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路读后感(优质14篇)

世间之路读后感(优质14篇)

ID:6938306

时间:2023-11-28 13:01:20

上传者:飞雪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所读的作品,并将自己的情感、思想与作者或创作团队进行交流和对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

人世间读后感

给别人撑伞的同时,不要淋湿自己。

网上流传一段很深刻的话:

“割一片肉救一个人,人会感激。但割的越多,人要的也会越来越多。

到最后,就算把那人凌迟了只剩一具白骨,人也不会满足。”

人性皆是如此。

如果对一个人好到失去了分寸,最后伤的只会是自己。

人人遇到困难时都喜欢来找周秉昆帮忙,帮的次数多了,这些付出变成了理所当然。

周秉昆新买的房子被骗打了水漂,实在没地方住,只好去找国庆把原本借给他们的房子要回来。

没想到吴倩听到周秉昆的来意后,当场翻脸,哭着喊着怨周秉昆不帮他们。如果善良过了头,换来的不一定是感恩,很可能是恩将仇报。

余生,在为别人撑伞的同时,也记得为自己遮雨。帮别人的同时,也别浪费了真心,消耗了善良。

《丝绸之路》读后感

最近老师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还知道投笔从戎的班超,他为了祖国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内地连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还知道去西天取经的玄奘,热爱建筑的铁木尔……他们都为亚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人世间》读后感

“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用这句话形容梁晓声的《在人间》在合适不过。

在《人世间》全书分为三册,以北方某个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为中心,围绕着社会变迁描绘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至今的平民百姓生活史。梁晓声说:“把留城知青曾经经历的那些艰难呈现出来,让他们看受到了文化的关注。写了那代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精神的成长。这些美好的人性是不受年代的.制约的。”他用朴实真挚的笔触刻画有血有肉的人人事事,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他笔下的人物真实且真诚,正直善良。即便在最艰苦的生活坏境下,也对生活充满热忱,努力前行;即使身陷困境,也不忘帮助他人,用热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梁晓声老师的这本《人世间》通过一个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历程折射出中国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生活,让没有亲身感受那个知青年代的我,通过这本岁月的教科书穿越至那个淳朴热情的时代,用温柔却有力的文字,用引人向善的力量,向我们传递着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怎样变迁都要有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无论人物多么普通,多么平凡,都有把朴素日子谱写成歌的伟大。

在看完这本《人世间》,不仅为在工作生活中时常感到迷茫的我提供一丝光亮,更让我学会与自己和解。回想起小时候做过的一些选择,难免觉得有些幼稚和可笑:长大了我是当舞台上耀眼的明星还是当为国家科研做贡献的科学家,我是考文科强的北大还是考理科强的清华。这样的设想,是年幼时不甘平凡的无限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发现,成长就是在不断的接受并且认可自己的平凡的同时,仍然坚持到底,心怀期待,遥望未来。这样坦然地接受平凡,才是这辈子最不平凡的事。

时代飞速发展,我们总在追求与众不同,追求遥不可及,却忘了身边虽然无名,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千千万万个日子中平凡而敬业的工作,一颗不停歇,一刻不懈怠,才成就了广袤大地的每一寸经络。

平凡的普通人民是历史的浮尘,同时也是历史的缔造者。每天各司其职的工作,看似普通,却也在用敬业书写着未来的新篇章。身边的同事,大多都是平凡岗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们也许是砂场的发货员,每天按部就班的发货,打印磅单,却从不抱怨;他们也许是会计,每天与枯燥的数字打交道,却从不知疲倦。时间悄然定格了我们平凡却生动的奋斗史,精彩纷呈,气势磅礴。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身怀绝技,有的人天赋异禀,但大多数人平凡却普通。人群中平凡的人们,也是奋斗着的追梦人,我们都将成为彼此人生这条同行路上长长短短的某段陪伴,遵从内心的回音,选择所爱,坚持自己,自我实现带来平凡却真实的幸福感。

在《人世间》,我从字里行间描绘的芸芸众生感受酸甜苦辣,学会从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体悟人生哲理,从一个个平凡的人物身上感受平凡不平庸的生活态度。正视人生,颂扬平凡人生的闪光,以独立、坚强、无畏的态度努力追梦,创造更好的下一刻,拥抱平凡的生活,亦是伟大。

《世间之路》读后感

读《世间之路》不是为了看到更多的故事,而是给我们机会去离洪流中的渺小个体更近一点。为了让我们换个角度去观察,以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去体察,而不是将他们作为一个个标签而简单化,僵化。

石黑一雄有一段话是,“你们得接受,有时候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人们的看法,他们的感受,一会儿朝这边,一会儿又改向那边。只是你们碰巧在这个过程中长大了。可能这只是一时的潮流。但是对于我们,这就是一辈子。”我们能做的就是,更近地更全面地去感悟那一辈子。

这就是莫失莫忘。看了一书人物的卑劣与光辉,看了他们并不圆满的结局,很想以文中的引文作结。

我感觉就像是在埃德加·爱伦·坡的某个故事里那样,在临死的那一刻,大脑还在闪现火花,那个大脑里曾闪现出一个问题——“这种辜负嘲弄了你的生命吗?”——死后立即给出的回答就会是:“没有!没有!没有!”

《人世间》读后感

周秉昆家唯一逝去的儿子——周秉义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他虽然在小说中出场的频率并不多,但却是一个大官。经常为人民和同事着想,呕心沥血,最后却被小人坑害,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虽是家里唯一当官的人,却并没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好处,反而是自己的妹夫蔡晓光一直帮着自己家里人找工作,在最艰难的时候照顾周秉昆一家,他帮着周秉昆找工作,送他年货和吃食。

周秉义同样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为工作甚至出了国去了苏联,但是在工作繁忙之际,也不忘关心同在机场的妹妹。也许周秉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幸运聪明有勇气,而巧合的是他的智慧伴随了其一生,并最终帮助他创功立业,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他和周秉昆不同,他看似不太关心家庭,也没有把一切都奉献给家庭和爱,他只是在默默无闻的关心自己的亲人,没有表面上如此的热切。他和周蓉更加不同。他没有周蓉的独立和敢爱敢恨,也没有周蓉的如此固执,但同样的,他也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只为了让人们过上好生活。

周秉义并不是善终。虽然他和妻子分到了三室两厅的房子;虽然他和妻子即使一生无儿女,但还是恩恩爱爱;虽然他和家人亲亲热热,欢欣鼓舞;虽然这一路走来他平安无事;虽然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还是无法抵御死亡的来袭。他是因为胃癌去世的,即使在去世当天,他还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复兴之路》读后感

之所以取《复兴之路》这个书名,作者说,“是因为此书的内容都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关”。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细说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并在1911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制度,也没使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仍是一片渺茫。多少志士仁人为此嗟叹!这种状况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才得以根本改变。但也正如作者所说的,“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国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没有使中国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于是,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8年开始起步,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全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国力大为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民族复兴之路在人们眼中也开始逐渐明朗了起来,而当我们步入21世纪后,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更是清晰可见。

《复兴之路》全书分为五辑,55万多字。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三农”问题,国际形势、外交和国家安全,港澳回归和“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等等内容。其涉及面之广泛,论述之精辟,论证之严密,为政治学家中少见。可以说,通读此书,会对当代中国发展和世界若干重要问题有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对本身肩负的责任也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作者担任过党内“第一支笔”(邓小平语)胡乔木同志的秘书,长期接受胡乔木同志的言传身教,因而,他的文章论述起点高,视野宽,立意新。比如,他在论述党的建设时,就将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历史机遇,严峻挑战和庄严历史使命讲得相当清楚;而在《论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则从我们党执政面临的外部环境、深化改革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问题,党的建设必须不断创新、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和思想教育是根本大计,转变领导观念、改进领导方式,反斗争必须常抓不懈等方面娓娓道来,条分缕析,给人以很大的启发。而其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文明与党的执政方式等等文章中的观点,不仅让人可以窥见作者的渊博学识,更让人体会到其企盼中国共产党珍惜优势,发展政治文明,巩固执政基础,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炽热之心。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领导是根本。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也要十分注意冷静审视,脚踏实地,切实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显然,作者在这方面对“三农”工作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粮食与其他农产品问题、土地承包与规模经营、农民增收与减负、地区差别与扶贫、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农业科技开发、调整产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农村精神文明和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都结合“三农”实际作了详尽的阐释,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国际形势的稳定。这样,对中国安全战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作者依据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理解和对我国家利益的强烈关注,分别对国际几大强势力量之间如俄美、欧美、日美关系作了较深刻的分析,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方针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同时还对全球化的定义、特点和实质,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以这么说,看过这些文章,加上平时有阅读、观看国际新闻的习惯,人们一般就可以在看似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势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处理港澳回归问题而提出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把高度的原则性和操作的灵活性相结合,把目标的一致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相结合,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主权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又一成功范例。作者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华社澳门分社工作过几年,因而,他对“一国两制”国策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有着比常人更深的体会,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及记者的敏锐观察写出的几组文章,既有其本人的亲身经历,也可以说是真实的记录,其中更多的则是丰富的历史知识、缜密的论证和睿智的思辨。

至于台湾,作者倾注了很大的心力。他断言:“民族复兴离不开祖国的完全统一,基本可以说海峡两岸统一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作者说,无论台湾今后什么党和什么人掌权,由于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格局不可逆转,祖国大陆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海内外中华儿女反对分裂,人心思统的历史不可逆转,所以他对解决台的前景是乐观的。此言极是。联想国共两党关系已逐渐正常化,国在台湾赢了大选,两岸“三通”逐步实现,同胞之间联系日益频繁,血浓于水、有难同帮、共克时艰已蔚然成风。海内外中华儿女见此一切无不欣慰之极。

《复兴之路》是一本好书,正如本书封面所提示的:“从醒来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就是这样在复兴的征途上一步一步奋斗过来的。”读后让人受益良多。掩卷长思,本书理论上的制高点、论述上的严密性、选题上的广泛性,更是非常值得自己借鉴和学习的。因为这些都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优点。自己不仅是站在党的宣传舆论阵地的一个战士,肩负着沉甸甸的重担,而且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理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人世间》读后感

3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第四届艺术节开幕式暨著名作家梁晓声文学讲座”,讲座的主角是我个人十分喜爱的梁晓声老师。

70岁的梁老在舞台上精神矍铄,十分健谈,慷慨地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作为一名典型的知青作家,他的那段四十多年前的知青岁月带给我们的震撼,时至今日依然使人感动。

梁老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发言,是关于他知青生活,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基层工作时候经历:忠厚、善良是为人的第一准则,忠厚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好的回报,面对突如其来的机会,也只有有所准备的人才能好好地把握这样的机会。一字一句虽然十分简朴,听起来又感觉十分熟悉,十分受用。仔细回味,似乎自己的父辈也曾对我有过如此教导,那个年代的人们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共鸣,用一个普通读者的话来说那就是“百姓生活之群像,现实主义之真谛”。

梁晓声一直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着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他的一切素材源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梁老用他最质朴而又最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当代人的生活,展示着新中国的巨变。这一切成就都与梁老丰富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人世间》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平民视角,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都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梁老从自己的故乡出发、从底层出发、从自我出发,一步一步地走向其他阶层和人群,描写出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勾勒出了人与人的恩怨情仇,讲述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展现出了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花尽半生血汗为我们重现了出了一幅鲜活的百姓群像图。

《人世间》这本小说,可以看到上山下乡、知青返城、恢复高考、下海经商等重要社会现象,这些真实出现的历史现象也左右着小说人物的命运,在其中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族的延续和破落、百姓的酸甜和苦辣。还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状态,底层的不易、奋斗的艰辛、改变的命运,以及梁老对人世间的博大情怀。

梁老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阅历,平实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姓生活中去体现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启发呢?人世间的点点滴滴与我们都息息相关,这一份情怀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去拥有的,现在就拿起你的笔来,你的《人世间》由你自己创造。

《人世间》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大全包括《红楼梦》不同字数读后感、《红楼梦》不同主题读后感,想写《红楼梦》读后感的同学请看《红楼梦》读后感大全。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它我的感触很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贾宝玉从小过着被捧在掌心里的日子,再加上衔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视为珍宝。

每日与女孩子玩乐嬉戏,不顾学业,而且软弱无能,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当然,贾宝玉也很惧怕这个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争权夺利的人,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却也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她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她只有贾宝玉这个知己了。林妹妹身体弱,经不起折腾,每天都喝药,都快成了药缸子了。她最后死的太可怜了。不仅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时候都是带着遗憾和悔恨。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女孩了。她为人处事都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每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她最终嫁给了贾宝玉,又怎么样,终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后还不是独自一人。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幸福之路》读后感

前不久刚刚读完这本很贴近生活的哲学著作,因为之前从别的书里对罗素有过一些模糊的认识,所以,读起来并不陌生。另外,我也没有对每一本读过的书都写一篇心得的习惯,因此,也只是想借着《幸福之路》来整理整理最近混乱的思路和波澜的情绪,而且也不用浪费精力来取名字了。

每次在临近假期和年关的时候,在火车站,汽车站,和一些县城的车站里,到处都能看见那些背上背着,手里提着,胸前挂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的工人们,有的还要牵着孩子,他们睡在地上,吃着泡面咸菜,有的一连几天都买不到票,他们弯着腰,排着队,尽管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一些回家的喜悦,但是更多的还是在那一张张麻木的脸上,被风雨留下的苦难的痕迹,苦难是什么,是让一个失去感情的生活程序,是一种让人放弃希望的现实基础,还是一种让人一味服从的社会地位?是谁给了谁的权利,在他们的脸上写下了苦难,是自己,还是现实。但是我的所见所想就不会偏颇吗?也许关于他们,可能没什么文化,可能没什么地位,可能没什么未来,但是他们真真实实存在着,生命的重量切切实实,虽然看起来沧桑渺小,但是谁知道他们的心里面躲藏着多少个小幸福,也许对于他们的苦难,仅仅是我片面的主观臆断而已啊,所以,我宁愿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我宁愿去相信他们的幸福,去尊重他们的经历,去感受他们的真实。

其实,幸福说大可以大到天上,远到看不见的地方,但是,幸福说小却可以小到身边,近到看不见的心里。它是一种角度,站在我们肉体之外的某个点上来注视着一切,也是一种态度,是发自我们心底的一种色彩来美化着一切。如果把幸福抽象了,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棱棱角角和世俗功利了。

可是世界总归不是抽象的,那么世界上最真实的幸福也不可能是完全抽象的,所以,还是要回归于具体。具体到衣食住行,具体到所有的点点滴滴的真实的物质和感情。所以,不好好工作哪行,不爱护家人哪行,不努力奋斗哪行,不对得起自己哪行。

靠谱是什么,靠谱的好小伙就是不但要有情、有义、有感性,还必须有血、有肉、有本领。

《人世间》读后感

一辈子太短,幸福的模式千差万别,看着剧中几十年的历史跨度,各阶层、各职业、各家庭的变迁,就感觉正三观和自洽是一辈子的事,始终在路上。

梁晓声先生用自己的笔墨,花了八年的时光在抒写,不改写作初心,终成大作。正如片尾歌词里所讲:“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活法,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平凡的我们,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祝你,不忘少年样,也无惧那白发苍苍,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科学之路读后感

傅斯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学者和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岁月中人们对他了解甚少。19元旦,新潮问世。第一期出版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傅斯年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发表了《怎样做白话文》、《中国文艺界之病根》、《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等文章,并创作了《深秋永定门城上晚景》、《老头子和小孩子》、《心悸》、《心不悸了》等自由体新诗。在北大师生中,文言功底差而赞成白话文的多,文言文写得好却赞成白话文的就极少,而傅就属于后者。他虽然国学根底很厚,文言文写得很精彩,但却深知提倡白话文是文学革新和学术革命的关键,所以才追随胡、鲁、陈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阻力也是很大的。其中,最顽固的要算文学系的黄侃教授。在一次讲课中,黄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并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他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以省三分之二。

火烧赵家楼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不过,傅斯年并未继续学生领袖之路,他志不在政治,而在于学问。傅斯年讲授《中国文学史》,并没有现成的讲义,常常需要刻钢板油印讲义。他不仅授课受欢迎,而且十分关心学生,对成绩优秀者奖掖有嘉。傅斯年不但是一位大气磅礴的学者,卓越的学术组织领导人,还是一位日常生活非常严谨的传统知识分子。

对于教育改革,傅斯年有自己的考虑。1949年3月,胡适由美国来台,两人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傅以为,中国的学校制度,可以说是抄袭的,连模仿都算不上。因为模仿要用心,抄袭则随便。莫名其妙、兴之所至,便是学校制度的现状。胡适以为,世纪初的学校,章程译自日本,日本也是抄袭的,中国教育按这个行不通。民初,又学美国,结果长处没学来,短处却学了不少。每任教育部长上任,又有新见解、新作为,旧的不改,新的激增,使学生课程繁难,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

傅斯年说,从教育宗旨看,中国仍是传统的读书做官论,于是认字的越多,学校办得越多,社会寄生虫越多。衡量一个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学生是否具有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实干的能力,二是能否将所学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学生成为社会废物和游民。教改的另一原则,则是教育大众化,以奖学金解决寒门学子的入学与上进。

他办的四件大事,一是中山大学的文学院,二是史语所,三是北大复员,四是台大,都是最大的成绩。

傅斯年先生,伟大的教育家,读完他的经历,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他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会一直铭记在我心中。

人世间读后感

有幸拜读李伟长老师于今年7月份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人世间多是辜负》。这是一部书评随笔结集,而主题是关于爱和辜负,文学与评论。其米黄色的精装版,凹凸有致的书名,充满后现代主义打散形式的字体,让读者摸起来实在是有着历史的沉淀感和厚重感。而粉橘色的绳结书签,又十分契合作者在书中评论那些文学作品所展现出的关于情爱的引述,也十分真诚地表达了作者自己关于爱,关于文学观的心得和心境。

读李伟长老师的佳作,最大的益处是犹如在听一个八零后的兄长在其下笔自如地并文思敏捷而流畅地述说他与书的故事,而且甚是有亲和力和亲切感。而在这部佳作,作者则是通过爱情为契入点而带领我们这一群小屁孩从一个大众读书人的身份和视野,而不是以学院派的呆板风,也不是以评论派的尖酸刻薄风去评论一些文学书籍。作者可贵之处在于将故事和分析研究的内容像讲童话故事的姿态平和地去讲给我们后生们听。如今哪怕是冬季,也无妨让我们有种如沐春风的和熙感,以及有种心身淋漓之舒适感。

有时候我们看书,可以不按照常理出牌,大抵看了些目录后,可以从尾开始读,自然也是别样的一番体验,以及会意料不到地可以体验到收获知识不同顺序的反层次美感。首先,你比如说,就读这本书,我们在书的结尾附二就可以读到作者对米饭的生活美食题材赞美无遗的大品文《吃不到这三碗饭,颇为惆怅》,颇有汪曾祺的文风。我们可以跟着作者通过袁枚《随园食单》的引述而开始进入饭的世界,的确“饭者,百味之本。”对于南方的自己,自然也是对稻花米香的饭是钟有独钟的,毕竟也是从小吃到的的食物。通过此文我们知道作者偏爱牛油拌饭、鹅油拌饭、咸鱼鸡粒炒饭的原因,以及作者与饭结缘而产生爱的情义。

而此文让我最为感到长见识的是,文中提到李渔《闲情偶寄》让米饭煮得更香的秘诀是:在饭将熟未熟之时,取一盏兼容性强的桂花、蔷薇、香橼的花露浇在上面。于此,我们可以不妨学习古人的热爱生活美学的方式,在现代社会展现出了那一种自在优雅的生活情调。此外,文中也提到米饭是发胖之来源,但在作者看来如果没有米饭,日子寡淡无味的,而在我而言,是十分赞同作者的见地的。不仅是因为人是铁,饭是钢的道理,煮饭和吃饭更是一种不俗的生活情调和代表家满屋的那一缕饭香气的温馨。

其次,自然李伟长见长的不是生活情调,而是关于爱关于文学的高见和心得。其中最有分量的文章,自然是那一篇《沈从文:把自己的生命押上去,赌一注》,这是一篇关于张新颖的著作《沈从文的前半生》的书评,而又因为是《光明日报》的约稿,作者自然不敢怠慢,出品也是非常精致和漂亮的,并有极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我们知道沈从文的一生就是关于文学,关于文物研究的一生。著作《沈从文的前半生》则是讲述沈从文的文学之路,而本书的作者李伟长老师,则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风格,表达出一种对《沈从文的前半生》作者张新颖研究沈从文的研究成果的肯定态度。而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知道像沈从文那一批文人遭遇的是两次思想觉醒的洗礼,不仅在旧社会的社会风习经过洗礼,而在建国后也经过写客观的新旧交替的变化和洗礼,从而促成了如此的一种沈从文生命中独有的人生轨迹,沈从文的一生似乎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睿智地处理个人和社会,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关系;教导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把自己的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的文人气宇轩昂的高贵品质,以及“硬写”写出佳作的勤勉作家那笔耕不辍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十分肯定张新颖提出的“沈从文传统”观,这不仅体现在当代文学界的著作如《活着》《秦腔》《天香》《受戒》都可以找到沈从文的影子,说明沈从文已经成为了文学象征的形象,在这座文学界高大上的沈从文偶像尊像下,现当代都对自己的榜样做出了自守和要求,这就从真正意义上去表达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君不见,就拿汪曾祺而言,就时常会将其与沈从文相提并论的,个中的原因就是就像沈从文在时代巨轮的影响下实现了从小说转为文物研究的转变那样,汪曾祺从小说也转向到另外一个领域生活美学的研究,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与现实共存,也不违背自己内心而去走好自己的一生,这就回到了教导我们如何睿智地处理个人和社会,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关系;教导我们如何热爱生活的文章的主旨上。

此外,既然是写人物传记的,作者也肯定了《沈从文的前半生》中张新颖对沈从文的爱情路途上那种天真、老实、善良,以及是君子的情深的良好形象。

再次,然后我们回到作者真真切切的情爱主题上。此书的上编为“爱的骑士”,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既可以读到温特森、契诃夫、杜拉斯、胡赛尼、春上村树、钱德勒、特里斯,也可以读到菲茨杰拉德、歌德、兰波、北野武诸位作家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关于爱的故事。而在作者的关于爱的文学爱情观中,就得知道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分离,一个相遇。

其中作者一开篇就有温特森《写在身体上》的小说中关于情爱那真挚而炽热的那种“分离”不同背景的描写,道出了爱的杀伤力之强大。其中如“她闻起来像一把枪”,温特森就是通过通感的写作手法体现出了男性对女人的热爱,犹如爱抢一样充满诱惑。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作者关于契诃夫《牵小狗的女人》的书评,解读出一种忠于事实,尊重自己情感和忠于自己幽暗的自己的内心的文学思维,道出何为真爱而不求结果的隐秘人性的道理,这个也是属于处理分离中“了解不同个体存在”的爱情问题。

说到此书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作者十分钟情于将爱形象化的文学语言表达,除了上段提到之外,其中不管是《西游记》的女儿国那就“御弟哥哥,还不来占凤乘鸾?”,还是穿插《聊斋》的聂小倩故事的“月夜不寐,愿修燕好”,还是《卖油郎独占花魁》“我要嫁你,你若不允,我就死于君前”如此这些或美,或磅礴,或情趣的情爱文学美词,洋溢与这些古典文学中,都体现的是一种古典语言美,也是让作者和我们大众读者一一细细品味古时的高雅文学表达爱的高雅情操。自然就体现了文学的广阔性和审美性。

而在处理爱的相遇后的相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通过作者关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书评,可以知道相遇的“代价”,在此小说中,我们知道虽然男女主人公已经相遇了,但黛茜辜负了盖茨比,纽约辜负了盖茨比,美国梦也辜负了盖茨比。但盖茨比没有辜负他自己,所以他死了。值得一提的是,此片书评或者作者随笔风格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作者拿《大话西游》与此小说展开对比和论述,表明了一种爱情中命运无常的道理,相遇带来的一种残酷结果。但在此书的作者看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意义不是教人悲观,而要教人发现现实的真相,正视现实,并明白人各有志的道理。这就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正如《大话西游》那样的内核一样。

此外在处理爱的相遇问题上,我们也可以通过作者关于北野武《北野武的小酒馆》的书评,知道相遇中的语言说话技巧的重要性,或者说关于爱在相遇中遇到交流的问题。告诉大家应该懂得见人将人话,见鬼讲鬼话的道理,从中作者也穿插关于艺术的随性的讨论,有着一种抛砖引玉的机智。

最后,在此书的关于文学观的写作上,作者通过写张定浩《取瑟而歌》的书评,也写出了自己的“愿而不能”文学观,说明文学的局限,但也肯定文学的广阔性,自然也是破为读书人认清读文学的真谛,有所感悟。是的,就如作者说的“经受”一词,我们经受读文学和写文学,这不只是一种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更是一种懂得如何爱,如何生活的能力。

尤为值得大家学习写读书随笔方法借鉴的地方,就是如果说有哪一些文字体现作者在日常气息与书面雅致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的话,那便是作者在该书238页写关于写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体》的夹评了,个中写了渐渐变老之下,与一些年轻人打篮球所出现的困境,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与以前作者年轻的巅峰状态相比是有巨大差别的,不得不承认真理:岁月就是一把杀猪刀。而作者文章的主旨不是喟叹岁月蹉跎,而是说明一种,无论我们的青春是终究是一点点失去,但也知道曾经这样的青春我们是曾一点点获得过的道理。文章的意义在于:教导我们不要过于伤春悲秋,而是传递出一种希望我们既要学会体验获得,也要体验失去,体验时间,作为每个平凡的个体都应该好好体验生活,才不枉此生的达观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除了此书,李伟长老师还一直坚持写文章。偶有看到《南方文坛》刊登了看李老师的又一新的有分量的佳作《忠于自己:我的批评观》,说明作者安身立命的文艺批评观———体验更为普遍的不会过时的人类情感。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李老师的这本评论随笔作品,我更看到他那博览群书之才气,也看到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将观点打散再整合的,将各个书或影视作品的相似观点镶嵌于评论对象的作品共同点上,新颖地做到了串联起全文的观点论据,从而以作者个体的经验去表达书评的中心主旨,可谓富有后现代主义气息的评论风格。李伟长是我们文艺评论界不可多得的,以平和而流畅,且流长的风格著称之骄子。

人世间读后感

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对此书的感触再适合不过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的历史发展,都是存在盲点,不了解父母那一代人们的经历,本书讲述了在那特殊年代的友情、爱情和事业,借此机会能让我更加体会到父辈的峥嵘岁月。

家乡的变化,人性的真善美,城市的百姓生活,历史进程下的选择,本书分上,中,下三卷,共计115万余字,通过作者熟悉的城市,故事从a城城乡结合部“光字片”小土屋群落的底层民众,在边远地区支援“大三线建设”的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及周家三代人的奋斗过程中拉开了序幕。

丝绸之路读后感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响应。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文化的吸引。

丝绸之路这个以和平、繁荣为内涵的历史概念与中国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关系,中国在丝绸之路中占有什么位置,都可以在刘迎胜教授的新书《丝绸之路》中找到答案。

"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相互吸引。"这是《丝绸之路》一书开宗明义的一句话。四大文明古国即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和埃及,散布于亚、非大陆,地理位置的排列,决定了古代文明中心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东西人类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是丝绸之路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的人们征服巨山大川,克服天然的、地理的巨大障碍,建立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如同丝绸的璀璨斑斓一样,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绚烂辉煌。

丝绸是华夏祖先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这种源于农耕文明的丝织物,由于其轻软、耐用的特性,对于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是丝绸西传的物理特性。随着我们祖先丝织技术的进步,丝绸象征着华美、尊贵、富有,中世纪欧亚大陆乃至欧洲的贵族对丝绸产生迷恋甚至膜拜,这是丝绸西传的文化特性。丝绸因其物质的、文化的特性,成为沟通东西文明的纽带和媒介。东西方之间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以丝绸为介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横贯数万里的地理区间内,相互进行着交通往来和文明交融。时至今日,生活在这个世界相当多的人们仍然享受着丝路文明带来的福荫。

既然丝绸之路是联系、沟通东西方的通道,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就会走自己最适合的通道,因而丝绸之路犹如沟通东西文明的血管,有很多条,但主要的也就是两条大动脉:陆路和海路,也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由此构成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上篇为草原丝绸之路,下篇为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书是刘迎胜关于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成果,由此构成本书最突出的特色。作者早年师从蒙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通晓十几种语言,包括欧亚大陆的古代语言,在蒙元史、中外关系史、内陆亚洲及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学界公认的学术成就。这本书作为学术大家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结晶,其权威性、前沿性在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中独树一帜。

书中,作者实地考察与文献记录相结合的论述随处可见,有着很强的现场感,更不用说订正传说中以讹传讹的谬误了。无论是草原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中国始终是丝路的主角,中国古代文献的记录是最为丰富的,成于中国知名学者的著作也最具参考价值。

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相互吸引的产物,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文明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