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倡议书(五篇)

环境的倡议书(五篇)

ID:755277

时间:2023-07-01 22:41:00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境的倡议书(五篇)篇一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身上存有坏习惯,也是很正常的事。

“正因为我们的习惯才会有我们的性格,性格却会决定我们的命运。”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我们每个人差不多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前进的,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习惯,我们应纠正自身的习惯,这样在会拥有一个好性格以及美好命运。

知道吗?如果你有不愿整理房间的坏习惯,直到有一天终于有人忍无可忍地说这是‘狗窝’时,后悔来得及吗?如果你有不做作业,不交作业的坏习惯,那么你干嘛每天一大早辛苦爬起来,来上学呢?把坏习惯改掉它吧!

说到校园,听起来是那么的熟悉与温馨,令人倍感亲切,校园是我们的第2个“家”。既然是我们的家,我们学习的地方,爱护它,保护它,美化它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同学因坏习惯而改变,校园环境也因我们在改变。冬去春来,校园的绿化有显生机,美丽的花朵迎着升起的太阳露出它们甜美无比的笑脸,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多么美好。美丽的花朵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有意义,有何意义?给我们观赏,使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能放松心情,不是吗?但那些“采花大盗”着实可恶,总是乘人不备来个“佛山无影手”,管它三七二十一,还是四七二十八,来个花朵,花苞一起抓,可见其‘内功’之高,像这样的“武林高手”在我们学校恐怕不少吧。

现在社会进步了,科技也发达了,但不良习惯也趁机传播开来,学校——这一神圣的地方也难逃它的魔掌。彻底消灭它不光只是老师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在校学子义不容辞的事。

告别不良习惯,让它们被我们,被社会唾弃,让它们“孤独终老”,永远被我们丢弃在过去的垃圾箱内!

环境的倡议书(五篇)篇二

1、加强自我修养,不逞一时口快,不搞“小团体”,以平等态度对待每一个同学。

2、珍惜大学时光,发奋学习,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学风室风。

3、互相关爱,乐于助人,同学有难要帮忙,自己有事也要求。

4、培养理解包容的心态,与室友统一作息,不触犯室友隐私。

5、关注室友心理健康,如发现室友情绪忧郁善变,应多进行劝解疏导,情况严重者及时报告老师。

1、不使用热得快、电磁炉、电热毯等危险大功率电器,同违章电器say goodbay。

2、购买插座、台灯等电器,要认准安全标志、出厂证明及检验合格证;电源接线板不要放在纸箱、衣物等易燃物品上面。

3、不在室内使用蜡烛等明火;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熟悉楼道内的安全疏散通道。

4、睡觉或离开宿舍要及时锁门并反锁、关窗户,同时要将手机、钱包、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放进保险柜等安全地方。

5、提高警惕,不留宿外人;见可疑人进宿舍,要及时报告宿舍管理员。

1、保持室内干净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不饲养猫、狗等宠物;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注意个人卫生。

3、注意饮食卫生,营养搭配均衡,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

4、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疲劳;不吸烟,不酗酒。

5、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若有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戴上口罩尽快就诊。

寝室安全文明,你我一同践行。为了我们学习生活环境的更加安全、文明、和谐,让我们携手建设温馨寝室家园,共创美好的大学生活。

环境的倡议书(五篇)篇三

广大市民朋友们:

一、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废弃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自觉清除白色污染,不乱涂乱贴乱画,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看到果皮、纸屑、烟头等垃圾要随手捡拾,放入垃圾箱,切实维护好周边环境卫生。

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倡导文明言行,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切实维护公共秩序,不随意乱停车、乱堆放杂物,争做文明市民。

四、自觉维护各类卫生设施整洁有序,严格禁止乱排乱倒污水、垃圾等,及时清理整顿自家房前屋后、庭院街巷的垃圾、杂物,培树良好的卫生素养。

五、自觉爱护公共卫生,支持和参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积极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

六、积极发挥群众监督的优势,通过随手拍等方式举报乱搭乱建、乱丢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形成全社会参与整治、全社会监督整治的良好氛围。

临汾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手牵手、心连心,人人参与、全民动员,共同让我们的临汾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空气更清新,再现黄土高原花果城的秀美景象。

倡议人:xx

20xx年xx月xx日

环境的倡议书(五篇)篇四

一、全体动员起来,彻底搞好摊位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

二、门前三包责任:一包门前无垃圾;二包门前无污水;三包门前无杂物。

三、不乱倒垃圾污物,不从摊位里往外扔垃圾、倒污水。一定要装袋后倒入垃圾箱内。

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垃圾桶内大小便。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等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筒里。

五、不在公共区域乱涂乱画和乱贴广告。所有广告须通过经营部同意后,张贴在指定位置。

六、门前货物摆放整齐,不超过划定的区域,闭市后将所有货物收到摊位内。

七、爱护所有的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和随意改变位置。

八、爱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制止他人乱扔垃圾的行为。

居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心连心,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居民,营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京温。用我们的热情和行动,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使我们的经营环境更加舒适干净、健康文明、和谐美好!

环境的倡议书(五篇)篇五

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烟草危害已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研究,一支香烟里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而一包香烟中的所含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每天吸一包香烟,相当于吸入了50-70毫克尼古丁,如果一次性地服用了这些量,人足以被置于死地。除尼古丁外,点燃香烟时产生的约5000种化合物,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更为可怕的是,众多吸烟者的背后是更多的被动吸烟者,你们的一支烟中有大半是为你们的父母、妻子、孩子和身边的同事准备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烟民的总量已突破13亿人,20xxxx年将有5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有60多万人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预测到20xxxx年已经上升至1000万,中国因吸烟死亡人数已达到200万。现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中,大约有2亿吸烟者,而其中至少有5000万人将最终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要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

学校是青少年聚集场所,是传播文明塑造人格,培养祖国接班人的场所。贯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响应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创建无烟学校的通知精神,营造良好健康环境,保护学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不吸烟,不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对民族体质的增强和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此,我们倡议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创建无吸烟学校”的活动中去。学校领导将率先垂范带头不吸烟,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倡导并形成学生主动规劝家长、老师戒烟、禁烟的良好氛围,把禁烟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1、在学校工作期间尽量控制吸烟(不吸烟或少吸烟)。

2、不在校园内吸游烟(吸烟者夹着烟在校园内边走边吸)。

3、不在教室、课堂内吸烟。

4、不在校园内乱扔烟头(吸烟者要自备封闭式小烟筒,并随身携带,定期清理)。

全体教工们,为了我们的健康和长寿,为了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为了多一份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感染和熏陶,为了xxxx年,这一数字将翻番。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xxxxxx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指出,因人口总数增长,据当前吸烟率推算,中国吸烟人数较5年前增长了1500万,高达3、16亿。吸烟者每天平均吸烟15、2支,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1支。

1、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到禁烟、控烟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工作场所吸烟,自觉维护和积极创建无烟环境。敢于对二手烟说不,及时劝阻、制止他人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的违规行为,营造全社会支持控烟的良好氛围。

2、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创建无烟政府机关、无烟学校、无烟企业、无烟单位活动,推进省会城市控烟工作。

3、医疗卫生系统要严格执行《关于xxxx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戒烟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戒烟。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规范戒烟门诊,积极推进简短戒烟干预服务,为广大吸烟者提供专业戒烟建议和帮助。

4、全社会共同提高对青少年控烟工作的关注,引导青少年拒绝吸第一支烟,为健康,为自己,为他人,绝不吸烟,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5、各类媒体应拒绝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让我们行动起来,拒绝烟草,珍爱生命,减少疾病,引领健康,控烟履约,争做表率,共创一个没有烟草危害的清新环境与和谐社会,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