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案大班(模板7篇)

打电话教案大班(模板7篇)

ID:73341

时间:2023-04-08 05:03:48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一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课时。

1、观看马季的相声《打电话》,说说感受。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⑴ 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⑵ 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⑶ 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⑷ 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4个半小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打电话》。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⑴ 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⑵ 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⑶ 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讨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打电话此人“啰唆”?作者给他的名字去成“啰唆”有什么用意?

自由畅谈。

2、归纳:

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板书:

啰嗦、耗时、误事。

3、畅所欲言:

如果你是听电话的对方你会有什么感受?

4、这相声讽刺了那些人?

5、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

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p132—p133)

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1、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模拟、推理等多种数学的方式探究事物隐含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筹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对比,感悟数学思维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经历探究多种方案及发现最优方案的过程。

发现并理解最省时方案的内在规律。

1、直接点题:老师直接板书课题——打电话

谈话:同学们打过电话吗?有没有想过打电话中会有一些数学问题?如果没想过,现在就想一想,可能会是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略微思考一下,而后请两三名同学回答。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如果刚好有学生说到了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老师顺势接上;如果没人说到,老师就自己提出。)

2、提出问题:

1)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那么老师打电话给2名同学需要几分钟?给3名同学呢?如果要打给1023名同学呢?

(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都会顺势答出要2分钟、3分钟和1023分钟,这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当然,对最后一个问题,也许会有人说的不是1023分钟,没关系,只要有人说出1000多分钟,哪怕是说出几百分钟也没关系。事实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人说是1023分钟,老师也一定要让那个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打给1023名同学,要1023分钟,60分钟等于1小时,1023除以60,大约等于17个小时,要差不多打整整一天的电话呀!有没有想过时间会更少的可能?

(此处无需学生多想,稍事停顿即可。)

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要打给1023名同学,究竟最少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启发回顾:1023是个相对比较大的数据,我们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些呢?

(此处最多找2个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答出可以“化繁为简”或相近的意思,老师要好好表扬;如果没有人答出,老师要自己点明并板书“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是解决问题时一种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简到什么程度好呢?2个人、3个人,数据又太小,不足以显示我们的聪明智慧,()课本上刚好有个问题,数据不大也不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或者说唤醒他们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的策略意识,千万不要让学生真的去说化简到哪个数合适。)

一个合唱队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1)请为老师设计几种不同的打电话方案。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商量)。

2)小组交流,并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方案用时较多,有的方案用时较少?

4)从用时最少的方案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5、学生或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此处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老师巡视指导和参与讨论等要以不打断学生思绪为前提。时间约5到8分钟或更长些)

1)引导交流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时间最长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如果要用15分钟,电话具体是怎样打得呢?

学生回答预案:

生1: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接着老师再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用了2分钟;如此下去,打给第15个学生,一共用时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用图式把刚才的方案表示出来。

(估计学生大都会先说出这种打电话的方案。老师肯定表扬后一定要再启发出另外一种用时15分钟的方案。)

生2: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老师就不打电话了。然后由第一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再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三个学生,如此下去,通知到最后一个学生,一共用时也是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也用图式把这种方案表示出来。

2)比较方案

把两种方案放在一起对比:

刚才两种方案,用时都是15分钟,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估计有的学生会选择a方案,也有的学生会选择b方案。两种方案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处理问题的风格不同,老师适度点评引导即可,不必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非常突出不可。但此处问和不问,体现着课堂教学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3)拓展方案

同样是15分钟解决问题,难道打电话的方法仅此两种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把a方案和b方案结合起来或者说交叉起来使用,比如:老师打给一名同学,而后由这名同学分别打给其余的14名同学,或者老师分别打给2名同学,而后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同学再依次打给其余的13名同学等等,具体的打法可以有很多种。充分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结果一致时,具体策略的多样和丰富性。)

1)引导交流

刚才有的小组说时间会有更少的可能,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设计打电话的方案的?

(此处让学生尽可能地表述,老师要注意倾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提取关键词“分工或分组”等并板书。)

2)有序思考

既然同学们谈到了“分工和分组”,那我们就按照顺序,从最少的分组情况入手,分析分析时间是否真的少了?

①出示分2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两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此处学生可能会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同学,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同学。如果这样,要引导学生明白,两组是同时工作的,2号组长通知的人多一些,所以通知到后一个人要27=9分钟。如果两组人数对调一下,则刚好可以17=26=8分钟同时结束。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是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学生,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学生,也要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分组后人数调配不当,也会造成浪费时间的情况。)

②出示分3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三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3=12,12÷3=4,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4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一定也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的一组34=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5、4、3是最佳选择,这样15=24=33=6,刚好在6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③出示分5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五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5=10,10÷5=2,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2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同样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一组52=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4、3、2、1、0是最佳选择,这样14=23=32=41=50=5,刚好在5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3)小结反思

分两组时,最少用时有9分钟可能;分三组时,最少用时有6分钟的可能;分五组时,用时最少有5分钟的可能。照这样下去,请问是否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呢?

(此处让同桌的同学稍事讨论一下,时间不必过长,更不必再去动手分组检验。如果有学生回答:如果分成15组,每组1名同学,通知到最后一个人要15分钟,显然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老师要好好表扬这种“极限思维”的方式。如果没有人提到,老师不妨自己说出,引导学生感悟即可。其实,如果有学生顺着分5组的情况往下想:假如分成6组,不管每组接下来如何调配人数,仅老师通知到第6位组长就要6分钟了,显然也并非分得组越多用时就越少,也是很好的思想。总之,无论怎样,此处学生明白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的道理还是比较容易的。)

1)提出问题

刚才分五组,用时最少是5分钟,如果分6组,显然时间又多了,难道5分钟就是最少的时间吗?有没有时间再少的可能呢?谁发现了?请上台展示展示。

(如果一开始自主学习的时候,有人研究出最少用时4分钟,老师就不必再像上面一样提问了,直接请4分钟的发现者上台展示就行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人知道,此时需要让学生再静静地想一想,实在想不出,老师再点明。)

2)学生表述

请学生用图式展示并用语言表达。

(估计让学生用图式表达,可能由于学生不清楚要用颜色或其他方式区分不同时段通知到的人而使整个图式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上来也可能只画图而忘了解释或者说解释不清。老师要关注的是:图画不清楚没关系,但一定要画;解释不清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反复多次地表达。老师要引导其他学生从发言学生的表述中提取关键词“同时”并显要板书。)

3)展示方案

(说明用正方形和圆表示老师和学生及用颜色 区分开的好处。)

4)引导填表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三

1、会与教师对唱歌曲的问答部分,能正确地接唱,不拖也不抢节拍。

2、能听音乐信号做相应动作:起立、坐下。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唱歌,基本学会歌曲。

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1)玩具电话若干

(2)歌曲录音《打电话》

(3)表示起立、坐下的音乐符号。

1、游戏:打电话。教师与幼儿打电话的问答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学说歌词。

(1)教师与全体幼儿问答。

(2)教师分别与男女幼儿问答。

(3)教师与个别幼儿问答。

2、教师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幼儿分别完整跟唱歌曲一、二段。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

4、出示音乐信号、符号标记,弹奏相应乐句,让幼儿理解音乐信号下的相应动作。

5、对唱: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问答者,以多种形式练习对唱,注意唱好每句最后的衬词,提醒幼儿接唱时合上节拍。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四

《打电话》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需一课时)。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

对于相声学生并不陌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积累,调动起学生读相声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

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无语言的特点。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

(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⑵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明知故说。

⑶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没话找话。

⑷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五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本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能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学习法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猜谜语: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 师:打一生活用品。(电话)

【设计意图: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打电话”中有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20xx年柳州市春季运动会在上周六举行,我们学校五(1)班15名同学很荣幸将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代表学校参加长绳比赛。周六上午,李老师要打电话确认队员到位情况。

师: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应该怎么通知这15名同学呢?(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

(1)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板书:一个一个通知)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个一个通知,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太浪费时间了。)怎样打电话更加省时呢?独立思考。

(2)方案二:分组同时通知。

师:四人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更加省时的方案。为了更加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表

示老师,用○表示学生,第几分钟就标上数字几。

① 四人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② 小组汇报成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与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老

师和组长都不闲着。)

(板书:分组同时通知)

师:还有没有比7分钟更省时的方案呢?

(3)方案三:全员参与通知。

引导学生用图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师:按照这种方案打电话,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钟?(4分钟)这种方案的优势在哪?(每个人都不闲着)还有没有比4分钟更快的方案?为什么没有?

板书:全员参与通知

(设计意图: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老师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引导学生得出只有老师、组长和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才是最省时的方案。)

三、综合分析,优化方案

1.分析方案

回顾这3种方案。

师:在这3种方案中,哪些人最忙,哪些人闲着?

师:方案1和方案2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师:而方案3中,老师没闲着,接到通知的队员也没闲着,即:一个也不闲着这种打电

话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2、师:对比一下这三种方案,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让学生尝试着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三种方案,经历优化的过程)

四、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方案三,我们刚才用画图法知道了李老师要通知15名队员最少需要4分钟,下面我们来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1.师生共同填表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

师:我们发现: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分别是 2 4 8 16 ??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数×2得到下一个数列。即每增加一分钟,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下一分钟是多少?256呢?512呢? 师:我们通过这个规律知道了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如何快速得出队员总人数呢?(在相同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1=队员总人数;)

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队员总人数是多少?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128呢?512呢?

(当学生观察出这两个规律时,让学生反复重复,全班重复,指名重复。教师反复提问:这一列的规律是什么?这两列的关系是什么?)

师: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时,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多少?队员总人数是多少?第6分钟呢?第9分钟呢?(要知道第九分钟的就必须先知道第八分钟的是多少)

3.对比图示法和列表法,优化方法

师:我们分别用了图示法和列表法呈现通知这些队员最短需要多长时间,这两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示法只适合求人数比较少的情况,而对于人数比较多时,我们通常用列表法,列表法更加方便快捷。

师:很显然,列表法相对来说更加快捷,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如果长绳队有32人,每人每分钟通知1人,李老师要通知到所有队员,最快需要多少分钟?6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2、蚂蚁每传递一次信息需要2秒钟,经过14秒钟,总共有多少只蚂蚁知道信息?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此类规律的应用。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六、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用到类似的统筹方法呢?(生答)

师:沏茶;烙饼;校讯通;移动公司或联通公司给各手机用户发的暴雨橙色预警;4月20日上午8:02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知道这个消息后,消防官兵和各界人士通过公路、水路、铁路、空中运输等多种渠道同时为灾区人们提供各种救援物资,使灾区人们生活及时得到保障。等等。生活中还有很多方面都用到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统筹思想,可见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学会总结。】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一个一个通知 15分钟

方案2:分组同时通知 7分钟

方案3:全员参与通知 4分钟 (图示法和列表法)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六

课文分析《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祖国语言艺术特色。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艺术的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知道在生活中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认识到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收集《打电话》录音等教学方法从打电话入手,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充分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理念

本节课注重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表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习兴趣,感悟祖国语言表达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资料补充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知识巩固

课堂小结

拓展运用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展示打电话的图片,直接进入课题:大家一定都打过电话吧。谁能简单地说说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我能够现场模拟打电话: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想要给老师打电话请个假,你会怎么打这个电话?(学生展示后,教师适时播放幻灯片进行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现场模拟,促使学生认识到打电话时要言简意赅】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课文主要内容

1.像刚才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大家相信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2.师生交流相声的艺术特点,教师相机展示幻灯片(教学中不一定要深究相声的艺术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

3.学生小组合作浏览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教师首先设置悬念“一点儿小事,有人为什么打了两个多小时”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三、精彩片断欣赏,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教师播放《打电话》录音: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精彩的句子,体会人物说话特点。

2.师生共同交流相声中的精彩语句

①说话绕圈子“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

②明知故说“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③没话找话“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④废话连篇“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相机板书:啰嗦—误事—说话要简洁明了、意思表达清楚)【设计意图:播放相声录音,让学生在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开怀大笑,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体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如果课文中那个打电话的人是你的话,你怎样打这个电话?

2.小组尝试表演《打电话》中精彩的片段【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示范,落实课文的学习目标】

五、小结课文,拓展联系

1.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打电话应该注意的问题:拨清楚电话号码,注意用礼貌用语。要把话说清楚、简明扼要。要注意自我介绍。听到嘟!嘟!的忙音时,要等一会儿再打。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110”“112”“120”“119”等

2.知识运用“模拟练习”

①、小华星期天去外婆家,路上遇到有两个年轻人正在向一个学生模样的人要钱,刚好旁边有一个电话亭,小华该怎样打电话向公安局报警呢?

②、你本来约好同学星期六去书店,可是周六的早上妈妈突然病了,你要陪妈妈去医院,你该如何打电话向同学说明原因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而有所取舍,两道模拟练习题并不一定要做完,关键是要从这些题目中使学生明白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语言要简练,意思要清楚,不能够像文中的那个人一样啰啰嗦嗦,误己误人。】

展示打电话图片,能够很快地抓住学生的思维

现场模拟能够让学生进入课堂

简介相声的艺术特点,便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祖国语言魅力

适时播放课文录音,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师生交流,体现课堂的互动性

学生表演更好落实课文目标

打电话要注意礼貌,常用电话号码要记牢

模拟练习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打电话的重视,深化了主题板书设计

3.打电话啰嗦-------------误事↓说话要简洁明了、意思表达清楚、点明中心

打电话教案大班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具准备

玩具电话机多部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生入境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指生猜)

2(出示电话玩具),你们打过电话吗?谁能说说怎样打电话?

3指生上台表演打电话。

过渡: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想念远方的朋友可以打电话,有事请人帮忙可以打电话,听,现在就有人打电话给王老师。

(预先安排两名学生与老师表演打电话情境)

情境一: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甲:王老师,我生病了,明天不能到校上课,向你请个假。(说完马上挂掉电话)

师:请问你是...

...喂,喂...

...(自言自语:到底是谁呀?怎么冒冒失失的)

情境二:叮铃铃,电话铃响

师:喂,您好!

乙:您好!请问是王老师家吗?

师:是的,我就是。

乙:我是张小明,我想到你家里请教一道题,好吗?

师:好的,我在家等你

乙:我一会儿就过来,王老师,再见!

师:再见!

2提问:同学们看了两位同学和老师打电话的情境表演,你们觉得谁打电话比较正确?为什么?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汇报,师生及时评议

5小结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要把话说清楚。

(3)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