命官以至太监中,资性善良、恬淡寡欲,尚有良心,励民症,能识时艰的,也不是没有人在。如正德年间,江南道御史陈实,就敢于参劾为非作歹的采珠总监赵兰“激变珠民”,但这些人实在太少太少了。而人对这种廉吏良官,都是顶礼膜拜,代代不忘的。

珍珠的导游词优秀篇五

珍珠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中部,其中珍珠泉、濯缨泉、舜泉、芙蓉泉、孝感泉最为有名。

珍珠泉因平地涌泉,腾如珠串而得名。在济南诸泉中,珍珠泉名气甚大,与趵突泉不相上下。乾隆皇帝甚至认为珍珠泉要优于趵突泉,他在诗中写道;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谁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籍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珍珠泉泉池呈长方形,面积达1240平方米,四周设有汉白玉雕刻石栏。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日光相映,如泻万斛珠玑。清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记》中描绘道: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明代济南诗人边贡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这一比喻十分传神。明代成化二年(1466),德王朱见潾建德王府,将珍珠泉圈入王府中。清代康熙年间又改成巡府署院。现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地。珍珠泉周围广植花木,并建有亭台水榭,假山石桥,景色十分优美。

濯缨泉位于王府池子街中段,得名于《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又名王府池。古时濯缨泉水势旺盛,汇水成湖,据说在湖上可以荡龙舟。后水面不断缩小,现成为一长30米,宽19米的泉池。盛水期水势仍旺,水涌似珠,碧波荡漾。泉池东西民居错落,南北杨柳婆裟。树丛之间,藤架荫下,设有石桌石凳,盛夏时节,附近居民常于此乘凉避暑。

舜泉也叫舜井,位于舜井街中部舜园门前。泉呈圆井形,世传为大舜所凿,故名。泉旁原有规模宏大的舜庙,后颓圮。舜泉名气甚大,欧阳修、曾巩、苏辙、元好问等大家均有题咏。相传大禹治水时,舜井内有蛟龙出没,兴风作浪,造成水患。大禹与蛟龙恶斗数日,最终将其制服,用铁链锁于舜井中。现井口仍挂着一根铁链,深入井底。1985年于舜泉处建起舜园,园内竹影移墙,小溪潺湲,整个庭园显得典雅玲珑。

芙蓉泉在芙蓉街,泉池呈长方形,为青石叠砌。清代诗人董芸曾寄居于此,并赋《芙蓉泉寓舍》诗云: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芙蓉泉泉池一度曾遭到破坏,1997年芙蓉街69号院内居民订立了护泉公约保护该泉,其后园林部门对泉池进行了修复。

孝感泉位于趵突泉北路东侧。泉池长3.4米,宽2米,池岸镌孝感泉三字。据《太平寰宇记》载: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由此可知孝感泉名称的由来。古时孝感泉旁建有太平寺,为济南三大寺之一,后太平寺废,孝感泉依然存留,且水势尚好。

珍珠泉泉群中还有溪亭泉、灰池泉、散水泉、玉环泉、云楼泉、知鱼泉、鉴泉、濋泉、朱砂泉、罗姑泉等名泉及若干无名泉。这些泉比较分散,散布在珍珠泉附近的芙蓉街、曲水亭街、东更道街、舜井街等街道,有的就在居民庭院之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