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黄山读后感(优质13篇)

奇异的黄山读后感(优质13篇)

ID:8012876

时间:2023-12-27 18:26:56

上传者:翰墨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其中的内容、思想和情感进行总结和体会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阅读体验的回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对我们的读后感写作会有所启发。

黄山记的读后感

黄山是我国东南名山之一。听说那里以云海著名。历来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一直心向往之,却苦于没有机会一睹黄山风采。读了作家徐迟的《黄山记》,向往之情尤甚。

作家诗一般的`语言,如一支多彩的画笔,一幅黄山山水长卷便画廊般的展示在我的面前。独具特色的花岗岩山峰,让我感受到黄山的挺拔;扑朔迷离的雾,绚丽多彩的霞,也让我饱览黄山的神秘;雪浪滚滚的云海,苍翠挺拔的黄山松,更让我体会到黄山的壮丽。

读了这篇文章,我由衷的喜欢上了黄山的峰,黄山的云,黄山的松,黄山的水。由衷的赞叹大自然这无与伦比的杰作。感谢作家徐迟,让我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那些奔腾磅礴,不可阻挡的雄奇瑰丽,和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浪漫灵动。那藏于“云海上下”的“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那自由自在出没林间的“走兽",那婉转歌唱的“音乐鸟”,那吸引着无数追求幸福者去寻找“极罕见的摄身光”的希世灵芝草。诗人的眼睛,诗人的情怀,诗人的妙笔;黄山的灵性,黄山的神韵,黄山的魅力,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

黄山神奇美丽的风景深深吸引了我,作者的由衷赞叹也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象自己沿着峭拔险峻的山路奋力攀登、攀登。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闻着松脂的清香、野花的馨香,听着泉水清脆的敲打岩石,一群群的云雀在枝头欢跳着,清脆的啼鸣响彻整个山谷。此时,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统统抛在身后,带着轻松愉快的心境置身大自然的怀抱,多么美妙,多么惬意!我想象自己站在天都峰顶的苍松翠柏之间,眼前云海茫茫,天际辽阔。

此时,心灵的世界也无比的辽阔起来。在如此壮丽的景色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压力不能释放,什么心结不能消解呢?我想象云海深处那蒸腾的紫气不断上升、上升,逐渐变成七色的彩霞,绚丽耀眼中托起一轮鲜红的太阳。云消了,雾散了。群峰俊秀,万物明丽,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热血在涌动,生命在勃发,胸中升起豪情万丈,为事业,为理想而拼搏的勇气在体内迅速的聚集。

读好文,游胜景,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有美的享受。《黄山记》真是一篇好文,值得一读。

黄山松的读后感

自从那次旅游之后,黄山的众多美景便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无论是壮丽的云海,还是嶙峋的怪石,还是那雄伟的日出,都是天地间至奇的存在。然而,一直在我脑中萦绕不去的,却是那些漫山遍野的苍老遒劲的古松。

那天,我随着父亲跋涉在黄山的路上,脚下踩着凹凸不平的泥石板楼梯,脸上拂过带着清新泥土味的微风,听着手中拐杖轻敲楼梯时那厚重的颤声,不时的有几声鸟鸣在耳边徘徊,好自在!

在惬意的环境下,我们边走边欣赏沿路的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在峭壁上迎风飞舞的松树。那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排排松树在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绝壁上,如一队精神饱满的士兵,昂着高高的头颅,挺着壮实的胸脯,枝枝叶叶间散发着磅礴的生机,挺直的树干中透露出逼人的傲意,俯视着深渊,直刺苍穹!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灵魂?是冰寒炎热的摧残,是水源的严重缺失,还是生命之土的荒无?试问:没有泥土的依靠,他们是如何在险峻的峭壁上经受住寒风炎日的摧残;没有水分的滋润,他们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这磅礴的翠意?我无语以对,只能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向更高峰攀爬。

“哒,哒……”随着拐杖的敲打声,时间已过了三个小时,我们也渐渐接近了峰顶。然而,在这些荒峰野岭的极顶,依然生长着不屈不饶的松树。有些地方只有两三颗甚至一颗孤松,昂然地刺在石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在蓝宝石天空颜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遒劲、苍郁。

但是,不要以为他们全都非常的漂亮。大多数的松树的枝干被狂风吹析,暴露着断技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

看着这些松树,一股尊敬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是什么使得你站立在峰顶上而不摇曳?我对着松树默默地发问,应该是在众多松树的磨难中流传下来的坚强品质吧。

奇异的黄山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这黄山壮丽的景色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无法自拔!

我读过许多非常好的文章,但是很少遇到情投意合的文章。这篇文写得可谓真是天作之合、人间瑰宝——它那“云奇山异”的奇异之妙;它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怪石;还有它那“危峰兀立”的悬崖峭壁更是绝啊!

先是独一无二的诗文开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绝的诗句怎能不用来表明黄山的名气从古至今都不衰呢?除了这些诗文,它那奇山的特点,奇:“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这不是黄山的奇吗?高:“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漂浮”,这不是黄山的高吗?险:“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悬崖峭壁陡峭,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这是多么多么好的句子啊,它这种奇、高、险的山色怎能不让我深深地陶醉在这其中呢?除了这山独有特点之外,这美丽的云也写得神采飞扬、活力四射,真不为应了这句话:它像一张大幕把天上和地下都罩起来了!结尾最后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这一句不愧为名句之后代,不愧为好诗句!

这真不愧是一篇描写黄山美景的佳作。小作者对黄山的景物观察细致,构思精巧。而且善于用诗词名句来写景抒情,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课文中已学过的语句,丰富了表现力,也易于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同事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如黄山的高,能使“云在脚下漂浮,”“云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在动”,长得“能罩天地”等,这些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这篇文章怎能不让我刮目相看呢?

黄山记读后感

有人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万物之本,无私的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一切。有人说,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踹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其恩典。我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师父。既给予人类以温柔的照顾,又以严厉的手段促其前进。

“师父”二字,既包含了来自亲人无私的关爱,又包含了来自老师严格的教育。这两个性质合在一起才能更完整地形容自然对人类的意义。

自生命存在之初,自然就在无私的奉献它的资源,对于人类这个万物之灵它更是有求必应。粮食,水,新鲜的空气,数量庞大的动植物。自然把这一切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饥饿的人类面前,使其生存下来,又给予人类充足的木材,矿石,能源使其能发展出空前的文明。正如卢克莱修所说的,“大地获得母亲这个称号是完全恰当的,因为一切东西都是从大地生产出来”。如此多毫无保留不求回报的贡献,只有亲情这二字才能概述自然对人类的深厚感情。

自然在给予人类资源时,也不忘交给人类宝贵的知识和无穷的灵感。罗曼罗兰说“对我来说大自然一直是万书之本。”因为从文明出现以来,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有关于自然,从自然得来的火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从植物生长得来的耕作技术养活了亿万人类。模仿洞穴而建造的房屋为居无定所的人类提供了家。人类文明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自然,对于自然现象的总结是古代文明得以辉煌的原因,对自然现象探究和解释是现在文明存在的根本。自然对于人类的教导,“老师”二字受之无愧。

但是“师父”师在前,父在后。自然对于人类是严厉多于此爱的。正如雨果所说“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在我们没有能力之前,自然对我们可谓有求必应。随着我们的能力逐渐变强,自然对我们的要求也越加严苛。全球变暖,极端天气,致命疾病,资源紧缺,能源危机。这些现象被大部分人称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但依我之见,这是对人类的提示。因为这一切问题只有一个解决方法――不断的发展。

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无限的时间里生存下来。自然不像母亲一样会永远给人类关怀和爱。他更像人类的师父,只会带你进门,以后怎样都看你自己。他所做的就是在你身后不断催促你一直往前走。作为自然的学徒,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掌握它授予的知识。并在无尽的时间里生存下来。

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村托著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开心一试。

能()巧()()()隽秀奇()艳()。

()姿()态连()起()危()兀()。

2.请你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黄山的山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山的云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黄山的山时与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在写黄山的云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这篇短文作者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

b.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

1.工匠玲珑瑰美千百绵伏峰立。

2.(1)奇高险白静长美妙。

(2)长白山香山卷云积云浮云对比更能突出黄山的云奇山异。

3.a、b。

奇异的黄山读后感

读了《奇异的黄山》这篇文章,我被这黄山壮丽的景色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无法自拔!

我读过许多非常好的文章,但是很少遇到情投意合的文章。这篇文写得可谓真是天作之合、人间瑰宝-----它那“云奇山异”的奇异之妙;它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怪石;还有它那“危峰兀立”的悬崖峭壁更是绝啊!

先是独一无二的诗文开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绝的诗句怎能不用来表明黄山的名气从古至今都不衰呢?除了这些诗文,它那奇山的特点,奇:“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这不是黄山的奇吗?高:“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漂浮”,这不是黄山的高吗?险:“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悬崖峭壁陡峭,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这是多么多么好的句子啊,它这种奇、高、险的山色怎能不让我深深地陶醉在这其中呢?除了这山独有特点之外,这美丽的云也写得神采飞扬、活力四射,真不为应了这句话:它像一张大幕把天上和地下都罩起来了!结尾最后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这一句不愧为名句之后代,不愧为好诗句!

这真不愧是一篇描写黄山美景的佳作。小作者对黄山的景物观察细致,构思精巧。而且善于用。

诗词。

名句来写景抒情,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课文中已学过的语句,丰富了表现力,也易于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同事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如黄山的高,能使“云在脚下漂浮,”“云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在动”,长得“能罩天地”等,这些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这篇文章怎能不让我刮目相看呢?

黄山记的读后感

“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落笔。"扎西拉姆·多多曾这样说,“笔笔都是天意,生命没有败笔。”是的,若以我为底,愿任山川修饰我的品格,任日月点缀我的四季,随过路的风收获几缕清欢,再借松竹作笔,取星辰为墨,在盛开的百花中,染一纸生命的写意画。

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处落笔,因为人类本就生于自然。尽管许许多多的伟人都拥有着不屈的灵魂,千万般刁难也无法使得他们低下高贵的头颅,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伟人若要活下去,那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天下的山川烟雨日月湖泊,我们所能见到的每一缕暖阳,每一瞬落霞,每一帧月圆,湖光山色,旷野雨落,玉砌白雪,春夏更迭,其实都属于自然。是自然创造了我们,创造了这一切,并赋予我们欣赏的能力。若是它不情愿,我们甚至连出现的机会都不会有。因此,我们需心怀感激,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处落笔,因为它的落笔之处即是无可比拟的惊才绝艳。

欢喜承受自然的每一落笔,因为自然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师。《菜根谭》里这样形容它: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是的,用心感悟自然,则处处花开;真诚贴近自然,则日日晴朗。我们从自然中汲取的力量是无限的。自然是从太古至永劫的存在,我们只是它一时灵感的创作,到最后只能化为一掬黄土。我们于它,无异于蜉蝣撼树。它是不容置疑的强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敬畏它、爱护它,并从它身上得到更多关于生命的力量,认真做好它一辈子的学生。

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落笔,因为人类理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海传奇》里说,有智慧的人一定不会与其它生命相离,不管那生命有没有语言。

细数古今,不难发现人类每一次对自然产生深刻的认识都离不开血的教训,从03年可怕的非典到如今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从毫无节制地猎杀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非法买卖皮草到已在月球留下了187吨的垃圾......人类对自然的恶行愈演愈烈,不知收敛。可我们都忘记了,自然,它并不是一声不吭、任人搓扁揉圆的受气包。人类对自然的暴行终有一天会被它报复在自己身上。俗话说得好,生物圈本就是一个圈,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因此,人类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句忠告,也是一个警告。

大自然的每一落笔,其背后必然有着它的深意,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我们不能当作儿戏,反而要更加小心翼翼。自然很神奇,它拥有着最登峰造极的创造法门,所以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它既是我们最不留情面的老师,也是我们千里都难寻的好友。生命的意义正是因自然而存在,但自然也是因生命的存在才拥有了意义。

奇异的黄山五年级作文

从上山的缆车上看出去,黄山峰峦叠嶂、无边无际。那些高高的山峰,远看真有点黄色,我猜这就是黄山名字的来由吧。山岩上的松树很奇怪,树枝都是横着长的,像是松树中的怪物,伸着手要来拉我们似的。

我们来到半山腰的云谷寺,往下面看,全是雾,让我有点腾云驾雾的感觉。登山过程中,我们遇见了几只能干的小猴子,别人给它喂食,它马上就抓着树枝荡过来,接过食物,开心地享受起美食来。过的真是美猴王般的快乐日子啊!

我们登上的第一座高峰是始信峰,往下一看,是很深的山谷,真险!接着,我们又去看了“猴子观海”,其实那块石头看起来更像一只巨大的狗熊,叫“狗熊看海”岂不是更好?又走了很多路,我们才登上了第二座高峰——光明顶。在光明顶上,看出去到处都是齐松怪石,而且对面就是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和莲花峰。莲花峰真的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勇敢地挺立在呼呼的寒风中。但我最想看的是“金鸡叫天都”,可怎么找都找不到,有点失望。从光明顶下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一块“飞来石”,就像是从天而降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这和课文里写的仙桃石是一样的呢。

黄山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令人难忘!

奇异的黄山五年级作文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人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一样。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小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妙啊!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极富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属黄山”。

奇异的黄山五年级作文

黄山的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在那里,一个不同的时间,去看同一个景物,你会发现每次看得感觉都不一样。

一大早上,天还朦朦亮,我们就早已到达了黄山的脚下。从山脚往上看,它是那样的壮丽,那样雄伟,再看看山顶,一层层薄雾围绕着黄山的头顶,就好像黄山的一对眉毛。

坐上缆车,看到的奇石一个个屹立在山峰上,底下的树林五颜六色,坐在缆车里也能闻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来到半山腰上,我看见了一个奇石,听导游说这个石头是观音,她的旁边是个小小的石头,很像一只小狗。然而到了晚上,月亮升上天空,那只小狗的头正望着月亮,所以叫作“天狗望月”。我走近用手一摸,这块石头上湿湿的,摸起来很是舒服。

当我们快到山顶时,天上下起了朦朦细雨,伴随着细雨,我们来到迎客松下。远看这迎客松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近看,她的枝叶向四周舒展,拍照时活像一顶“绿帽子”。伴随着雾气,我闻到了一阵清香,同时还听见迎客松后面山泉叮咚流淌,用手捧起一点水,喝一口,一股甘甜流入口中,沁人心脾,感觉自己精神百倍。

太阳已经升到了头,当下山再看见迎客松时,雾已经散了,太阳照着她,感觉她像有自带光环一样,高大挺拔,这次又像一个士兵站立在那迎接和欢送人们。

下山时雾气也跟着我们一起,我们在雾里穿梭,感觉自己到了天堂一般……。

这次黄山上的景物让我记忆犹新,我永远不会忘记黄山上的那次旅行!

《奇异果男生菠萝女生》读后感

相信大家一定都喜欢吃水果吧!《奇异果男生·菠萝女生》告诉我们:从不同的水果可以看出你的性格,而且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呢!奇异果男生曾普普从一个胆小鬼变成了一个做大事的英雄,菠萝女生麻芝芝和奇异果男生曾普普的美好友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桶盖,帮我教一下作业!”贾锢用作业本狠狠地打了前排曾普普的脑袋。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在以前的曾普普身上。“马桶盖”的绰号,全都怪曾妈妈,要不是她带曾普普去剪那种额前一排整齐刘海的头发,也不会有这个倒霉的绰号。曾普普从头发到穿着、上学、放学……全由他妈妈包办,因为这些,胖盖盖不知被同学嘲笑了多少次,这让他非常痛苦。最后还是麻芝芝帮他完成了做大事的心愿,并得到了“快码王”(快速记电话号码的王者)的称号,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连曾普普的偶像贾锢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帮助马桶盖改变形象的过程中,麻芝芝为曾普普订了一个“曾普普做大事四级跳”计划:一级跳,改变形象;二级跳,锻炼胆量;三级跳,提高智商;四级跳,寻找机会,挑战自我。一级跳,曾普普把妈妈最喜爱的留了十年的马桶盖发型换了,可把妈妈给气坏了,跑到学校来大闹一场。但在思雨老师、巴茨校长的劝说下,妈妈的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

当妈妈看到儿子在学校写的《妈妈,我想对你说》时,终于明白:儿子已经长大了!看到这里,我也真想大声地说:妈妈,我也长大了,我能自己洗澡的!我能自己整理书桌的!我能自己梳头的……形象改变了,胖盖盖的胆量也渐渐练出来了。居然在教美术的莉美老师的课上,面对老师的指责大声说道:“你只会骂我们,从不认真教我们画画,我怎么能分清冷色调和暖色调?”这次大胆的指责,不但让班上最调皮的嘻嘻派对他刮目相看,连杨梅希果也主动找到他补上一张生日请帖,甚至还改变了莉美老师的教学态度!唉,要是换了我,被老师一骂,恐怕眼泪早就不争气了。其实,这几级跳都不能让曾普普真正满意,曾普普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做一件大事!这是一次,他和妈妈去菜场买菜,突然妈妈的手机响了,曾妈妈叫他拿笔记住几个电话号码,但曾普普手上都是袋子,根本没法拿笔,再说,也没有笔。但是,曾普普居然奇迹般地一个不错地记住了三个号码。事后,曾普普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最信赖的麻芝芝,在麻芝芝的“魔鬼训练”下,曾普普终于做成了一件大事:在电视台“自古英雄出少年”节目中夺得了比赛冠军,而且还要参加年度总决赛呢。回到班上,曾普普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麻芝芝大声说:“麻芝芝,我最佩服的人是你!麻芝芝,我最佩服的是你……”这时,教室里又响起了曾普普更为震撼的声音:“请大家听好,从此以后,别再叫我——马!桶!盖!”读到这里,我也想大声地说:曾普普,好!样!的!读完这本书,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你,曾普普,你让我懂得:只要拥有自信,大胆尝试,普普通通的人也会变得不普通!”

黄山记读后感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飞红滴翠记黄山总写――分写(山上)――奇峰,怪石,古松,云烟,日出――温泉(山下)。

《飞红滴翠记黄山》,介绍黄山的成困、特色,赞颂了它雄奇瑰丽的风景,同时又点出了人在美化自然中的作用,人使黄山增添了“欢乐的生趣”,达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

文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全面地介绍黄山,不仅写了黄山现在的面貌,还写了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中写天都峰的部分,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奇异的黄山五年级作文

徐霞客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坐落于安徽省南部,号称天下第一奇山,众多诗人都折服于它的雄伟壮丽,留下了一首首闻名天下的好诗。这次,我有幸来黄山,不仅饱览了这儿的美景,还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国画。

来到黄山,眼前的奇观让我目瞪口呆——看!人山人海,好像成千上万只蚂蚁在叠峦起伏的群峰中挪动;挤!肩并肩,踵接踵,好像蚊子飞进,会被挤死。黄山真险啊!爬上陡峭的山道非得拉着铁索不可,最险的要数“鲫鱼背”了,这是两山之间架起的一座天桥,低头向下一望,真让人胆战心惊;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黄山真奇啊,怪石嶙峋、千奇百怪,有的像仙女弹琴,有的像猴子观海,还有的像仙人指路,各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山道中,一位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他满头银发,面前放着一块画板,下面摆放着墨汁和毛笔。游人经过,都要伫足观看。我走近一看,原来是老人正画迎客松。我呆呆地看着,老人看了我的神态,说:“孩子,想学国画吗?”我愣了一下,说:“是啊,老爷爷。”老爷爷让我拿出一块画板,把毛笔蘸了点墨汁,开始手把手地教我画画。先画树枝,可是,我的手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一抖一抖的,画出来的线条像蛇爬的——弯弯曲曲。老爷爷说:“画画时手不要抖,要静下心来,”我慢慢地静下心,继续画,先画主干,再画枝干,然后画枝干上的鳞片,最后画松针——这样才有层次感。老爷爷说过,松针要有重叠,前面的墨重些,后面的墨淡些,我按照他的方法画了起来,可是,我把松针画得有粗有细的,和老爷爷的相比,差多了,我并不灰心,又画了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画好了松针。虽然我的画没有老爷爷的好看,但是,我也心满意足——总算学习了国画。

终于爬上山顶了,此时太阳快落山了,我们站在峰顶,欣赏着日落,看着山下那美丽的景色,不禁感叹:黄山,你太美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