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赏美丽的花灯(精选14篇)

元宵节赏美丽的花灯(精选14篇)

ID:7113482

时间:2023-12-10 06:01:33

上传者:琉璃

元宵节是猜灯谜的好时机,大家可以一起玩耍、猜谜、分享快乐。如果你对元宵节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可以参考以下资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元宵节花灯作文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灯。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大家互相拥挤着,用“人山人海”一词来形容这场面一点也不过分!

哇!好好看的一只金老鼠啊!瞧这只老鼠,通身发黄,灯泡般的大双眼,金鼠背上有两个金元宝,金老鼠摇头晃脑,仿佛在说:“祝大伙财源广进,万事如意!”两条小鲤鱼也跃出水面向大家祝贺!前面的.五个小和尚在敲锣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宝”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宫仙子嫦娥在个干吗?原来她在追人造卫星呢!可如何追也追不上!旁边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中国航天”伴随科技的进步,祖国的进步,飞天已不是个梦想,现在国内的航天事业在各国遥遥,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祝祖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哇!福娃也来了!”我说。五只奥运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欢聚一堂!它们站在一个旋转的轮子上,向大家招手。轮子上刻画的是奥运会精彩的瞬间!张怡宁奋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夺得奥运金牌,飞人刘翔的跨栏。2008年,奥运将在首都北京举行。让大家期待奥运的成功吧!

哇噻!好逼真的一条巨龙!巨龙腾云驾雾,高高在上,巨龙盘旋着,两条一摇一摆的鲤鱼也看着巨龙,栩栩如生的巨龙被人望而生畏。

这不是小鲤鱼跳龙门吗?看!一条小鲤鱼破着风浪来到龙门。它告诉大家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达成大家美好的理想!

回家路上,我还想着那些花灯给我的深刻的启示。

元宵节作文看花灯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与妈妈早早地来到了灯会上。“哇!这里是光的世界,灯的海洋,美极了!”妈妈没注意我说话,因为她已经被那些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花灯迷住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了“十二生肖”这组灯。“子鼠、丑牛、寅虎……”我脱口而出。只见那老黄牛“咚,咚,咚”敲着大鼓,蛇“咣,咣,咣!”的敲起了小锣,动物们手中各执一种乐器,它们真实多才多艺呀!我与妈妈赞不绝口。

令我最投入的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一组灯,这组灯真是一绝呀!刘姥姥身穿乡下手工织的粗布衣,带着她那小孙子,正在观看大观园里的美景。那种目不暇接的样子实在可笑!旁边的小亭子里坐着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头戴凤冠,身穿锦裙,怀抱琵琶,弹奏着优美的乐曲。旁边的树上开着娇艳无比的花朵。

还有那“八仙过海灯”铁拐李、何仙姑、吕洞宾……“啊!妈妈,快看那边!”我一把抓起了妈妈的手,挤进了人群簇拥的一组花灯前面,只见一位高贵、美丽的公主坐在宝座上,下面是一只大白象,驮着这位公主。两边各有一只开屏的孔雀,它那大尾巴上的花纹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那美丽的公主还不时地看看这边,瞧瞧那边。好像自我陶醉似的。

我觉得接下来的这组灯是我们的骄傲,“神州七号灯”。飞船上的三位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他们身穿宇航服,威风凛凛。妈妈对我说:“他们真是当今科技的先行者呀!”

还有一组灯是“牛郎织女灯”,牛郎挑着他们的一对儿女,他俩在喜鹊搭成的桥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多么逼真,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元宵节花灯作文

元宵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人山人海的xx广场,欣赏那些精制的花灯。

我看见美丽的瓜乡少女,手捧一个大而诱人的哈密瓜站在由哈密瓜堆成的宝塔上。宝塔下,五个福娃拥抱着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一个庞然大物映入我的眼帘。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巍然屹立的巨龙。这条巨龙足有20米长,1米宽。龙的眼睛是用明亮的电灯制成的,龙头还可以自由摆动,真是栩栩如生。我们再往前走,望见xx门门前的一个花灯真是色彩迷人,给xx门又添了几分姿色。

我们穿过有两个瓜乡少年搭成的门就进入了长廊,它前面的两只一粉一蓝的小老鼠吸引了我,我顾不得欣赏福娃花灯和妈妈的叫喊,连忙跑过去要看个究竟。哦!原来是小老鼠在开派队呢!而且由刚才那两只小老鼠来跳旋转舞,多么有趣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杆旁,前面一个灯笼形式的花灯更是美不胜收,而且在最后面告诉我们会永远和谐永远美好!

虽然花灯不多,但我从精致的花灯中感受到这种令人惊叹的美丽!

元宵节花灯作文

正月十五闹元宵!而在闽南,闹元宵除了吃汤圆就是赏花灯。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元宵节到泉州看花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坚持了好几年。泉州元宵闹花灯习俗由来已久,名扬天下,是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

兔年的春节在厦门过。厦门的花灯展时间比泉州早而长,从正月初三点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才结束。

正月初三晚上,吃完晚饭一家人便来到白鹭洲公园,这里已经是一片“灯海”。“兔年大吉”、“玉兔迎春”、“玉兔娶亲”、“龟兔赛跑”、“鱼跃龙门争上游”……115组大型彩灯绚丽多彩,交相辉映,灿烂夺目。台北、澎湖、台中、金门等台湾主要县市以及多个旅游机构亦带着台湾的独特民俗和两岸深情前来参展,以澎湖向神明祈福的乞龟风俗为主题、旨在为两岸民众祈福平安、用12800斤白米制成的.“平安龟”最引人注目。

之后几天里,又带外地来的茶友去看了几次,真是百看不厌啊!

元宵节花灯作文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一天里,人们要吃元宵,猜各式各样的灯谜,还要点花灯,看花灯。眼看快到元宵节了,我的小花灯还没准备。按惯例,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我总会点上花灯,关上全家的灯在家中绕几圈,体现出节日的气氛,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我便与爸爸妈妈一齐前往夫子庙,那儿可是观灯,买灯的地方!

午时,我们一家坐地铁到三山街,步行五分钟后便到了南京夫子庙。刚进大门,便看见了游人手上挑着的形形色色的花灯,兔子灯、荷花灯、还有小马灯、飞机灯、金鱼灯等等,我不禁心里痒痒的,真想买一个。

到了内秦淮河南边,有一座小桥,河中有十几艘画舫。我扫视周围,发现了一顶大大的状元帽,那样的帽子,恐怕仅有巨人才戴得了吧!夫子庙老街上热闹不已,大家饶有兴致的逛着,不时停下来看看自我喜欢的东西。“看那儿!有个“状元”!”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也发现了一位身披红袍服,头戴状元帽,还坐在一匹“大马”上,两旁的“卫士”护卫着。我又打量了一眼,发现这位“新科状元”还穿着雪地靴呢!太穿越了!沿着老街走了一圈,到了花灯市场。市场中最抢镜的便是荷花灯,颜色,大小都各不相同,今年是马年,马灯也分外流行,我也属马,便挑了一个梅红色的小马灯,准备带回家,妈妈也挑了一个小小的红色荷花灯,有些红红火火的意思。

当我们快走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大雪,在那里,我提前祝大家元宵节欢乐!

元宵节花灯作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快到了,厦门像往年一样举办了灯展。今天,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来到白鹭洲看灯展。白鹭洲整个灯展广场人山人海,真是一个壮观的场面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鹭洲灯展广场大门上的八个字“盛世中华,魅力厦门”。随后,我们进入广场,观赏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体现厦门的发展,有的体现社会的和谐。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虎为主题的花灯,如:“一虎啸春”、“双虎献瑞”、“十虎齐美”等,真是太有趣了!

每年的灯展真是太有意思了,让小朋友增长了不少知识,希望今后的灯展越办越好!

元宵节花灯作文

正月十五的夜晚,我吃完元宵上街去赏花灯。

今天的街道格外漂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提着手中的灯笼轻快地奔跑着。街道两旁到处是灯笼,栩栩如生的金鱼灯,古朴典雅的官灯,舞姿婆娑的仙女灯……各种各样,形态万千。

我在花海中徜徉,循着音乐望去,一位老婆婆卖着彩灯。一只色彩斑斓的大孔雀尾巴上有无数深蓝色的小彩灯,若明若暗。最美的是荷花灯,我买下了一个,淡淡的花瓣如少女的裙摆,绿叶相衬着。轻轻放入河边,缓缓漂入河中央。我闭上眼,许下一个愿望:“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

夜深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向回家的路。

元宵节花灯谜语

3.一星星,一点点。走大路,钻小洞。(打一动物名)蚂蚁。

4.感冒通(打一成语)。有伤风化。

5.“茶’张九龄诗的一句!”谜底:草木有本心。

6.雨披(打一成语)。一衣带水。

7.垃圾箱(打一成语)。藏垢纳污。

8.娄阿鼠问卦(打一成语)。做贼心虚。

9.“积雪浮云端――地理名词一-”谜底:高寒带。

10.“曲终人不见’电影片名二中有俺”谜底:绝唱潜影。

11.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三国演义》人名一谜底:刘备。

12.船板硬,船面高。四把桨,慢慢摇。(打一动物名)乌龟。

13.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谜底:如狼似虎。

14.幼儿园中班3月份工作计划。

15.飞鸣镝(打一成语)。弦外之音。

16.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如狼似虎。

17.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个钗子。(打一动物名)蟹。

18.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19.书签打一字(谜底:颊。

20.卧倒(打一成语)。五体投地。

21.尽收眼底(打一成语)。一览无遗。

22.愚公之家(打一成语)。开门见山。

23.牛年进财(字一)钮。

24.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25.头戴周瑜帽,身穿张飞袍。自称孙伯符,脾气像马超。(打一动物名)蟋蟀。

26.屡试屡成(打一动物名)百灵。

27.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

28.“当春乃发生’《水浒转》人物诨号”谜底:及时雨。

29.鹊巢鸦占(打一成语)。化为乌有。

30.大牛小犊一齐来(字一)牲。

31.刃打一字(谜底:召。

32.头顶两只角,身背一只镬。只怕晒太阳,不怕大雨落。(打一动物名)蜗牛。

33.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动物名)鳖。

34.“同是长干人――《聊斋志异》篇目”谜底:酒鬼。

35.脚儿小,腿儿高。戴红帽,穿白袍。(打一动物名)丹顶鹤。

36.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37.武大郎设宴(打一成语)。高朋满座。

38.不考虑中间(打一成语)。谜底:瞻前顾后。

39.抽水泵打一字(谜底:石。

40.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吃卯粮。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元宵节放花灯的由来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

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元宵节挂花灯赏花灯的传说

在元宵佳节之夜,在人潮熙熙攘攘中,我与美丽的花灯相会,感受历史的传承。

灯光迷人,一夜鱼龙舞。夜色渐晚,华灯初上。五彩绚丽的花灯让我感觉应接不暇。瞧,这边的大公鸡,气宇轩昂,头上红冠闪闪发光,两只铜钟般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让人忍俊不禁。尾巴高高翘起,高贵华丽,着实迷人,翅膀轻轻地鼓起,晶莹剔透,红蓝相间,神气极了。看,那边的小灯耀眼迷人,小人儿只有巴掌那么大,却神态各异,穿着黑色衣袍的老爷悠闲地躺在车上,眉舒皱散,手中把一支烟,好不自在。身前拉车的小伙全身向前倾,脚步向前大步流星地迈着,两手紧紧地抓前车把,显出卖力的样子。听,远处的锣鼓阵阵,正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我快步走去,五色的灯光掩映着一座戏台,戏台七彩玲珑,古韵悠悠。台上,赫然屹立着十几个机械人,栩栩如生。敲锣的人穿着金色的服装,熠熠生辉。他们挥舞着衣袖,锣随手一开一合,节奏分明,洋溢出节日的喜悦;打鼓者,腰系红带,身着黄衣,奏出欢快的鼓点,感染了我。元宵夜,赏花灯。

人潮拥挤,熙来攘往。人们在一片灯光中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节日的欢快,把节日气氛推上了高潮。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挤闹在花灯周围,你指我点,评论着那些形态各异的偶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低声小语,玩的不亦乐乎。青年们携着伴侣,牵着手,共同享受着良辰美景,穿梭于大小花灯之间。大人们赏赏花灯,吟吟古诗,个个都陶醉其中。人再多,他们也要奋力一搏,挤入前线,把最美的花灯留于心中。拿出手机来“咔嚓”一声,记录下这难得的美好时光。年迈的老人也破例赶了出来,他们穿着厚重的大棉袄,口戴口罩,头顶大帽,“全副武装”地来看花灯。虽然没有了年轻人的活跃,但他们依然觉得趣味盎然,兴奋地四处张望,说说这个,道道那个,活像一个个小孩子,充满好奇与活力。元宵节,人赏花灯月赏人。

在这个盛大的节日,我们且歌且舞,共度此刻,难忘今宵!

元宵节挂花灯赏花灯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历来流传有几种说法。一说过去有元宵燃灯之俗,此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虔诚的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关于元宵燃灯观灯的另一种说法,则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而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其中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传说一:汉文帝与火德星君。

西汉时,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

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当夜,京城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

传说二:天帝的女儿。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等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间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据资料记载,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元宵节闹花灯习俗

元宵节闹花灯习俗起源的准确时间已搞不清了,但在隋朝前已见于文字记载。《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载:柳?“以近世风俗,每正月十五夜,燃灯游戏,奏请禁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这是笔者所见关于元宵节闹花灯最早的文字,从中可以分析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来。从“近世风俗”几字来看,闹花灯风俗的产生距此时不会太远,当在十年二十年左右,也不会太近,决不会是一二年的事,因为如果那样,不会引起朝廷大臣的高度注意。“窃见京邑,爰及外州”八字可说明这种风俗涉及面很宽,不但京师中如此,外地州郡也如此。以下文字则提供这样的信息: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们便都在大街上尽情狂欢,鼓声震天,火光照地。人们不惜钱财,比赛灯的规模和精巧。而且家中所有的人,也不分主仆,不论贵贱,不管男女,一切等级、性别、贵贱的`界限全部打破,一切隔阂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是欢歌笑语。

这样,正月十五闹花灯风俗的兴起时间似乎可以大体确定,即在北周年间,大约在公元550年至580年之间。那么,这种风俗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万物之起,必有所始,闹花灯习俗也一样,其产生必有缘由。从这一习俗产生的时间、地域及风俗内容来推测,可能与佛教的流传有关。《涅?经》上说:如来?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西域记》说:摩喝?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维”是梵语,即焚烧火化。《涅盘经》是说,如来佛死火化后,将其得到的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然后,仙人(当指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绕城每一步的距离点燃一盏灯。古代的“步”是长度单位,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一米六十左右。很明显是为释伽牟尼涅盘举行的悼念仪式,但还没有明确记载是正月十五。《西域记》所说的僧俗共同观看舍利放光的习俗则明确说是“正月十五”了。

大约是这两个习俗的合流逐渐形成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一民俗。从地点看,这一民俗开始流行于北方,即洛阳及周边州郡。这与北魏、北周时崇尚佛教,而著名禅宗大师达摩、慧可先后在嵩山少林寺传法可能有关系,禅宗开始兴起,深受百姓欢迎。从习俗内容看,打破一切界限,不也正体现禅宗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佛性的观点吗?从以上几点来分析,闹花灯这一习俗的起源与佛教流传有关。这种取消一切束缚,打破一切界限的习俗,时至今日还有余风。民间“正月十五没大小”的俗语和风习便是古风的余绪。

元宵节花灯

准备材料:一次性纸杯两只,红线若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放焰火剩余的手柄,红色颜料和水粉笔。

1.取一只纸杯,尽量选择横竖有参考图案的,比如这个苹果图案的。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2.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

3.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4.一根根向外牵拉一下竖条,成内卷状。

5.取另一只纸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

6.同样按图案剪开,为和刚才的条状对接做准备。

7.先在两个底部的中心钻孔穿红线,然后将两只纸杯的条状对应粘接好,灯笼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粘上彩纸包边,底部中心挂上灯笼穗子,会更有感觉。可以用颜料将灯笼涂成喜庆的红色。

011.将卡纸两边各留0.5-1cm。按等分划好若干条平行线,然后用裁纸刀切开,如图:

022.如下图,先将图片对折然后展开。

033.在两端粘上胶水。

044.粘好后,从上往下往中间轻轻压一下。

055.在上端穿两个孔,然后穿线,一个可以提的简易灯笼就完成了。

元宵节灯会作文:元宵节看花灯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灯。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人们互相拥挤着,用“人山人海”一词来形容这场面一点也不过分!

哇!好漂亮的一只金老鼠啊!瞧这只老鼠,通身发黄,灯泡般的大眼睛,金鼠背上有两个金元宝,金老鼠摇头晃脑,好像在说:“祝大家财源滚滚,万事如意!”两条小鲤鱼也跃出水面向人们祝贺!前面的五个小和尚在敲锣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宝”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宫仙子嫦娥在个干吗?原来她在追人造卫星呢!可怎么追也追不上!旁边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中国航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祖国的发展,飞天已不是个梦想,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各国遥遥领先,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祝祖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哇!福娃也来了!”我说。五只奥运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欢聚一堂!它们站在一个旋转的轮子上,向人们招手。轮子上刻画的是奥运会精彩的瞬间!张怡宁奋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夺得奥运金牌,飞人刘翔的跨栏。2017年,奥运将在首都北京举行。让我们期待奥运的成功吧!

哇噻!好逼真的一条巨龙!巨龙腾云驾雾,高高在上,巨龙盘旋着,两条一摇一摆的鲤鱼也看着巨龙,栩栩如生的巨龙让人望而生畏。

这不是小鲤鱼跳龙门吗?看!一条小鲤鱼破着风浪来到龙门。它告诉我们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