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飘香粽子飘香(优质15篇)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优质15篇)

ID:7015582

时间:2023-12-04 06:09:42

上传者:影墨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很多考生都希望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

飘香粽子心得体会

飘香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之一。飘香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被誉为“粽香国魂”。在制作飘香粽子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精选材料,制作考究。

制作飘香粽子的关键在于材料和制作工艺。首先,选择上好的糯米,并经过浸泡,研磨等工序,使粽子更加香糯口感。其次,选择和配制合适的馅料,可以是五仁、绿豆、豆沙等,使粽子口味更加多样丰富。此外,粽叶的选择和加工也是制作粽子的关键环节。只有选择韧性好、味道鲜美的粽叶,并经过焙烤处理,才能增加粽子的风味和口感。总之,选料和制作工艺是保证粽子口感和品质的基础。

第三段: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飘香粽子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既坚守传统,又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我们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创意,使粽子口感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在传统的粽叶外层加入了薄薄的蛋黄酱,使粽子更加香滑可口。在传统的豆沙馅中,加入了一些杏仁碎,增加了口感的层次感。这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制作方式,让飘香粽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

第四段:制作粽子中的团队协作。

在制作飘香粽子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有的负责品尝,加入和调整各种味道。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意见和改进,才能做出口感更好的飘香粽子。这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不仅使我们更加懂得了互相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性,也增加了我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

第五段:飘香粽子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制作飘香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的体验,更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飘香粽子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展现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无论是在亲手制作还是品尝粽子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悠久而又深厚的民俗风情。通过制作飘香粽子,我们不仅能够品尝到美食的美味,更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

飘香粽子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通过选料、制作、团队合作等环节,我不仅学到了制作飘香粽子的技巧,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飘香粽子不仅是中华美食的代表,更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让我们一起感受飘香粽子的美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粽子飘香简笔画

又是一年粽子香。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端午节已成为国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粽子飘香简笔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又到粽子飘香的端午节了。街上卖粽子的多了起来,超市里各式各样的粽子也摆满了橱柜,有大礼包,有礼盒,也有一小盒一小盒的粽子。端午节一到,家家户户都是出来买粽子,但是我们家却是自己包粽子的。

早早的',爸爸妈妈去市场买来了粽叶,买来了蜜枣、花生、虾仁、火腿,又把一些糯米泡在水里,说是要包粽子。几个小时之后,妈妈就开始包了,我看妈妈要包粽子,欣喜若狂,因为粽子是我爱吃的食物之一。我看着妈妈,说:“妈妈,我也来包吧!”妈妈同意了。我看着妈妈想学会怎么包,只见妈妈拿了两张粽叶并排放整齐,用手把粽叶弯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和蜜枣放进去,以粽叶一层一层的裹起来,最后把粽叶系起来,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学的很认真,可是我一裹就把米漏了,最后全乱了,妈妈笑了,我急的满头大汗,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住,妈妈好像知道了我的想法,对我说:“别急慢慢来,你一定会包好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想:相信自己,我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虽然没有妈妈包的好看,但是我成功了。看这自己的成果,心里美滋滋的。我迫不及待的把我们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

过了好大一会儿,妈妈说:“好了!粽子熟了!”在打开锅盖的一霎间,粽香飘满了我温馨的家,我迫不及待的盛了一个,脱下它的“绿衣服”,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飘十里。

粽子飘香作文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蜜枣,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赛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蜜枣粽。在端午那天,我家总有从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每年的“赛龙舟”总是那么的精彩。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

嘴里吃着正宗的家乡味的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飘香粽子心得体会

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飘香粽子店的一位常客,我对飘香粽子有着深深的感情。每年到了端午节,我总是兴致勃勃地来到飘香粽子店,品尝那份香甜的美味,真正体会到了飘香粽子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外观与包装。

飘香粽子的外观美观精致,包装设计独特。每个粽子都是用精选的竹叶包裹,形状规整,色泽翠绿。在细细品味时,可以闻到竹叶散发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包装更是别具一格,红色礼盒上点缀着精美的花朵图案,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粽子的外观与包装设计,从细节上展现了飘香粽子店对粽子制作的用心与独特之处。

第三段:口感与原料。

飘香粽子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口感鲜美。内馅饱满,入口细嫩,不干不腻。粽子的原料选用上乘糯米,口感糯软,吃起来让人有种沁人心脾的愉悦感。不同种类的粽子采用不同的内陷,如鲜肉粽、豆沙粽、枸杞桂花粽等,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飘香粽子店不仅看重口感,还注重原料的安全与品质,让顾客吃到健康、放心的粽子。

第四段:制作工艺与传统文化。

飘香粽子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技艺。每一个粽子都是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首先,选用优质的糯米进行浸泡,随后蒸煮至恰到好处。接着,将腌制的各种馅料均匀地包裹在糯米上,再用竹叶紧紧地裹好。最后,放入锅中蒸煮,待熟透后取出即可食用。这一制作工艺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既凝聚了古代智慧,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人倍感亲切。

第五段:个人感悟与总结。

作为飘香粽子的常客,我深深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飘香粽子店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还非常重视顾客的体验与感受。在购买过程中,店员总是热情周到地为我介绍不同种类的粽子,给予专业的建议,让我感受到了真挚的服务。品尝飘香粽子的一刻,我仿佛置身于古老的节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友情。飘香粽子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总结起来,飘香粽子以其独特的口感、精美的外观、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深深打动了我。每一年的端午节,都少不了飘香粽子的陪伴,让我感受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与无尽的文化底蕴。我相信,飘香粽子将会一直存在,作为中华美食的代表,让更多的人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粽子飘香作文

有人喜欢春节,有人喜欢重阳节,还有人喜欢中秋节啊、清明节啊!而我喜欢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八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天,人们都会包香香的粽子如:咸肉的、红豆的、红枣的、蛋黄的等等。还会在家门口挂香包,插艾草,有的地方还有比赛划龙舟。

这天早上,我早早的就醒了,起来后,发现我家门上插了两根长长的艾叶,在门前经过,一股淡淡的艾草香传来。往厨房一看,奶奶已经在包粽子了。我看着奶奶包粽子挺好玩的,我也想学习包粽子。我跑过去开心地对奶奶说:“奶奶,奶奶,我可以跟您一块儿包粽子吗?”奶奶听到了,高兴地说:“可以呀!我很欢迎你加入我一起包粽子。”

奶奶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可是我学了很久仍然学不会。有时,粽子里的米和肉少放了;有时捆粽子的时候,会把线绕到自己的手,怎么弄都弄不下来;有时还包的奇形怪状。奶奶看着我那奇形怪状的粽子哭笑不得。终于在奶奶的手把手教学下,我好歹包出了一个可看的粽子。全部包完后,我把粽子放进灶里煮。

煮粽子的时间有些长,锅里飘来一阵阵粽子香,我实在忍不住了,掀了一下锅盖。一股热气迎面扑来,烫的我又盖上了盖子。奶奶看我那谗样,夹了一个给我,吃一口,别提多香了。

每到端午节,我都会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这一天,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日子。怎么样,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趣吧!

粽子飘香端午节作文粽子飘香端午节活动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粽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吗?端午节还有许多名称呢!有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等。

早上,妈妈准备了香喷喷的粽子。我问妈妈:“妈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吗?”“是的,自从屈原跳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把米和饭投到江里,让鱼和虾吃。流传到现在,改成了端午节要吃粽子。”“哦。”我点点头。

吃完早饭,我和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我发现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艾叶和菖蒲。我问妈妈:“艾叶和菖蒲是干什么的?”妈妈说:“因为艾叶和菖蒲能发出一种香气,可以用来驱虫和避邪。”“妈妈,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习惯?”“端午节还有赛龙舟这样的风俗。赛龙舟也是与屈原有关。因为楚国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后来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赛龙舟也作为了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中午,爸爸烧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妈妈告诉我:“中午吃饭要吃五黄的。”“什么?五环?奥运五环?”妈妈笑着说:“不是,是黄瓜、黄鱼、黄酒、黄蚬、黄鳝,共有五种黄。”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妈、妈妈一起去福泰隆玩。妈妈说:“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们一人挑一样玩具吧。”“耶!”我和弟弟兴奋极了。我们东跑西跑,终于,我们都选中了一样玩具:弟弟要的是电动吹泡机,我想要的是电子积木。妈妈同意了,我们开心极了。后来,我发现能抽奖或者拿一个环保袋。妈妈说就拿个环保袋吧,可是我想抽奖。妈妈说:“也好。”我抽到了一个开心奖和一个二等奖。开心奖是一瓶矿泉水,二等奖是一件衣服。

阵阵海浪,潮起潮落。人生应该有雄浑与壮美,像汹涌的海浪无所畏惧,人生也应该有欢乐与娇美,像酣睡的大海恬静平和。

入夜,海水与天空都在酣睡,聆听阵阵海浪之声,人生、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

粽子飘香六年级

这世上太荒芜,只有你,你的温柔是我惟一的沉迷。我希望时光可以倒流,一切重新开始,我可以不认识你,不认识你就不会有那段让我心痛的时光。

烟花,很美!特别是春节的烟花,在深蓝的夜空下绽放出一张张笑脸。你像烟花,在别人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想把你好好地藏起来,永远地藏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我不否认,我很自私。可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想告诉你我的心思,可每要说出口的话总会抑在喉咙,说不出。你喜欢她,我知道,也很清楚。那一次,你与她吵架了,你哭红了眼,你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她要这样对我,我好痛啊…”

第二天,三天,四天…整整过了两个星期,你来找我,你笑着对我说:“魅,对不起了啦,我那天有点偏激了,你没事吧?会原谅我的吧?恩?”你看我没什么反应,一把拉着我,跑到山顶,你看着我,好听的声音流进我的心里,你说:“魅,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你,不会不要我这个兄弟了吧?”我听着你的话,心真的好痛,那根刺就像一块冰,在心底融成水,汇成一片海洋,波涛汹涌地翻滚着,可流下来的,只有两颗泪珠,随风散去。我不由自主地摇头,又不忍心了呢!

我还是与你决裂了,仍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我看到你喜欢的那一个女孩与别人在一起逛街,那人不是你,我不忍你伤心,便打电话对你说,叫你不要来,我有事!我走到那个女孩面前,她愣了一下,我与她去了咖啡店,与她聊了起来。

亲爱的,我是真的错了吗?如果还有如果,我们会不会永远?灰色云朵以凝固的姿态铺满了视野中的整片天,就像我一样,仍执迷于你的温柔。

——后记。

粽子飘香活动反思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我们主题活动也跟着端午节进行。《端午节的由来》、《划龙舟》、《五黄》等多种有关端午节的活动正在进行。主要目标是让幼儿通过学习,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传统文化。

《粽子飘香》是一节要利用多种感官去探索的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粽子用什么材料及什么步骤做的,所以我必须要让每一个幼儿去实践,去观察,去感官;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我原想让幼儿从家中拿一个熟的粽子,但因各种原因我删掉了这个环节。

教学活动刚开始,我通过谈话引入了粽子,并让幼儿观察粽子的特征。并利用挂图让幼儿了解制作粽子的基本过程。

原本的`活动设计:在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幼儿可以自己去实践;去感官。就是让幼儿自由品尝。还能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品尝。要让幼儿真正了解粽子的制作材料及制作过程,所以在最后一环节是个人总结。让幼儿自己描述粽子的味道。幼儿的回答各有不同,有的说是;我的粽子真好吃,里面好多豆沙馅。还有的幼儿说;我的粽子形状和你们的不一样,我的像牛角一样。我想他们吃到了粽子,自己操作了、探索了、发现了;并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了解了活动的主要目的。

因此我上面的那个环节就转换成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谈话进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想得更多。

粽子飘香作文

六月的第25片叶子落下来,端午悄然而至。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到走到超市里,那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粽子。比如红枣粽,红豆粽,但买来一尝,味道着实不如自己家里包的好吃。

于是,我下定决心学包粽子。端午那天,一回到老家,我就让外婆教我包粽子。

外婆让我先拿出两片粽叶,卷成一个绿色的锥桶形状,再把一颗大红枣放在最底端,然后小小地抓起一小把糯米漏进去,喜欢吃红枣的再加一颗枣,就把粽叶一圈一圈裹起来,绑上细细的草绳,一个三角形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那样子,让我联想到电视里小脚姑娘的绣花鞋,只不过粽子的颜色是青翠欲滴的。

那天,我的技术很不稳定,一不留神米就漏了,一不留神三角形就变梯形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反复复练习,终于成功啦。倒是弟弟,一上来就包,包好了还大叫一声:“我包好了!”逗得我们只想笑。

包好的粽子被外婆拿走煮熟了,尝一口,果不其然,真是芬芳四溢,口舌舌尖口齿飘香。

包粽子,真是一个挂满期盼的民俗,端午,真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日子。

粽子飘香作文

当满街飘着粽香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买来粽子,快乐地品尝粽子的美味;一艘艘小龙舟,满载着人们的呐喊、激情,壮观的场面令人思绪万千。

随着飘香的粽子,我的思绪也回到了遥远的战国时期,一位满腔热血、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仿佛来到了我的眼前。他满怀报国之志,身系国家安危,鞠躬尽瘁,为楚国的繁荣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然而,正当屈原为国家挥洒自己的热血之时,一些权贵相互勾结,进谗言,害忠良,屈原被迫流放。可是屈原没有放弃,做不了官来报效祖国,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那曾经批改过许多文书的毛笔,一字一顿的写出了《楚辞》《离骚》等不朽佳作,字里行间,洋溢着满满的爱国之情。读着他的作品,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公元前223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满怀悲伤地听到这个消息,心力交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念俱灰的屈原不堪国家的灭亡,怀着无限悲愤的情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汨罗江自杀了。

听到噩耗的楚国百姓们,争先恐后去打捞屈原的遗体,可是没有打捞上来,于是,他们把米饭裹成菱角状投入江中,又扮成龙舟去吓唬鱼儿,不让鱼儿去吃屈原的遗体。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自发地纷纷去悼念屈原,于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古老的习俗也传了下来。现在我们吃的粽子不单单只有白糯米了,另外还有里面夹杂有红枣的、肉桂圆的越来越多的五花八门的吃法,但最古朴的吃法还是将白糯米粽子撕去表面的箬叶再裹上一点糖。当新鲜的粽子出锅时,翠绿的箬叶鲜艳、青翠欲滴,用筷子撕开皮,哇!里面的百米颗颗饱满,泛着晶莹的光泽,馨香扑面而来,裹一点糖,咬下去,哇!真甜,嚼了一会儿,又涌上来一种苦涩的味道,吃着粽子,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这也许就是老百姓失去屈原而产生的悲痛吧!端午节时,最壮观的要数划龙舟了。龙舟装饰一新,舟上坐满划舟的队友,龙舟一一摆开,一人站在龙头,比赛开始,随着鼓点、锣鼓,桨声、呐喊声、吆喝声,响彻云霄,惊心动魄的场面,仿佛在诉说着屈原心中愤懑之情。

小小的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尊敬、思念寄寓在小小的粽子中;浓浓的端午情,不仅凝聚了屈原的爱国之情,更凝聚着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让我们记住了屈原,记住了这悲壮的历史。

端午粽子飘香的作文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从战国时期起一直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包粽子既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象征之一,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包粽子俨然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甚是重要的活动。今天端午节,母亲把我送到了乡下奶奶家,让我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端午节,家家包粽子,“粽”香四野。但各家包法颇不相同,各式各样,各有各的风味和韵味。奶奶家里包粽子的材料已经备好了,午饭过后,就开始包粽子。由于我是初学者,而其它粽子难度稍大,所以我只能包灰水粽,还很有可能会失败。我拿起奶奶已经洗净了的粽叶,舀入几勺已经浸过灰水调好味的糯米,再小心地折起叶子,用线缠起来,一个灰水粽便做好了。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盛糯米,舀入一整勺的话,总会有许多的糯米从一个小洞中溜了出去,浪费了许多糯米。而且就算折起来后,我也不会缠线,也只是仿照那些“合格品”的缠法,总有一些地方老犯错,样子还不美观,为此我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后来妈妈发现我不会包粽子,便手把手地教我。渐渐地,我熟练了许多,把粽子做得又快又美观,连奶奶都夸赞了我好几句。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

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又大又香又甜的粽子,想到其中还有几个是我自己包的,我的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甜。伴随着粽子的飘香,这个特别的端午节就这样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度过了。

文档为doc格式。

粽子飘香话端午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一个传统的节日。关于它,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战国时期,有一个忠臣名叫屈原,很受楚怀王的尊敬,但有许多小人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于是楚怀王就渐渐疏远了他。不久,秦国攻入了楚国,并叫楚怀王议和,屈原劝楚怀王不要上当,但楚怀王不听,还把屈原赶出都城。楚怀王上了当,几年后就死了,屈原悲痛万分,自己投了倪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大家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吃五黄,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买了很多粽子,当我每次看见时,都会馋得流口水。外婆又煮了一大锅的豌豆饭,有绿油油的豌豆、有奇形怪状的肉丁、有黑不溜秋的香菇丁、还有红红的香肠丁,看起来诱人极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

除此之外,我们家还要自己做香囊呢!妈妈买来一些绣着平安的小绸袋,共有4种颜色,又买来十味中药磨成粉。准备好材料后,妈妈和我就开工了。首先把绸袋上的拉绳一个个剪断,抽出,接着小心翼翼地把香粉用棉花包紧,装入小绸袋中。然后,用彩色的线缝死袋口。最后,再在口子上缝上拉环,再在香囊的下端穿上一颗珠子缝上一个流苏,一个香囊就完工啦!我和妈妈在床头、房门、柜子上都挂上了香囊,房间里充满了淡淡的中药的香味,有了它,既给房间添色不少,又可以防蚊虫叮咬,真是一举两得啊!

粽子飘香作文

“年年端午风兼雨,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

据说端午节和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有关。这位诗人叫屈原。他的国家灭亡了,他很伤心,就投江自尽了。老百姓听说了,都划着小船去打捞他。人们还将糯米用芦苇叶子包起来,煮熟投入江中喂鱼虾,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粽子的形状很奇特,不是圆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三角形。你瞧,它穿着一身军绿色的外衣,还系着五彩的花绳。解开它的军衣,就能看到黏黏的米团,米团里还藏着肥嘟嘟的猪肉。你看,这些猪肉就像淘气的娃娃,正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你们知道吗?粽子不仅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哦!所以,人们都啧啧称赞,夸它是“舌尖上的美食”!

端午节的粽子真是人间美味!

五月粽子又飘香作文五月粽子飘香

我家座落在正红小街上。对于一向爱热闹的我来说,自然是件好事。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两年街道上的小轿车明显增多了。因此,街道的“负担”也重了。常常出现“拥堵不堪”的现象。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就说这件事吧: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回乡下看奶奶。爱风光的爸爸说:“开轿车回去。”“还是开电瓶车吧。”妈妈埋怨道,“你又忘了去年的‘堵车’事件了?”素有“环保小卫士”的我坚定地说:“我看骑自行车,最好。既可以一展我车技的水平,又方便我仔细欣赏家乡的美丽风光,更重要的是还能保护环境哩!”听了我的话,爸爸妈妈异口同声的说:“听女儿的!”就这样一家三口出发了。

还好,我们起的较早,刚开始,自行车畅通无阻。可是眨眼功夫,我拿车把的手渐渐不听使唤了。自行车在涌动的人流中也渐渐失去了方向感。我也找不到爸妈了,索性下车拖着走。“前方就是交通要道,只要那边不堵,我就可以飞快地回老家见奶奶了。”我一边行走在人群中,一边小声地嘀咕着。眼睛盯着前方,心里默默地祷告着。“奇了,怪了!”前方的车辆都在一条近乎笔直的线上行驶。没有拥挤,也少了嘈杂,好像有人在指挥一样。果然不错,在十字路口处,有一位中年叔叔正挥舞着他那强大有力的臂膀。好多人都为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但也有人说:“那是他自己要赶时间,才这样做的。”听了这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人人都能这样方便自己,那该多好呀!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粽子飘香作文

一串粽子香,情怀在故乡。一壶雄黄酒,游子天下走。

伴随着栀子花的细碎幽香,又迎来了粽香五月。回味着家乡爷爷奶奶的亲切叮咛,耳边仿佛响起他们的笑语盈盈。不知不觉,伴随着一路的艾蒲清香,我又回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家。

“粽子香,乡村巷;艾叶香,香满堂。”一进门,奶奶就唱起了古老的歌谣。爷爷脸上的笑容快要溢出来了似的,手忙脚乱地迎接我们:“孙子,来爷爷家过端午啦!”爷爷咧开嘴,爽朗的笑声回荡在院子里。奶奶抢过话茬,招呼着我:“看奶奶给你包粽子咧!”

奶奶轻轻地舀起一瓢水,按低水瓢,缓缓地将水倒入装满糯米的盆里。本来硬生生的糯米,一经凉水的浸润,颗颗如水晶般晶莹通透,粒粒湿润如玉。她又小心翼翼地从另一只装满了粽叶的木盆里抽出一张早已经过蒸煮洗净的粽叶,把它摊平在一只手掌上。我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沁入我的心房。奶奶从盆里舀出被洗过的糯米,轻轻地堆在深褐色的粽叶上,然后把粽叶弯成一抹三角状,又抽出一根被揉搓晒干,显得更有韧劲的由竹笋皮制成的细绳,一圈一圈,裹在粽衣上,缠好,系紧。这时,有一颗透明的米粒从三角粽子尖的缝隙里漏出来。哈哈,你这个逃兵!

午饭后,是欢聚一堂吃粽子的时刻。奶奶小心地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细绳,剥开粽衣,把一个柔软香糯的三角粽倒进了我的瓷碗里。爷爷配合默契,从糖碗中舀起一勺白糖,细细的均匀地撒在粽子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顿时唇齿生香。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亲友们端起酒杯,相互祝福着一饮而尽。笑容荡漾在爷爷的脸上,我却仿佛看到了奶奶眼角闪烁着泪花。是啊,他们攒了多久的冷清寂寞,才换来今日的天伦之乐啊!

那一刻,我的心变得好柔软,像一只充满着家乡味、充满着亲情味的香甜的粽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