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苹果教案(专业22篇)

买苹果教案(专业22篇)

ID:7001126

时间:2023-12-03 05:04:02

上传者:ZS文王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的关键问题,希望对大家制定计划时能够有所思考和解决方案。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活。

儿歌:红葡萄。

树上许多红葡萄,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葡萄,

身体健康多快活。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红苹果教案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经验准备: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呀?(树)这是一颗苹果树,(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可是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好孤单,好可伶!你们谁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红的、绿色的)那我们就选这两种颜色来做个苹果树的朋友,有了朋友苹果树肯定会很开心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纸浆)今天我们就要用纸浆来做苹果,我喜欢吃红苹果我选择红色的纸浆来做一个大大的苹果,怎么做呢?看仔细唠,就像我们的唱的歌一样:“选纸浆,选纸浆,选一样。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分苹果》教案

1、在具体情境种初步理解得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以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理念。

教学流程:

课前2分钟

讲教学故事:如树上本来有2只小鸟,又飞来3只小鸟 2加3等与5。

(教学反思:以数学故事作为课设常规,让学生通过讲教学故事,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并渗透加减法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谜语:小动物胡子翘 见了小鱼眯眯笑柄 老鼠一见就跑掉

(教学反思:借助一个充满趣味的谜语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在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列数学算式?和同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看到4条金色的鱼,6条红色的鱼,4加6等于10,5条吹泡泡的鱼,5条没吹泡泡的鱼5 加5等于10等问题,只要学生说出的有道理教师都给以肯定。当学生未能发现减法算式时,教师适时点拨,猜一猜小猫可以钓到几条鱼?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猜想,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拘泥于教材。)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 每个同学动手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

(3)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

(教学反思: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保证每一位学生至少能找到一种策略,发、再让小组交流分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1、摸球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摸球,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盒子里还有几个球,可以怎样列算式。

2、猜数游戏: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摆棋子,另一个人说加减法算式。

3、摘礼物游戏:摘圣诞礼物与同学一起分享,共同完成礼物的算式。

(教学反思: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既让学生强化10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也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活动中放手让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学习较慢的学生,逐渐缩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师: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

(教学反思: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不能完整地叙述),及学生入学不久的情况,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回顾,逐步养成懂得梳理知识的能力。)

红苹果教案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经验准备

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大苹果》教案

托班幼儿年龄一般在2~3岁,他们的身体运动发展处于大肌肉发展阶段,动作常显得笨拙可爱,而小肌肉(手指等)运动的能力则更弱。针对托班的幼儿手指和手的控制力弱,绘画处于涂鸦阶段,我设计了托班手工美术活动:《大苹果》,让幼儿在美术手工活动中,获得艺术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想象的能力。

(一)感知苹果的外形,指导幼儿进行碎纸粘贴。

(二)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重点:使用胶棒将纸片粘在苹果图形上。

(二)难点:能够在图形轮廓里粘,且能粘住。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粘纸的经验。

(二)物质资料准备:活动前指导幼儿将颜色纸剪碎并放在小盘中、胶棒、画有苹果的图形。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苹果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你们都吃过苹果么?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在苹果图形上粘纸片。

(1):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

(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

(3)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三)结束部分欣赏作品。

《分苹果》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第40页——41页。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理解并能列出10的加、减法。

归纳出得数是10的加、减法。

课件、苹果、乒乓球、活动表格、卡片。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题。

1、师生共同演唱英文歌曲《apple tree》,引出苹果。

2、提出问题:把10个苹果分成两盘,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二、操作探究、体验发现。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并把它记录到表格里。

(2)同桌进行分一分,列一列,算一算。

(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读一读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算式,想一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找一找生活中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

三、儿歌激趣,升华情感。

师生唱《10字歌》

四、情境练习,寓学于乐。

1、摸球游戏。

同桌活动:每桌发一个盒子,盒子里有10个小球,一个学生摸出球,另一个学生猜猜盒子里还有几个,并说出算式。然后换过来,另一个人摸球,你来猜并列式。

2、伸手游戏。

同桌二人:一个人先说出一个数字,用小手表示出来,同桌出另一个数字,也用小手表示出来,最后让他们相加等于10。

3、口算练习。

五、拓展应用,发散思维。

小猫钓鱼

a: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专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

b:出示习题,下面请你来算算小猫钓了几条鱼,试着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

c:找学生说一说想法和计算的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d: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六、课后作业。

回家后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

《摘苹果》教案

1、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分类。

2、复习3以内的数。

3、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1、大小红苹果若干、大小绿苹果若干。

2、大小篮子共4个。

3、操作板人手1个、果园场景。

(一)观察比较,感知苹果的颜色大小。

1、数一数这里有几棵果树?

2、树上有什么?苹果是什么样的?这些苹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树上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二)听指令摘苹果,教师要求逐步递进。

1、区分颜色

要求:小妹妹摘1个红苹果、1个绿苹果。

验证:你摘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区分大小

要求:小弟弟摘1个大苹果、2个小苹果,一起数数盘子里现在有几个苹果?

3、根据苹果的不同特征分类。

老爷爷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篮子,看看这些篮子有什么不一样?数数有几个?

要求:大的红苹果要放在大的红颜色的篮子里?小的红苹果要放在哪里?

验证:互相看看放对了吗?

(三)结束活动:把苹果送回去。

困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让幼儿同时按两种特征(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1、

2、

《红苹果》教案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1.歌曲音带。

3.结满红苹果的苹果树。

活动课程:

一、出示用布包起来的一篮子红苹果,谈话道题。

“小朋友,老师带来一篮水果,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引导幼儿闻一闻,猜出苹果。“今天我们来学习苹果歌。”

二、播放苹果歌录音,幼儿欣赏后提问讨论。

1.提问:“歌里唱的什么?”幼儿讨论讲述后,师总结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2.引导幼儿按节奏学说歌词。

xxxxxxx︱xxxxxxx︱。

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xxxxxxx︱xxxxxxx︱。

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三、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分句教唱;

2.整体教唱;师先大声唱歌,幼儿低声唱;幼儿大声唱歌,是低声唱。

四、出示苹果树,幼儿尝试摘苹果。

1.谈话讨论:苹果是长在哪里?(树上)“怎样把它摘下来?你摘过苹果吗?幼儿讨论讲述。

2.幼儿尝试摘苹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树苹果,你想不想帮老师摘下来?”幼儿摘苹果。

五、创编动作演唱歌曲。

“你是怎样摘苹果的?我们唱到一个一个摘下来时,你能把摘苹果的动作表演出来吗?”幼儿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六、幼儿分吃苹果,走出活动室。

师:“苹果好吃吗?你喜欢吃苹果吗?我们一起去洗苹果吃吧!”师手持一篮子苹果,带幼儿去洗苹果吃。

《大苹果》教案

1.认识苹果的特征,知道苹果营养好。

2.尝试将色彩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学习在指定范围内拼帖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1.红、黄、绿小纸条若干、操作卡。

2.浆糊、抹布、实物苹果、字卡。

《苹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秋天,果园里的什么果子成熟了?(出示苹果树)苹果我们送给它一个汉字宝宝。(出示汉字“苹果”),让幼儿猜猜读什么?幼儿认识汉字“苹果”。果园里苹果真多,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师:小朋友摘的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你发现苹果是什么样的?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引导幼儿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谈论。)

(2)集中讲述。

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道?吃在嘴里什么味道?苹果有什么颜色?苹果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教师切开苹果)

教师小结苹果的特征,教育幼儿多吃苹果。

(2)教师示范讲解撕纸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条,让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纸条象什么?(幼儿想象讲述)

师:纸条象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谁喜欢吃毛毛虫?我们学小鸡把毛毛虫吃掉好吗?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纸,一边念儿歌,一边将纸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自编儿歌(毛毛虫、长又长,小小鸡、快快来,一口一口吃掉它)幼儿练习撕纸。

(3)教师讲解示范拼贴。

将纸片翻过来,抹上浆糊,再贴在苹果的轮廓内,纸片不能重叠在一起,不要贴到轮廓外面。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请家长帮忙。

展示好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能将纸片贴在轮廓以内的幼儿。

2.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当人类开始注意生态环境的时候,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我们必须深植于心中的观念,环境教学可能的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谜,与幼儿共同欣赏、发现、尊重和关怀生命与环境,并且建立重视环境保护的观念。

活动一:美妙的大自然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这组活动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时节进行,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到野外去露营。

1、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换角色,分组讨论触摸大自然时体会到什么?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教师可以随身带录音机,把自然的声音录下来,准备回去听。

活动二: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1、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3、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彩笔、纸等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美丽的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

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苹果》教案

歌曲旋律简单优美,内容朗朗上口,贴近幼儿生活。且在摘苹果的游戏中学习歌曲,孩子很感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3、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六棵、小篮子若干、大框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邀请孩子们坐上老师的幸福列车去果园玩。

二、新课学习。

(一)摘苹果(游戏中学会歌曲)。

(二)1、发声练习(啊---呜吃苹果)。

2、教师范唱新歌。

3、理解歌词。

4、学习新歌。

a、教师清唱歌曲、孩子摘苹果。

b、师幼边摘苹果边唱歌,直到三棵树上果子摘完。

5、按要求边唱边摘剩下三棵树上的果子。

如树上许多红苹果,孩子指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摘苹果。

我们喜欢吃苹果,做吃苹果样子。

身体健康多快乐,做健康状放平果于篮子里。

果子摘完,让孩子扮车车船船将果子运到指定地点。

劳动成果分享,吃苹果。

教学反思。

的要求,一下摘完了所有果子。在这里我不应该将孩子叫到果树下,才讲规则。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可能难度有点大。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二: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教学反思(619字)。

音乐活动《苹果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又易记。苹果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果,对于苹果也比较了解,孩子们也都喜欢吃。本周我们的主题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们对水果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的环节,我出示了苹果,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所以学习歌曲的过程很顺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歌词,对于歌曲的旋律孩子们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的环节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动中我并没有准备很多教具,但是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树上许多红苹果,我问孩子们:孩子们,苹果树在哪啊?如歌词:一个一个摘下来。我让孩子们想象怎样摘苹果,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孩子们伸手在树上摘苹果,摘后有的放在口袋里;有的用手弯成一个环作篮子,把苹果放在篮子中;还有的孩子在摘的时候跳起来,一边说这个苹果太高了,摘不到?对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一一肯定。

仿编环节:除了红苹果,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说出了一大堆的水果,如:黄香蕉、黄菠萝、黄橘子、红桃子、红石榴等等,这些水果都长在树上,手的方向朝上同红苹果;可是有的水果长在地上,有的幼儿马上就想到将手的方向朝下,其他动作不变。

整个活动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投入,活动氛围好。只有教师和幼儿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会发现很多乐趣,并不只是让孩子学会唱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三:小班音乐《苹果歌》教学反思(679字)。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环节一: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孩子们随着音乐开着火车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环节二:有节奏地学念歌词”。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宝宝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等,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环节三:学唱歌曲”。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环节四:鼓励宝宝进行创编歌曲”。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宝宝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宝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下水果,提问:这个水果宝宝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冯逸涵还说是“一串一串摘下来。”唱到绿西瓜的时候,俞洁还说是“地上许多绿西瓜。”真的很不错,创编的很成功。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四: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及课后反思(603字)。

活动名称:苹果歌。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红苹果》教案

拿着那颗红苹果,许着愿。等着那个真实的那天出现。

早晨,阳光四射。懒散的我起床。出了门,看见我的门口有一封信,捡起来看,信封很漂亮,特别是中间的那颗红彤彤的心——是什么那?好奇的我打开了“你好,其实我很早就喜欢上你了……”天哪!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对于我,一个相貌平平的男孩,谁会喜欢我那?我很想珍惜也接受她的这份感情,可妈妈说过早恋是不好的,可对于我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放弃?不!按她说的,我今天去见她。

下午,阳光特别刺眼,我也把自己打扮的很帅,毕竟也是一场重要的约会。一会儿,我到了那个地点,天哪!竟然是她,我早就对她有好感了,她就是我班上成绩又好人长得又漂亮的女孩。我慢慢的走了过去,怀里了想抱了十只小兔子似的,蹦来蹦去,她也脸红着看了看我。我们走在路上,谁也不敢看谁的脸,去了较近的公园。进了公园,她说她想拉我的手,我牵起她的手,哇,好多汗。她也好紧张,脸都红透了。我们走在柳树下,在一个小凳上坐了下来。

坐了好久,她终于说话了。“佳,你……你……喜欢……我吗?”她哆嗦道。“我……我,不知道。”我紧张地说。她又说:“我……喜欢你。”我没有回答,只是心跳加快,又很想回答,“我也是!”可是我没有勇气。我站起来轻轻的说道,“我们回家吧。”就这样,走了。

晚上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母亲。母亲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一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我现在应该走的路《红苹果和青苹果》:男孩很喜欢女孩,可是女孩总不愿意搭理男孩。终于有一天,女孩拿了一个红苹果和一个青苹果,问男孩要哪个?男孩拿了红苹果。女孩开口了,温柔的说:你喜欢我,我也是,但我更希望你现在不要荒废学业,等我们考上大学之后在开始好吗?如果现在,对我们双方都不好。”妈妈对我说这是一个心理游戏。红苹果代表着成熟,代表着爱的果实。

我知道了,第二天我和那位女孩谈好了,在学习上我们互相鼓励,加油,帮助。等到了我们的年龄在开始,把那份爱留到真实的明天。

以后,我们互相帮助,为对方加油,打气。每一天都过的很开心。

而我也知道了一个对我人生很有帮助的哲理:爱,是好的,但是爱情是要在真实的那天去玩成的。这样才能的到那份真实的爱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苹果教案

1、学习将彩色纸撕成小纸片,进行撕贴活动。

2、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拼贴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

1、苹果卡片

2、固体胶,纸(画有苹果)

3、背景音乐(去郊游)

4、红黄蓝色卡纸。

一、导入

教: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小朋友去郊游,我们来了一位小客人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郊游,我们请他出来吧!

二、出示苹果卡片。

2、教师小结:苹果宝宝的衣服很漂亮,有红色,黄色,蓝色,穿的很均匀,没有在衣服上再穿衣服,所以很漂亮。

3、可是还有很多苹果宝宝没有衣服,小朋友来帮帮他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要求,把长纸条撕成小纸片,给苹果宝宝穿衣服时,贴的均匀些,衣服不能穿的外面去了。

2、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示范指导。

四、展示,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并说说谁的苹果最漂亮。

活动延伸:

让幼儿带着自己的苹果宝宝跟着音乐去郊游。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过程: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分苹果教案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教:那你们喜欢什么水果呢?

教:那么多,,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幼:好看。

教:想要吗?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1、2、3、4、5、6、...)

教:小朋友有多少苹果个呀?谁来回答。

教:恩,对了,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通过师生、生生的伸手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分苹果教案

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一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课件、24个磁铁。

学具:12根小棒。

1、师:今天淘气家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一起来数一数。

2、师贴苹果。

有12个苹果。

1、倾听

2、观察。

3、数一数。1、2、…12

、你猜妈妈会向淘气提出什么问题?

、有选择地板书:

问题一: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 )个?

问题二: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 )个盘子?

、师: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针对问题二)

e、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f、对,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类型。(板书:第一种第二种)

g、那有相同的地方吗?

、师:如果让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你想用几个圆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师:好,开始。师巡视。师:好,谁上来分一分。(汇报,交流) 师:他是怎么分的?(请2到3个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师:不管你们怎么分,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个。

师:请用学具分一分。师巡视。汇报,交流。师:请一个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样的请举手。那你们是怎样想的?师:这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图。师:同学们,小松鼠知道你们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松果图。

2、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师:小松鼠想把18个松果平均放在篮子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判断属于哪种类型。

5、师:下面我们来看小松鼠的问题。翻书35页,同桌两人商量一下,认真读题,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结果填在书上。师巡视。

6、集体交流,请两生上台展台展示。

分苹果教案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2、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第2页 “填一填,说一说”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本节课学习了除法竖式,除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于加法和减法,我们在书写时格式一定要规范,数位对齐,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意思。

作业设计:p3页练一练。

大苹果教案

1.培养幼儿们的涂色能力及正确的涂色方法。

2.让幼儿认识红色。正确地使用油画棒。

3.培养幼儿色彩感及审美感,锻炼绘画能力。

画纸、油画棒、实物苹果一个。

让幼儿观察,并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什么颜色的?在老师的油画棒中找出和苹果对应的颜色。

2、认识红色,找找我们活动室里的红色。

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这个苹果好不好看?为什么/那我们赶紧给它穿上红色的衣服吧。

1.老师给苹果涂色。

2.讲解涂色技巧和方法。

1、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自己涂色。

2、教师巡视,让幼儿一点一点的涂,不能涂到表框外。

3、教师辅导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4、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5、能用油画棒在苹果上涂色,并要顺一个方向涂,要涂得均匀。

活动重点:

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用油画棒在苹果上涂色,并要顺一个方向涂,要涂得均匀。

活动准备:

1、要涂色的苹果一个;

2、涂色的苹果图片一张;

3、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涂色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带领幼儿夸奖自己树立信心,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初步理解歌词的意思。

2.愿意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活动准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念歌词。

1.出示小猪手偶:王老师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小猪,小猪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的魔法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想请小朋友一起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么?那让我们来魔法果园瞧一瞧。(将苹果树上的帘子揭下)。

2.出示苹果树:魔法果园里有什么啊?苹果长成什么样子的呀?(又大又圆)。

3.摘苹果:

(1)提问:老师的肚子有点儿饿了,那怎么才能吃到树上的苹果呢?(教师边有节奏地唱出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摘下来)。

(2)苹果故意拿不下来。

一定是咒语还念的不够响,小朋友们可不可以帮王老师一起念咒语啊。(将苹果摘下)。

4.品尝苹果:苹果好不好吃?你们喜不喜欢吃苹果?(引出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二、学念儿歌。

1.个别幼儿摘苹果:

你们想不想来摘苹果?小猪告诉老师一首儿歌,念会了儿歌才能摘苹果。

(教师范读一遍)。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读一遍。

3.请个别幼儿上来摘苹果。

4.一起念儿歌来摘苹果。(原地加上动作)。

三、边做动作边唱歌。

1.教师示范动作:老师把儿歌编成了一首歌叫《苹果歌》想不想听?(播放磁带,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歌)。

教师:老师刚才加了动作,好不好看?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不好?

苹果树爷爷说我们跳的真好看,我们再给他跳一遍好不好?

2.摘高处的苹果。

瞧,这几个苹果好高啊!我们应该怎么摘啊?(请幼儿原地演示一下)。

3.请上几个小老师上来摘苹果。

4.师幼互动。

老师当苹果树,身上贴上苹果。让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来摘苹果。

四、分享活动。

1.苹果树爷爷说话了,他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要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礼物就来了。

《苹果》教案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2、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准备: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难点:

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我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我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