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蒙山优选(精选17篇)

介绍蒙山优选(精选17篇)

ID:7182413

时间:2023-12-13 06:39:06

上传者:HT书生

优秀作文是一种艺术,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动人心。欢迎大家阅读以下优秀作文范文,一起加强自身的写作能力。

自我介绍优选

嗨!大家好!我是张xx,今年xx岁了。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爱哭,因为那时候我就是一个爱哭的女孩,不过我还是会努力改掉的。

上学以后,我的缺点就是——不爱做作业,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上课时不专心。老师讲的知识点都不知道,我总是在下课后去问同学,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和我交朋友,我就想到了“哭”这个词,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我要让我的缺点改掉。

下面就让我来说说我的缺点吧!我的缺点就是:爱看书,上课听不懂。但是我不能让我的缺点改掉,只要有时间就要多看些课外书看看书,因为我是一个“小书迷”,我要让我的缺点变成优点,我要让我的缺点变为优点,我要把我的'缺点变为优点,我要把我的弱点变成优点。

我要把缺点变成优点,让我的缺点变成优点,让我的不足变成优点,我要改掉我的缺点,改变我优点。

去蒙山大佛作文优选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到平邑蒙山旅游。

从家出发,大概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吧,就到了蒙山脚下。我抬头一看,整座山上长满了松树,像是披上了一件碧绿的外衣。山顶上云烟环绕,直入云霄。在我欣赏山的美景的时候,老爸已经买了门票,我们迫不及待的跑向了大山的怀抱。

首先,一阵清凉的空气迎面扑来,清爽极了。顺着山路往上爬,不一会儿就到龙潭飞瀑了。龙潭飞瀑是一个庞大的湖,湖边有九个龙头,他们的口中吐着水,下面正好各有一只蟾蜍,接住了流出来的水,真是有趣。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著名的景点—鹰窝峰。我先告诉你鹰窝峰的来历吧,鹰窝峰的山峰非常的陡峭,笔直笔直的直插云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爬到它的顶峰。远远望去,山顶的石头非常的松弛,我想用直升飞机上去,也无法站立,也只有老鹰才能飞上去。告别了鹰窝峰我们来到了百寿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个大大的寿字,据说他出自王羲之之手,刚劲有力。崖上还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寿”字。把深沉的山崖装扮的有了游动的灵性。

最后,我们到了山顶—龟蒙云海,我兴奋极了。深深的呼吸一下这天然氧吧的空气,感觉轻松极了。眺望山下,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壮观呀!

蒙山的景色真美!我还是恋恋不舍的告别了蒙山。

去蒙山大佛作文优选

十一到了,放了七天假,哈哈,可以好好的玩玩了。

十一之前,妈妈就说今天要去蒙山,我就一直等啊等,终于等到十一了,我兴奋得泪流满面呀(夸张了),终于可以出去玩了,不用在宅在家里和纸、笔、电视打交道了。

6点多,妈妈把我叫了起来,我还想在被窝里睡觉,妈妈说,你今天不去蒙山玩了吗,我打了一个激灵,噌的一下边坐了起来,嗖的冲向洗手间去洗淑了。

现在是7点多,我刚吃完早饭,妈妈在收拾东西,王瑞清刚刚起床,爸爸在看电视,我去找王瑞清玩了一会。没过多长时间,我们便出发了。

九点半,我们到了蒙山,我抬头望山,好高啊,果然不愧为山东第二高山。(第一是泰山,爸爸告诉我的)我们买好登山的门票,乘坐观光车,路上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汇聚在一起到了,像一片花的海洋。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半山腰处,要步行了。

这一段上山的路全部是木头做的两边全是树木,好像忠实的卫兵,护送我们上山。途中,有一条细细的溪流,哗啦哗啦的声音像一曲优美的音乐,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以为山很容易爬,没想到却爬得那么慢,两个小时了,还没爬完一半,已经十二点了,该吃饭了,还没爬完,唉,只好下山了。

这次真的很遗憾,没有爬完整座山,我想下次如果还能来的话,我一定要爬完!

自我介绍优选

我的名字叫李佳怡,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我今年xx岁了,在中学xx年级上学,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李佳怡”。

我的爱好有很多,有唱歌、跳舞、弹琴、跳舞、看书……但是我最喜欢看书了。我家里有许多书,但是我最喜欢看一些书了。

有一次,上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图书馆去看书,看见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书里有一个故事叫《女孩的哭声》里面讲的是在一个很穷很穷的山村庄里,有一个小女孩,她有一次去看大海,走着走着就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哭,这时,那个小男孩把哭声告诉了小女孩,然后,小女孩就在哭,那时候,她看见大海,就哭了起来,因为那里太贫穷了,小男孩就把哭声告诉了小女孩。大海听了小男孩的话说完大海就哭了起来,那个小男孩就在哭,那个小男孩就哭,哭了一个下午也没有说话,因为她没有听到大海的哭声,她就哭了起来,小女孩又去看大海,大海就哭了起来,因为她没有看见大海,她就哭了起来,因为大海的眼哭了起来,小女孩就哭了起来,因为小女孩没有听见大海的哭声,所以大海就哭了起来,小女孩就哭了起来,哭了一个下午也没有说话,小女孩就哭了起来,大海就这样哭了起来,哭完以后她就回家了,回家以后,她就把哭声告诉了小男孩,然后她的眼就哭了起来,因为小男孩没有听到她的哭声,她就哭了起来,小女孩就把哭声告诉了大海,大海就说:“你怎么哭的,我是来帮你找妈,你怎样哭的,”小女孩就在哭,因为她没有听见大海的.哭声,她就哭了起来,因为她没有听见大海的哭声,所以她就哭了。

因为她没有听见大海的哭声,所以大海就哭了起来,因为大海没有听见小女孩的哭声,所以大海就哭了。

我就是这样爱看书的女孩。

优选自我介绍作文

我叫沈钦傲,男孩,今年八岁半了。我的身材高高的,瘦瘦的`,脑袋大大的,头发黑黑的,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我喜欢跑步。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大男孩抢了我的铅笔,他跑的太快了,我没有追上。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跑快。我每天练习跑步,跑步的时候腿都被弄伤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我跑步的速度加快了,还为我们班多次拿到跑步比赛第一名呢。

我喜欢玩电脑。电脑可以放音乐,写博文,玩游戏……。如果我有不会的东西,电脑就是我的小老师。

这就是我,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自我介绍信优选范文

自我。

介绍信。

一般用于求职。

简历。

附上的一份用来介绍自己推荐自己的信件。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自我介绍信优选范文,欢迎阅读,更多资讯尽在介绍信栏目!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

有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酷暑寒冬,春去秋来,匆匆三年如白驹过隙。当回首三年的初中,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虚度年华。我从一个幼稚懵懂成长为今天自信从容的应届中专毕业生。一段由最初的天真到今天的热爱并充满激情准备投入的思想蜕变过程。薄薄的几页纸里有一千四百多个日子中凝聚的汗水、泪水、欢笑以及荣誉;有关于未来的畅想;有对即将面临挑战的自信和向往。也许,我不够成熟;也许,我不是特别优秀,但我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不灭的激情,不认输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还有一颗真诚的心,溶入这几页薄薄的纸里,等待着您给我一个舞台,让我演绎另一段缤纷人生,用我的激情、凭我的勤奋和对学习的执着和热爱。

诚信、严谨、负责、好学、进取是我的个性,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己的特长,执著追求我的目标。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

如有机会成为贵校的一员,我将尽己所能地为学校添砖加瓦,创造佳绩。

静盼回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x年x月x日。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请接受我最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因为一个年轻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人生旅程或许即将从您这儿启程了!在此,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来自,悠久的汉文化气息,从小就造就了我“敢于争先,自强不息”的良好素质和不骄不躁的自信心理。随着知识经济的诞临,“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性人才将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因此,课外我积极投身于各种班级、学校的社交活动,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校期间,我各科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和同学一起负责本系网页的编辑和维护工作。担任学习委员职位的期间,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热心帮助他人,获得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通过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我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我还参加了湖北省、学校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并取得好成绩。同时我还有很强的动手、创新能力,注重实际应用,注重团队合作,能迅速将所学转化为生产力,多次在实验、课程设计上取得好的成绩。

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愿用我的青春和热情乃至我的全部去接受新世纪的挑战!当然贵公司也许是实力、技术、人才兼备的大公司,没有我可能一样能直挂云帆,但若有了我的努力,相信她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最后衷心的希望能得到你的赏识与任用!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一颗期待的心真诚的静候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年**月**日。

自我介绍优选

大家好!

大家好!今天,我就要介绍我自己了,姓李,长得可漂亮了,是个小小男子汉,我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耳朵,我的.脸胖乎乎的,妈妈说我有小猪肚,我很喜欢吃猪肉,可是有时候也吃不饱。我很胖,我很瘦,爸爸妈妈都说我像个假小子。我很喜欢玩,我很爱学习,我的爱好很广,如:画画、弹琴、跳舞、唱歌、跳舞、玩游戏等等。我很爱读书,每天都要在学校读一本书,这样,我的学习才有提高。我很喜欢看电视,每天晚上都要看一会电视,可是,我每天都要看一会儿书,看完了,就要睡觉了。

我的学习成绩也不错,有100分,95分。

我的缺点是粗心,每次考试都粗心。

我的学习不好,不是太贪玩,而是粗心。

我的学习不好,不是太马虎,而是太马虎。

我的缺点是不爱读书,每天晚上都要看书,可是,我每次读完书都不会认真检查。

我希望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能够改掉缺点,让我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游蒙山大佛作文

星期六,天还没有亮,我就被一阵闹铃声叫醒。我一改原来拖拖拉拉的毛病,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今天,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风景秀丽的蒙山。

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蒙山脚下。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爬山。蒙山的路真险啊,台阶陡峭,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走在山路上有点像玩"神庙逃亡"的游戏;蒙山的瀑布真大呀,就像一条河流悬挂在山上,轰轰隆隆,气势非凡;蒙山的树真多呀,漫山遍野,虽然现在还是早春,但是整个山上还是透着盎然的绿意,走在丛林中,空气清新,花香扑鼻,真像到了天然氧吧之中!

爬山可是一件辛苦的事,它不光考验我们的意志,中途有好几次累得我实在走不动了,就打起了退堂鼓。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爬山就要爬到山顶,决不能半途而废,要不然,会错过很多优美的风景,你会遗憾的。再说,只有到了山顶才能坐索道玩漂流啊!"听了爸爸的话,想到全国第一长足足有三千多米的森林漂流,我立刻来了精神,奋力向山顶冲锋!

当我爬上山顶振臂高呼的时侯,当我坐上缆车俯瞰群山的时侯,当我坐上漂流船兴奋地哇哇大叫的时侯,全身的疲劳一扫而光,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介绍山西蒙山大佛的导游词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莲花宝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佛寺别名龙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做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堂:位于解放路367号,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占地约13.3万平方米,现存4300平方米。主建筑为礼拜堂,旁有两座西式尖顶钟楼。天主堂是太原市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友活动场所,也是省市天主教爱委会的所在地。

介绍山西蒙山大佛的导游词

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上官巷东,原是文庙。博物馆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组成。棂星门内东西厢房、大成殿及东西庑均为陈列室。馆内藏品丰富,省内出土的古代珍贵文物甚多,有殷代铜觥、春秋时吴王称王前所用的铜戈、北魏木板漆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明代名将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

纯阳宫:是山西省博物馆专题陈列部,简称省博物馆二部,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该部利用道教建筑纯阳宫展出历史文物。纯阳宫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清代做过整修,宫宇建筑精巧,布局独特,雕饰富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馆内展出陶瓷、铜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书法、绘画、碑帖、刺绣、珐琅、漆器等10多个专题。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字学、工艺美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山西蒙山大佛景点介绍

在蒙山的早晨,会听到唧唧啾啾的鸟叫声。悦耳的鸟叫声就像定时的小闹钟早早的把我们叫起来。吃了美味早饭,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出发了。

进了山门,沿着宽宽的盘山路一路飞奔,很快我们就追上了挑着货物去山顶做生意的山民。我们一路上追蝴蝶,看昆虫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小瀑布,又开心的玩起水来。这时,爸爸问我想不想探险,出于好奇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我们更改了路线,爸爸带领我们沿着瀑布,继续前行。从瀑布往上走,走了一会儿竟然没路了,只有越过巨大的石块,才能到达一线天下的石阶。我心惊胆战的爬上巨石,简直就是手脚并用,爬了很久,终于到了一线天的石阶下。我抬头一看,简直惊呆了,是一条陡峭的山路,台阶又窄又陡,我真后悔当时的决定。我感觉很累,衣服被汗水湿透了贴在身上真难受。我不想爬了,我很想回去,爸爸说:“马上就到山顶了,加油啊!”我又鼓起勇气继续探险。我们攀过一线天,又走上了登天梯,又走了好久好久,始终没见其他人的影子,我们好像变成了大山里的昆虫,无声无息的在山里走着。当我们累得精疲力尽时,终于快到山顶了,还听到了其他人的谈话声。我们就像快要饿死了的老虎看到了食物,我们加快了脚步终于到达山顶了。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吹着凉凉的风,欣赏漂亮的风景,简直太好了。接下来的行程就简单多了,先坐缆车然后再坐漂流,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

这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

山西蒙山大佛景点介绍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便开始在此建立寺院。南北朝隋唐时期,净土宗始祖昙鸾、高僧慧瓒、以及净土宗开宗三祖师之一的道绰等一代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在那很长一段时期,晋阳地区高僧云集,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在海外,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蒙山大佛”,因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的玄中寺就是佛教净土宗心目中公认的祖庭。其实,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因为年代久远,才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称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误说。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名“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和建造上、下二寺。大佛经过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终于凿成。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传说,隋末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的当晚梦见“化佛满空,毫光数丈”,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反隋的决心。李渊当皇帝后的唐武德三年(620),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及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官长“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用了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特制袈裟两件,派专使驰快马飞送并州,给大佛披上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天下。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知远留守晋阳,再次重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一时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其社会和历史地位可见一斑。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灵异!

中国蒙山大佛自问世以来,倍受皇家关宠,僧众喜爱,为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终于在元朝之末阁倾像塌,大佛的头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崩落。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显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从此埋没六百余年。史籍中曾记载蒙山大佛便已“荡然无存”。

上世纪80年代,在太原南郊文化馆工作的王剑霓参加地名普查时刻意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王剑霓的祖父王建屏曾任抗战时期山西佛教会会长,是山西佛协会创始人。王剑霓从小就从祖父那里听过很多蒙山大佛的故事。为寻找蒙山大佛,王剑霓踏遍了整个晋源的西山地区,甚至差点失足掉落悬崖,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而他最终认定当地寺底村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1983年,王剑霓在《地名知识》杂志上发表文章《“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的轰动。

自从1980年蒙山大佛被发现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蒙山大佛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对大佛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蒙山大佛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样一尊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其他大佛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湮没在尘土中的大佛端坐于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间。宽大的胸肩、修长的双臂从两侧石崖中呼之欲出,残破的半截佛身仍然传达着令人震撼的庄严使命。

介绍山西蒙山大佛的导游词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介绍山西蒙山大佛的导游词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一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蒙山景区导游词介绍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介绍山西蒙山大佛的导游词范文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西蒙山大佛的。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xx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xx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开化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当时太原被称为晋阳,是北齐王朝的陪都。北齐太祖高欢在此创业,击败尔朱荣,后来实际掌控东魏朝政,为北齐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后北齐各代帝王常往来于首都邺城和别都晋阳之间,相当重视对晋阳的建设。按照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的记载,《北齐书》等史料中北齐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说的就是蒙山开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时也被称为“晋阳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据《北史》中后主高纬“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内”的记载,认定蒙山大佛完工于后主高纬时;又根据宋人记载中蒙山曾有北齐天统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统五年三四月间北齐后主身在晋阳且有重要佛事举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时间就是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

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大佛头部遗失。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佛像施禅定印。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腿下为条石台基。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蒙山大佛高66米)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另据《嘉靖太原县志》载:“法华寺在县西北十五里,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建,赐额开化,寺后凿石通蹊一里,依山刻佛像,隋仁寿初(620xx年)建佛阁,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xx年)李渊自守河东来游于禅之后,复改为开化寺。会昌甲子岁(844年)佛阁废毁,乾宁二年(895年)重修。宋淳化元年(990年)修释迦如来舍利塔二座,塔高二丈。元末(1368年)废毁,只存僧房舍利塔。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重建。”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前,于后晋自运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阁,名曰“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将高200尺石刻大佛,庇盖于内,同时建“雁塔蜂台”,修“鹿苑鸡园”。大阁凌云,气势非凡,豪华之极。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庄严阁”等建筑塌毁,从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残砖、碎石、泥沙之中。明晋恭王朱棡镇守太原,重修开化寺,实际是只修了前寺院,即现在的开化寺,后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为后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大佛遗迹。1982年顺势探索“大肚岩”一名的来历时,实地勘测实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宽约8丈,头部尚未找到,仅现找到的颈部高达五尺,真经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个大佛还有待发掘现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围发现的建筑遗迹,经与史籍记载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国内有关史学界的关注。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个端午时节,正是游玩避暑好时候,我们全家去晋源区的蒙山大佛游玩。一路上,我坐在观光电瓶车上,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转眼间,就到了半山腰,走下车来,放眼望去,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石路通向了一尊巨大的佛像。远远望去,就像在云端似的。

我们顺着小山路往上爬,中夏的美景尽收眼底。小路两旁,小草碧绿一片,小树已能成荫,各种野花红的、白的、紫的开得到处都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路上形状多样的手工音乐盒子。它是用木头制作的,有的像蘑菇房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苹果,从那里发出的音乐令我心情愉悦。到了山顶,爬上高高的台阶,一尊巨大、雄伟的石头佛像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有名的“蒙山大佛”。我们全家在大佛下留下了幸福全家照。

多愉快的一次游玩啊!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始凿于北齐高洋帝天保二年(551),距今已有1400多年,其开凿时间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可谓历史久远;蒙山大佛凿刻时,“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费时25载,佛像高63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可谓规模宏伟,堪称天下第一佛。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便开始在此建立寺院。南北朝隋唐时期,净土宗始祖昙鸾、高僧慧瓒、以及净土宗开宗三祖师之一的道绰等一代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在那很长一段时期,晋阳地区高僧云集,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在海外,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蒙山大佛”,因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的玄中寺就是佛教净土宗心目中公认的祖庭。其实,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因为年代久远,才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称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误说。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名“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和建造上、下二寺。大佛经过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终于凿成。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传说,隋末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的当晚梦见“化佛满空,毫光数丈”,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反隋的决心。李渊当皇帝后的唐武德三年(620),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及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官长“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用了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特制袈裟两件,派专使驰快马飞送并州,给大佛披上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天下。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知远留守晋阳,再次重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一时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其社会和历史地位可见一斑。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灵异!

中国蒙山大佛自问世以来,倍受皇家关宠,僧众喜爱,为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终于在元朝之末阁倾像塌,大佛的头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崩落。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显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从此埋没六百余年。史籍中曾记载蒙山大佛便已“荡然无存”。

上世纪80年代,在太原南郊文化馆工作的王剑霓参加地名普查时刻意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王剑霓的祖父王建屏曾任抗战时期山西佛教会会长,是山西佛协会创始人。王剑霓从小就从祖父那里听过很多蒙山大佛的故事。为寻找蒙山大佛,王剑霓踏遍了整个晋源的西山地区,甚至差点失足掉落悬崖,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而他最终认定当地寺底村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1983年,王剑霓在《地名知识》杂志上发表文章《“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的轰动。

自从1980年蒙山大佛被发现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蒙山大佛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对大佛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蒙山大佛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样一尊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其他大佛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湮没在尘土中的大佛端坐于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间。宽大的胸肩、修长的双臂从两侧石崖中呼之欲出,残破的半截佛身仍然传达着令人震撼的庄严使命。

晋阳西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巳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

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蒙山大佛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北的开化沟内,毗邻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古晋阳城、晋阳湖等景区,山体雄浑,松柏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幽谷。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座落于蒙山北峰,远观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为释迦牟尼坐像佛。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史书记载高200尺(唐尺,约合今63米),比西方认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却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处的开化寺,历来是晋阳地区的佛教中心。从北齐到元,历代统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齐历时20xx年建成,《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官内”。《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记载,李渊以唐国公身份“至此瞻礼,夜梦化佛,满室毫光数丈”。《法苑珠林》载,显庆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开化寺大佛,大敕珍宝财物,由内宫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时,佛教高僧即现在日本最为兴盛的佛教净土宗师昙鸾,曾在开化寺(时称并州大岩寺)钻研佛法,继昙鸾大师后弘扬净土业的道绰禅师,最初也在此处精研经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伟,开化寺庄严肃穆,诵经之音袅袅萦耳,溪水潺潺、鸟鸣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风貌,受到海内外宗教界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开始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

山西蒙山大佛景点介绍

今年春节我们来到姑奶家,跟太奶一起过年。今天是大年初三,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我和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蒙山大佛游玩。

我们坐着车,一行人来到了蒙山脚下。一下车,远远就望见在山顶的远处,隐隐约约矗立着一尊大佛。爸爸指着那个地方说:“今天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坚持爬到山顶到蒙山大佛脚底下。”我一听,兴奋极了:“没问题。”说完就第一个朝通往山顶的楼梯跑过去。刚开始,我一直处于爬在第一个的位置,没有台阶的地方一路小跑,有台阶的地方也是急急往前冲,眼看其它人让我给远远落在了后面,我想还是等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吧。可是,等他们全都慢慢爬上来,都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而我一点汗也没有,也没觉得累。

后面还有很多的台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边走边说着话,慢悠悠得爬着。我爬一会儿等他们一会,终于到达了蒙山大佛的脚底下:“哇,这个大佛好高呀!”我不禁感叹着。这时,爸爸对我说:“这个蒙山大佛高63米,是世界上第二大佛,在古代北齐天保年间凿的,之后他的头有次掉了,后来又重新做了个头补上了。”“原来这个大佛还有这么多故事啊。”我点着头。我们在大佛前玩了很久,还拍照作了留念。

回家的路上,爸爸表扬了我,说我今天第一个爬到大佛前,值得表扬,我一听心里更高兴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