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

ID:797061

时间:2023-07-03 21:51:48

上传者:曹czj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一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受用一生,努力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渐渐地让这种习惯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习惯成自然,慢慢地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当然,良好的习惯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比如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社会交往等等。

二、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一句鼓励的话,可能让孩子一生阳光成长,而一句打击的话可能会让孩子黯然失色,失去人生的自信。虽然有时候脾气上来了,控制不住自己,但我们希望以后可以善于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并加以表扬。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不要一味地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这样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三、与孩子做朋友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我们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和考虑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克制住自己的不耐烦心理,也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这种朋友式的交流,既尊重了孩子,也让孩子觉得父母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亲可爱的朋友。

四、培养正确的三观

学习成绩固然十分重要,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是极为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三观,从小到大,三观慢慢在形成。想要塑造正确的三观,是需要孩子自身努力以及外界积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家长、老师正能量方面的影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标准的尺度在哪里,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以上就是自己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虽然想法是好的,但具体实施,我们有时候就是耐不住性子对孩子发脾气,其实孩子也不是不想努力,看着他熟睡的脸庞又无限自责。哎,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能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二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渴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孩子的大伯有个口头语是“他奶奶的",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他说:大伯说的不对,让大伯道歉保证以后不在说脏话。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睿阳性格内向,我就针对性的在周日给他报了声乐班让他喜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

另外,我也很注重对他注意力方面的培养,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他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他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五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他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录音故事睡觉时放给他听,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三

几周前,我和1岁多的小宝逛街时,她大声跟我说她想要长颈鹿。一位妈妈和她8岁的孩子听到后走过来。妈妈告诉我,她女儿有一只玩具长颈鹿放在家里,因为孩子现在正在学习给予,所以她的女儿想把长颈鹿送给我女儿。我们交换了地址,一个星期后,我们收到了这只长颈鹿。女儿立刻就喜欢上了它,并起名叫“卡森”,每天晚上都抱着那只长颈鹿睡觉。

这个惊喜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拥有的玩具是否可以给另一个家庭里的孩子带去不一样的体验。现在,我们有个“一进一出”的规定。当我们买来一个新的拼图,孩子就需要送出一个旧的拼图。虽然我家小宝宝还很小,但是她很乐意这么做。她可以选择不同的给予方式:可以直接送给需要的人,就像之前那对慷慨的母女送给我们长颈鹿那样;也可以通过慈善机构捐赠。

我知道对于小孩子,甚至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做慈善?有时我会想:如果家人需要,我们会怎样做?如果我对待每个人都像对我孩子一样,我会怎样做? 我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而答案就是我行为的指导。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伟大的善意指针,我们要做的,只是去醒它。我们都是活在人类这个大集体当中,所以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们:这个世界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大家庭。

我认为需要教会孩子给予,这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首先,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跨越很多思想的界限。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被国家边界,宗教信仰或语言不同所束缚。我想让他们看到的是全人类。这可以让孩子们遇事时少一些害怕,多一些亲近。如果他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是无限的,他们的成就也将会是无限的。

其次,慈善可以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并不是以我们拥有什么而决定。重要的不是某个人拥有最大的房子,最多的玩具,或是最酷的衣服。在意这些东西会让孩子习惯通过拥有物质财产的多少来判断她的自我价值。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把某个东西送走,那么你就只是这个东西的终结者。

问下自己:是否有人比我现在更需要这个东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没问题,你可以继续拥有它们。但是,当你有机会遇到比你更需要这东西的人时,你可以成全他。这当然不容易,我同样也囤了很多东西。(比如那些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上的菠萝形花园灯!)但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害怕舍弃他们的东西,因为它们只是个物件而已。我的愿望是,我的孩子们能够分辨出生活中哪些是可以随意丢弃的,哪些不是——物质的东西可以失去,但善良,爱和给予的行为则一定要保留下来。这些才会让我们真正找到自我。

我试图给她们以身作则。我在洛杉矶的一家名为“妈妈联盟”(alliance of moms)的当地非营利组织工作,该组织为正在养育孩子的年轻妈妈们服务。在加州,有四分之三的新手妈妈是在21岁前怀孕的。妈妈联盟旨在帮助这些年轻妈妈尽快适应妈妈这一新的角色,并帮助她们的下一代获得更好的机会。我们为这些妈妈们提供白天的托儿服务,在此期间,妈妈们可以从我们的一些活动中学习:如何花很少的钱做出健康美食,或是如何让孩子睡觉,她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参与许多其他的教育机会。我喜欢这份工作,更多的是因为我可以在孩子的房间整天抱着宝宝,并能闻到他们的气味。(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我们都知道婴儿的气味就像天堂般纯洁。)

我也喜欢在“宝贝,宝贝”(baby 2 baby)工作,一家总部设在洛杉矶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筹集资金,旨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婴儿必需品,如尿布,衣服等。“宝贝,宝贝”与流浪者收容所,儿童医院及家庭暴力收容所合作,以尽可能帮助到每个宝宝。

对我来说,慈善并不是把东西就这样丢掉,也意味着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当我带我的女儿去做志愿者,并试图教他们分享彼此的玩具。我想让他们真了解的,不只是分享某个东西,而是分享人生的一次经历。

有一天,我们会将长颈鹿“卡森”送给另一个孩子。与此同时,我们将会继续去尽力帮助每个我们可以帮助的人,即使是我们不认识的人。这是我们唯一的方法来确保整个人类的延续。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四

虽然已有4年时间没有教小班了,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渗透都不及别的老师,但既然接手了这个班,我想我有责任把这个班级管理好,服务好。每个学期初,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此外,我在幼儿常规培养时经常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教会孩子怎样做,懂得遵守每条常规的道理。良好常规的建立需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五

“望子成龙”是每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如愿以偿。孩子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天赋,而且有后天教育的问题。天赋是难以改变的,而后天的教育则是大有可为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弥补先天不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外,父母的影响是最持久、最直接、最有效的。

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认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让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扬名,因而采取一些条条框框约束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并且还冠冕堂皇地说这么做都是为孩子。有些家长在早上一醒来就开始唠叨,快点起床,不然要迟到;认真刷牙,不然要长虫牙;一定要吃鸡蛋,喝牛奶,不然营养不良。孩子放学一回来,又开始唠叨:这手、衣服怎么这么脏,快点洗手,快去做作业;快点吃;快点睡觉。无数个快点,无数个不对,无数个指责,成堆的禁止出错的语言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于是,有的孩子开始紧张怕出错,失去自信心;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孩子就管不住了,对家长敬而远之,惧怕家长,出现家长一开口、一抬手孩子就躲的局面。对于这样的家长来说,可以说你不会爱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孩子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并付诸行动未免要求过高,为时过早。

正确的爱孩子不是用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当然更不是放任自由,撒手不管。我们家长可以换一种方式与孩子交谈,比如说: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很少的作业也要很长时间完成,为了让孩子加快速度,你可以说:今天你已经能够主动地写作业了,表现很好,你完全有能力再快一点做完作业。小孩子都喜欢表扬,正面的表扬有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爱孩子的家长给予孩子的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与引导,同时更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当发现孩子有一点错误的矛头时,就应及时制止并引导到正确地方向,这样做才是对孩子负责任,才是爱孩子。在孩子们的眼中,爱不是训斥,不是因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做错了事导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个亲切的拥抱,和风细雨的交谈,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个淡淡的微笑和一点小小的安慰。

我们做家长的总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尊重老师,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家是否想过,孩子也需要尊重呢?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活动圈子,随之产生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需要有自己的倾诉对象。父母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专心致志地与孩子互相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除他们的疑虑,适时的加以引导。每天睡前拿出几分钟的时间,问问孩子在校一天的学习情况;一天你都做了什么?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句,足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沾污。尊重孩子是要从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在家里要采取谈心,提建议的方式解决问题。每到周六、周日,白天全家一起收拾房间,洗衣服。晚上,一家人坐下来,把一周的功课复习一遍,把一周来孩子的进步与退步等情况做一次回顾总结。平时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交流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能与家长交流。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在轻松、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六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家长渴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孩子的大伯有个口头语是“他奶奶的",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他说:大伯说的不对,让大伯道歉保证以后不在说脏话。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睿阳性格内向,我就针对性的在周日给他报了声乐班让他喜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很棒。

另外,我也很注重对他注意力方面的培养,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他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他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五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他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录音故事睡觉时放给他听,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

最新育儿心得体会实用篇七

女儿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家长写一篇关于育儿的文章,为了完成任务,做一个积极的家长,我完成了作业。以下是文章内容。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名很优秀的人,但是很多家长喜欢抱怨,喜欢找理由: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说自己孩子如何难教,或者说自己没文化、家里条件不好,没时间等等,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但是我觉得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得教育好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我觉得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接纳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的表现是好或者不好,学习是好是差,都得接纳他,只有接纳了孩子今天的表现,才能心平气和,不带情绪地和孩子说话。我相信有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表现不好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指责或者打骂孩子,因我以前也是这样,结果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和我对着干。而且抵触我说的话,也不喜欢我。后来我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我自己对孩子太严厉,结果造成孩子的心里负担?孩子怕我不是一件好事。必须接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沟通和教育才能开始。不要做一个家长式的家长,而应该做一个朋友式的家长,让孩子觉得和你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有什么话都会跟父母讲,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

其次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像我们家双胞胎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理解能力比较差,功课不是很好,所以在家我们经常会给她们多做点练习,做练习的时候,我们尽量少出难题给她们做,而让她们做些简单基础题目,一来,简单的题目做的多了,稍难的题目也自然会做了,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也上去了,二来,简单的题目做的多了,正确率高了,也提升了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相当重要,就是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独立地完成作业。我们要检查孩子的作业,但是我们只要检查作业完成的情况,至于错对,我们做家长的尽量不要插手,不要去辅导孩子做作业,有可能这样做结果是孩子最后答案错了,但是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孩子能够自己负起学习的责任,因为我们老是辅导孩子作业,这样会培养孩子的依赖性,一旦碰到稍有困难的题目就不愿动脑子想,我女儿就是这样。所以虽然每天交上去的作业准确率很高,但是很多都是在我的辅导下完成的,我每次辅导她们的时候,她们就好像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所以是今天教会明天忘,很不上心。而且辅导孩子也不好,因为现在的教材和以前都不一样,家长也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有时候可能要误导,反而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如果家长和我一样有这种习惯,千万要改正,因为这很不利于孩子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