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保护论文(优秀17篇)

传承与保护论文(优秀17篇)

ID:7194071

时间:2023-12-13 09:43:44

上传者:梦幻泡

通过参考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总结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要受到保护,尤其对于少数族群与土著人的文化,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特殊的保护,如同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一样,濒危文化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它无法复制,无法克隆,也会从人类社会消失。”[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识别、认同各少数民族身份和发展历史过程的体现,也是各民族存在的基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人类社会的文明,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维护各少数民族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因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文明的需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具有实践和理论双重意义的`命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少数民族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农业社会、手工经济、自然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更加恶化,一些靠行为和口头教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消失,且这种状况有增无减。近几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也被政府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夹缝中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保护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仍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建国后,我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主要有《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部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等。[2]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立法方面有以下特点。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滞后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2)立法层次低。目前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规主要是地方立法和行政法规,这对国家来说缺少统一的、有号召力、法律效力强的立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未得到呼应和体现,缺少综合利用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合理保护。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保护的现状也不理想,法规条例不够全面完善,法律保护严重缺失。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存续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传承和保护的现实重任,同时也直观烘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着”的氛围。当下,尽管有很多地方政府破土动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政府政绩的需要,面子工程的存在不可避免,这就导致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大多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重外形不重内在,限制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新和传承。同时,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或基础设施根本不存在,或是配备了设施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使得基础设施成为一种摆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缺少基础的土壤,不利于其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记忆,是少数民族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它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胎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于生存的大多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物质资源比较匮乏。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进程的不断加速,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展,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更加迅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生活理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代化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使得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放弃传承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开始适应现代的生活,传统文化所遗传下来的文化符号及信息资源被不断扭曲和改变。再加上现代社会文化娱乐的多样性,很多传统民俗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族群文化传承载体自然减少。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集聚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要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要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要挖掘达斡尔族文化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要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要实施双语教学,传承达斡尔族语言;要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论文关键词:达斡尔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教育策略。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仅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还能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潜在地发挥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创设有利的文化环境来传承民族文化。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建立专门的学生民族手工艺作品的展览室;装饰民族特色的墙壁、长廊;举办民族特色的艺术和体育活动;创建有民族特色的校风、班风等。另外,在民族聚居地区可以通过创设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屯(社区)环境,建设专门的达斡尔族博物馆,开展丰富的民族文体活动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培养其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总之,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不断推动达斡尔族文化的发展,实现达斡尔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唤起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自觉,才能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客观上完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文档为doc格式。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论文

论文摘要:“非遗”视野下展开的对民间音乐之传承与保护的探讨,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山东新泰大谭村“古事音乐”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音乐,引起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随着现代文明影响的逐渐深入,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音乐品种濒临灭绝的边缘。在此背景下,对民间音乐进行普查并探讨其传承与保护的具体策略之意义重大,抢救与保护人类的民间音乐遗产,以维护民间文化生态平衡。

一“古事音乐”概况。

大谭村位于山东新泰市果都镇境内,由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枣强县谭氏居民迁入此地聚居而成现在的村落。所谓“古事音乐”,即该地区群众对秧歌音乐的统称,称“秧歌队”为“古事队”。秧歌最初是一种纯粹的歌唱形式,后发展到独立的'民间歌舞表演。音乐一般有小场演唱、打击乐和吹唢呐等部分组成。用到的乐器有锣、鼓、二胡、唢呐等。内容以歌颂太平、扬善惩恶、儿女情长为主。由于各地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其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

笔者曾就“古事音乐”的起源问题,探访过当地居民。据本村民间艺人谭西风(1929-,田野调查中主要采访对象)叙述得知,从其爷爷的爷爷就有传唱,曾为县令表演过。这些话虽不具有确定性,但可以说明当地“古事音乐”存在之久远。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现只能就所掌握的资料对“古事音乐”的产生作一推测,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可能:

其一,陕西甘泉县出土的宋金时期的浮雕砖刻距今已八百多年,本村村民为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枣强县迁入,所以推测当地“古事音乐”有可能是祖辈从山西老家带来的。

其二,新泰地区民俗音乐形式多样,方圆几十里有大洼独杆跷、谷里逛荡灯等,其他村的“古事队”也相当活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主要以“边关调”为主,与大洼村的名字一样。史料记载大洼村的“古事音乐”至少产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如果二者之间产生横向影响的话,那么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应至少在此年代出现。

其三,从其传承来看,据谭西风叙述,在解放前有谭志星、谭志风、谭志全、谭献昌、谭献信等人会唱“古事音乐”,不过他们只能唱出各个角色中的部分唱段。能够确定师承关系的是谭献信(谭西风之师爷)一支,谭献信出生于咸丰九年左右(具体时间不详),所以推测在这个时间里,“古事音乐”已经产生。

由以上推测可知,虽然“古事音乐”产生的具体时间尚不可考,但其渊源确已久远。

二“古事音乐”发展现状及分析。

“古事音乐”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据谭西风讲述得知,那时的人们都盼着看“古事”、玩“古事”,几乎人人都能唱上三五段;如今虽也玩“古事”,但只剩下一种形式了,全是在走、舞,而根本没有唱段了。例如,大谭村“古事音乐”之《边关调》共分花船、女驴、男驴等角色传唱。男驴角色所唱《边关调》属该地民乐中较有特色的部分,共分24场,加上“走场过寨”可演唱一天一夜。遗憾的是,如今的“古事”中再也见不到如此丰富的传唱了,音乐部分也只有乐器演奏,演唱的越来越少。“古事音乐”的发展堪忧,日益衰落,面临后继无人之状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民间音乐生态环境的改变。民间文化如同自然生态环境,在这一环境之下繁衍、生产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果实。如果这一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文化将会凋零、失落,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随着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底层社会对物质的追求高于精神的享受,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的状态。

第二,传承方式的局限性。民间音乐大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很多东西在流传过程中变异、消失,这是民间音乐自身传承的局限性所致。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同样避免不了这样的局限。

“古事音乐”的发展濒临灭绝,为了丰富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应大力提倡对诸如大谭村“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保护。

大谭村的“古事音乐”在民间音乐中看似不出众,但在音乐形态、精神内涵中则透露出一种内在美。她独具地方特色,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的审美总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采取有利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首先,让民间音乐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教育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将民间音乐纳入教学内容,在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为音乐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对优秀的民间艺人传承行为给予物质奖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完全依靠政府行为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民间自身的力量。既然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那么最好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就是还原于民间,充分依靠民间力量,通过民间艺人以及民间组织来进行传承。同时,政府应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

再次,健全保护机制,落实对民间音乐保护的政策法规,借鉴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引导市场需求。

最后,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提高人们对民间音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虽然现在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多样,但是如果能借节日、庙会之际,将“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做大,也不失为一种应时之策。

以上仅是笔者通过对大谭村“古事音乐”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而总结出的保护对策,当然,对民间音乐保护的具体策略也并非笔者所能概全,这需要众多有识之士来共同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新泰市文史资料,新泰市文史办公室.

[2]《抢救民艺》,潘鲁生著,山东美术出版社,年第一版.

[3]《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首先,杀青过程中的独特之处: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到锅里进行杀青,一般是家里两口锅并齐放置,两人同时进行,一边炒另一边烘。炒、烘均用木材,炒制3~5分钟后立即放入旁边的另一口锅内。在炒制的过程中要进行人工不停地翻动,杀青过程中的手工翻动由工人用特制的耙子(专门由蒲草做成的)进行,这样既卫生又清香,蒲草与茶叶的香气沁人心脾。第二,传统手工工艺制作中的初烘和复烘时使用的都是炭火。炭火烘焙有利于受热均匀,而且火势不猛,茶叶口感、滋味更好。第三,用特制的竹编烘笼烘制,使茶叶的香味更加醇厚鲜爽。第四,霍山黄芽为散茶,其制作工艺属于半烘炒型,耐冲泡、味美醇厚、香气腹郁。有“一次香,二次浓,三次味也醇”的民谣形象概括霍山黄芽的冲泡特点。第五,霍山黄芽茶树生长于高海拔山区,生态环境优越,虫害少,茶农几乎不用农药,农药的残留量少,化肥也很少使用。全国各产茶县的茶产品进行取样检查农药残留量,霍山黄芽完全符合标准。第六,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2霍山黄芽传统工艺的现状、困境及原因分析。

2.1霍山黄芽传统工艺的现状与困境。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霍山黄芽的'传统工艺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霍山黄芽的加工工艺复杂,用工量大,“闷黄”工艺难以把握。闷黄稍过,黄芽的制作就失败了,看上去像陈茶,卖不出去,加上黄芽茶加工过程的辛劳,年轻一代不愿意学习黄芽制作的传统工艺,使传统工艺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由于黄芽茶的色泽较绿茶逊色,霍山绿毛茶销售形势远远优于黄芽茶。加上绿茶的加工工艺简单,劳动用工少,销售价格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黄芽茶农户改为制作绿毛茶。近年来,霍山县的茶农户制作绿毛茶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绿毛茶的产量与黄芽产量各占一半。第三,由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霍山茶叶办主张标准化生产黄芽茶,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加上标准化、机械化加工黄芽茶,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是,茶农户的手工制茶量大幅度地减少,如今手工黄芽茶产量仅占5%~10%左右,其余的黄芽茶均由机械化加工完成。第四,不少茶农户家庭手工制作了黄芽茶,但由于销售不畅,也严重打击了茶农户的加工热情。

2.2影响霍山黄芽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2.1非农收益远高于农业效益,山区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上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农村大量的轻壮劳动力走向城市或城镇,留在农村或山区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这一方面使农村的建设出现萎缩现象,另外一方面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更加显著,农业产业的弱质化,农业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使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农业的低效益、重劳力促使年轻一代走向城市定居。在此前提下,山区闭塞的生活方式、密集劳动,低收入,使留在山区种茶的年青茶农户越来越少,山区的劳动力严重短缺。霍山黄芽的生产农户主要为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更多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呈现老龄化现象,这对霍山黄芽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2.2茶农户兼业化严重由于农业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需要越来越多许咏梅:霍山黄芽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策的资金,而农业本身难以满足需要,加上农业收入不稳定等因素,都促成了兼业农户的产生。兼业农户是指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活动而获得收入的农户。而农户兼业化是指一个地区的农户采取兼业经营形式的普遍化程度,常用兼业农户占该地区农户总数的比重来表示。霍山茶区除了乌米尖的绝大部分茶农户属于纯茶农户,其余地区的茶农户均兼业,而且兼业化的程度不同,有的茶产区,茶农户兼业化程度很高,达到95%以上,而有的地区,茶农户兼业化程度稍轻。

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数量众多、资源丰富,“自1979年以来,我国文化部、xxx、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文联等多部门组织开展十部民间文学艺术大型著作的汇编和整理,经过调查人员的努力,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1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曲15万首,民间舞蹈万个,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字资料5亿多字。”[2]迄今为止,在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保护,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掠夺,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被权利人以外的使用人滥用。因此,为了更好传承各国、各民族的文学艺术资源,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紧迫性和重要型。

(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需要。

民间文学艺术是“源”,现代文化是“流”,二者一脉相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交流的频繁,大量的外来文化入侵带来新鲜感,很多人逐渐遗忘本土传统文化,使得很多传统民间文学艺术濒临消失。为了防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失传,加紧制定法律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对继承和保留各民族文学艺术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维护利益平衡的需要。

由于发达国家利用其拥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发出的新成果、新产品的可能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很重视,而发达国家免费使用这些资源,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是不可能。因此,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时候,应该注意贯彻“利益平衡”原则。

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事实上,是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他国利益的综合体。

它既要考虑发达国家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现状。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问题是由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洲、南美洲等地的一些不发达国家提出了希望建立统一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标准的想法。到目前为止,国际上4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法律或者地区性条约中都制定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条文。

(一)发展中国家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xxx另行规定。”

(二)国际公约、区域性公约和国际组织保护。

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

[摘要]国际橡胶价格上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生活在西双版纳曼嘎村寨的村民收入迅速提高,但是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引起了传统文化的流失与变化。本文旨在说明村民收入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少数民族地区怎么处理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橡胶产业社会变迁。

一、曼嘎村寨的基本情况概述。

曼嘎寨座落于勐罕镇,毗邻澜沧江,属热带气候。全村国土面积0.94亩,适宜种植橡胶、香蕉、水稻等农作物;拥有耕地面积675亩,其中水田面积402亩,旱地面积273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18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8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5亩,主要种植橡胶等经济林果。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93户农户,总人口262人,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09人。少量种植橡胶之前,全村经济总收入5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大量种植橡胶地之后,村民收入迅速提高。全村经济总收入93.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5.3万元,畜牧业收入7.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2]。

二、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后传统文化的流失。

橡胶树的生长对气候和其他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橡胶树喜温怕寒,喜微风怕强风,喜充足阳光和湿润,能忍耐季节性干旱。目前我国主要橡胶产地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树的生长需要吸收很多光和水分,曼嘎村寨周围水环境被成片的橡胶地破坏了。澜沧江近几年水量变化说明了这一切。据村里人介绍,在没有大量种植橡胶以前,澜沧江发大水能把村里的中心广场淹没。从中心广场到村寨公路边有几公里,而且公路的地势比中心广场的地势低的多,澜沧江水量在成片的橡胶树的影响下很快减少。曼嘎村民只看到种植橡胶的经济利益,拼命发展橡胶产业,他们没看到橡胶树对水环境的破坏,再过几年等到他们发觉自己饮水困难的时候也许就晚了。橡胶产业的发展带来当地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破坏了当地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也受到了这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傣族传统服装,短上衣和长筒裙非常适合傣族当地的气候特点,便于他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但是现在村里除了一些年长的老人之外,其他的像年轻人、小孩很少或者几乎不穿傣族的民族服装,他们的穿着与汉族没什么差别的衣服。当地的小姑娘涂上口红,描上眉毛,穿着现代时髦的衣服,如果不仔细甑辨,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傣族的村民。以前,傣族家庭成员之间和邻里之间相处总是和睦,很少有吵架现象发生。橡胶地面积多的人和橡胶地面积少的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渐渐地,经济差距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们的心理在暗暗的较劲。现在曼嘎村的邻里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和睦了。

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政府、村寨和村民之间应相互协调、同心协力共同处理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这个问题。

(一)注重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宣传,让其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政府在宏观上组织村民进行经济建设,同时也必须让村民了解和明白建设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传统文化。目前,许多村民办事只顾个人、眼前的利益,并没意识到传统文化破坏对本民族以后文化的传承及其自身长远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必须重视从思想上引导、教育村民,让其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关系整个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及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从而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主动的保护好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

(二)当地政府合理的做好村寨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中,当地政府应根据村寨所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从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傣族传统村寨物质形态和文化形态进行合理的规划。具体的措施主要有:

(1)保持村寨风貌,维护民族传统建筑特色。傣族的干栏式竹楼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傣族村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在局部范围内保护传统傣楼民居的同时,建造采用现代结构技术及建筑材料并保持傣族民居传统风格的新民居,以满足傣族百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2)强化傣族村寨中的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功能建设,引入新的文化活动内容。佛教和佛塔是佛教社会宗教活动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规划设计中,加强寨心和佛寺的职能,同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容,即把一些现代文化娱乐活动放到寨心和佛寺中进行。这样的设计将公共活动中心与原来的宗教活动中心合为一体,形成新的村寨精神空间,有利于增强传统村寨的凝聚力和加强民族团结。

(三)加大对村寨、村民的管理。

曼嘎村委会是村寨的日常管理的重要机构,其应该在村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村委会在处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时,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对村民在思想上进行保护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对已经破坏传统文化的村民进行教育。对于少数已盖异化建筑的村民,可由政府、村委会出面与之协商,出少量资金买下这些“洋房”进行拆迁,以保持传统文化氛围的完整性,然后由村寨负责帮助村民建盖传统傣楼。

总之,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丢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像曼嘎这样的村寨,在经济迅速发展,村民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时候,政府、村委会、傣族的老人一定要相互帮助,教育村民,保护傣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只要政府、村寨和村民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曼嘎村寨就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曼嘎村委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3]曹成章,傣族社会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我国古代传统戏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虽出自民间,却是我国民族创造力的展现,体现出我国民族独特的思维与文化意识。古代传统戏曲包含古典文学、古典戏剧学、古典音乐学等,处处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背景,涉及到经济、政治以及生态等,提倡以人为本。在现代文化这一主流趋势下,古代传统戏曲的传承出现很多问题,探究古代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1.现代文化的含义。

现代文化可有效促进社会与个人的文化发展,若从历史方面来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既是传统文化发展的起点,也是两种文化的连接点与临界点。从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生态建设与社会密不可分,只有立足于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1]。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层面上看,现代文化实际上是先进文化,利用先进文化带动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现代文化作为主导,已成为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有效地体现出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2.现代文化的特征。

现代文化具有现代性、多元性、价值性、开放性、超越性五个特征。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特质,将气派与时代有机融合;多元性体现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边疆文化的长期交流,并形成多元化与独特性的特色,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的标杆;价值性主要体现在积极的价值理念,是伟大的、自觉的文化特性,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坚持价值与真理的统一;开放性则为现代文化向人民的开放,并将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人的思维有机融合,利用宽阔的视野发现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超越性主要指文化的创造与超越,是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未来文化的基础。

二、古代传统戏曲在传承中的问题。

1.反对创新,惧怕新艺术元素的引进。

针对当前传统戏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戏曲在创新过程中存在反对的意见,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特征的留恋。同时,在传承创新时惧怕新艺术元素的引进,传承思想也仅从戏曲的自含性入手,不依赖外来元素。甚至部分民族倡导者面对传承过程中必须创新这一理念,无法有效做出客观判断,从而使其偏执心理导致传统戏曲的精髓无法得到展现。

2.漠视需求,违背传统艺术规律。

在传统戏曲传承中,存在听众地位下滑的现象,部分地区漠视听众的需求,从专家层面考虑戏曲的可传承性,从而导致听众对戏曲的印象逐渐低下。同时,在传承传统戏曲时,还存在对传统艺术规律违背的现象,将传统文化全面刨除,专注融入现代文化,导致传统戏曲依旧逐渐衰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随着历史长河逐渐没落。可以说,这样的传承是失败的,前者使听众不再被戏曲所吸引,后者则使戏曲成了无本之木。

三、现代文化视野下古代传统戏曲的传承策略。

1.开放心态重视需求,促进艺术有机融合。

戏曲衰落的事实无法回避,因此需要对传统戏曲的传承重视起来,真正开放心态,重视听众需求,从而促进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有机融合。传统戏曲传承的重点,首先,应是其灵魂,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还需关注其变异性,从动态视角看待戏曲;其次,对将要消失的戏曲应尽快做好记录,针对老艺人做好访谈、录音等,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供研究、传承。对于尚未消失的戏曲,应努力与其他艺术元素相融,从而增强竞争力[2]。开放心态,促进其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推进戏曲的创新。但要注意保留传统戏曲的艺术规律与文化精髓,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传承“灵魂”。此外,戏曲若想得到有效传承,必须与时代接轨,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听众,从而实现传承的目的。

2.结合古代戏曲表演规律,拓宽戏曲演出市场。

古代戏曲在表演时,演员的状态是生活的体现,既是感情的引入,又是技术的指导。戏曲具有较多的程式技巧,如台步、唱腔、眼神等,灵活使用这些技巧,有效塑造出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行为与情感。同时,戏曲表演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对客观生活进行夸张、美化式展现。其次,传统戏曲在舞台上的唱腔具有真实与美感的特点。演唱者的唱腔力度的变化,展现出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传承传统戏曲时,首先需要结合上述表演规律。此外,广阔的演出市场也是戏曲传承的重要途径,作为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出,不仅要将其立足点设置为乡村,还需扩展至各大城市,并创作、展现适合人民群众欣赏的戏曲,发挥戏曲丰富多彩的形式特点,既能反映出时代精神,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3.创新艺术思维,发掘传统戏曲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传统戏曲传承的一大重点内容,因此,创新艺术思维,发掘戏曲的文化价值,并将其与现代文化相融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的文化价值可从思维方式、音乐形态、表现手法三个层面进行发掘。而经过探究,戏曲文化价值主要为哲学价值、音乐价值、表演价值。哲学价值主要为儒家与道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传承时则需要保持艺术与道德的自然与统一。在艺术中充实道德内容,在道德中安定艺术内容,保证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传承。同时,哲学价值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文化提倡的思想相同,因此,在传承时需要将哲学思想与现代文化相融,促进戏曲的创新,推动戏曲的传承。音乐价值主要体现在戏曲的诗意与个体性,将虚静与和谐作为基础。表演价值则将视觉美与听觉美相融,将就刚柔并济、抑扬顿挫。

4.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促进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发展。

互联网是现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利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因此,可将传统戏曲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促进其现代化发展。在融合时,需要秉承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四类重点因素。用户思维与受众思维相同,在传承时需将受众,也就是听众作为基础,从其思维角度出发,在互联网中准确传播传统戏曲的艺术、剧种,给予听众一定的“参与权”,使其具有传承戏曲的责任与使命感[3]。简约思维主要指在传播戏曲文化时,可将复杂的戏曲内容简单化,越简单的内容越易被听众所接受。因此,可挑选剧目完整、内容集中的戏曲类别通过互联网传播给听众。大数据思维与平台思维主要指在互联网上构建虚拟剧场,并整合戏曲资源,提供听众搜索引擎,实现以人为本的针对化发展。

四、现代文化视野下古代传统戏曲的保护方法。

在过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够正确,将传统文化认证为落后的封建事物,对其传承与保护也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只有吸纳外来文明,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使传统文化不再传统,同时也失去了具有中国灵魂的文化价值。而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不断流传变化。戏曲的传播与保护则包括语言艺术、文化心理等方面。因此,需要消除偏见,保护传统戏曲,使更多人意识到传统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文化价值。在保护传统戏曲时,可利用口承式的传播策略进行。同时,还需将价值性较高的戏曲艺术予以珍藏,为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此外,传统戏曲的保护还需依靠社会群体的支撑与参与,在发掘表演技艺、培养戏曲新人的基础上,提高社会群体对戏曲的认同度,从而对其全面保护。

五、结语。

古代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文化视野下对其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通过开放心态、拓宽戏曲演出市场、创新艺术思维、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等策略,促进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并利用文化价值的传承,促进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发展,真正解决反对创新、模式需求此类传承问题,实现在现代文化视野下,对古代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春生.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传承[j].大舞台,(4).

[2]尹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云南白族传统乡戏“吹吹腔”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4).

[3]于海阔.当前戏曲传承与创新问题的理论反思[j].中州学刊,(7).

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与保护措施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传承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对清代秘密结社组织进行深入挖掘与思考,以武术发展历程为依据进行进一步诠释,试图讨论武术传承机制展开的影响因素。从秘密结社的时代背景、历史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了解其发展概况。其次,秘密结社以特有的传承方式,及其表现出来的组织形式等内容的显着凸显,使得承认秘密结社对武术传承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认为:清代秘密结社内容的多样化,推动武术传承机制的发展;清代秘密结社方式的多变化,为武术传承机制的展开夯实根基;清代秘密结社组织实施的多元化,是武术传承机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两者有积极影响,促使清代秘密结社推动武术传承机制的进程。

关键词:清代;秘密结社;武术传承机制;影响;。

通过清代武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阐述,并根据《清代秘密结社武术活动试析》等文献资料记载说明,详细对秘密结社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发现,其组织形式为武术传承机制的后续发展提供一种模式,可以认为,它对武术的传承机制和秘密结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清代社会日新月异的过程中,不断呈现出秘密结社组织的功能及特点,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它只是产生了片面影响,但并不了解清代秘密结社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一结社组织对清代的武术发展产生什么条件,以及对武术传承机制的完善,已达到何等水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研究重在研讨以清代秘密结社的武术展开景象为前提,以寻找秘密结社与武术的传承机制的关系为目标,并结合武术传承机制的相关发展对策及建议,正确阐释武术传承的机制与清代秘密结社的关系。

1秘密结社产生条件。

1.1时代背景演进。

在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盛行的民间武术活动条件下,推动了清代秘密结社的形成。“所谓秘密结社,是指以下层民众为主要成分,以结盟、传教或习武等活动为凝聚方式,而不为朝廷官府所允许的各种民间结社团体”。[1][2]大众武术喜爱者是清代秘密结社形成的要素之一。由于当时清政府是满族政权,以封建统治阶级为主,在连绵不断的战争和阶级矛盾的背景下,注入了大量少数民族军事力量进入中原。而民间武术活动在这一时期相对盛行,激发了武术与政权统治的矛盾,民间百姓又借用武术来推翻清王朝统治。因此,民间武术活动的盛行是清代秘密结社形成的又一因素。

1.2发展过程融合。

与此同时,民间武术流派的雏形推动着清代秘密结社的发展。清代秘密结社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民间武术的缩影,其中还出现各种流派的武术,以及存在和活动着宽泛的秘密结社组织,并创新习练武术的方式及作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评释秘密结社的大规模出现促使武术流派的构成,这不仅对其展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还是对清代武术的流动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流传媒介。在从事秘密结社中,历经冗长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权益趋向逐渐由弱到强,集体思想由小到大转化,“对农耕文明下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上,秘密结社是旧中国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势力”。[3]因此,综上所述,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间武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从而促进秘密结社的发展。

1.3传承后续发展。

武术传承机制,是指武术传承过程中的有机体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传统武术以血缘、宗教、师徒等方面进行传承,任何事物只有经过传承之后,才能得到后续发展。武术传承的功能不断的完善,使得传承机制不断规范。中华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从古传承至今,其本身传播的过程是无价的。总的来说,在武术的传承机制方面,不仅仅对于武术传承是一种方式,更是其组成部分。

2传承方式。

2.1师徒传承兴起。

清代秘密结社的形式以师徒关系为基础。首先,师徒关系以“血缘关系为途径”[4],作为传承方式的一种,将其用来体现武术师徒关系的主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武术传承体系的根本源于我国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社会生产方式”。[5]而在血缘方面,通过血缘关系建立起的师徒关系,这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体现,表明具有功不外传的特征。也代表传承的稳定性,比如在对弟子进行教学,弟子掌握了这招技能后,不能轻易对外传授或者是随意改变内容,从而保证其稳定性。“传承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家长管理制度,并且以年龄的大小决定等级的高低”。[6]其次,清代秘密结社的传承方式以“强烈的价值认同观为又一途径”。[7]在价值观方面,因强烈的价值认同夯实了师徒关系的基础。比如“只有不是的徒弟,没有不对的师父”。以教育的方式则要求表明弟子参拜或行见礼这是对师父表达的一种尊重和敬爱,师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智慧与阅历在师父的论述中具备相对的意义,这种师徒关系反映了一切以师父为主,体现了传道之人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其师徒关系之间的价值量。

2.2组织形式完善。

清代秘密结社的礼仪以武德思想为根本。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的秘密结社,礼仪的发展对社会的教化功能具有极大影响力,师徒传承之间的拜师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所必须遵守的文化传统,因此,也对武术传承机制的展开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师徒传承的过程中要树立尊师重道的理念,只有把尊师重道这一理念放在首位,才能领会自己的不足,使人们虚心向其他人请教问题。武术传承的礼仪自身就是传统文化关照下的一种文明形态,人们通过各种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解释武术礼仪内在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内在的`精神内涵和意志品质,才使外在的东西成为武术礼仪。正是中国社会秘密结社组织存在的思想缘由,对于结社组织的出现,也伴随着民间武术传统的思想潮流的涌入,武德这一传统礼仪它脱离了统治者禁武封建思想的约束,又不受新兴阶级思想的熏陶。因此,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延绵进步,武术传承在传统礼仪上加强了武德的培养,尊师重道这一理念的升华,赋予了秘密结社组织更深刻、更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涵与精神。

2.3开拓传承渠道。

清代秘密结社的组织以团体规模为核心。清代秘密结社是在统治者颁布禁止习练拳术及器械等条令下,擅自建设宏大的组织队伍,起到了袒护人民、教育和提供良好训练武艺环境的作用。推进武术传承机制的发展,需要了解和把握相关的秘密结社发展规模。秘密结社的发展规模,应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遵循的武术传承机构相结合。秘密结社的规模主要是通过自身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寻求相同目标、兴趣爱好的人员来组建团体模式,秘密结社的组织规模在武术传承机制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扩大武术知识范围、奠定了一定社会基础,而且有利于组织之间的交流发展。“武术的传统与现代发展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存在,因文化研究的多维视野而多元化”。[8]武术传承的体质研究,该当尊重秘密结社展开的规模,从历史发展轨迹中探寻其传承机制,构建科学的传承体系促进结社组织的有效传承。这不仅对传统武术传承体系承袭的需要,更需要对当代武术传承进行创造性的发展。“由于政治的需要,以“社”的组织保护和掩盖练武活动,把练武活动作为重要内容”。[9]开展习武组织流动是清代秘密结社的主要集体规模,但事实上却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后续基础。因此,秘密结社需要打破个人的常规管理,构建相关的秘团体组织规模,其好处在于巩固秘密结社的团结互助。在构建组织体系的同时需要加强组织的团结,并不断为秘密结社的团体规模开拓创新,不能使之一成不变,需要从整体上完善武术的传承机制发展。

3传承作用。

3.1传承内容丰富。

3.2发展结构多元。

清代秘密结社方式的多变化,为武术传承机制的开展夯实根基。清代武术在这一期间迅速开展起来,其表演形式的种类繁多,“因受组织活动的影响而使拳种的逐渐增加,对拳种的发展由单一的变现形式转变为双向互动形式”[12],各类秘密结社迁移使武术交流随着变动而变更,使它们在各地区的交流、发展以及相互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共同推动秘密结社在形式、内容、结构上不断的发展,这一发展必然会引起武术原有技术结构和风格特点的演进,使这种演变成效更好的贴近于中华武术的传承。其秘密结社的发展为武术传承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秘密结社为武术传承的开展奠定了根基。

3.3规模体系庞大。

清代结社组织规模的多元化,是武术传承机制中一个无法或缺的环节。“秘密结社的存在形式是以武术传承发展为依托,需要提升自己的反抗和自卫能力”。[11]在进入清代后,为抵抗清政府的压迫,秘密结社的成员不仅需要学会传统武术理论与方法,还需要加强实战进攻、防御等功能,已达到组织规模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秘密结社个人到团体的模式下,其团体的规模也不断的多元化。清代秘密结社的组织模式是自发构成,演变至今,侧面映射了在当代社会发展下,以学校武术代表队的运作特性为武术机制的一部分,其组织规模的功能多元化,推动了现今武术传承机制的开展,也阐释了这是在武术传承机制中一个无法或缺的环节,其意义影响深远。

4结语。

综上所述,清代的秘密结社在清政府的打压下,依然宽泛展开武术活动,表明了结社是清代武术展开的重要因素,对武术传承机制起到了鞭策作用。它与传统武术开展的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清代秘密结社组织就是时代变更的产物,使得结社组织对武术的开展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对开展武术的传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伟良.清代秘密结社武术活动试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17):1-8.

[5]温力.重视血缘关系的家族本位思考对武术继承和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1):1-7.

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2010年11月1日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北省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并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的省份,但少数民族人口仅约占总数人口的4%,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可见,河北省的语言环境属于典型的北方话,加之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使河北方言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较其他方言区与普通话更接近。所以,河北人学起普通话来比较容易,且足够标准。普通话的推广减弱了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活力,尤其是在分散的方言区和民族语言地域。

(二)传承体系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

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要靠人去做,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在河北省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语言和以语言为媒介的“非遗”传承人多数是高龄者,有的年老体弱,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项目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的河间歌诗,现在传承人年事已高,有难以为继之虞。青龙满族自治县约10万人口,但会讲满语的人极少。文化遗产传承渠道不畅,出现了家庭传承链脆弱、绝技面临失传,人口大规模迁徙、群体传承链断裂,教育趋于同质化、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使得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三)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该保护。

是否应该保护方言在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是语言分布区域民众所采用的交际工具,是传承文化、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资源。一种语言一旦消失,将不可再生,与之所承载的文化资源也随之殆尽。这不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对方言的保护不容置疑。但反对保护方言的声音也很强烈,往往强调语言的一致性,语言一致可以有效地同化异族文化,维护国家的统一,却忽视了语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两种不同的观点势必影响语言政策的制定和相关问题的研究,甚至造成某些语言社群放弃方言的选择,使方言处于濒危状态。

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一种语言的活力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制度支持、经济力量和人口。多种语言方言是国家宝贵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均应有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此,应制定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

(一)制定语言政策,保护语言多样性。

语言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立法或政府手段制定的关于本国使用某一语言或某些语言的政策,包括国语、官方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区域性语言使用的政策。政府应把制定地方、区域、国际的语言政策作为整个政策规划和资源管理的一部分给予重视。建立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保护与发展机构或语言中心来记载及保存语言,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使用者等各方面意见,合理制定《少数民族语言法》、《方言法》、《双语教育法》等法律规范文件,促进语言的维持保护和发展工作。向符合条件的各类社会团体、学校、少数民族自治政府提供专项基金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地方政府还应根据各省市具体情况补充和完善有关法律条文。目前河北省“非遗”四级名录中没有专门独立的语言类项目,虽然通过“非遗”名录中的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等文艺形式可以作为间接表达和传承语言的载体,但语言不等同于口头艺术,势必会导致其失去生命力。河北方言中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即便不能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至少应从本地保护开始,将其列入河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二)推动语言文化遗产进入国民教育体系。

语言教育同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和民族的语言态度紧密相联。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是一种资源和财富,故应在教育体制中有所体现。如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参与进来,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党校的干部教育、扶贫中的扫盲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推进语言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开展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教学,同时开展民族语言和方言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双语和双文化教育有利于挽救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鼓励所有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开设外语同样的方式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课程,与外语一样给予同等的学分。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课程教学中获得相应流利程度的学生颁发与外语教学相等的水平证书,高等学校将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水平证书作为外语水平证书同等证明予以承认。

(三)培养对语言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认同。

一门语言是一个文化类型的表述。所以,失去语言就等于失去文化,保护文化就必须保护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方言地域文化的关键在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以维护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域,开展双语和双文化教育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像河北省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且方言使用者倾向于说普通话的地域,可以通过提高民族语言和方言使用者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社会声望,以提高其母语和方言的保护程度。河北方言见证了河北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的锐意进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燕赵文化,方言使用者应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性。同时,在多元文化世界里,提高方言使用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使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和追求。

(四)整合保护与开发,传承语言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和文化。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盛不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內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內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态的形式来表現,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和行为的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長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這种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經成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觉得这些方块汉字、押韵诗歌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微风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中秋节散坐于石凳对月当歌。就和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一样,安闲而又恬静。

等进入学堂,我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文化是多方面的,她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记忆最深处。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也就谈不上什么传统,什么文化了。

是时候了啊,难道你没发现,原本评论传统文化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今冒出本《品三国》《论语心得》竟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掀起轩然大波!这不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表现,而影射出了时人对传统的陌生、迷茫!

一路走来,蓦然回首,突然发现历史的进程、人类认识真理的曲折过程是多么和我与认识传统文化的关系的历程相似:探索、失败、再探索……我认识到了真正的传统文化及其含义,她就在身边,时刻以数千年的沉淀启迪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而我们的具体实践也在无时无刻不为这艘永不沉没的大船保驾护航,使她一路更好地走下去。

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却成了宝了。别人取经的同时,我们却不能自己发展壮大,岂不是很荒谬?与时俱进是对的,有些东西是不能进的,只能守,守住了,就可以演化出新的,守不住就什么都没了。比如——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之道,尤重童蒙。许多人回忆起人生开学的第一堂课,都津津乐道,因为这是跨入知识之门的第一步,是成功的起点,意义重大。荀子在《劝学》中说:“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先知礼,而后闻道,这是古人的教育观。如今,以一项隆重的仪式来纪念幼学启蒙,何乐不为?不论这项仪式是沿袭传统,还是新造之物,它毕竟传达了一种重教、崇知的积极观念。

但社会上对“开笔礼”的`批评,不在它积极的一面,而在它与传统的扞格。

作家史铁生说:“传统,也许不该把它理解为源,而应该理解为流。”我们的传统文化像一条大河,流到每个时代,每个时代的人都注入了自己的文化创造,同时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品格。

礼为传统之形,道为传统之核。过于重视传统中形式的、表面的东西,就会流于庸规陋俗,成了装腔作势、言过其实、表过其里的“附庸风雅”,是《儒林外史》中杜慎卿所谓的“雅的这样俗”,是魏禧《与友论文书》中所道的“如市肆之列杂物,非不炫目,正嫌有市井气耳!”传统的表现是延续,延续根源是内在的生命力,正因如此,它就不是某种表层的思想外衣,不是想扔就能扔掉、想保存就能保存的身外之物。

文化传承

作为华夏儿女,中国的文化想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晓一些。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现存的历史最久的国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体现出来,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其饮食文化可大有讲究。首先是人们对食材的讲究。对于北方人来说,他们以面食为主,肉食为辅。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北方的气候条件更适合猪、牛等牲畜的生长,所以他们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们则偏向于水产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因为南方气候条件温和,适合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划分,沿海地区的人们世代居住在海边,以海产品为主,所以当地人们大多都吃海鲜。这些便是对于食材的考究。

更为重要的还是餐桌礼仪。餐桌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当完善是在周代,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人对于这些礼仪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为了更好地体现长幼、尊卑之分,餐桌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请别人吃饭时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这是对客人的尊重。再请家中的长辈入座客人旁边的座位,这是对长辈的尊重。最后才是自己。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时不能发出太大的声响,并且入座之后不要随便动碗筷。吃饭时,先请客人动筷子然后请老人动筷子,夹菜的时候要少夹一些。这才能体现出作为主人的文化素养。还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行为举止,如不要随意打嗝,吃鱼或骨头的时候应将鱼刺和骨头轻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张纸巾上。作为主人,可适当调节一下气氛,多和客人谈笑。作为客人,在离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谢,并且表示下次请他吃饭。这些餐桌礼仪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体现了自己的礼貌礼仪,还展现了自己的文化之风,使别人对你印象良好。

对于餐具的考究,我国的文化也是很久远的。简单说一下筷子,作为东方的大国,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的人吃东西惯用刀叉,而国人更偏向于使用筷子。筷子的历史十分久远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广泛使用却是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刀叉的历史仅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远得多。在古代,筷子作为方便夹菜的餐具开始广泛使用。到了后来,筷子还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物件。装饰豪华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征了高贵的权利和丰厚的财力。到近后代,筷子已然成为了百姓们的餐具,一直流传到现在。

最后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国人对于食品的做法多达几十种。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做法就诞生了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个菜系。做法可简单地分为煎、炒、烧、煮、蒸、烤等几种方式。鲁菜作为八大菜系之首,其独特的做法可以称为一绝,菜式中正大气,平和养生,滋补身体,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国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烧为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调味料,吃起来又麻又辣,使人充满激情。川菜始于秦汉年代,是特色的民间菜系,有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说法。而苏菜和闽菜都倾向于调汤调味,这两种菜的共同点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适。八大菜系的诞生,将中国的饮食文化推到了顶峰,各种民间美食层出不穷,实乃大国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我们不能忘记祖先们留下来的东西,更应该将其永远地传承下去。

文化传承保护建议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强化教师劳动纪律观念,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人人争做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信念的塑造者。

组织全室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活动,认真学习科学教育发展观,努力在教学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廉政教育,严格自律,为人师表,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合格的中等医护人才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工作要点》和《体臣卫校20xx/2008(二)教学工作意见》,发挥主人翁的姿态,立足学校建设发展大局,积极开展业务教研活动,充分认识“我”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检查评比,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1、教研组、课程组负责人认真组织同课程老师集体备课。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充分调动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目标共同,资料共用,信息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遵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同年级同专业统一授课计划,统一考核方法,把好质量关。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2、优化课堂教学。讲清难点,突出重点,科学筛选信息与习题,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各科老师要根据课程特色和任教班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以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布置后要及时认真批改,原则上要求全收全改。要有批改记录和成绩记载。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集中讲评,不合格作业要订正或退回重做。学科主任、教研组长、课程组负责人等临时抽查,以了解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

4、认真实施“青蓝工程”,做好“帮传带”工作。充分发挥高级讲师、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率作用,加强彼此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

5、切实落实新的学生奖学金评比制度,实行教考分离,严格出卷(a、b卷)、监考、阅卷,平时教学量化考核、公平打分,及时汇总计算各项明细成绩,并向上交学生科、教务科,为客观、公正奖惩学生提供依据。

6、成绩考核应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并充分考虑生源学习状况命题,并按学分制管理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命题,认真做好命题、监考、阅卷、评定成绩,质量分析等环节。

1、开展组内、同课程老师随堂听课,欢迎其它课程老师随时听课,互相观摩学习、讨论交流。

2、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等力争开设优质教学公开课、示范课,力求课堂教学有新的突破,真正达到优质、示范的作用。

3、所有入校不满三年的教师分别开设定级汇报课、师徒汇报课、结业汇报课,师傅要精心指导,徒弟要虚心学习、精心备授,籍此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能力。

4、拥有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争取开设一次讲座或一门选修课。特别是要争取克服困难,把选修课开出来。

1、化学、物理、计算机、体育课程常规实践要求比较高,有实验、操作、体育锻炼等。提高对实验指导老师的要求,经常检查实验课的开设情况,切实开好实验课,锻炼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政文外教研组则面临着更繁重的社会实践任务。在学校给与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三个组要积极开发社会实践项目,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其社会活动能力,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将经费用在实处,用出效应。

3、化学教研组要合理利用下拨经费,加紧检验高职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完善。

4、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化学实验室、体育组都有大量规中设备、器材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是学校重点实验实训场所,必须做好各办公场所特别是化学、计算机实验、实训场所的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财产、人身安全。计算机教研组的老师要做好机房维护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1、切实贯彻中央九号文件精神,把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汉族不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加强体育教法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康活动,科学安排教学、训练内容,认真组织好课外活动,发动所有班级将“阳光一小时”工程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学生体质。

1、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取舍、安排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

语文教研组努力实践语文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课程改革精神,探讨两者的最佳结合点。07级全年级、08级高职继续使用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08级中专开始使用部版新教材。着重教材研究。

英语组探讨和研究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将双语专业教程校本教材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化学组继续完善江苏省卫生职业学校化学教材配套光盘的制作,完成众多ppt课件和实验图片动画视频的制作,力争拿出高质量的教学配套用光盘。

2、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

德育组努力改进单向灌输现象,多营造仿真情境教学氛围,想办法请进来走出去,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社会、认识社会。

英语组继续实施分层教学(涉外06级试行),办好英语广播台,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校园英语学习氛围。

3、开展社会实践。政文外三个教研组可以根据课程特点、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组拟定下社区和医院,开展“社区医护服务需求调查”以及医院对临床护士素质要求的调查。英语组将争取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其他卫校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的机会以及进入具体情景操练、运用所学语言和专业技能的机会。

4、加强继续学习。积极参加校外教研会议、教研活动,认真听取各类学术报告和讲座,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新方法,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

5、积极总结教学、教育经验,学习教育名著,撰写论文,申报课题,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积极向《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投稿。及时报道教学研究方面的讯息。

作为文化基础课程,经常会被要求为专业建设服务,做好学生社团及社会考试(如文学社、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等工作,如政治、语文、英语老师为专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护生英语水平大赛辅导参赛学生等。特别是计算机、英语两大教研组,每年还要完成规定的校内教学服务、社会考试服务工作。

英语组老师要根据本校“学生职业资格能力达标”要求,认真做好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和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mets)的组织、报名、教学和考试工作。需要关注光华护士基金“赴英带薪实习”学生的生活、学习,以便为学校以后的工作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文化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它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在这五千年里,也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的首篇——《学而篇》,说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两点——学习和交往。而这两点必不可少,就像人的两条腿一般,少一个都无法前行。

孔子告诉我们,知识要经常用于实践,再从实践中巩固、复习。对朋友不但要以礼相待,心里更要以诚相待。别人不知道你的好处,也不要生气,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们每天都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自己是否温习了当天所学的知识,是否和朋友以诚相待?是否衣装整洁,是否做到了文明行事?是否我们的言谈举止都礼貌周到?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深刻地反省一下自己,就一定会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巨大进步。

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学、理解学、领悟学。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如此强大?就是因为我们拥有着像《论语》一样,有着对传统文化超前的理解和认知。

在我们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许多人都拥有着高尚的品质:最美司机吴斌,在20xx年5月29日中午,他驾驶大型客车,车上有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一块不明铁片突然从天而降,直径击碎挡风玻璃,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在这被击中的一瞬间,吴斌本能的护了一下腹部,忍着剧痛,把车缓缓减速,停靠在路边,打起双闪灯,然后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对着慌乱的乘客们说:“别乱跑,注意安全”。

大家都听过六尺巷的故事吧?“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宰相的一封家书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吴斌让我们理解了为他人着想,而张英完美地诠释了宽容他人……。他们像一盏盏航灯,为我们照亮了人生的路,更为我们中华民族照亮了未来的路。为了让这一盏盏航灯越来越亮,我们就应该不断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和中华文化的精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语,规范自已的一举一动。

作为一个学生,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可如果我们连自我修身都不高的话,就更不要提“齐家治国平天下”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做到勤学、修德、明辩、笃定,崇德向善,逐步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价值观自信心,做到每天提高一小点,每年前进一大步,让中华传统文化流淌在我们的每一点血液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到我们的灵魂中,创新筑造我们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激荡永不歇息的前进动力。

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摘要]我国目前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缺乏必要的力度,导致民族传统文化被一部人利用,成为他们的摇钱树,特别是被外国人剽窃、改造成商品后,一方面我们不能分得任何利益,另一方面甚至还限制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播。面对这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本文从民间传统文化的现状入手,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能对相关法律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xxx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

[2]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锦[m].知识产权出版社,.

[3]李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

试论文化的传承与流变文化传承的论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的“物与物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恩格斯“两极相通”的辩证思维中、在新的时空中、在宏大叙述中,逐渐改变了过去的主题,随之而来的即是在地球村落的舞台上不断演绎着主体际大戏。民族和解、冲突与制衡越发揭示着人类生活的悲喜与平实。新的世界文化生态初露端倪。

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发展或许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最为生动、最为复杂、最为悲壮的章节,这种丰富多彩、复杂多样构成了雄浑而又深厚的文化生态景观。以文化的名义,文化应是人的“定在”与“此在”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形态统一性与多样性在生活哲学层面上的复写、摄影、反映,它体现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遗传与变异或可作为文化传承与流变的根据。

穿越历史时空回眸文化发展线索,一切都成了思维中由“过去——现在——未来”穿成的实践事件之珠。散落的、连带的、破碎的、暗淡的、熠熠生辉的、光彩照人的……雷动着悠悠岁月之心,激荡着物我来去。

科学的严谨及求理求真流淌人文的血液,脉动人类的血脉,成为文化的风景,身心体悟可矣,何饶舌也。

给你身心,教你说话,育以读写,口传身授,格物致知,代代相传,语言、血脉、情感胜过几度风吹怒号、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文化的时空在于人类心灵的律动,心相通,心相异。

人类文化的座座古堡已经并正在经受着轮番洗礼。越发强大的商业帝国文化蚕食并营造新的古堡文明,诱惑人的身心,考验文化内外的守望。

人类文化的宗教情怀在此生活语境中日益凸显着其别具一格的先天优势,成为文化守望的“软实力”,商品拜物教几欲融入文化的核心圈层。世界舞台时刻演绎着“婴儿与洗澡水”的哲学新神话。

按照马恩的需要动力论,在红色文化主导的文明国度,面前的一切还不够疯狂,合力论控制着事态的发展。文化正按辩证的否定观引领总体性与整体性际遇。

身为父母所育,心为文化负载,脚踏大自然坚实的背脊,头顶苍穹的斑斓与绚丽,以文化的名义,探究文化之在,追问人类的命运。

如前所述,“文如其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规律同样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

世界事物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多样性统一,人与动植物既各有各自发展的.特点,又有其一致性。迄今,任何知识,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面前都是狭隘的、片面的、苍白的。沿着科学的线性逻辑,靠着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造就的人类理性,对文化与宗教的解释无疑是无力的,人类关于文化与宗教的认识也自然是有限的。

线性与非线性,混沌与分形,无序与有序,开放与闭合,人类理性在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进军注定是低效率高能耗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注定是笼统的易变的,人类理性只能被认为是社会的个人心灵进化的一个环节,人类活动亦不过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某一微型剧场短暂的综合汇演”。

品味这演出的姑且认为是西方人心中的上帝,中国人心中的老天爷,人类或可理解成生来即是为着他的“定在”与他的“此在”。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意义、价值、效益,先需叩问心灵与上苍,再行类聚之旨,如此日月轮回,概莫能外。

宗教作为文化的现象,根系于斯,融寓于斯。科学与宗教亦生之同源,秉承人类的本质、品格与禀赋,文化的发展,凯歌高唱,谷风劲吹。

科学、宗教、艺术……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上文化地生活,其主体性命运及主体际遇正经受新的拷问。同源同质、同源异质、同质异源的民族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对立统一下的新融合。

开放的世界,文化势必融合,亦在走向融合,融合是文化的理想境界,仅此而已。

各民族独立,主权与领土完整,在现实政治上是进行或将来时,但在一体化背景下,在经济与商业意义上已然成为过去时,以人的留守与流动为特征的时代,文化的守望、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流变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与民族国家面对的现实和情势。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路径,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走向复杂和综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揭示了生物学性状特征的遗传变异规律。根据孟德尔定律,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它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使人类可以识别包括自己在内的生物界。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显然,此说对于研究文化的传承与流变现象有着诸多启示。

首先,文化的传承根据在人,世系传承当为核心。血浓于水,血脉相连,血亲、血缘是文化传承的坚实之基;精心养育、把手习得、知书达礼,是文化化成天下的最根本途径。就中华文化而论,五千年的多民族族群的争斗与妥协,交往与通婚,磨合了大中华民族的禀赋、品格、个性与气质,是永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其次,中华文化根须深实、基础广泛、元素杂多,具备天然的抗倒伏品质,具备化成天下的历史条件和前提。由此,中华文化自然怀有“目的论”品格,具有海纳百川、汲养润物、尚仁顾人的豪迈气概。

再次,中华文化的枝节易于移植或嫁接,涉洋渡水,远播海外,气度不凡,溢于言表。

最后,中华文化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必将经历迎风送雨、观闪听雷的适应过程;鉴于前述特质、品格和气质,中华文化自然会吸纳各外来元素,走向人类文化的中心。根据遗传与变异原理,中华文化也必然经历传承和流变相辅相成的阵痛,必然会以更崭新的面貌闪亮登上人类文化的中心舞台。“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中华文化悲观主义者看不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优势,在暂居强势地位的西方民族文化(聚集着资本主义科技人文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元素)面前示人以悲观身段,诉之以诺诺话语,行之以阿谀逢迎;中华文化乐观主义者深谙大中华民族文化的性格、品质、气度,以空前的自信喜迎这一千载难逢的文化普遍交锋的新纪元。

文化的传承与流变是文化发育与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以人为本,以资源、能源、信息、机器、物流、人流为依托的全球经济运营为人类文化的新融合提供契机,中华文化也必将以新的气度新的姿态张扬自我。

[作者简介]王雷(1972-),男,河南淮阳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0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治理发愣功21。

文化传承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在疫情当下的今天,许多抗议口号的标语上都有错别字。使用错别字出现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我绝对不是偶然的。汉字使用错误表面上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但归根结底是对文字缺乏尊敬的态度的问题,是对文化传承缺失责任感的意识问题。文化传承不容有失,我们要全力杜绝这种现象。

一些抗击疫情主题的标语上屡次出现错别字,比如“带(应该为戴)口罩”,“共克时坚(应该为艰)”等等。在如此沉重的主题下出现了这样的低级错误,令人感到心痛。连疫情的标语上都存在错别字,何况其他的地方呢?错别字现象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写错别字的人加深写错的记忆,这的人印象被扭曲,一字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写错必字这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是个小问题,但是对于民族呢,对于国家呢?写错别字也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文字可以传播文化,文化可以传播错别字同样可以传播。事实上,错别字正在蚕食着我们的文化,而我们生命文化的传承者。决不能放任这种现象继续下去。杜绝写错别字的方法,便是在精神层面的唤醒人们的责任意识,唤醒人们对文化,对汉字的责任感,尊敬感。

我们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不写错别字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敬意。不但是疫情严峻的今天,也不但是明面上的口号标语,我们需要尽全力。清除错别字,让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句子里都没有错别字的踪影,让宝贵的民族文化不再受错别字的玷污。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尽到守护文化的责任,努力传承发扬中华文化。这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全民参与。文化传承不容有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