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村建设方案(通用18篇)

健康村建设方案(通用18篇)

ID:7566337

时间:2023-12-22 15:11:12

上传者:ZS文王

建设方案的编写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保证各方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和整合。如果你对建设方案的编写有困惑,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收获。

制定健康村建设方案

围绕讲卫生防疾病、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民动员人人创卫,兴起爱国卫生运动热潮,确保卫生村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根据《浙江省卫生村考核标准》要求,开展卫生村创建工作。20xx年,争创嘉兴市卫生村;20xx年,争创省级卫生村。

(一)宣传发动

召开动员会,广播会,印发宣传资料,全面进行创卫工作动员部署,主要宣传:

1、村经济发展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取得的成绩;

2、创卫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3、创卫工作的内容、辖区内各单位和全体村民主要工作任务。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开展创卫工作

1、抓好居民小区建设。加快小区入户率,抓好道路硬化、两侧绿化、路灯亮化,抓好环境整治工作等。

2、抓好河道整治,落实河道保洁员,建立长效河道保洁管理制度。

3、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和绿化建设进程。

4、进一步抓好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落实生活垃圾收集责任协议,完善生活垃圾收集长效管理制度。

5、抓好单位和居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建立长效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区;

6、继续重视和落实改水改厕工作。

7、继续重视和加强除四害工作。积极开展春秋季灭鼠和夏秋季灭蚊灭蝇灭蟑工作。

8、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村民养成良好日常卫生习惯,讲卫生、防疾病、保健康;建立预防流行性病疾控措施;认真抓好村民合作医疗保险。

9、认真落实《浙江省卫生村考核标准》内容。

10、积极开展上级部署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三)查漏补缺巩固创卫

根据《浙江省卫生村考核标准》要求,对照村创卫工作进展查漏补缺巩固创卫工作。

(四)认真做好创卫工作总结和资料收集归档。

(一)组建创卫领导小组保证创卫组织力量

(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户、到单位。做到内容、人员(单位)、责任、时间四落实;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创建卫生村各项工作的实施。

(四)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

制定健康村建设方案

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的升级版,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融合、规划制定、城乡统筹、工作落地、特色建设,完善城市规划、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同时也是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全国、省爱卫会关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有关精神,根据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健康盘锦20xx规划纲要》制定此实施方案。此件已经征求各县区、经济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并请元松副市长阅。拟请以市政府办文件印发。

该实施方案共分六个部分: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工作目标;

(四)主要内容;

(五)重点任务;

(六)组织保障。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坚持把人的健康放在首位,针对市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二是坚持城乡统筹,示范引领。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倾斜,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等化。主要内容一是建设健康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设施、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做到科学合理、兼顾长远。二是构建健康社会。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在教育、民生保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三是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发展健康文化。发挥各行业和体育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项目的群众性比赛活动,倡导群众终生锻炼,稳步提高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五是培育健康人群。强化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综合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经济区要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各级爱卫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二)制定建设计划。各县区、经济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发展计划。

(三)广泛宣传动员。各县区、经济区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理念和典型示范城市(村镇)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营造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确保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严格督导检查。市爱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建立健全适合我市实际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效果评价。各县区、经济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开展典型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有效模式,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制定健康村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爱卫发〔2016〕5号)、《柘荣县爱卫会转发宁德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指导意见的通知》(柘爱卫会〔2016〕3号)精神,乍洋乡前楼村作为市级健康村镇试点,现结合我乡实际,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的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建设健康村,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高人群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针对当地村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之中,促进健康服务的公平、可及。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倾斜,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等化。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找准城乡发展中影响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设的策略、方法、模式,循序渐进推动健康村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促进部门协作,鼓励、组织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和居民参与健康村镇建设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使健康福祉惠及广大群众。

(三)工作的目标。

在卫生村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实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营造健康环境。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环境。

(二)构建健康社会。

努力解决好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三)优化健康服务。

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村医队伍建设,补足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和干预能力,积极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协同发展新业态,推进“健康柘荣”建设。

套措施,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评价干预效果。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五)发展健康文化。

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学知识转变为群众能够理解接受、易于养成践行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大力倡导健康文化,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文化需求。健全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完善道路、环卫、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加大乡村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简单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加强农村的改水改厕。

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村新建住房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鼓励建设四格式生态厕所,提高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坚持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统筹实施改水改厕、污水处理等项目,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所。

(三)深入开展关于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疏浚坑塘河道。建立村庄保洁制度,通过聘请保洁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物的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广生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秸秆焚烧,引导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规范收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强规范种植和绿色养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加强绿化美化,深入推进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乡带村,以村带户,有效破解农村卫生管理难题。

(四)加强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面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科学布局基本医疗服务资源,设置1个村卫生室,方便农村居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强化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学建设,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在村卫生室全面推广中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筑牢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

(五)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依托村卫生所拓展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和环境整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培养农村文体骨干和体育健身志愿者,带动开展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村两级要将健康村建设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扎实推进建设工作。

(二)制定发展规划。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前楼村“健康村”发展规划。要通过开展健康影响因素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对本地城乡建设和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确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评价指标和部门职责分工,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工作目标。

(三)开展社会动员。

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村理念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健康村建设。保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投入,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形成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健康村建设的良好格局。

制定健康村建设方案

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的升级版,通过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健康村镇是在卫生村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村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实现生产、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根据省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青爱卫〔2016〕28号)和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方案》(东政办〔2017〕2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通过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针对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之中,促进健康服务的公平、可及。

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促进部门协作,鼓励、组织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居民参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使健康福祉惠及广大群众。

坚持城乡统筹,典型示范。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倾斜,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等化。通过培育和推广典型经验,强化示范引领,扩大健康城市、健康村镇覆盖面,提升建设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找准城乡发展中影响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设的策略、方法、模式,循序渐进推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持续发展。

通过建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管理机制,形成一套适合我县实际的科学、有效、可行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推动工作基础较好、创卫成果持续巩固发展的单位和村镇作为首批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试点地区开展建设试点工作。2017年,启动海东市首批健康村镇西沟乡麻地沟村的试点建设外,再完成一个健康单位(民和三中)和两个健康村镇(古鄯镇山庄村、隆治乡张家村)建设工作。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批健康单位健康村镇示范单位和示范村镇,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健康单位和健康村镇建设,为推动健康民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设健康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做到科学合理、兼顾长远。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实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安全的交通体系,提高节能水平。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环境。

(二)构建健康社会。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实施城乡一体化优质教育带动战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饮食用药安全。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三)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补足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和干预能力,积极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实施“治未病”、中医特色康复、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工程。

(四)发展健康文化。全面落实《海东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格局。发挥各行业和体育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项目的群众性比赛活动,倡导群众终生锻炼,稳步提高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学知识转变为群众能够理解接受、易于养成践行的良好习惯。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大力倡导健康文化,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文化需求。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倡导公序良俗,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摒弃乱扔、乱吐、乱贴、乱行等不文明行为,有效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五)培育健康人群。强化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综合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抚措施,倡导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全县人口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公园等支持性环境。保障中小学体育课时,大力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1.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为重点,大力实施健康“细胞”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将健康城市理念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机关、进营院、进家庭,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健康社区建设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健全文化体育设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面、连续性、综合性服务,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同时营造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家庭卫生环境,认真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营造安全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完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机制,倡导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邻里关系和家庭氛围。健康单位建设以学校、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为重点,积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保障饮食安全、营养,完善控烟措施,落实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安全管理等制度,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和单位文化,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健康家庭建设以家居环境整洁、家人身心健康、包容和睦为主要内容,以关爱家庭成员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为重点,改善家庭生活品质,提高家庭健康水平,结合“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培育发展千千万万个“健康细胞”。

2.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加强防治结合,建立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组织体系。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等信息互联共享,以大数据支撑群体疾病预测和个体化服务。发挥中医预防保健优势,推动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健康维护,开展治未病、中医特色康复等服务,探索开展中藏医特色健康管理。推进全民预防保健服务,对居民的健康危害因素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通过疾病预防和治疗,实现有病早治、未病先防。

3.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推广降尘、低尘清扫作业方式,扩大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范围,提升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4.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严格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严格监管饮用水安全,严格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当地饮用水源、供水单位出厂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按时向社会公布。健全城市供水应急和预警机制,努力控制和消除突发供水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城市水环境质量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要求,切实落实消毒卫生措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检测,提升饮用水水质,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5.改善环境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严防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现象,全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坚持源头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狠抓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综合治理。整治工业废气,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提升燃油品质,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定期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农用地、牧草地、建设用地实施分类、分区、分用途的科学管控与治理,系统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强化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6.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民和建设,强化治安防控、交通和消防管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推进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控职业危害风险,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减少伤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伤害发生。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道路、环卫、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推进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和宽带普及。加大对村镇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的投入,统筹整合农村环境治理项目资源资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有步骤、有重点地规范建设村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结合美丽城镇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和功能,提高污水处理率。采取城市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水源保护,突出工程管护机制建设,辅以新建改建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和供水保证率。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取城镇供水管网延伸或建设跨村、跨乡镇连片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配套完善水处理、消毒和计量设施建设,让农村群众喝上卫生水、用上卫生厕所。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深入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村新建住房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乡镇卫生院、集贸市场、公路沿线等区域要建设卫生公厕。持续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有效改善全县旅游厕所卫生状况,提升厕所文明。积极做好户厕维护保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卫生户厕,健全完善建管并举的农村改厕长效机制,让农民群众长期受益。

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海东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要求,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村庄保洁制度,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做好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统筹建设晾晒场。规范收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监管,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利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加强犬只管理,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有历史记忆、农村特点、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美丽宜居村镇。加大对农家乐、茶园等环境的卫生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乡带村,以村带户,有效破解农村卫生管理难题。

4.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科学布局基本医疗服务资源,每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个村卫生室,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方便农村居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强化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学建设,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中藏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藏医馆),在村卫生室全面推广中藏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筑牢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

5.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和环境整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家书屋、文体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培养农村文体骨干和体育健身志愿者,带动开展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单位要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扎实推进建设工作。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和评估对健康的影响,探索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

(二)制定发展规划。各乡镇、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发展规划。通过开展健康影响因素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对城乡建设和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确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评价指标和部门职责分工,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工作目标。

(三)广泛宣传动员。各乡镇、各单位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理念和典型示范城市(村镇)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营造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确保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学习借鉴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县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有序开展。要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形成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共同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良好格局。

(四)严格督导检查。县爱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建立健全适合我县实际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效果评价。各乡镇要加强对辖区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不断完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更加科学规范推进试点工作。

制定健康村建设方案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做好结核病宣传和预防健康村的创建工作,全面提高辖区的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健康村工作例会。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现做出20xx年计划:

加强领导小组建设龙峰村不断加强工作领导小组的理论学习,增强工作领导小组的业务能力,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辖区结核病宣传和预防问题,确定相应的工作策略和措施。组织村重点单位,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创建工作列入村发展工作规划当中。

加大力度开展绿色村活动,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加倡导节能,降耗,资源回收等环保行为,提高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村环境保护。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规范村内的广告、标牌,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乱张贴现象。加大对卫生死角的巡查力度,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四害"密度。

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小区活动,设立治安指挥中心、开通报警电话,加强治安联防队伍24小时巡逻。对出租屋和暂住、流动人口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宣传安装"门禁卡",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组织业主召开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力整治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做好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的监督工作,防止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不断扩大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困难居民基本生活。开放老人活动中心,规范管理,丰富老人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残疾人协会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开展经常性助残活动。经常性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工活动。加强村健康服务点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好辖区结核病危险人群的管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定期随防,有效控制结核病病的传播,加强预防结核病的宣传力度。

充份利用村宣传栏资源,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健康教育内容,利用好健康增值学堂,组织居民开展多方面讲座,培训,充实健康教育资料柜,经常性上门向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开展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不断创新计划生育工作,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任务,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依托社康中心,实行"计卫联手",提高计生优质服务,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活动和咨询活动。督促育龄妇女实行普查普治,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加强青少年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村党支部,计生协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制定健康村建设方案

为推进我镇健康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全民参与创建健康村工作的积极性,加快我镇健康村创建工作的.进程,夯实健康村工作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增强农民防病意识,提高农民健康素养,促进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合我镇创建健康村工作,特制定xxxx年度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科学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巩固去年创建的健康村工作成果,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障体系,全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按照“健康村”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健康村创建力度,在健康村完善以健康为核心的多级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村域健康环境创建机制,完善工作网络和建设健康环境机制,完善居民健康生活教育引导工作机制,完善健康村“示范户”评比机制,培养村民树立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养成健康行为,倡导和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村创建水平。

(一)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为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历年创建的健康村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健康村,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将取消健康村荣誉称号。各健康村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加强管理、迎接考评,确保顺利通过。

各健康村要以村容整洁达标建设和“清洁家园”活动为载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组织卫生督查巡查活动,实行“日查、周评、月考”制度,开展“卫生清洁户”评比,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根据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着重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保持农村环境常态卫生整洁。重点是保持道路两侧、河道两岸、宅前屋后的环境整洁。

2、注重环境卫生设施的改造管理。重点是公厕、垃圾房(箱、桶)、倒粪点等建设和管理,要求达到无害化的管理标准。

3、敢于解决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要以农村禽畜养殖场、菜市场、废品堆场等为难点区域;以农村公共场所和村民家庭宅前屋后为突出问题;以整治乱堆物、乱排污水为重要内容,严格管理,攻克难点、解决难题,保持常态卫生整洁。

4、加强农村病媒生物综合防制。组织季节性的病媒生物突击消杀活动,抓好鼠、蟑、蚊、蝇防制设施的建设,加强环境清理,及时清除“四害”孳生环境,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1、完善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各行政村、人口较密集的自然村均需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专用宣传栏”,由村卫生室负责定期更换和日常管理。

2、完善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教育活动室”是村举办健康教育知识集中宣传、观看健康知识影视片的主要场所。“健康教育活动室”可以利用村活动室、卫生室等场所,有条件的村可单独安排场所。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xx平方米,具有课桌椅、黑板、电视机、功放机、dvd播放机、照相机(摄象机)等基本设施。组织村民阅读健康报刊、观看健康知识音像制品。健康教育活动室”由村卫生室负责日常管理。

3、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根据季节特点、疾病谱和热点健康问题,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年内不少于x次。

4、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和宣传物品。定期把健康教育资料、健康宣传物品发放到每家每户。全年至少x次,做到不漏发、不少发,并教育村民妥善保管。

(三)深入开展“健康自我管理活动”

围绕四项管理任务、七项重点工作,把“健康自我管理活动”落到实处。

1、四项管理任务。

第一项管理任务:掌握基本健康知识。管理要求: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关注健康信息;参加健康活动。学习内容: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xx条》为基本教材。“四控一动”、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传染病、掌握应急自救技能。

第二项管理任务: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管理要求:掌握健康标准;学会健康自测;定期健康体检;有病及时诊治。

第三项管理任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要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第四项管理任务:针对疾病加强管理。管理要求:遵医规范用药;寻找危险因素;制定实施方案;定期检查随访。

2、七项重点工作。

(1)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可采用内聘、外请等方法,聘请村卫生室医生、村干部、本地区热心于健康教育的干部、老师和各界健康志愿者来村讲课,有条件的也可聘请有关健康教育专家。全年每个村至少举办有一定规模的健康讲座x次以上。

(2)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xx条》学习和知识竞赛活动。可组织《问卷》测试和《问卷》抽奖活动,组织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xx条》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知识竞赛。

(3)组织农民健康体检。做好各年龄组农民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对慢性病人,组织参加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对普遍性问题,开展有针对的健康教育。

(4)、关爱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因地制宜推出关爱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的措施。

(5)广泛开展“四控一动”活动(控油、控盐、控烟、控体重、适量运动)。通过建设健康家庭,培育示范户、标兵户,组织介绍交流、家庭互动,把“四控一动”落实到每户家庭。一是控油、控盐:介绍控盐勺、控油壶的使用方法;推广健康饮食谱;二是控烟:宣传《控烟条例》和吸烟危害,落实农村控烟措施。村卫生所、办公室实施禁烟,活动室实施控烟,制定控烟制度,张贴禁烟标志;在规定禁烟的公共场所不吸烟、劝阻室内吸烟;设立室外吸烟点,以后逐步减少吸烟点。组织控烟宣传活动,主要活动有x月xx日“世界无烟日”活动等。三是开展文体健身活动:

(6)开展全民健身、愉悦身心等有益健康的宣传教育;普及各类文体健身活动,推广日行万步,因地制宜建设“健康路”。组建体育文娱团队,开展活动,参加比赛。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一村一品”健身项目。

(7)建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推进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可以吸收健康人群参加,注意吸收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参加。

(四)扎实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在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调查、“健康一二一”运动操竞赛活动,以及发送“健康大礼包”进农户等一系列举措,引导农民加强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高,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

各村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健康村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村委实施、群众参与,形成合力,为全面扎实推进创建健康村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

健康促进县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xx”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国家10部门《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以及省11部门《关于加强贵州省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xx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通知》和《贵州省20xx-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行动方案》《贵州省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促进与教育项目实施方案》《遵义市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促进与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我县健康促进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为目标,加强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普及健康知识,强化干预和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着力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抓好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为切实有效、有序推进我县健康促进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县卫健局,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负责拟定全县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方案、统筹协调项目创建和督导、考评、日常管理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一)总体目标。全面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县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二)关键指标。

1.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机制。出台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2.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的比例分别不低于20%、20%、40%、50%、50%、20%。

3.居民健康素养在20xx年初基础上提高20%,或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

4.成人吸烟率在20xx年初基础上降低20%,或低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

1.县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将健康促进县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建立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职责明确。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将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给予支持,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2.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镇(街道)、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单位有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各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县的认识,提升工作能力。

3.研究健康需求,制定工作方案。开展素养监测和需求评估。认真分析我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研究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确定优先领域。研究我县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重点人群和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提出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结合健康促进县评价标准,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并定期评价干预效果适时调整干预的优先领域。

4.开展培训。针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健康促进网络人员,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对健康促进县理念、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针对卫生健康部门和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人员,采取逐级培训、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县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掌握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健康素养、烟草控制等基本内容;掌握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查等基本专业技能。

5.强化督导考核评估。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听取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和居民的工作建议并及时梳理相关问题,落实工作措施。定期监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项目技术评估。

(二)制定健康政策。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县卫健局组织人员向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新政策制订时增加健康影响评价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相关部门和镇(街道)梳理本单位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针对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针对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妇幼健康、健康老龄、环境与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的跨部门健康行动。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创新。

(三)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建立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工作机制,在区域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和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在区域范围内,建设20%健康社区(村),建设20%健康家庭,评选出100个示范健康家庭。建设40%的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等),建设50%健康促进学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50%的健康促进机关(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20%的健康促进企业,提高场所内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素养,发挥健康促进场所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建设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

(四)建设健康文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微信公众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县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组织开展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卫生日时段,争取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为重要抓手,充分整合卫生健康系统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利用好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婚育新风进万家等平台,加强健康传播,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五)建设健康环境。城乡布局合理,推进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建设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影响因素有所改善或达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建设无烟环境,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六)培育健康人群。根据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薄弱环节,制定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规划或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的健康素养。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使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的原则,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各项措施,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项目实施主体,建立工作网络。制定健康促进县建设方案,明确优先领域,组织开展各项综合干预活动。县卫健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级及有关部门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建设任务,及时开展基线调查、总结及评估工作,按时提交相关资料,并至少提交1个典型案例,接受国家、省、市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

健康促进县创建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9月。建立健康促进县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开展基线调查并确定优先领域,全面启动建设工作。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制订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促进场所,针对优先领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开展监督指导。第三阶段:20xx年8月。完成项目自评(评估标准见附件3),并提交评估资料、典型案例等报送至市级。第四阶段:20xx年9月。迎接市级评估和省级评估。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工作,做到领导统筹推动、各部门综合协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推进。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社会互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在本计划中承担具体指标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同时负责对本单位的健康促进工作的调度、指导、督导工作;各部门、各镇(街道)要相互沟通、协调,做到信息共享、资源融合,通过强化沟通协调,加强县直部门的横向联动和县、镇(街道)、村的纵向联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三)健全机制,配套政策。建立覆盖城镇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和相应工作制度。县卫健局要建立覆盖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与专业人才队伍。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健康促进工作,探索多元健康促进工作模式,提高健康社会效益。加强经费保障,并将健康促进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各部门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制定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共同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四)强化督导,推动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将开展专项督导,针对各单位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场所建设、环境改善、活动开展、宣传引导、居民参与和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及评估,并将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对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力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健康促进县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浙江行动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xx〕29号),全面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根据《市委市政府健康丽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的通知》(健康丽水办〔20xx〕11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总体部署要求,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优化城乡健康环境,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一)总目标。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运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应对健康问题;通过多部门协作控制和减少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将健康素养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具体目标。

1.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县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实施“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对公共政策开展健康审查和效果评价。

2.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0%,城乡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知晓率达到7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开展健康促进单位创建。到20xx年底,40%社区(村)符合健康社区(村)标准,评选出100个健康家庭示范户;80%县属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县级公立医院必须达到省级健康促进医院标准,80%的医疗卫生机构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健康促进学校(金牌、银牌、铜牌)分别达到20%、40%、80%;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4.打造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完善锻炼场地和设施,推进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全面禁烟。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工作体制机制。

(二)全面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

影响健康的因素非常广泛,居民健康受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各部门应充分考虑各项政策对健康的影响,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三)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促进行动。

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是应对当前健康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五)打造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一)启动阶段(20xx年7月底前)。

建立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机制,制定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全面部署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开展基线调查,确定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

(二)建设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6月)。

1.完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各部门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开展健康促进县建设相关工作。

2.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开展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各部门制定和完善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3.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健康促进单位创建,打造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4.完善健康讲师团队,开展健康巡讲活动,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5.开展健康促进县宣传,提高人群对健康促进县建设的知晓率。

(三)评估阶段(20xx年7月至10月)。

1.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进行综合评估。

2.对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创建知晓率进行抽样测评。

3.对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创建单位进行考核验收。

(四)提升阶段(20xx年11月至12月底)。

根据考核组反馈情况开展整改提升工作,进一步完善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健康促进县建设水平。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全民素质和民族未来。开展健康促进县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庆元经济发展软实力,增进城乡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健康促进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创建机构,落实创建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将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任务,全力推动我县健康促进工作,为乡村振兴、健康庆元建设打下扎实健康基础。

(二)完善工作举措,推进创新发展。

各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落实工作措施,将健康促进县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逐项逐条分解,按标准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任务都有人牵头、有人落实。要积极主动谋划本单位、本系统健康促进工作,深入研究影响人健康的公共政策,完善和创新本区域健康政策和健康措施,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的创新发展,形成庆元特色品牌。

(三)严格目标考核,确保创建实效。

县健康促进办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具体考核细则,严格督查、严格考核,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多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形成良性互动工作机制。牢固树立科学健康观,开展“健康+”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促进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健康理念在庆元普及,努力推动创建活动成效与居民健康水平同步提升。

健康促进县建设方案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中国,共建共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建设,形成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建设广泛开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区域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xx-2030年)》指出,开展健康促进县建设,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县卫生健康局为了做好《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后,积极征求各相关县直部门意见建议并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我县《曹县健康促进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县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县工作,将健康促进县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建立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职责明确,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将健康促进县工作纳入县政府预算给予支持,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二)制定健康政策。

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卫健部门主动向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新政策制订时增加健康影响评价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相关部门和镇街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建立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工作机制,在县域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和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建设20%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20%健康家庭,评选出100个示范健康家庭。建设40%的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建设50%健康促进学校(包括高中、初中、小学)、50%的健康促进机关(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20%的健康促进企业,提高场所内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素养,发挥健康促进场所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建设健康文化。

加强媒体合作。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并加强监管,定期组织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县理念以及活动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开展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时段内,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五)建设健康环境。

城乡布局合理,推进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建设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影响因素有所改善或达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建设无烟环境,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六)培育健康人群。

根据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薄弱环节,制定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规划或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的健康素养。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促进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

健康学校建设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加大对学生教育力度,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有计划、有组织地科学开展学校各项工作,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

二、创建“健康校园”的总体要求。

我校创建“健康校园”的总体要求是:努力做到“健康教育经常化,师生身心健康化,健康文化特色化,硬件保障标准化”,创建“健康校园”。

(一)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行动。

1、开展校园绿化美化行动。突出校园绿化与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与环境育人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大力营造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学校将进一步修整绿地花园,清理枯死树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

2、开展校园净化亮化行动。全面加强校园净化亮化工作,着力营造清洁卫生、整齐有序的工作学习环境,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下大力气清除学校卫生死角,保证校园、教室、办公室以及其他场所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墙面无乱涂乱画、乱贴乱挂;车辆无乱停乱放等。

(二)开展“三个校园”创建活动。

1、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在业务和政治中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加强自我约束,规范从教行为。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以《中小学生学生守则》和《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情趣健康,礼貌待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文化校园“创建活动。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学校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为学生发展、教师进步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3、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安全教育,结合“安全教育课”“安全教育月”活动、“119消防日”以及节假日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毒品危害等多方面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严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加大对大课间的引导与管理力度,保证体育课的授课质量,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召开“健康校园”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健康校园”活动。

全面实施创建“健康校园”活动,年底,创建工作完成阶段性目标。深化成果。巩固和深化前期活动成果,向先进兄弟单位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健康学校建设方案

1.认真落实健康促进学校考核评估细则的各项要求。在组织发展、政策保障、物质环境、社会健康环境、社会关系、个人健康技能、健康服务等各方面达标,力争办出特色。

2.树起健康意识,把健康教育课放在重要地位,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创建健康的校园环境,把师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普遍提高作为目标。

3.开展学校各项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技能。

4.拓宽育人渠道,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街道居委会、工会等部门、团体和机构的作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争取社区的支持,提高教育实效,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为和谐的环境。

二、健康承诺。

健康政策:健康第一,全面发展。

环境承诺:建设洁净优美、安全愉快和富有教育性的校园环境。

安全承诺:设备完好,安全第一,避免伤害。

饮食饮水承诺:确保师生饮食、饮水卫生,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教育承诺:普及知识,增强意识,提高素质。

社区关系承诺:组织师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制定健康活动计划和自觉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成员之间联系,保持良好的关系和交流。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建立一个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创建小组,组员由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工会、健康教育教师等人组成。

2.开展工作,落实措施。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台、健康教育宣传橱窗、黑板报、班会、晨会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各种卫生小常识,使全校师生增强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掌握健康技能外,我们还努力探索社区、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调动其积极性,与社区联系,拓宽育人渠道,优化教育环境。

(2)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规范的教学管理。有科学性的、实用性的、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卫生知识的水平,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3)积极开展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安全演练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坚持“一月一练”的演练活动、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安全技能培训会等等。

(4)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做到教师办公室、各班教室和卫生包干区每天打扫,每周一次大扫除;定期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洁工人及时清运垃圾,随时保持校园干净整洁。同时要教育学生改正随地乱丢垃圾等不良行为,加强卫生检查评比力度,将卫生检查的结果与先进班级、特色办公室的评比挂钩,提高校园清洁工作质量,保证环境洁净、优美。

(5)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制度办事,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加强校食堂卫生的检查,确保师生的食品卫生,做到营养配餐,保证师生营养平衡。

(6)制定传染病爆发和集体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晨检制度,发现传染病传染及中毒事件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上报,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应对措施,始终把师生的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新学期做好新入学学生的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

(7)关心师生健康,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体检,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举办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不断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于师生的常见疾病,如龋齿、近视眼等,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疗工作。

示范村建设方案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建设新乡村、培养新农民“双新”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六个xx”提供重要支撑。

2.目标任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互联网+产业+公司+基地”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模式;继续做大做强“一县一特”花卉产业,提升xx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品质;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典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实现乡村环境更美丽、更宜居;提高农村改革成果转化率,积极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可支配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速高于城镇;提高动植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水平。

3.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设立脱贫攻坚五年过渡期要求,做好xx区“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规划,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逐步由集中资源脱贫攻坚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和低收入人群保障机制,持续跟踪易返贫人口收支变动、“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接续产业扶贫政策,巩固和支持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帮助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加强就业扶贫,继续办好用好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基地,加大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等力度。加强消费扶贫,深入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打造全省领先的消费扶贫典型经验【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医保局、xx镇、xx街道、xx街道、xx街道等为责任单位,排名第一为区直牵头单位;相关乡镇(街道)为工作落实具体责任单位,文中不再表述,下同】。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区委组织部)。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区委农办)。开展“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区农业农村局)。

4.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完善低收入人群保障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对丧失劳动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稳步提高农村低保水平(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

5.稳定粮食生产。把粮食生产摆在“三农”工作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建立区、镇、街、村粮食生产考核、通报、约谈机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在种植结构调整区积极引导发展特色旱杂粮生产(区农业农村局)。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区发改局);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区财政局);出台补齐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短板的实施意见(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编办)。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区发改局)。

6.稳定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菜篮子”工程,稳定生猪存出栏数量。推动区域养宰加销环节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动物防疫短板,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随机抽查、评估通报、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推进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抓好蔬菜、油菜产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局)。

7.深入推进品牌强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肉制品和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平台化、数字化、融合化“五化”发展(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完善品牌建设规划,打造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抓好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农产品“身份证”“合格证”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8%以上。严格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大假冒伪劣农产品打击力度(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

8.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创新链、价值链“五链”融合,推进产业融合强农,形成生态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打造xx省农业产业数字化高地(区农业农村局、xx经开区)。深入推进开放强农,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引导优质农产品企业开设品牌旗舰店、专营店和专柜。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销售。对农产品企业参加展会实施奖励政策,推动农产品出湘(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

9.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提升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和发展设施农业(区农业农村局)。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建设(区发改局、区商务局)。持续推进拖拉机安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和“平安农机”创建(区农业农村局)。

10.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服务长株潭都市群市民下乡,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将休闲农业与xx、盘龙等旅游景点、xx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有机结合,有效实现都市休闲农业集聚发展(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广体局)。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民宿文化和研学旅行融合发展,发布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区文旅广体局),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区教育局)。力争创建省级示范休闲农庄x家(区农业农村局)。支持推广“慧润模式”,带动乡村民宿上网、农特产品上线(区文旅广体局、区农业农村局)。

11.加快编制村庄规划。落实《xx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不搞大拆大建。培养专业乡村规划队伍(区自然资源局)。力争“设计下乡”志愿服务成果落地x个以上(团区委)。

12.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规范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x公里,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x公里,推动乡乡通三级路建设,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逐步提升建制村通双车道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全面实施“路长制”,严格按要求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区交通运输局)。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巩固和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x万人,到20xx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区水利局)。推进燃气下乡(区城管执法局)。继续实施农村通信网络提升工程,推进农村5g网络、移动互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在应用需求明确的.农业园区、景区、重点村镇有序部署5g、移动物联网(区科工信局)。推进快递进村,实现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全覆盖(区商务局)。统筹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区文旅广体局)、村级客运站点(区交通运输局)等设施工程建设。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逐步将管护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

13.接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推行城管、交警执法下乡,着力创新技术模式、建设模式、参与模式。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主要交通干线“三治三化”和村庄“四清四治四提升”。坚持质量首位,改(新)建x户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落实农村新建房屋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要求(区农业农村局)。推广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模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收、转、处体系建设(区城管执法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付费制全覆盖(区发改局)。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体系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创建省级特色精品乡村x个,分别创建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各x个,打造美丽屋场x个、“三星”美丽庭院x个(区农业农村局、区妇联)。建立区级领导联点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机制(区农业农村局)。

14.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施提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继续实施增加农村公办幼儿园学位建设工程,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加强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实施农村网络联校全覆盖攻坚行动,加快推进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区教育局)。全面巩固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产权公有率达到95%以上,每个行政村卫生室均配备合格村医,推动乡村医生向职业助理医师转变。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建设工程,提升区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农村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区卫健局)。落实困难群众参保资助政策,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交接续,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规范医疗救助管理(区医保局)。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区民政局)。提高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实施基层文化队伍人才培训计划,高质量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惠民活动(区文旅广体局)。建强建好区级融媒体中心,实施“家门口十小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基层综合型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区融媒体中心、区文旅广体局)。深化基层“一门式”公共服务建设,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行政审批局、区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健全完善“湘融湘爱”农民工服务保障监测预警社会协作机制,抓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区人社局)。

15.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王家晒、爱劳渠等样板河湖。完成河道治理x公里。完成x座小型水库维护保安(区水利局)。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抓好防汛抗旱和农业防灾减灾(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

16.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5g等应用试点示范,建成x家以上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控制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动盘龙5g大棚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工信局)。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区行政审批局)。

17.加强耕地保护。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区自然资源局)。严格落实“六个严禁”,开展耕地抛荒治理专项行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巩固“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明确耕地利用优先,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水稻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蔬菜、油料等农产品生产(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察,将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开展绿化造林、挖湖造景、非农建设等“非农化”行为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

18.推进现代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重点水域禁渔工作,全面开展打击整治非法捕捞行动,启动智慧渔政建设,建立属地专业巡查队伍,健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区农业农村局、xx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健全河湖长制工作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区水利局)。实行林长制,推进农村重点节点和美丽乡村创建村的绿化(区自然资源局)。

19.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和风险防范,树立一批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示范典型,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62.5%以上(区农业农村局)。探索农村土地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办法(区农业农村局、区政府金融办、区自然资源局)。

20.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改革。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空心房”和村容村貌,节余指标调剂及收益主要用于乡村振兴。严守土地所有制性质、耕地红线和农民利益,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落实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满足乡村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区自然资源局)。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建立区(镇)街村、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建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联审联批联合执法、“一户一宅”和“三到场”要求。全面建立农民建房公示监督制度(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区发改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区自然资源局)。

21.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配合做好全市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区农业农村局)。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规定,推行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大力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开展财政投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资金量化给村集体经济组织试点,重点奖励扶持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股份合作型项目。开展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承接试点(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

22.统筹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等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好益农站点作用。积极探索供销、电商、快递、金融、邮政、便民等“多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推动基层社提质扩面(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

23.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计划。扶持小农户发展成为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推进试点。积极组织示范合作社理事长、示范家庭农场主参加市局组织的“走出去”培训、学习。引导扶持建设“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联合体、市级示范社和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区农业农村局)。

24.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立规范高效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管理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建立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资源城乡合理流动。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xx公安分局)。

25.持续推进“十园十镇”建设。落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管理办法和投资指引要求,创新运营机制,突出发展农业园区“一园一业”,主导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0%以上。争创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xx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计划投资x亿元以上(区农业农村局、xx现代农业示范园)。继续推进xx小镇建设,完成x亿元投资(区住建局、xx经开区)。

26.促进区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支持发展特色小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推动实施“北进xx、融合发展”的策略(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广体局)。打造xx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园项目,充分融合xx风景区、仰天湖水上乐园、森林步道、盘龙大观园、xx现代农业示范园、xx国际商贸城等现有资源,形成优质的农旅体系,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道路延伸到各村,并与市级绿道相衔接,争取纳入国家优秀旅游路线图,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区发改局、xx经开区、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广体局)。

27.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推进“五个促增收”行动。以农民工返岗复业和就近创业就业为抓手提高工资性收入,以农产品产销对接为抓手提高经营性收入,以惠农政策落实和困难群体帮扶为抓手提高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区委农办、区人社局、区商务局、区民政局)。

28.促进农村消费。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和农村消费补贴等政策措施,激发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发展镇(街)村生活服务,推动“电商下乡”,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强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区发改局、区商务局)。

29.实施党建领航工程。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建立村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依法厘清街道(乡镇)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30.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强化村规民约作用(区民政局),加强镇(街)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平安乡村创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建设法治乡村。建立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和向未成年人传教。加强镇街村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对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区应急管理局、xx区消防救援大队)。

31.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深入挖掘湖湘文化资源,弘扬红色基因,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行动和“治陋树新、播种文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深化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帮扶”活动,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确保20xx年底区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55%、60%以上(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广体局)。

32.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增强政治自觉(区委农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xx省实施办法,制定我区实施细则,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区委农办、区委组织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区委组织部)。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都要确定联系点,办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区级分管和联系领导抓农业重点产业链。区委书记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办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长联点抓“一县一特”产业链。区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的“五考”具体要求(区委农办)。开展镇、街、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办)。

33.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出台重大涉农政策、文件要征求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进行备案。设立由党委政府负责同志领导的“五个振兴”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确保上下贯通、指挥有力(区委农办、区委编办)。

34.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区科工信局)。发挥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的作用,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区委组织部)。引导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乡村振兴“双创”平台,推进xx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积极引进优质项目落户园区(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人才吸纳引入机制,着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中培养选拔乡村振兴带头人(区委组织部)。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树立“十美新乡贤”典型(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一期农业领域企业家轮训和以蔬菜、水果、茶叶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农机服务、农村电商、村集体经济等为重点,年内培训农民x人次。选树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区农业农村局)。支持高素质农民提升学历层次,20xx年培养x名农民大学生(区委组织部)。落实农村定向大学生公费培养制度(区教育局)。

35.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打造乡村振兴投融资平台。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力度争取国、省涉农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区财政局)。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信用担保、保单质押、农机具、大棚设施等贷款业务和养殖业按照养殖规模进行信用贷款业务。建立健全银信担保对接沟通机制,支持省农担公司和地方信贷担保公司按市场化原则对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增信服务。支持农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区政府金融办)。支持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机制(区财政局)。

36.强化乡村振兴实绩考核。xx镇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每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区委办、区政府办)。继续把乡村振兴纳入对镇、街和有关部门绩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镇、街实施激励措施,优先提拔使用乡村振兴实绩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对考核排名靠后、履职不力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区委组织部)。建立市委一号文件调度、督导、通报、落实机制,开展镇、街、村书记履行抓乡村振兴责任大检查(区委农办)。举办1号文件宣讲活动。总结一批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区委农办、区委宣传部)。

示范村建设方案

(一)第一组,调研xx区x村、x县x村、x县x村。

组长:xx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办主任

副组长:xx市委副秘书长

成员:xx市林草局副局长xx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二)第二组,调研xx区x村、x市x村、x县x村。

组长:x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x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员:x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

(一)调研内容

采取现场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掌握各实验村建设取得成效和对“八大机制”探索情况,与中国农大专家、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梳理提炼实验建设过程中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理清下步工作思路。

(二)成果体现

请各组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以下成果:

1、调研报告。包含但不限于村庄实验的目标定位,围绕“八大机制”的探索情况、成效经验、下步措施等内容。

2、问题清单。重点梳理围绕“八大机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缺失、政策冲突、机制矛盾、机制障碍等问题。

3、实验建设脉络ppt。以图片为主,包含前后对比图片、鸟瞰图、全景图、地标建筑、标志性景观等。

(一)请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调研时间,于20xx年x月27日(星期二)前完成调研工作。

(二)请有关县(市)区做好本次调研的有关服务保障工作,组织中国农大专家、县、乡两级有关领导、部分村干部代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经营管理代表及农民群众代表(各2-3人左右)参加座谈会议。并请根据调研内容和提纲,准备包括有关照片在内的详实基础材料,做好总体情况汇报准备。参加人员请做好发言准备。

(三)本次调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有关工作纪律要求,请有关县(市)区轻车简从,严格控制陪同人数。请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做好各组调研车辆保障工作。

(四)请各调研组明确1名主笔人、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负责各村调研报告、问题清单的撰写和ppt的制作。以上材料经各组长审核签字同意后于x月29日(星期四)前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端口),由市委农办统一形成调研报告和ppt报市委领导。

(五)请有关县(市)区将联络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于20xx年x月23日17:00前通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报至市委农办。

示范村建设方案

在“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新揭”的浓郁氛围中,我镇新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建设幸福,在各方面都有了突出进展,尤其是文明乡镇更是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xx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文件》揭文明委[20xx]2号,扎实推进文明乡镇创建活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工作任务,根据《xx县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工作任务分工测评表》相关标准和要求以及《揭xx县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活动实施方案》,提高我镇的精神文明风貌,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创建文明乡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我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县第十次党代会重要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揭”的战略目标,全面掀起创建文明县城新高潮,努力提高各村群众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建设集“真、善、美”协调发展的幸福。

通过广泛的开展创建文明乡镇系列活动,在全镇营造一个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镇人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浓厚氛围中,使我镇在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社会文化、生态都有一个质的提高,使我镇乡村面貌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达到“科技、人文、文明”的目标,为实现揭xx县20xx年荣获“广东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称号,20xx年进入“广东文明县城”先进行列,履行应有的责任和完成应有的任务。

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和“条块结合、分头落实、分项检查、同意评比”的工作原则,结合本镇已有的干部职工下乡安排表(见附件一)将各村分成五片各自履行相关职责。创建工作惊醒总体部署,实行分分区域实施。

调整充实本镇创建文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可根据本镇《干部职工下乡安排表》(见附件一)统一部署。如有特殊情况可酌情予以调整如针对创建文明乡镇工作的特色性可充分调动学校参与并可适当的增加一些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活动管理机构(简称镇创文办)由镇委书记、镇长为最高统筹,其余人员根据《干部职工下乡安排表》(见附件一)负相应的职责。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我镇创办文明乡镇应坚守岗位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1、负责创建活动的统筹安排;

2、制定落实创建工作计划;

3、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各创建责任单位的创建工作;

4、为镇领导提供创建工作决策依据;

5、对创建工作情况及时总结,进行信息反馈;

6、负责对各责任单位创建工作的考核和组织申报工作。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7月17日―20xx年8月5日)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各种会议大力宣传此次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发扬成绩,找出不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全镇上下人人皆知。

2、召开镇创建揭xx县文明乡镇动员大会,大会要求全镇上下步调一致,齐心协心,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群团组织合力抓的工作机制。对创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推动创建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的创建热情,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活动要求上来,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点开展阶段(20xx年8月5日―20xx年6月)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单位考核主要指标及开展省级文明镇创建活动的要求,坚持硬件、软件一齐抓。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加强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治理,全面完成争先创优各项任务,全面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

划分任务,明确责任,逐步落实。将创建任务划分为四大块,对应成立环境整治组、科教卫生组、社会综合治理组、宣传组四个组,四个组分别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分组完成任务。

(三)自查整改阶段(10月10日―11月10日)

1、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对照创建活动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创建办把整改意见及时梳理出来,并将整改意见反馈给分管领导,再由分管领导督促相关站办抓好落实。

2、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直至达到验收标准为止。

(四)迎接验收阶段(11月10日―12月10日)

1.做好迎接验收的各项材料准备工作。

2.向市文明办汇报创建省级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

3.接受上级的检查验收。

健康学校建设方案

1、认真学习《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及关于健康教育的见容,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重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2、认真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以大纲为指导,以计划为中心,以备课为前提,以上课为抓手,各年级认真开足健康教育课,认真严格执行小学教学课程计划。

3、认真钻研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到既备课,又备人。

4、重视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基本的营养平衡以及体育锻炼的运动和饮食卫生,学习常见病的预防。能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利用板报、广播等平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四)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年级。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2、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3、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年级。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5、了解市容环境卫生不仅影响广州市的形象,而且影响全市人民的健康,懂得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6、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卫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一、指导思想。

以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工作重点。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学会沟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培养学校、家庭、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工作计划。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班主任和团委、及政治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理论知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4、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每学期组织实施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7、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结合小学学生的青春期成长、考试焦虑、师生之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误解等课题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教案。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假期中的读书学习使我感觉有一种激情在心中涌动,我要把这种激情化作动力,用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开展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本学期的工作,为了自身得到更快成长,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积极参加心理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水平。

翟老师对每次活动都能精心组织,让我们高兴而来,满载而归;每次活动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丰富心理辅导的知识,提高心理辅导的技能,促进自我成长并获得成长的能量。我将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积极为工作室出谋划策,做好各种服务和协助工作,为工作室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读书学习是促进自我成长的根本途径。本学期,我将精读《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两本专业理论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使头脑中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学习理论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实践工作,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能。另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进行思考,勤于笔耕,将工作中的感受和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写出至少一篇有质量的论文,争取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三、做好沙盘辅导的研究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本学期,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投资购买了沙盘和沙具,将建立沙盘游戏室。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为了充分发挥沙盘游戏室的作用,我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自觉加强对沙盘疗法的理论学习,丰富沙盘疗法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流程;二是向有经验的工作室成员学习,定期进行交流沟通,熟悉沙盘疗法的技能和技巧;三是鉴于师生和家长没有接触过沙盘,对沙盘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我将组织师生和家长知识讲座,让师生和家长了解沙盘的基本知识与作用,解除他们心中的神秘感,扩大沙盘疗法的影响力,并积极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四是在师生中征集玩具,不断丰富沙具的种类,增加沙具的数量;五是主动创造机会为师生、家长进行沙盘辅导,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掌握运用沙盘进行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和家庭辅导的技能和技巧。

四、组织学生开展心理体验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愿意上心理辅导课的种子。

目前,学生对心理咨询和辅导仍存有一种戒备心理,仍感觉谁要去心理咨询,谁就不正常。为了帮助学生对心理咨询和辅导有正确的认识,本学期我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为重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心理体验活动,让学生消除对心理咨询和辅导的神秘感和不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喜欢上心理辅导,接纳心理咨询,为今后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组织知识讲座,传播心理学知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1、学期内组织两次教师心理知识讲座,一是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促使教师将这些心理效应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挑选十个便于操作、容易掌握的心理游戏教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帮助老师多掌握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手段,逐步改变教师“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而代之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的体验活动。

2、尝试给学生举办学习方法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组织1—2次家长讲座,向家长介绍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提高他们的育子能力。

六、学习组织学生心理社团的方法,做好心理社团的筹备工作。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需要做的事情又很多,我将尽自己努力按照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不断促进自我成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尽微薄之力。

示范村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镇村文明水平,建设文明曹市、和谐曹市,实现争创市级文明镇的目标,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文明乡镇创建。

(一)创建目标。

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已有成果,改进簿弱环节,全面提升我镇文明水平,力争通过一年努力,顺利实现争创市级文明镇的目标。

(二)创建任务。

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思路,重点抓好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环境优美型乡镇;继续抓好镇综合性文化站等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行风建设,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l、加强规划修编,实现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

2、提升镇驻地文明一条街建设水平,重点搞好街道两侧的绿化带建设,设置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安装样式新颖的路灯,统一粉刷街道两侧的墙壁,使驻地街道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3、驻地街道两侧设置足够数量的公共垃圾箱,配备专门人员负责镇驻地主干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清运,确保全日保洁。

4、落实“门前五包”措施,抓好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驻地主要街道特别是驻地文明一条街无乱堆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挂、乱摆摊点等现象。

5、加强镇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建设综合性文化站,配齐文体活动器材,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6、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镇服务中心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继续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评选出一定比例的“最佳最差站所”。

7、继续抓好镇机关大院和办公场所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确保办公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

8、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生态村、十大金星文明户等创建率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9、完成县里分配的沼气池、“一池四改一利用”示范户、有线电视村村通等建设任务。

结合实际,勇于创新,打造出能够充分彰显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有过硬的创建典型。

(三)方法步骤。

l、宣传发动阶段(3月)镇制定创建方案,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安排,搞好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创建积极性。

2、组织实施阶段(4月-**月)。各责任部门、单位采取有力措施,逐项抓好创建任务,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增强创建实效,确保创建任务全面落实。镇适时邀请县文明办领导来曹市指导,推进创建工作。

3、总结检查阶段(**月)。镇里对创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保障措施。

l、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强劲造势,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深厚氛围。大力宣传创建文明镇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镇创建,争做文明居民。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创建文明镇活动家喻户晓,全民参与。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真正在全镇形成上下重视、各方支持、人人参与的创建格局。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调整充实镇创建文明镇工作指挥部,负责创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按照镇里的统一部署,制定创建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全力攻坚,妥善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3、加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建,逐步形成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界投入为辅的筹资机制,满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需要。

4、创新方式方法。要根据我镇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和改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努力增强创建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实效性。

二、文明生态村创建。

(一)目标任务。

在巩固提升高长营村等省、市、县级文明生态村的基础上,建成文明生态示范村3个,新建文明生态村6个。

(二)创建内容。

按照“三清五化六通九有”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三项建设(即“文明一条街”建设、“一池四改一利用”生态户建设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深入开展“十大金星文明户”、“文明村民”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1、抓好村庄规划。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有较为规范的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和规划图(表),村庄建设布局合理,无乱搭乱建现象。

2、搞好道路硬化。连接公路的出村道路和村内主要街道实现硬化,达到柏油或水泥路面要求,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大街小巷路面平坦、整齐,有条件的村要进行硬化改造。

3、整治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卫生,村内建有统一的垃圾池、垃圾箱并及时清运,建立卫生保洁队伍,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做到街道净、院落净、厕所净,村内主次街道无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整个村庄直观感觉整洁划一。

4、绿化、美化村居。村内外主干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树种配置合理,村庄绿化率达到45%以上。居民房前屋后及庭院花草树木种植布局合理,绿化效果好,环境整洁优美,村内街巷绿化无死角。绿化、美化要注意切合实际,突出特色,有条件的村要建有公共绿地或绿化景点。

5、提升文明一条街建设档次。重点抓好文明一条街的净化、绿化、美化、文明化工作,街道要全日保洁,两侧要建设层次分明的绿化带,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路沿石、墙壁要统一粉刷,设置一定数量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标语、“八荣八耻"漫画、“二十四孝图"等公益宣传牌、宣传画及阅报栏、宣传栏,营造浓厚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

6、发展沼气。继续加大新型沼气池建设的宣传、示范、推广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有庭院养殖的农户建设实用新型沼气池,有条件的村沼气池建设使用率不低于60%,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秸秆气化,形成农村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生态链。

7、推广“一池四改一利用”示范户建设。鼓励扶持沼气用户进一步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积极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60%以上,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引导农民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8、建设文体大院。继续按照“三室两栏一所一校”(图书阅览室、远程电教室、活动娱乐室、宣传栏、阅报栏和文化体育运动场所及村民文明学校)的要求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按时向群众开放,经常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9、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深入开展“十大金星文明户”、“文明村民”、“好媳妇、好婆婆”等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标准,改进方法,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十星户达到40%。

l1、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有村规民约,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及时上墙公布并能认真落实,群众满意率高。

l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村居道路能够做到日常保养、维护;环境卫生有管理办法和日常保洁措施,垃圾能够及时清运,栽植的花草、树木要落实管护责任制,无损毁现象。

l3、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庭院经济健康发展。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不使用禁用农药,有机肥、生物肥和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废弃农地膜得到有效回收,“白色”污染基本得到遏止。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无秸杆焚烧现象,农业生产达到高效、优质、生态、安全。

l4、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捕现象,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或省排放标准,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内无养殖场,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和综合利用,村民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洁净的饮用水,吃到放心的粮食、蔬菜。

(三)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3月)。镇里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各村街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创建规划,落实创建措施,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2、组织实施阶段(4月-**月)。各村街按照方案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3、调度督导阶段(7月-8月)。镇里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创建点的情况进行半年检查,肯定成绩,找准差距,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分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4、考评表彰阶段(**月)。镇里对各村街的创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纳入千分制考核,对成绩突出的村街进行表彰奖励。

(四)保障措施。

l、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镇文明办负责整个创选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导、调查研究、经验推广工作。要继续实行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包村负责制,分解落实创建任务,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2、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继续按照以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出一点、政府财政奖补结合拿一点、有关部门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的原则,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3、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要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目的和重大意义,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投身创建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代表的带头作用,真正把村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创建合力。

4、完善机制,巩固成果。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创建同巩固并重,建设同管理并重。把创建活动同农村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巩固农村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道德建设、文化活动等创建成果的长效管理制度,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改造一项、保持一项。

健康学校建设方案

1、认真学习《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及关于健康教育的见容,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重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2、认真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以大纲为指导,以计划为中心,以备课为前提,以上课为抓手,各年级认真开足健康教育课,认真严格执行小学教学课程计划。

3、认真钻研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到既备课,又备人。

4、重视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基本的营养平衡以及体育锻炼的运动和饮食卫生,学习常见病的预防。能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利用板报、广播等平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四)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年级。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2、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3、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年级。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5、了解市容环境卫生不仅影响广州市的形象,而且影响全市人民的健康,懂得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6、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卫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一、指导思想。

以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工作重点。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学会沟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培养学校、家庭、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工作计划。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班主任和团委、及政治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理论知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4、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每学期组织实施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7、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结合小学学生的青春期成长、考试焦虑、师生之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误解等课题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教案。

示范村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美好乡村和新农村示范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挖掘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建设一批“宜居、宜游”的美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生态建设。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典型示范,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建设美好乡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着力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乡村。

三、主要任务。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规划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

(一)规划建设。

1、完善村庄规划体系。结合全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特色的全镇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科学确定生产、生活、服务各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标准与要求,重点做好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编制,打造精品村、示范带。严格规划管理和前置设计,确保规划的刚性执行。

2、加快中心镇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新老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镇管理能力,完善功能配套,引导农村人口到中心集镇落户,提高集镇对人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鼓励小村向大村集聚,建设综合配套及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的中心村庄,农村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3、打造特色品牌。充分挖掘霞乡村红豆杉、胡乐村老街、鸿门村徽文化等示范点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的思路,发展旅游、文化等产业,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改水、改厕、改路、改圈”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达到“五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和环境美化。

(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按照达到“三有”、“四分”、“七无”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以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逐步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采取市级财政投入为主、镇配套为辅相结合的投入方式,严格落实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在胡乐老集镇、鸿门新集镇、霞乡自然村、一万岭自然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到20xx年年底,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点、线、面整治全覆盖。

提高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严格管控乡村规划和农村建房。探索建立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理事会(志愿者)管理队伍,动员村民参与环境保洁、文体设施、卫生服务中心等村内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实现村内事务的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三)产业发展。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型农村、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配套化、农业服务社会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利用方式由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千亩山核桃林、阳日山古村落等资源,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特色定位,加快形成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带。

3、加强农民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重点开展适用技术培训,使受训农民掌握种养殖适用技术,提升培训实效。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领路人。

(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

1、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功能,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村科学技术宣传普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文化活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合理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做好敬老院改扩建工作。

3、开展“两型家庭”创建。围绕“生态、节约、惠民”的主题,开展“两型家庭”创建活动。将“两型家庭”创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与“两型村镇”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积极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两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增强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大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引导农民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基层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规民约等基层自治制度,让农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完善村民理事会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农民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建设。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党委政府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大办公室主任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出台具体措施,切实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整治、公路、水利等方面资金,集中投入美好乡村建设。拓宽投资渠道,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与项目开发。广泛发动群众,用足用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美好乡村建设。

3、严格考核奖惩。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各村根据任务分解情况,完成年度美好乡村建设任务的,在目标管理考核中获得规定的加分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