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乌塔想到(模板15篇)

由乌塔想到(模板15篇)

ID:7981588

时间:2023-12-27 09:35:59

上传者:琴心月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个性和创意,还要有逻辑和条理。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示例,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从《乌塔》想到的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感到十分惭愧,惭愧自己的无能,惭愧自己的无所作为。

有一次去春游,妈妈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了,为我准备水,食物,晕车贴等物品。就连最基本的穿衣服也是妈妈帮我完成的。从家到学校明明只有一公里的路,可妈妈还是骑着电瓶车送我到学校去的。上车前,妈妈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同学们都用那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的脸顿时红了起来。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来到景点。不经意见,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包比别人胖了一圈。现在,我都已经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中的一员了。

我是那样无能。而乌塔呢?孤身一人游遍欧洲,我跟她相比,真是差的太远了。

乌塔是刚出生的小鹰,被老鹰抛下了山崖,历经磨难,终于成了搏击长空的雄鹰。我们是刚出生的小鸡,被母鸡紧紧地护在胸下。希望父母打开逆爱之锁,给我们一份真正的自由,能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从《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它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乌塔趁暑假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乌塔是一个独立性很强,做事很认真、很勇敢的人。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中国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本领的机会,是害孩子。虽然孩子暂时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生存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却很弱,这样轻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重则使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落。因为孩子们是祖国的小主人,是祖国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该觉醒。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最近我读了一篇名叫《乌塔》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乌塔独立自主的个性让我很有感触。

文章最后乌塔与“我”的那段对话,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呢?其我们很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家长们的溺爱紧紧拴住了我们脚步,他们的过分关爱让我们感到窒息。就拿我来说吧,在家里,我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洗洗刷刷,都是妈妈一个人全部承担。我只需做到认真学习就行了。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学习闲暇时,想去帮妈妈做点什么时,总是被妈妈好言拒绝,结果我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对所有爸爸妈妈说:“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包办所有的一切,这样只会害了我们。”我们都被父母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片自主的蓝天,只能通过电视、书本里的东西来感知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天下无强盗,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坏人太多了。他们觉得所有的坏人都盯上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强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画好的保护圈里。而作为孩子我们也只好被动接受。

乌塔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还能亲身去经历、体验和感受。而我们就被养在鸟笼的小鸟一样,时时刻刻被保护着,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但却是遗憾的幸福。在这里我想对父母说:“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蓝天,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批改评语:这篇读后感引题自然,引用故事非常概括简洁,观点明确,并且结合中国教育的国情与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乌塔与中国孩子的强烈对比有力证明了“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的道理,结尾提出:“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蓝天”的希望,很有说服力、感召力。

从《乌塔》想到的精选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欧洲的事。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周末一有时间就去帮餐馆和超级市场发广告单挣钱。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乌塔能耐住三年这么多的时间,而我一个星期都耐不住;乌塔能一个人游欧洲,我却连绍兴也不敢一个人游;乌塔自己挣钱,我只能向父母伸手要钱;乌塔像一颗在户外的小草,而我却是温室里的花朵。我要学习乌塔的自主生活的能力和独立自强的精神,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生活。有一次,爸爸和妈妈带着和姐姐一起去游乐园玩,由于那个游乐园太大了,我和姐姐走着走着就和爸爸妈妈分开了。当时,我才上三年级,所以特别害怕,而姐姐去游乐园的时候,忘了带上手机,所以也有点害怕。这时一个阿姨走了过来,问道:“小朋友,你们是不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呀?”我和姐姐点了点头,那位阿姨拿出了一个手机给姐姐,让姐姐打电话给妈妈,不一会儿,妈妈和爸爸就匆匆地赶来了,谢了那位阿姨后,就带着我和姐姐离开了。我觉得我应该向乌塔学习,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向相关人员请求帮助。从乌塔“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中,我觉得乌塔说的非常对。因为我们从电视、图书中不能完全感受到那些地方的美,要感受到它们真正的美,必须要我们自己去实践。我要好好学习乌塔勇敢、有耐心、胆大的精神。我觉得要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就要去闯,乌塔就是一个值得我好好学习,乌塔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像雄鹰一样飞翔,请放手!

从乌塔想到作文

我从小便很听话,长辈们都十分信赖我。尤其是母亲,她相信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所以,我自认为我十分诚实,不久前发生的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的看法。

那天,我和弟弟跟着妈妈去超市买菜。经过食品区时,我的目光定在了刚被工作人员摆出的,刚出炉的南瓜饼。那些金黄色的南瓜饼香喷喷的,我自小就喜欢这一类的甜食,那香和甜对我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我缠着妈妈,想让妈妈买南瓜饼。妈妈从来都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我不费多大工夫,就心满意足地抱着五个喷香的南瓜饼回家了。

回到家,我便一头扎进作业堆里,开始做起作业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终抬起头来,如释重负地甩了甩手臂。望向窗外,只剩下了夕阳的几抹余晖。大概是中午没吃饱,肚子向我发出了强烈的“抗议”——我饿了。

我走进客厅,妈妈不见了踪影,应该又出去了吧。屋里只有弟弟一声不响、津津有味地看着他最喜欢的动画片。“咕咕”——肚子又叫了。我只好溜进厨房,想找些东西来满足一下我肚子的“欲望”

寻找间,我的目光无意间撞到了下午刚买的南瓜饼,那可是我的最爱,口水都不由自主地想流下来了。手不自觉地伸向了它,可是,能吃吗?我把手放了下,妈妈在回家的路上可是说了,这是明天的早餐啊。算了吧,我只吃一个,一个,应该没什么关系的吧。再说了,我现在也很饿。我理所当然地拿起了一个饼,成功躲避了弟弟的视线,风卷残云般地解决了这个饼。

不久,妈妈回来了。我泰然自若地坐在沙发上同弟弟一起看电视。只见妈妈出了厨房,神色十分严肃地对我们说:“谁偷吃了南瓜饼,我不是告诉过你们,明天早上才能吃的吗?”也许是因为做贼心虚的缘故,我的手心冒出了丝丝冷汗。怎么办,妈妈看起来好像十分生气,我告诉她的话,她会不会打我?于是,我果断地说:“不是我!”妈妈相信了我,把怀疑的日光投向了弟弟。我故做平静地走向房间,身后传来了弟弟的声声哭喊,妈妈在打弟弟,弟弟不停解释,可妈妈不听,因为弟弟以前也偷吃过东西。听着弟弟的哭声,我的心有些痛。

每当吃起南瓜饼,就会想起这件事,就有一丝愧疚,没想到我如此虚伪。

从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乌塔一课。学完后,使启发非常大。

《乌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十四岁小女孩乌塔住在汉堡,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游历欧洲。通过作者与乌塔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位既勇敢又有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强的孩子。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是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打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段话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乌塔在这次旅行中,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有计划),每到一地就先查当地的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及时请求帮助(有安全意识),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不草率)。说明她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仔细回想我们中国的孩子:自理能力有乌塔好吗?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一人出远门?为什么不能独立?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家长过分的溺爱而造成的。我们也想一个人出国旅行,可是你们的溺爱使我们感到窒息。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变得衰竭!乌塔小小年纪就敢一个人游历欧洲,真勇敢,如果是我绝对不敢,以后我一定加强自理能力,做事情有条有理,长大像乌塔一样游历欧洲。记得有一次,爸爸和一位好朋友约定好了去四川游玩,可是在头天晚上爸爸妈妈骗我说:“如果我们不去了你自己去怎么样。”把我吓得连忙说不要呀。但是自从学了《乌塔》这一课我感到很惭愧,她只不过比我大五岁,但是他都敢自己旅游,而我不敢,我一定要像乌塔学习。

中国的家长朋友们,由此看得出:乌塔的自理能力多么的好,都是她爸爸妈妈平时培养出来的,他们不溺爱她,敢于让她一个人游历欧洲,而且为了旅行,他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要是您的孩子也用三年的时间准备旅行,您能让吗?赶快为自己的孩子打开“溺爱之锁”,让他们自由的飞向蓝天吧!

从乌塔想到作文

大概从我懂事以后,父亲就有意无意地教育我:“人要学会知足常乐,就像你今天只能挣80元,就不要再去幻想能够挣800元。除非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不然那是不可能的。”父亲这样的观点显然已经被许多人所接受了。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它也确实不失为是一种快乐之道。不然历也就不会出现陶渊明这样的人了。可是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那是消极的看法。

其一,我觉得现今的社会已不同往昔。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生产力活跃的社会。生话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一旦知足常乐,也就必定落后于他人。再看古今中外哪个有成就的人不是从不断进取中成长出来的。想一想如果陶渊明生活在我们当今这个年代,那么我想隐居给他带来的好名声也只会是少部分的人的看法,而更多的人将会将他视为懦夫,甚至落个不爱国,自私自利的坏名气,而这一些都不会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觉得知足常乐不应当是青春一代人所应推崇的一种观念。只有不安于现状,才有不断进步的可能。我们必须记住——心有多高,人生的高度就有多高,心有多广,生命的视野就有多广。80变800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其二,我并不认同在生活中随意地便用“绝对”之类词语。我本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对于经常说“绝对”“肯定”之类的话语的人大多深感厌恶(当然,并不包括我爸)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对事物的判断未免过于绝对化了。不尊重客观而且有点心高气傲的感觉。在我看来我们大可以将事物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中存在并且是可以经由人自身各部分所感觉到的事物,我们先且将其叫做现实中的事物。另一类,则是经由人的思维或意识加工的想象中的事物。前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有“绝对”的,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的血一定是在流动的,我们喝的自来水也绝对是干净的吧!但这只是基于现在进行的一个定点,它并不能代表一件事物的过去与将来,谁也没想过就因为一颗螺丝钉的乎略,而导致美国的一架新式飞机解体,也没人想过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航就结束生涯。而后者我想也就没必要多做解释了,谁敢肯定自己昨晚做过的梦一定会实现。如果那是事实,那么天下就可能由于无意释放的仇恨,在一夜之间变成坟场了。所以也请记住一句话:“不是上帝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的思想创造了上帝,不要轻信上帝的诺言。”

从乌塔想到作文

今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摇一摇,瓶子没有声音。然后,水倒掉一半,盖好瓶盖儿,再一摇,哗啦、哗啦的响。这说明,装满水的瓶子里面没有空间,摇着不响。没有装满水的瓶子里面有空间,摇着水能动,就发出响声。妈妈对我说:“这就象人一样,越有知识的人,他就越谦虚,不声张。越没有知识的人,他说越骄傲自满,处处显示自己”。啊!我明白了史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做这个实验了。

从乌塔想到作文

手机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然而,由手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可忽视。

在前些日子,我们学校就“手机的问题”做了一次通报批评。原因就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据我所知,这名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的手机是他父亲用过的,他拿过来玩游戏。最近有一个游戏《王者荣耀》特别火,他玩的特别上瘾。为了打排位,就在上课时也玩。由此可见,手机对学生有多大的危害啊!

在我们的一本书上说“作为学校,要整体提升德育水平和教育方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佩带手机的危害,使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科学使用手机,趋利避害。同时,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孩子佩带手机的危害,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如限制话费,必要时调取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等”。

而我们同学,则要相互监督。坚持与滥玩手机做斗争,发现同学有人滥玩手机,要及时制止,并且告诉老师和家长。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

首先,我想到了父母对待孩子爱好态度的不同。乌塔的父母,尊重孩子的乐趣,尊重孩子的喜欢,敢于放手让孩子独自去闯荡“江湖”,去经历磨难;而我们的父母,虽然也很爱孩子,但是却像老母鸡呵护鸡孩子一样,永远让它们生活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不让他们经历风雨、经历危险。

另外,我想到了我和乌塔对待做事情态度的不同。乌塔,在旅游之前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而且做好了寻求帮助的各种准备,以便遇到困难时应付自如;而我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不做准备就行动,往往中途卡壳、不知所措。记得那次在北京逛商场,我和爸爸妈妈走散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我像乌塔一样,提前做好准备,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我还想到了我们对待金钱的不同。为了挣旅费,乌塔每个周末就去分发广告,去陪伴别的小朋友玩。而我呢,只要想花钱便伸手向父母要,从来没有体验到自己挣钱的困难和其中的乐趣。所以,我花钱像流水,不知道节俭。

因为这些不同,乌塔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积极乐观,而我却表现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依赖。所以我要学习乌塔,努力做一个独立自信、积极乐观的孩子,等到我14岁的时候,也能够独自一人去旅游。

从《乌塔》想到的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德国小女孩乌塔,通过她独自环游欧洲,折射出德国小女孩独立自主、热爱生活的品质。

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震撼于乌塔的独自旅行,对比我们中国孩子事事依赖家长,我感到十分羞愧。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我认为,乌塔的经历体现着西方国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独立。西方提倡独立而开放的教育模式,孩子们很小就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乌塔为一次旅行准备了三年,自己打工挣旅费、阅读相关书籍、计划旅行的方方面面,最后满怀热情的上路、收获满满。面对别人的帮助,她会非常感激。而在我们中国,家长们只看重考试成绩,孩子们只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中国孩子出门旅行只是学习的调剂,是说走就走的事。旅费,父母给,旅行,父母陪,习惯了这种生活,他们认为父母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太懂得感恩。

以前,我的生活也是被妈妈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年级入学以来,每天我的课余生活不是写作业,就是兴趣班,自由支配和玩耍的时间少到没有……然而,升入四年级,我向妈妈提出了抗议、举起了独立的大旗。起初妈妈不同意,觉得我自觉性太差。我拿出练习册,认真地说:“妈妈,你看,以前我做完练习册,你帮我检查、指出错误、再让我改正,这并不是个好办法。如果让我对照答案自己检查,不仅能节省你的时间,我也能用不同颜色修改,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啊。还有,遇到实在不会的习题,我可以再向你提问呀。”妈妈听了,同意让我试试。就这样我和妈妈达成协议,每天放学回家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行检查,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

现在,我觉得自主学习让我更加充实而快乐了。然而,其他很多方面我还需要妈妈的帮助、不是很独立,今后我要试着自己做更多的事、承担起一份责任!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学了乌塔这一课,我思绪万千。

乌塔的父母对她那样的放心,让我感到惊讶。而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让我敬佩不已。

乌塔姐姐才14岁,就能独自一人游欧洲,实在是了不起!要知道,我的姐姐今年已经15岁了,在我家附近的学校读书,晚上还要父母接送。有时在楼下的超市买东西,也要人陪着,更别说独自出去挣钱,出去旅游了。

乌塔的心思那样缜密也值得我学习。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好了旅游路线,阅读了有关那些国家的书籍,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我想起了那一件事。

那一次,宋老师周日在班级群里通知周一穿校服,戴红领巾。妈妈晚上就已经提醒了我,第二天早上妈妈再次提醒了我,但是,我还是忘记了戴红领巾,想起那件事,我就有点脸红。

不过,我也很羡慕她的父母允许她一个人出去旅游,那样自由。而我的父母总是对我不放心,有一次,住在小区附近的一个同学约我出去玩,妈妈不同意。过马路的时候,对我是千叮咛万嘱咐,我知道,父母担心我,是因为他们爱我们,但是,乌塔的父母就不爱她吗?我想不是的,因为我在课文里了解到乌塔每到一个地方,就要给她的父母寄一张明信片,还要打一通电话,可见她是爱她的父母的,她父母一定也是爱她的。只不过,我们的父母和乌塔的父母爱的方式不同。

乌塔父母放手的爱让她小小年纪有独自游玩世界的本领。放手,才能成长。比如:小鹰只有不怕摔跤,才能翱翔于天空;小鸭子只有不怕淹死,才能在水里游泳。小树苗不经过风吹雨打,怎能长成大树?梅花不经过寒冬,哪来的清香?不经历磨练怎能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过于的爱护,不利于我们的成长,为了我们的未来,放手吧。”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以后,我对课文中的乌塔非常佩服。她是一个聪明、能干、勇敢的女孩。因为她仅14岁,就能只身一人环游欧洲,早在11岁时,就开始为这次游历做准备。

乌塔11岁就出去打工挣钱,利用假期,从分发广告、报纸到帮别人带孩子,做了许多工作,为独自环游欧洲挣路费。想想我自己吧,今年都10岁了,在家还不会洗衣服、做饭,连做个荷包蛋也是有时咸,有时淡。

在中国,学习好但不会干家务的孩子到处是。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大学生考入了名牌大学,却因为不会洗衣服叠被子甚至不会整书包而被迫退学!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中国父母多么溺爱孩子!我在家里,想要什么父母都迁就我,从来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别说小孩了,就是大人,也有一拨“啃老族”。他们明明可以自己出去工作,却还要向父母要钱,甚至有些父母都退休了,还向父母要零花钱,他们连14岁的乌塔都比不上!

所以,请各位中国家长,敢快打开自己对孩子的“溺爱之锁”,让中国的“笼中小鸟”也变成“高空的雄鹰”吧!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对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乌塔很能干。平时我们去旅游的费用都是爸爸妈妈挣来的,自己却一分钱也不用花,乌塔的旅游费是自己通过努力挣来的,中国的孩子连挣钱也不会。

乌塔还很勇敢。欧洲多大呀,即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她也敢自己坐火车,飞机去各个国家。而我呢,一分钟也离不开爸爸妈妈,更别说一天了。

乌塔也很勤奋,她在三年的时间内,阅读了一些有关这些要去的国家的书籍和电话号码,她准备的时间久,肯细心看书,我呢,作文平时看一本书,也会看的不耐烦,怎么也比不上乌塔。

看了乌塔这篇作文,真的感到自己和她的差距非常大。在下个学期的暑假里,大姐姐叫我和妹妹自己坐飞机去美国,他会到机场接我们,玩半个月再把我们送到机场,让我们又自己回家。这个决定已经做好,机票都买了呢。当时的`感觉还有些担心,读了这篇课文后,我觉得自己也可以,我们在英语也懂了一些,准备工作做好一些,安全可以的。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我要以乌塔为榜样,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由从乌塔想到的作文

最近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只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能自己一个人游历欧洲,所以我被乌塔那热情、大胆、细心的精神品质所折服。

学完这篇课文,我的心里很不平静。难道大人所说的爱,就是给我们孩子无穷的宠爱和保障吗?我看未必,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可相反的`是我们渴望自由,想像乌塔那样自己独立,并且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事情。

每次我想帮妈妈干点什么,可是总被妈妈婉言拒绝,在妈妈看来我是金子,我是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只需要负责学习,真是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暑假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夏令营,因为这夏令营的五天全靠自己,连洗衣服也是如此,我就因为找不到袜子,脚直接穿在鞋里难受了一天。

是啊,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别说出国,就连天津市自己都出不了!所以我希望,与我同龄的孩子主动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同时也希望中国的父母,给孩子一片独立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