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

ID:784025

时间:2023-07-03 19:32:15

上传者:曹czj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篇一

《爱和自由》的作者是孙瑞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的创始人;这本书的写作是基于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

看到书名——《爱和自由》,我们首先会思考爱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无法用言语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孩子的爱也是伟大的爱,但是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的定义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简单的说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本书可以说自由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面对孩子,有时我们却又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

对于孩子的爱和尊重,我们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很多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得很累,所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我知道给孩子爱和自由,如果只是所说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却不是那么轻松的,传统的教育,传统的文化,传统的风俗,好多好多的传统限制着我们今天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当我们觉得孩子是这样的时候,他们呈现的却总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给他们的偏不要,我相信父母此时一定在想,我都把最好的给他了,他总是不要,我有给他爱啊,我是如此的爱他,为什么他还是不如我的意呢?要做到真正的给孩子爱和自由,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痛,面对即使是孩子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是他是他,你是你的这个事实,要放下对孩子的期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我是一名教师,也需要面对这痛的,期待是老师的期待,如果将其投射在学生身上,那便是在禁锢他们的自我发展,是在压抑他们的自我发展,要给他们全然的自由和爱,必须先放下内心的期待,放下对孩子们的那些不允许,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们自由并且给他们真正的爱。

爱孩子,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在生活中给予点点滴滴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愿意给我们沟通,因为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希望让我们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孩子们而又给我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篇二

在1644年,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政论家约翰.弥尔顿为了抗议国会恢复全面检查出版物的法令,写下了《论出版自由》一文,并借助回答国会质疑的机会将其宣读于众。在后来欧洲和美国的出版自由斗争中,他的这本著深刻的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对出版自由权利的保障。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上看,弥尔顿是第一个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人,他的这一口号因极富人权与自由的思想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欧洲及世界各地资产阶级运动的发展。从新闻史的角度上来看《论出版自由》一书也为近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那时候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才刚刚取得一些胜利成果,弥尔顿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拥护者,他自然是坚决地反对封建专制,支持共和政体,提倡捍卫基本人权。所以,在1643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内部长老派试图恢复被废除的出版许可制度时,崇尚理性与自由的弥尔顿迅速地站出来对长老派这一“开革命倒车”的行为进行了抨击。

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弥尔顿充分的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肯定和对人权与自由的崇尚。弥尔顿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他说:“在我们这个世界,关于恶的认识与观察对人类美德的构成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辨别错误肯定真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兼容并包的去读书,他认为读论文和听理论是人类探索罪恶与虚伪的领域最为安全的方法。在弥尔顿看来,自由与人的本性两者联系甚密,充分给予人们自由是尊重人性、维护人的理性和尊严的重要途经。更重要的是,自由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真理,对自由的限制无异于是对真理的破坏。因此,国会应该做的是保证人们充分的享有出版、阅读和分享书籍的权利,只有通过这个途径人们才能够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去追求和捍卫真理。

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弥尔顿严厉地控诉了出版检查制度的罪恶。在他看来,这种“在书籍出版前对其进行事先检查和审阅”的行为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碍。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客观逻辑原因有四点:第一、国家任命的检察员们没有能力胜任他们的工作,他们所得的判断都只不过是他们狭隘的胃口,这无疑是对书籍的滥杀,也是对作者智慧思想的滥杀。第二、既然国家在选择检察员时会犯错,那检察院在选择作家的时候同样也会犯错,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侮辱和损害。第三、查禁“坏书”不可能消除邪恶,甚至还会阻碍人们发现美的光辉,因为善恶本一体,消除恶的同时善也因为失去了参照物而一同被消除了。第四、邪恶是无法通过查书籍来根除的,语言的传播使得邪恶依旧得以流传于人世。弥尔顿控诉出版检查制度的主观原因在于它可能会损害真理,他说:“因为我们的眼睛已被偏见和流俗蒙蔽,一眼看见真理时很有可能认为它比许多错误更不堪入目,更不受欢迎,正好像许多伟人看起来让人感到轻蔑可耻一样。”弥尔顿坚信,只有废除出版检查制度,才能够解除对真理的束缚,使之发扬光大。

纵观历史长河,自由流通的思想和知识促进着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后世的人们用实践证明了当初弥尔顿呼吁出版自由的正确性。观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奉行的“上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的统治理论,还让我认识到当权者想通过控制公民言论和思想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一做法都是行不通的,这种为了满足少部分人私利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终究会被群众推倒,当群众的沉默触底反弹后,带来的将会是对统治者的强烈反击。

纵观新闻发展史,在评论弥尔顿对新闻界的贡献的时候我们应该理智的看到,《论出版自由》虽说是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总体来看弥尔顿的出版自由和新闻的自由主义理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论出版自由》只能算得上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的一个开端,而且其本身还有一定的狭隘性。弥尔顿提出的自由是针对特定的群体的自由,即高尚、有智慧、有教养的人(当时的资产阶级),虽说比统治阶级更广泛,但这一评判标准使得出版自由权利依然属于少数人,权利依旧是不平等的,但自由主义理论中规定的自由却是人们普遍享有的一项权利。其次,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涵盖了所有的出版物(包括报纸),而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只针对报纸等新闻产品,而且还系统化的规定了这些产品的性质和功能等,由此看来,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除了受《论出版自由》的启发,还经过了很多其他的补充和发展,最后才得以形成体系。

总而言之,弥尔顿的这本著作是当时资产阶级进步性思想的代表,他本人作为一名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的肯定和推崇。但是在对《论出版自由》和近代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后者虽源于前者,但我们在分析和评价的时候要重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能盲目的将其等同来看,要理智的看待前者对于新闻界的影响。只有坚持这种客观区分和理智看待的研究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新闻发展的历程,为未来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篇三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初为人母,激动与喜悦溢于言表,而更多的是会担心是否已经做好了养育一个孩子的准备,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作为一位母亲,我们有着天然的自然属性和职业属性,而职业属性是需要不断学习完善的。

一名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向我推荐了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这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不是教你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诉我们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在我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母亲总是会讲这个不能做危险,那个别去碰很脏,以至于在很很长一段时间,在有母亲在的场合做事情的时候会迎合母亲着的喜好,而不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才长慢慢的重拾自己的喜好,也会觉得母亲管的过严,但又不能否认母亲这样也是爱的表达,她以她的经验让我避开危险少走弯路。在后来的成长中慢慢发现母亲的有些教育方式是不正确的,究其原因总是不得其所。看了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后仿佛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自己如何作为母亲的方向。

《爱与自由》说,每一个孩子,在肉体出生时就内含了一个”精神胚胎”,精神胚胎是属于每个儿童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不是自然之手,也不是上帝之手,也不是精神胚胎的母体。创造的权利必须交给儿童自己。我们只是儿童环境。只要环境是爱、自由、秩序(规则)的,儿童就开始天然和自动地创造着自己。我们在观察儿童时发现,儿童现实地真实地具备这样一个把内在的潜能释放出来的能力。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往往认识不到有时爱也是枷锁,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天性。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与他很多的建议,以此来期望少走一些弯路,正如同我母亲一样的大多数父母。然而,幼儿期是经验的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交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那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

爱是什么?爱是无条件的包容。不是给孩子管好吃喝拉撒就叫爱,爱是一种精神行为,成人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就理解了他的日常行为,才能真正做到无条件包容。()儿子一岁半,喜欢丢东西、拆玩具、翻各种的抽屉,能明确表达他的意愿,最常说的话便是不吃,不喝,不要。在我之前的认知里,会觉得这是调皮捣蛋的表现,尤其是下班回到家,孩子特别粘人,甚至有时在旁边大哭大闹的时候,我会表现的特别烦躁。原本想我有了孩子后要特别的耐心,不能像我母亲那般时不时的发火,可事实呢,我还是会控制不了。《爱与自由》让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的童年成长的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已经作为潜意识积淀在我的身上,所以我也会用这些东西对待我的孩子。

最近儿子不再将他的吃的分享给其他人,也会伸手打人,周围人会逗他说他吝啬,是个爱打人的小朋友,他会特别的不高兴转过身把头埋在我肩上。《爱与自由》告诉我,这时应该告诉儿子,你不吝啬,这是你的东西,你可以不给。而他打人时,及时制止就好,不去说教,因为那和成人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尽量不压抑他的自我吧。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重要过程。他的未来是不是很强大,是否具备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

在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如果要带他去做什么事情便会提前告诉他。要去打预防针了,出门前便告诉他我们要去打预防针了,有些痛;要去理发了,提前告知他,会有个叔叔帮他剪头发。慢慢的发现,提前告知他的事情他一般都不会反抗,甚至有两次查指头血都没有哭,只是皱着眉头忍耐。有次带他理了发,我母亲觉得理的不是太好,便又带他去修剪,我下班后母亲说今天带他理发,哭得特别伤心,问我之前理发也这样吗?我问母亲是不是没有跟他讲带他干什么,母亲诧异的问我要讲吗。我说要讲的,小朋友在陌生的环境,一个陌生的叔叔弄他的头发,他会非常没有安全感,肯定就不会配合了,提前告诉他并让他观察下别人理发的过程,他便会逐渐的适应和理解。母亲很诧异但也很欣然的接受了我的方式。

成人喜欢一个听话、任人摆布的小孩,这对成人来说很省心。但是这样的小孩天性被压抑了,不能自由的成长。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成人要给与小孩足够的爱和自由。爱孩子,绝不是表现在你的头脑中,爱不是你想这样爱孩子就可以这样爱孩子。爱是表现在你的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每一个想法,他表现在你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文 综合管理部 蒋敏)成长的滋味读后感

《成长的滋味》这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而成的。这些小故事有的幽默,有的寓意,有的动人,也有的令人深思,而有的细致,仿佛身临其境。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深深吸引着我我的心情一直被书中的故事所牵动,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本书中《船长的勇气》、《陪考一日》、《再被狐狸骗一次》、《老木舅舅迷踪记》等几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理解的礼物》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这个故事讲的是:“我”来到魏登先生的糖果店,给他出了道“难题”:用樱桃核换糖。魏登先生没有发火,给了我一袋子的糖,还找给了“我”两美分,保护了“我”那天真的快乐和童稚的尊严。“我”长大后开了一家鱼店,一对兄妹来买鱼是,“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于是“我”就像魏登先生一样小心地保护那两个小孩子天真的快乐和童稚的尊严。

我很敬佩那位魏登先生,()因为他的一个善良决定令多年后的保罗领悟到了那份来自他人的善良而又伟大的理解。正因为魏登先生这份爱才会一直延续下去。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一)

爱,可以给予人全新的生命;爱,可以给予人阳光般的温暖;爱,可以给予人无限幸福和快乐。

这是讲述一个小木偶的故事——老木匠泽皮德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木匠卖掉上衣,供小木偶上学。可是小木偶一心贪玩,被骗多次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意外与老木匠皮帕诺相逢,经过这次历险,皮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

这个故事虽然大多只是讲述小木偶遇到挫折的过程,但是有那个读者可以想到这个故事蕴含着浓厚的爱。小木偶没有课本,老木匠皮帕诺把自己的上衣换了一本书给小木偶,尽管自己受着寒冷,也要用最大的力量带给小木偶幸福,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小时候的我,最爱的就是妈妈,因为她时时刻刻都是守护、爱护着我,而爸爸却只是关心几句。随着我慢慢长大,也渐渐地谅解了爸爸。妈妈给的是温暖的爱,爸爸给的却是严厉的爱。

即使爸爸的工作很辛苦,对我的学习他一点也不会疏忽。当我进步时,没有夸奖我,却只有一句”下次再考好一些,争取属于自己最好的成绩”;如果我退步了,就会下达一道像是古时皇帝的”谕旨”;”下次一定要做好点!”然后就是啰嗦几句,但在这时,在他的话中,很多的都不是批评,而是关心、鼓励……其实每个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从心中默默地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懂事、健康、快乐……为了儿女的幸福,尽管工作再辛苦,也不会抱怨一句话。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深深地教育了我。

《木偶奇遇记》讲述老人泽皮德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获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老人买掉了上衣,供儿子上学。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在酒店获得好心老板的五枚金币,回家的路上受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被他们吊死,幸亏巧遇仙女而得救。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学习的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又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被卖到玩具国,变成一头蠢驴。后来还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在海边住下。从此,小木偶每天去做工,有空还编篮子,晚上读书、写字。最后终于成为一个诚实、听话、又爱学习,还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看完这本小说,我不禁有点惭愧。因为皮诺曹的坏毛病我多多少少也有一点:我也贪玩,上课有时会开小差,还对爸妈撒过谎,有时还有点自私、任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从皮诺曹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知错能改是多么的重要。

皮诺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信任,如果你一直撒谎,别人就会对你失去信心,而你就会失去朋友。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从书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善良、坚强、勇敢,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感激父母、孝顺父母,长大以后好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读《学校责任的边界》有感

邵秀段

我也很喜欢美国名师雷夫·埃斯奎斯的这句话:”我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但我可以为你创造机会,让你自己拯救自己。”假期里有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儿子离家出走了,我规劝了他,要善良的爱孩子,不要等出了事再来找老师。

向明霞老师说的:学校教育是有责任边界的,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代替不了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一定要和社会、家庭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一定努力学习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搭建一个平台。”你孩子上课不听课,不写作业,领回家好好说说他吧!”一老师说道,如果按照老师告诉家长的话,家长没文化,只能用辱骂和拷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势必造成孩子心里的创伤,学生不听课好像不是家长的责任,这要我们教师好好反思,如何引导孩子听课,写作业,让我们想想古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吧!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学生非常喜欢某个老师的时候,一定会特别喜欢上他(她)的课,并发誓要把这门课学好,否则会对不起该老师。那么,这个”亲”的缘由是什么?肯定不是靠表面上甜言蜜语”哄”得学生开心,也不是靠简单的小技巧、华丽花哨的表演吸引学生眼球,更不是天天挂在嘴上的”我都是为你好”,而是老师所具有的较高的专业素养。我们要理解这个”道”,就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恰当运用、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理解。我们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了知识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把固化在文字中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本地和本校特点,利用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的,乃至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使之成为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才能更好的和社会、家庭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成长。

孩子假期离家出走了,好像和老师没什么关系。这就是典型的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他把属于家长的照顾孩子的责任推卸给学校,假如学校要对所有离家出走的学生,生病的学生、意外的学生全方位照顾的话,恐怕老师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规律都打乱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心理健康和道德修养方面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毕竟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要理解好学校责任的边界:学校该承担的责任必须要承担,但有些不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大包大揽,把家长、社会等应承担的责任也承担起来。

济宁市梁山县赵固堆乡第一迁建小学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篇四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很充分地谈到了自由对于人类的意义何在,以及人类的社会性的'价值。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的群体,也正因为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逃避自由。我们现代人会抱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苦闷,在多重的束缚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往自由,因为人们往往会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东西,然而,永恒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人,就是意味着割开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即如同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自由的代价,便是承受着孤独,怀疑与不安。我们逃避自由,是逃离一个人与寂静黑暗中的不安感,我们不愿意与社会分离,社会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当然也会产生某种问题。

如书中所说,“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人们活在社会的维系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时时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或影响着周遭别人的思想或者说是价值观,人们渐渐活得不像原来的自我,逐渐伪装成别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们逐渐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来的自己没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倘若一个人竭尽全力和使用大量时间去获得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我想那个人也不会感到多么满足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被时代社会的潮流趋势所左右并且不脱节于这个社会,这的确是从古至今从甚至将来的时代难题。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人要学会面对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缩身于社会这个群体中,完全把自己交给社会,那只不过是社会的寄生虫,自己无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书中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所谓自我满足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权威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调和的,那么代价便是放弃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结果却是物极必反的,在潜意识中这反倒是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感,同时又会使我们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我们会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类之所以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人们有爱恨,探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的性格差异的冲动。这都是我们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这一切,换而言之,这些东西就是社会进程的产物。社会具有压抑功能,也有创造功能,人们的恐慌,焦虑,紧张的情绪都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我们人类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断奋斗努力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于是我们人类的社会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别的动物具有相当高的本能行为机制,生来就是依靠父母与社会的帮助才养成后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但恰恰人是因为这种无助才能做到发展社会文化,我们人类尽管缺乏本能调节模式的弱点,但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模式来使我们自我得到进化,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使自己和世界联合起来,或者通过那些会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自身的完整性与世界的联结方式,创造出人类独有的社会文化,以此获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诚然,人们不想要变得孤独失落恐慌,于是便聚集起来,组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你为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换种说法,不是逃离你内心的消极的场所,尽管在这社会之中,我们似乎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了,然而,这代表的仅仅是我们脱离原来的个体,那么这个栖居于社会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吗?很显然,我们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放弃了我们自我的完整性,我们或许失去了太多,就像儿童长大会失去了原玉般的纯真,我们人类逃避自由的代价是在昂贵。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在发展的路途中却停滞不前,也可以说自由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于整个大时代的后方,于是人们也迫于无奈将它丢弃,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他们丢弃的正当理由,可悲的是人们连同自我完整性也随之放弃,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就只是一台冰冷的规则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是他的,结果最后他将发现一切都不属于他的而一切也都属于他,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悲难还是幸运他却不能判断,实在可怜。

所以,人类啊,不要忘记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不要忘记自己该守护的东西啊,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篇五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由风筝》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开《自由风筝》,“十四岁对我来说,是人生已很重要的分水岭······可到了是十四岁,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变得犟头倔脑起来。”嗯哼,我从鼻子里哼出一声,“这是青春期,叛逆吧。”顺理成章地说出这就话,我不就是这样的吗?原来,潜意识中我还是知道自己有时是叛逆的。

这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巧合的与我的年龄一般,十四岁前他是一个乖小囡,顺从长辈,在学校里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到了十四岁,男孩自知理智很难控制感情,总觉得心里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想要和母亲吵架,想要和父亲抗争,想要与老师闹别扭,想要对着奶奶大吼大叫,如果不这样做,心里就会觉得压抑很不痛快,憋得特别难受。就连左邻右舍,也感觉到他的桀骜不驯,没有人再称赞他是乖小囡了。有时候,望着母亲紧锁的眉头,望着父亲无奈的怒容,尤其是望着奶奶伤心的泪水,他的心里也会隐隐作痛。他的这些反思触动了我的心,仿佛心被揪起又重重地落下,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呐?很多时候,我们就这么僵持着,维持着一种仿佛真空的状态,我在真空瓶中,无法呼吸,想被解救,家人们在外面呼声叹气,而我却想听听不到,只看到失望的情绪流在瓶外,只看到,而没有勇气去擦干它们,缺乏的`只是时间,能够让瓶中充满空气能够让我跳出来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对不起”。

有一天他和他的两个铁杆朋友,长脚和瓶盖,互说最痛恨的事情,三个人最终的中心思想出奇的一致,恨的都一样,爱的也都一样,恨受管束,爱自由。然而长脚和瓶盖都有令他羡慕的自由经历,在他眼里看来,自由的生活是在十四年中遥不可及的,于是这样他就越发地厌恶自己备受管束的生活,觉得像是坐了十四年的监狱一般。

明德叔是他的邻居,是一个擅长做风筝、为人和蔼可亲的没有不良嗜好的单身汉,精力与时间全倾注在风筝上。他总是叫男孩帮忙抬大风筝,而男孩为这事却是十分乐意的,于是总像是跟屁虫一样跟在明德叔身后,看着风筝放飞。明德叔做了一只叫做“龙图腾”的巨无霸风筝,就在明德叔放起风筝,众人投向敬佩的目光切啧啧称奇时,瓶盖“悟”出了一番道理,他说,风筝飞得再高再远,一点也不自由,一点也不潇洒,总有一根绳子牵着它,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放风筝人的监视,命运在别人手中紧攒着,它发出哟哟的叫声,是在哭泣,在哀号,在悲鸣。男孩觉得自己跟风筝没什么两样,活得窝囊,活得憋气,活得不开心。

谁也没想到,瓶盖引以为傲的一百本小说,被父亲付之一炬,当天夜里,三人相约出来,相互安慰,瓶盖的懊恼怨恨让三个人的心越靠越近,他们商量着要流浪,离家,决定在十天的准备之后实行流浪计划。

第九天的放学,他跨进了长风公园,去看明德叔放风筝,不知怎么搞的“龙图腾”缠在了柳枝上,他一鼓作气爬上树丫,本是可以轻松地把风筝解下来的,风刮来,天空传来哟哟的竹哨声,他凝眸注视这在风中翻动的“龙图腾”,突然间心里有了异样感,想起瓶盖说的话,想起那哟哟声本是痛苦的挣扎,为之一动,便剪短了绳子,任凭风筝飞走了,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成了天空中彩色的线。明德叔自然是失望伤心的,他顿时醒悟急得不敢说实话,编造着搪塞的理由,明德叔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异样,“你是不是想让它无拘无束的远走高飞?”于是明德叔带着他去寻找脱线的风筝,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风筝变得粉身碎骨,五彩龙头早已身首异处,扎进烂泥塘里,歪嘴眼瞎丑陋无比。他吓哭了。他去找朋友,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瓶盖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瞪他,说了一句人各有志便毅然决然地转身向火车站,长脚在犹豫中选择了瓶盖,他把十元钱和三十斤从家里偷来的粮票塞给了瓶盖,他不能陪他们浪迹天涯,违背了三人的誓言,这也算是赔礼道歉了。

风筝决定了长脚和瓶盖的命运,他们两个终究是会像风筝那样少了精神和灵气,被浪迹天涯的毫情壮志摔得粉身碎骨的。终于,他们像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没有音讯了。两年后的一天,长脚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回来了,一路讨饭回到了上海,而瓶盖的断然似乎更是决定了他的悲剧,他被狗咬了,因为没钱去医院治疗,半个月后死在了城郊的桥洞下。

是“龙图腾”拯救了那个男孩。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那个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因为有了这根线,你才能够飞得起来,因为有了这根线,你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稳妥飞得踏实。我明白,家人的唠叨是为了牵住我,不让我有下坠或是远走高飞的倾向,我的叛逆,我觉得很烦,同时我也是想控制住自己,风筝总是向往着无边的天空,风筝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终究明白没有线,没有人牵着它,它是飞不起来的,没有人用一种形式唠叨着我,教育甚至是教训着我,我也是成长不起来的,叛逆是青春必经的过程,我不能用自己的叛逆无端地伤害那些用极端的方式教育着我的人。

2023年爱和自由读后感字汇总篇六

  

    世间万物都是同一个生命的化身,万物本是一体的。我们本来都是纯粹的爱,纯粹的光,人的感觉不过是光感觉光而已!

    人人都是镜子,万物都是镜子,都会反光,都能生成光的映像,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他人或物里看到自己的存在!

    这样的声音一直在我心底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我静下心来与前前,与我心底的那份抱怨连接。然后,我看到了我所有抱怨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自己的不满。我不满于自己的拖拉,我不满于我不能偷懒,我不满我所做的没被看见!

    当我看到这些后,我的内心升起了一股喜悦与接纳。当我看清了自己内心的小伎俩时,我开始接纳前前,我知道,所有对她的抱怨,只是因为我还没有接纳我自己。爱,便从这一刻开始扩散,我知道我爱的不止是前前,更是我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我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我可以在每个人身上看到我原本就有的和我期望能够拥有的。

    我在林老师身上看到了很强的组织能力,统筹能力,精准的表达能力与分享精神;我在贝贝身上看到了那种对宝贝的爱以及对工作的热爱;我在青萍身上看到了清晰、逻辑、有条理、平衡、优雅等等;我在每一个宝贝身上都能看到爱与接纳!

    在他人身上搜寻“我”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的心更加的平静,更加的喜悦,更加的接纳——原来我是可以这样的美!当我在他人身上看到了“我”,我便开始放下了我所有对人的评判,我了解了,所有对人或事的评判,最终都返回到了我自己的身上。当我在内心评判别人的拖拉时,同时也是在评判自己的拖拉,当我有情绪升起时,我会看到,这只是我还没有能力去接纳事件的发生,跟其他的人与事都没有关系。

    不忘做评判;不受别人影响;不作假设;行动,尽力,投入,这四个约定从此进驻我的精神。我在生活中学习应用这四个约定时,我看到了我的另一个模式——活在梦境之中!

    在我的梦境之中,我给自己作了太多的假设——假设我的生活是另外一种样子,拥有像林老师一样的统筹能力,能像青萍一样优雅,有条不紊……假设我拥有所有我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优点。在我的假设之中,我常离开了现实,活在梦境里。虽然在这样的假设里,我也为自己积蓄了一部分成长的力量,但我看到,更多的时候,我是活在自己的梦里,别人的阴影里,那个实实在在的我并没有存在于当下。

    不作假设,与生活面对面,是我人生的一大功课!我非常习惯没有事实依据的空想,也习惯于在自己的脑海里编造一切。因着这样的假设,对于人与事总是带着一份深沉的期待,如果事实不符合我的假想,我便陷入痛苦之中。

    所幸的是,我已经看到了我内在的这一荒谬的模式,我看清了我的假设,看到了我所做的梦!我便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真实的想法:我这样做其实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我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及爱。我也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并不影响我的价值,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真实的存在!

    感恩遇到了《让心自由》,感恩我开始在生活中与自己重新订约,重新开始建构我的信念系统,我相信由此我会获得与以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

    每个人都有一个过去,也因此遗留下了一些不为人知或不可为人知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常常令我们感到不自在,使得我们不得不隐藏了自己。不愿看清自己,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为了可以适应现实生活,暂时远离痛苦,我们变得爱自欺欺人——掩饰过去,逃避未来,只是得过且过,因为要看清自己总令人心生畏惧,这是一件既麻烦又困难的事情。

    为了自在,首先要不“自在”。

    拿到《让心自由》这本书,“自由”二字并未立刻植入我的心里,只是看了一个开头便放下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心对自由有一份深埋已久的渴望,然而似乎又冲动不起来。那为何‘既是渴望又似乎无动于衷’呢?在那一刻,我并未深思与探究,而且像是有一种本能的意识,竟然不自觉地把这事给放下了、不提了、忘记了、过去了。

    当一些事情是你无法回避,会感到不自在,而且必须直面时,在你克服了每一个不自在后,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克服了不自在是这么自在的一件事啊!比如,要做一件事,想到了,是用笔记本记下来呢,还是只是记在脑子里呢。显然,记在脑子里来得容易,而用笔记下来,可就麻烦了,既要拿笔纸,还得写。通常,这时我们会习惯了先记在脑子里,或者回头再记回本子上,不就是这点事嘛,不会忘记的。这是一种假设,可能会记住,也可能不会忘记,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作假设你可以绝对记住,然后全心全力地克服各种麻烦,用本子记下来,放在你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确保你可以及时准确地完成这件事,那么你一定可以从不自在中获得自在。

    最近,发生了几件事情,刚好把我的心拉回《让心自由》这本书中来。我说说其中两件事,恰巧是去培田的一前一后。

    在去培田的前几周,为了恢复体力,备战明年初的马拉松,我开始了跑步。不料,在去培田的前几天,“旧患”复发:右膝盖因为负担过重,开始酸疼,在之前的训练中因此而中断过一次。之后几天,一直不见好,开始有些担心,真怕影响了培田之行,更影响参加明年的马拉松,直到去了培田后心依然悬着。或许是因为在培田事情较多,这事在没有更多关注的情况下,坚持了几天。有趣的是,经过八九天的高强度行走,尤其是最后两天的连续爬山,结果却是右膝盖已经很多天不再酸疼,这令我恢复了自信。如果是在之前的那一次,或许我就会放弃继续练了,因为那时我真觉得我的腿以后不能再跑长跑了——我给自己作了个假设,在没有任何验证的情况下接受了一个假设的事实,也许只是怕酸疼而已,或者少了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其实我的腿还是棒棒的!退一步讲,就算不敢再练下去,好歹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嘛!死也要死个明白,这才是行动力。

    培田回来后,又有一件事使我不自在了几天,中途还差点想放弃呢!不过,“行动、尽力、投入”之后我却感到无比的自在。一张收据引发的纠结。培田的一天,我支付了一笔钱,然后开了一张收据,回来后要报销却难住了我。收据上有两个付款记录:买辣椒的费用和买醋的费用,而我记不清哪一个是我付的,原因是我觉得我可以记得住,没有另外作记录;再加上买辣椒费用的记录写在第一行,根据我的经验,先付先写了,所以我觉得我付的就是辣椒的费用,而第二行只是顺带写上去的。经过核实买辣椒的费用已经付了,而我却不清楚到底我付的是哪一个,只好再去核实了。折腾了好几天终于在打完了第四个电话后弄清楚了,醋的费用才是我付的。尽管这几天感到不自在,又要打好几个电话,会很麻烦,还担心弄不清楚,但是事情总算清楚了,心里倒自在了些。

    作假设,只是让你一时的自在,一旦事情包不住,将会有更多的不自在涌向你。不作假设,便需要去澄清或验证,事实上这是在看清你自己,所以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甚至会让人感到艰难。因此,只有尽心尽力地投入到澄清的行动才可以让假设真正地远离我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