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

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

ID:790866

时间:2023-07-03 20:45:26

上传者:曹czj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一

尊敬的党组织: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收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人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100余条,通过认真阅读学习,我深刻的领会到历届中央领导人的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深入反思,我深刻体会到切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

中央带头过“紧日子“意义深远。既是为了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 “六项禁令”,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党章的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并无多少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可以依赖。可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艰苦创业,尽可能地节约每一点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尽可能地节省每一份财力、物力,将之用到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用的地方。

从小我们就学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很多党员干部是从农村上来的,更知道老百姓艰辛,每一粒粮食都是老百姓用辛勤汗水换来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勤是甘泉水,俭是聚宝盆。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同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树立节俭新风。

在偏远地区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很贫穷,有小部分农民还是和猪羊同屋,两间屋的瓦房,这边住着人,那边养着牲口。生活极其贫困。他们的孩子上不起学,他们的生活还在温饱线附近徘徊。于主任每年都会组织各单位工会去贫困地区进行贫困学生的帮扶活动,我们单位也积极参与,救助了几个贫困的学生,有小学的,有初中的,只要他们愿意上学,我们就一直支持鼓励,为他们交付学费。前天见到于主任,想想那些还在生活线上挣扎的人民群众,真的是很心酸,所以,我提倡节俭,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不该吃的饭坚决不吃,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时常在单位的例会上对我们的中层干部说要居安思危,绝不能浪费不该花的钱,要大力压缩各种不必要的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上,用到促进单位发展上。要用最少的钱办能办的最大的事。要学会积粮防荒,积钱备用。要学会过日子,勤俭才能持家。

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物先必腐,而后虫生。”奢侈结出的恶果,不仅仅是物质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颓废,意志的消沉。时间久了,必将带来事业的衰败。社会风气的败坏。毛主席曾经说过:“贪x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不能做罪人,我们要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把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当做一种责任,以身作则,带动下面的党员干部。从现在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汇报人:

2019年5月7日

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代表着成长之地,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心灵的归宿,而家风,则是涵养一个人行为品德、精神风貌及内在素养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高度肯定了建设优良的家风的重要性。

我成长于黔西北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十分重视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问题。直到我们几个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父母仍未停止对我们的教育。现在回忆起来,才发现这谆谆教导的背后,是父母对我们能够做一个崇德向善的有用之人的殷切希望。

向优秀学习,勇于拼搏。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家乡还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小乡镇,艰难贫苦的生活让父母更加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不过,父亲和母亲都不会一直干巴巴强调这一点。那时候,堂哥们通过努力考上了“铁饭碗”,买了车,盖了新房,算是脱离了农门,相比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我们,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母亲看在眼里,就问我们,是不是很羡慕,也想像大哥他们一样?我们几个都点了点头,母亲就语重心长地说,那是别人努力拼搏来的,你们想要那样的生活,只有向他们学习,努力读书。在那之后,他们就尽可能给我们创造学习的条件,当我们认真学习时,再苦再累的活他们都独自干了,不打扰我们学习,而当我们贪玩不想学习时,就会默默带我们下地,在苦累的农活中磨炼我们的意志,然后更加坚定学习的决心。正是在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下,我们几个都发愤图强,先后考取了大学,随后再考上了研究生。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八个字我至今记得相当清楚,这是父亲教我写作文时写在我本子扉页上的话。那时候的我由于太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随着我慢慢长大,才明白父亲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亲常说,人难免会有低谷的时候,而这时候,对你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人,都是你的贵人,要懂得感恩,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帮的你也要尽量帮一把。印象最深的是,自从我考上初中后,父母每年都会在家里养一只羊。那时候,以我的家庭条件,是完全上不起这所在全县都很出名的私立学校的,但那年学校有一个政策,只要考试达到学校的要求,就有给予减免学费生活费的待遇。在父亲看来,虽然这是学校的政策,但要感恩学校这个政策,才让我有机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亲想要感谢学校也找不到其他的方式,而在我们家乡,有端午杀羊过节的习惯,于是父亲每年都会养一只羊,在端午这天邀请学校的老师们来聚一聚,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了很久。通过这样的方式,父亲把要懂得感恩的思想灌输给了我们。

与人为善,敢于“吃亏”。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在父亲看来,“会吃亏”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因为只有敢于“吃亏”,才能“享福”。小时候的我们想不通吃亏和享福之间的关系,于是父亲开着拖拉机(当时家庭重要收入的来源),在给别人拉完货后,就会去石山上拉一车碎石,让我们几个带上工具去填补道路的坑洼。我们不解,路是大家的,为什么要让我们几个来铺呢?父亲说,我们几个来铺路,看着是我们吃亏,别人享福了,但实际上,修桥补路不但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我们自己,是一件“积德”的事。在生活中,父亲也会教育我们,执着于小利是目光短浅的行为,与人有利益冲突时要学会“退一步”,与人交往要友好和善,胸有度量才能真正做得了事。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公仆”之后,我才更加明白父亲对我们要敢于“吃亏”的教导,因为这代表着没有“吃亏”的精神,就无法谈奉献精神,更无法谈为人民服务了。

回想一下,我和兄弟姐妹们先后走上公职人员这条路,其实和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而我一直很感恩有这样重视家风建设的父母。与此同时,我想,我也有义务将之传承下去,积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三

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的学习,从书中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好政治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当做一项长远的政治任务,充分认识到严明纪律是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改进作风是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

抓好作风建设,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抓好制度建设,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的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对党忠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指导人大工作,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我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心得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工作汇报

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心得

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篇四

风雨征程路,壮丽七十载。20xx,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伟大岁月,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之年。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石板镇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抓好主题教育,推动各项工作蹄疾步稳,夯实基础,把准重心,真抓实干,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实实在在、抓铁有痕的工作举措,把主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升一面旗,共祝祖国好。20xx年10月1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石板镇各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与国旗一同升起的,还有石板镇干部与群众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为了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石板镇开展了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观阅兵式以及“我与国旗合影签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活动当天,随处可以听见这让人热血沸腾的歌声,石板镇上千余干部群众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共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送学上门去,一个不落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走向深入,扩大学习教育效果和覆盖面,石板镇各级党组织在国庆前期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送学上门活动。在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下,党员干部走到身体不便的老党员家中,为他们送去《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并向老党员耐心讲解了石板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情况,让他们在家中足不出户也能了解此次主题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要求,确保主题教育路上,不落一人,学有所获。

慰问送真情,关怀暖人心。走访慰问党员同志,是党内关怀的具体表现形式。

开展党内关怀帮扶,能够着力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情关怀帮扶党员,不断激发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在国庆前夕及期间,石板镇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走村入户,深入农村生活困难党员、因灾因病致贫党员和困难离任村(社区)干部(曾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主任10年以上(含10年)现已离任且生活困难的党组织书记、主任)家中,开展走访慰问,送去组织关怀,每到一处,有关负责同志都会叮嘱党员同志保重身体、健康幸福,并与他们忆往昔、谈现在、梦未来,让党员同志深刻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截止目前,已开展走访慰问77人次,发放慰问金共计29600元。

集中学习会,话我家乡美。国庆期间,在镇党委的督促指导下,石板镇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交流会,严格按照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学、带头发言要求开展,活动紧紧围绕“初心”为民,“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与会党员以当前“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为话题进行了讨论发言,发表了意见建议。镇党委书记孙荣辉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井岗村、池坪村和柑子树村的集中学习会,为党员干部和群众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课,与百名党员群众同学习、共交流、话初心、知使命;同时强调要将党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贯穿基层工作始终、贯穿为民服务始终,让“理论学习有收获,干事创业敢担当,思想政治受洗礼,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成为现实!

论述摘编心得体会字实用篇五

小时候过年,母亲都会用废纸做一个红灯笼,除夕时把压岁钱放进里面,然后挂在老屋被柴火熏得黢黑的楼板上。灯笼上红色的流苏,在柴火的青烟中摇曳着,一晃过了30年。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模仿能力很强。小时候,外地商人来村里叫卖东西,母亲总能模仿着对方的口音与其交流,弄得别人以为遇到了“同乡”,不觉在“他乡遇故知”的感动中欣然同意了母亲的砍价,母亲也常常会高兴地款待他们一顿饭。母亲因此掌握了不少“洋腔洋调”,受到村里妇女同志们的集体崇拜。不仅如此,母亲也常常凭借着出众的模仿能力而“引领”着村里的潮流。毛衣的新织法、鞋垫的新花样,她在别处只看一次就能记住,回家就能仿制出来,引发其他家庭主妇的争相模仿。在这样的手工活中,母亲练就了出色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然而,小时候家里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的,缺衣少食是常态。大方地请陌生人吃一顿饭的机会还是很少,穿新毛衣的机会也屈指可数,常常是拆了又织,织了又拆,随着季节的变换和我们的成长,相同的毛线在母亲的巧手中不断变化着大小和款式。母亲节俭惯了,或许也是在那个时期学会了用废纸扎灯笼。

那时农村的新年是贫瘠而又不失温馨的,因为物质的匮乏,我们几乎看不到绚烂的烟花,吃不到缤纷的糖果。母亲用废纸制作的灯笼为我们朴实的新年增添了一抹亮色。平日里母亲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她收集了很多香烟或白酒的包装纸,必须是那种闪亮的红色包装纸。年前的一个晚上,母亲拆开摊平这些纸,先用铅笔笨拙地在背面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沿着线条灵活地剪下来,再用纳鞋底的红线把节点一针一针缝起来,最后撑开结构,一个手工灯笼就这么做好了。没有流苏的灯笼是不够飘逸的,母亲又用纳鞋底时剩的红线头,做了大大小小的几个流苏,最大的挂在灯笼的下面,小的挂在几个角上。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流苏,在黢黑的楼板下显得格外喜庆。

最让人期待的是灯笼里的压岁钱。年三十的晚上,母亲会当着我们的面把压岁钱装进灯笼里,那些都是母亲平日里积攒的崭新零钞,新到能“割耳朵”,母亲认为旧的不吉祥。从那些1角2角的钞票放进灯笼那一刻开始,我们就盼望着,盼望着正月十五的到来,因为只有到了那一天,灯笼里面的压岁钱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拿到压岁钱的那一刻,是过年最开心的时刻。

30年后,我们都长大了,双肩上担着家庭和国家。我们没有那么期待过年了,但母亲做的红灯笼我永远难忘,母亲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勤劳节俭的家风,也一直影响着我们。

今年,我也想给我的孩子,做一个红灯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