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叠泉瀑布范文(21篇)

庐山三叠泉瀑布范文(21篇)

ID:7213031

时间:2023-12-14 07:57:41

上传者:梦幻泡

优秀作文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启发读者思考和行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文学的魅力。

庐山行之三叠泉瀑布散文

三叠泉从大月山流出,经由五老峰北崖悬口飞泻至大盘石上。因石分三级,水流顺阶梯而下,故名三叠。早在去庐山的车上,周导就介绍过三叠泉瀑布。说它“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整体落差达一百五十五米,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庐山之行的第一日,夜宿于星子县的温泉镇,距离三叠泉景区大约十五分钟车程。温泉镇地处庐山南端。所谓靠山吃山,当地人的收入来源除了温泉,就是石料。故而一路行来,竟有山岭直如遭了蝗灾一般,瘦骨嶙嶙,寸草不生!星子县以其富庶甲于九江,这可真是满目疮痍的繁华了。转过繁华地不久,便见有山势连绵横亘于天际,山间林木苍翠,薄雾暝暝,山腰处有泉涌出如流珠泻玉。只是远观仿佛水量并不充沛,并无银河落于九天之姿。对此周导解释说是季节性因素所致---暮春初夏时降雨充足,瀑布水量丰沛,故较为壮观。其他季节,则大多不过如此。后来登山时,有好事者细询庐山挑夫,说庐山瀑布众多,其间三叠泉本就以细长闻名。当地人呼为“马撒尿”云云。唐代大诗人李白咏的也并非是三叠泉(据传当时三叠泉还秘藏于深山,未为人知),而是位于香炉峰的开先瀑布。开先瀑布我并未见过,故不作评论。

从五老峰入口处至三叠泉,有景区游览车可达。游览车只在两边设有护栏,并无顶棚车窗之类,观景极为相宜。一路行来,空山寂寂,松涛成韵。云端群峰巍峨,如巨人俯视。车行十数里,“渐闻水声潺潺出于两峰之间”,便是三叠泉了。

三叠泉所在的九叠谷在地质上称作固流褶皱群,实际上便是处于两峰之间的一条大裂谷。故而地势曲折跌宕,险恶异常。裂谷两边有石阶附沿山势,交错而上。中以观景桥相连。石阶宽逾五尺,可并行三人无虞。初时坡度甚缓,夹道林木繁盛(有松柏杉竹之属),浓荫蔽日。人行其间,有山风徐来,气清神闲,竟不觉山旅之苦!行至中程,山势渐渐陡峭,便觉腿足酸软,不如先前爽利。儿子在一旁更是大呼登山不易,已萌退意了。于是便至一观景桥处小憩,稍作休整。观景桥悬空横跨,三叠泉似虹贯,映带前后。临其上,则幽壑之秀美,险峰之雄奇,尽览无遗。左右崖壁倶如刀斩斧劈,险峻峭拔。更生有一种长草极多,似碧丝垂下。

后半程的山路,就完全是在一种苦捱的情形下走完的。那种酸痛,无力感逐渐由足底向上蔓延。到后来,只是麻木地抬头举步,身旁美景再也无暇顾得了。刘家铭同学更是若非许以重利(冷饮,冰棍之类,呵呵),早就赖着不走了。相反妻子虽素来柔弱,却一直微笑坚持,值得嘉勉!只是因为跟周导约定的时间已到,我们终于还是止步于瀑布的第三叠,没能登上观瀑亭,见到三叠泉的全景。只在“玉龙走潭”处赏玩片刻后,便匆匆返程了。

相对于上山而言,下山毕竟是轻快得多了。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毫无疑问,这个人必定是乘缆车上山的!

至于瀑布的观感,我想,说“秀美”较为合适,“壮观”就颇为牵强了。前人咏叹三叠泉的词句,以“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最为妥帖。

庐山三叠泉瀑布作文

大约十五分钟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车上所有的人脸蛋都是红扑扑的,大家心中都有说不出的快乐。我呢,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尝试惊险的漂流,兴奋地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到了,轮到我和小小姐姐,舅妈玩漂流了。我们摩拳擦掌的拿了两只浆,雄赳赳气昂昂的坐上了筏子。只见筏子的底部有无数个小洞洞,那凉凉的湖水立刻漫了上来,冲洗着我们的脚板底,凉丝丝,痒兮兮的。我和小小姐姐,舅妈都情不自禁地尖叫了起来。

冷不丁,一柱水流横空向我们射来,击打着我的后背隐隐的发疼,舅妈就更倒霉了,顽皮的水柱跑进了她的耳朵,使舅妈觉得好生的难过。我被气得七窍生烟,我要“报仇”!顺着水柱射出的方向瞧去,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端着水枪,正向我龇牙咧嘴的笑呢!我叫道:“可恶!”我脱下帽子(准确的说是头盔)舀起了一帽子水进行反击,水花飞溅。“嗷……”小男孩尖叫了起来。冰冷的湖水使他打了个寒战,但也激怒了他,他会怎么反击呢,可想而知了。我们只有落荒而逃。

逃脱了调皮小男孩的追击,我定了定神,环眼四周,赏起了景。周围山岭耸立,绿树环绕,野草丛生,星星点点的小花散落其中,水中还隐约的倒映着山的影子。我们陶醉在了这山水一色的美景中。哎呀!皮筏子不知不觉中漂入了乱石滩中,那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巨石把我们包围了起来,怎么也跑不出去。偏巧舅妈和小小姐姐,我都不太会划船,只好原地打转转。也许年少不知愁,我却乘着这当儿和小水花玩耍了起来。有的水花和我打招呼,跑到了我的手上,有的水花对着我笑,跳到了我的腿上,还有的水花在玩滑滑梯,爬到了我的肩膀上,又哧溜一声滑了下来……我正乐滋滋的和水花们做着游戏呢,“好了”不知什么时候舅妈已把皮筏给划出了乱石堆。不知是老天故意捣乱还是水花们想挽留我,突然,冲下了一只皮筏,又把我们给撞了回去!气得舅妈,小小姐姐是火冒三丈!

……。

三叠泉漂流有惊,有险,有趣,让我回味无穷!

庐山瀑布作文

我玩赏过水平如镜的漓江,看见过一望无际的长江,却从没看见过像庐山瀑布一样壮观的水。

大诗人李白曾在诗中说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到这儿,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诗人站在瀑布前吟诗的情景。我们来到庐山的瀑布前,观赏这壮观的景象。

瀑布的水真高啊,高的像是从空中倾倒下来的,感觉如神来之笔;瀑布的水真直啊,直得像一把直尺,直驱而下;瀑布的水真白啊,白得像是一朵朵雪花在空中飘扬;瀑布的水真冰啊,冰得用手触摸时,都能感受到那寒冰刺骨。

瀑布下的水潭也很值得观赏。

瀑布落在水潭里,溅起层层水花,一个向这边蹦,一个向那边跳,还有的就在原地跳跃,好像在说:“瞧,我跳地多高啊!”

庐山的瀑布给了小水潭丝丝生机,小水潭又倒映出瀑布的美。仿佛这山是为了这水而存在,这水是为了这山而奔流,两种相融显得格外美丽。

庐山的美景真是让人如痴如醉啊!

庐山三叠泉瀑布作文

这个暑假,我跟妈妈去了庐山玩。我们远观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参观了宋美龄故居等等,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叠泉瀑布。

想要看到三叠泉瀑布很不容易,要走3691级石阶。因为游览线路的安排,我们必须随着瀑布先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走石阶之前还要坐“上山列车”。坐完列车,再走段上坡,便正式走上通往瀑布的向下石阶。由于暑假是旅游高峰,人特多,太阳特毒,所以我一会儿便汗流浃背,心想“下山好累啊!”

经过一番奋斗,终于见到了三叠泉的真面目。一叠是最小的,到了二叠水珠便站上了旁边的花草,三叠时水流飞泻而下,汇聚在深蓝的水池中。我从未见过三叠泉这样的瀑布。她虽然有瀑布的特点,但没有大口瀑布那么狂野,而是优雅温柔。返程时回望三叠泉瀑布,她那水似乎流得更缓了,像是对游客的挽留。

返程的石阶让我明白上山比下山累,先下后上的路线也让我记忆深刻。虽然三叠泉瀑布不想其它瀑布那么雄伟,但她独特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我。

庐山瀑布作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当读李白描写庐山的这首诗,我特想一睹庐山瀑布的真面目。今年夏天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带我去向往已久庐山玩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远望庐山,那弯弯曲曲的山道像一条长龙在欢迎我们。走进庐山,那山道两旁茂密的树木几乎把太阳光全部遮住了,只偶尔漏下一个个光圈,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真有趣!

走过长长的山道,就来到龙潭。我看到许多游客,有的在欣赏风景,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划船,还有的坐下来吃点水果零食补充能量……我也摆了个酷酷的造型,让老爸给我来了一张。

沿着山道继续往上走,远远就听见“轰轰隆隆”的响声,似千军呐喊,如万马奔腾。我们循着声音前行,一路小跑着来到观瀑亭,只见一条瀑布直泻而下,犹如一条银河从天而降。站在高高的观瀑亭往下看,那沸腾的水,犹如一条银龙在翻滚。我们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瀑布脚下。那从高处落下的泉水撞击着石壁,溅起一颗颗珍珠,产生了一层蒙蒙的薄雾。身在其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童话里的仙境一样。靠近瀑布,一股股清凉的雾水迎面而来,顿时炎炎暑气烟消云散。啊!庐山还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我和爸爸妈妈连忙脱下鞋子,光着脚丫,感受着泉水的清凉。我们踩着鹅卵石打起了水仗,哈哈哈……笑声飘荡在云端!

庐山三叠泉瀑布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描写的是庐山,今天,我们就要去庐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三叠泉了。有人谓“不到三叠泉,妄为庐山客!”。

一路上,我唱着歌,像只快乐的小鸟。据说我们从山下离三叠泉需要爬3千多的台阶,刚开始爬,我特别的有劲,三步变两步。走了一会儿,我有点上气接不了下气了。在一个长廊下,歇歇,喝了几口水,爸爸说,爬山的节奏要放慢点,前面的路还长这呢,我点点头。坐在长廊下的椅子上,吹着微微的清风,看着眼前的青山绿树,耳边听从山上流下的泉水''哗哗"的美妙声音,真是惬意极了。感觉身体又有力量。正准备继续向上爬,妈妈说:"我不行了,太累了,你们先走吧,我慢慢跟上来。"我跟爸爸都笑了说,就因为你平时太缺乏锻炼。

我们先走了,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等妈妈,直到我们已经到了三叠泉,妈妈还没跟上来。

我跟爸爸来到最佳观看的三叠泉地点,望着那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宛若白鹭群飞,雪浪翻流,又如万斛明珠,九天抛洒。真真的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叫人惊叹不已,真让人不可思议。

在三叠泉瀑布的下面有个水潭,源源不断的泉水落在潭中后,经过小溪流到山下去了。我跟爸爸在小溪里玩,把鞋子脱了,坐在一块石头上,脚浸在新鲜冰凉的泉水中,真爽呀!

妈妈也终于爬上来了,跟我们在小溪边一起玩。上岸的时候脚一滑,爸爸想拉着我,却没成功,一起掉进了水了。从水里出来的是一大一小"落汤鸡"。

最后我跟爸爸妈妈在三叠泉前流了影,高高兴兴的下山了。

读了这篇文章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小作者语言优美,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诗人充分感受到了三叠泉的神奇与美丽。

庐山瀑布作文

我们看过黄果树瀑布和庐山瀑布,其中,我最爱庐山的瀑布。就让我们随着李白去看庐山的瀑布吧!今天,天上飘着薄薄的雾,李白想到庐山去看看那里的风景。到了庐山,只见山高的像一个大巨人,李白很难爬。于是,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到了山腰,展现在前面的是一条气势磅礴的瀑布从上往下流,好似一条长长的围巾披在山上,以像银河从天上掉下来。这首歌真好听,一位游客说道。是呀,你听,叮咚叮咚,多么好听。另一位游客又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白要离开庐山了,在回家的路上,李白在想:庐山瀑布,我爱你。

李白回家之后,他想写一首诗来代表他对庐山的爱,于是就写了这么一首诗:

日照香庐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三叠泉瀑布作文

一个伟人曾经说过:“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最险远的地方,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庐山的三叠泉就是这样一个必须历经千辛万苦才能领略到的地方。

我们从住在庐山顶上的旅馆出发,乘着旅游车上了盘山公路。在车上,导游姐姐就告诉我们:去三叠泉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虽然能乘一部分缆车,但还有来回三千多级台阶等着大家。我听了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导游姐姐又说:“这三千级台阶又高又陡,去过的人都连连喊累。”

话音刚落,我们就下了车,步行了5分钟,就来到了坐缆车的地方。这缆车不像普通的高山缆车,而是能乘75人的大车厢,沿着架着半空中的铁轨滑行。从车中往外望,四面青山翠树,底下溪水哗哗,溪边满是大大小小的岩石,岩石上偶尔走着几个游人,真是一派好风光。

5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三叠泉攀登口。三叠泉临近山脚,我们要从半山腰往下走,到时候再原路返回。一开始,大人们就开始纷纷租起了拐杖,做好准备。他们也给了我一根,可是我不要。大人们就说:“你来保管,到时候谁吃不消要拐杖了,你就给他。”我答应了。

刚走了几步,我就感觉台阶是往下倾斜的,我的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往前倾,加上昨天刚下过雨,路有点滑,台阶又高,我的鞋也不是防滑鞋,心还真有点慌。

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走完第一组台阶,便看到有游客看完瀑布往回走,正好跟我们相遇。我看见小孩都扶着栏杆,汗流满面地往上爬;大人们都拄着拐杖,吃力地向上攀登;连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气喘吁吁,时不时地休息片刻;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花高价租了轿子,让轿夫抬着走。看了这一幕幕,大家更紧张了,纷纷感叹道:“拐杖的作用可真大,没白租,没白租。”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也不知过了多久,正感到精疲力竭的时候,我的耳畔传来了哗哗的瀑布声,不由地心中一振:“三叠泉到了!”我立马精神抖擞地加快脚步往下奔。哗哗哗!瀑布声越来越大,瀑布就像慢慢打开的画卷一般,一点一点地展现在眼前,当画卷全部展开,我们就到了。抬头一看才恍然大悟,三叠泉,三叠泉,原来是一条瀑布自上而下分成三段,最上面的一段瀑布看起来要小一点,越往下越宽,最后一段则分成了两条大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到了下面的大岩石上,溅出的水花又远又大,使在一百米外的高台上的我都沾上了一身的小水珠,就像蒙蒙细雨下在身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雪白的瀑布闪出银光,真是瀑光滟涟。

我穿上了一次性紫色雨衣,下了高台,亲近瀑布。本以为很快就能到瀑布,没想到,却还要翻过一块块大岩石。岩石凹凸不平,我手没抓住,脚一滑,差点掉下来,赶快一蹬脚,跳到另外一块大岩石上紧紧抓住。就这样,连连跳过了一块又一块岩石,我终于来到了瀑布下的水潭边。在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中,我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直到最大限度地靠近瀑布。雨衣被风高高吹起,水花都飞溅到我身上,冰冰凉凉,爽极了!

下山容易上山难。回来时,拐杖派上了大用场。我的那根拐杖给了一位同行的姐姐。我们队里的三位队员还坐上了轿子。上得山来,大家果真连连喊累。可是我觉得,虽然累,但是三叠泉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庐山瀑布作文

清爽的风拂过脸颊,躁动的心开始安静了下来,庐山以它的清凉舒适赶走了夏日的焦躁,我满怀喜悦地走进了它。

下了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钻入我的五脏六腑,全身的细胞全然放松开了,仿佛要迫不及待地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

庐山因瀑布有名,瀑布因长而有名。为了去一睹瀑布的风采,我们坐上了透明的缆车,仿佛置身于葱郁的丛林之中,时不时茂密的枝叶拍打着玻璃窗子,想与你亲昵一番呢!下了缆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草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顿觉神清气爽,我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下了雨,台阶泥泞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似乎也也别有一番滋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哗哗的水声穿过树叶缝隙,飘过耳畔,空气也变得潮湿了许多,调皮的小水珠亲吻着你的脸颊,快要模糊了你的双眼,多么舒爽愉悦!

快步来到瀑布脚下,站在他的身边,我不禁细细观赏起来。抬头看,在山崖的尽头,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垂挂下来,洁白无瑕,晶莹透亮;又似一条巨龙飞奔而下,那声音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我像漂浮在这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游客们早已深深的陶醉其中,我也醉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你带给人们的是永恒的魅力,我爱你,恋你!

庐山行之三叠泉瀑布散文

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今日,我便有幸来到三叠泉一览风光。

早晨,含鄱口看完日出之后,我们乘观光车来到三叠泉景区。我们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路旁的溪水潺一潺地流着,绿草如荫。我们来到三叠泉大门口,困难便迎面而来。要去三叠泉就必须下1800级台阶,而且十分危险和陡峭,最窄处只能有两个人并排走。我和爸爸妈妈一决定一鼓作气爬下去,我和妈妈一依靠腿部弹一性一拼命往下跳,我们停了几下,终于来到三叠泉。

李白的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正出自于此,果真名不虚传啊!三叠泉共三级,分三叠飞泻而下。三叠泉总落差高达215米。一叠飞瀑从山顶直下70米,漫天水珠如同飞舞的雪花潇洒而下,三叠弯曲,似玉龙游壁,三叠如玉龙入潭,激起片片一浪一花。

我们来到三叠泉脚下。瀑布拍打岩石溅起阵阵水雾向我们吹来。顿时,清凉伴着水雾的清新渗透了我们的身体。城市和山涧真是千差万别啊!旁边有山环绕,青山碧水,把刚才的疲惫一扫而光。飞流而下的瀑布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水潭。许多人在水潭洗脸,有的人在里面游泳。我们也将手伸一入水中,那凉爽一直蔓延到心里。

我们开始返航了,可是刚才的下1800级变成了上1800级。于是,许多人就开始坐轿子了。我们也是走走停停,再加上太阳一的直晒,我们连气都要喘不过来了,可还是坚持着返回了住地。

三叠泉真是个难得的好去处,我们也亲眼观看了三叠泉的美景,体会了三叠泉的壮观,真正做了一回庐山客。

庐山瀑布作文

在一个空气新鲜,无比清爽的早晨,太阳公公慢慢地爬上山坡,庐山被阳光照耀着显得格外动人,如仙境一般,令人着迷。

你看,香炉山真的就像一个大型香炉,雄奇高大,上面布满了绿油油的`小草。远远望去,在阳光温柔的照耀下,就像一位身披绿袍、高高在上的仙人在守护着这美丽的庐山呢!香炉山旁边围绕了一层薄如轻纱的云雾,随着光芒看过去,好像一团紫色的烟,格外漂亮。

你瞧,瀑布就像一块散发着淡淡桂花香气的手帕,倒挂在前面清清的河流上,仿佛观看着大地上的一切。

眼前那一幕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条气势汹汹的瀑布挂在山间,水流从峰顶飞流而下,一泻千里,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那溅起的水花四散开来,就像山谷中飞舞的星星……我看呆了,身体仿佛被钉住了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上。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已经爬到了山顶,我们也该下山了。云朵好像怕我们被晒着似的,一朵一朵飘在空中,为我们遮挡阳光。我怀着恋恋不舍得心情下了山,小鸟、蝴蝶们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说:“请不要走……”

啊,我爱庐山,我爱这美丽、壮观的瀑布。大自然如此神奇,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更多美丽之处。

庐山瀑布作文

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就来到了庐山欣赏着条雄伟壮观的瀑布。

春天的庐山云雾五围绕不单婀娜多姿、妙趣横生。这时不知从何拉下了一个漆黑的屏幕,把本来白悠悠的天变成黑乎乎的了,本来开心的心情变得失望了,不过一会儿就下起了蒙蒙细雨。

看这样雨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我们没放弃的心愿,继续登山。

走过忐忑的山路我们终于听到了瀑布的流水声叮叮咚咚-,真好听这流水声苍劲有力。

过了一会儿到了山顶,再从一条小路往下走,耳欲聋,一条白练腾空垂下,中间撞击过三次岩石坠入瀑布下一个大大的龙潭中。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啊。

小雨拍打着我的小花伞,小雨很调皮从天上落到我的小花伞上,然后再想做滑滑梯一样往下滑。

小雨落在龙潭里像无数串珍珠断了线一样洒落到龙潭里,但当珍珠落到水面时,以偶开出了一朵朵盛开的白莲。

过了一会儿雨停了,远处出现了一条彩虹,这是我们看湖面,湖面的非常平静,水清的清澈见底,空气变得不再闷热了,眼前又是一副新景象。

在庐山上还有一些很古老的的别墅,和几十年前最红的宾馆,站在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夜幕降临了,我也该回家了。

庐山瀑布作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我向往了很久,一直想去看一下庐山的真面目。今天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带我到庐山游玩了。

庐山以雄起和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的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个避暑胜地。

清晨,爸爸开着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驶,拐了396个弯,到了庐山的山顶,迎面而来的清风吧一路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儿鸣叫,真是一幅山水画。我顿时喜欢了这里。

导游带了我们走了一段羊肠小道,然后上了庐山的龙索道,坐缆车去赏瀑布。走了不知道多少级石头铺成的台阶。还是没听到瀑布声,望着看不到头的台阶,我没信心了。妈妈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话来鼓励我。

离瀑布越来越近,听它的声音好像万马奔腾。看,它的美景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啊!瀑布真壮观,它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而下。我站在瀑布附近,听着水流的轰鸣任凭飞溅的水珠落在身上,脸上,凉凉的,用眼睛静静地享受这种美景。我享受美景的瞬间,被妈妈拍了下来。

这次庐山一游,使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的美丽。啊!江山如此多娇!

《望庐山瀑布》与《庐山瀑布》对比赏析

1.两首诗一开头便将一条巨大的瀑布“挂”在了读者的眼帘,即使并未亲眼见过庐山,但通过他们的描写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观,两首诗中均有“诗中有画”的境界。读罢“遥看瀑布挂前川”与“虚空落泉千仞直”这两句诗,我们已然不知是该赞叹大自然造物的巧夺天工还是该赞美诗人们的艺术美感。这两句同写瀑布与山的依存状态,李在描写手法上巧在了一个“挂”字,“挂”原意是人为的动作,却用来描写瀑布倚靠在香炉峰的状态,突出了瀑布的巧夺天工,似乎是神仙有意为之;“遥看”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远远望见瀑布时“两眼放光”的喜悦之情,此情着实溢于言表。徐的“千仞直”则把瀑布写得干净利落,这里的瀑布好似一把利刃,于千万丈的山峰上直直地劈斩至平地,气势震撼,场面壮阔,让人为之一震。

2.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徐的诗较之李更早地进入了描写瀑布的状态,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李一开始腾出了一句七个字“日照香炉生紫烟”来描写整个大环境,而不直接就写瀑布,这是有其用意,他并不着急将我们带到瀑布面前,而是先跳出来,让我们看看香炉山在日光的照耀下烟雾缭绕的景象,意境灵动,视野开阔,给人“欲进却出”之感。徐则单刀直入,马上从视觉上给予我们以强烈的冲击,而后如惊雷般的声响更让人心头为之一震。两首诗的前两句是两位诗人在不同的方位观下对瀑布的艺术渲染,各有其妙处。前者较之后者意境视野更加开阔,但在冲击力方面则要略略逊色于后者。

3.两首诗为突显瀑布的宏伟巨大似乎注定了描写手法上离不开了夸张和比喻等手法,先看李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有多长?三尺为一米,三千尺为一千米!天晓得哪里找得到这么长的瀑布,但是,在李白的诗里,它却可以存在着。词句为展现瀑布与山峰的高大毫不吝啬地夸张描绘,画面感依旧同前两句一样地强烈。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想必这是天上银河落下来的吧,更是将诗人的兴奋、赞叹的情绪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而徐则把瀑布比成白练,着重从视觉上展现瀑布镶嵌于山峰中间的状态,“破”字更是如前面所提到的“千仞直”一样突显了瀑布的冲击力(“杀伤力”),瀑布于被青色包裹的山峰中冲“破”而下,抑或说是“劈出”一道“白痕”来,手法夸张但又写实,很好展现了徐凝眼中瀑布的雄伟壮观之景象,这是徐的手法妙之所在。

4.通读两首诗,发现这两首诗在描写瀑布的状态方面给我们呈现出的意境大体一致,只有几处略微不同。第一,李的诗整体空间较大,徐的诗较为局促,这与李白欲勾勒瀑布恢弘开阔之画面、徐凝意营造瀑布视听美景之盛况的目的.有关。第二,由于着眼点的略微不同,也就造成了两首诗在瀑布上花的笔墨不同,李白笔下的瀑布显得没有徐的有神、有形,这是为造宏观之势作出的牺牲。总之,无论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是徐凝的《庐山瀑布》,都为描述庐山瀑布的一幅神作,各有各的特点与长处。

望庐山瀑布解析望庐山瀑布解析意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1。

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南傍鄱阳湖,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庐居此山,因而得名,瀑布,指香炉峰附近的开先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圆,状如博山香炉,加上峰顶终年云雾如香烟缭绕,颇具香炉之神。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香炉峰上之山石多为紫褐色,兼有云母页岩,山头常年云雾升腾,在阳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因此远远望去会有“紫烟”缭绕之感。这里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里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显示出“谪仙人”李白那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遥看瀑布挂前川”,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在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面前,第四句妙笔的生发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它在青玉峡之上游约二华里处,位于香炉峰之左前侧,其正后方没有峰峦遮挡,瀑流自开先峰脊直泻而下,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来”的感觉。

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大师,这首诗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精神、激奋的爱国热情和横空飘逸的才气。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苏东坡对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推崇备至,评赞曰:“帝谴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解析2。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望庐山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改写: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来到了庐山爬山,到了庐山当然是要看香炉峰大瀑布的了,我早就听说了香炉峰瀑布的大名了。古人还传说,这香炉峰瀑布是从九重天上落下来的。

我来到了那里一看,香炉峰上雾气满天,但在阳光的照射下,使雾气看上去好象变成了紫色的烟雾,而那瀑布看起来则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急急的水流从天而降,飞快地奔泻下来,势不可当,声音震耳欲聋,往上看,只能看见云、雾气、但却看不见顶,大概是被云给遮住了,真让人觉得,那从天而降的瀑布是银河从九重天(天的最高一层)上掉落下来的呢!

这真是一副美景,山顶有紫烟周绕,山上树木繁茂,山间有瀑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真是一副独具一格的山水画,使看的人如入仙境一般。我就灵感大发,因此,我把我看到的壮丽景色,作成一首诗写了下来,这就是《》。

望庐山瀑布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

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

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

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诗曰: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作文

一听到“庐山”这两个字,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庐山因瀑布有名,瀑布因长有名。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用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赞扬庐山瀑布的悠长和壮丽。

走进庐山风景区,你深深的呼吸两口,你便会觉得庐山的空气十分的清新。静下心来,呼吸新鲜的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感觉身边的色彩都变成了绿色,再往前走,听到瀑布的声音,我的好奇心一直在不停的引我向前,先是一阵阵“哗哗”的声音,接着像一股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云霄,盖过人们的喧闹声,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咏。

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了瀑布的脚下。色彩绚丽的水花像一个个美丽的孩子,在落到水面时还露出了天真无邪、快乐的笑容。抬头望去,一根根长长的绚丽的彩带正从悬崖壁上源源不断的扑了下来,令人又惊又喜。

在“漫长、美丽的银河”中失散的水花,不愿意太早的溜走,水花像长了一对透明的翅膀,随着风飞翔,自由自在,是一个十分壮丽的景色!水花玩累了,便主动落下来,落到一把古筝的“琴弦”上,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我想在这优美的声浪中,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

忽然,天空中下了一阵小雨,瀑布更是壮观了。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成的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彩虹中的庐山更美丽、更动人。

《望庐山瀑布》与《庐山瀑布》对比赏析

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南傍鄱阳湖,古称南障山,相传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庐居此山,因而得名,瀑布,指香炉峰附近的开先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圆,状如博山香炉,加上峰顶终年云雾如香烟缭绕,颇具香炉之神。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香炉峰上之山石多为紫褐色,兼有云母页岩,山头常年云雾升腾,在阳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因此远远望去会有“紫烟”缭绕之感。这里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里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显示出“谪仙人”李白那飘逸、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遥看瀑布挂前川”,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于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在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面前,第四句妙笔的生发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它在青玉峡之上游约二华里处,位于香炉峰之左前侧,其正后方没有峰峦遮挡,瀑流自开先峰脊直泻而下,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来”的感觉。

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大师,这首诗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精神、激奋的爱国热情和横空飘逸的才气。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苏东坡对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推崇备至,评赞曰:“帝谴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望庐山瀑布

星期六的清晨,李白去到了庐山风景区,那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泉水叮咚叮咚地作响……你知道吗,更为壮观的是那庐山的瀑布啊!

你们看,揉着他那双还没睡醒的大眼睛,又懒洋洋地伸了几个大懒腰的太阳公公要去上班了。李白发现,那一层层白茫茫的雾围绕在香炉山旁边,让山峰若隐若现。而薄雾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好像变成了一阵阵紫烟,非常的好看。

远远望去,能看见一条隐隐约约的瀑布,它就像山姐姐的围巾一样围绕在她的脖子上。看呐,瀑布奋力一冲,就像箭一样,“嗖”的一下落入河流中,速度比光还要快。它冲下来的那一刻,水面溅起水花,水花溅到了李白身上,他感觉轻爽极了!此时,一条夺目的彩虹出现在山间,太美了,此时此刻的美景无处能敌。

李白陶醉其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不由自主地说道:“这简直是仙境啊!我回去就要作诗,把它的美用诗词表达出来。”而诗名他都想好了,就叫《》!

太阳早已挂在了天空,李白依依不舍地跟庐山告别,庐山的身影早已刻在了李白的心中……。

望庐山瀑布

年过半百的李白,隐居在风景优美的庐山。

一天,李白漫步在山间。

他远远望去,看到了连绵起伏的高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听到了一阵阵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了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李白循声走去,抬眼凝望,看到了气势磅礴的瀑布,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竖着倒挂到了千丈青山之间,又像一条巨大的白帘从天而降,李白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

来到瀑布脚下,李白抬头仰望,看到悬崖峭壁上瀑布奔涌而出,一泻千里,像水帘一样直泻而下,又像一座珍珠的屏,水跌到山涧里撞击到岩石上,真是声吼如雷,轰声震谷。

此时的李白仿佛身处仙境,他觉得眼前的瀑布就像是从九天银河上落下的,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有。

看到此情此景,李白诗兴大发,不由自主地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