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热门19篇)

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热门19篇)

ID:8100505

时间:2023-12-28 18:50:40

上传者:BW笔侠

党课是党员和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全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巡视制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效。***总书记多次就巡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新时期的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传统的巡视制度在我国古已有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意吸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经验,逐步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巡视制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建立专门巡视机构,不断完善巡视制度的基础上,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查监督,巡视工作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实现形式。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巡视工作随着党的队伍扩大和指导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而产生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党的工作相适应的巡视条例、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

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建立党内巡视制度进行过探索。1922年7月,为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这是党的文件中最早规定设立中央分派各地指导工作的特派员,开始创立特派、巡视的工作方式。1925年中央扩大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决定“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使事实上能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这是中央重视巡视工作的开端和标志。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党的五大,首次选举产生了以王荷波为**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专门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及王荷波牺牲,中央监察委员会没有真正开展工作。1927年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决定在建立北方局、南方局和长江局等中央派出机关的同时,派出巡视员到各级党组织指导工作,帮助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当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并向各级党部派出巡视员。

为使巡视工作能有效执行,1928年10月中央专门制定了巡视条例,以中央通告形式下发,对各级党部的巡视员人数、人选的决定,巡视员的条件、职责,巡视的时间、任务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党的巡视工作制度化,为中共巡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党的巡视制度正式确立。1931年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过去的工作指导“偏重形式上的文件如通告、指示信”等,要改用“活的领导”,建立完全的巡视制度。全会通过的《中央巡视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党内巡视工作规范化。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新的革命形势,党加强了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多次酝酿恢复建立党内纪律监察制度。在1938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根据他的建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明确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1939年5月中央提出“党与政府民众团体的指导机关力求短小精干,在游击队的掩护下领导与巡视下层工作”。为贯彻好党的土地政策,1942年1月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中指出,“各根据地内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严格检查,派员下乡、分途巡视各地实行的程度,周密地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各地经验,发扬正确实行的例子”。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七大党章虽然重新恢复了“党的监察机关”一章,但由于当时正处于抗战后期,不久全面内战爆发,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任务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七大没有选举产生党的监察机关,执行党纪的工作由各级党委直接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则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

(二)新中国成立后,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行使纪律检查监察权力,成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同时又因繁重的恢复和建设任务,纪检工作转弱,巡视制度也暂时中断。

1949年11月9日,党中央根据所处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针对党风党纪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建立了各级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的体制,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纪律检查体制和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格局。

1950年6月,邓小平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

1955年3月31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的和地方各级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党的组织有关违犯党章、党纪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案件,借以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反对党员中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斗争。监察委员会的权限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权限要大,为后来纪检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奠定了基础。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八大党章对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各级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期间,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被撤销,九大和十大党章都取消了关于党的监察机关和党的纪律的条款,党的纪检工作遭到全面破坏。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恢复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规定。由于当时全党的工作还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也难以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下发《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并据此派出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专门列了“党的纪律”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两章,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建立纪检机关的完整体系及其职权、任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其篇幅之长,规定之具体,是历届党章不曾有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

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中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级、各部门派出巡视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部合署办公。

1996年1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作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的部署,制定并下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开始向地方和部门派出巡视组。

(四)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正式组建巡视工作专门机构,巡视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逐步建立巡视制度,把下一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中央批准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成立巡视工作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监督制度”一章中,专门列出“巡视”一节,指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正式把巡视制度确立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规范巡视工作,2004年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关于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其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陆续设立了121个巡视机构,组建了专职巡视队伍,巡视工作全面推开。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2005年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巡视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修改后的党章第十三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这是第一次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将巡视制度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其第二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门巡视机构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监督。”同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同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主要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同级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巡视对象主要是省部级领导干部。

2010年围绕《条例》,又先后出台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试行)》和《关于被巡视地区、单位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4个法规文件,进一步对巡视工作予以规范,从此巡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2010年6月,全军巡视试点工作部署暨巡视干部培训会议召开,意味着党内巡视制度扩大至军队。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2013年颁布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印发实施,提出“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所在,为此,党中央加强和改进了巡视工作,提出巡视工作总的方针,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巡视监督;明确巡视工作主要任务,发现问题、用好成果、形成震慑,要求巡视组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强调突出重点、聚焦“四个着力”,着力发现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政治纪律、选人用人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与时俱进推动巡视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扩大巡视范围,加快巡视频率,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不固定时间、地点、人员,机动灵活开展专项巡视,突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2013年5月17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了巡视工作的重点。同年6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颁布。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当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伴随着中共十八大之后的反腐高潮,巡视工作持续发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8月3日发布消息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中央要求,围绕“四个着力”,规范巡视工作方式和巡视步骤,加大巡视力度。11月下旬,王岐山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中央连发重拳,13个巡视组再启征程,开展新一轮专项巡视。

随着巡视实践深入开展,巡视反腐取得明显成效,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2015年8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新的《条例》,一方面将巡视工作探索发展中的有效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了下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制约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既是巡视工作的实践升华,更是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至此,巡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巡视利剑依然长悬问题之上。

(一)从建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看,巡视工作的重点因时而异,从“指导工作”到“形成威慑”,是随着党的建设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新时期的巡视工作要不断创新巡视工作的理念、制度和方式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矛盾的焦点,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巡视工作根据需要和问题的突出程度,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巡视。建党之初,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党中央以派遣特派员巡行的方式指导地方工作,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的巡视工作是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就是在武汉参加八七会议后,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的。邓子恢曾经以巡视员的身份赴闽东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闽东苏维埃建设。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巡视工作主要集中在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之后,巡视工作的重点放在检查地方党政机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路线状况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党内腐败问题,巡视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党内监督方面,巡视制度逐渐成为党加强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2009年制定的巡视工作条例中,巡视监督的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自身廉政勤政的情况,开展作风建设的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等。当前巡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老虎”和“苍蝇”,做中央的耳目官,把反腐败放在第一位。从2010年以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重大案件的发现,与中央巡视工作的不断深化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巡视工作由不固定到固定、由临时性到经常化,最终巡视制度被写入党章,成为党内的基本制度之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党中央对改进巡视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巡视工作步入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在反腐败问题上,突出重点,探索专项巡视。如今中央巡视组收缩巡视范围,重心从“相对全面”的工作内容回归本职工作“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使得巡视工作重点回归到了“找问题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成为当前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问题意识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巡视不断变化主题任务,都是基于对现实突出问题的解决需要,而反过来,新时期的巡视工作也只有加强对所在地所在单位实际情况的有效调研和摸底,才能在标本兼治地净化当地的政治生态的同时,助推中心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良性发展,为地方党建工作保驾护航。

(二)党中央制定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补充,是非常时期之有力举措,带有历史的必然性。要充分发挥好这一制度的作用,持续保持对腐败行为的威慑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党风、政风和民风。

预防腐败,不仅要靠官员个人的自律行为,更重要的是靠一种好的制度来监督制约权力。权力的监督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难题,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规范才能实现。防止有8600多万党员的中共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全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执政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和深度。巡视制度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重要创新,克服了对党的中高级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普遍薄弱、甚至处于虚化状态的弊端,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不是由同级纪委监督揭发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依靠同级监督往往乏力,而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又往往不到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组织监督太短、纪委监督太晚”,存在“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巡视制度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同级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党委的这个体制缺陷,由于巡视制度的权力由上级党委赋予,具有自上而下、相对独立和重点突出的特点。正是巡视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巡视组不受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党委政府领导,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分立的,没有隶属关系,所以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反映问题,才逐步放大了监督权的威慑力。巡视制度的这一独特效果,使普通民众对新时期的反腐寄予厚望。为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巡视组进驻时,都会通过当地主要媒体公布联系方式,设立专门的举报信箱和电话。巡视工作做好了,能进一步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从制度上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执政,同时,可以将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温床,起到了自我警醒、自我约束的作用。

巡视制度所采取的“异体监督”,其监督是自上而下的,既充分体现了上位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又通过直接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表现为上位监督与下位监督的互动结合,体现了上位监督建立于下位监督的基础支撑。随着巡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巡视工作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反腐成绩单来看,巡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明显的实际“贡献率”:十八大之后的“打老虎拍苍蝇”行动中,许多腐败案发,最初的线索来源都与巡视工作有关。巡视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支撑权力监督制度铁笼的重要支柱,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曾经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过“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面对当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严重局面,我们还要秉持“矫枉必须过正、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样的精神,必须认真理解和坚决支持党中央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重要作用,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三)作为党内监督的主要手段之一,阶段性的加大巡视力度,是党对权力监督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选择。从长期来看,还是要继续本着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通过权力制约,让党的巡视制度与依法治国在制度反腐中相得益彰。

巡视制度经历了制度设计上的调整、组织机构上的变迁、工作方式上的变革等,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巡视监督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巡视领域不断拓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初步实现巡视监督的制度化,《巡视工作条例》作为贯彻落实党章的党内法规,在制度设计上严格以党章为依据,这就使得巡视制度有了党规党法的依据。2010年期间,中央先后出台《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试行)》等法规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巡视制度的健全完善,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巡视工作形式和内容,“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逐步增强,对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功能定位体现得更加充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为巡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巡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反腐防腐制度体系。在巡视反腐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后,中央提出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打虎”转移到“建笼”上来。只有构建起全面系统的防范和惩戒腐败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2013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6月12日,中央颁布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更加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反腐制度化迈出重大一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主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我党从法治角度为制度反腐提供的一个新的顶层设计。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治标走向治本,从找问题转入立规矩,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落到实处,打出常规和专项组合拳,切实把巡视的过程作为推进纪律建设的过程。新的《条例》,可谓巡视“制度化”的集大成者。

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巡视的每一项制度创新,都对应着体制积弊和现实痛点,从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设计来看,现行巡视制度的完善过程,正是对历史上的巡视制度优点和不足的有效扬弃,对既有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常规纪检监察等存在不足的必要补充。新的巡视制度通过引入制约机制,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有利于加强各种监督制度的协调和配合,成为党内监督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当然,党内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优越性,避免陷入“钱穆制度陷阱”,是值得认真探讨和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巡视威慑作为高悬在各级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固然有效,但扎牢关紧权力的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是根本。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唯有将权力约束与监督纳入法治监管的范围,国法党规相结合,标本兼治,巡视工作才能进一步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向深入。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政治新常态下,新时期巡视工作必将发挥出更大的制度效益。

充分发挥巡视制度“利剑”作用专题党课讲稿集合

言语也叫言语。这是在盛大的仪式上和一些公共场所发表的演说。演讲稿是演讲的基础,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暗示,反映了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中央修订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巡视条例),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巡视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遵循。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巡视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巡视机构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巡视条例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制度安排,通篇贯穿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主题的鲜明性、原则的坚定性、巡视的针对性、内容的创新性、工作的操作性、责任的严肃性,对深化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意义。

(一)巡视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最核心的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最根本的是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党员,最关键的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我监督。去年以来,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和纪律审查的情况表明,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巡视条例明确紧扣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来开展巡视,彰显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理念;强调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的要求。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巡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宗旨、任务、方法,从西藏全局和当前任务出发,巡视监督冲着“六大纪律”去,发现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长效化。

(二)巡视条例是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制度治党的新论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提到了新的高度。落实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的要求,必须有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保证。巡视条例对开展巡视监督授权更加充分、职责定位更加明确、程序更加规范、问责更加有力,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进一步扎紧扎密,制度的刚性约束不断强化。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开展巡视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主业主责的新规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

(三)巡视条例是巡视工作实践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明确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巡视工作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发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幅提升,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巡视条例全面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汲取了巡视实践中探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充分反映了时代要求和群众意愿,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完善自我监督制度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巡视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推动党内监督引向深入。

(四)巡视条例是依法依规开展巡视监督的基本遵循。巡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必须坚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巡视条例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规定了巡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界定了巡视工作的方式和权限,严格了巡视工作的纪律和责任,尤其是对巡视前的协作配合、巡视中的请示报告、巡视后的线索处置等,明确了程序规定,使开展巡视工作有了衡量的尺子、具体的标准、操作的规范。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开展巡视必须依法依规的原则,严格按照巡视授权的范围、权限、方式开展监督,确保巡视工作始终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

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区党委巡视机构要以学习贯彻巡视条例为契机,紧扣“六大纪律”,深化“四个着力”,进一步深化巡视工作,持续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深入推进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深化聚焦转型,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反腐败形势研判和任务出发,着眼于解决巡视工作任务宽泛、职能分散问题,对巡视工作职责定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转型。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紧跟中央步伐,巡视工作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收缩战线,攥紧拳头,把精力集中到发现问题上来,巡视的震慑遏制作用不断强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直接为纪律审查工作提供了精准的目标,自治区纪委审查的反映区管干部问题线索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巡视发现的。

形势决定任务。面对当前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巡视机构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主业”上,着力发现并反映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如实报告就是渎职”的观念,巡视监督冲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回来,当好区党委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找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要坚持两点论看问题,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既要充满自信,看到无论是地方、部门还是企业对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的贡献、取得的成就,又要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倒逼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突出巡视重点,在严明纪律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没有重点就抓不出成绩。巡视监督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把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两个责任”落实不力、易发高发领域腐败问题、“四风”和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巡视监督。对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被巡视单位整改,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处置,及时移交职能机关和部门处理,切实纠正了党内的不良风气,严明了党的纪律和规矩。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不能泛化。巡视工作要突出纪律建设这个重点,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对纪律和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挺在前面,使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巡视监督,首要的是检查党章党纪党规落实情况,督促各级党组织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唤醒党员领导干部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要加强对组织纪律的巡视监督,重点检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的干部工作方针和政策、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情况。要加强对廉洁纪律的巡视监督,紧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要加强对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巡视监督,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的突出问题。

(三)创新方式方法,在落实全覆盖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巡视监督“全覆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改革完善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区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区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巡视工作制度和区党委“七人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实行“三个不固定、一次一授权”,组建区党委巡视组“组长库”和巡视“专家库”;建立自治区纪委、区党委组织部、区审计厅与区党委巡视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加快巡视节奏,扩大巡视范围,把巡视从原来每年1轮调整为去年的2轮,今年又调整为3轮。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区已完成了对62个单位的巡视。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必须全覆盖。巡视全覆盖是中央的硬要求,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要创新巡视模式,坚持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采取“一带n”或者“一托n”新模式,对地方以常规巡视为主、专项巡视为辅;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专项巡视为主,分领域、分类别开展巡视。要深化专项巡视,在“专”字上下功夫、做文章,盯住重点人、重点岗位和重点问题,采取“点穴式”的方法,直击症结,精准发现被巡视单位的“特色病”“个性病”。要增强巡视力量,加强请示汇报,主动争取支持,增设区党委临时巡视组;加强组织协调,调动纪检监察、政法、组织、审计、信访等机关部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形成巡视工作合力;探索建立地市委巡察制度,构建区地(市)两级巡视巡察监督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巡视巡察工作新格局,层层传导压力,加快巡视全覆盖推进步伐。

(四)强化成果运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对巡视成果善加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党委“七人小组”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巡视成果运用,在每轮巡视结束后,都专题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作出分类处置决定。被巡视党组织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对巡视中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立行立改,针对巡视后反馈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进行全面整改,做到了件件有着落。

巡视监督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成果运用。巡视组对被巡视党组织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要督促其边巡边改、即知即改,对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应形成专题报告向区党委汇报,对党员干部问题线索要按规定分类移交处置。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对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要优先办理、及时处置,实现巡视与纪律审查和组织处理“无缝对接”,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要通过运用巡视成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对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违反规定不支持配合巡视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巡视工作人员不遵守巡视纪律的,对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干扰、对抗巡视监督和无正当理由拒不纠正存在问题或不按要求整改的,抓住典型严肃追责。被巡视党组织收到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后,要认真整改落实,并在规定时限内上报整改情况报告和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情况报告;要举一反三,找出病灶,打破利益藩篱,倒逼体制机制改革,扎紧制度笼子,推进标本兼治。

(五)完善法规制度,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各个方面,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制度建设,着力把改革成果固化为制度,修订印发《自治区党委2013-2017年巡视工作规划》,制定《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七人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工作规则》《西藏自治区巡视工作程序规定》,出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巡视组组长库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巡视专家库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为深入推进巡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

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经验,上升固化为制度,依纪依法开展巡视,不断推进巡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学习执行巡视条例为契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贯彻措施。要完善配套制度,修订《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夯实巡视工作基础;制定《关于对被巡视党组织“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巡视监督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对被巡视党组织执行组织纪律情况开展巡视监督的意见(试行)》,深化巡视监督;完善巡视报告及汇报稿的撰写、巡视意见反馈和整改、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和移交、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公开、巡视成果运用台账管理等制度,规范巡视成果运用。要增强法规制度执行力,严肃查处随意变通、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推动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不折不扣落实巡视工作制度,保证制度刚性运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条例对巡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巡视干部而言,政治坚定、忠诚干净担当是“德”,实事求是、经验历炼、善于拿捏分寸是“才”。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对巡视干部从严教育、从严监督、从严管理,提高巡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做好巡视工作提供保证。

(一)加强党性锻炼。

坚持党性,核心是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在西藏,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是对党员干部的第一位要求,更是对巡视干部的第一位要求。巡视组要把思想建设贯穿于巡视工作全过程,抓好巡视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引导他们做到明辨是非头脑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巡视干部要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强化纪律约束。

巡视干部在用纪律和规矩这把尺子衡量巡视对象的同时也要对照自己,主动接受监督。要严守巡视纪律,保守巡视秘密,不管什么人打听有关巡视的消息,绝不能跑风漏气;绝不能在没有保密措施的电话中讨论与问题线索有关的事项。要带头执行廉洁纪律、群众纪律,认真落实“六严格、五严禁”,不搞迎来送往,不收受礼品礼金,不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

(三)提高履职能力。

组织巡视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巡视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组织开展巡视法规制度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修订颁布的巡视条例,提高依法依规巡视能力。巡视干部要把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到善于实践、敢于担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善于总结、长于提炼,善于沟通、敢于批评。

中央修订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巡视条例),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巡视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遵循。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巡视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巡视机构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巡视条例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制度安排,通篇贯穿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主题的鲜明性、原则的坚定性、巡视的针对性、内容的创新性、工作的操作性、责任的严肃性,对深化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意义。

(一)巡视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最核心的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最根本的是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党员,最关键的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我监督。去年以来,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和纪律审查的情况表明,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巡视条例明确紧扣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来开展巡视,彰显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理念;强调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的要求。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巡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宗旨、任务、方法,从西藏全局和当前任务出发,巡视监督冲着“六大纪律”去,发现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长效化。

(二)巡视条例是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制度治党的新论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提到了新的高度。落实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的要求,必须有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保证。巡视条例对开展巡视监督授权更加充分、职责定位更加明确、程序更加规范、问责更加有力,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进一步扎紧扎密,制度的刚性约束不断强化。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开展巡视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主业主责的新规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

(三)巡视条例是巡视工作实践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明确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巡视工作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发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幅提升,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巡视条例全面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汲取了巡视实践中探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充分反映了时代要求和群众意愿,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完善自我监督制度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巡视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推动党内监督引向深入。

(四)巡视条例是依法依规开展巡视监督的基本遵循。巡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必须坚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巡视条例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规定了巡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界定了巡视工作的方式和权限,严格了巡视工作的纪律和责任,尤其是对巡视前的协作配合、巡视中的请示报告、巡视后的线索处置等,明确了程序规定,使开展巡视工作有了衡量的尺子、具体的标准、操作的规范。学习贯彻巡视条例,就是要深刻理解开展巡视必须依法依规的原则,严格按照巡视授权的范围、权限、方式开展监督,确保巡视工作始终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

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区党委巡视机构要以学习贯彻巡视条例为契机,紧扣“六大纪律”,深化“四个着力”,进一步深化巡视工作,持续发挥反腐败利剑作用,深入推进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深化聚焦转型,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反腐败形势研判和任务出发,着眼于解决巡视工作任务宽泛、职能分散问题,对巡视工作职责定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转型。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紧跟中央步伐,巡视工作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收缩战线,攥紧拳头,把精力集中到发现问题上来,巡视的震慑遏制作用不断强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直接为纪律审查工作提供了精准的目标,自治区纪委审查的反映区管干部问题线索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巡视发现的。

形势决定任务。面对当前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巡视机构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主业”上,着力发现并反映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有重大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如实报告就是渎职”的观念,巡视监督冲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回来,当好区党委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找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要坚持两点论看问题,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既要充满自信,看到无论是地方、部门还是企业对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的贡献、取得的成就,又要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倒逼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突出巡视重点,在严明纪律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没有重点就抓不出成绩。巡视监督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把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两个责任”落实不力、易发高发领域腐败问题、“四风”和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巡视监督。对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被巡视单位整改,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处置,及时移交职能机关和部门处理,切实纠正了党内的不良风气,严明了党的纪律和规矩。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不能泛化。巡视工作要突出纪律建设这个重点,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对纪律和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挺在前面,使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巡视监督,首要的是检查党章党纪党规落实情况,督促各级党组织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唤醒党员领导干部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要加强对组织纪律的巡视监督,重点检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的干部工作方针和政策、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情况。要加强对廉洁纪律的巡视监督,紧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要加强对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巡视监督,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的突出问题。

(三)创新方式方法,在落实全覆盖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巡视监督“全覆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改革完善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区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区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巡视工作制度和区党委“七人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实行“三个不固定、一次一授权”,组建区党委巡视组“组长库”和巡视“专家库”;建立自治区纪委、区党委组织部、区审计厅与区党委巡视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加快巡视节奏,扩大巡视范围,把巡视从原来每年1轮调整为去年的2轮,今年又调整为3轮。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区已完成了对62个单位的巡视。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必须全覆盖。巡视全覆盖是中央的硬要求,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要创新巡视模式,坚持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采取“一带n”或者“一托n”新模式,对地方以常规巡视为主、专项巡视为辅;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专项巡视为主,分领域、分类别开展巡视。要深化专项巡视,在“专”字上下功夫、做文章,盯住重点人、重点岗位和重点问题,采取“点穴式”的方法,直击症结,精准发现被巡视单位的“特色病”“个性病”。要增强巡视力量,加强请示汇报,主动争取支持,增设区党委临时巡视组;加强组织协调,调动纪检监察、政法、组织、审计、信访等机关部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形成巡视工作合力;探索建立地市委巡察制度,构建区地(市)两级巡视巡察监督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巡视巡察工作新格局,层层传导压力,加快巡视全覆盖推进步伐。

(四)强化成果运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对巡视成果善加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党委“七人小组”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巡视成果运用,在每轮巡视结束后,都专题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作出分类处置决定。被巡视党组织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对巡视中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立行立改,针对巡视后反馈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进行全面整改,做到了件件有着落。

巡视监督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成果运用。巡视组对被巡视党组织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要督促其边巡边改、即知即改,对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应形成专题报告向区党委汇报,对党员干部问题线索要按规定分类移交处置。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对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要优先办理、及时处置,实现巡视与纪律审查和组织处理“无缝对接”,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要通过运用巡视成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对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违反规定不支持配合巡视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巡视工作人员不遵守巡视纪律的,对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干扰、对抗巡视监督和无正当理由拒不纠正存在问题或不按要求整改的,抓住典型严肃追责。被巡视党组织收到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后,要认真整改落实,并在规定时限内上报整改情况报告和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情况报告;要举一反三,找出病灶,打破利益藩篱,倒逼体制机制改革,扎紧制度笼子,推进标本兼治。

(五)完善法规制度,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各个方面,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制度建设,着力把改革成果固化为制度,修订印发《自治区党委2013-2017年巡视工作规划》,制定《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七人小组”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工作规则》《西藏自治区巡视工作程序规定》,出台《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巡视组组长库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巡视专家库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为深入推进巡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

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经验,上升固化为制度,依纪依法开展巡视,不断推进巡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学习执行巡视条例为契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贯彻措施。要完善配套制度,修订《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夯实巡视工作基础;制定《关于对被巡视党组织“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巡视监督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对被巡视党组织执行组织纪律情况开展巡视监督的意见(试行)》,深化巡视监督;完善巡视报告及汇报稿的撰写、巡视意见反馈和整改、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和移交、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公开、巡视成果运用台账管理等制度,规范巡视成果运用。要增强法规制度执行力,严肃查处随意变通、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推动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不折不扣落实巡视工作制度,保证制度刚性运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条例对巡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巡视干部而言,政治坚定、忠诚干净担当是“德”,实事求是、经验历炼、善于拿捏分寸是“才”。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对巡视干部从严教育、从严监督、从严管理,提高巡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做好巡视工作提供保证。

(一)加强党性锻炼。

坚持党性,核心是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在西藏,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是对党员干部的第一位要求,更是对巡视干部的第一位要求。巡视组要把思想建设贯穿于巡视工作全过程,抓好巡视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引导他们做到明辨是非头脑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巡视干部要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强化纪律约束。

巡视干部在用纪律和规矩这把尺子衡量巡视对象的同时也要对照自己,主动接受监督。要严守巡视纪律,保守巡视秘密,不管什么人打听有关巡视的消息,绝不能跑风漏气;绝不能在没有保密措施的电话中讨论与问题线索有关的事项。要带头执行廉洁纪律、群众纪律,认真落实“六严格、五严禁”,不搞迎来送往,不收受礼品礼金,不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

(三)提高履职能力。

组织巡视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巡视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组织开展巡视法规制度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修订颁布的巡视条例,提高依法依规巡视能力。巡视干部要把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到善于实践、敢于担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善于总结、长于提炼,善于沟通、敢于批评。

同志们:

受xx区党委所托,我接下来为大家上一节关于巡视制度的专题党课。希望各位同志学有所获,在xx区下半年巡视工作当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巡视制度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基本作用、施行做法四个方面。

我们党的巡视制度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才达到了今天的成熟高度,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建和曲折阶段进行制度探索。

我们党自建立后,就开始探索巡视制度基层化与常态化运作模式。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而且,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对地方党组织进行巡察指导。1928年制定《巡视条例》、1931年颁布《中央巡视条例》,这即是明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革命党,在组织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完备,因而巡视制度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面临工作联络不畅通的难题,进而影响了监督指导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上下级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建立起来,巡视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应有的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到彰显。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遇到曲折发展的国情,巡视制度相应地显现出波动。

(二)在重建和恢复阶段进行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面对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腐败问题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不足,我们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重建,致力于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83年,中央下令县级及以上各级党委从本党组织挑选一批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同志,作为巡视员,秉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整党工作。三年半的时间过后,这一批巡视员对所属党组织所发挥出来的督促、指导、联络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指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腐败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对有关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并可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党首次将巡视制度提高到了党内监督方式之一的高度。

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便巡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在详细制定巡视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着重考察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纪律和廉政情况,深度聚焦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到了1997年,中央纪委将新巡视制度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纪委推广实行。2000年,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巡视,决定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巡视组,着力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以及巡察。2002年,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更加成熟的巡视制度体系。基于此,到了2003年,初步构建起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等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并通过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巡视制度在党内法规层面的地位奠定下来。

2007年,我们党将巡视制度写入十七大党章,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巡视制度。到了2009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对巡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说明,对巡视工作加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化、授权与限权化、环节时限具体化,让巡视制度和实际工作搭配得更加科学合理。同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原来设立的巡视组及巡视工作办公室,相应地改设为中央巡视组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巡视制度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进行制度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国上下要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2013年,十八届党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展开。同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突出巡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巡视工作覆盖比例提出要求。

2015年,通过对六轮巡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强调中央统一领导,对巡视机构与人员、巡视范围与内容、巡视工作方式与权限、巡视程序和纪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巡视工作全覆盖(含副省级城市)。至此,巡视全覆盖的要求首次被写入党内法规。到了2016年,我们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全面巡视。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分析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表明中央和省级党委的巡视全覆盖已经实现,巡视利剑作用彰显。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补充完善了巡视制度,增加了有关巡察的内容,提出了巡视巡察的说法。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立下来。很快,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分别印发《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巡视制度提供可操作的配套制度保障。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2017年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制度设计的规定,巡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架构、方法手段、制衡机制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从横向、纵向、立体、闭环、比较的角度来加以一一阐述。

(一)组织架构纵横贯通。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巡视巡察组织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党委(党组)横向展开,包括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组等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执行具体的巡视工作。其中,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作为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小组副组长通常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为例,第一届组长为贺国强,副组长为李源潮、何勇;第二届组长为王岐山,副组长为赵乐际、赵洪祝;第三届组长为赵乐际,副组长为杨晓渡、陈希。我们可以看到,三届组长均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前两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三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中央组织部部长。从2009年起至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总共历经这三届领导班子变动。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也就是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辅助开展巡视工作的指挥部。巡视组由党委设立,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每轮巡视工作,并定期按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具体工作;设置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及其他职位,分管各项巡视工作。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巡视制度建立了垂直严密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实行巡视制度;市、县党委(党组)实行巡察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设立巡视巡察机构,组织开展对被管理党组织或下一级党组织的巡视巡察工作。在巡视工作中,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则要对下一级党组织加强巡视工作的领导;市、县党委(党组)按照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落实巡视制度要求。这样,巡视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的垂直工作体系,确保协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效开展,在纵向上发挥巡视制度合力。通过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整体布局稳步推进。

(二)方法手段定位导向。

制定巡视制度绝不是单单为了党的规章制度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制度形成“发现问题—检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程序化闭环流程。在巡视工作方法层面,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出“回头看”、专项巡视、一托二(三)、机动式巡视等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回头看”主要是保持巡视工作的长久震慑力。只要是过去的问题还没有见底,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一定要杀个回马枪,毕竟巡视工作并非是一巡了事。专项巡视就是指巡视组实行专项巡视工作,集中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检查,联动发现问题,形成专门性的巡视调研报告。一托二(三)则是为了实现巡视工作范围全覆盖,由同一个巡视组来巡视相同类别单位,从而增加巡视效率,保证巡视成果不打折扣。机动式巡视采用短、平、快的灵活自由式巡视,能够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

当然,巡视制度也提出了巡视组下沉一级、信访、谈话等工作方法。在进驻被巡视工作单位期间,巡视组在具体巡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谈话和信访工作来打破陌生环境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线索。要强调的是,巡视组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沉一级的手段,亲自前往被举报人曾经主政、管理、服务过的地方了解调查他的过去,以便对问题线索和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补充核实。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巡视组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保证贯彻落实巡视制度,更加高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深入、精准、全面地发现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带头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为巡视工作的实施操作提供定位导航。

(三)制衡机制双重约束。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巡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衡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双重约束机制。

巡视工作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固定性约束。巡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轮巡视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按照规定时间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外公布。二是非干扰约束。在巡视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巡视工作人员要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做到不打扰、不阻碍、不延滞巡视单位所在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外部监督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的过程中,要接受来自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巡视工作人员或工作流程一旦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社会方面可以采取直接性行动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巡视工作人员受到四方面的约束。一是回避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地域、任职和公务等回避,从而有力保证巡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二是请示报告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紧急事件、偶发状况,自己又难以快速妥善解决,需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如实向巡视工作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切不可主观随意自行处置。三是保密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应该保守巡视工作机密,始终恪尽职守,承担工作职责,遵守巡视工作保密纪律和规定。四是中立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以及创造利益空间,也绝不可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到办事公正,避免偏袒,严守中立。

很明显,巡视制度对巡视工作以及工作人员作了细致的限制和约束。这旨在营造一种社会积极监督的氛围,督促巡视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依规高质量完成巡视工作。

巡视制度重在由表及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被巡视党组织将会转为主动,致力于提升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建设水平,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最终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遏制腐败的作用。

xxxxx说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的情势较为严峻复杂,这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习总书记明确,腐败历来是我们党难以避免的最大威胁,如果我们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最终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创新应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利剑作用,着力筑牢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案件的问题线索当中,超过60%的部分来源于巡视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案件的问题线索中,近70%的部分来自于巡视组。一批党政高官均因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受到制裁。这些都足以表明巡视制度已经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巡视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在一系列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合力作用之下,我们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我们仍需要高度警惕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进一步加强巡视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遏制作用。

(二)党内监督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才能落实党内监督的相关规定。xxxxx指出巡视制度早已经成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理应上升到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高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巡视制度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主要抓手,发挥监督下级党组织的作用。之前,就在巡视制度还不成体系的时候,同志们普遍反映,来自上级的监督太过于遥远,来自同级的监督太过于软绵绵,来自下级的监督又太难。巡视组所拥有的组织监督时间又太短,等到纪委能够监督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党亟须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方法,保证巡视制度切实展现监督的功能。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数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期间,中央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共计5.3万人次,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59万件。在充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还获取了很多有参考意义的线索,上级、群众、社会等方面监督发挥出了合力的作用,破解了较为棘手的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监督难题。通过对巡视问题线索的移交,及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纪检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等同异体监督得以有效地联动整合。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单位、金融机构,再到精准扶贫涉及主体单位,巡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在从严治党的战略格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政治建设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出巡视制度的新时代监督作用。随着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巡视制度被党中央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面对严峻的反腐败问题,巡视组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产生震慑威力,有效地控制了腐败增量。通过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研究落马干部的分析及自述,将巡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抓,努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欠缺、党的领导弱化等政治建设问题,既解决浮在表面的腐败问题,又根治腐败现象的根本病因。合理利用巡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以政治巡视高效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的层面。

十八届党中央第十二轮巡视结束后,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党开展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着重明确要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巡视工作的中央权威。之后,政治巡视力度不断加强,巡视整改不断落实。自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以来,巡视组坚持“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原则,实现了巡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基本存在的思想学习不深入、决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已得到督促整改。

对于巡视制度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党需要采用完善的针对性做法来加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确保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身体力行下基层的巡视力度。

在中央派出巡视组之前,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主要依靠的途径是传输有关的文字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巡视工作的真实度。巡视组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代理人,应该定期按时亲自前往下级党组织进行巡视巡察,对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打破文字巡视的纸面化固有模式,真正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下移化和现场化。

(二)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

在巡视工作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有时候会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联系的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对此弊端,我们党有必要在组建巡视组的时候,就加强对有关人员人事关系开展全面审核和调查的力度,确保巡视组成员的纯洁性和严密性。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发挥好人事协调统筹作用,通过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考评巡视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不利于巡视巡察工作因素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人事措施,保证巡视工作队伍的合适合法合规性。

(三)敢于打破巡视信息壁垒。

我们巡视员同志在进驻巡视地期内,如何近距离接触并监督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面临巨大难题。不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巡视组工作人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函、来访的工作方法,就此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基层的真实可靠信息,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通过使用这种方式,群众对巡视工作人员充满认可和信任,愿意放下思想包袱,敢于也乐于向巡视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同时巡视员也可以同基层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来达到快速了解基层情况的目的。

(四)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善于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和空白。落实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敢于碰硬骨头,在巡视工作中保持早发现、早分析、早报告的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解决,将腐败问题的苗头扼杀在初期阶段,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有效发挥巡视高压和震慑作用,及时把巡视问题移交至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审查机关和部门,扮演好上级党组织派出机构或延展触角的工作只能角色。

(五)全面深化推进政治巡视。

巡视组工作人员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巡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巡视巡察制度,加大对下级党组织成员思想、态度、行为、认知等各个层面的监督力度和政治考核,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整改落实巡视问题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净化和革新党内政治生态。

同志们,巡视制度专题党课的主体内容基本讲完。现在,我们进行学习总结。

应该说,巡视制度既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发展历程和建功立业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时期,巡视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统一、权威、高效、强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得到有力维护,各项决策部署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仅仅在五年任期之内就进行了十二轮巡视,实现了巡视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目前也已完成四轮巡视工作,并呈现出向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的趋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都将成为党内监督和政治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充分整合纪检监察监督、信访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重要环节,着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标本兼治,成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运行层面,巡视制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激励及监督巡视组、如何确切获取有效巡视信息。面对巡视信息不对称、公众监督无渠道、巡视组不作为、巡视制度缺威信等困境,我们党要在接下来再行审视巡视制度,从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机制、追责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优化巡视制度设计,保障巡视制度有生力量的培养、选拔、重组与更迭,有效提升制度整治和政治效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同志们:

按照2020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安排,今天我们举行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及党委书记讲廉政党课。刚才,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以及集团公司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希望通过持续学、反复学、深入学,让党章党规和各项工作制度厚植于心,最终形成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下面,我就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公司实际情况,给大家讲一堂廉政党课。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是集团公司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越是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越是要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展现出忠诚干净担当,筑牢思想防线,守住纪律底线,为推进公司改革发展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强化理论武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充分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引领示范作用和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常态化教育作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特别要学以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更是指导我们付诸实践的法宝,其中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就为我们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清洁能源发展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重要指示精神,把“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坚持在企业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央和集团公司决策部署,旗帜鲜明讲政治,以集团公司建设xxx企业为总目标,以xxx为总要求,把讲政治外化于具体的行动。当前公司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建设,努力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

——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之以恒狠抓“四风”。要坚持不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集团公司党组xxxx,建立常态化监督管控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盯住“关键少数”,聚焦突出问题,严格执行领导人员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办法,重点解决公务接待上酒、办公用房超标、履职待遇报销不规范等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精简文件和会议,改进学风和文风,优化检查和考核,让基层把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来。认真落实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要求,在公司全面提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任务中磨砺干部,着力培养党员干部的斗争意识、斗争精神和斗争魄力。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结合公司资产规模较大,基建投资多的实际,加强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金运作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依托“三重一大”、财务、采购、法律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住关键流程,把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纳入核心流程,实现在线过程监管,防范腐败风险。全面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打通“中梗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党组织延伸,有效发挥纪委监督、巡察监督和职能监督合力,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把“第一种形态”用足用好,强化日常监督,推进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和培训必修课,持续组织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贯彻,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

——持续强化利剑作用,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深化政治巡察,严格执。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县委第二巡察组本轮巡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6月5日进驻以来,面对被巡察单位二级机构多、支部多、人员多的特点,不怯不惧、迎难而上,合理制定工作规划、扎实推进巡察进度,紧张有序完成了入驻前期的各项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巡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组员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巡察组长杨文杰决定在周日晚上为大家上一堂总结工作、提升士气的党课。

杨文杰结合被巡察单位特点和巡察工作任务,主要讲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脑海铭记忠诚。巡察干部一定要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总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对巡察干部的有关要求,把对党忠诚作为巡察干部的第一政治要求,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坚定政治信仰,坚定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纪律。我们作为巡察干部,处在正风反腐的第一线,必须要有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的品格和勇气,要珍惜组织信任,严守组织纪律,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二是眼睛紧盯问题。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灵魂,大家一定“要瞪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多问几个为什么,发扬刨根问底儿的精神,通过汇报听、座谈听、走访企业和群众听等多种方式,做好“望闻问切”各个环节,着力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要排好队、定好位,看究竟属于哪方面的问题,是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方面还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方面存在问题,还是侵害基层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方面存在问题等等,总之要勤思考、多实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发掘问题的能力。三是肩膀扛牢责任。发现问题是我们巡察工作的核心,每名同志都要树牢“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理念,强化问题导向,谨记职责使命。一方面,本着治病救人的初衷,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放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去审视,让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接受一次彻彻底底的政治体检,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另一方面,巡察组肩负着县委的权威和信用,巡察组员代表的是第二巡察组,我们必须要对组织负责,每名同志要坚持重要问题及时向组长请示汇报,有问题要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四是胸膛充满激情。通过这几轮的巡察,大家也都明白,巡察没有外人眼中所谓的光鲜,其实是个苦活、累活、得罪人的活。集中巡察时,有时要连轴转,有时要加班加点,顾不上家,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具备牺牲奉献精神,更要充满激情、坚定信心,不断汲取力量、鼓舞士气。信念就是我们巡察干部的力量之源,所以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要顶得住压力,抗得住干扰,要敢唱黑脸,不怕得罪人,更要讲规矩守底线、讲政治守纪律,不越雷池,不闯红灯,不踩红线,时时处处维护巡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组长讲完后,组员分别谈了感受。联络员马威说:“本轮巡察对象机构大、任务重,刚开始确实觉得有压力,但从前两天座谈情况看,有的小组从早上八点一直谈到晚上八点,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而且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得很好,我觉得很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与被巡察单位搞好沟通,服务好全组的工作和生活,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综合组赵晓冰说:“和组员们在一起,不仅学到了巡察业务知识和工作技巧,更锻炼了自己勤于思考和科学统筹的能力,觉得收获很大。最大的感受是不懂就要问、就要学,千万不能带着问题去寻找问题。”问题线索组尹军红、郑磊、邢晋善也谈到:“巡察经历难能可贵,每轮巡察既是工作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在自身业务干好的基础上,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补足精神之钙,经常交流、共同提高,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战斗的状态完成好各自分工。”

最后,组长用四句话为这次生动的党课作了总结:“巡察干部要把组务当家务,任劳任怨,履职尽责;把组长当首长,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把组员当战友,团结互助,荣辱与共;把巡察当战斗,刚柔并济,敢于亮剑。”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党就会出现问题。加强巡视工作正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战略考量。《巡视条例》对于提高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巡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领导班子,重点是一把手,从现实状况看,受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目前有效的监督模式和监督方法主要依赖于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及其成员的监督。而巡视监督模式正是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将自上而下的上对下的监督同自下而上的下对上的监督以及同级监督紧密的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实际意义上成为现阶段监督模式的必然选择。从实际的效果看,巡视不仅是下情上达,有利于上级党组了解和掌握下级党组最直接的情况,主动地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为制定和修订政策以及做好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还能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自觉地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巡视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权力具有约束和保护功能,对滥用权力的越轨行为具有防范和矫正功能。通过巡视,无论是对一般性问题的早提醒、早劝阻;还是对比较严重问题的早刹车、早采取措施,警示和防止了一批领导干部在错误上跌倒,这是最真切的关心爱护。巡视工作既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教育。对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不是在巡视工作中被发现和查处什么问题,而是接受教育。通过巡视中发现的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用他们活生生的教训,让干部有所畏、知所止、知所守,更好地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律,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因此,巡视工作不是组织跟个人过不去,它既是监督,更是一种关心和爱护。

作为市委群众工作局主要负责人,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定,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班子决策民主化,不搞一言堂。严肃认真开展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利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带头讲党课,带头学习研讨,不断加强全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筑牢思想防线,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信访干部队伍。

通过认真学习《巡视条例》,进一步深刻认识了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我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1月21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今年1月,***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40年管党治党的经验深刻昭示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5月31日,***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在全国执政进入第70个年头的重大历史时刻,越是在这种时候,应对风险、抓好稳定的意义越重大。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艰巨繁重,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些领导干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滋生,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弱化甚至丧失。党员干部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没有锐意进取的斗争精神和丰富高超的斗争本领是做不到的。因此,总书记关于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非常符合当前的实际,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论述,提升政治站位。要把学习***总书记关于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作为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把××××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总书记关于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要求上来,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个人本职工作、推动系统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把增强斗争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与主题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当前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履行党章宪法赋予的职责结合起来,与解决系统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要找准定位,培养斗争精神。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当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中,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对系统纪委有了新的职能定位,对国资国企监督侧重点也有了新的变化。当前××××系统腐败问题仍然高发易发,系统的政治生态亟待进一步修复。××××纪委也将充分运用省纪委监委赋予的监察权限,通过与省纪委监委联合办案、与地方监委合作等多种形式,集中力量,抓住典型,严肃查处。××××党委、纪委也要通过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深入查找问题,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要依规依纪依法从严查处顶风违纪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行为;既要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又要坚持“一案双查”,倒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以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来体现主题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是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总书记要求,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从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和近年来查办案件情况来看,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物业出租、招商、财务管理等领域。这些涉案的国企干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经办人员内外勾结、收受贿赂,监管人员失职失察、防控缺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国有资产损失,给系统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些系统的主要领导“雁过拔毛”,肥了自己,亏了公家,甚至造成系统濒临破产。近期,××纪委正在梳理××系统下属系统违纪违法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突出问题,发现涉及金额大,涉案人员多,令人咋舌(××具体情况)。我们将结合主题教育狠抓整改落实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在所属系统开展违纪违法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专项整治的工作实施意见》,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一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激发担当意识,对于严重违纪违法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的,严肃查处。我们将充分运用省纪委监委赋予的监察权限,通过与省纪委监委联合办案、与地方监委合作、指导下属系统纪检监察机构查办案件等多种形式,集中力量,抓住典型,严肃查处,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要依规依纪依法从严查处顶风违纪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行为;既要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又要坚持“一案双查”,倒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以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来体现主题教育工作的成效。要坚持标本兼治,通过深化改革来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比如,要加强对涉及工程挂靠相关系统的监管,有效管控系统风险;要探索研究项目管理奖励机制,充分调动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并购必须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和科学决策程序,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各部门各环节要做到严格把关。

四是要抓好作风建设,坚决纠“四风”树“新风”。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近期,总书记就推动作风建设在新时代向纵深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中央纪委印发了《关于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意见》,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锲而不舍、持续发力、再创新绩的要求,紧紧围绕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化风成俗、密切联系群众的目标,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标本兼治,巩固提高深化,一体推进不敢、不能、不想,努力实现治理“四风”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巡察和查办案件发现问题来看,有的下属系统领导干部住高档酒店、坐头等舱、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务接待喝高档酒等问题屡禁不止,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好中央纪委要求,增强斗争精神,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坚定不移纠正“四风”,深入整治“四风”问题。要抓好深化认识,有的系统主要领导认为系统是自己的、自家的,而不认为是党和国家派他来管理系统的,这是认识上的错位。要深化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强化系统领导人员的身份意识、主人翁意识,有效发挥集体廉政谈话、约谈函询、谈话提醒等日常教育作用,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治歪风、树新风,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要抓好严肃查处。结合整治特殊定制版高档酒、“天价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要求,集中开展整治,加强正面规范引导,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典型问题;对于顶风违纪特别是搞团团伙伙、小圈子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真正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要抓好关键节点。狠抓节点不放松,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多管齐下强化节前廉洁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严守节日纪律的良好氛围。要抓好警示教育。加大对反面典型的通报曝光力度,对违纪行为发生在十九大后、受到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或曝光。从已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选取“四风”典型问题制作警示教育宣传片,教育警示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从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训,以案明纪,引为镜鉴。要压实系统集团监管责任。督促系统集团落实责任,从本部做起,强化作风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财务管理,督促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履行好把关职责。

五是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总书记也要求干事创业敢担当。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正确的执纪执法导向,既要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的干部,以严厉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又要及时果断地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中要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念好问责“六字诀”,切实做到“七个看”。“六字诀”,即“严、准、适、通、扩、用”,严就是态度要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准就是事实要准,边界清晰、有理有据;适就是处置要适度,综合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手段;通就是思想要通,使被问责者心服口服、汲取教训;扩就是问责效果要扩展,抓典型促整改,举一反三、推动治本;用就是该用的要用,积极向党组织提建议,被问责过的干部该用的要用起来。“七个看”,即一看违纪情节,二看时间节点,三看危害程度,四看动机原因,五看认错态度,六看一贯表现,七看群众口碑。通过这“七个看”来综合分析,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念好问责“六字诀”,努力实现执纪执法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

六是要抓好日常监督,督促落实好“两个责任”。要抓好日常监督,强化监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抓日常抓经常,抓早抓小,实现监督全覆盖、常态化、高质量。第一,要通过考核、约谈、问责等手段,配合××××纪委抓好所属一级系统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综合运用日常谈话、提醒谈话、警诫谈话等方式,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实,更好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第二,发挥好巡察利剑作用,督促巡察整改,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严肃问责,加大巡察发现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做到严查快办,形成震慑。第三,督促系统发挥好审计、监事会精准发现问题的监督作用,深化监督成果运用,整合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

总之,我们要时时刻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和工作状态,扎扎实实搞好这次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更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党的严格组织和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受xx区党委所托,我接下来为大家上一节关于巡视制度的专题党课。希望各位同志学有所获,在xx区下半年巡视工作当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巡视制度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基本作用、施行做法四个方面。

我们党的巡视制度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才达到了今天的成熟高度,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建和曲折阶段进行制度探索。

我们党自建立后,就开始探索巡视制度基层化与常态化运作模式。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而且,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对地方党组织进行巡察指导。1928年制定《巡视条例》、1931年颁布《中央巡视条例》,这即是明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革命党,在组织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完备,因而巡视制度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面临工作联络不畅通的难题,进而影响了监督指导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上下级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建立起来,巡视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应有的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到彰显。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遇到曲折发展的国情,巡视制度相应地显现出波动。

(二)在重建和恢复阶段进行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面对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腐败问题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不足,我们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重建,致力于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83年,中央下令县级及以上各级党委从本党组织挑选一批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同志,作为巡视员,秉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整党工作。三年半的时间过后,这一批巡视员对所属党组织所发挥出来的督促、指导、联络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指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腐败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对有关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并可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党首次将巡视制度提高到了党内监督方式之一的高度。

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便巡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在详细制定巡视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着重考察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纪律和廉政情况,深度聚焦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到了1997年,中央纪委将新巡视制度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纪委推广实行。2000年,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巡视,决定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巡视组,着力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以及巡察。2002年,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更加成熟的巡视制度体系。基于此,到了2003年,初步构建起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等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并通过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巡视制度在党内法规层面的地位奠定下来。

2007年,我们党将巡视制度写入十七大党章,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巡视制度。到了2009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对巡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说明,对巡视工作加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化、授权与限权化、环节时限具体化,让巡视制度和实际工作搭配得更加科学合理。同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原来设立的巡视组及巡视工作办公室,相应地改设为中央巡视组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巡视制度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进行制度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国上下要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2013年,十八届党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展开。同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突出巡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巡视工作覆盖比例提出要求。

2015年,通过对六轮巡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强调中央统一领导,对巡视机构与人员、巡视范围与内容、巡视工作方式与权限、巡视程序和纪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巡视工作全覆盖(含副省级城市)。至此,巡视全覆盖的要求首次被写入党内法规。到了2016年,我们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全面巡视。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分析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表明中央和省级党委的巡视全覆盖已经实现,巡视利剑作用彰显。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补充完善了巡视制度,增加了有关巡察的内容,提出了巡视巡察的说法。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立下来。很快,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分别印发《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巡视制度提供可操作的配套制度保障。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2017年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制度设计的规定,巡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架构、方法手段、制衡机制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从横向、纵向、立体、闭环、比较的角度来加以一一阐述。

(一)组织架构纵横贯通。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巡视巡察组织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党委(党组)横向展开,包括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组等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执行具体的巡视工作。其中,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作为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小组副组长通常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为例,第一届组长为贺国强,副组长为李源潮、何勇;第二届组长为王岐山,副组长为赵乐际、赵洪祝;第三届组长为赵乐际,副组长为杨晓渡、陈希。我们可以看到,三届组长均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前两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三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中央组织部部长。从2009年起至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总共历经这三届领导班子变动。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也就是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辅助开展巡视工作的指挥部。巡视组由党委设立,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每轮巡视工作,并定期按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具体工作;设置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及其他职位,分管各项巡视工作。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巡视制度建立了垂直严密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实行巡视制度;市、县党委(党组)实行巡察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设立巡视巡察机构,组织开展对被管理党组织或下一级党组织的巡视巡察工作。在巡视工作中,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则要对下一级党组织加强巡视工作的领导;市、县党委(党组)按照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落实巡视制度要求。这样,巡视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的垂直工作体系,确保协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效开展,在纵向上发挥巡视制度合力。通过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整体布局稳步推进。

(二)方法手段定位导向。

制定巡视制度绝不是单单为了党的规章制度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制度形成“发现问题—检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程序化闭环流程。在巡视工作方法层面,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出“回头看”、专项巡视、一托二(三)、机动式巡视等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回头看”主要是保持巡视工作的长久震慑力。只要是过去的问题还没有见底,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一定要杀个回马枪,毕竟巡视工作并非是一巡了事。专项巡视就是指巡视组实行专项巡视工作,集中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检查,联动发现问题,形成专门性的巡视调研报告。一托二(三)则是为了实现巡视工作范围全覆盖,由同一个巡视组来巡视相同类别单位,从而增加巡视效率,保证巡视成果不打折扣。机动式巡视采用短、平、快的灵活自由式巡视,能够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

当然,巡视制度也提出了巡视组下沉一级、信访、谈话等工作方法。在进驻被巡视工作单位期间,巡视组在具体巡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谈话和信访工作来打破陌生环境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线索。要强调的是,巡视组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沉一级的手段,亲自前往被举报人曾经主政、管理、服务过的地方了解调查他的过去,以便对问题线索和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补充核实。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巡视组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保证贯彻落实巡视制度,更加高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深入、精准、全面地发现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带头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为巡视工作的实施操作提供定位导航。

(三)制衡机制双重约束。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巡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衡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双重约束机制。

巡视工作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固定性约束。巡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轮巡视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按照规定时间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外公布。二是非干扰约束。在巡视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巡视工作人员要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做到不打扰、不阻碍、不延滞巡视单位所在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外部监督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的过程中,要接受来自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巡视工作人员或工作流程一旦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社会方面可以采取直接性行动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巡视工作人员受到四方面的约束。一是回避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地域、任职和公务等回避,从而有力保证巡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二是请示报告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紧急事件、偶发状况,自己又难以快速妥善解决,需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如实向巡视工作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切不可主观随意自行处置。三是保密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应该保守巡视工作机密,始终恪尽职守,承担工作职责,遵守巡视工作保密纪律和规定。四是中立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以及创造利益空间,也绝不可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到办事公正,避免偏袒,严守中立。

很明显,巡视制度对巡视工作以及工作人员作了细致的限制和约束。这旨在营造一种社会积极监督的氛围,督促巡视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依规高质量完成巡视工作。

巡视制度重在由表及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被巡视党组织将会转为主动,致力于提升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建设水平,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最终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遏制腐败的作用。

xxxxx说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的情势较为严峻复杂,这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习总书记明确,腐败历来是我们党难以避免的最大威胁,如果我们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最终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创新应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利剑作用,着力筑牢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案件的问题线索当中,超过60%的部分来源于巡视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案件的问题线索中,近70%的部分来自于巡视组。一批党政高官均因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受到制裁。这些都足以表明巡视制度已经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巡视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在一系列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合力作用之下,我们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我们仍需要高度警惕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进一步加强巡视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遏制作用。

(二)党内监督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才能落实党内监督的相关规定。xxxxx指出巡视制度早已经成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理应上升到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高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巡视制度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主要抓手,发挥监督下级党组织的作用。之前,就在巡视制度还不成体系的时候,同志们普遍反映,来自上级的监督太过于遥远,来自同级的监督太过于软绵绵,来自下级的监督又太难。巡视组所拥有的组织监督时间又太短,等到纪委能够监督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党亟须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方法,保证巡视制度切实展现监督的功能。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数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期间,中央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共计5.3万人次,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59万件。在充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还获取了很多有参考意义的线索,上级、群众、社会等方面监督发挥出了合力的作用,破解了较为棘手的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监督难题。通过对巡视问题线索的移交,及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纪检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等同异体监督得以有效地联动整合。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单位、金融机构,再到精准扶贫涉及主体单位,巡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在从严治党的战略格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政治建设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出巡视制度的新时代监督作用。随着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巡视制度被党中央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面对严峻的反腐败问题,巡视组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产生震慑威力,有效地控制了腐败增量。通过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研究落马干部的分析及自述,将巡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抓,努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欠缺、党的领导弱化等政治建设问题,既解决浮在表面的腐败问题,又根治腐败现象的根本病因。合理利用巡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以政治巡视高效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的层面。

十八届党中央第十二轮巡视结束后,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党开展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着重明确要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巡视工作的中央权威。之后,政治巡视力度不断加强,巡视整改不断落实。自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以来,巡视组坚持“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原则,实现了巡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基本存在的思想学习不深入、决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已得到督促整改。

对于巡视制度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党需要采用完善的针对性做法来加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确保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身体力行下基层的巡视力度。

在中央派出巡视组之前,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主要依靠的途径是传输有关的文字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巡视工作的真实度。巡视组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代理人,应该定期按时亲自前往下级党组织进行巡视巡察,对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打破文字巡视的纸面化固有模式,真正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下移化和现场化。

(二)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

在巡视工作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有时候会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联系的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对此弊端,我们党有必要在组建巡视组的时候,就加强对有关人员人事关系开展全面审核和调查的力度,确保巡视组成员的纯洁性和严密性。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发挥好人事协调统筹作用,通过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考评巡视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不利于巡视巡察工作因素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人事措施,保证巡视工作队伍的合适合法合规性。

(三)敢于打破巡视信息壁垒。

我们巡视员同志在进驻巡视地期内,如何近距离接触并监督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面临巨大难题。不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巡视组工作人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函、来访的工作方法,就此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基层的真实可靠信息,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通过使用这种方式,群众对巡视工作人员充满认可和信任,愿意放下思想包袱,敢于也乐于向巡视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同时巡视员也可以同基层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来达到快速了解基层情况的目的。

(四)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善于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和空白。落实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敢于碰硬骨头,在巡视工作中保持早发现、早分析、早报告的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解决,将腐败问题的苗头扼杀在初期阶段,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有效发挥巡视高压和震慑作用,及时把巡视问题移交至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审查机关和部门,扮演好上级党组织派出机构或延展触角的工作只能角色。

(五)全面深化推进政治巡视。

巡视组工作人员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巡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巡视巡察制度,加大对下级党组织成员思想、态度、行为、认知等各个层面的监督力度和政治考核,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整改落实巡视问题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净化和革新党内政治生态。

应该说,巡视制度既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发展历程和建功立业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时期,巡视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统一、权威、高效、强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得到有力维护,各项决策部署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仅仅在五年任期之内就进行了十二轮巡视,实现了巡视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目前也已完成四轮巡视工作,并呈现出向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的趋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都将成为党内监督和政治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充分整合纪检监察监督、信访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重要环节,着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标本兼治,成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运行层面,巡视制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激励及监督巡视组、如何确切获取有效巡视信息。面对巡视信息不对称、公众监督无渠道、巡视组不作为、巡视制度缺威信等困境,我们党要在接下来再行审视巡视制度,从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机制、追责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优化巡视制度设计,保障巡视制度有生力量的培养、选拔、重组与更迭,有效提升制度整治和政治效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全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巡视制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巡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新时期的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传统的巡视制度在我国古已有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意吸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经验,逐步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巡视制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建立专门巡视机构,不断完善巡视制度的基础上,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查监督,巡视工作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实现形式。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巡视工作随着党的队伍扩大和指导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而产生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党的工作相适应的巡视条例、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

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建立党内巡视制度进行过探索。1922年7月,为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这是党的文件中最早规定设立中央分派各地指导工作的特派员,开始创立特派、巡视的工作方式。1925年中央扩大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决定“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使事实上能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这是中央重视巡视工作的开端和标志。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党的五大,首次选举产生了以王荷波为主席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专门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及王荷波牺牲,中央监察委员会没有真正开展工作。1927年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决定在建立北方局、南方局和长江局等中央派出机关的同时,派出巡视员到各级党组织指导工作,帮助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当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并向各级党部派出巡视员。

为使巡视工作能有效执行,1928年10月中央专门制定了巡视条例,以中央通告形式下发,对各级党部的巡视员人数、人选的决定,巡视员的条件、职责,巡视的时间、任务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党的巡视工作制度化,为中共巡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党的巡视制度正式确立。1931年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过去的工作指导“偏重形式上的文件如通告、指示信”等,要改用“活的领导”,建立完全的巡视制度。全会通过的《中央巡视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党内巡视工作规范化。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新的革命形势,党加强了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多次酝酿恢复建立党内纪律监察制度。在1938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根据他的建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明确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1939年5月中央提出“党与政府民众团体的指导机关力求短小精干,在游击队的掩护下领导与巡视下层工作”。为贯彻好党的土地政策,1942年1月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中指出,“各根据地内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严格检查,派员下乡、分途巡视各地实行的程度,周密地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各地经验,发扬正确实行的例子”。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七大党章虽然重新恢复了“党的监察机关”一章,但由于当时正处于抗战后期,不久全面内战爆发,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任务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七大没有选举产生党的监察机关,执行党纪的工作由各级党委直接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则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

(二)新中国成立后,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行使纪律检查监察权力,成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同时又因繁重的恢复和建设任务,纪检工作转弱,巡视制度也暂时中断。

1949年11月9日,党中央根据所处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针对党风党纪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建立了各级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的体制,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纪律检查体制和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格局。

1950年6月,邓小平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

1955年3月31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的和地方各级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党的组织有关违犯党章、党纪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案件,借以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反对党员中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斗争。监察委员会的权限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权限要大,为后来纪检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奠定了基础。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八大党章对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各级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被撤销,九大和十大党章都取消了关于党的监察机关和党的纪律的条款,党的纪检工作遭到全面破坏。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恢复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规定。由于当时全党的工作还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也难以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下发《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并据此派出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专门列了“党的纪律”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两章,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建立纪检机关的完整体系及其职权、任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其篇幅之长,规定之具体,是历届党章不曾有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

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中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级、各部门派出巡视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部合署办公。

1996年1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作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的部署,制定并下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开始向地方和部门派出巡视组。

(四)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正式组建巡视工作专门机构,巡视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逐步建立巡视制度,把下一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中央批准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成立巡视工作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监督制度”一章中,专门列出“巡视”一节,指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正式把巡视制度确立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规范巡视工作,2004年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关于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其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陆续设立了121个巡视机构,组建了专职巡视队伍,巡视工作全面推开。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2005年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巡视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修改后的党章第十三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这是第一次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将巡视制度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其第二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门巡视机构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监督。”同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同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主要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同级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巡视对象主要是省部级领导干部。

2010年围绕《条例》,又先后出台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试行)》和《关于被巡视地区、单位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4个法规文件,进一步对巡视工作予以规范,从此巡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2010年6月,全军巡视试点工作部署暨巡视干部培训会议召开,意味着党内巡视制度扩大至军队。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2013年颁布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印发实施,提出“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所在,为此,党中央加强和改进了巡视工作,提出巡视工作总的方针,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巡视监督;明确巡视工作主要任务,发现问题、用好成果、形成震慑,要求巡视组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强调突出重点、聚焦“四个着力”,着力发现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政治纪律、选人用人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与时俱进推动巡视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扩大巡视范围,加快巡视频率,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不固定时间、地点、人员,机动灵活开展专项巡视,突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2013年5月17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了巡视工作的重点。同年6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颁布。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当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伴随着中共十八大之后的反腐高潮,巡视工作持续发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8月3日发布消息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中央要求,围绕“四个着力”,规范巡视工作方式和巡视步骤,加大巡视力度。11月下旬,王岐山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中央连发重拳,13个巡视组再启征程,开展新一轮专项巡视。

随着巡视实践深入开展,巡视反腐取得明显成效,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2015年8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新的《条例》,一方面将巡视工作探索发展中的有效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了下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制约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既是巡视工作的实践升华,更是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至此,巡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巡视利剑依然长悬问题之上。

(一)从建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看,巡视工作的重点因时而异,从“指导工作”到“形成威慑”,是随着党的建设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新时期的巡视工作要不断创新巡视工作的理念、制度和方式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矛盾的焦点,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巡视工作根据需要和问题的突出程度,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巡视。建党之初,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党中央以派遣特派员巡行的方式指导地方工作,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的巡视工作是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就是在武汉参加八七会议后,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的。邓子恢曾经以巡视员的身份赴闽东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闽东苏维埃建设。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巡视工作主要集中在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之后,巡视工作的重点放在检查地方党政机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路线状况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党内腐败问题,巡视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党内监督方面,巡视制度逐渐成为党加强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2009年制定的巡视工作条例中,巡视监督的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自身廉政勤政的情况,开展作风建设的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等。当前巡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老虎”和“苍蝇”,做中央的耳目官,把反腐败放在第一位。从2010年以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重大案件的发现,与中央巡视工作的不断深化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巡视工作由不固定到固定、由临时性到经常化,最终巡视制度被写入党章,成为党内的基本制度之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党中央对改进巡视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巡视工作步入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在反腐败问题上,突出重点,探索专项巡视。如今中央巡视组收缩巡视范围,重心从“相对全面”的工作内容回归本职工作“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使得巡视工作重点回归到了“找问题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成为当前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问题意识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巡视不断变化主题任务,都是基于对现实突出问题的解决需要,而反过来,新时期的巡视工作也只有加强对所在地所在单位实际情况的有效调研和摸底,才能在标本兼治地净化当地的政治生态的同时,助推中心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良性发展,为地方党建工作保驾护航。

(二)党中央制定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补充,是非常时期之有力举措,带有历史的必然性。要充分发挥好这一制度的作用,持续保持对腐败行为的威慑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党风、政风和民风。

预防腐败,不仅要靠官员个人的自律行为,更重要的是靠一种好的制度来监督制约权力。权力的监督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难题,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规范才能实现。防止有8600多万党员的中共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全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执政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和深度。巡视制度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重要创新,克服了对党的中高级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普遍薄弱、甚至处于虚化状态的弊端,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不是由同级纪委监督揭发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依靠同级监督往往乏力,而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又往往不到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组织监督太短、纪委监督太晚”,存在“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巡视制度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同级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党委的这个体制缺陷,由于巡视制度的权力由上级党委赋予,具有自上而下、相对独立和重点突出的特点。正是巡视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巡视组不受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党委政府领导,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分立的,没有隶属关系,所以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反映问题,才逐步放大了监督权的威慑力。巡视制度的这一独特效果,使普通民众对新时期的反腐寄予厚望。为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巡视组进驻时,都会通过当地主要媒体公布联系方式,设立专门的举报信箱和电话。巡视工作做好了,能进一步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从制度上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执政,同时,可以将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温床,起到了自我警醒、自我约束的作用。

巡视制度所采取的“异体监督”,其监督是自上而下的,既充分体现了上位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又通过直接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表现为上位监督与下位监督的互动结合,体现了上位监督建立于下位监督的基础支撑。随着巡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巡视工作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反腐成绩单来看,巡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明显的实际“贡献率”:十八大之后的“打老虎拍苍蝇”行动中,许多腐败案发,最初的线索来源都与巡视工作有关。巡视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支撑权力监督制度铁笼的重要支柱,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曾经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过“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面对当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严重局面,我们还要秉持“矫枉必须过正、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样的精神,必须认真理解和坚决支持党中央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重要作用,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三)作为党内监督的主要手段之一,阶段性的加大巡视力度,是党对权力监督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选择。从长期来看,还是要继续本着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通过权力制约,让党的巡视制度与依法治国在制度反腐中相得益彰。

巡视制度经历了制度设计上的调整、组织机构上的变迁、工作方式上的变革等,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巡视监督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巡视领域不断拓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初步实现巡视监督的制度化,《巡视工作条例》作为贯彻落实党章的党内法规,在制度设计上严格以党章为依据,这就使得巡视制度有了党规党法的依据。2010年期间,中央先后出台《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试行)》等法规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巡视制度的健全完善,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巡视工作形式和内容,“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逐步增强,对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功能定位体现得更加充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为巡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巡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反腐防腐制度体系。在巡视反腐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后,中央提出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打虎”转移到“建笼”上来。只有构建起全面系统的防范和惩戒腐败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2013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6月12日,中央颁布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更加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反腐制度化迈出重大一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主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我党从法治角度为制度反腐提供的一个新的顶层设计。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治标走向治本,从找问题转入立规矩,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落到实处,打出常规和专项组合拳,切实把巡视的过程作为推进纪律建设的过程。新的《条例》,可谓巡视“制度化”的集大成者。

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巡视的每一项制度创新,都对应着体制积弊和现实痛点,从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设计来看,现行巡视制度的完善过程,正是对历史上的巡视制度优点和不足的有效扬弃,对既有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常规纪检监察等存在不足的必要补充。新的巡视制度通过引入制约机制,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有利于加强各种监督制度的协调和配合,成为党内监督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当然,党内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优越性,避免陷入“钱穆制度陷阱”,是值得认真探讨和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巡视威慑作为高悬在各级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固然有效,但扎牢关紧权力的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是根本。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唯有将权力约束与监督纳入法治监管的范围,国法党规相结合,标本兼治,巡视工作才能进一步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向深入。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政治新常态下,新时期巡视工作必将发挥出更大的制度效益。

同志们: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其实也谈不上是讲课,就是把自己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跟大家交流探讨,与大家共勉。下面,我围绕“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这个主题,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志们一起交流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保持对腐败现象的高压态势,正风肃纪成为新常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压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是党中央对反腐败总体形势作出的最新判断。

具体地说,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反腐倡廉方面的情况看,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腐败存量正在减少。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坚决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截至2017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43人,中央纪委委员有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多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人,对“关键少数”的惩处力度不断增强。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64.8万人,推动正风反腐向基。

层延伸。连续四年组织“天网行动”,向外逃腐败分子发出红色通缉令,杨秀珠、李华波等重点“红通”嫌犯被缉拿归案或投案自首,百名红通人员已有48人落网。共追回外逃人员3339人、赃款93.6亿元人民币,海外不再是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退休并不意味着“安全着陆”,廉洁没有退休日,只要有问题,退休也要追责。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特别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制,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现在,敢于继续搞腐败的人已经是极少数,隐藏腐败问题的人正在逐步被发现,腐败行为正在得到有力荡涤和清除。

二是从作风方面的情况看,各种不正之风得到全面压制,新风正气得到弘扬。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党中央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改进作风,一方面抓“关键少数”,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另一方面是抓全面,全党上下坚决反对“四风”。始终看住重要时间节点,抓公款消费,抓出入会所,紧盯享乐奢靡和隐形变异的不正之风,有效清理产生奢靡腐败的社会环境。对“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对规避组织监督、顶风违纪的,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从严查处、通报曝光,使全社会政治生态得到有效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6万人。

宽严相济。在高压态势之下,一批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一批党员干部受到纪律处分,这对腐败滋生的环境和条件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组数据:2015年,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有5400余人,而到了2016年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的问题,短短一年时间人数增长了10倍,这就是压倒性态势。

四是从管党治党方面的情况看,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明显增强,切实保证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压实了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尤其是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化了问责,确保责任落到了实处。各级纪委切实履行监督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作用,对党章党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公开曝光,对腐败行为坚决惩治。仅2016年全国就有990个单位党组织和1.7万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发挥了巨大的震慑效应。

五是从构建制度笼子的情况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初步形成,为廉洁政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制度的笼子逐步成型。在“不敢腐”方面,现在想搞腐败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收敛收手,敢于顶风作案的只是极个别人。在“不能腐”方面,除党章外其他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包括两个准则和一些重要的条例已经得到制定和修订,国家反腐败法律日益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覆盖整个公权力的监督体系正在形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再是一句空话。在“不想腐”方面,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

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纪律和规矩意识大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当前存在的腐败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现在还有极少数胆大妄为的蛀虫仍在潜行腐败,手法更加隐蔽;为官不为问题还比较突出,不作为问题已经成为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四风”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制度的笼子正在构建,但还不够严密,集中高效的反腐败体制仍在建设过程中。反腐败斗争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只会呈现越来越严的态势。希望同志们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特别是要准确把握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新要求。

2017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明确了监察范围,监察机关可按管理权限对6类公职人员进行监察:1.公务员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也就是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体现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

那么作为我们党员干部,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如何做到廉洁自律,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呢?

一是要注重学习修养。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要紧密联系新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自。

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使理论学习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决心和能力,努力做到把学习过程作为自我改造的过程,敢于在思想深处进行剖析,不断进行心灵的“吐故纳新”,通过汲取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和丰富的知识营养,使自己的思维层次和道德修养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是要坚持自重自律。党员干部要珍惜组织的信任和个人的政治生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多年接受的教育熏陶化为内在的信念力量和约束力量。“自重”,就是讲究人格,讲究品德。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省”就是自己反省和检查自己。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自警”,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诫自己,要警钟长鸣,常思贪欲之害;“自励”,就是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对可能会犯的错误,要谨小慎微,时时警惕,防患于未然。而对于事业,却要勇往直前,敢闯敢干。

接受群众监督要诚心。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对党员干部的组织监督和制度约束落到实处,做到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组织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从而促进党内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这些都是我从自己生活、工作中得来的一些体会,难免会有不够严谨完善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最后,借用曾国藩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写的一副对联与大家共勉:“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心中始终高悬一把纪律的利剑,常修从业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谢谢大家!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课程。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性、党的纪律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其实也谈不上是讲课,就是把自己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跟大家交流探讨,与大家共勉。下面,我围绕“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这个主题,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志们一起交流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保持对腐败现象的高压态势,正风肃纪成为新常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压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是党中央对反腐败总体形势作出的最新判断。

具体地说,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反腐倡廉方面的情况看,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腐败存量正在减少。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坚决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截至2017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43人,中央纪委委员有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多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人,对“关键少数”的惩处力度不断增强。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3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64.8万人,推动正风反腐向基。

层延伸。连续四年组织“天网行动”,向外逃腐败分子发出红色通缉令,杨秀珠、李华波等重点“红通”嫌犯被缉拿归案或投案自首,百名红通人员已有48人落网。共追回外逃人员3339人、赃款93.6亿元人民币,海外不再是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退休并不意味着“安全着陆”,廉洁没有退休日,只要有问题,退休也要追责。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特别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制,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现在,敢于继续搞腐败的人已经是极少数,隐藏腐败问题的人正在逐步被发现,腐败行为正在得到有力荡涤和清除。

二是从作风方面的情况看,各种不正之风得到全面压制,新风正气得到弘扬。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的温床。党中央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改进作风,一方面抓“关键少数”,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另一方面是抓全面,全党上下坚决反对“四风”。始终看住重要时间节点,抓公款消费,抓出入会所,紧盯享乐奢靡和隐形变异的不正之风,有效清理产生奢靡腐败的社会环境。对“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对规避组织监督、顶风违纪的,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从严查处、通报曝光,使全社会政治生态得到有效净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6万人。

宽严相济。在高压态势之下,一批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一批党员干部受到纪律处分,这对腐败滋生的环境和条件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组数据:2015年,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有5400余人,而到了2016年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的问题,短短一年时间人数增长了10倍,这就是压倒性态势。

四是从管党治党方面的情况看,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明显增强,切实保证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压实了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尤其是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化了问责,确保责任落到了实处。各级纪委切实履行监督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作用,对党章党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公开曝光,对腐败行为坚决惩治。仅2016年全国就有990个单位党组织和1.7万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发挥了巨大的震慑效应。

五是从构建制度笼子的情况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初步形成,为廉洁政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制度的笼子逐步成型。在“不敢腐”方面,现在想搞腐败的绝大部分人已经收敛收手,敢于顶风作案的只是极个别人。在“不能腐”方面,除党章外其他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包括两个准则和一些重要的条例已经得到制定和修订,国家反腐败法律日益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覆盖整个公权力的监督体系正在形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再是一句空话。在“不想腐”方面,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

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纪律和规矩意识大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当前存在的腐败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现在还有极少数胆大妄为的蛀虫仍在潜行腐败,手法更加隐蔽;为官不为问题还比较突出,不作为问题已经成为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四风”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制度的笼子正在构建,但还不够严密,集中高效的反腐败体制仍在建设过程中。反腐败斗争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只会呈现越来越严的态势。希望同志们要清醒认识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特别是要准确把握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新要求。

2017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明确了监察范围,监察机关可按管理权限对6类公职人员进行监察:1.公务员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也就是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体现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

那么作为我们党员干部,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如何做到廉洁自律,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呢?

一是要注重学习修养。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要紧密联系新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自。

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使理论学习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决心和能力,努力做到把学习过程作为自我改造的过程,敢于在思想深处进行剖析,不断进行心灵的“吐故纳新”,通过汲取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和丰富的知识营养,使自己的思维层次和道德修养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是要坚持自重自律。党员干部要珍惜组织的信任和个人的政治生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多年接受的教育熏陶化为内在的信念力量和约束力量。“自重”,就是讲究人格,讲究品德。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省”就是自己反省和检查自己。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自警”,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诫自己,要警钟长鸣,常思贪欲之害;“自励”,就是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对可能会犯的错误,要谨小慎微,时时警惕,防患于未然。而对于事业,却要勇往直前,敢闯敢干。

接受群众监督要诚心。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对党员干部的组织监督和制度约束落到实处,做到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组织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从而促进党内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这些都是我从自己生活、工作中得来的一些体会,难免会有不够严谨完善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最后,借用曾国藩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写的一副对联与大家共勉:“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心中始终高悬一把纪律的利剑,常修从业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谢谢大家!

同志们:

受xx区党委所托,我接下来为大家上一节关于巡视制度的专题党课。希望各位同志学有所获,在xx区下半年巡视工作当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巡视制度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基本作用、施行做法四个方面。

我们党的巡视制度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才达到了今天的成熟高度,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建和曲折阶段进行制度探索。

我们党自建立后,就开始探索巡视制度基层化与常态化运作模式。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而且,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对地方党组织进行巡察指导。1928年制定《巡视条例》、1931年颁布《中央巡视条例》,这即是明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革命党,在组织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完备,因而巡视制度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面临工作联络不畅通的难题,进而影响了监督指导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上下级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建立起来,巡视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应有的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到彰显。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遇到曲折发展的国情,巡视制度相应地显现出波动。

(二)在重建和恢复阶段进行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面对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腐败问题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不足,我们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重建,致力于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83年,中央下令县级及以上各级党委从本党组织挑选一批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同志,作为巡视员,秉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整党工作。三年半的时间过后,这一批巡视员对所属党组织所发挥出来的督促、指导、联络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指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腐败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对有关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并可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党首次将巡视制度提高到了党内监督方式之一的高度。

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便巡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在详细制定巡视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着重考察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纪律和廉政情况,深度聚焦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到了1997年,中央纪委将新巡视制度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纪委推广实行。2000年,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巡视,决定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巡视组,着力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以及巡察。2002年,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更加成熟的巡视制度体系。基于此,到了2003年,初步构建起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等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并通过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巡视制度在党内法规层面的地位奠定下来。

2007年,我们党将巡视制度写入十七大党章,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巡视制度。到了2009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对巡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说明,对巡视工作加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化、授权与限权化、环节时限具体化,让巡视制度和实际工作搭配得更加科学合理。同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原来设立的巡视组及巡视工作办公室,相应地改设为中央巡视组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巡视制度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进行制度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国上下要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2013年,十八届党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展开。同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突出巡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巡视工作覆盖比例提出要求。

2015年,通过对六轮巡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强调中央统一领导,对巡视机构与人员、巡视范围与内容、巡视工作方式与权限、巡视程序和纪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巡视工作全覆盖(含副省级城市)。至此,巡视全覆盖的要求首次被写入党内法规。到了2016年,我们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全面巡视。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分析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表明中央和省级党委的巡视全覆盖已经实现,巡视利剑作用彰显。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补充完善了巡视制度,增加了有关巡察的内容,提出了巡视巡察的说法。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立下来。很快,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分别印发《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巡视制度提供可操作的配套制度保障。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2017年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制度设计的规定,巡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架构、方法手段、制衡机制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从横向、纵向、立体、闭环、比较的角度来加以一一阐述。

(一)组织架构纵横贯通。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巡视巡察组织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党委(党组)横向展开,包括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组等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执行具体的巡视工作。其中,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作为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小组副组长通常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为例,第一届组长为贺国强,副组长为李源潮、何勇;第二届组长为王岐山,副组长为赵乐际、赵洪祝;第三届组长为赵乐际,副组长为杨晓渡、陈希。我们可以看到,三届组长均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前两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三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中央组织部部长。从2009年起至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总共历经这三届领导班子变动。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也就是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辅助开展巡视工作的指挥部。巡视组由党委设立,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每轮巡视工作,并定期按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具体工作;设置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及其他职位,分管各项巡视工作。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巡视制度建立了垂直严密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实行巡视制度;市、县党委(党组)实行巡察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设立巡视巡察机构,组织开展对被管理党组织或下一级党组织的巡视巡察工作。在巡视工作中,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则要对下一级党组织加强巡视工作的领导;市、县党委(党组)按照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落实巡视制度要求。这样,巡视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的垂直工作体系,确保协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效开展,在纵向上发挥巡视制度合力。通过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整体布局稳步推进。

(二)方法手段定位导向。

制定巡视制度绝不是单单为了党的规章制度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制度形成“发现问题—检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程序化闭环流程。在巡视工作方法层面,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出“回头看”、专项巡视、一托二(三)、机动式巡视等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回头看”主要是保持巡视工作的长久震慑力。只要是过去的问题还没有见底,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一定要杀个回马枪,毕竟巡视工作并非是一巡了事。专项巡视就是指巡视组实行专项巡视工作,集中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检查,联动发现问题,形成专门性的巡视调研报告。一托二(三)则是为了实现巡视工作范围全覆盖,由同一个巡视组来巡视相同类别单位,从而增加巡视效率,保证巡视成果不打折扣。机动式巡视采用短、平、快的灵活自由式巡视,能够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

当然,巡视制度也提出了巡视组下沉一级、信访、谈话等工作方法。在进驻被巡视工作单位期间,巡视组在具体巡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谈话和信访工作来打破陌生环境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线索。要强调的是,巡视组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沉一级的手段,亲自前往被举报人曾经主政、管理、服务过的地方了解调查他的过去,以便对问题线索和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补充核实。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巡视组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保证贯彻落实巡视制度,更加高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深入、精准、全面地发现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带头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为巡视工作的实施操作提供定位导航。

(三)制衡机制双重约束。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巡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衡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双重约束机制。

巡视工作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固定性约束。巡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轮巡视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按照规定时间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外公布。二是非干扰约束。在巡视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巡视工作人员要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做到不打扰、不阻碍、不延滞巡视单位所在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外部监督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的过程中,要接受来自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巡视工作人员或工作流程一旦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社会方面可以采取直接性行动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巡视工作人员受到四方面的约束。一是回避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地域、任职和公务等回避,从而有力保证巡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二是请示报告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紧急事件、偶发状况,自己又难以快速妥善解决,需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如实向巡视工作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切不可主观随意自行处置。三是保密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应该保守巡视工作机密,始终恪尽职守,承担工作职责,遵守巡视工作保密纪律和规定。四是中立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以及创造利益空间,也绝不可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到办事公正,避免偏袒,严守中立。

很明显,巡视制度对巡视工作以及工作人员作了细致的限制和约束。这旨在营造一种社会积极监督的氛围,督促巡视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依规高质量完成巡视工作。

巡视制度重在由表及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被巡视党组织将会转为主动,致力于提升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建设水平,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最终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遏制腐败的作用。

xxxxx说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的情势较为严峻复杂,这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习总书记明确,腐败历来是我们党难以避免的最大威胁,如果我们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最终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创新应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利剑作用,着力筑牢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案件的问题线索当中,超过60%的部分来源于巡视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案件的问题线索中,近70%的部分来自于巡视组。一批党政高官均因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受到制裁。这些都足以表明巡视制度已经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巡视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在一系列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合力作用之下,我们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我们仍需要高度警惕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进一步加强巡视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遏制作用。

(二)党内监督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才能落实党内监督的相关规定。xxxxx指出巡视制度早已经成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理应上升到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高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巡视制度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主要抓手,发挥监督下级党组织的作用。之前,就在巡视制度还不成体系的时候,同志们普遍反映,来自上级的监督太过于遥远,来自同级的监督太过于软绵绵,来自下级的监督又太难。巡视组所拥有的组织监督时间又太短,等到纪委能够监督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党亟须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方法,保证巡视制度切实展现监督的功能。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数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期间,中央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共计5.3万人次,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59万件。在充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还获取了很多有参考意义的线索,上级、群众、社会等方面监督发挥出了合力的作用,破解了较为棘手的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监督难题。通过对巡视问题线索的移交,及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纪检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等同异体监督得以有效地联动整合。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单位、金融机构,再到精准扶贫涉及主体单位,巡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在从严治党的战略格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政治建设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出巡视制度的新时代监督作用。随着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巡视制度被党中央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面对严峻的反腐败问题,巡视组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产生震慑威力,有效地控制了腐败增量。通过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研究落马干部的分析及自述,将巡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抓,努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欠缺、党的领导弱化等政治建设问题,既解决浮在表面的腐败问题,又根治腐败现象的根本病因。合理利用巡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以政治巡视高效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的层面。

十八届党中央第十二轮巡视结束后,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党开展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着重明确要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巡视工作的中央权威。之后,政治巡视力度不断加强,巡视整改不断落实。自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以来,巡视组坚持“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原则,实现了巡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基本存在的思想学习不深入、决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已得到督促整改。

对于巡视制度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党需要采用完善的针对性做法来加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确保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身体力行下基层的巡视力度。

在中央派出巡视组之前,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主要依靠的途径是传输有关的文字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巡视工作的真实度。巡视组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代理人,应该定期按时亲自前往下级党组织进行巡视巡察,对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打破文字巡视的纸面化固有模式,真正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下移化和现场化。

(二)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

在巡视工作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有时候会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联系的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对此弊端,我们党有必要在组建巡视组的时候,就加强对有关人员人事关系开展全面审核和调查的力度,确保巡视组成员的纯洁性和严密性。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发挥好人事协调统筹作用,通过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考评巡视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不利于巡视巡察工作因素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人事措施,保证巡视工作队伍的合适合法合规性。

(三)敢于打破巡视信息壁垒。

我们巡视员同志在进驻巡视地期内,如何近距离接触并监督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面临巨大难题。不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巡视组工作人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函、来访的工作方法,就此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基层的真实可靠信息,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通过使用这种方式,群众对巡视工作人员充满认可和信任,愿意放下思想包袱,敢于也乐于向巡视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同时巡视员也可以同基层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来达到快速了解基层情况的目的。

(四)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善于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和空白。落实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敢于碰硬骨头,在巡视工作中保持早发现、早分析、早报告的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解决,将腐败问题的苗头扼杀在初期阶段,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有效发挥巡视高压和震慑作用,及时把巡视问题移交至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审查机关和部门,扮演好上级党组织派出机构或延展触角的工作只能角色。

(五)全面深化推进政治巡视。

巡视组工作人员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巡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巡视巡察制度,加大对下级党组织成员思想、态度、行为、认知等各个层面的监督力度和政治考核,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整改落实巡视问题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净化和革新党内政治生态。

应该说,巡视制度既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发展历程和建功立业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时期,巡视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统一、权威、高效、强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得到有力维护,各项决策部署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仅仅在五年任期之内就进行了十二轮巡视,实现了巡视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目前也已完成四轮巡视工作,并呈现出向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的趋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都将成为党内监督和政治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充分整合纪检监察监督、信访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重要环节,着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标本兼治,成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运行层面,巡视制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激励及监督巡视组、如何确切获取有效巡视信息。面对巡视信息不对称、公众监督无渠道、巡视组不作为、巡视制度缺威信等困境,我们党要在接下来再行审视巡视制度,从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机制、追责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优化巡视制度设计,保障巡视制度有生力量的培养、选拔、重组与更迭,有效提升制度整治和政治效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全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巡视制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巡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新时期的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传统的巡视制度在我国古已有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意吸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经验,逐步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巡视制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建立专门巡视机构,不断完善巡视制度的基础上,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查监督,巡视工作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实现形式。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巡视工作随着党的队伍扩大和指导革命斗争的实践需要而产生和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党的工作相适应的巡视条例、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

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建立党内巡视制度进行过探索。1922年7月,为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这是党的文件中最早规定设立中央分派各地指导工作的特派员,开始创立特派、巡视的工作方式。1925年中央扩大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决定“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使事实上能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这是中央重视巡视工作的开端和标志。

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党的五大,首次选举产生了以王荷波为主席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专门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及王荷波牺牲,中央监察委员会没有真正开展工作。1927年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决定在建立北方局、南方局和长江局等中央派出机关的同时,派出巡视员到各级党组织指导工作,帮助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当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并向各级党部派出巡视员。

为使巡视工作能有效执行,1928年10月中央专门制定了巡视条例,以中央通告形式下发,对各级党部的巡视员人数、人选的决定,巡视员的条件、职责,巡视的时间、任务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党的巡视工作制度化,为中共巡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党的巡视制度正式确立。1931年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过去的工作指导“偏重形式上的文件如通告、指示信”等,要改用“活的领导”,建立完全的巡视制度。全会通过的《中央巡视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党内巡视工作规范化。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新的革命形势,党加强了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多次酝酿恢复建立党内纪律监察制度。在1938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根据他的建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明确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1939年5月中央提出“党与政府民众团体的指导机关力求短小精干,在游击队的掩护下领导与巡视下层工作”。为贯彻好党的土地政策,1942年1月中央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中指出,“各根据地内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严格检查,派员下乡、分途巡视各地实行的程度,周密地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各地经验,发扬正确实行的例子”。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七大党章虽然重新恢复了“党的监察机关”一章,但由于当时正处于抗战后期,不久全面内战爆发,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任务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七大没有选举产生党的监察机关,执行党纪的工作由各级党委直接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则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

(二)新中国成立后,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行使纪律检查监察权力,成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同时又因繁重的恢复和建设任务,纪检工作转弱,巡视制度也暂时中断。

1949年11月9日,党中央根据所处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针对党风党纪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建立了各级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的体制,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纪律检查体制和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格局。

1950年6月,邓小平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监察委员会要建立和加强起来,这是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监督党员遵纪守法的重要武器。”

1955年3月31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的和地方各级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党的组织有关违犯党章、党纪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案件,借以加强党的纪律,加强反对党员中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斗争。监察委员会的权限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权限要大,为后来纪检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奠定了基础。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八大党章对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各级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被撤销,九大和十大党章都取消了关于党的监察机关和党的纪律的条款,党的纪检工作遭到全面破坏。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恢复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规定。由于当时全党的工作还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也难以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下发《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并据此派出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专门列了“党的纪律”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两章,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建立纪检机关的完整体系及其职权、任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其篇幅之长,规定之具体,是历届党章不曾有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

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中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级、各部门派出巡视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部合署办公。

1996年1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作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的部署,制定并下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开始向地方和部门派出巡视组。

(四)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正式组建巡视工作专门机构,巡视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逐步建立巡视制度,把下一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重大决策。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中央批准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成立巡视工作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监督制度”一章中,专门列出“巡视”一节,指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正式把巡视制度确立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规范巡视工作,2004年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关于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其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陆续设立了121个巡视机构,组建了专职巡视队伍,巡视工作全面推开。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2005年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巡视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修改后的党章第十三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这是第一次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将巡视制度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正式颁布实施。其第二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门巡视机构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监督。”同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同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主要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同级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巡视对象主要是省部级领导干部。

2010年围绕《条例》,又先后出台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试行)》和《关于被巡视地区、单位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4个法规文件,进一步对巡视工作予以规范,从此巡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2010年6月,全军巡视试点工作部署暨巡视干部培训会议召开,意味着党内巡视制度扩大至军队。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2013年颁布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印发实施,提出“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所在,为此,党中央加强和改进了巡视工作,提出巡视工作总的方针,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巡视监督;明确巡视工作主要任务,发现问题、用好成果、形成震慑,要求巡视组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强调突出重点、聚焦“四个着力”,着力发现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政治纪律、选人用人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与时俱进推动巡视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扩大巡视范围,加快巡视频率,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不固定时间、地点、人员,机动灵活开展专项巡视,突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2013年5月17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了巡视工作的重点。同年6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颁布。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当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伴随着中共十八大之后的反腐高潮,巡视工作持续发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4年8月3日发布消息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中央要求,围绕“四个着力”,规范巡视工作方式和巡视步骤,加大巡视力度。11月下旬,王岐山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中央连发重拳,13个巡视组再启征程,开展新一轮专项巡视。

随着巡视实践深入开展,巡视反腐取得明显成效,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2015年8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新的《条例》,一方面将巡视工作探索发展中的有效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了下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制约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既是巡视工作的实践升华,更是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至此,巡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巡视利剑依然长悬问题之上。

(一)从建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看,巡视工作的重点因时而异,从“指导工作”到“形成威慑”,是随着党的建设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新时期的巡视工作要不断创新巡视工作的理念、制度和方式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矛盾的焦点,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巡视工作根据需要和问题的突出程度,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巡视。建党之初,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党中央以派遣特派员巡行的方式指导地方工作,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的巡视工作是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就是在武汉参加八七会议后,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前往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的。邓子恢曾经以巡视员的身份赴闽东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闽东苏维埃建设。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巡视工作主要集中在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之后,巡视工作的重点放在检查地方党政机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路线状况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党内腐败问题,巡视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党内监督方面,巡视制度逐渐成为党加强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2009年制定的巡视工作条例中,巡视监督的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自身廉政勤政的情况,开展作风建设的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等。当前巡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老虎”和“苍蝇”,做中央的耳目官,把反腐败放在第一位。从2010年以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重大案件的发现,与中央巡视工作的不断深化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巡视工作由不固定到固定、由临时性到经常化,最终巡视制度被写入党章,成为党内的基本制度之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党中央对改进巡视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巡视工作步入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在反腐败问题上,突出重点,探索专项巡视。如今中央巡视组收缩巡视范围,重心从“相对全面”的工作内容回归本职工作“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使得巡视工作重点回归到了“找问题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成为当前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问题意识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巡视不断变化主题任务,都是基于对现实突出问题的解决需要,而反过来,新时期的巡视工作也只有加强对所在地所在单位实际情况的有效调研和摸底,才能在标本兼治地净化当地的政治生态的同时,助推中心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良性发展,为地方党建工作保驾护航。

(二)党中央制定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反腐倡廉的需要,是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补充,是非常时期之有力举措,带有历史的必然性。要充分发挥好这一制度的作用,持续保持对腐败行为的威慑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党风、政风和民风。

预防腐败,不仅要靠官员个人的自律行为,更重要的是靠一种好的制度来监督制约权力。权力的监督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难题,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规范才能实现。防止有8600多万党员的中共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全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执政党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和深度。巡视制度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重要创新,克服了对党的中高级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普遍薄弱、甚至处于虚化状态的弊端,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的一个空白。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不是由同级纪委监督揭发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依靠同级监督往往乏力,而来自上级部门的监督又往往不到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组织监督太短、纪委监督太晚”,存在“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巡视制度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同级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党委的这个体制缺陷,由于巡视制度的权力由上级党委赋予,具有自上而下、相对独立和重点突出的特点。正是巡视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巡视组不受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党委政府领导,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分立的,没有隶属关系,所以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反映问题,才逐步放大了监督权的威慑力。巡视制度的这一独特效果,使普通民众对新时期的反腐寄予厚望。为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巡视组进驻时,都会通过当地主要媒体公布联系方式,设立专门的举报信箱和电话。巡视工作做好了,能进一步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从制度上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执政,同时,可以将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温床,起到了自我警醒、自我约束的作用。

巡视制度所采取的“异体监督”,其监督是自上而下的,既充分体现了上位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又通过直接深入群众发现问题,表现为上位监督与下位监督的互动结合,体现了上位监督建立于下位监督的基础支撑。随着巡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巡视工作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反腐成绩单来看,巡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明显的实际“贡献率”:十八大之后的“打老虎拍苍蝇”行动中,许多腐败案发,最初的线索来源都与巡视工作有关。巡视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支撑权力监督制度铁笼的重要支柱,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曾经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过“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面对当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严重局面,我们还要秉持“矫枉必须过正、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样的精神,必须认真理解和坚决支持党中央从严治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重要作用,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三)作为党内监督的主要手段之一,阶段性的加大巡视力度,是党对权力监督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选择。从长期来看,还是要继续本着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通过权力制约,让党的巡视制度与依法治国在制度反腐中相得益彰。

巡视制度经历了制度设计上的调整、组织机构上的变迁、工作方式上的变革等,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巡视监督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巡视领域不断拓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初步实现巡视监督的制度化,《巡视工作条例》作为贯彻落实党章的党内法规,在制度设计上严格以党章为依据,这就使得巡视制度有了党规党法的依据。2010年期间,中央先后出台《中央巡视组工作规则(试行)》等法规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巡视制度的健全完善,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巡视工作形式和内容,“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逐步增强,对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功能定位体现得更加充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为巡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巡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反腐防腐制度体系。在巡视反腐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后,中央提出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打虎”转移到“建笼”上来。只有构建起全面系统的防范和惩戒腐败的制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2013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改革党的纪检体制,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6月12日,中央颁布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更加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反腐制度化迈出重大一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主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是我党从法治角度为制度反腐提供的一个新的顶层设计。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治标走向治本,从找问题转入立规矩,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落到实处,打出常规和专项组合拳,切实把巡视的过程作为推进纪律建设的过程。新的《条例》,可谓巡视“制度化”的集大成者。

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巡视的每一项制度创新,都对应着体制积弊和现实痛点,从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设计来看,现行巡视制度的完善过程,正是对历史上的巡视制度优点和不足的有效扬弃,对既有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常规纪检监察等存在不足的必要补充。新的巡视制度通过引入制约机制,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有利于加强各种监督制度的协调和配合,成为党内监督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当然,党内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优越性,避免陷入“钱穆制度陷阱”,是值得认真探讨和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巡视威慑作为高悬在各级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固然有效,但扎牢关紧权力的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是根本。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唯有将权力约束与监督纳入法治监管的范围,国法党规相结合,标本兼治,巡视工作才能进一步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走向深入。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政治新常态下,新时期巡视工作必将发挥出更大的制度效益。

同志们: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为教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而开设的课程。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受xx区党委所托,我接下来为大家上一节关于巡视制度的专题党课。希望各位同志学有所获,在xx区下半年巡视工作当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巡视制度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基本作用、施行做法四个方面。

我们党的巡视制度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才达到了今天的成熟高度,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建和曲折阶段进行制度探索。

我们党自建立后,就开始探索巡视制度基层化与常态化运作模式。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而且,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对地方党组织进行巡察指导。1928年制定《巡视条例》、1931年颁布《中央巡视条例》,这即是明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革命党,在组织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完备,因而巡视制度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面临工作联络不畅通的难题,进而影响了监督指导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上下级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建立起来,巡视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应有的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到彰显。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遇到曲折发展的国情,巡视制度相应地显现出波动。

(二)在重建和恢复阶段进行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面对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腐败问题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不足,我们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重建,致力于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83年,中央下令县级及以上各级党委从本党组织挑选一批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同志,作为巡视员,秉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整党工作。三年半的时间过后,这一批巡视员对所属党组织所发挥出来的督促、指导、联络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指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腐败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对有关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并可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党首次将巡视制度提高到了党内监督方式之一的高度。

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便巡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在详细制定巡视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着重考察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纪律和廉政情况,深度聚焦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到了1997年,中央纪委将新巡视制度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纪委推广实行。2000年,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巡视,决定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巡视组,着力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以及巡察。2002年,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更加成熟的巡视制度体系。基于此,到了2003年,初步构建起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等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并通过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巡视制度在党内法规层面的地位奠定下来。

2007年,我们党将巡视制度写入十七大党章,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巡视制度。到了2009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对巡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说明,对巡视工作加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化、授权与限权化、环节时限具体化,让巡视制度和实际工作搭配得更加科学合理。同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原来设立的巡视组及巡视工作办公室,相应地改设为中央巡视组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巡视制度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进行制度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国上下要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2013年,十八届党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展开。同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突出巡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巡视工作覆盖比例提出要求。

2015年,通过对六轮巡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强调中央统一领导,对巡视机构与人员、巡视范围与内容、巡视工作方式与权限、巡视程序和纪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巡视工作全覆盖(含副省级城市)。至此,巡视全覆盖的要求首次被写入党内法规。到了2016年,我们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全面巡视。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分析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表明中央和省级党委的巡视全覆盖已经实现,巡视利剑作用彰显。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补充完善了巡视制度,增加了有关巡察的内容,提出了巡视巡察的说法。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立下来。很快,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分别印发《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巡视制度提供可操作的配套制度保障。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2017年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制度设计的规定,巡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架构、方法手段、制衡机制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从横向、纵向、立体、闭环、比较的角度来加以一一阐述。

(一)组织架构纵横贯通。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巡视巡察组织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党委(党组)横向展开,包括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组等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执行具体的巡视工作。其中,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作为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小组副组长通常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为例,第一届组长为贺国强,副组长为李源潮、何勇;第二届组长为王岐山,副组长为赵乐际、赵洪祝;第三届组长为赵乐际,副组长为杨晓渡、陈希。我们可以看到,三届组长均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前两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三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中央组织部部长。从2009年起至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总共历经这三届领导班子变动。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也就是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辅助开展巡视工作的指挥部。巡视组由党委设立,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每轮巡视工作,并定期按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具体工作;设置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及其他职位,分管各项巡视工作。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巡视制度建立了垂直严密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实行巡视制度;市、县党委(党组)实行巡察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设立巡视巡察机构,组织开展对被管理党组织或下一级党组织的巡视巡察工作。在巡视工作中,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则要对下一级党组织加强巡视工作的领导;市、县党委(党组)按照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落实巡视制度要求。这样,巡视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的垂直工作体系,确保协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效开展,在纵向上发挥巡视制度合力。通过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整体布局稳步推进。

(二)方法手段定位导向。

制定巡视制度绝不是单单为了党的规章制度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制度形成“发现问题—检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程序化闭环流程。在巡视工作方法层面,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出“回头看”、专项巡视、一托二(三)、机动式巡视等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回头看”主要是保持巡视工作的长久震慑力。只要是过去的问题还没有见底,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一定要杀个回马枪,毕竟巡视工作并非是一巡了事。专项巡视就是指巡视组实行专项巡视工作,集中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检查,联动发现问题,形成专门性的巡视调研报告。一托二(三)则是为了实现巡视工作范围全覆盖,由同一个巡视组来巡视相同类别单位,从而增加巡视效率,保证巡视成果不打折扣。机动式巡视采用短、平、快的灵活自由式巡视,能够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

当然,巡视制度也提出了巡视组下沉一级、信访、谈话等工作方法。在进驻被巡视工作单位期间,巡视组在具体巡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谈话和信访工作来打破陌生环境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线索。要强调的是,巡视组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沉一级的手段,亲自前往被举报人曾经主政、管理、服务过的地方了解调查他的过去,以便对问题线索和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补充核实。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巡视组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保证贯彻落实巡视制度,更加高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深入、精准、全面地发现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带头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为巡视工作的实施操作提供定位导航。

(三)制衡机制双重约束。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巡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衡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双重约束机制。

巡视工作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固定性约束。巡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轮巡视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按照规定时间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外公布。二是非干扰约束。在巡视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巡视工作人员要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做到不打扰、不阻碍、不延滞巡视单位所在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外部监督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的过程中,要接受来自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巡视工作人员或工作流程一旦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社会方面可以采取直接性行动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巡视工作人员受到四方面的约束。一是回避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地域、任职和公务等回避,从而有力保证巡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二是请示报告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紧急事件、偶发状况,自己又难以快速妥善解决,需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如实向巡视工作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切不可主观随意自行处置。三是保密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应该保守巡视工作机密,始终恪尽职守,承担工作职责,遵守巡视工作保密纪律和规定。四是中立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以及创造利益空间,也绝不可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到办事公正,避免偏袒,严守中立。

很明显,巡视制度对巡视工作以及工作人员作了细致的限制和约束。这旨在营造一种社会积极监督的氛围,督促巡视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依规高质量完成巡视工作。

巡视制度重在由表及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被巡视党组织将会转为主动,致力于提升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建设水平,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最终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遏制腐败的作用。

xxxxx说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的情势较为严峻复杂,这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习总书记明确,腐败历来是我们党难以避免的最大威胁,如果我们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最终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创新应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利剑作用,着力筑牢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案件的问题线索当中,超过60%的部分来源于巡视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案件的问题线索中,近70%的部分来自于巡视组。一批党政高官均因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受到制裁。这些都足以表明巡视制度已经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巡视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在一系列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合力作用之下,我们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我们仍需要高度警惕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进一步加强巡视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遏制作用。

(二)党内监督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才能落实党内监督的相关规定。xxxxx指出巡视制度早已经成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理应上升到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高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巡视制度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主要抓手,发挥监督下级党组织的作用。之前,就在巡视制度还不成体系的时候,同志们普遍反映,来自上级的监督太过于遥远,来自同级的监督太过于软绵绵,来自下级的监督又太难。巡视组所拥有的组织监督时间又太短,等到纪委能够监督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党亟须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方法,保证巡视制度切实展现监督的功能。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数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期间,中央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共计5.3万人次,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59万件。在充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还获取了很多有参考意义的线索,上级、群众、社会等方面监督发挥出了合力的作用,破解了较为棘手的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监督难题。通过对巡视问题线索的移交,及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纪检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等同异体监督得以有效地联动整合。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单位、金融机构,再到精准扶贫涉及主体单位,巡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在从严治党的战略格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政治建设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出巡视制度的新时代监督作用。随着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巡视制度被党中央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面对严峻的反腐败问题,巡视组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产生震慑威力,有效地控制了腐败增量。通过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研究落马干部的分析及自述,将巡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抓,努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欠缺、党的领导弱化等政治建设问题,既解决浮在表面的腐败问题,又根治腐败现象的根本病因。合理利用巡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以政治巡视高效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的层面。

十八届党中央第十二轮巡视结束后,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党开展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着重明确要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巡视工作的中央权威。之后,政治巡视力度不断加强,巡视整改不断落实。自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以来,巡视组坚持“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原则,实现了巡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基本存在的思想学习不深入、决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已得到督促整改。

对于巡视制度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党需要采用完善的针对性做法来加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确保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身体力行下基层的巡视力度。

在中央派出巡视组之前,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主要依靠的途径是传输有关的文字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巡视工作的真实度。巡视组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代理人,应该定期按时亲自前往下级党组织进行巡视巡察,对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打破文字巡视的纸面化固有模式,真正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下移化和现场化。

(二)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

在巡视工作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有时候会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联系的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对此弊端,我们党有必要在组建巡视组的时候,就加强对有关人员人事关系开展全面审核和调查的力度,确保巡视组成员的纯洁性和严密性。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发挥好人事协调统筹作用,通过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考评巡视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不利于巡视巡察工作因素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人事措施,保证巡视工作队伍的合适合法合规性。

(三)敢于打破巡视信息壁垒。

我们巡视员同志在进驻巡视地期内,如何近距离接触并监督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面临巨大难题。不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巡视组工作人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函、来访的工作方法,就此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基层的真实可靠信息,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通过使用这种方式,群众对巡视工作人员充满认可和信任,愿意放下思想包袱,敢于也乐于向巡视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同时巡视员也可以同基层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来达到快速了解基层情况的目的。

(四)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善于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和空白。落实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敢于碰硬骨头,在巡视工作中保持早发现、早分析、早报告的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解决,将腐败问题的苗头扼杀在初期阶段,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有效发挥巡视高压和震慑作用,及时把巡视问题移交至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审查机关和部门,扮演好上级党组织派出机构或延展触角的工作只能角色。

(五)全面深化推进政治巡视。

巡视组工作人员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巡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巡视巡察制度,加大对下级党组织成员思想、态度、行为、认知等各个层面的监督力度和政治考核,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整改落实巡视问题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净化和革新党内政治生态。

同志们,巡视制度专题党课的主体内容基本讲完。现在,我们进行学习总结。

应该说,巡视制度既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发展历程和建功立业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时期,巡视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统一、权威、高效、强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得到有力维护,各项决策部署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仅仅在五年任期之内就进行了十二轮巡视,实现了巡视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目前也已完成四轮巡视工作,并呈现出向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的趋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都将成为党内监督和政治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充分整合纪检监察监督、信访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重要环节,着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标本兼治,成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运行层面,巡视制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激励及监督巡视组、如何确切获取有效巡视信息。面对巡视信息不对称、公众监督无渠道、巡视组不作为、巡视制度缺威信等困境,我们党要在接下来再行审视巡视制度,从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机制、追责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优化巡视制度设计,保障巡视制度有生力量的培养、选拔、重组与更迭,有效提升制度整治和政治效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再过几天就要到春节了,首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牛年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刚才,×同志对年前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下面,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这实际上讲的就是担当,“担”就是担责任、担困难、担风险,“当”就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当之无愧。市委xx书记在全市三级干部会上强调,坚持“以项目比能力”“以发展论实绩”,以此检视作风、考验水平、识别人才、选用干部。这给全市上下释放了强烈信号:让有本领、有业绩的干部有盼头;让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没希望。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掀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创造力、推动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人们有时候评论他人说,某某人境界不高,跟他(她)谈不拢来。确实,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养出来的。境界决定人的品位,品位决定人格,人格决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些都体现了干部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忠诚,是一种品格,决定一个人的境界。要把“担当”扛在肩上。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能立定志向,生命就会有所转变;能持之以恒,生命就会脱胎换骨,最终赢得美好的结果。古人尚且懂得“禄厚恩深何以报,惟当努力罄忠诚”,共产党员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对党忠诚就要敢于担当负责、敢于较真碰硬,负重拼搏、奋发有为,这是新常态下对党是否忠诚的重大考验。不敢担当、怕事躲事,忠诚无从谈起。有没有担当,就看面对矛盾是否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是否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是否敢于承担责任。要把“作为”握在手里。一名党员对党是否绝对忠诚,一到关键时刻就泾渭分明,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作为”这两个字,是检验担当最好的标准。群众看党员干部,就看他能不能干事、会不会干事,最终能不能把事干成。有没有作为,有没有动力,靠的就是一个“比”字,要的就是一个浓厚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谁肯干,谁干得好;谁躲懒,谁干的差,一比就出来了。我们要树立一个鲜明导向,大胆选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干部,让“有为才有位”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和努力方向。要把“规矩”立在心里。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严守规矩,特别是严守政治规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的重大政治问题。现实中一些不守规矩现象,都源自于心态不正,如比待遇,比职务,就是不比贡献,不比能力。比来比去心理失衡,丢了原则,破了规矩。“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丧失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掉一片民心”。对党忠诚,就要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行有所止。要坚决贯彻执行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不搞特殊、没有例外。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各自为政,各唱各的调,人人都想当家,人人都想说了算,最后只能是一盘散沙。今年轮岗的同志和提拔的同志,要迅速转换角色,以努力干事作为对党忠诚的检验;没有轮岗和提拔的同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奋力干事作为对党忠诚的行动。

____总书记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强调:“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古人云:“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的是为政最重要的是付出实际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有的干部不是不干事,而是干的事浮光掠影,有头没尾;有的干部口头上喊得山响,喊完了就没有了下文;有的干部不注重学习,事是干了,质量不行。这些,都是不务实的表现,干了跟没干一样,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工作。所以,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标准。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处于关键期,棚户区改造、城建计划、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安全、职能工作等等,哪一样都不容易,到处都存在阻力,甚至我们的部分局属单位还面临“吃饭难”的问题。“爱拼才会赢”。后面已经没有退路,只有知难而进,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标准,才可能跨过改革中的沟沟坎坎,越过发展中的艰难险阻,闯出一条新路,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要有力求突破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意识。过河需要船和桥,急于求成不行,慢慢吞吞不行,虚头巴脑不行,鲁莽蛮干也不行。今天会上部署的这些工作,大家想想,哪一样是不动脑筋就能干成的?哪一样是不要创新突破就能推动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之后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烧开的水可以顶开水壶的盖子就想到这是一种动力,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思想决定行动,想事才能成事。人的思路无限宽,潜力就无限大,有些事不敢想、不敢做,永远都没有;去想了,去做了,就有变为现实的可能。要有甘于吃苦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干劲。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干一番事业,不下一番若功是不行的。孔子云:“未知苦,焉知乐?”因此,我们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有苦才有乐,先苦才后甜。否则,可能会出现“现在不吃苦,以后长期苦”的局面。我们有一批干部确实是很能吃苦,也干出了成绩。无论是在项目建设还是业务工作;无论是综合政务还是经济工作,一个人顶三个人用,加班加点家常便饭。选人用人,就是要从这些干部中选拔。全局上下都要向他们学习,弘扬这种作风。做就做成最好,干就干到极致。组织上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让干事的干部有平台、有奔头、受尊重。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幸福感可能来自于很多方面,如美满的家庭、称心如意的工作、较好的经济条件等等。我们经常讲“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样,党员干部也要提高幸福指数。相同的是,都叫做幸福,不同的是,党员干部的幸福,多了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廉洁安全感,丧失了这个安全感,就像身上挂着一颗拔掉了保险栓的手雷,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廉洁让人内心安宁。《后汉书》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东汉时期,东莱太守杨震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时,由杨震推荐任职的县令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拜见,感谢他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杨震拒绝了重金贿赂,换来了内心安宁。如果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了钱财,物质上虽然丰裕了,却整天提心吊胆,吃不香也睡不着,甚至听到敲门声也担惊受怕,又怎么会心情舒畅?又怎么能觉得幸福?正所谓:“拒贿惜日短,贪赃嫌夜长;反侧复辗转,何来清福享?”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廉洁让人产生力量。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没有“辫子”给人家抓,也没有把柄掌握在别人手上,工作中就不必瞻前顾后,不必费劲心思去照顾、平衡各种不正当关系,自然就敢于依法办事、敢于碰硬,敢于亮剑。这是廉洁者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力量的真正源泉。要知道,“宁受小人仇,不受小人恩”,钱债易还,人情难偿。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看得穿是非、想得透得失、放得下名利,才能够保得住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廉洁让人形象高大。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指,堵住人民的嘴巴比防洪水都难。可见人言之可畏,民心之重要。然而,防人不如防己,自身廉洁才是最根本的保证。“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时间是链子,廉洁是珠子,用链子串上珠子,挂在胸前就可以开心一辈子;幸福是石子,腐败是沙子,用筛子筛掉沙子,留下石子就能走运一辈子。”只有坚持廉洁自律,慎独自守,所有的健康、快乐、幸福才可能真正属于你。

同志们,开创伟大的事业,党是最坚强的核心。今年,各方面工作要进一步,更快一脚,更上一层。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精神向前冲,为加快推进“一级三宜”江湖名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

谢谢大家!

同志们:

根据市委安排,今天我们对全市新提拔市管干部开展集中廉政谈话。首先,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各位履新任职的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是你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喜事,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台阶。这既是大家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市委对同志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充分体现了组织对大家的关心和关爱。刚才,xxx部长向大家通报了干部提拔职务安排总体情况,三位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大家都讲得非常好。今后,你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把这次晋升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全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当中,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一、讲大德。“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当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讲大德,主要表现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动上。是与非上不混淆,做到是非明辩。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是领导干部讲大德的基本要求。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在这些问题上,大家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是”、立场坚定地反对“非”。只有明辩是非,才能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面对危害政权根基和人民利益的言行就敢于亮剑、敢于斗争,面对各种歪风邪气就敢于碰硬、敢抓善管。公与私上不含糊,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领导干部讲大德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在革命胜利后却为自己定下了与亲友交往三原则,即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从政操守;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既为群众所不容,也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国家给予党员干部的物质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要知足,要感恩,绝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经营自己的安乐窝。真与假上理得清,做到真真切切。求真理、讲真话,是领导干部讲大德的现实支点。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邓小平同志提倡共产党人做“实事求是派”。陈云同志说:“我特别喜欢听坏话,坏话其实大部分是老实话,是写字台上的头条新闻。党和政府如果只喜欢听好话、颂扬话,不喜欢听坏话、老实话,政权就靠不住。”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坚持真理、捍卫真理,要做傲雪挺立的松柏,不做随风摇摆的杨柳。实与虚上认得真,做到实实在在。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是领导干部讲大德的可靠基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加速推进,“十四五”规划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正向纵深发展,各项工作靠的是求真务实,靠的是脚踏实地,靠的是科学态度,靠的是实干精神,大家要切实把心思凝聚在想干事上,把胆识展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以工作实际成效,赢得信赖支持,唤起干事热情,凝聚创新动力,推进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

二、善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谋划能力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谋划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领导干部理论功底、政策把握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大家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尽快进入角色,找准自身定位,确保安排工作不迟疑、不拖拉,落实任务不耽搁、不空档。谋划受益于加强学习。学习是领导者的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其他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这个基本功,就能以其远见卓识胜人一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业务知识、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现代科学知识等,努力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创造性。谋划来源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进行理性思维、战略谋划的基础,是实现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前提。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群众直接接触、面对面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在机关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才能研究透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所以,不论领导干部阅历如何,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谋划借鉴于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谋划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必须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省内外一切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把学习借鉴与战略谋划结合起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采取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科学态度,把别人的经验和做法经过反复比较研究,消化吸收,指导实践,形成分管业务的亮点、部门工作的特色。

三、敢担当。职务不仅仅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党性、品质的体现。担当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担当关系着工作力度和工作成效。有了担当,工作方向才更明确,工作力度才更强劲,工作成效才更显著。有了担当,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突出的问题也能解决,工作才能走在前面,任务才能落到实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是需要我们常怀担当之心、恪守担当之责。敢担当,就要遇到困难不躲。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困难大,领导干部越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义无反顾,勇立潮头,迎着困难走,顶着压力干,攻克难关,突破“瓶颈”。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干什么?当太平官、庸懒散官,工作不在状态,组织不答应,群众不允许。敢担当,就要遇到矛盾不绕。矛盾时时存在、处处存在,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办法。面对各种矛盾,一个领导干部的担当,最重要的是敢于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敢于承担责任、化解矛盾,绝不能回避矛盾、推卸责任,绝不能软弱涣散、推诿敷衍。敢担当,就要遇到问题不闪。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问题,不能患得患失、畏缩不前,对原则性问题,不能态度暧昧、听之任之,而要以担当的行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敢担当,就要善于听取意见。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不是事事都通的人,但一定是明目达聪、善纳群言的人,切实做到兼收广蓄、从善如流,尤其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即使有过激、过火、过头的话,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干部要眼界十分开阔,胸怀十分开阔。”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要选好参照物,经常想想英雄先烈,比比先进模范,看看困难群众,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高低;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建功立业上下功夫,少在行使权力上比大小。真正做到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四、强素质。要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我们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这次新任职的同志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不少同志还是硕士、博士,可以说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学习的任务丝毫不能忽视和放松。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在坚定的党性原则前提下,通过学习,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就一定要有适应这个岗位的能力,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强素质,就是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认真贯彻市委各项工作部署,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找准各项工作与全市工作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深入思考,有所创新、有所持续,在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促进发展是第一要务上提升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带队伍。毛泽东同志说过,“政策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这些经典言论都说明了带队伍的重要性。一个部门的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判断自己工作成效的最直接标准,不是自己具体做了多少事,而是看有没有调动一班人各展其能去做成事。工作靠领导个人单打独斗是做不好的。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必须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业才能发展得更快、走得更远。对于各室的主任来讲,不仅要有学识、懂业务、出思路,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带好队伍。靠示范带队伍。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如果说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话,那么在一个单位来讲,关键的关键在一把手,关键在领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干部,就是先干一步;所谓领导,就是领路导航,带头干事。一把手要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靠管理带队伍。只会干事,不懂管理,带不出一支像样的队伍,即使自己再有本事,再怎么努力,部门的工作也不一定会有大的起色。要做到会管理就要掌握室内每个人的情况,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就要在工作中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注重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要创新管理方法,既严格管理、善于管理,又充分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靠团结带队伍。大家一定要有团结的意识和愿望,不搞面子之争,防止伤害感情;不搞意气之争,防止心浮气盛;不搞名利之争,防止患得患失;不搞权势之争,防止擅权专断。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坚持个人融入集体之中,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做到思想上求共识,性格上求共融,工作上求共进,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最佳效应。要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相互之间多一些豁达、多一些谦让、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尊重。特别是室主任要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言、容人之过,形成和谐干事、共同创业的小气候,从而推动工作发展、事业进步。

六、避险恶。随着反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围猎”风险无处不在。人们对党员干部多是恭维、奉承和赞扬,有的人因此口大气粗、自以为是,这就离出事不远了。每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规避风险。要避险恶,就要头脑清醒。要认识到别人在拉拢腐蚀你的时候,看重的并不一定是你本人,而是你手中的权力;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民造福,也能遗害百姓;既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认识到人的一生如同飞机起降,不要只想飞得高、飞得快,还要想到航向精准、着陆安全;要自觉接受组织的挑选,不要挑肥拣瘦,工作岗位不分高低贵贱,只有无所作为的干部,没有无所作为的岗位。要避险恶,就要时常敬畏。江泽民同志曾经有一句话,叫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讲的是他当年在总书记位置上的感受。对于我们这些单位领导干部,大家可能觉得官太小,不足为畏。事实上,大家手中或大或小都有一定的权力,都应该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都要严于律已、心存敬畏。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百姓,铭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古训;敬畏权力,知道权力的神圣、权力的公用,权力是公器,绝不能为私所用;要敬畏法纪,自觉遵守纪律,时刻保持自律,主动接受他律;要敬畏良知,把敬畏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守住道德底线,守住做人本分。要避险恶,就要善于拒绝。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常常被别人投桃报李、感恩戴德所迷惑,有的明明知道对方送来的是糖衣裹着的炮弹、是要命的毒药、是刮骨的钢刀,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拒绝。这可能是顾及情面,可能是心存侥幸,也可能是认为法不责众,但都是十分错误的、极其危险的。要谨记陈毅同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言,在金钱美色权力面前,要勇于拒绝、善于拒绝、拉下脸拒绝。只有洁身自好、防身有术,清费廉取、简单生活,才不至于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断送人身自由,断送家庭幸福,断送子女前程。我们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将之作为自勉的警钟。

七、作表率。党员干部不管到哪里,都应该是堂堂正正,严守规则,挺得起、立得住,有一个好形象。虽然我们工作地点不一样、职责任务不一样。要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最起码做到不迟到早退,认真学习,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党员干部还要有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能让人感觉到可亲、可信、可敬。做表率,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不是你愿不愿意、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必须努力作出表率。作表率,就要做到内外统一,表里如一。当一个机关、一个单位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勤奋工作,形成好的风气的时候,虽然工作很紧张,但是精神会很放松,同事之间的关系会很融洽,大家都会在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一个好的风气,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价值、每个人的前程自在其中。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讲几句肺腑之言,和大家谈谈心里话,交流交流思想。目的就是大家能够很融洽地一起,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抓好。

人民检察制度九十年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检察制度在人民检察制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46年10月19日,×政府发布命令,将×高等法院检察处改为×高等检察处,首次确定了审检并立体制,标志着人民检察制度开始向独立体系迈进,在推进人民检察体制建设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1936年至1947年间,中共中央在×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提供了大量的人员、物资和经费,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大本营。×不仅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革命骨干,而且培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使中国革命从西北走向了全国胜利。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为新中国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在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开创性的实践探索,许多学者对×的意识形态、基础教育、经济政策、矛盾纠纷调解等都有研究。×检察制度在人民检察制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37年7月,×高等法院成立。1939年1月,×第一届参议会决定在×高等法院设置检察处,内设检察长和检察员,独立行使检察职权。1946年7月23日,×高等法院检察处召开为期14天的首届检察业务研究会,对检察工作的范围、组织和机构及工作制度进行研讨,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一次检察业务研讨会。1946年10月19日,×政府发布命令,将×高等法院检察处改为×高等检察处,首次确定了审检并立体制,标志着人民检察制度开始向独立体系迈进,在推进人民检察体制建设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人民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认为:历史由人民创造。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建立,实践证明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的真正建设者。在唯物历史观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检察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区工农检察制度为起点,经过以×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的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发展。×检察队伍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组成,彰显了人民检察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本质特征。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检察制度,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检察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人民立场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表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共产党,自中共一大成立那刻起,就始终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不懈追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在抗日战争时期,检察机关镇压汉奸反动派,保护人民利益,保卫抗日民主政权;

在解放战争时期,检察机关以维护解放区生产生活秩序为中心任务,巩固新生政权。×检察机关一直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当今检察制度一脉相承,就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就是立足于法律监督的宪法地位,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带领广大人民进行漫长和艰辛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中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抗战爆发后,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司法建设的基本纲领。×积极开展立法、司法、执法等工作,有效地保障了抗战,巩固了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从“检审合署”到“检审并立”,办理了黄克功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案件,在边区为适应全面抗战需要,节约有限司法资源,提倡民间纠纷调解,大力推行刑事和解。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的检察制度建设,也就没有新民主主义的法治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9月29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最高人民检察署为国家最高检察机关。1949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署挂牌,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建立。人民检察制度经历初创、恢复、重建、稳固发展、改革创新和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落实在法律监督的方方面面,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做深做实,将疫情防控、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保护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等作为履职重点。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发展检察事业。在×的检察机关是如何实现司法公正的?我们可以从一个刑事案例出发探讨——“张氏”命案:1944年1月,×发生一起命案,村民姚某的妻子张氏在家不幸殒命。不久,张氏的族人张玉文等十多人代表全村村民具状控告,要求惩办凶手姚某,判处死刑。几天后,姚某的族人姚富亮等人亦代表全村村民上书县政府,控诉姚某罪行,希望政府接受人民意见进行公审。这些控告文书为多人联名,意在表明村民意见。尽管村民言之凿凿,但司法机关还是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和论证,讯问了犯罪嫌疑人姚某。最终,姚某承认:张氏常年有病,姚某争执抢夺张氏身上手镯时,用腿压在张氏身上,抢完之后张氏没了气息。面对激愤民意,司法机关根据犯罪情节和证据,最终判处姚某有期徒刑十年。在有限的侦查条件下,采取了“罪疑惟轻”的原则。在姚某的具体量刑中,边区刑事政策不是简单地报复,而是重在“以刑弼教”,实现教育感化。时至今日,检察机关更多注重人权保障,先后建立预防纠正超期羁押机制和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制度,探索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法律监督职能在不断强化并发挥更大作用。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履行检察职责。在×检察制度中,有早期公益诉讼制度的萌芽。《×高等法院组织条例》中关于检察员的八项职权有一项就是公益代表人。《×暂行检察条例》中规定检察职权之一便是“关于一般民事案件内之有关公益事项,如土地租佃,公营事业,婚姻等”。一系列法令法规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直到2012年,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无视食品药品安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现象,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就一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确立了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这一时期尚未明确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原告资格等具体问题。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在多省市开展。2017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职能。同时,对行政公益诉讼也开始探索。2017年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规定,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且造成损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依然不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有权向法院起诉。2018年5月1日生效的英烈保护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依法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随着社会的发展,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行使公益诉讼的职能范围和任务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检察制度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的苏维埃法律制度,确认和保障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根本权益。抗战时期,党领导的×司法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权利。专门设置了群众控告箱,接受工农劳苦群众的控告,凡发现边区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发生贪污腐化、官僚腐化,或消极怠工现象,都有权提出控告,这是检察机关早期控申检察职能的一个缩影。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司法建设中,检察机关一直在前行,开展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回头看”、重复信访治理、信访积案清理、“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都是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新时期的司法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检察经验,×的检察制度,薪火相传,为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更是指引着检察人奋力拼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检察机关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年度专题党课:充分发挥巡视制度“利剑”作用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受xx区党委所托,我接下来为大家上一节关于巡视制度的专题党课。希望各位同志学有所获,在xx区下半年巡视工作当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巡视制度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基本作用、施行做法四个方面。

一、巡视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我们党的巡视制度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才达到了今天的成熟高度,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建和曲折阶段进行制度探索。

我们党自建立后,就开始探索巡视制度基层化与常态化运作模式。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而且,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对地方党组织进行巡察指导。1928年制定《巡视条例》、1931年颁布《中央巡视条例》,这即是明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革命党,在组织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完备,因而巡视制度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面临工作联络不畅通的难题,进而影响了监督指导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上下级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建立起来,巡视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应有的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到彰显。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遇到曲折发展的国情,巡视制度相应地显现出波动。

(二)在重建和恢复阶段进行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面对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腐败问题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不足,我们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重建,致力于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83年,中央下令县级及以上各级党委从本党组织挑选一批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同志,作为巡视员,秉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整党工作。三年半的时间过后,这一批巡视员对所属党组织所发挥出来的督促、指导、联络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指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腐败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对有关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并可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党首次将巡视制度提高到了党内监督方式之一的高度。

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便巡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在详细制定巡视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着重考察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纪律和廉政情况,深度聚焦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到了1997年,中央纪委将新巡视制度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纪委推广实行。2000年,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巡视,决定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巡视组,着力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以及巡察。2002年,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更加成熟的巡视制度体系。基于此,到了2003年,初步构建起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等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并通过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巡视制度在党内法规层面的地位奠定下来。

2007年,我们党将巡视制度写入十七大党章,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巡视制度。到了2009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对巡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说明,对巡视工作加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化、授权与限权化、环节时限具体化,让巡视制度和实际工作搭配得更加科学合理。同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原来设立的巡视组及巡视工作办公室,相应地改设为中央巡视组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巡视制度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进行制度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国上下要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2013年,十八届党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展开。同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突出巡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巡视工作覆盖比例提出要求。

2015年,通过对六轮巡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强调中央统一领导,对巡视机构与人员、巡视范围与内容、巡视工作方式与权限、巡视程序和纪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巡视工作全覆盖(含副省级城市)。至此,巡视全覆盖的要求首次被写入党内法规。到了2016年,我们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全面巡视。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分析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表明中央和省级党委的巡视全覆盖已经实现,巡视利剑作用彰显。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补充完善了巡视制度,增加了有关巡察的内容,提出了巡视巡察的说法。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立下来。很快,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分别印发《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巡视制度提供可操作的配套制度保障。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2017年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巡视制度的具体内容。

根据制度设计的规定,巡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架构、方法手段、制衡机制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从横向、纵向、立体、闭环、比较的角度来加以一一阐述。

(一)组织架构纵横贯通。

第二届组长为王岐山,副组长为赵乐际、赵洪祝;

第三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中央组织部部长。从2009年起至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总共历经这三届领导班子变动。

设置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及其他职位,分管各项巡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则要对下一级党组织加强巡视工作的领导;

市、县党委(党组)按照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落实巡视制度要求。这样,巡视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的垂直工作体系,确保协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效开展,在纵向上发挥巡视制度合力。通过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整体布局稳步推进。

(二)方法手段定位导向。

制定巡视制度绝不是单单为了党的规章制度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制度形成“发现问题—检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程序化闭环流程。在巡视工作方法层面,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出“回头看”、专项巡视、一托二(三)、机动式巡视等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回头看”主要是保持巡视工作的长久震慑力。只要是过去的问题还没有见底,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一定要杀个回马枪,毕竟巡视工作并非是一巡了事。专项巡视就是指巡视组实行专项巡视工作,集中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检查,联动发现问题,形成专门性的巡视调研报告。一托二(三)则是为了实现巡视工作范围全覆盖,由同一个巡视组来巡视相同类别单位,从而增加巡视效率,保证巡视成果不打折扣。机动式巡视采用短、平、快的灵活自由式巡视,能够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

当然,巡视制度也提出了巡视组下沉一级、信访、谈话等工作方法。在进驻被巡视工作单位期间,巡视组在具体巡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谈话和信访工作来打破陌生环境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线索。要强调的是,巡视组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沉一级的手段,亲自前往被举报人曾经主政、管理、服务过的地方了解调查他的过去,以便对问题线索和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补充核实。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巡视组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保证贯彻落实巡视制度,更加高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深入、精准、全面地发现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带头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为巡视工作的实施操作提供定位导航。

(三)制衡机制双重约束。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巡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衡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双重约束机制。

巡视工作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固定性约束。巡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轮巡视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按照规定时间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外公布。二是非干扰约束。在巡视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巡视工作人员要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做到不打扰、不阻碍、不延滞巡视单位所在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外部监督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的过程中,要接受来自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巡视工作人员或工作流程一旦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社会方面可以采取直接性行动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巡视工作人员受到四方面的约束。一是回避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地域、任职和公务等回避,从而有力保证巡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二是请示报告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紧急事件、偶发状况,自己又难以快速妥善解决,需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如实向巡视工作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切不可主观随意自行处置。三是保密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应该保守巡视工作机密,始终恪尽职守,承担工作职责,遵守巡视工作保密纪律和规定。四是中立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以及创造利益空间,也绝不可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到办事公正,避免偏袒,严守中立。

很明显,巡视制度对巡视工作以及工作人员作了细致的限制和约束。这旨在营造一种社会积极监督的氛围,督促巡视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依规高质量完成巡视工作。

巡视制度重在由表及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被巡视党组织将会转为主动,致力于提升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建设水平,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最终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遏制腐败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的情势较为严峻复杂,这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习总书记明确,腐败历来是我们党难以避免的最大威胁,如果我们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最终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创新应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利剑作用,着力筑牢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案件的问题线索中,近70%的部分来自于巡视组。一批党政高官均因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受到制裁。这些都足以表明巡视制度已经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巡视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在一系列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合力作用之下,我们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我们仍需要高度警惕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进一步加强巡视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遏制作用。

(二)党内监督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才能落实党内监督的相关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制度早已经成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理应上升到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高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巡视制度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主要抓手,发挥监督下级党组织的作用。之前,就在巡视制度还不成体系的时候,同志们普遍反映,来自上级的监督太过于遥远,来自同级的监督太过于软绵绵,来自下级的监督又太难。巡视组所拥有的组织监督时间又太短,等到纪委能够监督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党亟须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方法,保证巡视制度切实展现监督的功能。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数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期间,中央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共计5.3万人次,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59万件。在充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还获取了很多有参考意义的线索,上级、群众、社会等方面监督发挥出了合力的作用,破解了较为棘手的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监督难题。通过对巡视问题线索的移交,及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纪检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等同异体监督得以有效地联动整合。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单位、金融机构,再到精准扶贫涉及主体单位,巡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在从严治党的战略格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政治建设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出巡视制度的新时代监督作用。随着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巡视制度被党中央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面对严峻的反腐败问题,巡视组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产生震慑威力,有效地控制了腐败增量。通过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研究落马干部的分析及自述,将巡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抓,努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欠缺、党的领导弱化等政治建设问题,既解决浮在表面的腐败问题,又根治腐败现象的根本病因。合理利用巡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以政治巡视高效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的层面。

十八届党中央第十二轮巡视结束后,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党开展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着重明确要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巡视工作的中央权威。之后,政治巡视力度不断加强,巡视整改不断落实。自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以来,巡视组坚持“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原则,实现了巡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基本存在的思想学习不深入、决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已得到督促整改。

四、巡视制度的施行做法。

对于巡视制度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党需要采用完善的针对性做法来加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确保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身体力行下基层的巡视力度。

在中央派出巡视组之前,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主要依靠的途径是传输有关的文字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巡视工作的真实度。巡视组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代理人,应该定期按时亲自前往下级党组织进行巡视巡察,对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打破文字巡视的纸面化固有模式,真正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下移化和现场化。

(二)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

在巡视工作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有时候会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联系的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对此弊端,我们党有必要在组建巡视组的时候,就加强对有关人员人事关系开展全面审核和调查的力度,确保巡视组成员的纯洁性和严密性。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发挥好人事协调统筹作用,通过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考评巡视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不利于巡视巡察工作因素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人事措施,保证巡视工作队伍的合适合法合规性。

(三)敢于打破巡视信息壁垒。

我们巡视员同志在进驻巡视地期内,如何近距离接触并监督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面临巨大难题。不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巡视组工作人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函、来访的工作方法,就此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基层的真实可靠信息,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通过使用这种方式,群众对巡视工作人员充满认可和信任,愿意放下思想包袱,敢于也乐于向巡视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同时巡视员也可以同基层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来达到快速了解基层情况的目的。

(四)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善于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和空白。落实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敢于碰硬骨头,在巡视工作中保持早发现、早分析、早报告的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解决,将腐败问题的苗头扼杀在初期阶段,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有效发挥巡视高压和震慑作用,及时把巡视问题移交至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审查机关和部门,扮演好上级党组织派出机构或延展触角的工作只能角色。

(五)全面深化推进政治巡视。

巡视组工作人员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巡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巡视巡察制度,加大对下级党组织成员思想、态度、行为、认知等各个层面的监督力度和政治考核,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整改落实巡视问题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净化和革新党内政治生态。

同志们,巡视制度专题党课的主体内容基本讲完。现在,我们进行学习总结。

应该说,巡视制度既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发展历程和建功立业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时期,巡视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统一、权威、高效、强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得到有力维护,各项决策部署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仅仅在五年任期之内就进行了十二轮巡视,实现了巡视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目前也已完成四轮巡视工作,并呈现出向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的趋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都将成为党内监督和政治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充分整合纪检监察监督、信访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重要环节,着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标本兼治,成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运行层面,巡视制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激励及监督巡视组、如何确切获取有效巡视信息。面对巡视信息不对称、公众监督无渠道、巡视组不作为、巡视制度缺威信等困境,我们党要在接下来再行审视巡视制度,从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机制、追责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优化巡视制度设计,保障巡视制度有生力量的培养、选拔、重组与更迭,有效提升制度整治和政治效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健全党全面领导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要求。

在国家治理能力中,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抓住了关键。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深刻指出:“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作为“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指出“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苏联宪法中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在实践中放弃了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不断深化拓展对党的领导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毛泽东同志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邓小平同志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要“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邃洞察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开创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强调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集中体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说到底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这个最本质特征坚持好、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复兴征程上的坚强领导核心;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三)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新时代统揽“四个伟大”、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力有效地把460多万党组织、9000多万党员、亿万人才、近14亿人民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增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福祉,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二、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必须贯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这一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必须从制度机制上,把党的全面领导具体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各级各类组织的活动之中。

(一)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党中央强调“四个意识”,最根本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对党中央确定的目标、方针和重要提法,不能随意变动更改,更不能自作主张另提一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图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和修订的部分重要党内法规制度。

(二)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

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健全“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

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

《决定》强调,要“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要健全党领导经济社会各方面重要工作的制度规定,确保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党管办学方向等落到实处。要改进完善党领导实施重大战略的制度机制,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七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东北全面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健全党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的具体制度,形成科学的协同机制。

(四)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要加强党政机构职能统筹,进一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发挥好党的职能部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统筹本领域重大工作,形成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保证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其他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

(五)完善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科学开放的人才制度。

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突出政治标准、加强政治素质考察,坚决防止两面人;

健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完善中国特色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健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三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切实把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及时将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在重要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党的全面领导的法律地位,党的领导相关工作、党的组织建设、党组织活动的法律法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必须把提高执行力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做好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设计谋划,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全面领导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深刻揭示,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的深刻揭示,只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对国家繁荣富强的孜孜以求、对人民幸福安康的念兹在兹、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矢志不渝,只有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夯实贯彻执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思想根基。

(二)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有力执行者,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在本职岗位上历练,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执行制度的政治定力和能力水平。

(三)强化制度意识和制度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不良现象。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遵守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善于从制度上思考把握问题,善于依据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制定政策、完善措施、解决问题,在制度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要把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情况,作为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衡量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尺、考察干部政治能力的重要方面,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对破坏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维护制度权威。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受xx区党委所托,我接下来为大家上一节关于巡视制度的专题党课。希望各位同志学有所获,在xx区下半年巡视工作当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巡视制度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基本作用、施行做法四个方面。

我们党的巡视制度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演变,才达到了今天的成熟高度,构建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建和曲折阶段进行制度探索。

我们党自建立后,就开始探索巡视制度基层化与常态化运作模式。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需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而且,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对地方党组织进行巡察指导。1928年制定《巡视条例》、1931年颁布《中央巡视条例》,这即是明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作为革命党,在组织队伍建设上还不够完备,因而巡视制度上下级党组织之间面临工作联络不畅通的难题,进而影响了监督指导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上下级党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党和国家监察体系建立起来,巡视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应有的监督作用得到极大到彰显。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遇到曲折发展的国情,巡视制度相应地显现出波动。

(二)在重建和恢复阶段进行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面对党员干部经济犯罪、腐败问题以及国家监督体系的不足,我们党对巡视制度进行了重建,致力于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983年,中央下令县级及以上各级党委从本党组织挑选一批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同志,作为巡视员,秉承“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对所属单位进行整党工作。三年半的时间过后,这一批巡视员对所属党组织所发挥出来的督促、指导、联络作用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指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腐败风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对有关贪污腐败、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并可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党首次将巡视制度提高到了党内监督方式之一的高度。

1996年,中央纪委制定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便巡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操作性。在详细制定巡视制度的过程中,突出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着重考察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纪律和廉政情况,深度聚焦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到了1997年,中央纪委将新巡视制度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纪委推广实行。2000年,中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巡视,决定由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巡视组,着力对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以及巡察。2002年,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更加成熟的巡视制度体系。基于此,到了2003年,初步构建起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等巡视工作组织架构,并通过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巡视制度在党内法规层面的地位奠定下来。

2007年,我们党将巡视制度写入十七大党章,并提出要高度重视、继续完善巡视制度。到了2009年,党中央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该条例对巡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说明,对巡视工作加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化、授权与限权化、环节时限具体化,让巡视制度和实际工作搭配得更加科学合理。同年,我们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原来设立的巡视组及巡视工作办公室,相应地改设为中央巡视组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巡视制度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在发展与完善阶段进行制度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国上下要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2013年,十八届党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展开。同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突出巡视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巡视工作覆盖比例提出要求。

2015年,通过对六轮巡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该条例强调中央统一领导,对巡视机构与人员、巡视范围与内容、巡视工作方式与权限、巡视程序和纪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巡视工作全覆盖(含副省级城市)。至此,巡视全覆盖的要求首次被写入党内法规。到了2016年,我们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全面巡视。

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总结分析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表明中央和省级党委的巡视全覆盖已经实现,巡视利剑作用彰显。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补充完善了巡视制度,增加了有关巡察的内容,提出了巡视巡察的说法。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最高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立下来。很快,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分别印发《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等文件,为巡视制度提供可操作的配套制度保障。2018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2017年以来的巡视巡察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2019年,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巡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制度设计的规定,巡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组织架构、方法手段、制衡机制这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从横向、纵向、立体、闭环、比较的角度来加以一一阐述。

(一)组织架构纵横贯通。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巡视巡察组织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党委(党组)横向展开,包括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组等组织架构。各级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委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执行具体的巡视工作。其中,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作为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小组副组长通常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为例,第一届组长为贺国强,副组长为李源潮、何勇;第二届组长为王岐山,副组长为赵乐际、赵洪祝;第三届组长为赵乐际,副组长为杨晓渡、陈希。我们可以看到,三届组长均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前两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第三届副组长分别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和中央组织部部长。从2009年起至今,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总共历经这三届领导班子变动。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也就是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辅助开展巡视工作的指挥部。巡视组由党委设立,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每轮巡视工作,并定期按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具体工作;设置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及其他职位,分管各项巡视工作。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巡视制度建立了垂直严密的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原则。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实行巡视制度;市、县党委(党组)实行巡察制度。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设立巡视巡察机构,组织开展对被管理党组织或下一级党组织的巡视巡察工作。在巡视工作中,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则要对下一级党组织加强巡视工作的领导;市、县党委(党组)按照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落实巡视制度要求。这样,巡视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的垂直工作体系,确保协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效开展,在纵向上发挥巡视制度合力。通过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巡视工作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整体布局稳步推进。

(二)方法手段定位导向。

制定巡视制度绝不是单单为了党的规章制度的健全,更重要的是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制度形成“发现问题—检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程序化闭环流程。在巡视工作方法层面,巡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提出“回头看”、专项巡视、一托二(三)、机动式巡视等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回头看”主要是保持巡视工作的长久震慑力。只要是过去的问题还没有见底,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一定要杀个回马枪,毕竟巡视工作并非是一巡了事。专项巡视就是指巡视组实行专项巡视工作,集中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式检查,联动发现问题,形成专门性的巡视调研报告。一托二(三)则是为了实现巡视工作范围全覆盖,由同一个巡视组来巡视相同类别单位,从而增加巡视效率,保证巡视成果不打折扣。机动式巡视采用短、平、快的灵活自由式巡视,能够起到一个出其不意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

当然,巡视制度也提出了巡视组下沉一级、信访、谈话等工作方法。在进驻被巡视工作单位期间,巡视组在具体巡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谈话和信访工作来打破陌生环境的限制,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线索。要强调的是,巡视组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下沉一级的手段,亲自前往被举报人曾经主政、管理、服务过的地方了解调查他的过去,以便对问题线索和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补充核实。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巡视组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保证贯彻落实巡视制度,更加高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深入、精准、全面地发现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带头人的违纪违法问题,为巡视工作的实施操作提供定位导航。

(三)制衡机制双重约束。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说,巡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衡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双重约束机制。

巡视工作受到三方面的约束。一是固定性约束。巡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轮巡视工作的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工,按照规定时间在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对外公布。二是非干扰约束。在巡视工作的践行过程中,巡视工作人员要结合被巡视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做到不打扰、不阻碍、不延滞巡视单位所在地的正常工作秩序。三是外部监督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的过程中,要接受来自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巡视工作人员或工作流程一旦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社会方面可以采取直接性行动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反映。

巡视工作人员受到四方面的约束。一是回避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开展巡视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地域、任职和公务等回避,从而有力保证巡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二是请示报告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紧急事件、偶发状况,自己又难以快速妥善解决,需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如实向巡视工作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切不可主观随意自行处置。三是保密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应该保守巡视工作机密,始终恪尽职守,承担工作职责,遵守巡视工作保密纪律和规定。四是中立约束。巡视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不能利用职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以及创造利益空间,也绝不可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到办事公正,避免偏袒,严守中立。

很明显,巡视制度对巡视工作以及工作人员作了细致的限制和约束。这旨在营造一种社会积极监督的氛围,督促巡视工作人员严守纪律,依法依规高质量完成巡视工作。

巡视制度重在由表及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此基础上被巡视党组织将会转为主动,致力于提升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建设水平,实现管党治党的目标,最终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遏制腐败的作用。

xxxxx说过,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尤其是反腐败斗争的情势较为严峻复杂,这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习总书记明确,腐败历来是我们党难以避免的最大威胁,如果我们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最终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创新应用巡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利剑作用,着力筑牢执政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案件的问题线索当中,超过60%的部分来源于巡视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中管干部案件的问题线索中,近70%的部分来自于巡视组。一批党政高官均因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受到制裁。这些都足以表明巡视制度已经成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巡视制度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在一系列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合力作用之下,我们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当然,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面对严峻复杂的局势,我们仍需要高度警惕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进一步加强巡视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遏制作用。

(二)党内监督的作用。

加强党组织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监督,才能落实党内监督的相关规定。xxxxx指出巡视制度早已经成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重要方式,理应上升到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高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巡视制度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主要抓手,发挥监督下级党组织的作用。之前,就在巡视制度还不成体系的时候,同志们普遍反映,来自上级的监督太过于遥远,来自同级的监督太过于软绵绵,来自下级的监督又太难。巡视组所拥有的组织监督时间又太短,等到纪委能够监督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那么,我们党亟须整合各种监督形式和方法,保证巡视制度切实展现监督的功能。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数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期间,中央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谈话共计5.3万人次,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59万件。在充分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还获取了很多有参考意义的线索,上级、群众、社会等方面监督发挥出了合力的作用,破解了较为棘手的党政领导部门“一把手”监督难题。通过对巡视问题线索的移交,及时督促落实整改问题,纪检监察监督、派驻监督、信访监督、群众监督等同异体监督得以有效地联动整合。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单位、金融机构,再到精准扶贫涉及主体单位,巡视制度实现了全方位的党内监督,在从严治党的战略格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政治建设的作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出巡视制度的新时代监督作用。随着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巡视制度被党中央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面对严峻的反腐败问题,巡视组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强调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现的问题产生震慑威力,有效地控制了腐败增量。通过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研究落马干部的分析及自述,将巡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抓,努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欠缺、党的领导弱化等政治建设问题,既解决浮在表面的腐败问题,又根治腐败现象的根本病因。合理利用巡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提高了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以政治巡视高效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的层面。

十八届党中央第十二轮巡视结束后,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情况,表明我们党开展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着重明确要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统一领导,体现巡视工作的中央权威。之后,政治巡视力度不断加强,巡视整改不断落实。自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以来,巡视组坚持“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原则,实现了巡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被巡视的地区和单位基本存在的思想学习不深入、决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已得到督促整改。

对于巡视制度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党需要采用完善的针对性做法来加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巡视制度的治理效能,确保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加强身体力行下基层的巡视力度。

在中央派出巡视组之前,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主要依靠的途径是传输有关的文字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巡视工作的真实度。巡视组作为上级党组织的代理人,应该定期按时亲自前往下级党组织进行巡视巡察,对存在问题开展深入调查,打破文字巡视的纸面化固有模式,真正实现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下移化和现场化。

(二)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任用。

在巡视工作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有时候会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联系的同体监督和同级监督。对此弊端,我们党有必要在组建巡视组的时候,就加强对有关人员人事关系开展全面审核和调查的力度,确保巡视组成员的纯洁性和严密性。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发挥好人事协调统筹作用,通过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考评巡视组工作人员,对于存在不利于巡视巡察工作因素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人事措施,保证巡视工作队伍的合适合法合规性。

(三)敢于打破巡视信息壁垒。

我们巡视员同志在进驻巡视地期内,如何近距离接触并监督被巡视党组织成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面临巨大难题。不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巡视组工作人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接受群众来信、来电、来函、来访的工作方法,就此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基层的真实可靠信息,增加巡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通过使用这种方式,群众对巡视工作人员充满认可和信任,愿意放下思想包袱,敢于也乐于向巡视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同时巡视员也可以同基层党组织部分同志进行个别谈话,来达到快速了解基层情况的目的。

(四)坚决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善于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做到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和空白。落实监督责任,真正做到敢于碰硬骨头,在巡视工作中保持早发现、早分析、早报告的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促进问题解决,将腐败问题的苗头扼杀在初期阶段,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有效发挥巡视高压和震慑作用,及时把巡视问题移交至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审查机关和部门,扮演好上级党组织派出机构或延展触角的工作只能角色。

(五)全面深化推进政治巡视。

巡视组工作人员应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巡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改革创新巡视巡察制度,加大对下级党组织成员思想、态度、行为、认知等各个层面的监督力度和政治考核,检查被巡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整改落实巡视问题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层层压实监督责任,从根本上净化和革新党内政治生态。

应该说,巡视制度既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在党的发展历程和建功立业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时期,巡视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统一、权威、高效、强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得到有力维护,各项决策部署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坚持党的领导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仅仅在五年任期之内就进行了十二轮巡视,实现了巡视工作全覆盖。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目前也已完成四轮巡视工作,并呈现出向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的趋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都将成为党内监督和政治建设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充分整合纪检监察监督、信访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重要环节,着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标本兼治,成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运行层面,巡视制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激励及监督巡视组、如何确切获取有效巡视信息。面对巡视信息不对称、公众监督无渠道、巡视组不作为、巡视制度缺威信等困境,我们党要在接下来再行审视巡视制度,从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机制、追责机制、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优化巡视制度设计,保障巡视制度有生力量的培养、选拔、重组与更迭,有效提升制度整治和政治效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定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专题党课讲稿

根据中央决定,今年全国将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林业工作,我们首先要把这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

一要把“两学一做”落实到理论武装上,引导党员干部多学多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二要把“两学一做”落实到党性教育上,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誓词,不忘初心。

三要把“两学一做”落实到严明纪律上,引导党员干部立标杆、作表率,争做遵规守纪的模范。

四要把“两学一做”落实到推动发展上,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三严三实”,学习好、理解好、实践好发展新理念。

五要把“两学一做”落实到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上,引导党员干部以高昂的精神、严实的作风、良好的品格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

去年,省林业厅党组做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部署决策,明确提出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促进山东林业建设”为主题,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勤政廉政、依法行政为重点,采取统一安排部署、分工落实责任,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力争202-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的任务目标。为扎实开展好创建活动,省林业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印发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做出了安排部署。

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二要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作风。

四要注重环境整治,建设平安小区。

五要发挥群团组织骨干作用,丰富机关文化生活。

六要建设现代林业,加快推进林业科学发展。

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两促进,确保学习教育与文明创建双丰收。一要切实加强领导。二要坚持领导带头。三要准确把握要求。四要瞄准目标任务。五要精心组织活动。六要坚持统筹兼顾。

201x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厅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厅上下形成了懂规矩、守纪律、敢担当和严以律已、廉洁勤政的良好氛围。机关作风建设明显好转,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机关文明创建成效显著。机关作风的向好转变,推进了全省林业工作健康发展。201x年,全省林业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xx为目标,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理念、制度、机制和模式创新,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收官之年的各项任务目标。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文明创建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厅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处室单位、干部职工要深刻学习领会xx书记和xx副巡视员的讲话精神,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学习教育、文明创建工作见行动、见实效。

年政治巡察专题党课讲稿:深化政治巡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部署,结合我巡察工作实际,今天,我想针对“深化政治巡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为主题和大家聊聊,希望大家也结合日常理论学习和巡察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巡察工作高质量开展。

《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对今后五年巡视巡察工作作出总体部署。省委坚决贯彻中央《规划》精神,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巡视全覆盖,让巡视利剑高悬,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巡视巡察的根本政治任务。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不仅是党团结统一的保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巡视巡察作为党内自上而下的政治监督,省委自觉遵循党章和宪法,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不断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赵乐际同志强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巡视工作的“纲”和“魂”。各级巡视巡察机构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把巡视巡察的聚焦点、着力点统一到“两个维护”上来,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加强党的建设上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加强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发现和推动解决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规选人用人、违反民主集中制、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等问题,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政治监督、政治导向作用,确保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实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

坚持把“两个维护”贯穿到扎牢织密巡视巡察监督网建设中。

巡视巡察是对党组织的全面政治体检,是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组织建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完善巡视巡察监督体系,推动深化发展,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扎牢织密监督网,实现巡视巡察监督常态化制度化。

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把利剑直插基层,推动巡察向基层拓展,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进巡察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开展“交叉巡察”“提级巡察”等符合基层特点、群众容易接受和参与的工作方式,切实解决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使巡察工作形式更加灵活、方法更加多样、成效更加明显。

对省委巡视机构和上级巡察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移交的问题线索,进行“回访”监督,将重点问题列为专项巡察任务,巡视巡察接力推动整改。

始终做“两个维护”的坚定捍卫者。

“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巡视巡察机构和广大巡视巡察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守政治巡视巡察职能定位,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动摇,增强党的意识、严明党的纪律不动摇,使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维护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巡视企业时,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权力寻租腐败、违规选人用人等问题;

巡视高校时,着力发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从严管党治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以贯之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的落脚点,改进巡视巡察反馈、整改通报和公开等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整改“双责任”,推动问题整改见底归零。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对巡视整改情况督查督办制度,把督促巡视巡察整改落实与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形成监督合力。完善巡视巡察问题线索移交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将问题和线索分类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用足用好巡视巡察成果。针对巡视巡察发现的一些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加强归纳提炼,找出规律性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一以贯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巡视巡察工作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巡视巡察机构和巡视巡察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强化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原则底线,严守党的纪律,既要从严从实监督,又要严于律己、作出表率,以实际行动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40年管党治党的经验深刻昭示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在全国执政进入第70个年头的重大历史时刻,越是在这种时候,应对风险、抓好稳定的意义越重大。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艰巨繁重,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些领导干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滋生,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弱化甚至丧失。党员干部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没有锐意进取的斗争精神和丰富高超的斗争本领是做不到的。因此,总书记关于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非常符合当前的实际,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提升政治站位。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作为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把××××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总书记关于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要求上来,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个人本职工作、推动系统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把增强斗争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与主题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当前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履行党章宪法赋予的职责结合起来,与解决系统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要找准定位,培养斗争精神。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当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中,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对系统纪委有了新的职能定位,对国资国企监督侧重点也有了新的变化。当前××××系统腐败问题仍然高发易发,系统的政治生态亟待进一步修复。××××纪委也将充分运用省纪委监委赋予的监察权限,通过与省纪委监委联合办案、与地方监委合作等多种形式,集中力量,抓住典型,严肃查处。××××党委、纪委也要通过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深入查找问题,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要依规依纪依法从严查处顶风违纪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行为;既要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又要坚持“一案双查”,倒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以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来体现主题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是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总书记要求,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从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和近年来查办案件情况来看,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物业出租、招商、财务管理等领域。这些涉案的国企干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经办人员内外勾结、收受贿赂,监管人员失职失察、防控缺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国有资产损失,给系统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些系统的主要领导“雁过拔毛”,肥了自己,亏了公家,甚至造成系统濒临破产。近期,××纪委正在梳理××系统下属系统违纪违法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突出问题,发现涉及金额大,涉案人员多,令人咋舌(××具体情况)。我们将结合主题教育狠抓整改落实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在所属系统开展违纪违法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专项整治的工作实施意见》,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一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激发担当意识,对于严重违纪违法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的,严肃查处。我们将充分运用省纪委监委赋予的监察权限,通过与省纪委监委联合办案、与地方监委合作、指导下属系统纪检监察机构查办案件等多种形式,集中力量,抓住典型,严肃查处,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要依规依纪依法从严查处顶风违纪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行为;既要严肃查处违纪人员,又要坚持“一案双查”,倒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以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来体现主题教育工作的成效。要坚持标本兼治,通过深化改革来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比如,要加强对涉及工程挂靠相关系统的监管,有效管控系统风险;要探索研究项目管理奖励机制,充分调动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并购必须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和科学决策程序,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各部门各环节要做到严格把关。

四是要抓好作风建设,坚决纠“四风”树“新风”。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近期,总书记就推动作风建设在新时代向纵深发展做出重要批示。中央纪委印发了《关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意见》,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锲而不舍、持续发力、再创新绩的要求,紧紧围绕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化风成俗、密切联系群众的目标,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标本兼治,巩固提高深化,一体推进不敢、不能、不想,努力实现治理“四风”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巡察和查办案件发现问题来看,有的下属系统领导干部住高档酒店、坐头等舱、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公务接待喝高档酒等问题屡禁不止,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好中央纪委要求,增强斗争精神,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坚定不移纠正“四风”,深入整治“四风”问题。要抓好深化认识,有的系统主要领导认为系统是自己的、自家的,而不认为是党和国家派他来管理系统的,这是认识上的错位。要深化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强化系统领导人员的身份意识、主人翁意识,有效发挥集体廉政谈话、约谈函询、谈话提醒等日常教育作用,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治歪风、树新风,发挥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要抓好严肃查处。结合整治特殊定制版高档酒、“天价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要求,集中开展整治,加强正面规范引导,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典型问题;对于顶风违纪特别是搞团团伙伙、小圈子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真正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要抓好关键节点。狠抓节点不放松,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的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多管齐下强化节前廉洁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严守节日纪律的良好氛围。要抓好警示教育。加大对反面典型的通报曝光力度,对违纪行为发生在十九大后、受到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或曝光。从已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选取“四风”典型问题制作警示教育宣传片,教育警示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从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训,以案明纪,引为镜鉴。要压实系统集团监管责任。督促系统集团落实责任,从本部做起,强化作风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财务管理,督促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履行好把关职责。

五是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总书记也要求干事创业敢担当。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正确的执纪执法导向,既要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的干部,以严厉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又要及时果断地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中要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念好问责“六字诀”,切实做到“七个看”。“六字诀”,即“严、准、适、通、扩、用”,严就是态度要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准就是事实要准,边界清晰、有理有据;适就是处置要适度,综合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手段;通就是思想要通,使被问责者心服口服、汲取教训;扩就是问责效果要扩展,抓典型促整改,举一反三、推动治本;用就是该用的要用,积极向党组织提建议,被问责过的干部该用的要用起来。“七个看”,即一看违纪情节,二看时间节点,三看危害程度,四看动机原因,五看认错态度,六看一贯表现,七看群众口碑。通过这“七个看”来综合分析,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念好问责“六字诀”,努力实现执纪执法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

六是要抓好日常监督,督促落实好“两个责任”。要抓好日常监督,强化监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抓日常抓经常,抓早抓小,实现监督全覆盖、常态化、高质量。 第一,要通过考核、约谈、问责等手段,配合××××纪委抓好所属一级系统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综合运用日常谈话、提醒谈话、警诫谈话等方式,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实,更好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第二,发挥好巡察利剑作用,督促巡察整改,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严肃问责,加大巡察发现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做到严查快办,形成震慑。第三,督促系统发挥好审计、监事会精准发现问题的监督作用,深化监督成果运用,整合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形成监督合力。

总之,我们要时时刻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和工作状态,扎扎实实搞好这次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更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年政治巡察专题党课讲稿:深化政治巡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精选文档

根据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部署,结合我巡察工作实际,今天,我想针对“深化政治巡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为主题和大家聊聊,希望大家也结合日常理论学习和巡察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推进我巡察工作高质量开展。

《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对今后五年巡视巡察工作作出总体部署。省委坚决贯彻中央《规划》精神,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巡视全覆盖,让巡视利剑高悬,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巡视巡察的根本政治任务。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不仅是党团结统一的保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巡视巡察作为党内自上而下的政治监督,省委自觉遵循党章和宪法,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不断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力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赵乐际同志强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巡视工作的“纲”和“魂”。各级巡视巡察机构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把巡视巡察的聚焦点、着力点统一到“两个维护”上来,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加强党的建设上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加强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发现和推动解决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规选人用人、违反民主集中制、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等问题,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政治监督、政治导向作用,确保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实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

坚持把“两个维护”贯穿到扎牢织密巡视巡察监督网建设中。

巡视巡察是对党组织的全面政治体检,是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组织建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完善巡视巡察监督体系,推动深化发展,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扎牢织密监督网,实现巡视巡察监督常态化制度化。

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把利剑直插基层,推动巡察向基层拓展,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进巡察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开展“交叉巡察”“提级巡察”等符合基层特点、群众容易接受和参与的工作方式,切实解决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使巡察工作形式更加灵活、方法更加多样、成效更加明显。

对省委巡视机构和上级巡察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移交的问题线索,进行“回访”监督,将重点问题列为专项巡察任务,巡视巡察接力推动整改。

始终做“两个维护”的坚定捍卫者。

“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巡视巡察机构和广大巡视巡察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守政治巡视巡察职能定位,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动摇,增强党的意识、严明党的纪律不动摇,使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维护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巡视企业时,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权力寻租腐败、违规选人用人等问题;

巡视高校时,着力发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从严管党治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以贯之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巡视巡察工作的落脚点,改进巡视巡察反馈、整改通报和公开等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整改“双责任”,推动问题整改见底归零。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对巡视整改情况督查督办制度,把督促巡视巡察整改落实与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形成监督合力。完善巡视巡察问题线索移交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将问题和线索分类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意识形态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用足用好巡视巡察成果。针对巡视巡察发现的一些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加强归纳提炼,找出规律性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一以贯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巡视巡察工作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巡视巡察机构和巡视巡察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强化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原则底线,严守党的纪律,既要从严从实监督,又要严于律己、作出表率,以实际行动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专题党课讲稿

英雄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坚定信心,一边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一边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以充分彰显。

202-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很长一段时间里,“禁足”、停工、停业、停学……整个社会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但是,在防控疫情的斗争中,他们没有停: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人民子弟兵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坚守一线,谱写出一首首惊天动地的战疫史诗;全球中华儿女同心同德、携手抗疫,书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他们一直在为疫情防控、春回大地忙碌奔波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党中央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服从安排、统一行动,坚定不移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抗疫一线。也正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各条战线才能共同行动,才能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技术,在千钧一发之刻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全国一盘棋,织牢防控网。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发挥全国一盘棋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勇向前、众志成城战疫情。应对疫情,各地相继启动一级响应;一些城市需要“封城”,铁路、客运、轮渡、地铁,大家说停就停;医护人员不足、防控物资告急,各地医疗队员放弃假期,火速驰援湖北,生产防护服、口罩等的企业纷纷复工,坚持供应物资;发现疫情防控和物资处置中存在问题,马上督促纠偏;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眨眼间,两座医院拔地而起;4月26日,在国外疫情防控愈发严重之时,湖北,这座英雄的城市首次出现6个“清零”: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现有确诊病例,无重症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

从城市到乡村、从生产到物流、从单位到个人,每个环节紧密配合、环环相扣,构筑起一道道阻击疫情蔓延的封锁线。这背后,是“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一个大国永不磨灭的精气神。

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有全球中华儿女的众志成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一定能赢!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专题党课讲稿

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主要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联系目前供销社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具体谈谈如何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面,我围绕四个方面讲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从1979年到**年的36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仅为2.8%。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在这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欧美国家有的至今还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国家政治持续动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还有,我们邻国朝鲜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基本上还处于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发展水平,连民众的最基本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多方对照,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已经开始彰显。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撰写的《中国震憾》一书中写到“过去30年中国稳步崛起,而在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中,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震憾,不得不反思许多问题,为什么采用西方模式的国家总体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从民主发源地的希腊,到金融危机的美国,无不面临着政治、金融问题,而中国依然高度发展”。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每个党员都要从现实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筑牢理想信念灵魂,锤炼优良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不忘初心,就要心中有党,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正是党的崇高理想、党的先进形象,吸引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期待成为其中的光荣一员。既然通过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党员,那么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这不仅是自我角色的不断暗示,更是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唯有忠诚于党,对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深信不疑,坚定不移,才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利益统一起来,绝对不做有损于党的利益和名誉的事情。

对党绝对忠诚,是“讲政治”的核心,也是供销社工作的生命线和做好工作的根本点。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影响,我们要善于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时刻忠于党的理想,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市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市委和市委的权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老实人和虚怀坦荡的透明人。要始终把党中央这个核心力量,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定盘星”“主心骨”。做到思想上同心、行动上紧跟、工作上落实,努力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份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常扫思想之尘,常补精神之钙,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加强对党章、党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提升精神区位,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

三要牢固树立一个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左传》有句话“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意思是我们每个干部一定要把“为民”之事当作农事一样夙兴夜寐、精耕细作,把惠及民生的事一件件抓实抓好。为农民服务、为职工服务是供销社工作的的重要内容。在座各位党员都是职工群众的公仆和服务员,要牢固树立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情怀,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共同推动企业和留守处各项工作开展。

要做到“心中有戒”,就必须要搞清楚“戒”的内容和含义。“戒”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公认的、一致的解释是指戒律,就是要主动、自觉、经常地防止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过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不同党派、不同社团可能对“戒”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佛教上讲的“五戒”,就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还有“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等,虽提法有不同,但内容大多都有关联性和承继性。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戒”的含义和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共产党人讲的“戒”就是敬畏,就是遵守,就是要从内心深处敬畏纪律规矩,从日常小事上遵守纪律规矩,让纪律规矩约束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让纪律规矩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让纪律规矩保证我们既要干成事,还要保证我们不出事。

一要严守纪律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纪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是刚性约束,是红线。大家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自觉用《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管党治党没有空白、不留盲区。

二要自觉接受监督。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避免脱离群众。因为我们如果关起门来办事,凭老资格,自以为这样就够了。对群众、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在座各位党员要自觉接受市社的监督,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脱离党组织的监督、脱离党规党纪的约束。

三要始终严格自律。守纪律、讲规矩难在自律。周恩来总理一生不回家乡淮安,也是怕给地方政府添麻烦,他要回避这一点。周总理还规定“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这种自律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市供销社的同志,要树牢自律意识,时刻“三省吾身”,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反省自己存在的失误,将他律变为自律。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纪律“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要严守廉洁底线。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供销社的工作沟通协调多,工作中必然有大量人际交往。要坚持原则、划清界限、谨慎交友,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服务职工、服务租赁户的过程中,不是让大家远离职工、租赁户,不交朋友,而是坚持“亲”“清”的新型关系。“亲”,就是要坦荡的同职工和租赁户打交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同职工和租赁户的关系要清白、纯洁,无贪心私心。要始终在规矩的范围内干事,决不能打着供销社的牌子搞关系、谋私利,决不能打着市社的旗号办私事,决不能借工作之便谋私利,全力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要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上,用“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三句古训以为佐证,警醒广大党干部。我们在座各位要切实在家庭角色中承担起“慈、孝、廉、敬”的责任和义务,管好配偶及子女,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责任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由此可见责任对于做人为官的重要性。结合供销社工作,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考虑怎样办才更符合市社党委的要求和工作精神。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花再大力气,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益。

一是要高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重时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做到及时、迅速、不误事,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是要主动。要在被动状态下主动做好工作,就一定要超前思维,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前头,并随着市社党委工作的进展而推进,围绕市社党委工作的变化而调整。要积极探索日常服务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始终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三是要有激情。应当充分肯定,我们绝大多数干部对工作是充满激情的。但是,也确有极少人对工作缺乏激情。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强调客观、埋三怨四,有的回避矛盾、畏首畏尾,等等。这些不良思想倾向是极为有害的。如果领导交代的事半天都没有回音,干什么事都萎靡不振,无所谓,那是不行的。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有没有激情、愿不愿意、认不认真去干,这是态度问题。

四要讲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是搞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家一定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同事之间、科室之间,留守处之间,既要各尽其责,又要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科室之间协作要学会包容、补台。有些科室同志不在,其他同志应主动替补上去,即使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应积极过问。总之,通过主动、积极地协调工作运转的各个环节和功能,使各科室、各部门以及个人之间密切配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使多数人的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一是要重在“真为”。真为,是一种境界。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对人民群众怀有真情、善讲真话、真诚相见、真心服务。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绝对忠诚、真心实意、真为笃行,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真为,是一种胸怀。为事业,默默无闻讲奉献;为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误解,受得了委屈,坐得了冷板凳。为事业,听得进不同意见,从善如流。真为,是一种非凡气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执着,矢志不渝,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真到深处靠坚持,真到远处靠习惯,真到高处靠信念。

二是要重在“实为”。“实为”就是务实、落实。就事业而言,“务实”就是为人朴实、作风踏实,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戒虚、戒假、戒空、戒浮,不像葫芦掉在井里,看似沉下去了但还是飘着浮着。“落实”就是常说的“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钉钉子”精神,咬住目标、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干一件、成一件。“务实”体现工作态度和作风,“落实”体现工作能力和水平。“务实”是前提、是过程、是基础。“落实”是关键、是结果、是目的。习总书记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为”就是要不尚空谈,狠抓落实。唯有既“务实”又“落实”,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要重在“巧为”。这里的“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开拓创新。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一些矛盾和问题。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打破思维定势,用超常规的办法来解决,这就需要“巧为”。“巧为”巧在观念新,先做足实践的功课,具有实践头脑、思维、理念、文化。而不是抱残守缺,木鱼脑袋,难以突破创新。“巧为”巧在办法好,实用管用,把握了工作实践的规律法则,能够用市场的、法治的“钥匙”解开难题之“锁”,推动发展,克服“无所作为”“束手无策”的状态。“巧为”需要下更深的功夫,需要在实践中练就更加过硬的本领,所谓“巧妇手中出绝活”。

四是要重在“敢为”。“敢为”就是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敢为”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敢为”要视责任重于泰山,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从严要求、善作善成。为了事业敢想敢干敢担当,是当干部的基本政治品格。古人尚且能够“为官避事平生耻”,何况今天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新时期的党员干部。

五是要重在“廉为”。既干事又干净,这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讲,当官就不能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想当官。他还提出了“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三严三实”阐述了改进作风的新,抓住了为人从政、干事创业的根本点,划定了为官律己的警戒线。每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拿出“向我看齐”的勇气,当好以身作则的模范,真正以严和实的标准,塑造作风过硬、素质过硬、自律过硬的形象,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保持气节、树立正气、严格操守,心存敬畏、勤政廉政,知畏、知足、知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演奏好“为”和“不为”的协奏曲,才能在人生的秋天里收获思想的果实和事业的华章。

年巡视制度专题党课讲稿

再过几天就要到春节了,首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牛年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刚才,×同志对年前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下面,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这实际上讲的就是担当,“担”就是担责任、担困难、担风险,“当”就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当之无愧。市委xx书记在全市三级干部会上强调,坚持“以项目比能力”“以发展论实绩”,以此检视作风、考验水平、识别人才、选用干部。这给全市上下释放了强烈信号:让有本领、有业绩的干部有盼头;让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没希望。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掀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创造力、推动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人们有时候评论他人说,某某人境界不高,跟他(她)谈不拢来。确实,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养出来的。境界决定人的品位,品位决定人格,人格决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些都体现了干部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忠诚,是一种品格,决定一个人的境界。要把“担当”扛在肩上。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能立定志向,生命就会有所转变;能持之以恒,生命就会脱胎换骨,最终赢得美好的结果。古人尚且懂得“禄厚恩深何以报,惟当努力罄忠诚”,共产党员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对党忠诚就要敢于担当负责、敢于较真碰硬,负重拼搏、奋发有为,这是新常态下对党是否忠诚的重大考验。不敢担当、怕事躲事,忠诚无从谈起。有没有担当,就看面对矛盾是否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是否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是否敢于承担责任。要把“作为”握在手里。一名党员对党是否绝对忠诚,一到关键时刻就泾渭分明,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作为”这两个字,是检验担当最好的标准。群众看党员干部,就看他能不能干事、会不会干事,最终能不能把事干成。有没有作为,有没有动力,靠的就是一个“比”字,要的就是一个浓厚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谁肯干,谁干得好;谁躲懒,谁干的差,一比就出来了。我们要树立一个鲜明导向,大胆选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干部,让“有为才有位”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和努力方向。要把“规矩”立在心里。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严守规矩,特别是严守政治规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的重大政治问题。现实中一些不守规矩现象,都源自于心态不正,如比待遇,比职务,就是不比贡献,不比能力。比来比去心理失衡,丢了原则,破了规矩。“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丧失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掉一片民心”。对党忠诚,就要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行有所止。要坚决贯彻执行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不搞特殊、没有例外。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各自为政,各唱各的调,人人都想当家,人人都想说了算,最后只能是一盘散沙。今年轮岗的同志和提拔的同志,要迅速转换角色,以努力干事作为对党忠诚的检验;没有轮岗和提拔的同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奋力干事作为对党忠诚的行动。

____总书记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强调:“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古人云:“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的是为政最重要的是付出实际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有的干部不是不干事,而是干的事浮光掠影,有头没尾;有的干部口头上喊得山响,喊完了就没有了下文;有的干部不注重学习,事是干了,质量不行。这些,都是不务实的表现,干了跟没干一样,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工作。所以,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标准。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处于关键期,棚户区改造、城建计划、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安全、职能工作等等,哪一样都不容易,到处都存在阻力,甚至我们的部分局属单位还面临“吃饭难”的问题。“爱拼才会赢”。后面已经没有退路,只有知难而进,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标准,才可能跨过改革中的沟沟坎坎,越过发展中的艰难险阻,闯出一条新路,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要有力求突破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意识。过河需要船和桥,急于求成不行,慢慢吞吞不行,虚头巴脑不行,鲁莽蛮干也不行。今天会上部署的这些工作,大家想想,哪一样是不动脑筋就能干成的?哪一样是不要创新突破就能推动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之后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烧开的水可以顶开水壶的盖子就想到这是一种动力,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思想决定行动,想事才能成事。人的思路无限宽,潜力就无限大,有些事不敢想、不敢做,永远都没有;去想了,去做了,就有变为现实的可能。要有甘于吃苦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干劲。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干一番事业,不下一番若功是不行的。孔子云:“未知苦,焉知乐?”因此,我们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有苦才有乐,先苦才后甜。否则,可能会出现“现在不吃苦,以后长期苦”的局面。我们有一批干部确实是很能吃苦,也干出了成绩。无论是在项目建设还是业务工作;无论是综合政务还是经济工作,一个人顶三个人用,加班加点家常便饭。选人用人,就是要从这些干部中选拔。全局上下都要向他们学习,弘扬这种作风。做就做成最好,干就干到极致。组织上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让干事的干部有平台、有奔头、受尊重。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幸福感可能来自于很多方面,如美满的家庭、称心如意的工作、较好的经济条件等等。我们经常讲“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样,党员干部也要提高幸福指数。相同的是,都叫做幸福,不同的是,党员干部的幸福,多了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廉洁安全感,丧失了这个安全感,就像身上挂着一颗拔掉了保险栓的手雷,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廉洁让人内心安宁。《后汉书》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东汉时期,东莱太守杨震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时,由杨震推荐任职的县令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拜见,感谢他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杨震拒绝了重金贿赂,换来了内心安宁。如果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了钱财,物质上虽然丰裕了,却整天提心吊胆,吃不香也睡不着,甚至听到敲门声也担惊受怕,又怎么会心情舒畅?又怎么能觉得幸福?正所谓:“拒贿惜日短,贪赃嫌夜长;反侧复辗转,何来清福享?”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廉洁让人产生力量。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没有“辫子”给人家抓,也没有把柄掌握在别人手上,工作中就不必瞻前顾后,不必费劲心思去照顾、平衡各种不正当关系,自然就敢于依法办事、敢于碰硬,敢于亮剑。这是廉洁者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力量的真正源泉。要知道,“宁受小人仇,不受小人恩”,钱债易还,人情难偿。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看得穿是非、想得透得失、放得下名利,才能够保得住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廉洁让人形象高大。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指,堵住人民的嘴巴比防洪水都难。可见人言之可畏,民心之重要。然而,防人不如防己,自身廉洁才是最根本的保证。“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时间是链子,廉洁是珠子,用链子串上珠子,挂在胸前就可以开心一辈子;幸福是石子,腐败是沙子,用筛子筛掉沙子,留下石子就能走运一辈子。”只有坚持廉洁自律,慎独自守,所有的健康、快乐、幸福才可能真正属于你。

同志们,开创伟大的事业,党是最坚强的核心。今年,各方面工作要进一步,更快一脚,更上一层。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精神向前冲,为加快推进“一级三宜”江湖名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