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心得日记范文(20篇)

包粽子心得日记范文(20篇)

ID:8026442

时间:2023-12-27 22:15:57

上传者:文锋

日记不仅是自己的心情日记,也可以是对生活中重要事件的记录和思考,是自己思考与成长的见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日记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包粽子心得日记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等会还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我就办过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粽子成了我们的传统食品,现在我仿佛又闻到了阵阵飘来的粽子的香味,听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节包粽子心得日记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按照中华的民风民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猜灯谜……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数包粽子了,这不,今天妈妈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她讨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亲手来包包粽子。

我先看妈妈演示了一遍,只见妈妈拿着箬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来的,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只见妈妈端上来一大碗花生、绿豆和糯米。我开始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我双手一拍,拿起一张箬叶,观察了一番妈妈的动作后,就依照葫芦画瓢开妈做,先将箬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筒。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圆锥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状太扁平。这时妈妈教我手要倒过来转,使箬叶呈圆锥形才可以。我依言照做,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圆圆的小筒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泡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变得如此黏勺。一勺舀下去,有几十粒粘在勺上。我连忙放入箬叶“筒”中,可是放进去的糯米和绿豆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箬叶的缝跑出来。我急忙放入红彤彤的花生“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勺浅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着粽子被一层层地填满了,之后,我便“上盖”,可是盖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顽皮地往外钻。我急忙拆开封上的盖,往里一瞅,只见里面一团糟:花生像个大地主,横七竖八地斜躺在箬叶旁;糯米则像一群小淘气,蹿上蹿下,有的趴在箬叶上,有的沿边滑了下去,有的撑破孔底钻下去。天哪!我手忙脚乱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将线胡乱地一团一绕一打结,便满以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妈妈问我:“然然,饿不饿?”我大声回答:饿!于是妈妈马上端起粽子,三步并做两步冲到厨房,开始煮粽子。不到一小时,粽子煮熟了,剥开箬叶,白里透黄的糯米,红通通的花生和红豆。随着箬叶的清香,伴着民俗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端午节包粽子心得日记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与我们见面了。终于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喽!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街上买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葡萄干、花生豆、蜜枣和粽叶。下午,在一切准备好后就开始包粽子了。看着妈妈包好的漂亮的粽子,我和爸爸也争先恐后地参加包粽子了。

妈妈先将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放上糯米,中间夹上花生豆、葡萄干和蜜枣,上面填上糯米,然后把粽叶折过来压紧糯米,再折一个角,最后捆住角,打上结,粽子就好了。

我看完包粽子的'整个过程,觉得包粽子太简单了,这对于聪明的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我也学着妈妈的模样包起来,前面非常顺利,可是捆绳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捆好,幸亏妈妈及时出手相助,我的粽子才“得救”了。

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突然听见爸爸泄气地说:“我不包了。”我好奇地看看爸爸包好的粽子,一个像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个像跑了气的气球,瘪瘪的。怪不得爸爸说不包了。我和妈妈哈哈大笑,爸爸也忍不住笑了。只有妈妈包的又快又好。很快,白白的大米就被妈妈换上了绿色的军装。

 

端午节包粽子心得日记

今天,奶奶买了许多东西,我看了看,问:"奶奶,您买这这么多粽叶、绳子、红枣......干嘛呀?""哦,这不是快到端午节了吗,咱们还要包粽子呢。"。

只见奶奶把白花花的糯米洗干净,也把红枣,花生......洗干净。这次的馅料可真丰盛:红枣的、水果的、香肠的......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的高手,两片粽叶一搭,卷成一个三角形,装上米,红枣......这时,阿姨对我说:"萱萱,别老呆着,和我们一起包粽子吧!""萱萱,你看仔细了,是这样然后这样......我学会后一开始包的不成形,后来,我越包越好,阿姨趁机教训妹妹:"你看你姐姐,人家都会了,你还不会呢!""谁说我不会的,我这就拿来。"我们一看,天,这简直就是粽子散架了,她分明拿了一碗粥。"瞧,这就是我的独门秘笈:散粽子!众人:"我晕。"。

美味的粽子出炉啦,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显得格外的香甜。

看来,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告诉我们自己的劳动总会有好事的。

端午节包粽子心得日记

今天,我们家来了许多远客,因为今天——端午节,该吃粽子了。

妈妈看见我也想试着包一包,她和蔼的跟我说:“这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定的节日,因叫——端午节。”我点了点头并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粽子。

起初,我包时把粽叶给包裂了,仿佛看到了粽叶姑娘因跳舞失败了,所以伤心的落泪了。我的心像被针刺痛了一下,所以我下定决心,下一次包时一定要包个完美的粽子。

第二次包时,虽然包好了,但糯米却从三个角中漏了出来,我摸着下巴心想:没想到这碟儿小菜还有点难吃呢!于是,我又下定决心,一直坚持下去,总有一个粽子和我想的一样。第三次包时,可算包好了,我摸了摸我的额头,居然出了一头汗,心想:尽管包的有点儿丑陋,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会放弃的`。到后来,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完美的粽子。结果妈妈包了一盆,而我呢,却只包了一个。我这时想,以前我还不会包粽子呢,可是现在我学会了包粽子,虽然有点丑,能够后就会包的更好更美了。

 

包粽子日记

元旦那天,我们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展现出本班的特色。

我们班级的特色是包粽子,所以大家都在勤学苦练。妈妈会包“牛角粽”,比“四角粽”简单,所以我学包“牛角粽”。

开始学了,妈妈拿来一张粽叶包起来:她把叶子抓成圆筒状,将手伸进去转了个圈,就成了一个倒锥形,像一个冰激凌的蛋筒。舀起大米,倒下去,快到顶的时候不要再倒,这样在盖上叶子时大米不溢出来,把粽叶盖上,系上绳子,一个牛角粽就做成了。

我看着妈妈包不禁手痒痒了,拿一张粽叶就开始包。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转一下,结果散了。我问:“妈妈您刚才转得那么轻松?”“你先把手伸进去,再转。”妈妈回答道。我跟着妈妈的要领一转,嘿,果真可以,我拿起勺子舀起大米,正要盖上叶子,我手一送所有大米就像下雪一样散在桌子上,我叹了口气:“不学了,不学了,难死了。”“小航坚持就是胜利。”妈妈对我说。

我看着妈妈,她很想让我表演,我不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就这样我反复练习,越包越像样,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成功的竞选上了。

那天的表演很成功,我非常快乐。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果真没错。

包粽子心得日记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端午节要用的食物。这不,我奶奶一大清早就把我拉到集市去了。

我们来到集市上,大家都在购买东西,奶奶选了四把艾叶,我疑惑地问奶奶:“买来干什么呀?”奶奶说:“这个可以用来挂在门前避邪,也可以用来给你们小孩子洗澡,是可以消除一切皮肤病。”我连连点头。

回到家里,我爸爸拿出楼梯,挂好艾叶,我和奶奶就准备包粽子了。奶奶先拿起一片叶子,把它裹成竹筒状,然后一勺一勺地放糯米,再把支出的多余的叶子卷过来,最后用棕叶把粽子绑得严严实实。经过短短的几道工序,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出炉了。看着奶奶轻易就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做,可最后成形的粽子难看死了。不过我一点儿也不灰心,我继续尝试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终于,一个可以和奶奶的粽子想媲美的粽娃娃出现在我眼前。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学包粽子心得日记

每到端午时,妈妈最大的乐趣就是做粽子。妈妈做粽子的时候,年少的我总会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不仅是因为想早点吃到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更因为,我始终认为,看妈妈做粽子是一种乐趣。

妈妈开始并不会包粽子。外婆专程到我家帮着包了两次后,妈妈便把手艺全部学到手了。

后来,每年的端午节前,妈妈就开始自己忙活了,街坊邻居需要帮忙包粽子,妈妈有求必应,给这家包10斤,给那家包20斤,端午节前要忙活一个多星期。帮别人忙完了,再忙自己家的,每次,我们家大约都要包上七八斤。

外婆说,装锅和煮粽子也是有“技术”的,因为用竹叶包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装锅的时候要密密实实地插好,一个压一个,这样粽子才煮不破。摆完粽子后上面还要放上些鸡蛋,因为粽子锅里煮出的鸡蛋有特别的清香。

装好后就开始煮粽子了。用大火烧开锅后,改为慢火慢慢地煮。这时如果火太急,就可能把粽子煮破了,只能等着喝“稀饭”了。大约用慢火煮上两三个小时后,再改用微火,让锅里的水似开非开,一直持续到下半夜。

第二天早晨,揭开锅盖,满屋清香弥漫,我和妹妹欢呼雀跃着,争先恐后地解开粽子的“衣服”,大口地享受着,而几乎是一夜未眠的妈妈,又忙着让我们给没有包粽子的邻居这家送10个、那家送8个,分享端午的喜悦。

我喜欢过端午节,我喜欢吃妈妈做的粽子。妈妈做出来的粽子从外表上看个个都是饱满有形,又香又软。还记得我读大学时妈妈给我送来粽子,吃惯妈妈做的粽子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室友得知眼前的粽子是妈妈做的,先是吃惊,继而连声说好。

每年端午前夕,同学们都开玩笑地对我说:我们出车费给你回家取粽子去。幸好学校离我家只有8块钱的火车票,车票是不会要同学出的,但是每年我都要取一篮子粽子回校。后来发展到不是端午节也要吃粽子,只要提前能买到粽子叶,妈妈就包了一大堆粽子,等我星期天回家来取。有几次吃得同学眼泪汪汪地想起家来。

现在回想起来,心里甜甜的。又到端午节了,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包粽子心得日记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包粽子可好玩了。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把米泡好,又把泡米的水倒掉,又往米中加了大红枣。我跟着妈妈学习包粽子,我先弄好了竹叶,把糯米放入竹叶中,又放上大红枣,然后把它包起来用线捆好。等我包好一个的时候,妈妈已经包好了好几个。

我们把糯米用水洗了几遍,再放点小苏打,搅拌均匀,然后,把干粽叶放在高压锅里用开水煮软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我把粽叶卷起来,把里面放上糯米馅,然后把它包紧,用绳子捆好,以免馅露出来,这样就算是一个粽子成功包好了。我包了许多“迷你”粽,我的“迷你”粽只有几厘米甚至几毫米大小,我觉得“迷你”粽挺好玩的。可惜呀,我们最后都把粽叶包完了,可是糯米馅还有很多,我想米也是粮食,不能让它发霉,该怎么办呢?妈妈说用它做八宝饭吧,吔!我有八宝饭吃了!

最后,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煮,我帮妈妈把地扫干净。

包粽子日记

6月10日,是我第一次尝试包粽子的日子。

中午,我跟爸爸说:“我想学包粽子。”爸爸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爸爸拿来了米和粽叶,爸爸先来了一片粽叶,我也拿了一片粽叶。爸爸先教我怎么折粽叶,心灵手巧这一方面我可是一窍不通,连第一步都不知道怎么折,我尝试了好几十遍都不会折。我本来想跟爸爸说我不想学了,但是看到爸爸这么努力的.教我,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只见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小时都过去了,我连第一步都不会,我终于忍不住跟爸爸说:“我不想学了。”爸爸跟我说:“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才学了一点点,你就不想学了,那不是半途而废吗?”在爸爸的逼迫下,我有万般无奈的学了起来。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爸爸对我说:“别学了,你连第一步到现在都不会,我手把手的教你多少次你都不会包。”最后我还是不会包粽子。

包粽子日记

端午节又快到了,我向大家展示我的一项小本领——“包粽子。”

粽子的外表是用一种比竹叶大的粽叶包起来,然后是用一根细细的绳子打一个结。粽子的外表有点不好看,但是里面却非常香。

粽子的做法非常简单,是先用长叶子折一点,再把长叶子搞得成像一个漏斗,放一些糯米和蜜枣,把剩下的叶子包回去,然后用绳子绕几圈打一个死结,放进锅里就好了。

一开始我包粽子时,一直不能把长叶围成一个像漏斗的样子,老是包歪掉,总是包不好。当我过了这一关,要绑绳子的时候,调皮的糯米总是会跳出来搞破坏,不过我试完后,更加努力地学习,终于,我和大人们包得一模一样了。

通过这个学习,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什么事情你都得努力去做。

包粽子日记

每一个人一出生就有许多不会做的事情,而我每在端午节时,却一直不能为家人出点力,心里总痒痒的.这下好了,有外婆教我包粽子了,终于能为家人出点力了。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准备着材料:昨晚浸泡好的粽叶、外公做了的鲜肉馅儿和五彩线.一切准备就绪,等待外婆来教我了.

首先,取两张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接着,放入一小碗米,大概125克差不多;然后,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地划一字,放入外公做的鲜肉馅馅儿;下面,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折好后,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接着,要绑粽子了,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不然会煮爆的,如果过松,就会进水过多,所以以轻扯不移动即可.最后,把绑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让粽子慢慢地煮1一小时就可使用.

我闻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发出的阵阵清香,品尝着自己的粽子的美味,心中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就是我学包粽子的过程,那粽子真是太美味了.我骄傲,我学会了包粽子!

包粽子日记

端午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我家当然也不例外了。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准备了糯米、蜜枣和绳子,还采来了新鲜的芦叶作粽叶。奶奶把粽叶放进水里煮透,据说煮透的粽叶包起来更柔软。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拿起四片粽叶搭在一起,然后用手指熟练地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并往里添上糯米、蜜枣,再放一些米盖住,最后把翘起来的粽叶按下,并用绳子扎紧。就这样,一只小巧的粽子在奶奶的手里轻轻松松地诞生了。

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我有点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了起来。真没想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仅仅是卷一个圆锥形就费了我好大的劲。放糯米和蜜枣也不简单,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似的一点儿也不听我的话,接二连三地蹦出来。我一着急,手一松,糯米撒了一地。奶奶见了,有点不耐烦了,让我一边玩去。一向不服输的我哪肯低头,扫好米粒后接着包。终于在奶奶的指点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包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粽子。一回生,二回熟,后来我又成功地包了几个粽子。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水中煮,一小时后,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真让人垂涎三尺。终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甜甜的蜜枣,吃入口中不仅有嚼劲,而且回味无穷。

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又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一样本领,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包粽子日记

今天的竹君园热闹非凡,因为今天要包粽子过端午节。

首先是周粥老师教我们怎么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用粽叶做成一个小斗,接着再把米倒进小斗里,然后用手把米按紧,再把粽叶盖上,再是用手把粽叶捏紧,再扳过去,到了最后,也就是包粽子的最后一个步骤,用线把它系起来,一个完整的粽了就包好了!接下来轮到我们来包粽子了,我也学周粥老师教得方法包起粽子来,可气的是粽叶总不听我的指示,我想让粽子叶往东,可是它不听偏偏往西,有时米还会漏出来,在我的努力下终于包好了一个.我看了看边上的同学,他们有的.已包了五、六个,可我才包了一个,我不甘落后,又开始包第二个,这次比上一个快多了,可等我把了第二个包好之后,粽子叶已经被别的同学抢光了。虽然这次我只包了两个粽子,但我同样很开心,很快乐,因为今年的端午我学会了包粽子。名师点评:端午包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小作者能够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包粽子,值得表扬。

总的来说,小作者对包粽子的过程描述得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包粽子日记

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

这一天,我和爷爷一起包粽子。我们首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枣洗干净,还准备好了几片竹叶。

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竹叶弄成三角形的,然后放上两颗大枣,再放上糯米,把竹叶包起来,最后用皮筋捆结实。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我们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真香啊!

吃完粽子,奶奶又给做了五丝线带在手腕上。

我喜欢端午节!

包粽子日记

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包粽子日记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特别喜欢唱“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

在这个季节里,最忙碌的要属妈妈了。她从超市买回来粽叶、糯米还有花生和毛豆,泡到清水里,等到粽叶更绿了,糯米更白了,花生和红豆更饱满了,就开始包粽子了。一片片粽叶在妈妈手里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神奇地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过多大功夫盘子里便堆起了粽子山。而我就在妈妈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么时候才能有粽子吃。包好的粽子要煮上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打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立即扑鼻而来。

端午节这天,我和妈妈把艾蒿挂在门上,妈妈说“艾蒿可以驱邪,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挂艾蒿,用艾蒿煮鸡蛋。”

吃着清香的粽子,美味的鸡蛋真是一种享受啊。

我喜欢端午节。

包粽子日记

今天中午我们的饭碗中多了一道特别的点心——粽子,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们年级组织学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别的同学碗里。

其实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芦苇叶、糯米、红枣和棉线。首先把芦苇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将叶子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状,用勺子盛一些米进去,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盖住红枣。完成后将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盖住螺形口,把长出来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绕了几圈,线绳纵横交错地五花大绑在那个可怜的小粽子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叶子从中间卷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几次,终于好看了,可是刚要倒入米时,发现芦叶上破了一条缝,我换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叶子裂了一条缝,我无可奈何,等换了四片叶子后,才勉强卷成了一个螺形,灌入米,放入枣包好,线绳扎好。才扎好,发现叶子又裂开,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个开口粽子。我叹了口气,气愤地将米和枣从缝中挤出来,说:“这真是个粽子开口钱包”!

还有一次,包的时候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扎线时,这粽子原来应是锥形的粽子,变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压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次包的粽子还要送给周围帮助过我们的人,为了让每一位老师、护学的警察、孤独的老人……都能够吃到,我包了十几个。其中有几个是我独创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叶子包成的,因为蜜枣太大了,只能够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尝着同学们的粽子,觉得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比妈妈、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这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美好的记忆。

包粽子日记

粽子,一个用长长的大树叶裹成的三角形“包子”,里面包满了糯米,外面还紧紧地拴着绳子,防止松开,让糯米爆出来。

我准备好沾了点儿水的粽叶,选出大小差不多的重叠在一起,再分开一点。这样每片叶子都露了出来。顺序是:全部(露出来)、一半、一半,组成一张又大又肥的粽叶。

我左手托着粽叶,右手用五根指头夹住它们,手腕一转,叶子便形成了一个尖角,紧接着我再绕了一圈,做成了一个锥形的空心的“窝”,左手已经不知不觉握住了锥形叶子。

接下来该往“窝”里面倒糯米啦!先检查锥形下面有没有洞,我眯起眼睛瞧了瞧,没有。便抓起勺子挖了一大勺米出来,一股脑儿全倒进“窝”里。哎不行不行,糯米太多啦!我连忙从里面倒出多余的糯米。刚要进行下一步,又稍加思考,糯米较松,没有压紧。想到这儿,我拿起筷子往里面一阵猛插,又放了一点糯米进去,把多余的叶子压下来,使糯米不再漏出来,最后用线乱捆一通,打个死结,还真成了一个挺漂亮的粽子,长相不错。

接下来,又包了四个,最后一个是用一片巨无霸叶子能把四个普通粽子裹起来的一个超级大粽子!

包粽子日记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哪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妈妈笑着对我点点头,然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洗干净了手,坐在妈妈面前。妈妈一边教,一边讲:"先把米洗干净,在把枣炮涨,因为泡涨了枣子没有缝隙,容易洗干净。"。

我先拿了一片黄色的竹叶,把大的一面折成三角形,在卷成圆锥形,再放上一层米,然后放上枣,再放上一层米,把上面折下来,用绳子扎紧,就可以了,剩下的我依旧这样包。不一会粽子包完了,接着把粽子放进锅里,先用大火煮开,然后用小火慢慢的煮熟。吃饭的时候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提是多么的高兴。

我心里想,到了明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还在一起包更好看,更好吃的粽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