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读后感范文(19篇)

地平线读后感范文(19篇)

ID:7087506

时间:2023-12-08 05:41:16

上传者:JQ文豪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思绪,将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加以整理和解决。读后感范文中有些观点可能会引起你的共鸣,也有些观点可能与你的看法有所出入。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每一个认真解读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人都应该为香格里拉那块梦想中的净土所深深感动。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后,所有拜读该小说的读者都进入了那神奇的心灵旅行。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迎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坐在房间“爬格子”听见外面客厅看电视的女朋友在罗嗦着:“咳!咳!楼下的那户人家真没素质。天天闷在家炒辣椒,厨房的排气扇还舍不得开。辣得够呛的气味直叫人打喷嚏。几辈子没吃辣的了吗?……也不知道照顾别人的感受。”对于这样的事我已经没办法表示我自己的立场了。不是我有心干涉别人的饮食喜好,或者偏袒女朋友高贵而敏感的鼻子,而是我知道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看法比跟谁沟通都要来得容易得多。我没有搭理女朋友的抱怨,只轻轻喝了口水转过头看着窗户外面,陷入了沉思。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可记得宝儿·柯察金的这些话.

人生似琴键上跳动的音符,时而轻柔时而高亢;人生似弯弯的溪流,时而缓慢时而急促;人生也是一个姿的舞台,所有的人都没有彩排,只有精彩的现场直播,我赞美人生----因为她短暂而美丽,因为她脆弱而坚强!

一些人认为自己的人生残缺不全,满是不幸.常常报怨自己没有高贵的出生、欢乐的童年、耀眼的学历、舒适的工作、温馨的家庭.但我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本无贵贱之分,成败之别,苦乐渗半,平淡乃是生活的真谛.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无知的童年、莽撞的少年、浪漫的青年、成熟的中年、无奈的老年,直到死去.几十年的光阴在无垠的长河里却仿佛一颗一闪而过的流星,稍纵即逝.生命是脆弱的:车祸、海啸、风暴、洪水、烈日、地震,就连区区病毒、细菌也能在顷刻间让成千上万条生命消失殆尽.目睹亲友、同事的去逝,人们悲从中来,于是及时行乐,踏遍歌厅、舞厅、茶房、酒吧、网吧耗尽心力,透支生命以排遣心中的迷茫与空虚.

人生更是顽强的:我们在灾难里重建家园;在疾病中普写战歌;在平凡中铸就辉煌;在逆境中茁壮成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劳动收获;在困难面前播种希望,我们永远以战士的姿态笑傲人生.

我一直在思索我的一生该怎么过?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已经有九年的时间,到现在还是一无所成.看着别人有模有样的活着,心中实在是痛苦.有首歌是这样唱的:只有你过的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到.我想我没有那么崇高,很多人之所以这样说,心底未必就这样想.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是在攀比的.没有人愿意在生活上屈就人后,我也一样.社会的进步是人不满于现状的结果.人人安于现状,人人都不思进取,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像今天一样精彩纷呈.后来我从网络上看到这首歌的歌词被人篡改过,变成了只有你死的比我早,什么事都难不到.其实这种改法我们就曾经做过.那时是为了好玩,现在想来却别有一番意境.是啊谁不想在这个世上成为人上之上了.

我一直在规划我的人生,当然这是一个精彩的人生,可是我目前离我的理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当理想与现实落差很大的时候,心里就有一股很强的痛苦使我挥之不去,那种痛苦让我产生了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一个人活着就有无数的事情让你痛苦着,而死却是一种痛快的解脱.当然我没有选择轻生,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人应该有责任让自己活下去.李连杰在《霍元甲》里说过一种话: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那么我说:死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托尔斯泰也说过:上帝给了人无数的痛苦,同样也给了人承受痛苦的勇气.面对种种的挫折我们还是要一一去面对.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地平线,再词典上的意思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线。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那所谓的题目,是不是指世界末日哩?嘴角勾勒出不屑的冷笑,也许自己从心底里还没有真正接纳这本书吧,可这种想法,却在自己对这本书的深入中慢慢的结束,另一种想法真悄然的盘上我的心头。

可笑的是,末日换成了天堂——“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这只是作者心中的净土的代名词,一片虚化的土地,没有人可以辨别他的真伪,了解事情的真相,可是这些就够了,就像文中说的“她的氛围越是平静,她的神秘感就越激荡人心,而且整个的感觉是惬意而令人欣快的。”是啊,如果真正的,完完全全的了解他,这片土地也许就不会这么美好,这么神圣,就像残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因为她永远带着我们无法揭下的面纱。

现在可以说是个和平的年代,不过“它所蕴含的深刻而惊人的理念仍然可以抚慰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同样喜欢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的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和细腻婉转的思想表达方式。”在这忙碌的生活中,人们能安安静静的停下来喝一杯咖啡或品一杯茶,而不想其他的事竟变成了一种奢侈,人来来往往的穿梭着,为了生计而奔走,根本不会停下来静一静,而所谓的“香格里拉”竟渐渐的尘封在心底,毕竟那是多么的遥远和不切实际阿。

“没有人和人之间的斗心勾脚,没有名利与财富的互相攀比。”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含义吧!也许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荣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勾起了人们尘封在记忆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吧。我合上书页,嘴角竟不由自主的上扬……这就是“香格里拉”的魅力啊!

《穿越地平线》读后感

本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治学、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书本将他不同时期显示其才华横溢、文情并茂,有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着、随笔小品、谈艺录精选成集以飨广大读者。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李四光在教学中,常常领着学生到野外去实习。要学生边走边看边想。重要的现象,一定要记在记录本上。李四光说:“野外这个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书中的材料,这些材料最真实,配置最适当。可惜我们的生命有限,不能把这本大百科全书一气读完。”

李四光也重视课堂教学。他在地质系开讲“岩石学”、“高等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课堂上讲得十分生动,内容极其丰富,但他往往带几支粉笔,带一些实物,并不带很多参考书籍。因为他的课堂教学的后盾就是他平常读了“自然书”,读“自然书”就是他的充分备课。他胸中装着大千世界,他的渊博知识早已储存在脑子里,”讲起课来自然胸有成竹了。

李四光主考学生时,也是别具一格的。他往往用若干块石头标本作为试题,要学生写描述答案。

数十年来,李四光带领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去读“自然书”,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为祖国造就了很大一批著名的地质学家。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最近,读了《消失的地平线》,就好像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场旅行,我们在建在天上的神奇国度中游览了一番。那就是神秘的香格里拉。

故事主要讲诉了四个身份各异的西方人,由于各种原因,被一个东方人劫机,飞到了香格里拉。那里有净明如镜的天空、葱葱郁郁的山林、洁白优雅的雪山、宁静深邃的峡谷,和那安然和谐的淳朴民风。小说中的四人无一例外的被这远离尘嚣的“桃花源”所影响。他们疲惫的心理受到美景的洗礼,甚至不想再离开。也许,灵魂的净土,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里,看惯了人声鼎沸的热闹集市,看惯了红灯酒绿的都市霓虹,那纯净美丽的风景线早已被我们所遗忘。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空气也越来越浑浊,我们也越来越像独立在自然之外的生命体。我们拥有比古人更多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之中,安静的做个美梦,都会觉得是如此的奢侈。在这个和平表相下的社会之中,我们面对着诸多挑战,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当看到为了争夺利益而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感到恐惧、失望和无奈。我不惧怕挑战,我只是不愿意在钢筋水泥之中迷失自己。

我的心灵像西藏虔诚的朝圣者一样天天在祈祷。我不希望香格里拉只是一梦想,不希望那美丽的地平线消失。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伤感。大学就像香格里拉一样,给了我们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不被外界所困扰而专心学术,但当我们离开大学走向社会之后,还能否像现在这样从容不迫,还能否守住心里那片净土。

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去逃离城市,毕竟对现代人来说,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作者文中描写的香格里拉也许只是他的想象,它不在云南,也不在西藏。

这部小说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但全文没有一句空洞的大道理。当我面对那让人窒息的美景之时,心里只有震惊。

是我们发现了世界,还是世界发现了我们?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这个短片出自《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作者用世界末日这个背景诉说了一个位母亲在危机时刻仍无私地保护儿子的伟大,虽然这只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他”给我的启示无穷无尽。我们现在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却虚度年华。

在放学回到家中心不在焉地做完了那些简单而稀少的作业就无所事事,妈妈布置给我的试卷从没翻开看过,这下可把它惹火了,马上叫我做试卷,我还居然和她顶撞起来,独自在花园散步,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我作业做得快就让我继续做?那我以后就做慢点,看你早我怎么办!甚至还赌气,让父母为我操心,听到他们叫声后仍赌气:现在后悔了吧,太迟了。但我不知道他们完全可以不管我,任我为所欲为,难怪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被找到是甚至想逃之夭夭,但被父亲强劲有力的手给死死地抓住了,回去之后以为一顿打是免不了的,才发现妈妈在家中流眼泪,爸爸在一旁劝,又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当时我的眼泪也快流了下来,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才忍着。平时怕尴尬,一直没道歉,所以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母爱是伟大的,是她在危险时挺身而出;是她在困难时”欲为,难怪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被找到是甚至想逃之夭夭,但被父亲强劲有力的手给死死地抓住了,回去之后以为一顿打是免不了的,才发现妈妈在家中流眼泪,爸爸在一旁劝,又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当时我的`眼泪也快流了下来,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才忍着。平时怕尴尬,一直没道歉,所以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母爱是伟大的,是她在危险时挺身而出;是她在困难时”舍己为人“;是她在绝望时充实信心。

任何时间的酸甜苦辣对我们只是一时的,真如果人所说的”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算是再长的时光对神秘莫测的宇宙来说也只是冰山一角,但唯有爱在让时光停留,成为永恒。

穿过地平线的读后感

同学们,你们对“李四光”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吧,它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在我们学习的课本里面,你们一定见过她的名字。

李四光博学多才,他散文写得好,旧体诗也写得不错,即使是地质学的论文,他同样写的有声有色。《穿过地平线》这本书是从他的大量著作中精选的一些随笔,它能让你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一下子成为一个小地质专家。

这本书里有31个小篇,其中,《从地球看宇宙》这篇论文我最感兴趣,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还有一大部份等着我们去探究。在这巨大无比宇宙空间中,还分散着许许多多的物质,而地球只是它们大家族中无比渺小的一位成员。它们有的还在不断成长,有的已经生长到了一定的阶段,有的还正在消逝。

我读完《地热》这篇后,对此产生了点小震撼。它告诉我们,从地球的表面到它的深部,温度会越升越高。资料记载,亚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欧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致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们假定每深100米地温增加3℃,那么只要往下走40公里,温度就达到1200℃了,地球真让我们捉摸不透啊!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本来是准备练习阅读,买了英文版,但无奈,坚持力太差,只读了三分之一便匆匆放下。于是便拿起中文版,逐字逐句的读过。

其实我不能说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因为人物关系单一,没有情感纠葛,没有高潮迭起,故事结构单一,没有过多的悬念铺垫,缺乏一般的吸引力。小说采取倒叙的手法,将香格里拉的事情作为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开头和结尾都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而主体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这一点与呼啸山庄的写法正好相反。

纵观全书,我不得不说,关于活佛的描写非常精彩,因为这是一位介于凡人、神人之间的老者。所有香格里拉的秘密,都在老者的讲述中一一展开。而老者所宣扬的蓝月谷的生活态度,不同于俗世。我们姑且可以认为,香格里拉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现世无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做到了绝对的独立,强调个体对于情感和事物保持冷漠的客观,而将生命的延长和个人的修行作为生活的主旨。

但这一点与所有的宗教都并不相合,因为一切宗教,建立后为扩大传播,必定会将个人的修行与个人的成就、家庭的成就、社会的的贡献相结合,保有造福大众的特点。而这种功德只受在修行者本人的宗教,缺乏传播的基本特性,故而是孤立环境中的一个特例。

但是这本小说在出版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得无数西方人来到云南、西藏探访香格里拉的存在,并且为迪庆的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空前的贡献。究其原因,自十九世纪就开始的中国热、西藏热功不可没。无数探险家、博物家、掠夺者来到神奇的中华大地,因为好奇和财富的驱使,探寻神秘的西方文明,感受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而本书出版后几年,而此时间大战便开始了,本书中所描写的孤立、自然、安宁的香格里拉,便成为战争中人们寄托幻想的对象。而长寿恰恰就是战乱中命运不可预知的民众们最大的渴望。

穿过地平线的读后感

读完《地热》这篇后,对此产生了点小震撼,它告诉我们,从地球的表面到它的深部,温度会越升越高。资料记载:亚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欧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到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们假定每深100米地温增加3℃,那么只要往下走40公里,温度就达到1200℃了。

如果能像李四光那样,费尽心思来做某件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不完全可靠,也会有价值所在。而不是像以前的人们用估计、猜测的方法,推断地球的年龄那样,只是罗列一些枯燥的数据,没有实际意义。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我带着这本书去了很多地方,但始终没有细细读完它。这三天终于把它又从头到尾可谓是真真切切的读了一遍。与其说和主人公去香格里拉、蓝月谷旅行,不如说是一场心情的旅行。

中国的藏区一直给西方人一种特别的神秘感。本书讲述的四个西方人在“阴谋”下来到了香格里拉。当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却反映了作者对于他心中所向往的室外桃园的向往和憧憬。四位主人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室外桃园进行了阐释。当他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满是恐惧,疑惑。随着故事的深入这些疑团纷纷被揭开,他们每个人都对这个环境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书主角康维,他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来到这里,从哲学心灵的世界来认识了这个“世外桃源”,在他多次与活佛和张的谈话中,他了解了这里的处世哲学——中庸,也就是小说中提到的“适度的美德”。在这里人的寿命非常长,时间根本不成问题。正因为有了这个前提,他们可以充分的思考人生,讲人生培养成一种完美品质。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一种安宁,享受,与美好的事物保持一定距离的心灵升华。从巴纳德的眼中,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的地方。巴纳德因诈骗而被通缉,他不愿意去白沙瓦,因为那里很可能等着他的是手铐和监狱,最后他在这里得知了香格里拉的一个秘密——金矿。最终他选择留在这里,也许这里他会有更好的生活,沉淀他的生命。布林克罗最终选择留在这里为了传教,她是一个不折不扣基督教信徒,她认为是上帝的旨意,让他们来到这里。在香格里拉是一个多宗教融合,自由发展地方,她希望将基督教的教义永远留在这里,这正是香格里拉吸引她的地方。而马林森是这部小说的碰撞点,这位青年有他的可爱之处,因为年轻可以将人的急迫,敢做的性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与香格里拉的格调完全相悖,正是有了这个人物的衬托,才能显示出香格里拉的宽容与包容。最终也是因为马林森这种“莽撞”最终造就了罗珍的悲剧。作者从这四双眼睛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同一个香格里拉。同时,在故事的背后用罗珍的悲剧也说明了,正是因为人格的不完美,造就了悲剧的产生。

在小说中的香格里拉,这里给了人生充足的时间。250多岁的活佛,100多岁的张,将近100岁的罗珍。这里有充足的图书,资料,信息不阻塞,你可以充分掌握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在这里你又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去体味人生,去做自己的事业。而做种最终要说明的是,在我们者有限的时间中,正是因为我们不完美,或者说不中庸的性格,使我们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伤感。正如康维觉得这里像牛津一样。也许大学就是心目中的室外桃园吧!在这里你又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业。香格里拉的喇嘛们,甚至用自己现有的资料去预测遥远的未来。本书作者希尔顿将中国的中庸文化阐述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中国通了。这本书谜团重重,蓝月亮山谷、卡拉卡尔山、康维、活佛这些谜团扣人心弦,越到小说的最后越能抓住读者。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精髓不在写景,而在作者对人生意义,对生命的完美诠释。

穿过地平线的读后感

李四光,这个响亮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最近,我拜读了《李四光随笔:穿过地平线》。

这本书讲述了地震、燃料、宇宙,还有我们生存的地方——地球等内容。这里面凝结着地质学家们探测地质的汗水。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也很有趣,可谓“苦中作乐”!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比如三大冰期在什么时候,最广泛的燃料是什么,地震可不可以预测等等。

李四光爷爷曾赴日本留学,后来还考入了英国的伯明翰大学。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科学精神更可贵可嘉!

李四光爷爷为中国地质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建了地质力学,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李四光爷爷还善于观察,而且喜欢提问。对前辈科学家已经提出的结论,李四光爷爷没有盲目接受。他一直坚持这种怀疑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分析和思考。俗语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啊!

我要学习李四光爷爷这种善于观察、勇于提问,不断开拓的精神!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

我读了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地球的年龄“官司”。

地球的年龄,并不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在那上古的时代早已有人提及了。例如纳加尔。底压人的天文家,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算出世界的年龄为21.5万岁。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一派的学者说世界的存在,只限于1.2万年。中国俗传。世界有12万年的寿命。这些数目当然没有什么意义。古代的学者因为不明白自然的历史,都陷于一个极大误解,那就是他们把人类的历史,生物的历史,地球的历史,乃至宇宙的历史,当做一件事看待。意谓人类出现以前,就无所谓宇宙,无所谓世界。

中古以后,学术渐渐萌芽,荒诞无稽的传说,渐渐失去信用。然而西元1650年时,进有一位有名的英国主教阿瑟,曾大书特书,说世界是公元前4004年造的!这并不足为奇,恐怕在科学昌明的今日,世界上还有许多人相信上帝只废了6天的功夫,就造出了我们。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地质学、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同一步调,向前猛进。德国出了维尔纳,英国出了哈同,法国出了蒲丰,!陆谟克,以及其他著名的学者。他们关于自然的历史,虽各怀己见,争论激烈,然而在学术上都有永垂不要朽的贡献。俟后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华勒斯,赫胥黎诸氏,再将生物进化的学说公之于世。于是一般的思想家才相信人类未出现以前,已经有了世界。那无人的世界,又可据生物递变的情形,每一时代大都有陆成海涸的遗痕,然则地球历史之长,可想而知。至此,地球年龄的问题,始得以正式成立。

物理学家竟是这样的挑战,自然弄的地质家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地质学家方面,就有人起来同他们讲道理。

所以地球年龄的问题,现在成老天文物理地质三家公共的问题。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全书读完,并不能理解为何本书会如此有名以及在当时会引起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仅从自然风景或者环境的角度而言,当时的西方肯定有比着更美好的存在。

所以仅就个人感受而言,更倾向于理解为一种,现实世界被一战毁灭的支离破碎,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带来的无可挽回的虚无感之后,作者对世界、生命意义本质进行探究的哲理性著作。

文中一开始就表明了一种状态、一个在我自身看来无比感慨的用词:幻灭。

是啊,就是这种感受,幻灭。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现实世界看起来一片繁华灿烂、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一切都要分出个是非黑白,马林森、巴纳德、柏林森追求的直接、热烈,就连康韦,若不是那场战争,也许也是一个耀眼的成功人士吧。但是,战争来临之时,这一切又如无根之萍一样易碎,更多的是给人心理带来的创伤难以弥补。康韦也许就是从那时在一片虚无中开始感受到这种幻灭的吧,愤怒、激情、疯狂、暴虐……一切热烈情感爆发之后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幻灭。

正因如此,在一片幻灭中,作者才煞费苦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吧。

它与世无争、适可而止、包容一切,在这个世界中,生死、欲望在时间无限延长的条件中都不在拥有具体的意义,尽管去追求本心,无需追求意义。

也就如康韦和马林森,精神世界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在香格里拉的行为差异和适应程度。正如张先生所言:适度、中庸、多元,作者意图用东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态度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冲突,以此找到现实和幻灭之间的平衡。

遥远的山谷、极高的海拔、高耸的雪山、神秘的蓝月、清冷安宁的庭院、智慧圆融的大喇嘛……一切不真实间又无比真实,不过就是马林森所言的炸弹飞过来时一样灰飞烟灭。

在看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又与百年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所以,香格里拉,只是心中的日月。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希尔顿1933年问世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秘境之地”香格里拉中,“适度”这个词,被喇嘛寺那位儒雅、睿智、博学、神秘的张先生反复提起。所谓适度,就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就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对你个人而言,最恰如其分的程度或者界限,这个“度”不多不少,不浓不淡,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则不及。比如,偏爱的食物不能贪多,要适度;中意的人和物不可过度痴迷,要适度,否则就可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其实,这样的理念和思维在中国人的认知范式里,并不陌生。从很小我们就曾被父辈耳提面命“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等等……仿佛所有的事情一旦跨过那个界限走向极端,就必然会有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这样的思想,与我们的先贤孔子所重视的“中庸之道”不无关系。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连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事上,也只求达到一种旷达豁然、尽力而为的状态。从崇尚极致的西方世界而来,原本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大使馆领事康韦,在世外桃源一样的香格里拉,也生出了““追求极限,永不止步”这个口号远没有“尽力而为,适可而止”合理,甚至有些迂腐”的观点。

生活在高压下的现代人,焦虑感无处不在,业绩争第一,收入争第一,孩子成绩得第一,衣食住行争取事事处处都能出人头地,艳压群芳。古今对照,不能妄断孰优孰劣。因为,对于“中庸”,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多我们这一方振振有词的辩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宁做凤尾/鸡头,不做鸡头/凤尾”“追求卓越”“做到极致”等等……时代不同,人的认知理念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平和淡定,知足常乐的古人穿越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说不准就会被人嘲笑讥讽为不上进,没出息呢。

其实,在极度的追和求背后,往往都是填不平的欲望在驱使,而欲望的源头则有众多的缘由。一个整体欲望高度膨胀的社会,焦灼、浮躁、不耐烦就会俯拾即是。而只有适度,中庸,不争不抢,知足常乐,一个大同世界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和正常运转。在书中所描绘的这个亦真亦幻的香格里拉,唯有遵从这样的适度信念,一切在现如今的世界来看,美好到不真实的生活场景,才能得以顺理成章的存在吧。

穿过地平线的读后感

本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治学、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书本将他不同时期显示其才华横溢、文情并茂,有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着、随笔小品、谈艺录精选成集以飨广大读者。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李四光在教学中,常常领着学生到野外去实习。要学生边走边看边想。重要的现象,一定要记在记录本上。李四光说:“野外这个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书中的材料,这些材料最真实,配置最适当。可惜我们的有限,不能把这本大百科全书一气读完。”

李四光也重视课堂教学。他在地质系开讲“岩石学”、“高等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课堂上讲得十分生动,内容极其丰富,但他往往带几支粉笔,带一些实物,并不带很多参考书籍。因为他的课堂教学的后盾就是他平常读了“自然书”,读“自然书”就是他的充分备课。他胸中装着大千世界,他的渊博知识早已储存在脑子里,”讲起课来自然胸有成竹了。

李四光主考学生时,也是别具一格的。他往往用若干块石头标本作为试题,要学生写描述答案。

数十年来,李四光带领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去读“自然书”,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为祖国造就了很大一批著名的地质学家。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从得知此书后,就知道了稻城亚丁这个地方。书是今年读完的,稻城亚丁也是今年走完的。

感叹书中写到的:人与自然只有“适度”才是完美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这一点,香巴拉似乎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想要逃避残酷现实时要寻找香巴拉,极力希望没有烦恼、竞争、背叛等等,但当人们得到利益、金钱和权利时又时常将香巴拉抛掷脑后,希望自己永远能得到这些,不需要任何人间天堂。

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淹没了远方的地平线,我们似乎感觉到地平线在消失。可是,当我们的视线穿过这些重重叠叠的钢筋水泥时,可以发现地平线就在眼前,从来不曾消失。不要让物理空间的局限蒙蔽了我们灵魂视线的无限。

如果你愿静下心与自己交谈、与自然畅谈,请带上这本书,去稻城亚丁,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灵魂找回消失的地平线。

地平线

永远的“香格里拉” --读《消失的地平线》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有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像田园诗一般的角落,能让你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与自由。这里,是一片绝尘净域,美得让你倾心,一见钟情;这里,是一方旷古秘境,神奇得让你如梦如幻,如痴如醉;这里,是一个七色乐土,璀璨得让你五体投地,八拜顶礼;这里,就是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藏北雪域隐藏着一个由神人统治的神奇王国——“香格里拉”。同时,在藏经中也记载着一个由释迦牟尼佛指认的“香巴拉王国”。1933年,这个传说中被称为“地之肚脐”的理想国因为一部乌托邦式的作品的出版而广为人知。这本由海天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于1933年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是一部离奇的、带有神秘主义和谜一般的“幻灭”色彩的作品。它描述了一段很不寻常但似乎又不太完整的“历险”故事:在巴斯库这个作者虚构的地方,四个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西方人,即主人公英国外交官康维和他的助手——年轻气盛的马林逊,女传教士布琳克罗小姐以及一个潜逃中的美国经济诈骗犯巴纳德,为逃避印度革命风暴,他们不约而同地乘上了一架用来撤离的小型飞机,准备经巴基斯坦回国。然而,飞机却出人意料地被劫持到西-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世外桃源”。这个被作者称为“香格里拉”的神奇美丽的地方处在一条长长的被称为“蓝月亮”的山谷之中,山谷被巧妙地用小小的草地和精巧的花园点缀着,谷中有一条小溪,溪边是一排排涂过油漆的茶馆和玩具似的房屋,山谷两边绵亘着圆丘状起伏的看上去令人忧伤愁郁的低矮山峰,而山谷正前方则凌空高耸着一座雄伟的金字塔似的雪山,在康维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的山峰。看到那些建筑和屋内的装饰,康维觉得,这里的居民似乎非常成功地将汉藏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在这里,三男一女开始了一次奇特的、不可思议的历险,以至于他们自己都搞不懂,这一切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小说中的四个人,在“香格里拉”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香格里拉”的影响甚至被它改变了命运。曾经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而且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康维,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磨难后变得迟滞而落魄,近十年漂泊不定的外交官生涯更是让他看尽了世事的变幻无常,来到远离尘嚣的“香格里拉”后,他疲惫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他深深地为“香格里拉”倾倒以至于再也不想离开这片神奇的乐土;自负而固执的传教士布琳克罗小姐任何时候都不忘自己的本行,她也准备留在“香格里拉”,却不是因为喜欢这里,而是出于传教皈依当地居民的目的;“诈骗犯”巴纳德因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藏身之地而暗自庆幸可以逃避警方的追捕,但在得知“香格里拉”有巨大的金矿后又野心勃发,开始编织新的“发财梦”;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马林逊在整个过程中都一直显得狂躁不安,对“香格里拉”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而对那位美丽可爱的满族姑娘罗珍却爱得直截了当,甚至想要带着她逃离“香格里拉”……小说的结尾是一个谜一样的结局:康维和他的助手马林逊与满族姑娘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最后使他痛下决心和马林逊一起离开他心灵的圣殿——“香格里拉”,而“香格里拉”从此也消失在茫茫群山之中。“香格里拉”,这样一块永恒、和平、宁静之地,这样一个有雪山峡谷、有森林湖泊和美丽草原的地方,它究竟在哪里?它真的存在么? 每一个认真解读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传世之作的人都会随作者的妙笔神游一番“香格里拉”,让自己的意念同小说的主人公一道感慰,同时又会体会到得而复失的沉重的失落感,从而明白,《消失的地平线》,消失的不只是“香格里拉”,还有我们的精神家园。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梦一般美丽的园林,西方人称之为“香格里拉”,中国人称之为“世外桃源”。它是我们灵魂的净土,许多人来了就舍不得离开或者人虽离开了心却永远牵挂。它是我们心灵的感应与归宿,它是如此的旷远而飘渺,却让人苦苦追求。只是,这片园林已经被一扇无形的门遮挡得太久,我们有多久没有推开这扇门了?生活太忙,漂泊太久,我们的心已经太疲惫。长久地生活在都市之中,看惯了灯红酒绿的城市霓虹,听惯了人潮车流沉闷的嘀咕轰鸣,习惯了在钢筋混泥土的石头森林里仓促地奔走。我们,渐渐淡忘了生命最初的地平线,忽略了心灵深处那道清纯灵秀、朴实自然的风景线,我们,慢慢地遗忘了那纯净美好的心灵家园,忘记了那扇古老的园门。尽管那可能只是一扇吱吱呀呀的门,但只要一打开一道缝,一眼望去,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以前不曾留意的东西,许多真正契合我们内心的东西,许多属于我们曾经的梦想的东西。很多时候,那些神奇美妙的事物都被拥有它们的人们所忽略,如同“香格里拉”,它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游荡了整整半个多世界,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美丽,始终是世人内心深处的一片“世外桃源”。 今天的我们,物质生活是如此充裕,不知要胜过古人多少倍,可是,我们却不再拥有古人那种从容的、笃定的、淡然的生活态度,连做一个梦,都觉得如此奢侈。在这样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在那些必须遵守的过分现实的秩序之外,是否还有一个能让我们做梦的空间?是否还有一个能让我们触摸到心灵深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的地方?如何才能在这样一个匆忙的世界里仍保持我们原本该有的从容不迫呢?哲学家特根斯坦说过,世界如此美好,我们只管欣赏。用一种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淡忘结果,把自己心底的情感放在第一位,明白尊重自己的心比追逐结果更重要,也许,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只管欣赏。我始终相信,无论是陶公笔下后来难觅踪迹的“世外桃源”,还是希尔顿笔下消失于茫茫山野的“香格里拉”,它们都真实地存在过并且没有消失,它们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里。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它是我们梦中的家园,是我们灵魂的净土。“世外桃源”是否真的存在过,“香格里拉”是在四川还是在云南,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要我们从容不迫地生活,坚守内心最初的信念,我们终会发现,“香格里拉”从未消失,它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我们梦里,一直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是永远的“香格里拉”。

地平线读后感

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问世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秘境之地”香格里拉(shangri-la)中,“适度(moderation)”这个词,被喇嘛寺那位儒雅、睿智、博学、神秘的张先生反复提起。所谓适度,就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就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对你个人而言,最恰如其分的程度或者界限,这个“度”不多不少,不浓不淡,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则不及。比如,偏爱的食物不能贪多,要适度;中意的人和物不可过度痴迷,要适度,否则就可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其实,这样的理念和思维在中国人的认知范式里,并不陌生。从很小我们就曾被父辈耳提面命“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等等……仿佛所有的事情一旦跨过那个界限走向极端,就必然会有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这样的.思想,与我们的先贤孔子所重视的“中庸之道”不无关系。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连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事上,也只求达到一种旷达豁然、尽力而为的状态。从崇尚极致的西方世界而来,原本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大使馆领事康韦,在世外桃源一样的香格里拉,也生出了““追求极限,永不止步”这个口号远没有“尽力而为,适可而止”合理,甚至有些迂腐”的观点。

生活在高压下的现代人,焦虑感无处不在,业绩争第一,收入争第一,孩子成绩得第一,衣食住行争取事事处处都能出人头地,艳压群芳。古今对照,不能妄断孰优孰劣。因为,对于“中庸”,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多我们这一方振振有词的辩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宁做凤尾/鸡头,不做鸡头/凤尾”“追求卓越”“做到极致”等等……时代不同,人的认知理念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平和淡定,知足常乐的古人穿越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说不准就会被人嘲笑讥讽为不上进,没出息呢。

其实,在极度的追和求背后,往往都是填不平的欲望在驱使,而欲望的源头则有众多的缘由。一个整体欲望高度膨胀的社会,焦灼、浮躁、不耐烦就会俯拾即是。而只有适度,中庸,不争不抢,知足常乐,一个大同世界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和正常运转。在书中所描绘的这个亦真亦幻的香格里拉,唯有遵从这样的适度信念,一切在现如今的世界来看,美好到不真实的生活场景,才能得以顺理成章的存在吧。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这本由希尔顿著的书籍,一直是我必读书单中的一员,最近,在重庆开往西安的高铁上被我读完,前后共花了5天的时间。读这本书说了也许就是一种缘分,一是在中秋出差前的两天突然在晚上写作的时候,于微博上看到了有关这本书的话语,也就触动了我要读这本书,二是马上要出差了,出差的过程中,睡觉前、飞机上、高铁上都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而这样的时间,我更愿意读一本书。于是,在出差的前二天就在京东上拍下了四本书,出差的前一天这本《消失的地平线》和《寻找时间的人》也就到了我的行囊中。

可以说,到今天,这本书我已经读完有3天的时间,为什么迟迟没有总结一下,主要是脑子里一直回味着这样一本书,回味中,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字,正如那香格里拉一样让人着迷,让人思索,甚至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去写一些什么。

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美丽的香格里拉,也许因为和自己有过到过洁净之地--泸沽湖和玉龙雪山的缘故吧!泸沽湖,湛蓝的天空,清晰的空气,如画般的景色,飘扬的经幡,旋转的转经筒.....都让人整个心被水洗了一般;玉龙雪山,飘荡着的浮云,白白的雪,飘着的雪花,高处的山峰,脚下的峭壁.......让人心中一颤,有一种不由自主地从脚到大脑的精神升华。于是,就在要写文章之前,翻起来书中香格里拉的描写,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翻找到,而脑海中却又那么一幅文字说不出的画面。再细细翻找,才发现,书籍中并没有大篇幅对于香格里拉的描述,这些画面都是康维看到的画面断断续续的感想汇聚的画面,能找到的一个还算段落只是:“可是这里,在香格里拉,一切都处在深深的平静之中。没有月色的天空星星也使劲地闪烁着光芒,而卡拉卡尔的顶峰亦透出一抹淡蓝色的光彩”。

这样的画面,我想对于我来说,既神秘又亲切吧。亲切是像极了冬日在老家,写完一篇文章,然后到院子里看到满天的繁星,衬托着冰冷的空气,望着远处的山峰的感觉;神秘,正像着何地“藏地密码”般给我留下未读完的神秘色彩,像《藏獒》带着无限的遐想。

关于书的后续,我更希望,确实有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存在,那是洁净的灵魂的寄托地;我更相信,确实存在时间的永恒,因为无求无欲,所以时间暂时得以停止;我更相信,康维在香格里拉的召唤下,又回到了那里;我更相信,送康维到医院的那个女性,就是那满族小姑娘(因为离开香格里拉,迅速恢复了正常的年龄);我更相信,满族小姑娘暂时的离开,正像张所说的那样,为了保证香格里拉的秘密,为了带康维回到永恒的香格里拉。

为什么如此说,我想更是对于当今世界的警告,警告世人,如果不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最后的香格里拉也会变为汹涌澎湃的海水(正像在读的《寻找时间的人-永恒之地》中描述的世界一样),而目前的地平线将最终消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