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13篇)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13篇)

ID:7544364

时间:2023-12-22 09:43:15

上传者:雅蕊

调查报告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系统的数据整理方式,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研究结果。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优秀的调查报告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1、加快产业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在稳定农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狠抓支柱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增收。一是在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上下功夫。按照猪—沼—菜,猪—沼—果模式,抓重点,以点促面,树样板,辐射带动,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在寿星、雁桥等9各村,以泰寿水果有限公司、巴蜀两个水果协会为龙头,组建了果蔬、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协会组织、农户入股的方式,推进新村产业发展,化解聚居点居民就业、增收难矛盾。20xx年均水果采收20万公斤,商品蔬菜生产15余吨,出栏生猪1.7万头、牛220头、畜禽2万余只,人均收入5216元。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条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组织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全镇已硬化村道路130多公里,41个村实施了道路畅通工程;已维修整治塘库10口,新建蓄水池21口,修复新建配套渠系10000米,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2939人安全饮水问题;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抽水、脱粒等机械化,部分户使用耕耘机,新建和改造机电提灌站5座;13个村学校、村阵地村民自筹资金排危新建;建沼气池943口;10个村卫生站实施达标建设;环境治理不断深入,公路沿线建标准化垃圾池17个。

3、以集聚点建设为抓手,带动农村面貌改变。全镇率先启动9个农村居民聚居点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聚集土地、统一施工建设,入住户数达584户,占地面积达246亩。

4、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抓教为先,巩固提升“两基”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繁荣农村文化,组建了皮影队、文化艺宣传队、篮球协会、100%村建起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跃。计生、卫生事业,全面推行计生村(居)民自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6.6%;建立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以上,农村医改启动实施,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民生建设,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扶持救助,着力保障特困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获、学有所教,失地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800余人,去年和今年发放临时救助金15.5万余元。

5、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社会风气纯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力度加大,积极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治安稳定;广泛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包案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变上访为下访,充分发挥信访办、调解中心职能,真情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1、农村生产力低下。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大多村组处于低水平发展。少数村融于产业园区,仍然存在打工挣钱、务农敷口现状,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弱、妇、幼。在家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寥寥无几,新技术掌握难、新机械使用难、市场信息了解难、思想观念转变难,零散种养多、传统种养多、盲目种养多、靠人力种养多。致使本土经济发展缓慢。

2、人居环境发展滞后。人居环境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老百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聚居点等政府补,清洁卫生靠政府管,道路、水利要政府建。很多该农民自己办的事,而政府“包打包唱”到底。

3、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也不平衡。无阵地、无设备、无技术力量的“三无”卫生站占据农村医医疗卫生大半壁河山。科技文化底子薄、人才缺、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善,农民文化活动枯燥,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不健全。

1、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调动农民的自觉性、积极性致关重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尊重农民的意愿,不主观臆断,不强迫命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党政的主导作用是关键。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因势利导、热忱服务、不包办代替。认真解决农民新农村建设无思路、无门路、无激情,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等问题;鼓励务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创业,让致富能人有用武之地,给有功之臣增添后劲。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大整村推进规模发展力度。选准主导产品,建设“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的思路。把我镇果蔬、生猪、家禽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朝着规模化经济、精品化经济、低碳化经济发展。培育业主、发展大户、联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投入,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让农民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让外出农民工掌握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4、改善村镇环境。积极推进农村“五乱”治理,突出抓好聚居点建设。以聚居点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分布实施。解决道路中断头路,解决卫生水,解决住居安全,解决环境脏乱差。扎实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6、保障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转变选举中拉帮结派、贿赂选票、藐视选举等不良风气,建立“德才兼备,以德优先”的选任用人机制。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党员干部考评”等制度。把普法教育推向深入,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任重道远,只要全党、全民团结一心、奋发努力,明天一定更辉煌。

文档为doc格式。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xx镇地处xxx三县交界处,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xx余亩,森林面积xx亩。共有xx个行政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到达xxx元,比xx年增加xx元。xx个省级扶贫村。

“十五”期间,全镇农村经济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二三产业、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农作物品种结构逐步优化。优质粮油、蔬菜、三元杂交猪、肉羊新品种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业高接换优等新技术全面推广;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比xx年增加xx元;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从李桥镇的镇情出发“夯基础,增后劲”围绕“修路、治水、改网、建集镇、兴旅游”的思路,完成了xx余万元的公路硬化和xx万元的渠系配套设施和投资近xx万元的光纤电视工程,农网改造xx个村,新增变压器xx台,改井打井xx多口,xx自然风景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从这次调研的情景看,xx镇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部分农民比较富裕,房子比较漂亮,农村也比较稳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1、村级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近年来,由于镇村两级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及文教卫生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全镇负债总额xx万元,仅村级债务就多达xx万元,大部分村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十万、几十万。村级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经济包袱沉重,使经济发展难以构成牵引力、向心力。

2、传统农业难以拓展,支撑力不强。xx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林业大镇,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产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可是,此刻由于受气候、品种、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除了进一步调优、调精、提高单产外,发展的潜力似乎不大。同时,传统农业还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处在一种靠天吃饭的极不稳定的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3、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足。近年来,各村都相继建设了一批为民服务的小型加工房。但由于资金有限、投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这些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还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期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尽管“十五”期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xx元,个别村初步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所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镇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示范带动。结合本镇实际,在稳定种植业的基础上,巩固发展好笋材两用竹、黑山羊、生猪生产。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以岩区为重点,认真做好中药材xx亩、姜黄xx亩、香樟xx亩的栽植。以坝区村为重点的蔬菜基地xx亩、青蒿种植xx亩,撑绿竹种植xx亩,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油、饲、林、果、蔬多元结构转变。

3、要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积极发挥xx种猪场,xx养场的带动优势,经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使他们不仅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并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团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本事。

4、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紧紧借助中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以xx村、xx村两个示范村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规划。二是要高起点建设,进而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5、要转移农民,拓宽增收领域。近几年,xx镇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呈加快趋势,务工经商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调查情景看,xx年全镇县内外转移输出已达一万人,农民在县内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左右,县外务工异常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xx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必须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过万元。

所以,围绕新农村建设,今后几年要继续重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一是加强外出务工的组织引导。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就业的盲目性较大。要注重加强同县劳务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为农民工供给及时的劳务信息和维权保障服务,让农民出得去、能就业。二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务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三是大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经过“阳光培训”和扶贫培训工程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竞争本事。经过发展特色农业消化一部分,发展非农产业吸纳一部分,发展外出打工输转一部分,大力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率,为新农村建设供给人力和物力支持。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随着x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作也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该村逐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牌效应;加强种养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使韩庄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基本情况。

x村坐落在x镇的西部,东邻x乡,是xx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该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灌溉方式是用电灌溉。该村的主要干道正在铺建,将铺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景观路两边建有紫薇园林、绿原园林等几家园林,切实美化了国道路段。

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韩庄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养猪专业户2户,每户大概有四百多头猪,其中养殖能手刘新恒又投资100多万元筹建新的养猪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饲养的猪、鸡主要销往附近村庄和周围市各县(市、区)。赵庄子村第三产业以经营销售为主,在311国道两旁比较大型的超市就有几家,如金客隆连锁超市、百特超市等,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化肥、农药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销售对象是本村和附近村民。除此,该村还有凌云禽畜饲养站和兽医医院等。

1、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由于该村位临311国道,311国道两旁有比较大型的超市、饭店和修理铺等一应俱全,促进了该村经济发展。该村多数农民增收以经营销、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想办企业没有资金,搞养殖没资金,搞科学种田没有技术带头人等问题。

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该村目前己推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大病救助,全村617户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4%。我村五保、低保户50多户,80多人,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五保户每年生活补助900元钱,低保户每月生活补助50元,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独生子女全部实行奖励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教育发展,添置中小学校的教育设施,使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贫困家庭学生“两负一补”面达到100%。让村民用上了有线电视和宽带,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大事和致富信息、学习知识。

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由上级拨款和村民捐款共68万元,用于该村主干道的铺建,至12月底完工,将全部铺成水泥路。该路的竣工,将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近年来由于农民的生活富裕了,赵庄子村有近1/10的村民盖起了两层小楼,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其他的村民也都是宽敞的平房或砖瓦房。村里的房屋整体规划整齐、美观,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4、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该村总人口246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01人,长期外出已婚育龄妇女35人。随着农民计生意识的不断增强,村民们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有所淡化。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能按时康检,准时参加孕检,外出人员也能按时将孕检证明寄回。但是仍有个别村民违反计划生育生育二胎的。

5、村两委班子建设。该村进一步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巩固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但对新农村建设,个别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远景,也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修修路,美化美化环境,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的抬头。

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五、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目前农产品存在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和数量,出现丰产不丰收的不良现象,应进一步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树立品牌意识,发展相关产业,把“品牌”作建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

2、重视发展养殖业。继续重点支持养殖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养殖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目前我村农户主要以养鸡养猪为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村里大街的柏油路是前几年修的,这段路经过几年的碾压,现在是一遇到雨天,个别地方就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遇到好天气,骑自行车是一上一下,过个三轮车却是尘土飞扬,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段路给本村村民和其他村的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村民深受其苦,该路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村村民强烈反应,要求修建该路,尽快修建该路段。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搞好村民文化生活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设具有图书室、娱乐室及健身室的文化大院是村民的强烈需求,有了文化大院,村民们茶余饭后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看书、健身了,会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会使村干部、群众关系和谐,家庭和睦,婆媳关系融洽,邻里关系亲如一家。在医疗方面,努力作到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0%,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现在我村还没有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我们下一步是让村民用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我村有小学和初中两个校园,为本村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学校“普九”工作的投入,进一少巩固“普九”成果,改善学校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欢乐祥和的和谐社会环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到让村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在婚育方面的法制观念,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该村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让村民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以来,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进一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科学引导广大群众学习种植方面的病虫害防治、种子管理、收割机具维护保养、种植结构调整、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有关专业技术信息方面的电焊、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技术知识,使村民受益匪浅。同时也需进一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尽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5、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第六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由于我村的情况复杂村委换届延后。但我从我们区的其他村村委换届时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至村换届时,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协助包村干部工作,采取入户座谈、远程教育、分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委换届选举相关政策、法规,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广泛宣传村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程序,让群众充分了解掌握选举的方法步骤,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正确的选举观,为换届选举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6、推进信息化,建设新农村。让信息产业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充分利用村里的远程教育。让农民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思想上主动向组织靠拢,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法律法规,让农民懂法知法,只有这样在农民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农民从信息化中得实惠。

7、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要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己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村委干部在村里发布致富、招工信息、建立固定宣传栏等进行宣传;村里的无职党员和村两委班子进行入户开展宣传,利用劳务输出典型,实施典型引路,让广大农民看到外出务工的好处;编印《劳务输出知识问答》宣传册子,组织精干人员,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所,深入村庄和广大农户家中,广泛宣传外出务工的意义、作用和有关劳务输出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鼓励农民大胆走出村门闯世界,到发达地区打工挣钱学技术。为提高转移就业质量,在劳务输出中,根据用工方的需求,结合实际,对一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种,如电焊、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专业,充分利用具备资格条件的培训机构,对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发给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用工单位需求,确保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输出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对于想在家致富的村民,要积极提供致富信息,村两委干部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项目,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根据我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养殖业,或者是发展园林种植,或者是选择有前景的经济作物来种植。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培养新型农民。

七、总结。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是我回到我村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日常工作中的见闻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不够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情况需要去发现解决。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帮助,让赵庄子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本人特对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在下着眼于xx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景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城镇化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等资料。

xx村位于浙江中部,是由原先的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2000人左右,劳动力12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300人左右,预备党员15名,党员42名。全村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xx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团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鸡鸭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礼貌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礼貌、精神礼貌和政治礼貌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景。

xx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景:xx村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景。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向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提高,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提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仅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仅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所以,xx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一样,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礼貌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构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能够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向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二)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职责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本事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经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经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提议。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构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本事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能够吸收外商投资。

(三)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

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可是我们完全能够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证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此刻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到达运用科学知识到达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一)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礼貌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经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团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礼貌提高,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礼貌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本事。农业构成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和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构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农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抓紧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忙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xx村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职责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本事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事。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构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xx村地处浦江县北部,原先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僻小村。2002年以后,随着通村而过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车,该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该村到城区和镇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xx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经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仅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并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为了追求政绩,项目贪大求洋,不顾农村财力,建造高档次、高品味的亭台楼阁,造成团体资产大规模的亏损。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步伐,促进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贴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新路子。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构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供给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团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团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团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齐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通过我国在十六大,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我的家乡曾是贫穷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地方,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我利用五一假期返乡的时间,对家乡附近的村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时间:20xx年5月1日。

地点:河北省廊坊市固大厂县北坞村。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牛羊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肉生产,牛羊肉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北坞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况:北坞村一、二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三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四村以林木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北坞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5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8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24人,参合率90%。

村“两委”班子共4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2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其中:男性党员35人,女性党员5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2.33元和17.3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2%和23.4%;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牛羊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

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四)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xx居委会,是xx镇比较大的一个居委会,耕地面积6500亩,户数1126户,人口5025人。虽然是居委会,但是居民主要从事花生、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和外出务工。本次调查,从居委会干部、居民2个层面展开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农村基本情况、农户基本情况及村干部、居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看法等方面。调查采用现场走访形式,对25户到小区安置、20户货币安置和20户没有拆迁安置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

1、居委会及居民基本情况

调查区域居民家庭平均人口为4.46人,宅基地平均面积为278m2,平均房屋面积为175m2。农民人均收入为元,农户平均年总收入为6.24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784万元,外出务工收入4.46万元,其他类型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对于以种植为主的居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参与社区建设意愿

从村干部、居民2个角度对当前农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愿进行了调查。村干部参与社区建设意愿调查结果见表1。村干部全部赞同进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对社区建设中农民投入较大,社区居住后生活成本增加有所担忧。多数人赞同多层与高层相结合的住房建设模式,户型选择在120~160m2较为集中。对社区建设工作,居委会干部认为政府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次为:居民就业、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村组织建设、社区公共设施配套、社区建设规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业生产问题等。调查中,居委会干部同时提出了做好群众工作、先建后拆及小区配套建设问题。

村民参与社区建设意愿调查结果是基本都赞同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有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同时,这与村干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对社区建设中投入较大、生活成本增加同样有所担忧。关于社区建设方面,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依次为安置补偿问题、安置房分配、生活保障、入学就医、社区规划、农业生产。经调查发现,农民对安置补偿期望较高,而自身投入能力较低,有近90%的农户选择的投入能力为5万~8万元。

选择户型集中在120~160m2,但期望补偿金能够与购房投入相抵或有剩余,房款不足部分有近60%的农户选择贷款。关于安置补偿方式,xx居第一期共拆迁安置185户,102户选择到小区安置,63户选择货币安置,这63户主要是居委会其他地方有住房,还有选择和子女共同生活。社区建设中,农民希望得到政府帮助的方面依次为加大拆迁补偿力度、帮助农民就业、帮助农民贷款、健全公共设施。迁入社区后,农民最关注社区生活设施要配套,从事职业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农业和商业。

(1)、农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

调查发现农民认识到通过村庄整合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共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因而农民从中受益,这是农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原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区域农民对该项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积极、正确的认识。

(2)、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

村干部、农民对社区建设工作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拆迁安置补偿问题。这是调查中农民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工作推进的核心问题。当前农民自身投入能力相对较低,资金筹措途径有限,普遍对拆迁安置中的投入有所担忧。制定政府、农民都能接受的安置补偿方案是实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二是社区建设规划与设施配套问题。农民普遍关心定居点选择、住房建设模式以及社区设施配套等问题。对于住房建设多数人选择别墅住宅,房屋面积120~160m2较为集中。社区内农民希望水、气、电、网、路等生活设施齐全,入学就医等交通方便。

三是农民就业问题。迁居社区后,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增加收入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在实行土地流转经营的基础上,农民渴望得到更多就业机会。

四是生活成本增加。农民到社区居住后,水、电、气、等方面的支出增多,原有的庭院经济收入减少,再加上物业管理等费用,农民生活成本增加,害怕出现越动越穷的局面。

五是拆迁安置有关问题。这也是调查中农民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大一部分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先建后拆,即先建好居住社区后,再进行拆迁。

(3)、农民对政府期望较高

农民对政府期望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期望有较高的拆迁补偿资金,补偿资金能够与社区新建住房房款相抵,甚至有所剩余。但是从xx居一期拆迁安置的185户情况看,补偿金能够到小区安置的户数有92户,有近一半农民获得的补偿金是不够购买新建住房的,需要自身投入。

二是对新建社区条件要求较高,新建社区水、电、网、气、路等生活设施要齐全,并保证就医入学等交通便利。

三是在拆迁安置上,一大部分农民希望政府能做到先安置后拆迁。

总之,社区建设可以解决耕地保护缺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缺土地、农民增收缺渠道、城乡统筹缺抓手、深化体制改革缺平台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密切联系实际,积极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

建设新农村调查报告

自去年来,我们xx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实施的道士塘、xx、南庄、山上应村四个村中二个整治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两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大林、小林、下盘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回顾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xx乡成立了由乡长马贤茂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8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二)宣传发动造氛围。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全乡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张贴标语265张,宣传图片132张,刊出黑板报16期,乡宣传报道组进行跟踪报道,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

(三)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8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乡投入专项资金464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52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45处,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装路灯116盏,新增绿化面积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下田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4、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为各村的经济发展起助推器作。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在最近几年,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家政府和省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来支持个鼓励农村的建设,我所了解的就有全免各种农业税、退耕护岸林、家实施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学生学实行两免一补、农业种子费用的补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县又实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农民看病的医疗费用和学生学的沉重负担。

做完这些后,家并没有停止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近几年来,家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经过的《中共关于制定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提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中共中央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对此我在这段校学习期间,按照校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对我乡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况做了静心细致的调查,我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矛盾解决办法并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我解决问题的看法。

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中,高中的文化程度。

本次主要是以走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的。

1、在没有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存在哪些问题。

(1)教育方面。

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大多数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收费的现象。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体现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供给教科书和教材并不住寄宿生活费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家长对教育提出宝贵意见和提议。

1、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表此刻部分农村教师,在岗不岗。人在学校心在家,不专心讲课不按时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给学生讲课和批改作业时存在敷衍了事现象,有的教师直接是不批改学生的作业。突出问题是在岗在位率不高,有课的教师在校而没课的教师却忙于私事。

2、提高教师的教学平。

个别教师本就文化平不高,自教学本事不强。但人能浑摸鱼同薪不一样劳,导致一部分自本事强、业务平高的的教师失去了认真代课教学的积极和进心。致使部分学生外流或者是进了县城的私立和公办学校。

(2)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设备简陋。村民普遍映合作医疗报范围小,比例低,报的医疗费少。对小病、门诊报的比例较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需要住院的大病相对较少。而疼发,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要住院治疗,这一块相对报比例低下。

2、是大部分卫生所都加在村一家中,设施简陋,看病简单,待遇差不合格。有部分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有收费现象。给部分农民看病造消极现象,造利益受损。调查显示品价格较贵,检查太多急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映,疼发感冒之类的小病,在卫生所只需要二三十元就能够看好的小病。在乡镇卫生院,却要花几百元甚至于千元。

(3)经济方面。

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前,农民生活普遍比较拮据。都很少有人去建造新房和楼房,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走访了部分农户,归纳他们的提议和意见之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农业产业调整方面,农民积极不高。普遍存在怕售难,怕担风险的思想严重。不敢大胆创新,缺乏技术和创新脑。

几年来,在委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和改观。

我乡委政府几年来一向喊着一个号,就是‘南部瓜果北部棉,中间挑起大菜篮’这一号。这一号一喊就是几年坚持不变,政府加强引导和督促。目前,我乡的果业发展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我想现有红富士苹果树一万五千余亩,占主要农业产业的二分之一。

2、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增强农民收入。

我乡存在劳动力过剩现象,以前农忙过后,劳动力们都闲置在家。整天聚在一齐喝酒打牌,以至于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生。经过我想的多措并举,政府组织和牵往外输送一批劳动力。再就是本乡在外的有本事的人鼓励他们带动一批,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使剩余的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花。让他们有了生活和进的信心,更加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3、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加快我乡经济发展。

几年来,我乡委政府在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的同时不忘在招商引资大下功夫,大下功夫。鼓励干部和有名望的农民招商引资,实现我乡工业产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前些年,我乡经过努力。利用外资和内因,建起了‘木兰食品有限公司’、‘木兰糖果厂’以及‘丽园服饰有限公司’。虽然这几个企业已具规模,但仍不能满足我乡委政府和当地农民的要求。我乡委政府又痛下功夫,下大功夫。利用一年的时间引来了‘乔治白际服装有限公司’,总投资三亿元的项目工程。已在我县工业园区落地建厂,现已培训熟练技术工人一千余人。预计节后,‘乔治白际服装有限公司’在我县工业园区将正式投产。在委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乡组要领导又引来‘张辰木艺有限公司’。‘张辰木艺有限公司’总占地150亩,投资1.5亿元。此刻有关协议已经签订,预计节后在我县工业园区开工典。

这些工业企业,在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将会给我乡经济带来很大的推动力和发展潜力。也解决了我乡的部分青年的就业问题,也更加增加了我乡农民的经济收入。

4、是建设方面,我乡委政府加强引导。

我乡委政府在村镇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专门组织一个队伍对村镇建设进行监督和引导。异常是今年一年来,我乡加大了空心村治理和位村林的改造工作。有效遏制了建盖和违法占地现象,仅空心村治理和围村林改造这一项工作全乡就复耕土地三百余亩。对村镇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今年主要对集镇区进行统一规划。利用空心村治理和围村林改造腾出来的不可复耕的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解决了农民建房没有土地和违法占地等现象。

此刻全乡每个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都已通了柏油路或者是泥路。这又有力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以前每逢天下雨老百姓只能各自呆在自我家里。因为到是泥是,给农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即使有急事儿,也只好深一脚浅一脚的趟着泥出行。自从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老百姓的出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我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原有的主干柏油马路的基础每家每户都有一条能把小轿车开到家门的泥路。新农村建设之后,乔集乡五六十年代的泥土路彻底消失了。每家每户也都盖了新楼房,门前屋后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以前的脏差现象,已经不再存在了。并且每家每户的房屋也都进行了粉刷进行了装修,每家每户的厕所也都进行了改造。有部分农户还利用厕所的建起了沼池,这样既节能又环保。大多数群众都已安装了器和太能,随时都能够有。及解决了老百姓的饮问题又解决了老白写的洗澡问题,此刻好多农户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够在家里洗澡。大大改变了农村过去的传统模式,让老百姓有了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

(5)家和省、市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来支持和鼓励新农村建设。

这是这次调查活动中的调查主要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能如此提高农民的积极这个答案也就在那里。为此我走访了部分农户和有关部门,并对他们随做的回答做出了归纳和总结。总结出了家,省、市政府对新农村的建设采取了以下主要鼓励和补助措施:

1、只要村民调整好土地修油路,政府无偿给修路铺油。

2、买汽车给予汽车下乡补助。

3、买家电有家电补贴。

4、安装太能有太能补贴。

1、教育方面。

(1)乡政府应当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本事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斩落决策。我们必须按照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的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供给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2)能够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平。以保障让所有的农村的孩子都能过学读书,共同的长提高。

2、医疗方面。

(1)加大政府的宣传和监管力度,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和紧迫的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系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要让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的在农民体现出来。

从调查况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强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设施,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问题。

要加大选产力度,使各级组织和社会都关心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农村卫生医疗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变乡村医疗机构设施简陋和陈旧等问题。这是改善和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和环境的重要一环。

提议:一是乡镇卫生院要收支两条线,在岗在编的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工资要统筹统发。严格控制价再次搭车加码和提在医院出现,异常是医生的方提更应当得到有效制止。二是对农村卫生所进行整合,规范农村卫生所的功能及村医的工作职责。

(3)增加农村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方便参保农民就医。把有本事,医疗服务状况好、技术强的的骨干力量重点培养。

(4)配齐配强农村医疗机构的设施和器具,让参合农民能够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本事,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资料。是缩小城乡差距,全免建设小康的长大举措。相信,在中央,务院出台的惠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的新农村建设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应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我应有的一份力量,为‘中原之崛起东部战略支撑’贡献自我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村距**县城东38公里,300户,998口人,耕地面积9236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吹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使这个昔日的革命老区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又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今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带着这个问题,近日我同县经科委和祥顺镇的政协委员,对**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且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若村集体捉襟见肘、农民囊中羞涩新农村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村原本旱田面积较大,种植的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但由于**村的土壤结构、地势和传统粮食价格的低弥,致使农民增收缓慢,村集体经济脆弱。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面前的新的课题。于是村两委便动员群众将各家旱田地改为水田地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稻。光说种,水哪来?技术谁会?谁敢先吃这第一只螃蟹?于是,村两委在秋收后首先组织党员干部、有积极性的部分农户和干部的亲属做示范。把旱田率先改成水田,并新修了水渠把西北河水引到地边作为灌溉之用。另外,利用冬闲的时间请县、镇的农业专家来村里讲授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方法、技巧。通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先改地的农户得到了甜头,其他农户也消除了疑虑,便纷纷改地,截止到20xx年**村所有能够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块均改成了水田,面积以达7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水稻调优调绿达到97%,水稻种植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中棚育秧达到90%。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拽,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和一支能干事的干部队伍新农村建设就是无本之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村两委班子首先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实行了点题公开的村务公开制度,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群众要求公开什么就及时公开什么,使村务公开变单向式为互动式,由原来的公开什么看什么,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紧紧抓住还权于民这条主线,有效解决了谁来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等关键问题,找到了一个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的支点,有力推动全村基层民主建设。全村在原有的村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符合全村实际情况,具有本村特色的村务管理制度。按照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对村务进行严格规范、严格操作。全村的各项村务工作都由两委和广大村民代表集体商定。同时还建设宣传栏接受民众的监督。每季度按公布要求、公布内容进行村务公开活动,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规范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事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克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同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所以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在20xx年全国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对三农日益关注,首先是免除了农民延续历朝历代几千年的赋税,并逐步取消了以往的乡统筹、村提留、两工、建勤费等收费,与此同时,还相继出台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柴油补贴、打井补贴、大棚补贴、秋翻地补贴等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这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发展生产极性的提高,这也使得广大**村的父老乡亲敢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更红火,我们不仅要脱贫,我们还要致富,这是淳朴**人的铮铮誓言。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一道通过对本村的实际情况的客观分析和准确定位,果断提出了抢抓机遇、调整结构、拓宽渠道、乘势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为了能让村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村通过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自主地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他们享受到了社会保障事业的保障性和优越性。据统计,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共计950位,占总人口数95%。在义务教育方面,**村入学儿童享受九年制度义务教育率为100%。同时**村紧紧抓住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是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县祥顺镇**村必将成为千万个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梭影和典范。勤劳、质朴的**村人民正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不断发扬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精神,3月中旬,县委办公室组织课题调研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按小康村、专业村和边特村各定3个村的办法,深入到清水坪、大妥、比耳、碗米坡、水银、水田河、复兴、迁陵等8乡镇的大桥、甘溪、比耳、拔茅、马碲、水银、中坝、和平、龙溪坪等9个村,采取与村民、村干部以及乡镇同志座谈的方式,就“如何建设新农村”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仔细的调研。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县农村发展呈现出“四大特点”

特点之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型,农民有了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是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以椪柑为主的水果业发展迅速。调查的8个乡镇,已开发水果10.7万亩,全县25.8万亩,其中椪柑16.5万亩。仅比耳镇就开发水果1.1万亩,其中椪柑8000余亩,橙类3000余亩。2005年受益面积8960亩,产量达550多万公斤,创产值650万元,仅此一项户平增收2500元。以山羊为主的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水银乡、碗米坡镇为主的畜牧水产业。水银乡养羊1万多只,23个养殖大户,其中刘明星养羊300多只。全县达到35.62万只。以烟叶、蔬菜、茶业为主的特色经作业初具雏形。水银村2005年种烟1500亩,收购3000多担,创产值220万元。全县特色经作业面积达到17.3万亩,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二是非农产业蓬勃兴起。随着我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市场更趋活跃,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比耳村村民米剑平开办了一个砂石场,常年聘请农民工13人。碗米坡镇利用库区优势,积极发展拔茅~里耶高峡平湖游。迁陵镇、复兴镇利用城郊优势,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业。据统计,目前我县农村各类私营企业吸纳了4600人农民工,占全县农村劳动力3.3%。三是生态能源建设初见成效。在我们所调查的9个村中,基本上村村都建有沼气池和参与了退耕还林。龙溪坪村全村现有400多户,已建成沼气池280口,其中,配套实施“三改”200口。中坝村自2001年以来,全村已经实施退耕还林740亩。据统计,目前全县已经完成退耕还林64.6万亩,封山育林153万亩,已建成沼气池1.31万口,占农户总数的21%。四是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调查的甘溪、龙溪坪、拔茅等3个村就有外出务工人员1475人,占总劳务力的50.9%。据统计,2005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6.5%。

特点之二: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民有了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农村通路率逐年提高。我们所调查的9个村中,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比耳村有桔园路4条8.3公里,和平村有桔园路2条4.1公里,大大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了解,全县195个村公路通村率达95.1%。二是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以来,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加大,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1.28万亩。调查的乡镇中,有塘口湾灌区、龙潭灌区、天保水库、牛栏冲水库等水库的灌溉覆盖,有效灌溉面积较大。同时,大妥乡集雨节水农业也初见成效。三是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调查的乡镇都进行了农网改造,9个村中,中坝、比耳、大桥、水银等村已经进行农网改造,电价由原来的1.2元降到0.65元。近几年,随着第二轮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我县农村用电质量大大提高,农村电价逐步回落。四是通讯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我们所调查乡镇都开通了移动电话,拔茅、比耳、大桥、水银等村还开通了移动电话,其他村也相应开通了有线电话。据统计,全县已建成移动基站42个,195个村均开通了有线或无线电话,16个乡镇已经开通了互联网,信息渠道进一步拓宽。

特点之三:社会公共事业逐步完善,农民有了初步的社会保障。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新进展。调查的村中,78.1%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弱势群体享受了社会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立。碗米坡、清水坪、水田河等乡镇卫生院已改造完毕,拔茅、大桥、和平、比耳等村卫生室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二是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有新突破。我们所调查的8乡镇已全面落实了农村教育“两免一补”与“一费制”政策,9个村均设立了相应的小学,“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据统计,2005年,全县发放“两免一补”资金377万元,救助农村特困人员5044人次,救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中小学生3.1万人次。

特点之四:农村基层组织逐步健全,农民有了较强的**意识。一是组织建设不断完善。9个行政村全部以直接选举方式,顺利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村主任9名,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复兴镇和平村原村委会班子软弱,经过四轮选举,年富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杨启富当选为村主任,他带领新当选的村委会班子,在短时间内就组织干部群众整修了全村的公路、引水渠道等,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到了农业立体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二是**管理意识不断提高。清水坪镇大桥村村民自发组织成立村民理财小组,在村支两委管理下、监督和审议村级财务收支,定期公开村务。全县通过这次换届选举,广大干部和村民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与法制教育,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意识和当家作主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三是各种协会组织正在兴起。农民自愿联合、自主经营,以增加收入和保护利益为目的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多。调查的9个村都有以一定形式成立的民间组织。如水银村的山羊养殖协会、大桥村的蔬菜协会、比耳村的柑桔协会等。比耳的“酉水椪柑协会”还积极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的技术服务和组织产后销售,2005年,会员销售椪柑较市场价格高出0.2元/公斤。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五大主要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坝村、龙溪坪村、马蹄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和平村、比耳村、大桥村产业结构也很单一。就全县而言,产业布局也不尽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比耳片区、城郊附近和沿酉水河两岸的中低海拔地区较好,吕洞片区、阳朝片区和中高海拨地区长效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2005年,比耳、清水坪等镇的椪柑80%是借助“芦柑”品牌外销的。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我们所调查的9个村,虽然组建了一些协会,但是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内部管理不规范,协会与会员之间联结松散,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很少在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同时,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尚不健全,对产业的拉动力弱,带动致富能力不强。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稻谷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如拔茅村网箱养鱼已经发展3000口,水面基本用完;水银村有效耕地1300亩,实施退耕还林3900亩,荒山、荒坡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几乎没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养殖业。三是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我县地理位臵特殊,旱涝保收农田少,“雷公田”多,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低温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出现,容易遭受旱涝灾害袭击,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去年大旱2个月,农民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8亿元。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据统计,全县现有2.5万米沟渠堵塞,50余处断裂,无资金进行修复;58座中小型水库和517口山塘中,病险库占87.3%。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只有和平村和比耳村农田基本上能够达到旱涝保收,其他几个村都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调查的9个村,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去年冬,仅在比耳至坝木的公路上就有3辆外地来比耳运椪柑的大货翻车。全县公路通村率高和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从走访的几个村中来看,大多还存在着饮水难的问题。甘溪村大部分群众生活用水还要靠挑;龙溪坪村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打隧洞引出了自来水,但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因水压过大,水管接头无法承压而断水,几次抢修都无济于事。村民田家宜对我们说:“龙溪坪这个干鱼脑壳有水就好搞”。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尚有50%的村人畜饮水得不到保障。四是农网改造不够彻底。调查的8个乡镇虽然都进行了农网改造,但不彻底。据了解,全县尚45%的村还没有进行农网改造,农村电价仍在1.2元以上,农民反映用电负担重,甚至有少部分村连用电都没有保障。比耳村车马组和拔茅村单位电价都达1.2元,每月还加收1~2度底度费。拔茅村东洛组有4户人就住在碗米坡电站坝址上方500米处,至今还是“星星点灯月照明”。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马蹄村田家组一年级有10个学生,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完小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大妥乡原来有19所中小学,几乎每个村有一所小学校,教育布局调整后全乡有7所中小学,很多学生因为上学太远而怨学、辍学,家长也因负担重而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大妥乡医院2005年总收入9万元,其应发职工“裸体”工资13.68万元,实际只发职工工资8.4万元,还有5.28万元无法到位。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我们这次调查发现,每个村至少有3个左右的痴呆或残疾人没有得到任何救助。清水坪镇镇虽然已经建立了敬老院,但由于“五保”对象太多,目前只有32人入住;全镇符合“五保”条件的有238人,而实际享受的只有127人。水田河镇镇还没有启动修建敬老院,“五保”人员没有社会救助保障。

问题五:**管理意识不强,村民自治落不实。一是**氛围不够浓。部分条件好的村虽然建立了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做到了制度上墙,但大部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更没有人管理和过问。二是**管理不够到位。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和农村交通条件差,集中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有一定困难,许多村只有在村委会换届时,即3年才召开一次会议,平时村里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由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说了算,如筹集资金搞公益事业、办理公共事务、经济项目发包等,有的只召开全村党员、村民小组组长会议就决定了。有的乡镇对村民自治重视不够,对属于村民自治的事项,干预和包办过多,甚至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动辄任免、撤换。除大桥村成立了**理财小组外,所调查的其他村民监督几乎都不到位,“村帐乡代管”也只是一种形式。三是管理水平不够高。有些村委会没有真正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管理不**,“一事一议”的**科学决策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有的村委会没有很好地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事议事,平时没有宣传基层**法制建设和村民自治有关情况,以至一些村民还不懂得什么是村民自治,怎样进行村民自治。有些乡村则存在着召集群众开会难和为公共事业筹资筹劳难的现象。

这次新农村调查,所见所闻,感触良多。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到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更多地看到了广大农民在中央作出新农村建设决定鼓舞下的那种潜在的动力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但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充分考虑各乡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整村推进的模式,实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分步骤实施。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从六个方面着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要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县直各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设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工作、研究制定政策性措施、审查和部署具体的建设项目,及时出台全县新农村建设意见。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各乡镇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同时,为有力地推动新农村的各项工作,要建立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政府领导联系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加大落实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工作措施力度。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动态管理。要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相应建设内容的责任人,各部门也要把具体建设任务相应地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人。同时,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奖惩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监督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要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乡镇的工作计划、组织措施、阶段性工作的进展情况等指标进行检查与考核,并及时公布,以实绩定奖惩,以实绩论英雄。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选点原则,在全县行政村范围内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在周密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内容,农口各单位和组织、宣传、发改、财政、国土、教育、建设、交通、民政、民族事务要根据建设内容协助和指导各乡镇示范村作好建设规划,经村民大会通过后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综合实施方案,在布点原则、申报、规划、实施、监管、考核的具体工作环节上严把操作质量关。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突出**管理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详细的考量标准,达到科学指导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的。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文艺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把新农村目标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编成浅显易懂的读本,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健康、文明的先进文化,引导农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不断开拓进取。同时,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增强广大农民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意识,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鼓励农民大胆接受新观点、新理念,从根本上克服畏难情绪和依赖思想,激发敢闯市场经济大潮、迎接各种挑战的豪情和勇气。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农民科学技能培训。要有重点地进行茶叶、花椒、椪柑等主导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增强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和本领,提升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要大力倡导科技创业,积极支持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式”、“个体式”、“协会式”等多种形式自办科研机构,使农民既做科学技术的实施者和传播者,又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者和推广者。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要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和技术支持,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创业能力的大户和能人,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并通过这部分人的带头示范作用,为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看到发展的方向,从而有效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形成“效仿-追赶-发展”的良好格局。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要积极出台旨在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的文件政策,建立和完善鼓励农民自己创业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走好三条路子:一是引导农民走好传统农业向优势产业转移的路子。二是引导农民走好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路子。三是引导农民走好优秀人才返乡回流的路子。动员和吸引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的在外打工人才回乡创业。同时,完善鼓励大学生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与人才和技术牢牢捆在一起,形成人才输出与回流的共振效应,从而推动农民不断自主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1、不断壮大“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在做强以椪柑为的主水果业基础上,重点要搞好品改、低产园改造和产业提质升级;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草场、水面等资源优势,发展养殖小区和大水面养鱼,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的养殖业,不断提高畜牧水产业规模和档次;要继续推进中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的农业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创立品牌,占足市场份额。同时,要大力开发高、新、特、优农产品和安全、保健、绿色食品,充分挖掘新兴特色产业等。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加农业效益。目前,喜阳集团虽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困难,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切实做好服务,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对秦简公司、万发公司、换金茶公司和武陵山花椒公司等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要支持他们引进、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设科技研发、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继续推广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3、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紧紧围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县域经济三大目标,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的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四个重点,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质量效益水平。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撑点。坚持把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与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增活力,把小城镇建设成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和技术服务的中心。特别是清水坪等已基本形成规模的小城镇,要着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4、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着力完善撤并后的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公共财政体制等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妥善安臵失地农民,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秩序,逐步发展适度规模农业产业基地,让土地向能人集中、向经营大户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要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农民生产生活新条件。

1、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依托以“四水治理工程”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切实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域治理,加大对“小农水”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充分利用以治水改土为重点的国土整理项目和“灌区配套”项目,加快对荒山、荒坡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山塘水库配套的沟渠整理修复,切实解决农业灌溉问题,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饮水安全,加大扶贫资金和水利资金投入,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

2、围绕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切实加快县乡公路建设。要从兴农富农的大局出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争取公路骨干线路建设的同时,加快县乡公路等级改造升级,推进乡村公路建设进程,逐步建成县乡村公路网络。当前,省道的重点要加快迁陵至河西公路开工建设、迁陵至默戎公路的改造升级和毛沟大桥的抢修申报相关工作;县道的重点要解决好拔茅至比耳、比耳至坝木、复兴至大妥、小桥至普戎和吉首至夯沙公路的改造提质,提高通行能力;村道的重点要加强养护,全面推进村级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落实好村级公路养护资金和人员,使村级公路长久发挥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移民资金、扶贫资金,加快椪柑主产区的桔园路和机耕道路建设,减少农业作业成本。

3、围绕提高农村供电安全和降低农村电价,扎实搞好农网改造和小水电建设。我县是碗米坡、凤滩两大电站的淹没区,要及时掌握、研究国家关于电站对库区反哺的各项政策,主要是移民后期生产开发扶持政策的争取和落实。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切实抓好第三轮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各项任务,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水能资源,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水电事业,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不断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要按照“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行小水电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双溶滩、狮子桥、卡棚等电站尽快完成改革改制。

4、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突出抓好荒山、荒地、滩涂,沿路、沿河和村镇绿化,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管护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以推广“猪—沼—菜”、“猪—沼—果”方式为重点的“一池三改”工程,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率。同时,要围绕创建文明村镇,采取政府引导、集体补助、群众投工投料、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栏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逐步建成村内道路硬化、饮用水安全达标、环境卫生整洁、农宅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村通工程”,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推进乡风民俗新风尚建设,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风俗,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五)发展公共社会事业,逐步构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1、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农村公共社会事业,教育是基础,要把农村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要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认真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适学儿童就地入学,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积极保护农民身心健康。要不断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对口支援机制,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救助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农民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要建立健全重大疾病预防体系,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要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村为主”,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所规定的免费服务项目,切实解决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保健经费。

3、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要不断完善对农村贫困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率,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农村社会救济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发展以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为基础的农村福利事业,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加大救济救助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健全**管理新机制。

1、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成果,特别是去年村、支两委刚换届,要持续深入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坚持不懈地推行党员“三卡”管理。积极围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注意把那些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党员及时地补充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采取有效方式加快培养和发展农村党员,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同时,对村干部工作要实行量化管理,对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班子以及不合格党员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让那些敢闯、敢干、敢抓、敢管的人当上村干部,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逐步形成开明开放、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好班子。

2、大力推进农村**政治建设,努力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要坚持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依据,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在重大问题上的互相沟通。要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三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四**”机制(**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继续推行“一事一议”会议制度,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调查显示,现阶段农民对村干部最不满意的就是村务透明度不高,因此,当前重点要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决策、**监督上下工夫,要力争全县195个村全部落实村务公开和财务分开,要在群众基础好的村推行**理财制度,由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组成**理财小组,审定监督村级财务开支。同时,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农村因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移民搬迁、拖欠民工工资等引发的利益矛盾纠纷,维护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当前要着重解决好碗米坡库区移民,特别是比耳镇兴隆、亚渔等村移民上访问题,切实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严防恶化。

3、不断完善基层社团组织建设,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路子。要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以及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社团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要引导农民以村、镇为单位,或以产品为纽带,组织专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民”的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要重视民间组织的发展,努力提高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推进**政治,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随着___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作也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该村逐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牌效应;加强种养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使韩庄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____的基本情况。

___村坐落在___镇的西部,东邻___乡,是__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该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灌溉方式是用电灌溉。该村的主要干道正在铺建,将铺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景观路两边建有紫薇园林、绿原园林等几家园林,切实美化了国道路段。

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韩庄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养猪专业户2户,每户大概有四百多头猪,其中养殖能手刘新恒又投资100多万元筹建新的养猪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饲养的猪、鸡主要销往附近村庄和周围市各县(市、区)。赵庄子村第三产业以经营销售为主,在311国道两旁比较大型的超市就有几家,如金客隆连锁超市、百特超市等,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化肥、农药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销售对象是本村和附近村民。除此,该村还有凌云禽畜饲养站和兽医医院等。

1、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由于该村位临311国道,311国道两旁有比较大型的超市、饭店和修理铺等一应俱全,促进了该村经济发展。该村多数农民增收以经营销、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想办企业没有资金,搞养殖没资金,搞科学种田没有技术带头人等问题。

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该村目前己推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大病救助,全村617户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4%。我村五保、低保户50多户,80多人,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五保户每年生活补助900元钱,低保户每月生活补助50元,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独生子女全部实行奖励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教育发展,添置中小学校的教育设施,使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贫困家庭学生“两负一补”面达到100%。让村民用上了有线电视和宽带,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大事和致富信息、学习知识。

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由上级拨款和村民捐款共68万元,用于该村主干道的铺建,至12月底完工,将全部铺成水泥路。该路的竣工,将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近年来由于农民的生活富裕了,赵庄子村有近1/10的村民盖起了两层小楼,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其他的村民也都是宽敞的平房或砖瓦房。村里的房屋整体规划整齐、美观,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4、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该村总人口246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01人,长期外出已婚育龄妇女35人。随着农民计生意识的不断增强,村民们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有所淡化。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能按时康检,准时参加孕检,外出人员也能按时将孕检证明寄回。但是仍有个别村民违反计划生育生育二胎的。

5、村两委班子建设。该村进一步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巩固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但对新农村建设,个别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远景,也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修修路,美化美化环境,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的抬头。

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五、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六、_____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目前农产品存在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和数量,出现丰产不丰收的不良现象,应进一步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树立品牌意识,发展相关产业,把“品牌”作建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

2、重视发展养殖业。继续重点支持养殖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养殖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目前我村农户主要以养鸡养猪为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村里大街的柏油路是前几年修的,这段路经过几年的碾压,现在是一遇到雨天,个别地方就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遇到好天气,骑自行车是一上一下,过个三轮车却是尘土飞扬,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段路给本村村民和其他村的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村民深受其苦,该路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村村民强烈反应,要求修建该路,尽快修建该路段。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搞好村民文化生活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设具有图书室、娱乐室及健身室的文化大院是村民的强烈需求,有了文化大院,村民们茶余饭后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看书、健身了,会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会使村干部、群众关系和谐,家庭和睦,婆媳关系融洽,邻里关系亲如一家。在医疗方面,努力作到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0%,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现在我村还没有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我们下一步是让村民用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我村有小学和初中两个校园,为本村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学校“普九”工作的投入,进一少巩固“普九”成果,改善学校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欢乐祥和的和谐社会环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到让村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在婚育方面的法制观念,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该村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让村民学习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以来,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进一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科学引导广大群众学习种植方面的病虫害防治、种子管理、收割机具维护保养、种植结构调整、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有关专业技术信息方面的电焊、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技术知识,使村民受益匪浅。同时也需进一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尽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5、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第六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由于我村的情况复杂村委换届延后。但我从我们区的其他村村委换届时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至村换届时,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协助包村干部工作,采取入户座谈、远程教育、分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委换届选举相关政策、法规,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广泛宣传村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程序,让群众充分了解掌握选举的方法步骤,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树立正确的选举观,为换届选举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6、推进信息化,建设新农村。让信息产业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充分利用村里的远程教育。让农民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思想上主动向组织靠拢,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法律法规,让农民懂法知法,只有这样在农民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农民从信息化中得实惠。

7、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要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己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村委干部在村里发布致富、招工信息、建立固定宣传栏等进行宣传;村里的无职党员和村两委班子进行入户开展宣传,利用劳务输出典型,实施典型引路,让广大农民看到外出务工的好处;编印《劳务输出知识问答》宣传册子,组织精干人员,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所,深入村庄和广大农户家中,广泛宣传外出务工的意义、作用和有关劳务输出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鼓励农民大胆走出村门闯世界,到发达地区打工挣钱学技术。为提高转移就业质量,在劳务输出中,根据用工方的需求,结合实际,对一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种,如电焊、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专业,充分利用具备资格条件的培训机构,对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发给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用工单位需求,确保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输出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对于想在家致富的村民,要积极提供致富信息,村两委干部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项目,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根据我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养殖业,或者是发展园林种植,或者是选择有前景的经济作物来种植。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培养新型农民。

七、总结。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是我回到我村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日常工作中的见闻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不够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情况需要去发现解决。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帮助,让赵庄子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根据县政府安排,我们于2月23日至3月3日,赴全县11个乡镇(除城关镇)开展了调研。调研有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督办乡镇总体规划评审情况;二是了解村镇城建管理机构运行的现状;三是听取各乡镇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掌握每个乡镇申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本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截止去年底,县内11个乡镇已有4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的评审工作,剩余7家正在着手准备规划的评审工作。其中下辛店、隔蒲潭、吴铺、清明河、胡金店和倒店等6个乡镇预计在本周开展评审工作。道桥镇的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但评审合同尚未签订,仍在商定之中。

自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村镇建设环保所全部撤消,变更为城建环保服务中心,属乡镇社会事业办。管理性质为中介服务机构,取消了行政执法管理权。人员由原来的10—20人削减为现有的2—12人,经费自筹,来源为乡镇从集镇配套资金中拨付一部分、收取集镇环卫费,有些乡镇还征收了一部分绿化费、占道费,但基本都难以保障城建机构的基本运行费用。城建环保服务中心的在岗人员月工资大都在400—550元。每个乡镇聘请的环卫人员在3—9人左右,每人月工资大都在200—300元之间。城建环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工作上除对本镇区建设行为进行管理外,对村庄建设基本没有管理。

1、要尽快成立机构。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有机构保障,设立的机构必须具有城建管理执法主体资格,而不能是中介服务性质。城建机构的运行经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障队伍的稳定,便于工作的开展。

关于与土地所合署办公的问题,各乡镇意见不一,各有利弊,“利”是便于管理高效有力,办事方便快捷;“弊”是人、财、物的管理权限上难以划分。我们综合后建议,恢复成立城建环保所,恢复行政管理职能,定编四人左右,纳入乡镇财政预算。乡镇指派一名乡镇长负责分管城建所、土管所,统一负责,协调管理,人事任免由乡镇负责,但要保持队伍的相应稳定,在业务上隶属县职能部门指导。

2、要保障经费。乡镇城建机构的运行经费必须纳入乡镇财政预算。要重新制定乡镇规划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标准。同时各乡镇要将镇区绿化费、环卫费、占道费、环保费、有偿设施使用费、广告经营权费、停车管理费、电力附加费等列入城建经费筹措范围;加大经营城镇力度;鼓励有能力的人士回报乡梓,兴办企业,投资建设。城建、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电信等职能部门也要加大对乡镇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部门专项资金,多方位支持新农村建设。

3、要加强宣传。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的宣传,动用电视台、报纸、横幅、宣传车深入乡镇、村庄宣传,将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软硬件标准、要求、优惠政策等宣传到集镇、到村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4、要确定试点,明确目标。省政府已确定了我县的11个村为“百镇千村”试点,各乡镇正在申报2—4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明细见附表)。各乡镇要求尽快启动试点村建设,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县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建设厅制定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硬件标准,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应尽快达到下述目标:一是基础设施配套:通村公路、村内道路硬化,布局合理;村内给水、排水系统完善;公共场所安装路灯。二是绿化建设达标:要求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充分绿化;有公共活动的绿化场地。三是环境治理到位:达到“一建三清四改”标准,即建沼气池,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四是居住环境舒适:要求村民建房造型多样、错落有致;住宅朝向和间距满足日照、通风和防火要求。上述目标,对我县的“村庄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5、要迅速编制规划。按照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可以分四类情况编制村庄建设发展规划:一是村庄向集镇靠拢。扩大集镇规模,完善集镇规划,增强政府所在地和小集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吸引周边村庄的村民进镇,提高城镇化水平。二是合理编制中心村发展规划。结合建设部关于“迁村并点”的系列文件精神,在目前每个乡镇一个试点中心村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再合理选择地段编制2-4个中心村的发展规划,完善中心村的道路、供排水、学校、卫生、小商品市场及其他配套服务功能,引导周边村庄有条件的村民进中心村建房。对交通不便、或经常存在防汛抗旱困难的村庄,一律要求“迁村并点”,到中心村建房。三是针对村庄分布较为散落(县内比较)的乡镇。如下辛店镇、倒店乡、曾店镇等,可以根据村庄的发展方向选取村庄附近的地段重新编制新的村庄发展规划,要注重节约土地,减少浪费。四是针对村庄分布较为密集的乡镇。如清明河乡、伍洛镇等,对远离集镇和中心村的村庄,可以采取在原址上编制村庄发展规划的方式,要注重结合现状,因地制宜。

其次是加强规划监管力度。乡村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制度,符合村庄规划要求,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坚持杜绝未批先建等违章建设,下大力解决农村长期以来由于乱批乱建、乱拆乱建而造成的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问题,确保村庄整治按规划要求实施。

6、要加强住宅建设样式的管理。要进一步培训、提高村镇住宅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推广省市制发的《新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多设计出样式优美、经济实用、适合于村民居住的住宅样板工程。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向乡镇、向村庄延伸。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村庄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建立村民自主管理机制和村庄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机制,包括村内主要道路、路灯的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房前屋后卫生责任、公共绿化种植养护等,巩固整治效果。

7、要妥善解决村镇建设用地。农村村民建房,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应坚决执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为妥善解决和保障村镇发展的用地空间需要,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对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作适当调整,与镇域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也应作相应调整。同时要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加大土地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的力度,通过零星村整治、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造田造地等措施多途径获取建设用地折抵指标。

8、要配套政策,协调管理。县镇两级政府应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鼓励、引导村民进驻集镇、中心村或规划新区建房。凡在各集镇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本地农民和外来人员,均可随时申请办理城镇居民落户手续,并在入学、就业、服兵役、社会保障、户口迁移等方面,享受和承担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迁村并点”后的村民,相关部门应从简从优办理户口迁移、土地置换、农田互换等手续。

9、要强化领导,注重配合。为保障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可以借鉴村镇建设管理较好的江浙一带的管理经验,由县政府牵头,建设局、发改局、国土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公安局、卫生局、文化局、环保局等相关单位成员组建乡村建设管理指挥部,具体组织、协调各村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各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相应成立新农村建设管理机构,整合部门力量,加大对村镇建设的扶持力度。县级其他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在农村电力、邮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截止目前,各乡镇申报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共有49个(不含重复申报的11个),其中:

义堂镇的六合村、新街村、东方村;城关镇的陈赵社区、黄湖社区、肖李社区;伍洛镇的四合村;下辛店镇的张杨村;道桥镇的共星村;隔蒲潭镇的前进村;胡金店镇的三赵村。

义堂镇的六合村,倒店乡的界牌村,曾店镇的人和村,吴铺镇的三湖社区,伍洛镇的四合村,沙河乡的齐云庵村;下辛店镇的张杨村,道桥镇的共星村,隔蒲潭镇的军席村,清明河乡的三港村,胡金店镇的三赵村,城关镇的黄湖村。

义堂镇:新街村、陈李村、曾滕村;

倒店乡:陆洼村、界牌村、倒店村;

曾店镇:冯巷村、下张村、大汪村;

吴铺镇:郑店村、杨坝村、吴铺社区;

伍洛镇:四合村、三集村、程垸村;

沙河乡:辛安寺、黄渡村、雷福村、齐云庵村;

下辛店镇:泗洲寺村、台湖村、北堤村;

道桥镇:群利村、新堤村、前南村、前北村;

隔蒲潭镇:三里庙村、幺屋村、和平村;

清明河乡:三港村、沿河村、子港村;

胡金店镇:盛砦村、宋店村;

城关镇:白合村、辛李村、詹桥村。以上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申报的试点村,仅供参考,待正式确定后,将重点督办落实。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本人特对xiexiebang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在下着眼于xx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城镇化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等内容。

xx村位于浙江中部,是由原来的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20xx人左右,劳动力12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300人左右,预备党员15名,党员42名。全村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xx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鸡鸭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xx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况:xx村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因此,xx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二)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通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三)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

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一)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形成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和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形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农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抓紧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xx村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xx村地处浦江县北部,原来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僻小村。20xx年以后,随着通村而过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车,该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该村到城区和镇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xx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而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为了追求政绩,项目贪大求洋,不顾农村财力,建造高档次、高品味的亭台楼阁,造成集体资产大规模的亏损。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步伐,促进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新路子。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