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模板17篇)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模板17篇)

ID:7025262

时间:2023-12-05 05:17:09

上传者:飞雪

教学计划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教学计划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具:课件、小棒若干根。

学具:每人小棒若干根,同桌两人一张练习纸、一支水彩笔。

设计理念: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思考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初步感知。

1、引入: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会用小棒摆什么呢?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摆的小花伞,得出摆一把小花伞用4根小棒。

2、动手: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黑板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说出的关系可能有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如果没有倍数关系,可以引导学生:除了小朋友们说的求和、比多少,如果换一种说法,说说我们用的小棒根数的倍数关系,你会吗?得出:×××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

(3)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有些学生可能是直接通过观察,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将求12是4的几倍转化为12里面有几个4,并用除法计算。

(4)12÷4=3表示什么意思?单位怎么写?得出:12是4的3倍,说明倍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5)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4、引出课题:用倍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进一步感知。

1、引入: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一起去看看。

2、出示:跳远比。

松鼠:

袋鼠:

猜一猜:袋鼠跳的长度是松鼠的()倍。

3、出示数据,电脑验证。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自主提出问题。

出示:爬行比赛。

蜗牛24只毛毛虫6只;乌龟4只。

学生提的问题能口答的直接口答。(如求和的或者比多少的)。

从学生的回答中摘录:“蜗牛的只数是毛毛虫的几倍?”或“蜗牛的只数是乌龟的几倍?”

3、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引入:闯关比赛。

1、第一关:估一估。

估一估,左边公鸡的只数是右边的几倍?

图片出示:左边20只公鸡右边5只。

2、第二关:“阳光伙伴”体育运动。

出示图(略)。

要求列式表示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之间有倍数关系。

3、第三关:开启智慧大门。

出示智慧大门图。

1、提示学生:智慧大门上方有12盏灯,小朋友必须开启一些灯,而且开启的盏数与关着的有倍数关系。如开启——10盏,关着——2盏。10是2的5倍。

要求同桌合作用彩色笔涂色,探究不同的涂色方法。

(五)、课堂总结深化主题。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重叠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重叠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75页智慧广场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数的顺序、能正确读写、会比较大小,并且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是从一年级开始向学生渗透画直观图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养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体现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教学难点是:理解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

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

四、教学模式。

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有:创设教学情境、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巩固练习、总结反思四大环节。其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核心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意识,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感知和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说教学设计:

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三、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多媒体出示信息图,让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从前面数花雁排第6,从后面数排第3,一共有多少只大雁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问题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这一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

1.猜想:请你猜一猜,这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出现8只或9只这两种不同的答案。

到底一共有8只大雁还是9只呢?

2.验证:

我们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引导学生说出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等验证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先用摆一摆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到底是几只。

摆一摆: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具:

(1)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形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该怎样操作。

(2)找两名同学到展台上摆一摆,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3)课件演示摆一摆。

“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花雁前面摆几只?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摆几只?

数一数,这行大雁有几只?

(4)请同学们再动手摆一摆。

画一画:

除了摆一摆,我们还可以画一画进行验证:

下面用圆片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画一画,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小组内可以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画法。

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下来。

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画的?课件演示画一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验证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小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的要求”同时在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可以使小学生在头脑中产生重叠的概念算一算:

引导学生根据画出的直观图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穿花衣服的大雁,从前面数排在第6,从后面数排在第3。数了两次,

所以可以这样计算:6+3-1=8(只)。

从图上看穿花衣服的大雁前面有5只,后面有2只,

所以可以这样计算:5+1+2=8(只)。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强化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题。

第二层次:综合题。

第三层次:拓展题。

基础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我们这节课解决的问题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

1.让学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对“重叠”的理解。

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重叠问题”呢?

画图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以后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总结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清楚明了的表现出来,重点突出,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2、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人重复报名)

3、教师追问:重复是什么意思?哪几人重复了?到底有几人参加比赛(12人)

4、过渡:刚才我们在观察报名单,研究参加比赛总人数时,有同学说15人,有同学说14人,还有同学说12人,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份报名单上没有将重复报名的3名同学清楚地表示出来。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加直观的办法,让我们一目了然就能知道哪些是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哪些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哪些是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出现具体要求)

二、自主探索,对比设计方案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第一组:标注记号法

第二组:分类记录

第三组: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4、对比交流,选择最佳方案

(1)出示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简便。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利用两个交叉的圈表示)

(3)过渡:看来,我们在交流中发现,利用这样一幅图表示报名情况,不仅简便,而且还能从中获取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将方法重新呈现在黑板上。

三、了解韦恩图的各部分意义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2、思考汇报:

3、进一步巩固理解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课件分别出示)

4、教师讲解韦恩图的来历。

四、多种方法列式解决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韦恩图,想出多种解决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指几名同学将方法写在黑板上。

3、学生汇报各种思路方法。

(1)“4+3+5”教师评价:把不重复的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

(2)“7-3+8”

(3)“8-3+7”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7+8-3”: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减3?请结合图示说明。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就这么一个问题,借助直观图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而且通过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弄明白了每一种方法的意思,看到你们收获的一个个学习成果,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我们今天解决的这类有重复的问题在数学被称为重叠问题(板书:重叠问题)。

五、拓展应用

1、出示三年一班报名情况(跑步5人,跳绳7人)

2、提问:参加这两项比赛可能有几人?

3、请学生利用点子图分别演示几种情况。

4、猜一猜:最多几人?最少几人?

5、课件出示集合图的几种不同情况。

6、想一想:如何在含有交集的集合图上表示三年一班的全体同学?

7、想一想:三年一班没参加比赛的同学在图中哪一部分表示?

六、总结延伸

重叠问题说课稿

1.数学广角是新课程增设的内容,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其实它是属于小学奥数的一个教学内容,但是现在要拿来面对班学生进行教学,无疑在内容上要进行简化,在教学上要进行细化,不然的话就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这节课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集合的知识体系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还没有抽象成集合的思想。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所以集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本节课教材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思维力度较强,有一定的挑战性。

2、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说重点与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是: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学生对重叠问题的理解,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我用:

提问诱导法。

直接观察法。

操作发现法。

来组织学生开展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在获得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我们要让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我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

动手操作法。

观察发现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猜一猜,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算一算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重叠的含义,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先出示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估计思维比较灵活的几个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而其他学生在这几位学生的'解释下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身份特殊的妈妈既是妈妈,又是女儿的重叠身份。这样,通过脑筋急转弯为后面学生理解重叠打下基础,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1、观察表格、收集数据。

我用课件出示一张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情况表,让学生观察。

数学最重要的是思考,没有思考的课堂是无效的。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不断深入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解答出现分歧时,激发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探索创造条件。

集合是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是不现实的。这需要老师帮学生搭好思考的舞台。因此,我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先画好了两个不同颜色的集合圈,分别表示报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让学生通过以下几个环节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1、贴一贴,请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把我事先准备好的写好姓名的小纸贴到对应的圈里面。

2、议一议,画一画,小组之间商量一下遇到两种都报的同学,应该把名字放到哪里?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

在学生画的时候,我在课堂巡视,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

3、小组汇报两样都报的同学应该在哪儿,得出结论。

通过前面的活动,我想学生这时会移动两个圈,把它们交叉在一起,把两样都报的同学放在交叉处。这时,我让全体学生一起表扬上台演示的小组,让学生体验生生互评的快乐。

4、我在黑板上指着学生摆好的集合图问一问:蓝圈表示什么?(报语文小组的)黄圈表示什么?(报数学小组的)中间交叉的部分呢?(既报数学小组,又报语文小组的)左边表示什么?更明确地应该怎么说?(只报语文小组的。)右边表示什么?更明确地应该怎么说?(只报数学小组的。)。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学的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是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所以,从小就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的培养。因此,通过五个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思路,明晰集合图各部分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圈出只报语文小组的,只报数学小组的,既报语文小组,又报数学小组的。这样,既美观又直观,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含义。

1、根据黑板上的板书,让学生算出总人数。

有了前面的基础,我估计学生可以很快列出算式8+9-3。这时,我请学生反馈自己的算式,并让他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重点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3。说话其实是整理自己思路的一个过程,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明晰为什么要这么算。

2、归纳揭题。

我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数学广角中的一个重叠问题,同时板书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这样的重叠圈,帮助理解。它又有另一个名字,韦恩图,是100多年前英国名叫韦恩的逻辑家想到,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让你的名字流传千古。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要学习有用的数学,因此,我设计了四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3)书本110页第2题。

这四个练习,从易到难,逐步递进,我相信,学生通过这几个题的联系,可以很好地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提问学生今天我们遇到的数学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特征?都通过了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的?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括。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我整节课的板书就是这样(用手指黑板)。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本节课比较抽象的内容有简洁的文字和图解表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材上安排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任何一堂课在反思的时候,都有成功点也有不足和遗憾。不足和遗憾并不可怕,更多地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他们是一家祖孙三代,在课件中出现具体人物头像。(儿子爸爸爷爷)。

爸爸有两个身份,爸爸他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

二、认识重叠,揭示课题。

三、深度体验,理解新知。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2、师问:刚才参加了抢凳子游戏的有几个人?参加了猜拳游戏的有几人?

一共有几个人参加了游戏?(疑问:3+4不是等于7吗?怎么3+4=6呢?再数怎么只有6个人)(体验“重复”)。

3、师:为了更清楚的`理解算式,让我们借助圆圈来看一下好吗?一个圆圈表示一个游戏活动,标上“抢凳子”、“猜拳”。(维基白板演示)。

4、让参加了游戏的学生把姓名分别拖放到相应位置。

学生利用维基白板操作,只参加了一个游戏活动的学生的只能拖放到对应的游戏圈内。(得到“只”{板书})当既参加了抢凳子又参加了猜拳的学生不知自己的姓名怎么拖放时,请其他同学帮忙,共同创造出韦恩图。

5、引出韦恩图。(出示介绍)你们知道吗,这个图是一个名叫韦恩的数学家创造出来的。你们刚才也像数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

方法2:2+1+3=6(人)【说明每个数代表的意思】。

方法3:3-1+4=6(人)。

方法4:4-1+3=6(人)……。

8小结:同学们发现了数学问题,并想办法用这个韦恩图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重叠问题。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试试吧!

四、联系生活,反馈练习。

1、学习例题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一些什么数学信息?

汇报反馈,并要求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图文结合)。

学生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有序的数一数。

3、身边的问题。

同学们真是厉害,有了韦恩图这个朋友的帮忙,真是方便多了。其实啊,像这类数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出现,瞧!

4、解题小达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学校乡村少年宫开办了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三年级(1)班一个小组,参加声乐小组的有4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3人。猜猜看,这个小组参加声乐、舞蹈小组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为什么?(利用韦恩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重叠问题,(高中还有个名字叫集合)。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谁的表现较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疑问?

七、机动练习,延伸拓展(有时间就组织小组合作完成)。

如果有3张表格,至少要几根钉子才能钉住?4张表格呢……?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材第68页—69页例2和练一练。

1、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序、有效地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初步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有序、有效地思考、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

课件、导学单、教具。

一、复习铺垫。

1、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列式解答。

把720毫升果汁倒人9个同样的小杯子里,正好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数量关系:()个小杯的容量=720毫升。

口头列式解答。

提问:和第1题相比,这道题难在哪里?(第1题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一种杯子里,可以直接用除法计,这一道题是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两种杯子里,题中有两个未知数量。)。

3、揭示课题: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索策略。

1、教学例1。

(1)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先观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根据题意,你。

能找到怎样的数量关系,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数量关系的。

揭示: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证=720毫升。

大杯的容量x=小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x3=大杯的容量。

(2)确定思路。

谈话:我们知道,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要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你有办法把这个问题变得简单吗?请先联系刚才理解数量关系式想一想,再和同学说说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反馈:请把你的解题思路分享给大家。

学生想到的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结合学生的交流,分别作如下引导:

思路一: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

问:把720毫升果计全部倒入小杯,1个大杯要换成几个小杯?把大杯换成小杯后,正好倒满多少个小杯?先画线段图分析。

思路二: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6个小杯换成几个大杯?把小杯换成大杯后,正好倒满多少个大杯?先画线段图分析。

思路三:列方程解。

小结: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上面的几种思路都是抓住哪一个数量关系展开思考的?像这样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方法,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假设)。

(3)列式解答并检验。

谈话:选择一种方法完成解答,并检验解题的过程和结果。

完成解答后,让学生说说列式、检验的方法和结果。

(4)回顾反思。

(5)教学第二种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指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以及列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6)比较和回顾。

提回: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2、完成“练一练”。

(1)出示题目,提问: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可以怎样进行假设?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完成解答,教师巡视。

(2)让不同思路的学生展示自己解题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问?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

主备人。

赵越。

课型。

新授。

时间。

2016.11.1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良好意识和能力。

难点。

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内容。

环节。

学习流程。

学生活动。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二、创设情境。

三、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四、知识应用,扩展提升。

五、当堂达标。

六、畅谈收获,寄语。

总结。

老师每天做家务要用20分钟,听音乐10分钟,做完这两件事情需要多少分钟?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安排,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大大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那今天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沏茶问题》。

1.出示数学书104页例1的情境图。

2.出示沏茶的工序。

怎样才能最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1.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设计方案,完成学习单的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设计思路。

(3)选择最优方案摆在黑板上,准备展示。

2.小组展示。

3.师生共同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窍门。

4.讲解流程图。

5.总结。

1.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2.小对子互相说一说。

3.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统计结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请把你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学生自由回答。

引出“同时”

学生自由回答。

引出沏茶的工序。

学生独立用工序图摆一摆,说一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小组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选择即合理又省时的方案进行预展。

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窍门。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练习。

用“先……再……然后……最后……”表述。

学生畅谈收获。

顺序。

同时。

时间。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3、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数学学习情感。

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求两类事物搭配的方法。

探究两类事物搭配的规律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2、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举办“华罗庚数学金杯赛”,可参赛的对象只有六、七年级的同学。为了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三(1)班开展了争创“数学小能手”的比赛,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同学获奖了。(显示五位同学)男女生情况怎样?(3女2男)。

3、设疑:学校五月份将评选校级“数学小能手”,假如在这5位同学中选1名男生和1名女生参赛,你准备怎样选?(学生说一说)。

4、刚刚你们说的每一种选法其实都是一种搭配,除了他们说的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搭配的方法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板书:搭配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教学内容重新组织了一下。我以最近的华杯赛谈起,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以评选“数学小能手”为线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二、合作探究,初步感知搭配,体会有序思想。

1、分类:既然要选择1男1女参赛,而图中男女混合在一起,眼花缭乱不易分辩,看来有必要先把他们……(演示分类),这样男女生就一目了然了。

2、合作探究:那下面我们就来动手找一找,看看有几种搭配方法?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3、全班交流:一组汇报,其余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对他们的搭配有什么见解?(请搭配方法不同的同学上台展示:无序、有序)。

4、比较方法: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的搭配方法?他们在搭配时注意到了什么?(有顺序的搭配)怎样的顺序呢?(先选女生,分别与男生搭配;先选男生,分别与女生搭配)。

师:是呀,正是因为他们在搭配时注意到了一定的顺序,所以会把这六种搭配方法毫无遗漏的记录下来。而且这样搭配更有条理。在数学上,这样思考的方法叫有序思考。(板书:有序)那么像这样有序地搭配、有序地思考有什么好处呢?(不重复不遗漏)。

5、小结:看来先固定一类人的方法确实不错。老师也想来尝试一下。把3位女生和2位男生进行搭配,可以先选女生有序搭配(演示);也可以先选男生有序搭配(演示)。

6、你们能像刚才这样,先选定一类人,把男生和女生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学们按新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自由观察、思考、选择,用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等形式对有几种搭配方法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在相互启发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得出共有六种搭配方法,通过不同搭配方法的比较,感悟有序搭配的好处,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精神。在方法、练习上,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三、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

1、讨论:教师发现你们刚才在摆学具和记录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并不是都会有学具给你摆,为了节约时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同桌可以商量商量。

2、尝试:请大家用自己想到的、更加方便的方法在作业本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方法吧。(学生表示,展台展示,学生说说每种符号各表示什么)。

3、比较:这么多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简洁方便)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来表示实物的方法更简单明了呀。

4、归纳:老师是用简单图形表示的。用三角形表示女生,用长方形表示男生。把3位女生和2位男生搭配,可以先选女生有序搭配,也可以先选男生有序搭配。

设计意图:教师紧紧利用学生的动手制作成果,创设再次动手操作情境,体验符号在记录中的作用。由于是自己劳动所得,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优秀的设计方案让你耳目一新、赞不绝口。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力源泉。最后我想用三句话来表达心中的`感悟:那就是,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四、尝试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小结:有时,当搭配的结果很多时,要注意选择最合适的搭配方案。

设计意图:借助真实的生活情境,请学生帮助设计行走路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通过表述具体路线有困难,自然而然想到用符号帮忙。既巩固了有序思考的方法,又渗透符号在数学中的作用,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变化,体会总结搭配规律。

(2)师:如果有10种搭配方法,你认为笔和书签可以各买多少?(学生交流)。

小结:通过刚才的这些变化,你发现搭配的方法数与什么有关?(与笔和书签的数量有关)那笔和书签的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笔的数量与书签数量的乘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

(3)揭示课题:一种事物的数量与另一种事物的数量相乘所得的积就是两种事物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搭配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从实物图形到数学建模来解决问题,通过变式对比练习,强化学生对搭配规律的理解。从中找到事物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五、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呢?(想问题要有序思考、乘积即搭配方法)。

六、联系生活运用。

1、思考一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有关搭配的问题?

2、生活中搭配的现象可真多,饮食的搭配可以让我们吃的更好、更有营养;服饰的搭配可以让我们显得更美、更有精神。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服饰的搭配,做一次小小服装设计师。(演示书本51页第2题)。

设计意图:服饰的搭配是生活中常见问题,通过对上装与裙子、上装与裤子的搭配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再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真切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七、拓展延伸。

1、谈话:搭配的规律,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运用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不陌生吧?一开始他们是怎么比的呢?(齐威王和田忌用上等马—上等马,中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下等马)。

2、我们今天也学习了搭配的规律,如果任选齐威王的一匹马和田忌的马搭配比赛,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哪9种?(学生交流——口述回答——演示)。

3、田忌连输了三场,觉得很郁闷,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可是后来在一位高人的指导下,又进行了一次比赛,却赢了齐威王,你知道他运用了什么方法吗?把你想到的方法用连线快速地记录下来。(学生动手操作记录)。

4、(学生汇报方法,多媒体演示)。揭晓:这位高人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

5、我们发现,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是太自信、太大意了,他在第一场赛马后没发现问题,假如他看出了田忌的想法,那么在第二次比赛中途还有没有取胜的方法?(讨论方法,学生口述)。

设计意图:巧妙的利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分层进行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学生参与思考,参与研究的热情,又为搭配规律的运用做了深入细致的铺垫。同时渗透了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思想教育。

《重叠问题》说课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2.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3.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对集合图的理解,并学会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对集合图各部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我们三(2)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老师想给大家来脑筋急转弯,你们敢不敢挑战?

(二)、设疑,探索新知。

1、设疑:

三(1)班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语文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组的有9人,三(1)班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17人,并板书算式)。

2、新授例1:

真的是这样吗?老师课前对三(1)班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情况进行调查,请看统计表。

出示例1、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1)看清楚了吗?哪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到底有几人?(14人)刚才不是17人,现在只有14人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统计图看出有三个人是重复的,要减去)。

(2)同学们,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情况用统计表来表示不是很明显,用图表示就更清楚了。

教师边说大圈图边说意义,我们可以用红圈表示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蓝圈表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把3位重复的学生点成红色,再抛出问题,那杨明李芳刘红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我们该怎么表示呢?(重叠起来)。

(3)弄清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现在你能说说这幅图中每部分表示什么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指,并区分清参加语文小组学生和只参加语文小组学生,和把参加语文小组分成两部分。谁再来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同桌也指着练习纸上的图来说一说。

大家都能说了吧,指名说一说边说边写出相应的数量。

学生把算式列在练习纸,然后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其中第一个-3直接写成红色。

再指名说说各算式表示的意思。其中第一个算式请2~3位学生说一说,并说说下面两组算式共同点是参加一个小组的人数+只参加另一个小组的人数。

(5)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就是数学中的重叠问题。(指板书)这些人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就是重叠问题的重叠部分。

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重叠问题,最早是由一位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想出来的,后人就把这样的图称为韦恩图。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今天一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图来理解。

(三)、练习。

1、其实像这样的重叠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请看:

你从题中得到那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反馈不同的解决方法。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表扬圈出来的学生,这样先把重叠部分圈出来,看起来更加明显,算式也不会列错了。

其实这样的题用韦恩图来表示会更清楚。(课件演示)。

2、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今天一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也通过画图来理解。(练习纸)。

反馈后师问:这几道题的解决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总数=两部分之和-重叠部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果想说学生较多,就同桌说一说。

(五)拓展题:

同学们表现那么出色,我们再来挑战一题怎么样?

出示课件,说说有哪些信息?同桌讨论讨论,拿出自己的文具摆一摆。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并课件演示。

如果刚才的例题为:

《重叠问题》说课稿教案

教材上安排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任何一堂课在反思的时候,都有成功点也有不足和遗憾。不足和遗憾并不可怕,更多地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当我请学生仔细思考老师在选拔5名同学踢毽子和6名同学跳绳时可能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有些同学开始想到了重复选择的现象,从而初步对总人数是11人这个答案产生了初步的怀疑。接下来出示三(1)班的学生名单,让学生观察。从而找出重复的运动员,再问:现在你还肯定是11人吗?学生从当初的毫不犹豫到了犹豫不决。而我此时也没有及时给出答案,而又创设了另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一次任务来引出韦恩图,在通过认识韦恩图各部分来计算总人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的碰撞中得到发展。学生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学习动机得到激励,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借助直观图成了我这堂课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重要策略。我通过以上过程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再解决问题。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应允许学生存在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在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也有一部分同学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还有一些同学用一部分减去重复人数再加另一部分。在这里我采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的方法。特别留意算法很特别的学生,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新课改下的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固定的运算方法,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重叠问题》说课课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和你们的交流,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咱们班的同学既聪明又勇敢,这节课老师就要来验证一下了,准备好了吗?不错!同学们都知道,老师不怕谁呀?(大灰狼)就怕谁呀?(小绵羊)。希望今天能看到你们积极活泼可爱一面,将有许许多多的小礼物等着你们哦,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二、拓展方舟。

前几天呀,老师遇到了一个小问题,你们愿意帮帮我吗?非常感谢,请听题:两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为什么呢?好,你来说,生1.教师总结可能妈妈带着未出生的小宝宝一起看电影了,生2教师总结也可能是妈妈带着未成年的小朋友来看电影了。生3教师总结:听明白意思了吗?你重复一遍。教师总结:也可以说妈妈又几个身份,?对,2个、哪两个?妈妈女儿。也就是说她的身份重复了,她既是妈妈又是女儿。

三、游戏解决重点难点。

1.刚才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难题,老师非常的高兴,想和你们一起做个抢椅子的游戏,喜欢吗?先别着急,请看游戏小规则:1参加抢椅子的'同学围绕椅子转,抢到椅子为胜,直到分出冠军2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3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准备好了吗?好,你来,同学们2个人抢2个椅子能完成游戏吗?恩,人少,那我再多找几个,一不小心叫多了,怎么办?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恩,我们呀可以让他们几个玩猜拳游戏,好,你们4个进行猜拳游戏,胜出者接着参加抢椅子游戏。很可惜,你们三个一起随同老师当小评委吧。

(为他们加油)争夺冠军的时刻到了,最后恭喜这位小朋友,你拿到了这次的冠军,送给你一个小礼物。

2.刚才呀铜须门玩的非常开心,这时老师要来刁难一下你们了,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参加抢椅子游戏的有几人?参加猜拳游戏的有几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游戏?到底是7个还是6个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下:老师这里有两个呼啦圈,请参加抢椅子游戏的同学站在这边,参加猜拳游戏的同学站在那边,引起矛盾冲突,其中的一个小朋友该怎样站?分成两部分行吗?嗯,两个都有,这主意不错。

3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圈子里是,这个圈子里是()重叠的这一部分是(),这一个小半圈里是()这一个小半圈里是()好,为你们鼓掌,你们根据现在的这种情况画个几何图形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画个几何图形。

4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画的情况。

5教师根据画的情况出示图进行总结。

6一起回顾一下,你们能为这些图形起个名字吗?其实呀,早在很久很久之前,这个人就发明了这些图形就是韦恩图,是表示封闭图形及其关系的图形,便于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重叠问题。

7总共有几个人参加了游戏,小组讨论一下有几种计算方法,学生说教师板书。

四、课堂练习。

五、刚才呀同学们都沉醉在这种重叠美中。

是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重叠美,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希望同学们能用智慧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结束课堂,好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重叠问题》教案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例如在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所以集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本节课教材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思维力度较强,有一定的挑战性。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整理图表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获得数学学习体验。

2、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韦恩图)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对重复部份的理解。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集合的抽象性是在它最终形成结论才具有的,而在结论形成过程中,必然以大量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课堂上我们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从整理凌乱的名单——反馈整理好的名单——圈语文和数学兴趣组的名单——课件一步步演示集合的形成),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叠,并顿悟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获得数学学习体验。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数学的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是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贯穿整个数学体系的始终。所以,从小就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的培养。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反思今天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严密性,如解读韦恩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大圈是表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参加数学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小组都参加的,课堂上时时注重学生严密的思维。

3、另外一个体现就是:教学中要注意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数学中的思维定势对于形成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有必要的,但思维定势也限制了学生思维创造性,这种情况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所以,今天在课的最后,故意留点疑问,布设陷井,让学生踏进陷阱,再让让学生发现解答这道题目是不需要考虑重复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我们认为反而克服学生思维的定势,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长此以往,学生会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

4、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情境具体分析.最后的2道题目对这一句话有了很好的诠释。一道是重复的,而且重复的人数有好几个可能,这就需要用到今天学的重复知识来解决。而另一道是不需要考虑重复这种情况的。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重叠问题》的设计新颖,我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来恰当的确定教学目标。为了便于教学目标有效的落实,本节课从问题的引入到问题的拓展都紧紧围绕游戏来展开。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感受到用集合图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由于本节课弱化了让学生探究、经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的环节,就给学生留足了时间,来让学生交流、反思,体验“韦恩图”的价值和拓展对“韦恩图”的认知,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本节课充分的落实了简单的设计,深刻的.引领的教学理念。具体说有一下特点:

本节课的设计意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让学生贴一贴,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韦恩图的表象,从而真正达到图、文,算式的有效结合,既沟通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让学生体会到、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本节课我把让学生经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调整为: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沟通已有知识经验间联系,来让学生感知“韦恩图”价值、作用以及运用“韦恩图”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是基于该教师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基础上的。首先,学生在一到三年级都没有接触过让学生经历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如线段图、表格等,学生较多接触的都是一些实物图片,在学习新知时自然也不会想到用两个抽象的集合圈来表示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的,而更多的是用文字或创造一些文字加图的形式来表示,其次,学生在一二年级积累的经验往往都是计算和数数,更何况问题情景中是让学生“算”人数的,学生自然要用到以前的计算方法了,同时学生在这之前也初步接触过一些统计表,而统计表所用到的数据也都是各自独立的互不包含的,直接用加减法就能解决的。而今天要用加减法解决两个量中出现互相包含关系的题时,自然有一定的难度了。

总之,我溯本求源,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寻找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导入环节寻找出新知生长的结点,既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感知新知的生长点就在此而生。在探究环节,让已有的知识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助力器。课前需要知学、然后再知教。怎样去知学?又怎样去知教?是需要课前花足时间去思考的事情。知道了要学什么,怎样去学,方知该怎样去教!

《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数学广角新增加的内容。教材的编排顺序是,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重叠问题”以前是属于数学兴趣课的内容,所以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而现在是放在数学教材里,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完全教学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借助直观图”成了我这堂课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重要策略。那么如何“借助直观图”呢?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任何一堂课在反思的时候,都有成功点也有不足和遗憾。不足和遗憾并不可怕,更多地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重叠问题》说课稿教案

(广西来宾武宣县实验小学韦俏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

的总人数,从而认识重叠问题,初步体会集合思想。集合是比较系统的、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限于认识水平,三年级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设计理念:

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活动过程力求朴素、简约、有效。

教学目标:(1)读懂集合图,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2)会用集合图表示事物,借助集合图理解数量关系;

(3)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会用集合图表示事物。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课件出示:

三(3)班参加学校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名单:

50米黄灿灿黄莹莹钟杨克陈知桐潘姿宇。

100米黄灿灿黄莹莹钟杨克方芳舜左东艺。

仔细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吗?(指导学生读统计表,获得以下信息:)。

参加50米的有()人,参加100米的有()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人。(为什么是7人而不是10人?由此引入新课)。

二、深入探究。

1.借助“运动员签名”游戏,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以上参赛运动员的组成情况。

(1)出示空白的集合图,让学生说说看,从这个图中你看懂了什么或者想提出什么问题?

(2)请运动员上来签名。

2.在集合图下引导学生求出两项参赛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

5+5-3=7(人)。

3.追问:为什么要减3?

4.学习课本例1.课件出示:

(1)让学生观察下图,问:你看懂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结:语文小组有(8)人,数学小组有(9)人,两个小组一共有()人。列式:8+9-3=14(人)或5+3+6=14(人)。

(3)用课件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语文小组的人数+数学小组的人数-重复的人数=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4.归纳并揭示课题:重叠问题。

三、实践应用。

1.下面那些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那些在水里?

2.练习二十四第2题。

3.小明和同学们排成整齐的方块队型做操。

(1)从左边数他是第7个,从右边数他是第8个,每行站了多少人?

(2)从前边数他是第6个,从后边数他第5个,一共站了多少行?

(3)根据以上两个信息,可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在做操?)。

4.脑筋急转弯:两对父子去参观动物园,他们只买3张票就可以进去了,为什么呢?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