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设计(专业18篇)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设计(专业18篇)

ID:7436646

时间:2023-12-20 23:21:14

上传者:文轩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在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之际,制定一份教学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任务。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四: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在传染病高发期时,有自我保护预防的意识。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手足口病病症的图片及预防的方法ppt。

一、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二、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三、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教师带幼儿到洗手间洗手。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案

第1课时。

知道传染病的概念,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教具粉笔、黑板和投影片。

[复习引入]师:“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人类虽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会被疾病困扰,疾病给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使每个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疾病有充分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传染病及其预防。

生:近视眼、贫血、骨折……。

师:而有些疾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例如——。

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

师:像这样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称之为传染病。知道了传染病的概念,我们才能更清楚地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师:我们现在就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传染病——流感和肝炎,一起来探讨一下相关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9-70的“资料分析”,共同思考70页的讨论题并作出回答。

生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步于空气中。如果周围的人吸入了这些有飞沫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教学过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生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分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传染上疾病。

生3:传染病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提示和补充。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以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就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请同学们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概念。

生(齐声朗读):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生:流感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空气传播,易感人群是所有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课时小结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首先要有传染源。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script;/scriptscripts("/script

预防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了解和认识传染病。

2、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知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3、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1、导入:

踏着时间的节拍,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秋季。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将会逐渐的下降,秋季风大干燥,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都是秋季高发的疾病。

2、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首先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并判断一下会不会传染。(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等。)。

讨论:根据你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传染的?哪些病是不传染的?”。

总结:这些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传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在一定区域暴发,所以传染病还具有流行性。

4、传染病的预防。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传染病后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吐痰、闷气、流鼻涕、喷嚏、流泪等,有些还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期主要在发病期,病愈之后,传染性就很快减弱。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白猴、流脑、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预防接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病人隔离治疗,教育学生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开窗2次,每次10分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病菌减少80%左右。还可用食醋熏蒸教室、宿舍,以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应该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讲,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而控制疟疾传播的重点是彻底治疗病人和可疑病人。对于班疹伤寒和回归热,则以来灭虱为重点。

动物中一些传染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传染给人类,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等。鼠能传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病,狗、猫、狼能传播狂犬病,家畜、禽类除能传播上述疾病外,还可以传播快乙型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传染病。

预防动物源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教室、电脑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商场、浴室等;

(4)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应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培养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11)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它们拒之门外。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

1、了解流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体验模仿的乐趣。

1、教学挂图。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

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

教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2、如何预防?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预防秋季传染病班会教案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学生朋友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学会如何应对传染病,对于疾病的症状加深认识,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可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基础。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六、总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所以必须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早发现、早隔离,不要拖延疾病的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广泛传播。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教案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陌生,但对传染病的理论认识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认识。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悉的流感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寻找有关禽流感的资料。

(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图片展示)。

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三)介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这是“三大环节”的基础。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较多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现学现用:图片1.图中谁是传染源?2.谁属于易感人群?3.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

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同学思考如果传染源是动物呢?)。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加强锻炼,接种疫苗。

4.消除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示范:六步洗手法。

介绍洗手的好处和注意的地方。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1.介绍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2.通过上面关于传染病的预防的介绍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学生讨论)。

3.观看预防禽流感的视频。

(六)布置任务。

查阅资料如何预防水痘等我们常见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

1、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二、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3—4名幼儿讲述)。

4、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幼儿讨论、讲述。

2、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活动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

思想品德党小组普通话细则了任职纪要物业管理自我批评反问句:拟人句通报挑战书,安全句子,三曹答辩状习题创业项目工作打算了活动策划模板稿件说课体会工作感谢信决定聘书,诗词听课暑假作业部编版员工手册:竞聘李清照辞职了实施方案社会主义。

秋季预防传染病的班会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冒的典型特征。

2、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感冒的具体症状以及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在游戏中运用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感冒的经历。

物质准备:

1、手偶乔治,音乐《洗手歌》。

2、预防感冒小知识的ppt,健康小贴士主题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6分钟)。

1、手偶故事:乔治感冒了,激发幼儿谈论的兴趣。(3分钟)。

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里的乔治怎么了呀?他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提问2: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感冒的特征)。

2、自由讨论(3分钟)谈论自己感冒的经历,了解感冒的症状。

教师小结:感冒的症状(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

(二)基本部分(6分钟)。

1、自由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感冒?

(1)幼儿谈论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2)播放ppt,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2、教师小结:总结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三)游戏活动(7分钟)。

游戏:病菌几点钟规则:由教师扮演"病菌",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成圈站在四周,游戏开始后,可在圈内随意走动。幼儿边走动边询问"病菌",病菌病菌几点钟,当"病菌"回答1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洗手的动作;当"病菌"回答2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穿衣服的动作;当"病菌"回答3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睡觉的动作。在此期间,幼儿要保持不动,动了的幼儿以及未做出相应动作的幼儿就会感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天冷勤添衣,按时睡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不感冒哟!

(四)结束活动(5分钟)。

1、播放《洗手歌》,幼儿学习洗手要点。

2、幼儿根据音乐,实际操作洗手,教师从旁指导。

延伸活动。

1、制作健康小贴士宣传画: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付病菌的办法肯定更多了。可是,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些好方法,请你将这些办法画出来,我们制作成健康小贴士的宣传画,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冬天。

2、将健康小贴士张贴在醒目处,让更多的幼儿了解预防流感的好方法。

附故事:

有一天乔治一个人去森林里玩,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乔治没有伞,他只好淋着雨匆忙的跑回了家里。晚上,乔治觉得很不舒服,浑身酸痛,鼻子也堵得慌,乔治缩成一团,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讨厌的鼻涕怎么也止不住!乔治不停的吸着鼻涕,还忍不住打起喷嚏,因为鼻子不通气,他趴在床上张开大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来,乔治生病了!乔治的妈妈摸摸乔治的额头,说道:"天呀,乔治你的额头好烫呀。"于是,乔治妈妈赶紧请了杰克医生来给乔治看病,杰克医生赶紧给乔治打了针,吃了药。过了几天,乔治又活蹦乱跳的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

1、知道常见的感冒症状,对发病原因有粗浅的认识。

2、了解感冒带给人的不愉快感受,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3、掌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学会照顾自己,避免感冒。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掌握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乐意积极预防感冒。

ppt课件、动物头饰、预防感冒图片。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扮演狗妈妈,带领狗宝宝去动物新村找小动物们玩。

师:老师是狗妈妈,那我的狗宝宝在哪儿?

1、到小猫家,发现小猫咳嗽、流鼻涕,因为白天出去玩的时候衣服穿得薄,回家的时候没有及时换衣服。

2、到小兔家,发现小兔发烧了,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蹬被子,所以着凉了。

二、讨论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老师展示图片,让幼儿辨认哪些是感冒症状图片。

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秋季预防传染病的班会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冒的典型特征。

2、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感冒的具体症状以及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在游戏中运用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感冒的经历。

物质准备:

1、手偶乔治,音乐《洗手歌》。

2、预防感冒小知识的ppt,健康小贴士主题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6分钟)。

1、手偶故事:乔治感冒了,激发幼儿谈论的兴趣。(3分钟)。

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里的乔治怎么了呀?他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提问2: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感冒的特征)。

2、自由讨论(3分钟)谈论自己感冒的经历,了解感冒的症状。

教师小结:感冒的症状(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

(二)基本部分(6分钟)。

1、自由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感冒?

(1)幼儿谈论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2)播放ppt,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2、教师小结:总结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三)游戏活动(7分钟)。

游戏:病菌几点钟规则:由教师扮演"病菌",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成圈站在四周,游戏开始后,可在圈内随意走动。幼儿边走动边询问"病菌",病菌病菌几点钟,当"病菌"回答1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洗手的动作;当"病菌"回答2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穿衣服的动作;当"病菌"回答3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睡觉的动作。在此期间,幼儿要保持不动,动了的幼儿以及未做出相应动作的幼儿就会感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天冷勤添衣,按时睡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不感冒哟!

(四)结束活动(5分钟)。

1、播放《洗手歌》,幼儿学习洗手要点。

2、幼儿根据音乐,实际操作洗手,教师从旁指导。

延伸活动。

1、制作健康小贴士宣传画: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付病菌的办法肯定更多了。可是,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些好方法,请你将这些办法画出来,我们制作成健康小贴士的宣传画,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冬天。

2、将健康小贴士张贴在醒目处,让更多的幼儿了解预防流感的好方法。

附故事:

有一天乔治一个人去森林里玩,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乔治没有伞,他只好淋着雨匆忙的跑回了家里。晚上,乔治觉得很不舒服,浑身酸痛,鼻子也堵得慌,乔治缩成一团,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讨厌的鼻涕怎么也止不住!乔治不停的吸着鼻涕,还忍不住打起喷嚏,因为鼻子不通气,他趴在床上张开大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来,乔治生病了!乔治的妈妈摸摸乔治的额头,说道:"天呀,乔治你的额头好烫呀。"于是,乔治妈妈赶紧请了杰克医生来给乔治看病,杰克医生赶紧给乔治打了针,吃了药。过了几天,乔治又活蹦乱跳的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30—40分钟。

(3)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者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免感冒。

三、我眼中的“甲流感”

学生自己谈一下你眼中的甲流感,你觉得甲流感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四、小结:我们能做的。

学生思考对于预防甲流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

2、能说出并把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加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幻灯片、白板、胸卡。

一、情景活动导入。

2、活动绽开争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争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假如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答复后教师总结小朋友简单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任凭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推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熟悉和理解。

3、出示幻灯片扫瞄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反抗疾病的力量;勤洗手可以消退病菌;保证充分的睡眠;可以增加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开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开去人多的地方;状况严峻时需要戴口罩。

4、争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嬉戏“智力大闯关“稳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学问。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答复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终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同学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同学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争辩、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同学讲究卫生,培育同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同学的身心健康进展,全面提高同学身体素养的决心。

2、预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争辩:

(一)同学争辩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二)报告争辩结果。

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洁净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洁净无污垢。

4、手:手洁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洁净,勤换洗。

6、衣服:衣服洁净,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洁净,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洁净洁净,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洁净无杂物。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涌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痛楚,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快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痛楚。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开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淌水彻底清洗洁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留意不要过度疲惫,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实时就医。

f避开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同学活动状况和效果评价。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

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1.计划免疫。

2.注意卫生。

3.少去公共场所。

4.会添减衣服。

5.积极锻炼身体。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

腮四安言病人要隔离治疗,病好后才能上学。

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板书设计。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

积极锻炼身体。

传染病的预防班会

1、了解流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传染病有流行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xx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置。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多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

1、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通过看视频资料了解传染病。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作者自50年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肺结核有那些症状?

(1)指名说一说。

学生1: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北宗小学六二班黄杏然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学生2: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3: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结核病。

学生4:你讲的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学生5:还有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学生6: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发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菌。

(2)、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搞好卫生,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生1: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屋里去玩。

生2: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

生3:及时发现结核病人,积极治疗结核病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我们知道结核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因此对结核病人及早给予有规律的彻底治疗,使之不在排菌,从源头上控制结核菌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生4: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也不容忽视,提倡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隔离,避免结核菌的扩散。

生5:病人最好单独住一间房间,如果没有条件,也该与别人分床睡。房间要经常开窗透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生6: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生7:给已感染结核菌的病人服用抗结核药物,可以防止结核病发病。

4、学生谈收获。

(三)发出倡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20xx.12.17。

活动目的:

由于冬季是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等的高发时期,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密切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防控工作。让学生了解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活动方法:

讲解、讨论。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预防疾病谚语。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隔离期满。

4、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4日。

5、此外风疹、猩红热、流脑等也是学校中常见的传染病。

1、开展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学生能了解疾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早发展,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

2、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5、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我身体的抵抗力。

6、对于哪些腋下温度38.0℃,咳嗽、咽喉痛、头痛、喷嚏、流涕、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体征明显者,劝其回家休息,及时进行治疗。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生谈自己今后的打算。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四、预防疾病谚语。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不干不净,吃了得病。干干净净,吃了没病。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五、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班队会,我们不仅对冬季传染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预防传染病,并且,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那么,希望我们同学能够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人人都做讲卫生的好孩子,远离各种传染病,愿我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