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之歌教案设计(实用21篇)

雏鹰之歌教案设计(实用21篇)

ID:7062170

时间:2023-12-07 05:26:13

上传者:文轩

教学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提升。下面是一份经过多年实践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牧童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xxx.x|xx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你能为这首歌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吗?2.出示课题《牧童之歌》。

3.欣赏天山美景(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节奏练习。

1.解决节奏难点。

2.初听音乐,跟随音乐合奏。3.对比节奏。

(1)出示,马蹄和xxx.x|xxx.x节奏型。(马蹄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老师告诉你这个就是八分附点音符,用手势提示并弹舌练习。

师:第三x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要唱的'短一些。

4.完整拍出歌曲的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

2.出示歌谱。

(1)按节奏读词。

(2)用“啦啦啦”模唱歌曲旋律。

(3)对比八分附点音符和四分音符演唱区别。

四、歌曲表现1.舞蹈创作与表现。

过渡句: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

创编过程,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骑马动作:举鞭(扬鞭)加鞭挥鞭。

学生学跳并表演。师生共同表演。

2.加圆舞板、响板、串铃来表演。

3.乐器组、舞蹈组、合唱组来展示。

师小结: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使歌曲更丰富,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五.教学小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民族地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今天我们通过音乐了解了生存在不同地方牧童的生活,最后让我们也来学做一次小牧童,骑上马儿去放牧。学生在《牧童之歌》音乐中离开教室。

小学语文《树之歌》教案设计

目标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目标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目标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

这是一组“木”字旁归类识字。把树木的名称集中在一首诗歌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树木的汉字,感知不同树木的名称。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而言,一年级已经有了积累,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生字,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从而更好地识字。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1、通过借助图形识字,交流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达到正确认识“梧、掌、疆”等15个生字。

2、通过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在田字格,达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杨、桐、枫”等10个生字,认识“木”字旁。

3、通过听教师读课文,达到会写会认识生字。

环节学习过程,评价要点

环节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5分钟

活动一(5分钟)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认读生字,识记生字13分钟

活动一(5分钟)

1、图文对照,认记生字。

看图读字:

1)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

2)借助图片认读生字,并知道生字的意思。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正确组词。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8分钟)

同桌合作认字:

同桌合作认读生字,互改对方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正确组词。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学习生字,规范书写12分钟

活动一(12分钟)

1、小组合作,学写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看清字形,注意间架结构和占位,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读生字10分钟

活动一(10分钟)

1、抢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开小火车读生字。

3、读课文。读准字音,读熟生字,能说出自己的愿望。

评价目标三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傣家人的生活。在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傣家人的生活,体会他们对竹,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二、复习旧知(利用“闯关”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三、读中悟,悟中读。

1.学习第一句。

(1)导语:同学们,来到美丽的竹乡,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竹楼。

(2)媒体播放竹楼的图片。

(3)当学生陶醉其中时,让学生在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2.学习第三句。

(1)导语:傣家人不仅住在美丽的竹楼里,而且他们吃的饭也是用竹子煮出来的。

(2)你们吃过竹筒饭吗?好吃吗?

(3)播放各种各样的竹筒饭,人们享用竹筒饭时的模样。

(4)指名读这一句话。

(5)播放悠扬的竹笛声,让学生和着笛声有滋有味地进行朗读,同时也把傣家人的幸福生活记在心中。

3.学习第二句话。

(1)出示第二句话。读“风筝”、“箩筐”这两个词,知道这两种东西都是用竹子做成的。

(2)在美丽的竹楼上,妈妈正在画风筝,她画出了什么样的风筝呢?

(3)妈妈画出的风筝多漂亮啊!我们来夸夸妈妈吧!

(4)爸爸也没闲着,他正在编箩筐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制作的箩筐吧。

(5)播放各种各样的箩筐,感受傣家的手之巧。

(6)读第二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

(1)教师导语:傣家人从小生活在竹乡中,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竹子。

(2)播放傣家娃娃坐在竹篓中的情景及其生活情况,教师旁白。

(3)指导读:傣家儿女最爱竹”这句话。

(4)教师导语:傣家儿女最爱竹,他们还用自己的巧手,将竹子制作成许多富有特色的竹制品,让家乡的竹子和竹制品走出家乡。

(5)播放琳琅满目的竹制品。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5.教师总结。

6.指导背诵。

四、写字。

1.学生观察“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竹乡之歌》是北师大版小学第二册新增的一首儿歌,编排在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学习带有竹字头的字词,避免了以往归类识字时只有图、字的单调性,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结合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题,以多样识字、趣味识字和自主识字为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精心教学设计和教学,有了不少收获。

本课的第一个亮点是猜词游戏。对于“篱笆、彩笔、风筝、笛声、竹筒、箩筐”这几个词,学生有的非常熟悉,但有的一知半解,有的根本闻所未闻,为此我运用了猜词游戏,其一,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无论什么游戏内容,只要摊上“游戏”这两个字,学生总会精神一振,兴趣盎然;其二,在说词中学生要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体验,体现了大语文的新理念,同时还要组织语言,不能出现所说词中的字,需要思维的快速运动,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再者其他同学要边听边猜,还要想想自己可以怎么补充,培养了认真听讲且边听边想的好习惯;其三,游戏的奖励是观赏相应的`图片,图形与文字有机结合,在这个游戏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口、眼、耳、脑等各种器官,而且把识字教学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图片资料相联系,与学生的语言积累相联系,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

本课的第二个亮点是学生的多样识字。俗话说,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学生的识字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自由识字和自主识字,只要你喜欢,用什么方法都无所谓。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说一说,各种方法齐上阵,同一个字不同的角度,学得不亦乐乎,而且学得实在。

当然,世上本无完好无缺的课,比如学生的感情朗读还不是很到位,时间关系,为了展示课的完整性还有一部份生字没有学习,但只要每堂课学生都有收获,那其实也不必太在乎课上完了没有,反正未的还能再继续。

《七子之歌》教案设计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纽约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写作这组诗篇的时候,正值闻一多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的他,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使他更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也使他更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这组《七子之歌》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写完《七子之歌》的第二天,闻一多就在写给好友梁实秋的信中将之称为“国家主义的呼声”。

之后不到两个月,也就是1925年5月,闻一多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他提前结束学业,就是为了早日投身到报效祖国的行列当中。6月1日,他乘坐的轮船停靠在上海码头,闻一多踏上了祖国的土地。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天前这里刚刚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上海的马路上仍然血迹斑斑。一个满怀热情回国实现理想的青年就这样被巨大的失望乃至绝望所笼罩。7月4日,《现代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闻一多回国后的第一组爱国诗作,其中,就有这组《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发表的时节,正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期。因此,一问世立刻就引起了强烈共鸣。诗人自己未曾预见的是,《七子之歌·澳门》在70多年后的今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被谱成歌曲,作为年12月20日迎接澳门终于回归祖国怀抱的主题歌广为传唱。

【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

《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中领悟什么是雷锋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学习的执着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4~6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2、师生对话。

3、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普通的名人,他194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不满7岁成了孤儿。在旧社会,他受尽苦难,新中国培育了他。19岁当上汽车兵,二十二岁的年轻生命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定格。这位解放军中的普通战士,用短暂而平凡的一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好榜样,他身上的魅力不仅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2、再读诗歌,勾划出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里交流。

三、学习诗歌:

1、读了诗歌,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士兵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2、结合理解诗句中的“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体会。

3、小组交流。

4、集体反馈。

(“一滴水”看出他的无私奉献;“刚展翅的鸟”看出他对党的忠诚;“才点亮的灯”看出他的好学上进,螺丝钉精神;“刚敲响的鼓”看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点拨拓展:

a朗读段落。

b补充:你不为自己编歌曲,只为;。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只为();。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只为();。

你不为个人留一滴泪,只为()……。

c朗读体会。

d拓展: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6、朗读指导。

(1)师生配合读。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2)启发创作:

你,百花园中的();。

你,皇冠上();。

你,();。

你,()。

7、读完最后一个小节,你们体会到什么是“雷锋精神”了吗?

8、生互动发言。

9、师总结:任何社会都需要美好的`情操。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他有着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他的价值在于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四、总结课文、

1、生自由读《雷锋日记》的精彩片段。

2、谈感受。

3、师导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样,当他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保尔.柯察金(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4、请你写上一句心中的赞歌献给雷锋。

五、作业设计:

1、摘抄《雷锋日记》中的名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

2、请你运用你的灵感和才思,创作小诗《幸福从哪里来》。

板书设计:雷锋之歌他是: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电亮的灯刚敲的鼓。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引读: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2作业:练习写诗句: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诵《长江之歌》。

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我家住在竹楼上,青竹篱笆花围墙。

妈妈彩笔画风筝,爸爸巧手编箩筐。

傍晚山间笛声起,竹筒饭熟正飘香。

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积累一个常用的偏旁,通过带竹字头的字体会汉字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11个,写字7个。

教学难点:

练习运用学过偏旁推知字义,继续培养学生揣摩字形的习惯。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复习导入。

2、开火车读卡片。

3、说说这些字为什么带草字头和木字旁。

二、新授。

2、自学第一部分内容。

(1)圈出自己暂时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2)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不认识的字。

(3)板书全文:红色的字为什么都带有竹字头?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关吗?

(4)记一记笛。

3、检查反馈。

4、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比一比,组成词语。

(1)学生自已读一读。

(2)观察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小组内交流。

(4)说说它们的偏旁为什么不同。

(5)你用这些字还能组其它的词吗?

5、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是由竹字头和哪些字组成的。

(2)讨论笔画笔顺,观察竹字头的写法。重点指导笛。

学生独立写。

1、学生各自拼读音节。

2、填空,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三、展示。

把你在生活中抵到的带有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介绍给大家认识。

板书设计:

《牧童之歌》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其乐于和参与电影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和特点。

2、能力培养:聆听《悍牛与牧童》这首动画音乐。能体验、领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影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电影音乐的主题思想,在乐曲中运用了人的声音和乐器混合在一起的效果,让学生体会其乐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乐曲的背景简介、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短笛等。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悍牛与牧童》的音乐。

1、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人声、笛声、牛叫、打击乐器。)。

2、根据对音乐的理解选配画面。

3、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音乐所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思考:(1)壮汉们驯服不了牛时,音乐是如何表现的。(音乐极不协合,旋律出现了半音关系。)。

(2)牧童驯服了牛时,音乐又是如何变化的。(音乐平稳流畅,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音乐的表现选择画面,讲解音乐表现的特点,让学生真正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4、为什么只有牧童驯服了牛,说明什么道理呢?

(1)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人与动物要沟通,人要发解动物,爱护动物,带给我们最深的是人与动物、大自然间的和谐与质朴的关系。)。

(2)实践与创造。

看几段动画片片断,你觉得用什么音乐相配好?并作下列练习:

(3)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电影音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学习一些电影音乐,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来探讨。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长江之歌教案教学设计稿

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连贯,并注意音量的变化。2、学会5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2、我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3、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2、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三、理清课文重点第一节第一层,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第二节第一层,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第一节第二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第二节第二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四、指导写字。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学生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各自轻声试读课文。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学生通过朗读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争当雏鹰小卫士队会教案设计争当小卫士的手抄报

活动目的:通过说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要求学生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争当绿色小卫士。

活动准备:小品、歌舞、问答题、建议、相关环境问题。

主持人:陈鹏、陈茹菲。

活动过程:

一、各小队检查人数。

陈鹏:六(4)中队环保主题队会即将开始,各小队报数。

小队长:(出列)立正,稍息,立正。报数!(小队报数)。

立正。

(跑到中队长面前,敬礼)报告中队长,

第一小队原有少先队员(10)人,实到(10),报告完毕。(敬礼)

陈鹏:接受你的报告。(敬礼)

(以此类推)。

陈鹏:全体稍息,报告辅导员,我中队原有(31)人,实到(31),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想请你一道参加“我是绿色小卫士”主题队会,报告完毕。(敬礼)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很高兴参加你们的活动,希望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

二、出旗,敬礼,唱队歌。

三、陈鹏:六(4)中队“我是绿色小卫士”环保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无垠宇宙间,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地球。地球上,有辽阔的海洋,茂密的森林,广阔的田野。在阳光雨露的照射和滋润下,到处生长着动物、植物。人们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我们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物产丰富的家园而庆幸。

(地球听到后上场):你们是在说我吗?

陈茹菲:请问你是?

地球、沙漠、森林、海洋自我介绍。

合:啊?怎么会这样?

(队员):我们也有话说。

说说了解到的环境问题。

主持人:难怪地球要唉声叹气了,人类也太不懂得珍惜了!远的不说,我们身边也有乱扔垃圾的现象,请欣赏小品《香蕉皮的故事》。

主持人:我们的校园整洁美丽,因为同学们都不乱扔果皮纸屑。要想我们生活的家园也干净起来,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也做到这一点。不过要真正保护环境,我们得了解些相关的环保知识。

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环保知识问答,看看大家对环境保护了解多少?

(环保知识问答)。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对于环保知识了解得还是比较多的。我们来听一听,地球妈妈去赴宴的故事。

主持人:我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了让天空明净,河水清澈,让地球妈妈青春常在,请同学们为环保献一计。

10个同学谈。

主持人:很多同学提到了,我们要植树造林,为家乡增添绿色。对啊!树木能净化空气,减弱风力,阻挡灰尘,减少噪音。

下面请听诗朗诵《春天,我们栽下一棵树》。

倡议:是啊!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让我们一起唱出环保新童谣。

(全班环保拍手歌)。

主持人:让我们像童谣中所唱的.那样,用双手装扮美丽的校园。也让我们行动起来,装扮蓝色的地球。

(合)保护环境,构建一个美丽、洁净的和谐家园。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让家乡绿起来,让地球漂亮起来。

结束部分:绿是生命。绿是有爱。绿,从同学们的手中诞生,大家共同创造绿色的天地。绿,在同学们的手中延伸,我们让绿色充满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描绘家园的美好蓝图。

四、辅导员讲话。

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

五、陈鹏:退旗,敬礼,奏乐。

六、主持人宣布:六(4)中队“我是绿色小卫士”环保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欢乐轻快的歌声演唱《牧童之歌》,表现哈萨克族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草原下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2.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牧童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句的长音处用动作或者打击乐参与。第三乐句中四次在弱拍上出现的附点八分音符连续歌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的鲜明特征。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随新疆音乐跳舞进教室,投影仪同步显示新疆的特产)。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图片中的姐姐是哪个地区的人呢?说到新疆,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新疆的民俗文化。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漂亮吗?新疆的服饰很漂亮。但新疆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天山牧区,景色可美啦。

(4)出示“天山美景图片”4‘张,《牧童之歌》伴奏作背景音乐。

第一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第三张:天山有近3亿草场,是我国优良的牧草宝库。

第四张:放牧归来,走进毡房,主人就会用奶茶、奶酒盛情款待。

过渡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就像这首诗里说的。有谁跟音乐有感情的朗诵一遍呢?

学生:红太阳,从天山慢慢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抑扬顿挫)。

二、节奏练习。

师:读得真好,听,小牧童骑着骏马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

学生:你能听出音乐中的“马蹄”节奏吗?

师:跟老师读一读。

xxx.x|xxx.x|。

跑跑知了跑跑知了。

师:谁能告诉我第几个的音读的最长,第几个的音读的最短?

师:说的对不对呢?来听听小马的评价。

小马:第三x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要唱的短一些。记住了哦!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马跑步的声音(连续读4遍)。

师:模仿得真好。

大家想想看,小马从遥远的天山向我们跑来,它的声音会越来越……(大)音乐上称为强。

当小马向远方跑去呢,声音会越来越(弱)。

师:下面,听老师来表现一下,小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马蹄声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

1.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就像一首歌里唱的。

345.6|543.2|123.4|321.7|跟着老师模唱一下。

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

2.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出示曲谱(我们来欣赏一遍)。

师: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速度是怎么样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这首歌曲的词写得很美,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读……有抑扬顿挫,有按节奏的)。

4.带上你们的耳朵和心,我们来跟着范唱开口默唱,想一想,小牧童是怎样的一个人。

5.生聆听并回答.(得意,骄傲,英勇,英姿飒爽。表现欢快,高涨。)。

6.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先跟着老师的琴声,用说悄悄话的声音用lv来哼唱。

第二遍哼唱时,找出你唱不好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7.接口唱,完整唱。

总结:音乐速度的变化,使得歌曲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得丰满。

8.舞蹈创作与表现。

过渡句: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

创编过程,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骑马动作:

举鞭(扬鞭)加鞭挥鞭。

学生学跳并表演。师生共同表演。

四、欣赏《牧童短笛》。

(1)导入,师:《牧童之歌》里面的牧童生活在新疆,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的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江南水乡放牧图)。

(2)初听:这段音乐分为几段?情绪有没有变化?

(3)介绍作品。分段听,用乐器伴奏。

(4)比较听赏《牧童短笛》与学唱《牧童之歌》的不同感受。

五、总结。

争当雏鹰小卫士队会教案设计争当小卫士的手抄报

活动目的:

1、用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现象。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队员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意识和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材料,用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现象。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3、各位队员准备节目。

活动过程:

中队长:全体起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中队长: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少先队员56人,实到56人,报告完毕。主题中队会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请参加我们的队会。

中队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很高兴参加今天的队会,并预祝队会圆满成功。

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敬礼。(放出旗曲)礼毕。

中队长:唱队歌。

中队长:“四六”中队“拥抱科学”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有请两位主持人。

主持人1:迎着灿烂的朝阳。

主持人2:迈开轻快的步伐。

1: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2:插上科学的翅膀在天空自由飞翔。

1:科学为人类播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

2: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1: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社会里,你们知道吗?(队员介绍身边的科学现象。)做小实验。(2个)。

2: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们知道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吗?(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1: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队员讲科学家的故事)(队员们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他们。)。

2:是啊,科学是无穷无尽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科学小故事。《蚯蚓有眼睛吗?》和《录音机的`新发现》。

1:好的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科学技术的发现更是如此。

2: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肯动脑筋,勤于实践,也会有科学发明。将来也许还会成为一位科学家哟!现在让队员们一起来做“抢答题”。

1:队员们在这一环节中表现得非常出色。科学在不断发展,公元16世纪,一名叫元福的中国人想飞上太空。公元20**年10月15日,神州5号飞船,把杨利伟送上太空。“神州5号”有许多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许多科学难关需要我们去攻破。为此,你该怎样做呢?(队员畅谈理想)。

1:队员们都说得很好。

合;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

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从小热爱科学。

2;下面请欣赏诗歌“歌颂科学发展”

1: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愿望。

2:学习科技、发展生产力是我们每个队员的心声。

1:我们是未来的开拓者,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2: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善观察、勤思索、勇创新。

合: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展翅翱翔,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最后;歌拌舞“雏鹰之歌”

中队长做队会决议:亲爱的队员们,通过今天的队会,我们知道了科学的重要性。我们离不开科学,让我们拥抱科学,从今天开始做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的好队员。

1;下面有请中队辅导员讲话。

队员们,今天的“拥抱科学”主题中队会开展得非常成功。我希望今后大家能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拥抱科学,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呼号。

退队旗。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竹乡之歌》是北师大版小学第二册新增的一首儿歌,编排在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学习带有竹字头的字词,以多样识字、趣味识字和自主识字为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精心教学设计,有了不少收获。

本课的词语教学,对于“篱笆、彩笔、风筝、笛声、竹筒、箩筐”这几个词,学生有的非常熟悉,但有的一知半解,为此我运用了猜词游戏,在说词中学生要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体验,体现了大语文的新理念,其他同学要边听边猜,还要想想自己可以怎么补充,培养了认真听讲且边听边想的好习惯;观赏相应的图片,图形与文字有机结合,在这个游戏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口、眼、耳、脑等各种器官,而且把识字教学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图片资料相联系,与学生的语言积累相联系,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学生的多样识字。俗话说,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学生的识字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自由识字和自主识字,只要你喜欢,用什么方法都无所谓。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说一说,各种方法齐上阵,同一个字不同的角度,学得不亦乐乎,而且学得实在。

争当雏鹰小卫士队会教案设计争当小卫士的手抄报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革命英雄以及革命英雄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知道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育学生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从小树立服务意识,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光,为社会效力,在学习中争当文明好少年、争做时代先锋。

活动形式:讲故事、朗诵、相声、歌曲演唱等。

活动准备:节目排演,收集有关资料。

主持人:郭昕睿李佳豪。

一、整理队伍。

1、中队长: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清点人数。(小队长: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2、各小队长报告中队长。

3、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请归队。

4、中队长:报告辅导员,四(3)中队原有58人,实到58人,报告完毕,请指示。

5、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活动按中队委的计划进行,祝活动圆满成功。

二、主持人宣布主题中队会开始。

三、出旗、敬礼

四、唱队歌。

指挥员上前,敬礼,稍后起势。

五、中队长讲话。

六、宣布队会活动开始,进行活动。

(女)敬爱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好!

(女)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天,我们四年3班的全体师生,带着浓浓的敬意,在这里,缅怀英烈!

男: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

女:无限哀思无限情,清明时节祭英雄。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宁师附小“缅怀先烈”主题队会。

合:现在开始!

1、英烈事迹系列故事。

巧入魔窟中你们沉着机警,饥寒交迫下你们笑对人生,

为了迎接新中国的黎明,你们无私无畏,舍身救国。

请听英烈事迹系列故事:《夏明翰的'故事》、《刘胡兰的故事》、《张高谦的故事》。

2、相声《咱爸爸的故事》。

3、《歌唱二小放牛郎》。

4、《唱赞歌颂英雄》。

男: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女: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男:请听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5、女:今天,我们以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名义承诺:

男:我们心有大志,勇敢坚贞,学习英雄追求真理的信念,

女:我们知难而上,勇敢攀登,学习英雄不屈不挠的意志,

男;我们胸怀祖国,壮志凌云,学习英雄无私无畏的志气,

女:我们不怕风浪,争做蓝天雄鹰,学习英雄战胜困难的勇气,

合: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告慰烈士忠魂!

七、中队辅导员讲话总结。

中队长: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中队辅导员老师讲话,掌声欢迎。

八、呼号(辅导员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少先队员回答:“时刻准备着!”)。

中队长:全体队员立正,呼号。

中队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全体队员:时刻准备着!

九、退旗。(全体队员向队旗敬礼,队旗退场)

四(3)中队的“缅怀先烈争当先锋”中队活动圆满结束,退旗,敬礼!

长江之歌教案教学设计稿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资料提供者:黄秋瑾。

《旅行之歌》教学设计《旅行之歌》教案

教学内容:

二、补充欣赏《新疆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摇篮曲》(东北民歌)。

教学目标:

一、学会演唱歌曲《旅行之歌》,准确表达歌曲的弱起节奏,能够比较熟练地演唱。(唱会歌)。

二、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能用轻巧有弹性地表达歌曲。(唱好歌)。

三、区分两段歌词表现的不同内容和情感,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声音进行表达。(会唱歌)。

教学重难点:

比较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地表现弱起节奏的韵律。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设计意图在律动中感受附点节奏及乐句的韵律特点。

二、学唱歌曲第一段。

1、导入--音乐之旅。范唱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按节奏读词。师生接口读词,读准节拍重音,掌握弱起节奏的韵律。

模唱歌曲。

2、学唱三个“啦啦啦”,在学习中训练衔接时的气口。进行完整地演唱。

为第三、四乐句加入动作表演,以动作引导学生感受这两个乐句及其中分乐句的气息,进行准确地表达。

3、完整而比较熟练地演唱。

设计意图以弱起节奏的韵律感受与表达为核心,采用接口唱、读;动作表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轻松而高效地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用轻松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1、唱着歌儿去旅行--《新疆好》。边听边动,“音乐中的新疆给我们什么感觉?”

2、听听学学快乐的鼓的声音,用“嘭”演唱《旅行之歌》。

3、用轻松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唱会歌”的基础上,继续“音乐之旅”的主线,以《新疆好》的欣赏引发学生对声音表现对情绪影响的思考,通过对鼓声地模仿练习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演唱并表现歌曲第二段。

1、唱着歌儿去旅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静静听赏,“我们又到了哪里?这里有怎样的风景?表现蒙古草原的音乐和新疆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2、唱着歌儿去旅行--《摇篮曲》。“我们到了东北的时候已经是什么时间了?你听到了怎样的歌声?”随着音乐摇一摇。

3、轻读第二段歌词,找出两段的不同之处,讨论并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边唱边为歌曲加入自己的动作。

设计意图以欣赏不同地区风格的音乐为引导,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等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使之成为其自然的表达,从而更好更完整地理解和演唱歌曲。

五、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本课最终的达成。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涤埃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作业设计:

改病句。

1、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梨子和水果。

2、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

3、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七、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豪迈。

雄壮。

一年级《竹乡之歌》的教案设计

1、积极创设情境,释放语文课堂魅力。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本课教学我积极创设多种情境,贯穿课堂始终。如采用猜谜语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闭眼“走进”竹乡探究文本,借助“发布会”的.形式拓展认识竹的用处等等,誓把情境教学进行到底。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也让语文这一学科悄然地在学生心灵抹上一屡愉快的阳光。

2、夯实字词教学,引导感受汉字奇妙。

由于本课重点是识字,在识字教学上我采用层层推进。第一次自读质疑,读准字音;第二次同桌互读,检测字音;第三次教师范读,听读正音。层层深入解决字的读音,并渗透了识字的方法:看拼音、听别人读、联系上下文猜字。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学习“篱笆、风筝、箩筐、竹筒饭”等字词,形象地感知了汉字表意的特征,教给学生通过偏旁猜字义的识字方法,领略了我中华文字的传奇神韵。

3、多种形式朗读,绽放内心情感之花。

读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手段;是学生心灵碰撞的载体;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途径;是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所代替的。因此,本课我设计了多次不同的读。从自主读到互动读、评价读;从齐读到接龙读再到入情入境地引读,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自由流畅、自然倾泻,推向高潮。

《水之歌,水之思》教案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词语,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采用逻辑顺序写作说明文的方法;学习采用小标题写作文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感: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已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的重要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二、题目解说:

从题目看,这篇科学小品说明文,描写的对象是水,文章内容既有对水的歌颂,又有对水的思考。

三、复习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阅读说明文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四、朗读全文讨论学习:

1、文章讲了哪些内容?

'生命之源''雕刻大师''循环与平衡''历史沉思'四部分内容。

2、文章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用小标题文章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内容一目了然。

3、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说明了什么内容?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根据说明内容看,采用了逻辑顺序。

五、总结全文:

本文介绍水对生命、地球面貌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及人们对地球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号召人们珍惜、保护地球珍贵的水资源。

六、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第三单元,预习下一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