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工作汇报材料(精选20篇)

司法局工作汇报材料(精选20篇)

ID:7782202

时间:2023-12-25 00:23:12

上传者:纸韵

写工作汇报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激发工作动力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xx年,我市司法局学践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紧紧围绕“平安”、“法治”建设,以服务“两个率先”为总任务,以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总目标,以实现“八大争先目标”为总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工作,奋发有为,团结拼搏,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全市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纠纷3397件,调处成功3288件,成功率97%;预防民转刑案件34起319人;调处各类非正常死亡69起;劝阻群体性上访46起840人。全市共接收矫正对象189人,解除矫正158人,执行收监2人,社区矫正对象在册人数306人;刑满释放人员204人、解除劳教人员18人、安置人员221人、帮教人员222人。

全市律师事务所共办结各类案件2294件,业务创收3523万元。市公证处办结各类公证5068件,业务创收288万元。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共办结各类案件640件,业务创收305万元。市法律援助中心批准指派承办法律援助案件316件,“12348”接待来电来访1970人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重点、求实效,扎实推进法宣教。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五五”普法工作。1、抓好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完善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原则,把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融入治安管理、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将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主管部门和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团体中,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确定每年6月为“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月”,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外来人口学法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三是利用媒体专题宣传,开展与外来人员生产、生活文秘杂烩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宣传,提高外来人口的法律素质。四是现场法律咨询。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于6月1日上午在全市城乡举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大型集中宣传咨询活动。五是“法律五进”集中行动。在全市各镇(场)、部门重点选择十个社区(居委会)、十个建筑工地、十个专业市场、十个农民工集宿区、十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以法制讲座、法制展览、法律咨询、板报联展、法制实践等形式为主的“法律五进”集中行动。六是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在全市成立七个代表队,以《劳动合同法》为主要内容,通过笔答、抢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现场法律知识竞赛。七是评选十佳新市民学法标兵,树立外来人员学法用法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养成外来人口自觉学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八是标语横幅宣传。在全市城镇各主要路口、街道等设立宣传www.横幅,营造外来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氛围。2、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开展第三届青少年“暑期学法欢乐营”系列活动。开展法制实践半日活动,举办“法治与和谐”市少儿书法比赛,组织“与法同行”市中小学生电脑小报制作比赛,举办“小小公民来学法”有奖电视竞答活动。二是召开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暨法制副校长培训。全市96所中小学和14所新市民子弟学校的分管德育教育的副校长和兼职法制副校长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五五”普法以来我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邀请苏州大学法学院张鹏副教授作题为“纠正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安全、法律助我成长”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专题辅导。参观了义庄小学科普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和第三届“暑期学法欢乐营”获奖作品展。三是对全市xx年度新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授牌。义庄小学、阳光学校分别建成以科普法律知识、交通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实践基地,通过形象直观、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的实践基地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理念,营造法治文化氛围。1、加强媒体宣传。3月10日,在市电视台方塔演播厅举行“与法同行”——《法在身边》电视栏目开播五周年文艺专场,以电视媒体宣传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服务。xx年,市电视台《法在身边》栏目播出52期,市电台《18空中普法广场》栏目播出10期,两大法制栏目深受群众欢迎,为全市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2、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月活动。一是举行法制文艺精品展演暨“法治文化宣传月”开幕式。由全市法制文艺调演产生的优秀节目公开展演,并对本年度法制文艺调演节目进行颁奖,着力传播法治文化,倡导法治文明,扩大“五五”普法的社会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开展“法治·文明·和谐”美术、书法、摄影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美书摄作品,以宣传xx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主,围绕一个法律观点、法律事件、法制人物进行创作,共收到196件作品,并邀请专家,进行评比,获奖作品进行展出。三是抓好一个“法治文化示范村”试点。古里镇小康村作为法治文化示范村试点,以“十有十无”为创建标准,精心培育,并将通过召开“法治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全市各镇推开。四是开展法制文艺调演活动。五是举办“与法同行”市中小学生电脑小报展。获奖作品在法制长廊中展出,反映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实践,增强青少年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建设载体,打造法制宣传教育品牌。我们探索新思路,拓宽新领域,在沙家浜风景区纪念馆老馆筹建市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中心面积xx平方米,投入200万元,设有序厅、法治进程厅、法在身边、交通生命线、法制博览、碧水琴川、法治文化、尾厅、影视报告厅等,主要采用声、光、电、自动感应等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并辅助以实物、展版等,中心以崭新的形式,提高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我市的“五五”普法工作得到省、苏州市中期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夯基础,强基层,维护稳定作贡献。

1、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不断拓展,专业、行业调委会建设取得新成绩。市、镇、村、组四级网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有50个专业市场调委会。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社会第三方参与调处医患纠纷,维护了医院正常秩序,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各镇、场依托调处服务中心建立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环境保护、工资福利、土地流转等五个应急调解小组,专门调处社会热点和难点纠纷。依托江苏苏州少平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全省首家专门调处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的市少平调解事务所。

2、规范调解,依法调解,人民调解公信力得到新提高。在巩固规范化调委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主要抓好了规范调解,依法调解,着重强调了调解程序,调解范围、原则、效力及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年初制定了庭式调解的考核要求及达标比例,制作了500张人民调解员上岗工作证,要求调解员在调解时亮明身份,公开调解。在调解协议的制作上力求四准确,一是协议格式准确,一律采用司法部规定的统一格式;二是当事人主体准确,防止出现缺漏当事人或当事人出错现象;三是协议规定的内容准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清楚明白,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四是体现自愿接受,盖章准确。通过抓庭式调解,抓人民调解案卷规范、抓调解协议书制作,规范调解、依法调解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市432件人民调解卷宗出错率控制在3以内。

3、大调解机制日益完善,对接渠道拓展,在平安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建立了市、镇两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镇两级调处服务中心,出台了两级调处服务中心的工作制度,充实了调处服务中心的成员单位,两级调处服务中心聘用了23名专职调解员,调处服务中心正常运作。9月份,政法委牵头进行了大调解工作检查,受到肯定。在下半年开展全市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中,调处服务中心为每名领导干部指派1-2名律师,全程参与接访活动,为领导干部提供法律上的参谋,据统计,自大接访活动开始以来,共有50多名律师参与接访活动43人次。在检调、诉调对接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开展了访调、公调对接,并根据上级要求在人民法院附设人民调解工作室进展顺利。

4、排查分析形成制度,预防预警工作到位,人民调解取得新成果。各镇场每月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组织辖区内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特别是对纠纷苗子和重点对象、有群体性矛盾倾向的纠纷进行有目的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归类,形成a、b、c模式,并将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上报。局每月编写社会矛盾纠纷分析报告,提供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使他们掌握社情民意,正确决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纠纷性质、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类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纠纷扩大。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纠纷、疑难的矛盾纠纷及时预警、预案,明确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包案,保证纠纷得到有效掌控和化解,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由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后交给相关分管领导办理,各镇的应急处理调处小组在调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保护等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5、立足本职,发挥职能,司法所建设取得新成绩。在实现省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满堂红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借大调解建设的东风,司法所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支塘、梅李司法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办公场所、办公面积有了极大改善。同时,大力提高基层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今年以来开展了“十佳调解能手”评选活动和“争当排头兵能力大比拼”活动,从调处能力、业务实务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检阅司法行政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系列活动极大提高了司法行政人员业务水平。我们通过深入基层,加强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渠道,全面推进司法所建设。一年来,有一个司法所被评为苏州市优秀司法所,2名所长受到上级嘉奖,尚湖镇司法所被推荐为市“双十佳单位”。

三、抓监管,创特色,矫正安帮上台阶。

(一)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奥运期间的社会稳定。今年正值奥运年,我们一是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走访排查工作。二是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奥运期间矫正对象的思想稳定。各镇将开展法制教育作为稳定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提高他们法纪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尚湖镇、梅李镇、辛庄镇司法所利用集中教育,组织辖区内矫正对象进行《刑法》、《交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管理制度的学习教育;古里镇组织以“形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培训;沙家浜镇、尚湖镇司法所对重点对象,以组织观看警示录像片的形式,对本镇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警示教育;董浜镇司法所向该镇的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发出了《遵纪守法维护形象为奥运增辉》的倡议书,要求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努力维护社会文明、和谐与稳定,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三是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对重点矫正对象监控力度。奥运期间,市、镇两级矫正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值班制度,值班人员、社区矫正联络员手机等通信工具保持开机状态,随呼随到,在奥运期间全市未发生一起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违法犯罪现象。

(二)建立移动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管理。在去年底投资50多万元建成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制订下发了《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机使用规则》,对移动平台管理系统定位机的领取、使用、费用、保管等方面做出的具体管理规定,规范了各镇司法所对定位机的使用。在3月中旬组织举办了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移动平台操作培训,对各镇司法所所长、内勤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辅导,与会人员还观摩了虞山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的操作演示。平时我们加强对各镇使用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管理系统情况检查和指导,督促各镇及时输入人员基本信息,规范操作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在区域监管的作用。通过近一年的运作,信息平台为我市的社区矫正工作在人员信息、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升了一个档次。目前我们共下发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定位机187台,开通使用定位机171台,人员信息输入287人。

(三)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有效的社区矫正工作方法。一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筹建心理矫正服务站。今年8月我局筹措资金20余万,筹建我市首家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服务站,把行为矫正与心理矫正结合起来,创出一条多措并举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二是在梅李、古里、海虞等镇试行了矫正对象公益劳动保证金制度,确保矫正工作的严肃性。

全市大部分矫正对象经过矫正能痛改前非,积极工作,思想觉悟也有很大提高,无重新犯罪。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矫正对象慷慨解囊,纷纷献出他们的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矫正对象共捐款现金151090元、230件衣服。虞山镇兴福管理区矫正对象黄华以公司名义捐了78900元,范建平个人捐了23000元,梅李矫正对象吴金岳个人向民政捐款xx0元。

(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排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对xx年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及-xx年回归社会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排查的通知》(苏安帮xx2号)精神,市镇两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密组织,分步实施,逐个排查,及时组织各镇司法所开展对xx年回归社会刑释解教人员及-xx年回归社会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的一次全面排查工作。各镇落实专人负责排查,新港镇安置帮教工作站积极做好排查工作,强化帮教措施,坚持“一帮一”、“一带一”的管理模式,实行重点对象、重点帮教,耐心做好重点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五)开展延伸帮教工作,以亲情感化在押犯人。中秋前夕,我们组织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及各镇司法所长一行23人,赴丁山、溧阳监狱对正在服刑的85名籍犯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帮教团领导向在押犯介绍了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向他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在帮教之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85名在押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由我们十个镇司法所普遍走访了一次,其中我们将情况比较特殊的六个家庭,以记实的手法拍摄了下来,帮教时我们播放了所拍摄的专题片《亲人的祈盼》,感动了在场的服刑人员,许多人掉下了悔罪的眼泪。

四、抓教育,重规范,法律服务树形象。

(一)强化教育,提高职业素质。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各律师事务所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及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职责,严格执行“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的讨论报告制度,全力做好律师参与“大接访”等维护稳定的各项法律服务工作,切实把“维稳”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2、加强执业纪律教育,进一步规范律师与法官关系,今年,我们又会同市法院刑庭召开了“法官心目中的辩护律师”座谈会;与市法院纪检部门联合召开了执行“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暂行规定”回头看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各自执行“规定”5个月以来的情况,并对今后双方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形成了共识。

3、加强“律师法”学习贯彻,要求各所制订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律师学习。华元民信所、少平所、世纪天合所等单位专门制订新“律师法”学习计划,并有步骤地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和知识测试。华元民信所党支部还向全市党员律师发出倡议:党员律师带头认真学习《律师法》、坚决贯彻执行《律师法》,以自己恪守《律师法》的实际行动为全体律师起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律师素质,树立我市律师良好执业形象。在各所组织学习讨论的基础上,7月份,市律协专门组织全市执业律师、实习律师进行了律师法知识考试,取得了良好成绩。

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市政法委和公、检、法等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召开了贯彻执行“律师法”座谈会,各所主任分别交流了学习体会,提出了新法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公、检、法等部门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和要求同律师们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衔接。

4、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我们在抓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还抓好了专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一是对每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业务测试,考核他们从首次接待当事人至案件代理结束各环节的实务操作及结案归档的相关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流程管理,促进了办案的规范化;二是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参加“劳动法业务知识培训”;三是组织“劳动争议仲裁代理工作座谈会”,与劳动仲裁委加强沟通与交流,切实提高法律服务人员对新劳动法相关业务知识和办案技巧的了解和掌握。

(二)强化管理,促进规范执业。

一是规范参与劳动仲裁管理。我们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订了《关于规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律师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执业管理。

二是规范公证质量管理。开展公证质量建设,加强每季度的公证案卷检查,认真落实省公证质量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公证质量意识,严格依法办证。

三是规范法律服务网站管理。出台《关于设立法律服务网站(网页)的暂行规定》下发到各法律服务单位,要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以网站(网页)为载体进行业务推广的,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坚持真实、严谨、适度的原则,加强了律师执业推广管理。

四是规范参与群敏案件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群体性、敏感性案件的工作机制,强化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和请示报告制度,做到了情况掌握准确、信息反应灵敏、请示报告及时、监督指导有力。牢固树立了法律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

五是规范律师信用体系管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市律师队伍中大力倡导律师诚信服务,建立完善了律师诚信档案,并对律师信用信息建立了网上公示制度,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行政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了律师投诉查处制度,强化诚信执业理念,提高规范执业水平。

(三)强化公益,增强爱心意识。

1、倡议党员律师义务法律援助。

市律协与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向全体党员律师倡议:每人每年无偿承办2件法律援助案件,将办案补贴分别捐给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所在的党支部。此倡议得到了全体党员律师的响应,共有23名党员律师义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2、组织法律工作者赈灾捐款。

汶川大地震后,市律协和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积极行动,向全市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发出倡议,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共募集捐款59000多元。党员律师还积极缴纳特殊党费16000元,为向四川灾区人民献爱心。少平所时雪峰律师还自愿参加我市第二批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志愿者,到四川绵竹灾区,帮助运送、分发救灾物资,了解灾区医院、学校援建情况,慰问救灾官兵。

(四)强化监督,加强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法律服务行风监督,由律协牵头各律师事务所组织召开行风监督会议,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汇总了“十个缺乏、十个努力”下发到各所,要求对照排查,积极整改。

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督。针对近年我市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法律服务情况,如公民代理、异地法律服务、违规风险代理等现象,我们分别进行了调研,对社会上存在的公民代理情况向市委政法委进行了汇报,与市法院建立了沟通机制;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订了《关于规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的若干规定》,禁止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劳动争议案件风险代理;对安徽寿县法律工作者李传提在菱塘北路5号设点进行违法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寿县司法局对李传提违法执业行为进行了教育,取缔了其在我市设立的“农民工法律维权站”。

五、抓作风,重督查,队伍形象展新姿。

(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到位。提出三个结合的要求,成立局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全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章可循地开展活动。二是精心组织,学习培训到位。以切实为基层办实事,提升业务和增强干部队伍素质为宗旨,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邀请市理工学院的教授为全体干部进行xx大精神的辅导,组织学习全国、全省、苏州市和市政法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组织观看《颜色革命警示录》。在活动中,局领导发挥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注重参与的广泛性,不断扩大学习教育面。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人事法律法规培训,计算机保密知识的培训等各类培训学习。三是积极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到位。坚持全面查摆与重点查摆相结合,开门纳谏和自查自纠相结合,单位查摆和个人自检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对外广开言路,向全市各党政机关部门、各镇、社区发放征求意见表达式68份,收回反馈意见39份。对内开展自查互查,组织全体人员围绕实现市委提出的“三破三求”的目标,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查找问题、查找根源、查找突破口”的自查互查讨论活动。通过自查互查讨论活动,全体人员从深层次发现了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加强督查考核。

年初出台局加强作风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成立作风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和督查组,提出机关作风要与效能建设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与司法行政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结合,与开展“双十佳”竞赛活动结合,与“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活动结合。进一步强化、深化、细化局机关督查工作,依据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进行严格考核。局督查组向基层司法所发放征求意见函,征求局机关各科室对基层的服务、指导、勤政、廉洁等方面的意见,并要求各基层司法所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实施半年度考核,兑现奖惩。

(三)开展干部轮岗交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廉洁从政、纪律严明、热忱为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共有8名干部参加了轮岗交流,其中5名干部得到了提升。

(四)着力加强党建工作。

党总支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一是组织机关党员党日活动。6月28日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参观杭州湾跨海大桥。二是组织老干部党日活动。6月16日组织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参观苏通大桥。三是组织清和坊社区老党员党日活动。与结对清和坊社区联合开展党日活动,6月14日组织社区百名退休老党员参加“百万市民看大桥”活动,参观苏通大桥。四是向全体律师党员发出倡议。六月一日起新修订的《律师法》正式实施,根据华元民信律师党支部的提议,我们党总支向全体律师党员发出带头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律师法》的倡议。五是组织全体党员过政治生日。向全体党员发放生日贺卡,对局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进行了上门慰问。六是慰问清和坊社区贫困老党员。对清和坊社区生活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并送上慰问品。七是组织党员参加上级组织的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获得二等奖。

(五)开展廉政主题教育。

在局机关开展了“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工作。召开了动员会,对全体干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参与排查廉政风险,增强自觉防范廉政风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求全体科室和干部围绕工作态度认真查找思想道德风险,围绕部门管理认真查找制度机制风险,围绕工作岗位认真查找权力职责风险。共排查出6个风险点并对现有的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

xx年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对照基层部门和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不足。比如,全系统争先创优的意识还不够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还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及考核奖惩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提高和改进。

司法局局长汇报发言材料

2022年上半年建昌县司法局在市司法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全面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转作风,抓落实。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坚持把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作为工作主线,紧扣“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活动安排,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从严从细从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通过推出“定制式”律师服务、“全时通”公证服务、“点援制”法援服务、“订单式”法治宣传、“自选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实现了面向企业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的规范性、标准化、系列化。按照“政治建局、业务兴局、管理强局”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开展。

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安排。

2022年7月21日、7月22日,市县两级分别召开了护航党的二十大百日攻坚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会议、护航党的二十大百日攻坚和全县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为落实好市委、县委有关会议精神切实发挥司法系统统政机关作用,增强风险意识,严密工作措施,筑牢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实屏障,圆满完成安保维稳任务,做到“六个严防发生、三个确保”,以“转作风、抓落实”的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建昌县司法局护航党的二十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专项行动自2022年7月下旬开始至党的二十大闭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7月22日-7月31日)。

认真研究分析当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纠纷现状,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找准突破点,进行有效的动员部署。

(二)排查建档阶段(8月1日-8月30日)。

结合业已经开展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整顿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优化法治环境专项行动和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督查活动不间断地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重点人群大排查,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市场存在问题大排查,要将排查出的问题梳理归类、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到排查有台账,化解有档案,整改有结果,整顿有实效。

(三)化解整治阶段(9月1日-10月30日)。

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工作方式,运用各种载体,多层次、宽领域地深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管控、法律服务市场整顿和法律宣传行动,边排查,边化解,边整改。充分发挥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的骨干作用,深化基层、深入群众,有效化解和管控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对有可能激化或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群体性事件和信访案件的矛盾纠纷,要在做好稳控的基础上,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配合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对调解不成的,要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裁决、诉讼等合法渠道解决。

(四)。

总结。

验收阶段(2022年11月1日-党的二十大闭幕)。

对本乡(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

一是司法所人员、专职调解员会同村屯网格员进行全面细致、

地毯式、拉网式的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

二是排查的目的就是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调处化解,本着调早、调小、调了原则,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对于能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必须限时化解,对于不能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要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同时做好稳控疏导工作,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四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司法所每周要对所有的矛盾纠纷做好分析研判分类并及时分流处理,做好工作调度指导。

五是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调委会、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作用,全面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六是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规范调解卷宗,并及时归档,做到一案一销号。

七是司法所要及时指导村级调委会的矛盾纠纷#查化解工作,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调解纠纷能力,打造一支过原的调解员队伍。

八是加强“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通过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将其打造成矛盾纠纷调处点、社情民意汇豪点、公共法律服务点、干群关系联系点、文明风尚传播点,灵好晟务群众。同时加强个人调解室建设,充分发挥专职调解员作用,打造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个人调解工作品岸。

九是健全完善“以案定补”制度。

(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方面。

一是做好准确分类管理工作。各乡镇司法所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分析研判,根据其犯罪类型、特点、年龄、现实表现、恳怎动态等各方面因素,做到精准分类、台账管理,同时有针对性地傥好教有帮扶、心理疏导和应急心理千预工作,帮助他们打消铤而走险的念头,对有极端暴力倾向和高危犯罪风险的人员,及时向政法委员,公安派出所及有关部门通报,做好稳控工作,力争傥到不脱管、不漏管,使他们思想认识彻底转化,预防其重新犯罪,减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二是加强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按照《社区矫正法》、《辽宁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落实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监管、解除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各司法所采鼠入户走访与社区桥正监备人信息反愤相结合、集中款育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掌握娇正对家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等信息,及时发现并排除娇正对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通过电子定位设备,微信位置共享等方式掌握娇正对家的位置信息,严防越界以及脱管漏管现家发生。帮助矫正对家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达到“怎前芯后、治病放人”,防止犯罪的再次发生。

三是加强对重点人群服冬管理力度。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标正对家、灭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问题青少年等群体或具有生活失意、心恋失衡、行为失常、投资失败、性格弧僻、行为信式、报复倾向等特征人员,依法开展社会危险性评估领判,及时纳入原务管理视线。加医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领逐一落实跟踪素扶指蕊。要强化对易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的群体特征分析,菩实页警通报、领防稳控、核查处置楷施,对具有现实危害性的重点人员,实行“专人专案专班”水理、有针对性傥好普法宣传、心理疏导等危机干预应对处置工作、坚持以“人”促防。各乡镇司法所充分发挥基层职能部门作用、利用社区(村)小组干部、网格员,实施网格化管理。除对重点人口“五类(政嫌、刑嫌、铤而走险、刑满释放、吸毒)二十种人员”排查外,要把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薪资债务纠纷等进行重点排查,对对因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心理失衡、精神失常、关系失和、情绪失控等,六失”人员,涉稳涉诉个人及群体,纳入摸排对象,将出租房屋和三级消防列管纳入重点排查对象。

(三)法律宣传教育方面。

一是高起点、多触角建立机制、设计载体,组织开展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司法局充分履行县委法建办工作职责,全面系统地规范指导乡镇、县直相关单位开展命案防范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明确乡镇、县直各单位的普法任务和普法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部门明确分工、上下通力协作的普法大格局,为有效地推进命案防范法治宣传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实际需要,组织开展针对性、实效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根据《建昌县命案防控专项整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公安、民政、妇联相关部门普法任务和普法责任;为预防在校学生因校园欺凌事件、早恋感情问题引发恶性案件,司法所联合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发挥法制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四落实”工作。

三是指导制定计划、对应销号督查,确保命案防控法治宣传工作取得实效。法宣等相关股室将深入乡镇、县直单位,指导各单位针对本行业、本地区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命案防控法治宣传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普法任务、具体措施和完成时效,同时检查核对普法落实情况,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销号,未按期完成的计划工作,责令限期完成。

四是整合优势资源、针对重点人群,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作用。针对刑满释放、矛盾纠纷当事人、社矫对象等重点人群,采用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排查矛盾线索和法治宣传教育“两个相结合”方式,以“面对面”“点对点”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四)法律服务市场秩序整顿方面。

一是充分协调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市场局、信访办等相。

关部门全面掌握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从业状况,对不手段获取案源、收费不公开不透明、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采取欺骗手段牟取利益、法律服务行业监管不严格、规范不到位等问题,依法及时整顿,对打着法律服务幌子行欺骗谋利知识的人员严厉打击,对屡屋出现问题的服务机构停业整顿。

二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管,提高法律服务水平;进。

一步规范法律服务行为,查办违法违规执业案件;进一步健全法律服务行业准入标准,强化源头洽理;进一步健全执法工作机制,完善法律服务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市场规则,促进公开、透明和可信赖;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培塑法律服务工作者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提升行业自律能力和水平,使法律服务市场首先成为模范遵守法律的据点和先锋。

三、

评理说事点建设及开展工作情况。

(一)根据省、市关于全面加强“说事点”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说事点”在“民生实事”中的重要作用,按照“说事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七项标准要求,我县共建成276个“村民评理说事点”和15个“居民评理说事点”,建成率达到100%,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并正常开展工作。通过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将其打造成矛盾纠纷调处点、社情民意汇聚点、公共法律服务点、干群关系联络点、文明风尚传播点,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获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通过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评理说事队伍。

(二)全县291个“说事点”都统一配齐调解员、信息员,做到每周到村(社区)走访一次,收集问题线索和重点人思想动态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矛盾纠纷,对于形成矛盾的双方当事人,调解员能调解解决的就地解决,并做好调解记录,对不能调解解决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问题,及时上报村居调委会和司法所,由乡镇党委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做到及时处理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达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利用“说事点”,通过微信群、宣传单、宣传条幅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法律知识,结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向广大群众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安处罚》60问、《刑法》60问等相关法律知识,使“说事点”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公共法律服务点和文明风尚传播点,使“说事点”得到人民的认可。

(三)加强督导检查。

县司法局成立专门组织,加强对“说事点”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以经验指导、靠典型引路,不断推动“说事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委、市政府“市直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早计划、早安排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功夫在村民法制宣传上做文章驻点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彭家岭村位于石花镇西部,紧邻石花镇,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372户,1280人。现有土地8534亩,其中旱地面积1071亩,水田面积506亩,山地面积5434亩,水面面积40亩,其它土地面积229亩(菜园、宅基地等)。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劳务输出,度村民人均收入4100余元,比上年度增加300元。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仅有一个砖窑厂和一个养殖场,每年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砖窑厂和养殖场承包款,约2.5万余元。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副局长周杰同志带领工作队人员坚持每月到驻点村住一周进行调研,书写调研报告2篇,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新农村建设规划,具体参与项目建设,一年来走访农户372户,为群众排忧解难26件,培养发展新党员1人,提供有效工作信息7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17人次,办高效农业示范园面积200亩,帮助改善基础设施2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3处,修建石子路面3公里,建文化活动场所1个,修水井20口,建沼气池4个,解决饮水困难179户,筹集资金8万余元,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了改造。促进了驻点村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发挥工作队主导作用。年初,市司法局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局长黄秀强同志担任组长,明确副局长周杰同志担任工作队队长主抓该项工作,在局里挑选了两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工作队成员,为我局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工作队和村里4名村干部分包到村民小组,对主要工作明确到人。黄秀强局长先后6次深入彭家岭村进行调研和指导,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召开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现场办公。并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局、村共同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帮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树立信心。同时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外墙粉刷、地面硬化、环境整治、村办公楼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迅速扎实推进。

二是加大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举全体村民的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要号召村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如果没有村民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因此,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深入各村民小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灵活采取召开动员会议,发放宣传单,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不断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组组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统一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样建”的问题上,其态度往往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村民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学的榜样,我局工作队考虑到户与户之间的情况不同,指导村两委先发展一批示范户,通过示范引路顺利推进整个工作,以筛选出来的农户为突破点,进行了重点建设,比如我们协调市水利局、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对村里的水产、畜牧、苗圃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组织他们观看外地的成功经验录像片,发展成示范户,以此来带动全村农户参与学习乃至主动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农民代表、村干部到镇内和县内的示范村参观学习,一方面让其切身感受示范村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把示范户建设的经验做法一五一十地教给农民。

四是加大帮扶,推动新农村建设早出成效。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市司法局党组主动念好“服务经”。一方面,结合我们工作的职能,积极开展了“送法进村”及走进农家、走下田坝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展出宣传图片20幅,张贴宣传标语25条,悬挂宣传横幅3条,向村文化活动中心赠送法律书籍100余册,为村农民上法制课1次,全村受教育人数达1200余人次。另一方面从资金上予以支持,我们在局金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2万元对村办公楼进行了改造,拿出1.5万元为村委会购置了办公桌椅。此外,还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1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了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三、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

经过一年的努力,彭家岭村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感到,该村目前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建设新农村,村集体经济是基础。彭家岭村基本上属于农业村,由于受土地资源(山多耕地少)、土质结构(严重碱性土壤)的制约,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据调查,该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仅为2.5万余元。除一个砖窑厂和一个养殖场承包给个人外,几乎谈不上有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

(二)基础设施落后。由于集体经济差、底子薄,村内公益事业几乎没有,尽管这几年时有一些投入,但村内主干道至今仍有5公里没有硬化,村委会办公楼改造后,上级要求的党员、治安、计划生育、民兵等阵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泵站维修经费得不到落实。村提水泵站始建于80年代末期,承担村500余亩水田的浇灌任务。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管道和提水泵机已老化,每年水稻播种季节,都要进行检修,方能提水,据统计,近几年的检修费用,每年均需2万余元。为了解决这笔经费,村委会也进行过多次研究,曾希望通过个人承包经营来转移该项负担,但由于管道、泵机老化严重,至今无人问津,只能靠村委会借贷维持。

(四)村民法律法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彭家岭村青壮人员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的村民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即使外出务工的青状年,对法律法规知识也了解甚少,遇到涉法问题不知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对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我们将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运用去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将把村干部和村民思想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让全体村干部和村民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具体体现;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们将采取各种形式、方法,切实引导村干部和村民立足本村实际创业发展,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外出的家人不一定都能赚到钱,在家只要依托石花镇,经营得好照样能够赚大钱的道理。而且工作队计划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动员外出务工的能人回家创业,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建美好家园。

(二)因地制宜,促进村民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们将结合彭家岭村的现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引导村民增强种田种地就是种钱的效益意识,改变以往“种田糊口”的传统思想。引导村民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效益低的粮食作物调整为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大力开发具有潜力的荒山,动员本村一些有经济基础的能人承包荒山,发展山地经济。同时,与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协调,邀请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地为村民传授种植、养殖知识和技能,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用足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彭家岭村的5公里道路硬化和村提水泵站维修经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两件事。我们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主动地与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协调,以国家扶持政策为主、村民自愿捐款为辅、村委会筹措资金补缺的工作思路,争取在为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依法办事意识。我们计划今年在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司法局的自身优势,结合我们的本职工作,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结合村民委员会选举、征兵工作、婚姻家庭等,广泛进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兵役法》、《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推动和促进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民的矛盾化解和社会稳定。依法为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困户、残疾人、现役军人家属等困难村民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援助,促使村民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一年来,我局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市直机关相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必须把我局新农村建设在度推向新的高潮,全面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开创我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附:1、市直工作队驻点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2、市直工作队情况统计表。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落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硬任务”,强化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和保障民生,加强平安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推进法治化统领发展、信息化牵引发展、一体化集成发展、社会化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争先进位,为我市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坚持以法治为统领,着力提升监狱工作水平。

1、贯彻“法治统领、安全为先、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监狱工作理念,完善“一个党委、两个法人”新型监狱运行管理体制,推进监狱规范管理常态化,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2、牢固树立监管安全首位意识,进一步完善五项机制和四道防线,全面推行民警首问责任制。加强狱情分析研判和狱内侦查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现场管理,狠抓制度落实。

3、建立完善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应急防暴队伍为支撑的监狱警务模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4、扎实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完善“511”模式,建立质量评估、行为矫治、循证矫正和个别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改造体系。

5、加强出监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进监帮教活动。探索罪犯保障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有效途径,争取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范围有实质性进展,打造“科学化引领、专业化保障、信息化支撑、社会化协同、制度化推进”教育改造特色。

6、完善执法管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体系,规范执法流程和标准。建立刑罚执行协调机制,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加大暂予监外执行力度。

7、落实重点罪犯管控措施,依法保障罪犯的基本权力。扎实开展推标创建活动,深化标准化监区和会见室文明窗口建设,提升监狱形象。

二、坚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平安建设。

8、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和法治建设纲要,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组织“”普法规划中期督查。

9、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突出菜单式、互动型普法,探索研究式、体验型学法用法新途径,推动法制宣传教育从“普及知识”向“培育思维”、从“活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10、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推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1、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

12、完善法治创建及评估体系,推动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和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13、认真组织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推进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14、实施“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推动基层维稳工作广覆盖、深拓展。

15、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16、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推动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专家库和人才库,鼓励成立以调解员个人或工作特色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工作汇报材料

20xx年,在市纪委和工业新区两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严格按照省推进“三转”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明确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责。上半年,我们围绕“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积极变角色、移重心、树形象,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变角色,促进职能归位。

完善纪检组织机构。今年上半年,为实现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提供组织保障,我们对刚刚整合后的工业新区纪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基层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兼职较多,与日趋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致使一些工作只能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和职能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上半年我们把抓组织建设作为落实职能头等大事,认真谋划、深入调研,争取党工委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和村级监督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区、两园一乡、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各行政村,真正实现监督工作区、乡、村三级联动,为落实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提供了组织保障。

优化机构人员配置。突出办案力量、强化监督力量,将力量向办案一线倾斜。今年,区纪委增加工作人员3名,并对区纪工委职能科室进行了重新调整,充实了办案力量,加大了办案工作领导力度。

归还“责任田”突出主业。针对各基层纪检组织担心权力削弱、利益受损不愿放,担心失去监督抓手不敢放,不知道哪些该放哪些该留不会放等顾虑,我们及时统一认识,厘清职责,坚决把别人的“责任田”还回去,坚决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对有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清理,共清理议事协调机构19个,目前正在与新区两委协调退出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园区纪委(纪工委)书记区垂直部门纪检组长(纪委书记)职责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清理规范基层纪委书记在党委(党组)内部的分工,切实解决其身兼数职的问题,确保他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执纪办案和监督检查上来。

(二)移重心,强化执纪监督。

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我们始终把查办案件摆在突出位置,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上半年,我们克服人员少、案件多、设施不齐全等困难,推行全员办案制,注重办案质量。截止目前,查办案件6件,已办结5件,有3人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有6人受到告诫批评和诫勉谈话。

开展明察暗访。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对严禁公务用车、公款招待,工作作风等情况的明察暗访力度。上半年,组织作风纪律专项检查2次,开展明察暗访4次,发现问题11个,发通报2期,对6人进行了谈话批评。进一步促进了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的落实,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

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上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正风肃纪、还利于民,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督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对照《关于集中开展清还群众利益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正风肃纪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开展了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活动,共清理拖欠群众资金164.1460万元;牵头组织综合办公室对机关办公用房进行了检查,共清腾超标办公用房225.93平方米。上半年,我们还对学校教师违规办班情况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对违规教师给予了全校通报批评、退还所收违规费用的处理。并责成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校加强对在岗教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教师行为。

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上半年,我局先后春季绿化苗木采购、西区路面维修物资采购、循环经济园区道路招标等重大工程招标活动进行了监督,保证投标人公开、公正参与投标活动,较好的发挥了监督作用。

(三)树形象,不断自我完善。

开门纳谏催生作风转变。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开门纳谏。通过基层蹲点、上门走访、个别谈话以及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途径,征求到各方面的意见建议16条。针对群众反映和自查出来的监督不力、执纪不严等突出问题,我们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强化措施和制度保障,并在今后认真践行。

完善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先后规范了信访、案查、审理工作程序,修订完善了纪委监察局5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行为。

加强学习注重素质提高。我们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利用集中学习日,加强对反腐倡廉组织和纪检监察业务的学习,先后集中学习领导重要讲话及法律、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共计16个篇目。通过学习,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特点和规律,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坚定了做好纪检工作的信念,增强了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近几年,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参加的会议多,参加的议事机构多,参加的监督检查多。甚至有的部门和领导认为纪检监察机关有权威,一些难度大的工作让纪检监察机关去牵头,复杂的矛盾让纪检监察机关去化解,棘手的问题让纪检监察机关去处理,习惯于借助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和手段去推动工作、扫清障碍。久而久之,纪检监察机关在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上,不知不觉地适应了这样的工作局面,导致职能泛化、主业弱化,力量分散。在落实“三转”过程中,开发区党工委曾二次听取关于“三转”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清理了协调议事机构和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党工委的主体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但目前看转职能还不到位,还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不好转”的问题。有些领导同志和部门多年借助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工作的依赖思想还没有彻底改变,造成“三转”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工作存在“不好转”的问题。下步我们将加强与党工委班子成员的沟通,进一步解决惯性思维、依赖思想,强化对部门的教育引导和监督检查,促进部门责任落实,真正实现各负其责,职能到位。

2、部门职能不健全,存在“无处转”的问题。多年来,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开发区管委会下放了一定的管理权限,但由于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能不健全,缺乏与上级单位相对应的部门,致使有些工作不能移交出去,依然需要纪委监察局去组织协调。例如:审改办的职能过去由监察局负责,转职能后改为由编办负责,而开发区不具有编制管理职能,也没有这种机构,因此此项工作转不出去,仍由监察局负责。

3、纪检干部素质不高,存在“不会转”的问题。在执纪监督上能力不足,监督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尤其是在对需要全过程监督工作事项中,工作方式、工作方法把握处理的不够好,容易出现在监督中具体参与事务性工作的问题。比如:在工程招投标等监督工作中,由于监督方法把握不好,没有行使对“监督者的监督”,工作中不经意就充当了办事帮手,而没有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下半年,我们将在市纪委和区两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为导向,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明确任务目标,强化硬性措施,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选准教育载体,力求在廉政教育上有新成果。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力求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有新成效。三是严肃惩治腐败,力求在查办案件工作上有新突破。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力求在提高履职水平上有新提升。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一、加大对基层司法所的指导和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司法助理员管理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制度,对司法助理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法律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大对法律事务所的监督与指导。

二、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加强对村居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化解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将分期举办调解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调解业务能力。积极推进交调委建设,进一步完善医调委、旅调委等各专业性调委会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三、切实抓好安置帮教工作。加强衔接管控,建立司法所、单位、社区、家庭与监狱、劳教所的衔接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尽早融入社会。将组织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加强协调,争取解决特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的用地问题。

四、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加强我市和各区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检查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开展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gps定位系统,实现对矫正对象的二十四小时的位置监控和定位跟踪管理。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及矫正对象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和心理辅导,完成社区矫正工作手册和入矫须知的编印工作。

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内部管理机制调研工作。完善案件管理、业务发展、人才培训、质量管理等制度和全市律师、公证员网上信息平台建设,继续组织律师公证员做好法制宣传、涉法涉诉信访协调、开展法制讲座等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在社会管理、人民接访、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做出积极贡献。

六、着力提升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和质量。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困难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努力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援助,逐步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把有关民生事项纳入援助范围,做到应援尽援,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联络站联络员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加快法律援助基金会建设的步伐和进程,推动全市法律援助事业实现新的科学发展。

七、全面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抓好组织建设,培养优秀党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二十条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切实推动窗口单位和法律服务创先争优,扩大司法行政对外宣传,建一流队伍、强一流效能、创一流业绩,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继续做好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筹备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相关职责工作,确保各环节顺利有序进行;积极推进司法业务综合楼项目建设,完善各项施工报建手续及跟踪监测,做到保质保量和安全文明施工,顺利完成司法业务综合楼建设任务。

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阿戛小学是一所乡中心小学,位于阿戛乡的中心,是阿戛乡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域。现有1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38人,1位工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14人,二级教师2人。大专以上学历28人,中师学历9人,学历合格率为100﹪。现有学生730人,女生310人。我校全体教师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勤奋工作,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工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在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的质量上下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深受社会的广泛好评。现就我校的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和执行了教育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我校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我们每学期制定了转化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二次以上,各班班主任耐心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家访人均一次以上,并有记录,通过家访,如:六年级的严王生、刘国义;三年级的王胜冉等同学进步很快。各年级各班的辍学率均为零。

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每期有计划、有具体的工作措施,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我们做到了因材施教,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成立了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在各组辅导老师的辅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舞蹈组的舞蹈分别于xx年和xx年获“水城县红领巾舞蹈大赛”二等奖和一等奖,得到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们学校占地面积528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硬化面积3401平方米,绿化面积916平方米;有普通教室16间,配有相关设备1套;图书室1间,图书藏量5900余册;有阅览室、实验仪器保管室和实验室各一间,配有相关设备各1套,基本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验需要,教师的演示实验率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率均达95%以上;少先队活动室1间,配有仪仗队设备1套;有远教室、微机室各一间,配有相关设备各一套。有符合标准的男女厕所。

走进校园,环境舒适幽静,内设四层教学楼两栋,旗台一个,花池18个,橱窗四个,整个学校形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富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四合院。

我校36位专任教师学历均合格,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7人,中专中师9人,目前许多青年教师正在参加本科学习,有的即将毕业。教师班均2人,每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开班人数以上。

我校图书藏书6000余册,生均图书8册,平时我们加强了图书管理,在师生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促进了师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做到了开放率高、制度严明、管理规范。教学仪器设备根据省级颁发的二类标准配齐,台账清楚,账物相符,总价值14000余元。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能充分运用现有仪器设备,做到实验开出率﹑仪器使用率均达到了95﹪以上,且各类媒体教学有详细记载,借用设备手续齐全。

我校办学经费情况较好,年均教育事业费逐年有所增长,校外没有向学校摊派费用的现象,没有发生由学校承担或向学生收取应由财政拨款的经费现象。

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搞好学校工作,必须有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我校制定了《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和《学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从而使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平稳办学。

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好,都能以身作则,勇于探索,积极改革,带头实干,民主管理,勇挑重担。每个成员都担任了高年级课程,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校长经过岗位培训,已发合格证书,能认真抓管理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个教职工,能深钻业务,重视积累和总结办学经验,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合理,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办事效率高,做到廉洁奉公。党员、干部均无违纪现象。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以上汇报的不妥之处,敬请批评和指导。谢谢﹗。

工作汇报材料

20xx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本人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理思路,传导压力。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的基础,落实镇村班子分工负责制、民主集中制、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工作决策集体研究,形成了镇村两级周一例会总结、分析、研判、安排党建及各项重点工作的良好运行体制。约谈支部负责人11人次,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第一责任有效履行,镇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2、解难题,服务群众。把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的关键,带领党员干部完成投资9800万元,实施集镇树沟整修、地下管网延伸等工程,面貌显著改观。配合和组织实施玉布路铺筑、渠道衬砌等工程项目,行路难、洪水冲刷耕地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狠抓难题破解,先后解决北滩村铁路北15户群众吃不上自来水等民生难题19件。

3、依载体,助推发展。在党员中广泛开展“评星晋级五带头”活动,引导党员广泛参与产业培育、公益建设等工作。严格标准,发展党员12名。在党员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种草养畜规模显著扩大,高效产业稳步推进,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开展以“躬行群众路线,助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39场次,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4、抓规范,完善机制。出台《镇村干部包村驻组例会制度》,干部捆绑搭配,围绕落实产业任务、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每两月召开1次村民小组会,变“群众上来”为“干部下去”,锻炼了干部,密切了干群关系。出台《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确保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等17项制度,规范了工作运行。定期查作风,严格抓纪律,处理党员干部6人,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5、夯基础,强化保障。坚持以活动阵地建设为抓手,完成投资550万元,新建集社区办公、文化展示、电子阅览于一体的三道沟文化大院,新建村级文化中心1处、村级卫生室2个,组级文化室9个,高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各2个,标准化建设道德讲堂5处,党员和群众活动阵地条件进一步改善。

1、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加强基层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投入精力不足,领导指导不到位。如,抓产业任务和项目落实时间多,对各支部班子建设中的问题思考解决不够,有以会议安排代替党建责任落实和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一抓到底。

2、党建工作创新和落实不够。对机关、农村党员如何开展党性实践活动思考不够,韧劲不足。如,虽然提出了“评星晋级五带头”等载体,但推进和落实不到位,考评机制不健全,党员参加公益事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教育引导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没能发挥到位,服务群众、引领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没能完全解决。

3、党员队伍管理还不够严格。作为党委书记,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导致部分党员在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上有差距。如,机关年轻党员业务不精,不会接地气,流动党员管理程序不规范,个别党员拜金主义抬头,奉献精神、大局意识减退等。对这些问题虽然了解,但深入思考研究对策少,有差不多就行的想法,未能严格要求、动真碰硬予以解决。

4、农村党建保障条件有待改善。在抓保障上措施太少,破解农村党建难题方法单一。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非常薄弱,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仅2个村,占全镇六村一社区的28、5%。

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不牢。对抓好党建是第一政绩的观念未能深刻理解,抓重点工作和工程项目时间多,抓班子、带队伍缺乏前瞻性,针对问题解决的多,预防问题思考的少,没能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二是在抓党建责任监督落实上缺乏担当。虽然层层签订了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但统筹兼顾、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不到位;有时把党建工作任务当做软指标,主动性不强,方式方法简单,对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纠正,存在好人主义倾向。三是党内生活制度执行不严。自己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重视不够,监督不严,导致个别党组织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部分党员缺乏应有的锻炼,不能很好的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四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保障重视不够。在可支配财力缺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基础建设和民生保障问题,对党建工作资金的争取和投入不足。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严格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下大力气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1、强化责任落实。认真组织学习党的政治理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分工负责制和党组织书记列席党委会议等制度。落实镇村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形成党组织负责人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体系,确保党建工作、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2、加大创新力度。认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机制,强化压力传导,形成规范有序的党建责任落实局面。认真研究机关、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结合实际,谋划创新党员党性实践活动载体,抓住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等关键,从内容、要求、考核、奖惩等方面入手,细化工作措施,增强操作性和实效性,促使党员干部立足各自实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成3个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3、严格党员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各项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章党纪、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狠抓机关各项纪律和首问负责制、镇村干部包村驻组会议制等长效转变作风的制度落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认真落实《瓜州县处置不合格党员暂行办法》,严格党员管理,切实提高党员的组织纪律意识。

4、抓好党建保障。争取项目和资金,积极筹资改建组级文化室10个以上。及时足额拨付每个村5万元的基层服务经费,引导各村党支部发展集体经济,加大党组织活动经费投入,平均增加5000元以上。选拨德才兼备的年轻力量充实到基层班子任职,建好后备干部队伍,形成各支部班子队伍梯次结构。

司法局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按照区政法委通知要求,下面,就西区司法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积极推进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 全区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和各类帮教组织积极探索管理新举措,不断提升安置帮教水平,全区未发生刑释解教人员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事件。截止8月底,我区今年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52名。帮教率达100%,就业安置率达85%,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9%以下。

基层安置帮教工作组织机构建设,各街道社区均成立了安置帮教小组,在领导、组织、人员上抓落实,确保了帮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了一帮一结对等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安置帮教工作向规范化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责任保障机制。把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列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三是健全制度保障机制。我们先后制定了《攀枝花市西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案》、《攀枝花市西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评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权限、衔接流程和考评办法,全区安置帮教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狱开展亲情大走访活动。做到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困难时必访,帮助解决生活问题;婚姻家庭受挫时必访,帮助化解家庭纠纷;受到不良人员影响时必访,帮助拒绝和脱离引诱;出现劣习反复时必访,帮助矫正行为、及时回头。切实做到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对服刑在教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了专项排查摸底。各司法所街道迅速行动,认真摸排,积极与社区及三类特殊青少年家庭联系,调查三类人员的就学情况、失学情况、服刑在教人员婚姻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流浪社会等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扶救助纳入帮教日常工作,以体现社会的关爱,促进监所服刑在教人员的教育改造。通过调查摸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7人,刑释解教人员未成年子女11人。

(三)创新工作理念,在安置上求实效。一方面,主动介入,强化安置帮教人员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协调,给予刑释解教人员扶持救助。积极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给予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积极协调民政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为符合条件的安置帮教对象落实低保、办理养老失业保险、实施临时救助;依托企业建立就业基地一个,目前,已帮助多人成功就业,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到100%。

(四)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安置帮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感到在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漏洞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3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给帮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刑释解教人员流动性的不断加大,人户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人员不回原籍,不申报户口或去向不明,有的回归后不回原居住地居住,还有搬迁后不迁户口,加大了管理难度。

《司法局关于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司法局工作汇报

集团公司领导:

我就个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党组织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局、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搞好生产任务及时下达、图纸交底和会审,技术交底、质量通病防治与预控、细部工程创优。今年,公司施工任务重,时间紧,而且各种维修、大修工程点多面广而且相对分散、偏远。面对这种状况,我积极配合公司领导工作,转变观念,立志作为,牢牢掌握安全生产和进度控制的主动权,结合基建“三提升三强化”安全生产主题活动,加强现场安全安全监督力度和细化进度合约即时管控,特别是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正确辨识并积极采取预控措施,把违章当作事故,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有力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公司的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二是不折不扣地将公司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执行力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以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发挥自身优势,对待工作不推诿,困难面前不低头,逆境里面不叫苦,努力工作,特别是大量繁琐的电网erp基建模块上线操作、工程资料收集汇总和网络传递,对750kv顺样变、福里变等往返奔波信息协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以部门每月月度任务为目标的努力完成保证公司大目标的实现,把公司领导提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模范带头作用突出。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和业余学习,在工作中通过自考各类执业证书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本人作为公司职能部室管理人员,大量和项目部打交道,为了使基建工作优质高效完成,我以党员的身份郑重承诺:能为项目部办的事,立即办;该为项目部办的事,坚决办;难为项目部办的事,想法办,始终以服从和服务作为我个人的行动准则。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人的不足: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标准还不够高,要求不严,能过就过,只要完成任务,不受批评就行。对此,我的整改措施是: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把自己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尽快转变到局领导对我们提出的各项要求上来,提高工作热情,增强工作信心,加大工作力度,用无私的心,奉献的情继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评格次:良好。

司法局工作汇报

一、在院内管理方面:

1、我院对在职职工工资进行调整,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x工资。但由于医改政策落实不到位,仍不能按月发放。为x退休职工补发了x的退休职工部分生活费x余元。

2、组织x专业技术人员分两批参加知识产权培训和考试。组织社区卫生人员参加了由x社区卫生适宜技术考试。x建设培训班。

3、设施维护方面,新建院内污水处理系统。安装二氧化氯发生器一台使医疗污水得到了环保化排放。更换了x龙头,解决了院内用水难的问题。并将每月最后一周开展全院大扫除。

二、在社区卫生管理方面:

一是在5月,中心管辖人口数变更为x人,x区x人,共计x余人。原x社区由x划归x管辖。

二是组织职工到辖区居民家中为15-69岁共计x余户居民进行了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设立健康自助检测点,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及干预工作;创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包括糖尿病小组、高血压小组),不定期开展小组活动4次。积极推广使用合理膳食及体重指标测量工具,为群众免费发放控油壶200个、限盐勺200个,bmi尺,腰围尺等。

三是开展全面禁烟活动。在院内设置醒目控烟标识20余块并取消烟具陈设;建立起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设立戒烟门诊。

四是为x事处育龄妇女体检x例;为x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

五是开展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认真落实好人员、物资及经费保障,最大限度地消除免疫空白。

上半年,我院先后荣获x011年度先进集体x被评x社区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优秀”等级。5月,收到患者送来锦旗2面。

我院注重开展好“下社区”随访工作,使居民在中心就诊人数较往年增幅5%,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60%,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0%,患者就诊满意率达98%,专业技术人员适宜技术培训人数和合格率达100%。

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向辖区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x张,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把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收费价格公开;,免费开展儿保、妇保、老年人和计划免疫服务,进一步树立了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在“x”活动中。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主动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30条;向辖区居民发放160余份有关社区慢性病人群调查问卷表,及时了解掌握该院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认真开展好“x”。着力在理论上搞研讨、在实践上下功夫、在成效上创品牌。通过统筹兼顾,形成合力。责成专人负责,党、政、工、团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创出实效。

四、创新形式和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卫生文化活动:

2、“5.12”国际护士节期间,选派3名执业护士参加了由x组织的开展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竞赛活动。

五、在“x”x活动中,主动下社区探访慢性病患者30余人次。“惊蛰”期间,为群众推出了不同药量的大败毒、中败毒中药饮片并免费煎熬中药饮片。邀请x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医疗器械,包含血压仪、血糖仪、心电图机、化验设备等仪器进行了检定,有效确保各类医疗仪器的量值准确和性能稳定。

六、开展好x宣传活动。

1、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开展了“全面对标、认责承诺、亮牌示范、夺旗争星”,创建一批在全院上下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满意窗口”、“行业标兵”等优质服务品牌。

2、对我院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林芝县司法局调研汇报材料

林芝县司法局在2017年至2017年的工作中,不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各阶段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是要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司法行政工作方面

林芝县司法局根据我县实际,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职能,按照“十一五”规划和我县工作安排,围绕普法宣教和普法依法治理开展了自己的工作。并根据自身情况,从司法行政工作角度积极协助政法委、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会等单位和部门开展了严打整治、追缴拖欠民工工资等方面的工作。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我县司法局的潜力还很大,可以利用自身法律知识较为熟悉的优势开展公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民调解工作方面

我县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82个。受理矛盾纠纷的种类 1

主要有家庭纠纷、“天保”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纠纷、各乡镇之间的草场纠纷等,最为突出的纠纷是家庭纠纷、“天保”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主要是年底拖欠民工工资等上访,对于民工的上访,防范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2、敦促务工人员签订有效合同;3、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开设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4、制定《劳务用工暂行规定》、与建筑行业签订《建筑行业不拖欠民工工资责任书》等措施,以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县各乡镇、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对纠纷进行调解工作,主要采取说服教育等方式进行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此外我县在各乡镇还建立了协调联络员制度和矛盾排查台帐制度,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员每调解一起纠纷所用的时间是根据所调解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目前我县人民调解员和司法助理员,特别是各村调解组织都是由村委会兼任,他们的补贴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年平均为750元。草场及资源纠纷因牵扯各方利益较大,调解的作用和效果不是很理想。提供法律服务的渠道和方法主要是定期的进行普法宣教和送法下乡、下村活动。我县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建设的比例是1:7:74,对我县社会局势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法制宣传方面

2

我县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主要的成果有:1、逐步建立健全了普法宣教和普法依法治理的各项制度;2、社会局势进一步稳定,为我县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步学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三丰收。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由于缺少资金,普法宣教工作的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2、在人员的配备上不足,不能将普法宣教工作引向深入,普法宣传效果还不理想;3、缺少相关普法专门材料,尤其是藏文普法宣传材料,使普法宣教工作不能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服务。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我县将继续加大普法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普法人员的配备,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进行行之有效的普法宣教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四、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面

大部分是农牧民,没有固定职业,流动性较大,不能进行有效的跟踪帮教,帮教工作相对滞后。

五、我县司法局建设情况和组建后的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司法局基本情况:根据西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对林芝地区2002年度增加政法专项编制分配使用的通知》(藏机编发200315号)文件精神,林芝县司法局核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2名,工作人员3名。目前,林芝县司法局现有人员7名;副局长2名,科办员4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名;司法局全体工作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3名,中专学历2名,工人1名。

《林芝县司法局调研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

11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3篇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第1篇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局的指导下,围绕区各项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司法行政工作,现就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是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10月,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占地300多平米,服务大厅近60方米,设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窗口,医调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整体进驻,中心大厅开辟休息等候区,备有座椅,为办事群众营造舒适整洁的服务环境,8名工作人员在大厅坐班,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二是强基固本夯实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我局编制共有基层司法所29个,其中,产权归属于司法局的司法所有12个,实际使用面积达100平米以上的司法所有8个。2016年至2017年,完成14个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其中包含2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2018年计划完成8个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并重点打造4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目前,29个司法所共有工作人员60名,其中政法专项编制33名、地方事业编制5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22名,基本实现了一所一名正式干警、2一名辅助人员的配置,形成了司法所有人干事、能干好事的良好格局。

三是科技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我局于2017年10月在新投入使用的业务用房内建成视频会议系统,满足工作会议召开、重要事件报告、精神传达、工作方针和政策宣教等各类需要。完成了局机关、12个司法所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并在全局各部门普及oa系统的使用,提高对三大办案系统的使用效率,形成网上办公、网上监管的运行机制。按照省厅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要求,购买并安装矫正设备共计十二套至各司法所,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终端覆盖。在社区矫正中心建立监控室,对20名佩戴电子腕表的严管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切实发挥监控体系的实时定位、轨迹查询、报警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

三、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地方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把公共法律服务经费列入区县、乡镇两级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动态增长机制,实现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推进2225148热线、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建设,筹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公共法律服务点,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区域均衡的高水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二是积极协调国开区和河东新区管委会解决司法所业务。

3用房问题,完成两个片区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采取重点打造与规范打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今年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对于面积不足的司法所,通过借用、进驻的方式,扩大调解室面积,实现司法所阵地建设达标。

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积极打造智慧司法新模式,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迈进,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服务管理效能,以信息化助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新发展。

在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局在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业务工作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有序开展工作,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

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第2篇为了认真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监督,根据省司法厅《关于报送短板大调研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中,关于司通办[2021]27号文件中关于社区矫正短板分布及其表现的内容,xx司法所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排查、整改,特将此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总结。

如下:

一、社区矫正执法规范情况目前xx司法所没有存在社区矫正执法不规范的情况。xx司法工作人员所严格遵守《司法所工作人员职业行为规范》,4全面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履职,没有违反六不准等情况发生,在调查评估、日常监管、外出审批、考核奖惩等事项中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活动,未出现违反规章制度开展执法活动的现象发生二、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身份不明确xx司法所现在职两人,力量薄弱,人员身份不明确,工作任务繁重,执法工作确有困难,导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与刑罚执行的要求确实存在明显差距,经整改,目前xx司法所明确划分工作责任,专人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尽量减少社区矫正工作与刑罚执行的差距。

三、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治形式单一。矫正效果不明显。

5确面对自己,早日回归社会。但目前由于缺乏人员配备,授课教材内容单一,服务场所硬件设施不足,导致教育效果不太理想,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及场所,导致司法所无法准确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变化,矫正效果不明显。

四、社区矫正工作2021年5月份走访情况本月xx司法所完善了社区矫正工作走访制度,根据县司法局矫正科下发文件,规范走访档案,本月共通过召集社区服刑人员到司法所,及到各村组进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12名在矫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走访工作。

司法局大调研专题汇报材料第3篇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开展以来,xx司法局扎实有序推进,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推动普法责任落实。多途径开展普法调研活动,多方征求有关单位意见,起草印发《关于建立xx普法成员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普法成员单位责任,理顺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格局。

6论氛围,全力争创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

三、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利用灯塔党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内部股室及司法所考核,坚持每周研究推进重点工作,全体提高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水平。

四、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切实抓好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督促法律顾问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需求,扑下身子开展法律服务。大力提升公证、法律援助、律师工作,围绕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民生问题等方面,充分发挥法律保障作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一、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

两年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和司法局将法律学习作为农村群众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利用“法制宣讲团”、“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宣传载体,通过法律咨询、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放映法制录像等多种形式,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农村群众的普法教育,拓宽普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一是通过村级法制宣传专栏,将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分期载入专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事例说法,达到普法目的。同时,协助部分村建立一支由本村内在职和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在村民中组织骨干力量,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工作。二是通过村民学校,坚持每季度上一堂法制课。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在村民学校,如青少年学校、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学校等,组织“法制宣讲团”成员或相关人员因人而异、深入浅出地上好法制课。去年来,市法制宣讲团组织了《交通知识管理法规》的宣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宣讲活动中,我们还注重抓好各种宣传载体的运用,充分运用电视、报刊、广播、宣传栏、墙报、黑板报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宣传工具进行教育,使宣讲活动更加扎实有效。三是为各村居配备法律图书。内容主要涉及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对村民开放,并由“法律明白人”进行讲解,使村民真正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编印了《法律知识读本农村分册》,以及上级《农村法律知识读本》,一起分发到镇、村和村民手中。第四是协调各方面力量,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我局以普法办为依托,把送法下乡活动纳入每年的普法计划,并积极与人大、宣传部、法院、检察、综治、公安、劳动等部门协调,认真做好送法下乡工作。如在三月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中,市司法局和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结合中心工作,翻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同时向上级有关机关征订相关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各村(居)、企业和中小学。与宣传部、卫生局、市有线电视台等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过电视广播、法律咨询等形式,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社会稳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两年来,在一系列送法下乡活动中,印发各种法制宣传资料5万多份,举办各种法制培训班和法制讲座300多期,开展送法下乡275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万多人次。

二、优化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排查矛盾纠纷,并进行综合分析。重大节日、特殊季节随时排查,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使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调解,减少激化、减少信访和诉讼。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依法调处矛盾纠纷,使本村的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力争矛盾不出村、不出镇,不久拖、不激化,维护本村安全稳定,保障村民安居乐业,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二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面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落实法律援助经费,加强法律援助中心机构建设,构筑完善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大力宣传《福建省法律援助条例》,在全市进一步形成了广泛支持并积极参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强化面向农村服务的职能,组成志愿者队伍,开设法律服务窗口,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工作。并以此为载体,组织建立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民间纠纷,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的法律服务,为村民依法建章立制把关,为村民排忧解难。四是加强“148”建设,使“148”法律服务专线成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两年来,全市“148”通过接受电话咨询、接待来访、受理法律事务,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防止多起群体性械斗,防止多起群体性上访。

三、加强依法治村,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在每年初确定的依法治市工作安排中,把依法治村工作作为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的重点来抓,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全市各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事务公开。结合本地的特点和村民的要求,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宣传、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工作。同时加强对依法治村的调研工作。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积极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共同探索新时期下如何开展依法治村工作,并多次到基层部分村了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围绕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进行调查研究,并与镇村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基层单位的新做法,解决存在问题。此外,市依法治市办公室通过召开依法治村经验交流会、普法依法治市简讯等,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全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开展。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机关自身建设要有新加强,实现司法行政整体工作进入全省先进地市行列法治城市创建活动进入全国先进单位目标,为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一、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司法行政机构建设要有新加强。

一要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按照齐编发[]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机构编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司法局主要领导要主动向县(市)、区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全力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与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协调沟通,要将文件规定的司法所机构设置、编制配置、人员补充、所长职级待遇等尽快落实到位。尤其是各区街道司法所,在办公用房建设、人员配备、设施装备完善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要有实质性进展。市局将于5月份对4号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通报。二要加强司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各县(市)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公证处、法援中心、法律服务所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市、县(市)区均要制定推进计划,加强督导督办,年末“省级规范化建设司法局”要达到92%,“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要达到98%,30%的法律援助中心要进入“全省规范化法律援助机构先进单位”行列,“省级文明公证处”要达到20%以上。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10个县(市)、区司法业务用房建设。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4个县要进行完善、提高,发挥功能,提高效用。已立项且资金到位的4个县区,要尽快开工建设,保证年底交付使用。讷河市、克山县要组织力量,主动工作,争取今年立项,明年开工建设。市局业务用房和劳教所改造项目已经列入省、市“”建设规划。市局业务用房年内投入使用。劳教所改造项目要争取今年立项,监控设施及维修项目既要立项,又要争取资金到位。各区要抓紧制定司法业务用房特别是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规划,要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立项和建设资金,力争3年内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

二、扎实推进严格管控,劳教制度改革社区矫正扩面要有新起色。

一要稳妥推进劳教制度改革。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已对劳教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我们要统一思想认识,改革势在必行。要做好稳定工作,加强劳教干警的思想工作,确保思想稳定。提高在教人员的教育质量,努力维护在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要确保场所安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维稳措施,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连续6年“四无”。要做好强制隔离戒毒的准备工作,劳教所要尽快加挂戒毒所牌子。要进行调研和考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继续做好戒毒实训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严格按要求有序推进改革。二要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要求,在全市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要做好矫正人员接收、建档、监管、考核、解矫等重要环节的工作,要严格程序,落实责任,健全制度,严密监控,依法处置。要加强与公检法及监狱的沟通、协调与配合,避免漏管、失控。要落实分级管理规定,加强风险评估,争取工作主动权。要加强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应用手机定位等现代化监管手段,提升管理效果,矫正人员入网率要达到90%以上。要争取经费保障,市、县(市)区局要共同努力,尽快落实到位。

三、探索方式创新机制,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要有新进展。

一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要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防范,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大对重大不稳定问题的排查化解力度,针对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可能导致极端个人行为的利益诉求、可能引发媒体炒作的敏感事件等三类重点问题,深入开展排查,及早发现,尽力化解,有效稳控。二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要落实“三无”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做到“无缝对接”。要与人社、民政等部门加强合作,通过为释解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办理低保、落实责任田等,实现就业安置。要积极探索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开辟新的就业安置途径。三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低收入人群纳入援助对象,将涉及劳动纠纷、社会保障、环境污染、老人赡养、交通和医疗事故等与民生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20xx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十大项目”的全面实施,带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六五”普法工作开局良好。20xx年,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起草了《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并经市委、市府批转公布。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五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动员大会,对“六五”普法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六五”普法启动为契机,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凸显亮点,着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一是“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深化。各地围绕服务“六城联创”和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开展了村务“法律体检”服务村级换届选举、“春雨”专项法制宣传行动、浙江省法制宣传月、“六五”普法百场巡回法制宣讲、“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市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律专业人员深入全市各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法制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二是法制宣传阵地特色凸显。以法治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流的法治建设硬环境。全市首个法治文化公园在龙湾落成,鹿城、乐清、瑞安、苍南、泰顺、永嘉等6个法治文化公园相继建成,寓教于乐,营造了浓厚的普法氛围,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学法阵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召开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全市共创建10家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三是基层民主法治根基夯实。不断加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力度,修订完善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完善了考核细则,规范了创建流程。一年来全市共有11个民主法治村(社区)通过省级考核达标,110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通过市级考核复评。

——法律服务科学发展再创佳绩。20xx年,我们确定了“和谐司法服务万家”的司法行政服务品牌。在品牌效应的推动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开展“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法律服务五进”、“公证进万家、服务你我他”等法律服务子品牌创建,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法律服务五进”活动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政府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市人民政府、11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温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均组建了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顾问团,乐清市和苍南县政府分别采取“一对一”模式聘请律师担任领导法律顾问。法律服务进重点工程效益明显,共为76个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工程造价总计达579亿元。企业“法律体检”活动继续深化,组织全市律师为4072家中小企业开展了一般性法律服务,为1128家企业开展了深度“法律体检”服务,为企业挽回各类损失12.5亿元,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今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17版以《律师到企业笑》为题,通版实例报道了我市律师服务企业的情况。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同志对此做出了肯定性批示,并要求“坚持完善这一做法,使之成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科学发展的常态化工作”。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建立,该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20xx年“十大民生工程”,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808万元,在全市4945个村居建立有偿化农村法律顾问制度,为农村发展稳定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二是法律便民惠民服务深入人心。持续深化“一小时法律服务圈”构建,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法律援助中心,乡镇、村居两级援助站点建成率100%,实现四级法律援助站点“零空缺”。全年指派法律援助案件同期增长了10.1%。落实“公证服务三农”项目,涉农民事公证办证期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并推出周六值班、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其中上门办证2644次,预约办证3547件。全年共办理涉农公证16010件,同比增长6%,为农民生产生活、旧村改造、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等提供了优质服务。三是法律服务综合水平稳步提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借鉴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做法,全市十一个县(市、区)相继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中心建设在县级层面的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市局被省司法厅授于中心建设先进单位。加强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工作,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成为我省第一家通过“三合一”评审的司法鉴定机构,另有2家司法鉴定所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公证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现全市共有11家公证处和29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完成改制,其余3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正在处于资产清算或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中。

——基层工作成效明显。20xx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直派司法所建设全面推进。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建立直派所137个,135个镇、街道全部已建立直派所,建成率为100%。加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力度,全市现已有55个基层司法所通过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达标验收。二是“大调解”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我们在巩固健全传统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建设。全面完成了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等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实现“五大”调解机制在县级层面的全覆盖,共建立医调组织9个、诉调组织32个、警调组织68个、交调组织25个、检调组织11个。市本级以及瑞安、乐清等地建立了“劳调衔接”人民调解组织3个,苍南县率先建立了“信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苍南、永嘉还分别建立了大调解协调中心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省司法厅对我市司法行政“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加以推广。三是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20xx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39957件,调解成功38894件,调解成功率为97.3%;其中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案件38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573件;调处非正常死亡案件761件,协议赔偿金额1.38亿元;调处轻伤害案件582件,协议赔偿金额2751万元,有效发挥了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类对象管理工作全面加强。20xx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牢牢把握“首要标准”,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推进了重点人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一是劳教场所安全管控持续强化。市劳教所狠抓安全责任制落实,健全安全工作网络和机制,大力开展各类警示教育主题活动,投入近100万元加强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筑牢安全防范体系。劳教场所实现了连续8个月的安全稳定。强化戒毒矫治工作,一年来依法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480人,解除强制隔离措施584人。二是重点对象排摸管理力度加强。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大排查行动,一年来,全市共开展排查走访9569次,个别谈话教育46058人次,开展心理咨询5216人次。至20xx年底,在册社区服刑人员5337名,重新犯罪18人,重新犯罪率0.23%。开展对回籍归正人员的全面排查,把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强化帮控措施。20xx年,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22973人,重新犯罪176人,帮教率95.5%,安置率93.8%,重新犯罪率0.88%。三是矫正安帮工作方式不断创新。落实人性化监管措施,对生活和工作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给予帮困扶助。全市共组织集中教育25432人次,组织公益劳动23606人次,落实低保107人,开展技能培训166人次,开展就业、就学指导726人次。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系统平台的使用功能,建立起gps定位电子围墙,现全市共有定位手机462台。进一步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对原有的全市97家安置帮教基地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了21家安置帮教基地称号,目前全市有安置基地76家。

一年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圆满完成律协换届工作,胜利召开温州市第五次律师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律协第五届理事会;国家司法考试工作顺利实施,2xx年全市报考人数达2358人,通过考试人数达318人;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初步实现以文化促工作,以工作带发展的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目标;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开展“五找五问”大讨论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即办制,塑造了机关新形象。此外,党的建设、群团工作、内部审计、信息宣传、后勤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司法局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局从强化领导,提高认识,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全局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积极增强司法行政干警的宗旨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的监管,着力建设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法律服务秩序,规范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我将近年来的规范执法工作向在座各位领导和同志的汇报如下:

一、及时传达贯彻省市专项整改活动的会议精神。

6月6日,我局参加了市委政法委“关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工作会议,会后,我局于6月6日晚召开了党组会,专题研究了全局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工作,就省市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全局专项整改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形成了一致意见。为确保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局制定了《关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意见》。

6月7日上午,我局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乡镇司法助理员和各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工作会议,我们组织学习了省、市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我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就全局专项整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向全局司法行政干警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我局各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也及时进行了传达贯彻。目前,我们的专项整改活动正逐步推进。

二、我局执法中存在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律师法》、国务院《公证暂行条例》、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目前,我局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存在脱节现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以公民个人身份从事诉讼代理(辩护)活动监管难。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目前,我县部分没有取得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证的社会公民以此为由,收取当事人钱物,但未能向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损害当事人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我们原来一些曾经从事过基层法律服务的人员,因为违规违纪被除名后,也以此为由继续从事有偿法律服务,严重影响了法律服务秩序。我县睦坝乡有一名干部叫漆明义,他经常从事公民个人代理。2002年,我县龙云镇刘明辉之子骑摩托车时与另一摩托车发生车祸事故身亡,交警部门及时勘查了现场并作出责任认定。此后,漆明义代理刘明辉以不服事故责任认定为由,从申请复议到提起行政诉讼,从一审、二审到再审,事故责任认定都被维持,造成当事人多次到省、市、县有关部门上访。由于对事故责任人的赔偿请求迟迟没有提出,肇事车主就趁此外出务工。后来,刘明辉反映到我局,我局只有建议其尽快另行委托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赔偿请求。

二是在查处群众反映的律师法官相互勾兑的违纪行为时,当事人难以配合。律师法官相互勾兑,势必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和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年月专门出台了《关于规范律师、法官诉讼活动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群众反映我们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这一现象是存在的,但这些现象无法具体到个案,当事人既不向我们主动举报,而且我们在调查核实时,当事人也往往不予配合。同时,我们对没有取得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证的人员,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公民个人身份代理进行查处,我们找当事人调查了解时,当事人往往以未支付代理费为由予以拒绝。

三是对律师违规违纪处罚缺少直接手段。按照《律师法》的规定,律师违规违纪的处罚权在市以上的司法行政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只是协助调查取证,或者提出建议。因此,当律师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时,我们只能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我们的监管就缺少了直接手段。

我们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立法滞后。对那些没有取得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证、以公民个人身份长期从事有偿代理(辩护)、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查处时没有刚性的东西,根本无从管理。二是全县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以致以执业活动中发生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行为。三是对法律服务工作的宣传不够,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性质、范围、从业人员、工作程序等了解不深,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三、影响执法的内外部环境。

影响我局行政执法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执法硬件未跟上,我们的基层司法所目前还是与法律服务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影响了我们的执法工作。

影响执法的外部环境主要在于: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管理,需要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目前,这种协调配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扎实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做到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促使专项整改活动和其他司法行政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2、细化措施,加强监管,进一步理顺全县法律服务秩序。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人员的学习教育。坚持对各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每个月培训一次,对法律服务人员每季度培训一次。严格督促各法律服务机构每个月必须坚持两次以上的政治业务集中学习。二是制作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公示牌,将取得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证的机构、人员、办案程序、投诉举报电话等公之于众,并在县电视台进行公示。三是强化协调配合,积极加强与司法机关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建立情况互通、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共同加强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大对法律服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稽查力度,使群众的投诉案件件件有结果,事事有着落。

3、积极探索司法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性管理相结合新路。我们将成立**县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强化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的自律性管理,让我县法律服务监管更加充分、合理、有效。

4、抓住国家加大中西部司法所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加强我县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司法行政机关执法硬件,为我局“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和谐、创满意、创品牌”为工作目标,以“务实、创新、高效”为工作要求,以抓规范、破难题、强基础、促提升为着力点,大力实施“1055”计划,即:实施“十大项目”、构建“五大体系”、打造“五化格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三生融合・幸福**”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年着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十大项目”建设。

根据**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思路,我们确立了“十大项目”重点工作,并以此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1.人民调解机制创新项目。加强村、居、企业、集贸市场、外来人口聚居地以及接边毗邻地区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继续深化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在县级层面的覆盖率达80%以上。全年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8%以上,行业性专业调解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2.城乡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创新项目。深入宣传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的重大意义,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将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工作列入“平安城市”创建、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重点目标考核体系,**年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即完成全市90%的村居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签订顾问合同,由市县两级政府购买服务。

3.法律服务进政府载体创新项目。争取市政府发文,在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部分乡镇(街道)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引和考核办法。**年,要确定市政府及*个县级政府、70%的部门、30%乡镇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

4.公证服务城乡统筹方法创新项目。**年底,实现涉农公证业务年增长率达5%以上;充分发挥农村公证法律服务队伍作用,在重点乡镇设立公证联系点,指导农村公证信息员提供公证咨询、资料初审等服务;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专题法律宣传村居覆盖率达100%;监督公证机构落实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法律援助等便民惠民服务。

5.法律援助惠民服务方法创新项目。加快法律援助“三个网络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络提高法律援助审批、指派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至年底要在市、县两级12家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建成“三个网络平台”,网络咨询和网络申请量要比上年有增长,网络咨询服务要实现微博化、即时化、互动化,网络申请要实现零等待、零遗憾、零投诉。

6.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管控机制创新项目。探索分类矫正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强化管控措施。继续深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导航工程”,切实落实“一助一”、“多助一”等结对帮教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教机制。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9%以内,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7.“六五”普法宣教平台创新项目。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组织一次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评选20名市级优秀法制副校长。组织“六五”普法讲师志愿团为全市1000家以上的企业举办法治讲座。

8.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模式创新项目。加强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推进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化,核心专业人员比例达到75%。着力提升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应对场所安全稳定对执法水平的考量。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先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担负起职责使命。

9.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基础网络平台,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升级改造局机关局域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全面覆盖市局、县(区)局、基层司法所三级的专线网络。建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完成司法行政基础资源库,以及包括相关业务在内的的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司法行政相关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完善oa系统功能,力争实现公文流转无纸化。

10.司法行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司法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加强我市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年,市本级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改建工程完成投资额**万元,完工并投入使用;市劳教所劳教综合业务用房工程计划总投资**万元,年内完成25%的投资量,两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协助瑞安、文成两地完成办公大楼建设,促成苍南县司法行政办公用房动工新建。

(二)拓面提质,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1.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在优化法治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

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维稳中的先导性作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扩大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面,努力提高市民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一是要全方位开展法制宣传。围绕服务保障“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六进”活动。深入分析普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各类普法对象学法制度。尤其是要针对不同行业和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实行错位普法和差别普法,加强各类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尤其要做好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专项法制宣传工作。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推进工程,打造主题鲜明的“六五”普法示范单位,全年培育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10名,示范基层站所30家,先进企业15家。

二是要多渠道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加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挥好农村法律顾问作用;要依托工业园、企业集中区,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打造法律知识教育、法治实践、法治文化展示“三合为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进一步提高建设数量和质量;要放大法治文化品牌效应,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将法制元素融入到公园、广场、街区、市场等群众的驻足点,**年要实现全市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法治文化阵地;要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普法网、手机短信、led显示屏等法制宣传阵地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名言、警句、动漫,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是高质量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要继续推进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继续加强行业依法治理,针对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深化创建工作动态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继续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三调对接”和各类专业调解组织发展,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夯实基础,完善人民调解网络。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直派司法所外观形象标识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全市累计完成建设率达80%以上,积极开展省级(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年底前累计完成创建率达司法所总数的50%以上。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巩固村、居调委会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等传统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深化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健全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结合区以及新兴行业、新社会组织等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在做好常见性、多发性矛盾化解的同时,重点解决由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引发的热点问题,推进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着力构筑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解机制。

二是要拓展领域,创新人民调解机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要健全完善村、乡镇调解组织之间,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与调解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要以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调解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多方位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巩固完善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五大衔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与劳动保障、劳动仲裁、信访、民政等部门的联动联调机制,进一步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

三是强化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探索完善分级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大力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实行全员轮训。大力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调解员提高调解能力。大力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各项经费的落实,完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构建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提升城乡一体化法律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

一是要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重点是要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五进”活动。要围绕“十二五”时期政府投资规划,积极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做好政府决策风险评估的智囊团。要开展企业法律服务升级行动,围绕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以企业“法律体检”为平台,为1200家企业开展深度法律服务。开通公证服务中小型企业绿色通道,公证机构走访中小型企业100家以上。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律师法律服务进村入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提供法律服务。推进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主动为村房“两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业创新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组织等事项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法鉴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二是要加快构建法律顾问体系。要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扎实推进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乡村法律顾问等多层面的法律顾问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荐优秀律师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代理政府参与行政诉讼和民事案件的处理,为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及重大合同行为提供法律意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化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健全乡村法律顾问目标考核制度、定期服务制度、工作交流制度,推动规范运行。着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需求,努力为村级组织提供法律咨询,为基层组织决定重大事项进行法律论证。深入探索“法企”对接的新形式与新途径,向企业推荐合适的法律顾问人才。

三是要深化法律服务惠民措施。继续健全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平台网络体系。至年底,要在90%的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赋予工作站初审权,实现工作站和援助中心的网络审批,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认真部署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等主题活动,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要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便民惠民力度,公证服务窗口设立电子屏幕、叫号系统的公证处要达到30%以上,公证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4.打造新型化教育管控体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首要标准”,着力把握工作规律,构建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升对劳动教养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水平。

一是加强精细化劳教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劳教工作方针,大力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和安防一体化建设,确保劳教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加强场所布局和设施建设,启动劳教业务用房和外围墙建设工程,提升场所内部正规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现代化文明监所创建工作。要突出思想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劳教人员法制、道德、文化、劳动教育,加大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出入所教育接受率要达100%。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矫治工作体系,把心理矫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教,特别是做好重点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依法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不断创新劳教戒毒工作新模式。

二是加强规范化社区矫正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运行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重点完善系统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定位率,充分发挥区域监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档案管理、考核管理等五大功能的作用,建立并推广使用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手机声纹识别系统,提高动态管控能力。深入开展心理矫治,强化监管措施落实,认真开展危险性评估,不断提高矫正质量,防止再次违法犯罪,杜绝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加强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建设,在全市11个县建立社区矫正驻法院工作室,在全市有5名以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村居建立工作站,按1:1的比例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按20:1比例建立专兼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三是加强社会化安置帮教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体制,强化安置帮教工作责任机制,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做好归正人员的衔接工作,进一步落实“一帮一”、“多帮一”责任帮教制度。加大科学帮教、联合帮教力度,深化刑释解教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县不少于5个,构建“衔接规范化、帮教社会化、安置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5.拓展“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效能发挥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对中心运行规律的研究,按照“内部职能融合”的原则,整合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资源,集成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职能要素,在统一的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按照“组织体系链接”的要求,加强与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乡镇司法所、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社区矫正工作站等基层司法行政组织的业务对接,实现服务分解、案件分流,扩大中心的运行效能和辐射效应;按照“横向联动拓展”的思路,积极引入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集中受理调处有关医疗、交通事故、劳资等矛盾纠纷;协调工青妇、信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中心设立接待窗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科学工作体系。牢牢把握中心公益、专业、便民的性质,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服务的内容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条龙”、“一站式”的法律服务,真正把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

(三)强化保障,着力构建“五化”工作新格局。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大局,整合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着力形成“以项目化为抓手、以品牌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保障”的工作格局。

1.以项目化为抓手,推进各项工作强责提速。今年,市局在局机关开展了“互学互比”活动,要求各处室结合工作实际,申报本处室的“争先创优”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筛选确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十大项目”。这些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事关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和考绩的实效。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分解、细化、量化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分阶段目标的要求,确保年度重点项目的有效落实。市局将进一步强化考核考绩工作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对县局和市局机关职能处室的考核新办法,各县局也要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实现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同时,各县局也要根据本地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项目化建设,通过搭建项目工作平台,将重点工作以项目化来设置,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以项目带动、靠项目创新、用项目落实,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更具系统性、创新性和长效性,成为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的一大亮点。

2.以品牌化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进位升级。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品牌才有说服力。实施品牌化就是要通过树典型、带全面,抓示范、促一般,实现面上工作进位升级,整体推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推进品牌化建设,以“创和谐、创品牌、创满意”为总要求,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科学整合职能资源,把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纳入品牌的大旗下,推进工作出亮点、树品牌、显特色,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引领思想,树立品牌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深入抓好品牌项目论证、品牌打造规划、品牌服务实施等环节的思想发动,使每名司法行政干部掌握工作品牌的内涵和特征,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出精品、树形象、作表率的意识,自觉积极投身到品牌创建活动中去。二是要引领行动,强化品牌运作。各地要正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的定位,找准本单位服务中心大局、维护社会和谐、服务弱势民生、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炼确定好品牌主题。同时,要积极有效地运作品牌,用品牌标准来开展工作,用品牌形象来接受监督,用品牌服务来吸引群众,用品牌效应来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作为空间,实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要引领成效,做好品牌宣传。我们要在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简报、宣传栏、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各种载体,进行公示、宣传、推介,使司法行政工作品牌为广大群众了解和熟悉,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面,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3.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各项工作提能增效。当前,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基础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能增效。今年市局将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十大项目”之一大力推进,来解决这一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一是要夯实基础,加强网络系统建设。要开展市局机关机房和数据中心建设,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要加强网络建设,实现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专网互联互通,同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一个三级联通的稳定、安全、高效的专线网络。二是优化资源,加强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一个能够全面满足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行业资源和行政资源,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形成全员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三是要深化应用,加强业务软件系统建设。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际,建设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应用平台,不断加强对司法行政基本情况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日常司法行政工作管理,让信息化应用真正融入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每一个领域。

4.以规范化为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可续。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以执法、服务、管理规范化为主线,将规范化建设与制度建设、行业管理和基层基础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要抓制度促规范。要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来规范从政行为和服务行为,努力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要狠抓队伍管理,完善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要加强业务管理,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的执法执业服务流程,规范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个人执法执业行为。二是要抓服务促规范。法律服务质量是司法行政规范化建设的最直接体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评价工作和服务好坏的标准,把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层司法所、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委会等窗口单位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完善好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健全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好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促进法律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三要抓基础促规范。当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在加强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等设施建设基础上,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建设,全面活跃基层司法所工作,提高司法所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要落实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做到专编专用,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5.以专业化为保障,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量。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机关队伍素质和整体形象明显提高,但当前一些长期困扰着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以研究和解决,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民满意”为要求,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行政队伍,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加快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循环。一是要加强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好司法行政干警入门关和加强人员的交流使用,不断优化队伍的素质结构,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认真部署开展“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的专业素质。着力推进劳教人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继续开展劳教人民警察队伍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二是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搭建推介平台,引导法律服务行业做大做强,推动法律服务向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公司事务等高新业务领域延伸,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推动人民调解员和社区矫正队伍规范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强化专业培训,落实经费保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聘请一批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员来充实加强普法讲师团、法律志愿者、调解志愿者等队伍,推动社会专业队伍的高效运转。三要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硬件建设,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继续加强办公业务用房建设,劳教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所布局调整。大力推进文化软环境建设,把“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与机关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加强司法行政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工作环境的文明整洁,塑造司法行政独具的法治文化内涵,以文化建设推进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司法局执行难工作汇报

内容提要:多年来,民事、经济案件中“执行难”问题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执行难”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机制问题的综合体现,需要运用现代司法理念,来正确认识和看待“执行难”。本文通过分析“执行难”问题的发展过程、形成的原因、难以执行的案件类型,来澄清对“执行难”的一些模糊认识,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执行难”问题的景象,找到治理“执行难”的方法。

关键词:执行难司法地方化司法权威法律缺陷。

多年来,民事、经济案件中“执行难”问题成为执行机关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执行机关造成很大的压力。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推进,执行机关的执行案件数量激增,这对原本就已堆积的大量的得不到实际执行的执行案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执行是指执行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给付内容的一种司法行为。“执行难”是指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义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给付内容,致使执行不能,权利人合法权益不能实现、社会信用关系和商品交易安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和人民执行机关的权威遭到践踏的情况。

在我国,“执行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地显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执行机关执行工作中,十多年来,大体经历了“无序执行期”、“粗放执行期”和“理性执行期”三个阶段。

“无序执行期”。“无序执行期”突出发生在90年代中期之前,最典型的行为是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抓人促执行”,即用违法拘留被执行人的办法来逼迫被执行人偿还债务。这里,首先应当明确,对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是《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执行机关的权利,是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已执行的必要手段和保障措施,必须依法坚决实施,并且要用足、用好。但,采取强制措施的前提是必须依法,被执行人得有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依法应受制裁的行为,而不能违法采取。由于大量案件积压,社会反响强烈,执行机关压力很大,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曾有一段时间,有的执行机关为提高执行率,采取过违反法律规定的“以抓人促执行”的办法。相信这里许多人也许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过光的某省的一位基层执行机关院长,这个执行机关为执行案件竞为被执行人办“培训班”,把不执行执行机关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传唤到执行机关“集中办班学习培训”,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并讲什么“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种办法对于执行案件确实收到过一些实际效果,但却是无序执行的作法,是违法的,以至造成了无序执行局面。

“粗放执行期”。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无所不用其及,常将一些企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出台一套土政策,限制执行机关执行,规定什么“执行机关执行案件首先得报告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经允许后才能执行”,引起一些执行机关特别是外地执行机关的的粗放对抗。有的执行机关为回避当地党政机关,在执行案件时,采取异地查封扣押的办法,常在半路查封车辆或拘留被执行人,而当地领导就派公安围追堵截,有的甚至按“抢劫”立案,公法两家常常上演“全武行”,一方“粗放执行”,一方“粗暴保护”。为此事,有的执行机关执行人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某省有的法官就被推下了黄河。

“理智执行期”。针对”执行难”及其相应带来的无序执行、粗暴执行的严峻情况,最高执行机关向党中央专题报告了”执行难”的问题,中央政治局专门听取了汇报,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1999年7月,党中央下发了11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反对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严肃批抨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职权干预执行机关执行工作的错误作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支持执行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依法治理和解决“执行难”问题。中央文件下发以后,形势迅速改观。执行工作从此进入“理性执行状态”,有力地推动了“执行难”和无序执行、粗暴执行问题的解决。

“执行难”的案件类型。

(一)农村经济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和被执行主体被撤销的案件“执行难”。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执行人经济困难,无履行能力。这方面特别表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中被执行人财产枯竭的企业。很多刑事犯罪者本身就没有什么财产,为财产而犯罪,判处罚金或判决赔偿,往往等于空判。某地有一起爆炸案,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涉及七八个人,宣判后,被告在监狱,家里没有什么财产,媳妇、孩子跟人走了,不知道在哪儿,根本没法执行。可以说,经济困难,没有执行能力,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

(二)涉及劳保职工的案件上访多、难执行,形成原因多是计划经济遗留问题。目前,涉及企业劳保职工的执行案件较多,劳保职工往往聚众上访,使案件难以执行,起因多是计划经济遗留问题。某一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受政府指令上马了农药“8.5”项目,由政府协调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政府对所生产的农药包销,企业享受政府补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企业的效益下降,而银行也因走向市场,追求效益,向企业追收贷款本息,不得不提起诉讼,判决后即申请执行,当执行机关执行人员到该企业执行时,执行机关一执行,该厂工人便到执行机关集体上访,至今尚未执行。类似这种情况的执行案件占整个执行案件相当大的幅度,计划经济遗留问题,是造成“执行难”的历史原因。

(三)涉及企业改制的案件“执行难”,造成这方面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有些是钻政策空子。前些年,为搞活企业,有的地方提出了所谓“大船搁浅,舢板逃生”的政策,在企业转制中,搞“假破产,真逃债”、“假分立,真逃债”、“假租赁,真逃债”。某企业欠下巨额债务,但亦有财产,就采取先分立的措施,将有效资产变价等投资到新厂,却将老债留在所谓的“留守处”,不予偿还。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说较为严重。而由于中间有政府部门行为,并有行政领导参与、干预,执行机关执行中困难重重,致使有些案子久执不果,旷日持久。

(四)涉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案件“执行难”,深层原因是由于司法权力地方化。从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上看,执行机关受各级地方党委领导,由同级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人、财、物权全在地方,上下级执行机关之间仅为审判监督关系,相当一部分案件由于受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应依法及时执行,执行机关及办案法官却不能及时有效的执行。司法权力地方化,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症结所在。

(五)涉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案件“执行难”,形成原因包含不能依法辩证处理和解决维护稳定与严肃执法的关系。如上所述,一些案件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申请执行人向执行机关申请执行其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财产时,被执行人往往聚集职工上访或直接对抗,一些领导干部和执行机关以及办案法官,对此不能辩证分析,依法处理,不愿碰硬,而是以扶持企业,维护稳定为由,置申请人合法权益而不顾,顺水推舟,简单地不予执行,致使案件不能执行。不善于依法辩证处理和解决维护稳定与严肃执法的关系,不敢碰硬,是造成“执行难”工作方面的原因。

(六)被执行人故意欠债不还、转移隐匿财产甚至暴力抗法的案件难执行,形成原因是由于当事人法律意识淡泊。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目前,许多人的法律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不执行审判机关判决,转移隐匿财产,因此而引发的暴力抗拒执行事件也时有发生。当事人法律意识淡泊,隐匿财产甚至暴力抗法,是造成“执行难”法律意识方面的原因。

“执行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现行法律的缺陷。社会处于转轨时期所呈现的法律空白与无序状态,造成了许多当事人在经济大潮之后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履行能力。当社会处于轨转或变革时期,由于旧的章程、制度、法律被淘汰或否定,新的章程、制度、法律却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及人们的经济活动往往是听命于上层的指示、领导人的讲话及政党或国家政策的引导与左右。于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政策迭出、行为超前、法律滞后就成为了转轨时期社会状态的显著特征。由于缺乏法律来约束、调整,因此,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是超前的,而且在经济与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包括公民、法人在内的很多人不计社会后果与法律责任铤而走险、投机钻营,唯利是图。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社会状态就明显地出现了这种法律空白和人们的经济行为无序的混乱情形。出现了银行到期收不回贷款;工厂、企业、效益低下,三角债、连环债层层丛生;皮包公司应运而起,许多人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侵吞国有财产,肆意挥霍、挥空公款等不正常现象。当其债权人、请求人诉诸于执行机关,求助以司法手段收回贷款,理顺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时,那些业已破产倒闭或资不抵债,瘫痪关门或挥霍公款一空的当事人自然就没有任何偿还能力了。如民事诉讼法对权利人申请执行规定的期限较短,短的六个月,长的也只有一年。因此,当事人为避免超过申请执行期限,即使明知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也不得不向执行机关申请执行。

(二)执行机关独立执行的法律问题未解决,执行工作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我国宪法规定,执行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对于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是否也应独立执行一一包括执行法官的独立执行?对于这个问题,宪法和法律似乎都没有正面与直接的回答。致使司法实践中,独立审判做到了,可是执行工作却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执行机关独立执行的法律问题远未解决。执行工作作为司法权行使的最关键环节,如果它是不独立行使的话,则审判机关依法独立作出的生效的判决、裁定就会在执行阶段因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或左右而发生变形变质,从而最终导致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宪法原则受到损害。目前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缺少一部统一的强有力的执行法律来规范及操作。现行的有关执行工作方面的法律规定,既笼统、抽象、不够具体与不易掌握,又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如执行工作的地位、责职、程序、救济、责任等等,法律均未有明确与具体的规定,执行立法滞后。

(三)司法权威不够,司法价值在社会中不占主导地位。司法权威是国家的基本权威之一,它是以宪法确立的原则为基本,专门以执行与适用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法规所确立的意志与规范为内容的权力行使形式。在现代国家,司法权威是不依赖于任何行政权威而出的并为行政权尊重与服从的一种规范性的国家权威。司法权威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应是一种绝对和不可替代的权威。然而,在我们的社会实践中,司法权威不受尊重和被渎犯的情况却普遍存在与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与历史根源的,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服从和崇尚的都是人治权威和价值,人们习惯的是政府的号令、政策、领导者个人的指示、指令等,产生了只直接听命于强人指令才能服从与奏效的直悟性的民族心理;另外,几千年来中国,司法权素来都是从属和依附于行政权,人们对司法权的价值知之甚少。于是,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领导者个人的权威高于一切。在这种小农心理的影响下,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即人们惧权而不惧法,畏长官命令而不畏国家法律。

(四).现行执行机关管理体制不完善。首先,执行机关的人、财、物等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地方手里,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经济发展或其他原因,利用职权干预执行机关执法,甚至在严肃的执法活动中弥散着庸俗的社会关系学味道,致使执行机关难以真正地独立行使执行权。现行的地方执行机关管理体制造成了地方各级执行机关服从与听命于地方权力的管理与指挥,地方利益与地方执行机关利益的一致性,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国家法制的统一与贯彻。某些经济主体对于同来自外地方的公司、企业或公民个人发生纠纷而被诉之于执行机关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利用自己同本地方党委、政,府存在的固有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或说情或指示或施压,影响、干扰执行机关的审理和执行工作;而某些地方党委、政府从本飞财政收入和地方利益出发,置国家法律不顾,阻碍执行机关依法办案。这种现象在地方实行财政包干、企业、公司利润同地方税收等利益关系重大或密切时,来自地方党委、政府的非法于扰更为突出。其次,民事执行之所以难,其根子并不在“难执行”,而在于“审执不分”。民事强制执行的体制障碍在于,执行权在本质上属于行政权,而司法权的核心在乎中立的裁判。司法权以消极为美德,对于当事人的纷争依“不告不理”的原则不主动介入,对于已作出的裁判亦多交由行政机关执行,执行机关也不应多加干涉。

(五)、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的缺失。这一点很突出地表现在我国传统的“赖帐逃债”不良文化上,例如,“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欠债的是爷爷,讨债的是孙子”等民间俗语。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对经济交往中的种种欺诈行为制裁不力,对欠债不还者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无形中纵容甚至助长了种种失衡观念和行为的滋长、蔓延。比如,对欠债不还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欠债企业破产关闭后,对企业经营者没有实行相应的“行业禁入”和“信用死亡”规则,使之有机会另辟财路。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是:执行难”得以孳长的肥沃土壤。

(六)执行机关执行力量不足,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执行装备落后等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因素。我国自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生活空前活跃,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纠纷日益增多。这样,执行案件的数量、类型和难度也就相应的增加和提高,导致执行工作难度增大。

正确认识和对待“执行难”

“执行难”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机制问题的综合体现,需要运用现代司法理念,来正确认识和看待“执行难”。

(一)执行风险是交易风险的继续,也是交易成本的扩大。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不例外。在国外,商事案件判决后执行不了是正常的,能够执行也是少数。有纠纷才有诉讼,而产生了纠纷说明双方在经济往来或者经营活动中有了失误或是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执行机关应一方的请求,受理案件并依法采取措施补救,这样的法律补救是事后行为,其效果总有限度的。债权人就是参与经营的人,他们必须承担自己经营上的失败,这是商人经营风险的一部分。他们不应将自己经营上的失败怪罪到执行机关头上,而执行机关也承担不了这种执行不了的指责。执行机关的执行不以执结率来衡量工作业绩,而是以其承担多少案件的执行任务来考察工作。至于案件最终能否执行得了或是最终能执行多少,受商人自己此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与执行机关和执行官没有关系。因经营风险而形成的案件,执行不了是正常的,能够顺利执行的是少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问题。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执行机关的执行力度,而是取决于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债权人的取证情况等多种因素,申请执行不一定能使执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这种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不是由于执行机关的民事强制执行行为所导致的,它是当事人在进行商业交易时,自然存在的一种风险,是交易风险的继续。

(二)执行工作是一种公力救济手段,不能包打天下。就象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把死人治活一样,对一些“杀无血、刮无油”的被执行人,执行机关有天大的能力也不能将案件执行。执行机关执行工作作为一种有限的司法救济手段,不是万能的,不是说“我的官司打赢了,执行机关就要给我执行到位”,案件能不能执行,关键还是要看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经济困难,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是再高明的法官也无法解决的现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三)程序公正是执行工作追求的终极目的,只要执行机关穷尽了一切司法手段,还不能执行,也应视为公正的执行。司法制度的中立性、被动性,决定了执行机关执行工作的司法价值取向应当是“程序公正在先,债权实现列后。”当事人到执行机关申请执行,要看执行效果,但更重要是要看执行程序,看法官是不是穷尽了一切司法手段来执行债权,如果没有穷尽,就中止执行或不予执行,那是司法不公,如果穷尽一切法律手段还执行不了,则要全面分析原因。

(四)执行工作的成果是当事人的积极性行为和执行机关职权行为结合的结果。过去采取的执行模式是职权主义模式,在整个执行过程中都由执行机关依职权完成,由执行机关调查取证,执行机关寻找被执行人,寻找被执行财产,委托评估拍卖,然后将钱或财物交给申请执行人,整个过程忽视了当事人的参与权利和参与职责,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执行公正性和效率,应采取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执行模式。启动执行程序要由当事人申请,执行中要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当事人要积极承担举证责任。申请执行人应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线索,被执行人应申报自己的财产状况、经营情况及负债情况。当事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参与到执行程序中,积极发挥作用,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降低诉讼资源和成本。

(五)合法性是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思维基点。执行是一种公共决策,对于执行机关的行为社会有不同的评价,评价一件案件,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具体说来,党委、政府领导可能从政治思维的角度进行利与弊的权衡,一般学者可能从理论学术思维的角度进行是与非的分析,当事人可能从经济思维的角度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评断,社会舆论可能从道德思维的角度进行善与恶的比较,但作为法律工作者必须从合法性的角度评判,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思考焦点是判断这种行为、利益、主张、期待是不是合法。合法的给予肯定,不合法的给予否定。在一个法治社会处理事情,必须以法律思维作为基础,其它的思维方式都应当纳入法律思维的轨道。我们经常提四个效果的统一:即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但真正的效果统一是在合法的自由裁量的范围内考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不能超过法律的临界点,超过了临界点就不是几个效果的统一,而是违法办案。

(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但什么是良好的软环境呢?对被确立为"重点保护"的企业,别人欠它的钱,司法机关要帮助给追回来,而它欠别人的钱,却不让执行,这是良好的软环境吗?这样做,开始企业可能受益,但久而久之,它就可能成为长不大的孩子。真正的经济发展良好软环境应该是“宽松、平等、有序、安全”,是让大家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具体讲,“宽松”是指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鼓励自由竞争,充分搞活经济;“平等”,就指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要依法平等保护,当前更要注意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和民营经济;“有序”,是指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其中关键是有法必依;“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

治理“执行难”问题的对策。

“执行难”的形成多因一果,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要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4、5趟,每次行车往返40多公里。辽源市东辽县未结案件到2003年4月末结的471件案件中,申请执行标的额小于1000元的就有34件,有的人连几百元的欠债都履行不能。执行标的额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分水岭、睛雨表。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执行难的解决才有了物质基础。所以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是解决“执行难”的根本。

(二)还执行权的本来面目。执行权不是审判权的延伸或组成部分,而是行政权的组成部分,把对判决的执行从审判机关中分离出去,划归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性质就是法律执行机关)。执行案件由审判机关审查后,向行政机关发出执行指令,行政机关按照指令执行。目前世界上法治较发达的国家实行的就是这样的体制,比如美国。这样做的好处是维护了司法权威,使得审判机关能够集中精力判案;同时又能有效地利用行政机关在人力和物力上的优势,不再关注审判结果的合法性只关注于执行,避免了案件的扯皮和反复。这样就加大了执行力度和提高了执行效率。

(三)增强公民的司法权威意识。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不敬法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于我国公民之中,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的权威不高。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节器的最高权威是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实践而得到全面体现,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有人抗法却已成风。在推行普法教育的实践中,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抛弃那种法律工具主义的人治思想,弘扬平等、公平和正义的法治思想,将这种全新的思想灌输到民众意识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一条上下结合的道路来推进法治的进程。从而使全民普遍养成法治观念和守法习惯,理所当然地服从审判机关的裁判,认识到抗拒审判机关的有效判决是不可接受的行为。要强化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从而使公众的社会心理有更强的承受能力,能够接受在诉讼机制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指引下所能够得到的结果。“执行难”的顽症才可能真正、有效、彻底地消除。

(四)推进执行工作改革。要做好执行工作,提高执行效率,出路在改革。具体措施:(1)深化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执行工作改革的核心任务。在高级执行机关辖区内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上级执行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协调、统一管理。(2)推进执行机构改革。为了适应执行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理顺上下级执行机关执行工作的监督和领导关系,要有一个便于实施行政领导和司法监督权的机构载体。(3)加强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执行权运行中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具体措施是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应分离,分别由执行员和执行法官来行使,建成裁判人员与执行人员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4)探索执行方式改革。这是提高执行结案率的有力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利益分配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执行工作应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探索新的执行方式,确保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兑现。同时,要摒弃计划经济时期的执行思维,将债权的实现从现金的支付,所有权的变更扩展至经营权、使用权的转移,债权转股权,返租经营等方面,使执行机关的执行工作有更大的空间和广度。

(五)破除“司法地方化”体制。我国的司法体制是一个地方化的司法体制,这是现实的体制,也是法律规定的,执行机关院长由当地人大选举任命,执行机关的人、财、物都受制于地方,以权压法的现象难以避免,这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解决司法权地方化和“人缘”、“地缘”关系问题,切断执行机关、执行人员和社会之间非必要的联系,在二者之间建立一定的“屏障”,形成必要的距离。

(六)加快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步伐。我国还没有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其他法律有关执行的规定不够详细,使被执行人有不少漏洞可钻。在执行手段上,法律应赋予执行机关更强有力的手段。要制定易科执行制度,比如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可改为人身执行并强制劳动,通过劳动收入来偿还债务,直至还清为止(事实上改为人身执行后不久,大多数案件能够得到顺利执行)。执行工作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执行难”的状况,制订独立、系统、完整的强制执行法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任务。

(七)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素质。执行是一门艺术,是群众工作和技巧工作相结合的专门工作,而当前执行队伍素质和执行水平不高却限制执行工作进一步开展,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执行队伍是搞好执行工作的人力保证。执行机关自身要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组织、指挥、协调、判断和独立工作能力且身体素质较为良好的执行人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XX市司法局工作汇报

20**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宜昌前三、争全省十强”奋斗目标,以服务当阳跨越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平安当阳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进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为统领,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大作为,奋力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一、20**年工作取得的成绩。

——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组织网络体系有效覆盖。法务网格工程整体推进,边界地区联防联调不断延伸,使人民调解工作形成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和横向到边的无缝对接。全市已建立法务网格指导中心10个、法务网格工作站173个、划分网格1087个。已与xx县、xx区及xx市xx县联合聘请首席人民调解员9名,组织边界村签署联防联调协议10份。一年来,全市共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955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84件(其中民调中心户调解838件),调解成功2235件,成功率达97.8%。涉案金额2553.92万元。司法所人员共调处各类纠纷439件,人均调处19件。防止民间纠纷可能引起的自杀6件、防止民间纠纷可能引起的民转刑42件91人次、防止群体性上访93件1380人次、防止群体性械斗9件161人,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六五”普法顺利启动实施。我市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市委中心组全年专题安排3场法律法规学习讲座。专门外聘专家教授为我市各级领导干部集中授课。全市公务员、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城乡居民共计30多万名普法对象积极投身普法学习,全市累积发放普法书籍、宣传资料10万余册。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丰富多彩。全市以“平安当阳建设年”活动为核心的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各地有效开展,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热心参与。法制宣传实施不断完善,各镇(办事处)基本达到了“五个一”的标准:即每个镇(办事处)建立一个法律咨询站、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湾子屋场明确一个法律宣传中心户(民调中心户)、为每个农户赠送一本法律书、每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守法、依法办事意识显著增强。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不断规范。学习教育和劳动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多方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安置帮教工作形成常态化。矫正人员和帮教对象无重新犯罪现象。从12月开始至今,我市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933人,期满解教619人,现在册314人。今年共接收矫正人员204人。安置帮教五年在册1138人,其中225人、250人、221人、247人、195人。

——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质效双增。律师和法律服务人员监管不断规范,法律援助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法律服务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事务1110件,法律援助案件145件。担任法律顾问68家,诉讼代理420件,非诉讼61件,代书62件,解答法律咨询3050人次,为当事人和企事业单位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882件。其中办理国内公证642件、涉外公证168件,涉港澳台72件。法医司法所办理司法鉴定197件。全市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工作实现案件无差错、零投诉。

——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夯实了党建基础、明确了党建责任、规范了党建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全面进步。司法局机关党总支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制定了规范的党组议事规则。落实了党组织晋位升级措施。党建工作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七一”,我局办公室副主任刘小玲同志被xx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司法行政部门形象有效改善。一方面,硬件设施上台阶。我局司法业务房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交付使用,项目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260万元,新建司法业务用房1882.9平方米,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司法行政、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配套添置办公设施(装备)40余台(套),使司法行政基本面貌大大改观。另一方面,业务工作获肯定。我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创新、典型经验出彩,赢得全市人民的赞誉、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湖北日报等8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联合组团,对我市人民调解“三级中心五级网络”及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经验做法进行专题采访;两河镇赵闸村调解主任张青山,先后入围全省“十大金牌人民调解员”和“十大法治人物”评选,其典型事迹得到了广大农民和上级组织的一致好评。今年,玉泉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庙前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省人民调解领导小组表彰为“百佳人民调解委员会”,我局作为xx市唯一一家司法局被湖北省司法厅表彰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二、20工作做法。

(一)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一是稳步推进法务网格工程。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在三个办事处、六个社区开展试点,以城区网格化统一服务管理为依托,构建“法务网格工程”平台,实现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工作四进网格。以此为基础,总结完善工作内容,形成指导全市整体推进的“法务网格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进。在组织网格上,坚持镇有中心村有站,合理配备网格员,实现组织网格的全面覆盖;在业务工作上,坚持标示标牌,基本职能、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四个统一”,实现法务网格工作的规范化。二是大胆试行人民调解激励机制。我局在玉泉办事处试点,出台争创“星级人民调委会”和“星级人民调解员”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星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活动,激发调解员工作信心和工作热情。三是全力实施边界地区联防联调工作。在与xx县、xx区建立联防联调组织基础上,今年7月,我局与xx县司法局在xx县五里铺镇召开人民调解联防联调工作会议。组织边界地区的相关村签订了联防联调工作协议。共同聘任了边界地区的司法所长为首席人民调解员,并颁发了聘书。加强了边界地区人民调解工作,为打造“平安边界”、“和谐边界”,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规范调解工作。一是规范标示、标牌及工作程序。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六统一”(统一标牌、统一印章、统一标识、统一程序、统一制度、统一文书)要求,全面抓好落实。各司法所规范执行纠纷受理、调查、调处、移送等一整套人民调解工作程序,严格执行社会矛盾纠纷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和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二是规范调解协议书制作。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人民调解的文书卷宗进行了检查、讲评,特别是对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制作,严格要求按照司法部统一的规范调解协议书制作,做到合法合理、要素齐全、表述准确。三是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卷宗档案。对调解案卷和精品案例开展评比活动,分层次对调解案件实行补助,大力提高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

提升业务能力。一是组织专业性培训。我们以镇处为单位,组织调委会成员和民调中心户,集中开展以《人民调解法》、《侵权责任法》和常见矛盾纠纷调处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提高调解员水平。庙前、河溶、两河、半月、草埠湖、玉泉办事处等地党委政府把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在人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抓,保证了培训效果。淯溪司法所还结合该镇道德讲堂活动,在各村进行巡回宣讲身边典型,培训专业调解技能。二是开展针对性排查。除了在重大节假日、重要政治活动等敏感时期,开展矛盾纠纷重点排查外。7月份,我局组织四个专班对包保的5个金龙油脂公司破产清算债权人入户进行法制宣传工作,确保重点工作不出纰漏。11月份,我局又把维护“十八大”期间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力争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进行有重点调处。集中力量加大对人身损害赔偿、征地拆迁、土地山林等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调处力度。玉阳、坝陵、王店、玉泉等地因征地拆迁面大,由此带来的矛盾多,但调处效果好,确保经济建设不受影响。其中玉泉司法所2人,参与调处的纠纷92件,直接调处疑难纠纷51件(其中调解死亡赔偿案件6件),共调处赔偿金额7574477元,履行率达到100%。司法局除了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参与保宜高速、华强化工、木店工业园等建设项目外,还选派半月、庙前司法所2名具有丰富的人民调解工作经验的司法所长,参与到市机械厂片区旧城综合改造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律师参与信访维稳工作,积极引导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普治并举、形效合一,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

“六五”普法工作组织迅速。在工作部署上,我们及时召开了“五五”普法总结和“六五”普法启动会议。成立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六五”普法实施方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六五”普法决议。在学习资料组织上,我们一方面争取市政府拿出30多万元专款,为县级领导干部、农民、青少年购买了“六五”普法教材,为全市小学一年级、中学一年级学生购买4000册学法课本,并作为各中小学校循环教材,确保中小学生学法全覆盖;另一方面与市新华书店联合,征订发放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普法读本9000余册,确保了“六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是“六五”普法的重点。针对领导干部学法问题,我们提请市委下发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实施意见》,要求各级中心组进一步加大学法力度。针对青少年学法问题,我们积极同市教育局协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课表、进心脑的.“四进”活动。全市高中、初中、小学共计56所学校,都落实了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讲授法制课。针对农民学法问题,我们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主题活动,重点加强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三万活动”、“四送下乡”等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普法宣传。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多样。积极组织律师和法律宣讲员参加xx市“科普之春”暨xx市“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现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聘请专业人员录制道路交通法等法律宣传磁带,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重点学法内容。创办了“法治当阳”网站,在当阳电视台开办了以案说法栏目,同时还制作法律援助小红帽、标有司法行政徽章的饮水杯、购物袋、普法农历本等小物件广泛进行法律宣传。

法治建设成效显著。在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学习的同时,大力加强依法治理工程。突出行业、基层、地方三大重点领域,推动法治当阳进程。认真组织申报全省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法治创建先进集体”,今年共向上级推荐上报7单位参与全省创建活动,并组织开展了检查验收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力做好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

组织三次调研,确定工作重心。8月-9月,市人大常委。

会领导分三次对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视察活动,一是组织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公、检、法、司分管领导召开了社区矫正工作分析汇报座谈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二是深入基层走访调查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实地考查了矫正效果。三是听取全市社区矫正工作情况汇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的效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建立三个基地,凸显矫正功能。一是建立公益劳动基地。

今年5月,市司法局和庙前镇政府共同在庙前镇井岗村建立xx市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落实耕地面积10亩。市司法局定期组织各镇(处)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劳动基地的建立,凸显了矫正功能,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二是建立教育学习基地。市司法局同时在井岗村委会建立教育学习基地,购置了桌椅,开辟了学习园地,建立了制度。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中教育学习,并严格考核。三是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对刑释解教人员,与相关陶瓷企业联系,探索建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临时安置问题。

实行三个对接,体现帮扶效能。一是与监狱、劳教部门对接,开展过渡性安置,帮助其回归社会。延伸帮教对接关口,对209封服刑人员“特别家书”,认真开展回复和走访工作。分管领导专程带着相关影像资料、普法书籍到监狱、劳教所,召开当阳籍服刑人员、劳教学员座谈会,宣传国家政策法规,播放家庭成员寄语,并开展个别谈心帮教活动。二是与法院、社区对接,开展规范化监管,帮助其悔罪自新。受法院委托,积极开展审前调查工作,落实审前调查24人次,调查意见都得到法院采纳。对矫正人员坚持每月一次集中教育、一次思想汇报、一次公益劳动“三个一”监管制度,强化刑法执行职能和社区矫正人员的在刑意识,帮助他们尽快悔罪自新。三是与民政、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对接,开展人性化服务,帮助其渡过难关。积极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协助为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做好低保办理、责任田落实等工作。今年重点开展了为矫正人员和帮教安置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进行帮扶活动,落实帮扶资金2万元。

(四)服务民生、提高品质,法律服务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强化考核管理。我们制定《年法律服务单位百分考核》办法,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工作、中心工作、信息工作、社会评价、奖惩等七个方面量化考核法律服务机构人员的工作,全面监管和考核法律服务机构,把法律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接受指派事务、参与局统一活动等均纳入监管考核范围,从制度上增强了对法律服务机构管理的实效功能。

拓展服务领域。一是积极争取法援专项经费,拓展法律服务空间。向省法律援助管理处争取增加了法律援助基本经费,同时又争取到法律援助福利彩票专项经费项目,并积极申报了法律援助福利彩票案件的专项补助。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法律援助案件的管理、补助措施进一步进行了完善,提高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补助标准,由原来200元至300元补助标准,提高到400元至500元,省外最高达到1000元补助。为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律师参与信访维稳工作,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我们在总结上报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信访维稳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协调信访部门,极具创新的起草并通过了《xx市律师参与信访维稳工作办法》,以当政发〔2012〕47号文件下发,明确了律师参与信访工作职责。市财政为此项工作每年拨付专项经费10万元。由此,我市的律师参与信访维稳工作纳入市级规范化管理之中,并实现经费保障的常态化。三是积极协调法律援助职能部门,拓展法律服务效应。我局充分利用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平台建设的契机,加强与残联、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的协调与沟通,增设盲道等残疾人专用实施、设立妇女维权工作接待站、建立职工维权工作中心等,建设好标准化、规范化法律援助服务大厅,进一步方便群众,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社会影响力。

扩大社会效应。制定《xx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进项目”专题实践活动方案》,落实领导干部服务企业“六项措施”,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策划决策、勘察设计、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投产经营的全过程,组织律师公证服务队伍跟踪参与项目建设全程服务,为项目建设实现各项预定目标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法律支持。公证处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依法及时公正为企业、居民办理公证业务。今年为国资经营公司办理抵押担保和借款公证2起,涉及金额2.72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办理公证160件,融资金额3700万元。

(五)明确主线、突出重点,大力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抓理论学习强素质。坚持每周一次集中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局领导和科室处所负责人每月一次专题讲座。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以“聚精神、强作风、添活力、谋发展”为主题的党员干部春训活动,邀请市委宣传部、纪委领导作了辅导报告。组织全体司法所人员、局机关干部进行不同层次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专题培训。

抓绩效考核促廉政。进一步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从机关和基层所两方面制定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局主要领导与各科室处所负责人签订2012年综合目标考核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党组书记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处所负责人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创建和第十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

抓主题活动聚合力。制订了司法行政系统“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进新跨越”活动实施方案和“治庸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并逐项督办落实。采取“访”、“温”、“学”、“辅”、“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举措,做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把“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进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导向深入。“七一”前夕,组织机关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寻访红色路、践行红色魂”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到全国先进司法所xx市xx县仙女镇司法所、陕西省xx县侯庄司法所及革命圣地重庆、延安考察学习,并组织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进行交流学习。局工会还组织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及退休人员进行体检活动。增强司法行政工作凝聚力,充分展示司法行政队伍良好面貌。

抓项目建设改面貌。我局申报司法业务用房项目建设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用好项目资金,我们多措并举,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监管。一是成立“两个小组”。即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现场监管工作小组,每天安排三位原则性强的干部现场巡视、监督、值班,负责工程质量和进展。二是制定“三方会签制”。工程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程量的复核和变更、单项施工完结的验收和清场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司法局监理专班三方同意签字,并记入备忘录。三是确立“四家会审制”机制。针对施工工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涉及设计方案、工程材料、工程量的变更,司法局随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四方会审协调,及时讨论、协商,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并报市有关部门批准。

三、2012年工作存在问题及工作计划。

(一)2012年工作存在问题。一是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人员充实、设备更新等都亟待解决。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基层司法所工作受人力、地方、环境制约的影响,发展不平衡。三是队伍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二)20工作计划。

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六五”普法的关键之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忠实履行服务经济发展第一要务,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着力推进“三个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力求“三个规范”(法律服务、公正廉洁执法、机关管理),实行“三个提高”(法治意识、服务能力、整体形象),为“五个当阳”建设作出司法行政系统应有的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法治建设,注重法律宣传教育作用,着力提升公民法律素质。围绕“六五”普法确定的目标任务,着力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强化考核措施,注重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素质的提高、法治理念的形成,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是突出基础防线作用,注重完善人民调解网络,着力健全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分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机制,完善“法务网格”工程各项管理制度,努力使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警,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三是突出社会管理创新,注重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着力强化帮扶教育手段。重点落实电子定位监控措施和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控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重点人员和“三无”人员帮扶,有效预防重新犯罪发生。

四是突出法律服务职能,注重整合各类资源,着力健全法律服务体系。认真开展法律服务领域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分工协作的法律服务体系。

五是突出政法核心价值,注重司法行政宣传工作及廉政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战斗力。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经得起考验、打得赢硬仗、干得成大事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