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授致辞(优秀19篇)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优秀19篇)

ID:8179769

时间:2023-12-29 18:37:13

上传者:影墨

致辞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充满力量的声音,让听众感受到深情和诚意。致辞范文是我们写致辞时的参考对象,可以从中借鉴优秀的思路和观点。

厦门大学教授毕业典礼致辞

毕业了,六月的我们荡起双桨,用热情推开知识的波浪。六月的我们扬起风帆,用勤奋驶向成功的彼岸。今天,我们是时候准备一下毕业典礼的致辞稿了。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厦门大学教授毕业典礼致辞”,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亲爱的同学们:

x六月,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近段时期,美丽校园的夜空,总会划过宿舍里传来的阵阵欢呼声,我不知道那是同学们在为所喜爱的世界杯劲旅摇旗呐喊呢还是在为毕业欢呼。我知道,球迷很多,还看到我们的女同学上报当“非女郞”(好像一个叫舒舒,一个叫刘荫是吧)。只是足球固然精彩,但与我们相距遥远,泱泱大国目前只有“呜呜祖拉”,无缘“大力神杯”。我们还是为自己欢呼吧,欢呼我们的胜利毕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万人集会,以最隆重的场面、最热烈的方式为2011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在这盛大的节日里,所有的欢呼、所有的荣耀、所有的祝福都归属于在场的每一位毕业同学!在此,我代表学校对x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同学们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学校发展、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家长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年复一年,我们在这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学子。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情相似,心中既为你们的成才而欢欣喜悦,又为你们即将远离而依依不舍。你们在重大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母校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面对百年不遇的干旱和高温天气,毅然挺进虎溪,虎溪校区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勃勃生机;你们面对无情的汶川地震,虽心有惶恐却表现得井然有序,在救灾志愿者的队伍里出现了你们爱的足迹;面对来势凶猛的流感,你们镇定自若,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决定,让那肆虐的流感在我们校园未能得逞毫厘;不仅仅如此,你们还直接参与学校的建设,直接见证学校发展的历史,学校事业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你们的青春汗水,学校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留下了你们拼搏进取的印记;特别是80周年校庆,你们意气风发、x怀,所表现出的重大学子风范让海内外校友深刻记忆。在此,我要代表学校向你们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对重大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我不能忘记,你们在为重大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也许对于你们大多数同学而言,我是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我的讲话不是那么睿智,虽然我的歌声不是那么动听,虽然我打网球的动作不是那么标准,虽然我的工作还未达到你们的要求,但你们给了我最响亮的掌声,鞭策着我为学校贡献毕生的精力!对于我,你们可以选择“爱我或者不爱我”,而对于你们,我只能选择“爱你们或者更爱你们”!此般感情,是师生情,是朋友情,你们离开学校,变换的只是从学生到校友的称谓,但永恒的,是我们的情谊!再过20年,李晓红,一位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依旧愿意在这里等你们,将去学点新歌,上台再为你们演唱祝福!

连日来,不管太阳多大、雨水多密,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工作安排,我都尽力参加各个学院的毕业合影。给每一个学院的学生照相是我的初衷,不拒绝在任何场合任何同学拉我合影是我的职责,但由于特殊原因,仍有动力学院和艺术学院等少数学院我未能参加合影留念,在此抱歉地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几年前,同学们怀着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选择了重庆大学,在这里度过了你们人生成长过程中最为灿烂的流金岁月。大学生活是无比美好的,若干年后你一定还会记得,缙、云湖畔的晨读和x旁的吉他,教室里占座的水杯和球场上激昂的叫声,宿舍里常年召开的“卧谈会”和考试前的“挑灯夜战”,难忘的英语四六级和那幸运的“425”及格线,还有思群广场上惊艳的“阿凡达”和知名度颇高的“国民校花”,外语角的邂逅、临江路上的等待、竹林里的浪漫,所有这些都将铭刻在你们的记忆。当然,你们也一定还会记得食堂饭菜的“独特味道”,记得课桌、厕所里的“激扬文学”,记得操着一口“川普”的老教授,还有x论坛上宣泄的“酣畅淋漓”,不过到那时,再提及这些你们一定都会泯然一笑,因为这就是母校!华中科大的根叔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我还想再补充一句:“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左看右看不顺眼,但还要回来看的地方!”

大学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毕业之后面临的社会非常现实。从明天起你们大部分同学就要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临别之际,我作为校长,应当赠送你们临别寄语。在这里我不想用华丽的词语来堆砌赠言,只讲两个故事共勉。

第一个是关于不同大学文化培养出不同风格学生的故事。上司给下属布置工作,某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听完后,还没动手开干就给上司讲了一大通“理论”,论证上司布置的工作有缺陷,建议上司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老板对此极为不快,影响了这个毕业生的升迁和发展,不是炒鱿鱼就是被炒;另一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等上司交代工作完毕,立马表态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内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才给上司谈他是如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并提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所以这个学生得到了重用,并且这个高校产生了很多大领导、大老板、大人物;我们重大的毕业生呢,接到任务后,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循规蹈矩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但做完就完了,没有把如何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向上司讲,也没主动给上司提建议,所以重大的毕业生大多成了总工程师或副手,没有产生太多的大人物。讲这个故事,我是想提醒同学们,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为埋头而默默无闻,淹灭了你们的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希望你们既要传承“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也要弘扬“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重大学风,甩掉第一个,赶超第二个,用你们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胆略去展现新一代重大人的风采。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我89年赴美国学习,刚去的时候每个月只有420美元的生活费,生活相当拮据。于是,我埋头苦干了1个月,完成了4篇研究报告,并且每天我坚持早起到实验室,导师每天晨跑的时候都看到我在工作。导师见我这个中国人如此刻苦,问我在美国生活有无困难,我如实说:“钱太少了!”,导师觉得找这么个助手不容易,立马决定从第二个月开始再给我每月x美元的补贴,使我在那个年代一个月就成了万元户。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什么呢?我想告诉同学们在任何岗位,首先要苦干做出一番成绩,有了资本后,要主动地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诉求,体现自己的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各奔一方。“喊楼大战”上演最后的疯狂,“散伙宴会”两眼泪茫茫,“毕业留影”定格美好的回忆,“叫卖旧物”传承节约的风尚,无一处不流露出大家对大学生活以及老师和同的眷恋与不舍。一朝重大人,永远都是重大人。请你们记住,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身居何职,当你成功时,请你告诉我们,母校会为你欢呼、与你分享;当你失落时,请你告诉我们,母校会为你分忧、为你祝福;当你思恋母校时,请你告诉我们,母校随时欢迎你,迎你回家看看。母校将是你们人生旅途中永远的港湾、坚强的后盾、温暖的家!

同学们,千言万语,难以诉说心中深深的离别之情;万语千言,难以表达心中真挚的祝福之意!我相信,今天,你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一定因为你们而骄傲!

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一生平安!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同学们,在x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在x大学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同学们,x大学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远行。请记住,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

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x大学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x大学,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我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我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x大学记忆!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x级2班的争气的败家子,非常荣幸代表我们班48名毕业生发言。四年过去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天我们就要离开曾经憧憬向往的大学生涯,走向我们的最终归宿——社会。服务社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会投身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不断进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展鸿图。再此,我代表我们班的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诲,感谢家人对我们的付出和鼓励,感谢身边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帮助。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还记得为次日的比赛挑灯做准备么?

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么?

自习室、野游、考试、获奖……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情深义重。从大一开始第一次上讲台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到此时在为工作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这些岁月里,大学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班级聚餐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将来的分别和感伤。昔日笑声不断的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想起四年以前,我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里,而明天,我们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将要开始下一站的生活。

再见了,我的宿舍,再见了,我的兄弟,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我的大学。

毕业,又像一个长长的省略号。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盛开过的花……道一声离别,送一声祝福,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孕育过我们的这一片深情的土地。

大学时光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庆祝完成,而是宣布进步。生活总会有压力,现实总要去面对,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去寻找自己的新位置,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会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为母校争辉添彩。

无论我们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此时我们都不必埋怨和懊悔,明天开始,我们一切都将清零,又在一个起点,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安康,合家幸福,记得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也祝福我们的同学们,四年相伴的兄弟姐妹们,一路走好,前程似锦,记得我们还和宜宾学院有个约会。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能够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作为2012届毕业生代表发言,是我大学生活中所获得的最珍贵、分量的一份荣誉!此时,每个毕业生心中都有千言万语,想要说给母校、诉诸同窗,但有一句话却一定是大家内心最无法抑制的,那就是:我们,毕业了!此刻,青海民族大学2012届的毕业生们已经褪去了迷茫,抚平了离殇,唯有胸中不灭的是未来憧憬的豪情万丈,心里不舍的是母校情丝的眷恋绵长。

是的,毕业了!从初入校门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青涩与开怀,到今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与沉淀。正是在学校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氛围熏陶下,伴着何峰校长那篇文笔精炼、内蕴深厚的《磐石记》的引领,我们一点点发现着自己的内心,也一点点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这里,铭刻着我们的青春记忆,这里,铸就了我们的未来动力。

今天早上,我又一次漫步在校园里,历史的光影与现实的辉煌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的交错变换。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欣喜,第一次住进宿舍的无眠,第一次感受到提前花完生活费、囊中羞涩的拮据,第一次独立处理那么多问题的紧张和解决问题后的兴奋想起了曾经军训时弄得自己满身泥泞的土操场,而今已成为绿茵缤纷、喷泉相伴的磐石广场;看到了在我们不长的几年大学时光中拔地而起的新图书馆、逸夫综合楼、小岛文体馆和即将竣工而我们已无缘入住的四栋崭新的宿舍楼;触到了2009年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青海民族大学那里程碑意义一刻的兴奋与激动;听到了在60周年校庆大会上强卫书记对学校那三个基地,一个窗口的高度评价这些都让我愈发感到对母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曾经,我们也会在私底下、闲谈中,抱怨学校的种.种:抱怨馨香餐厅的饭菜太差,抱怨那还在使用的60年代的绿桃公寓,抱怨鸿文楼阶梯教室的设备不清晰,抱怨学校时间观念差、办事效率低、官僚气息重,抱怨图书资料缺乏,甚至抱怨学校的漂亮x少。可是,当这所有的一切都即将成为过去,都和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一起凝结成一段化不开的回忆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正因为深深地爱着母校,我们才会对她如此挑剔。今后,步入社会,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年只要1000块的房子,再也找不到这么多好朋友一起玩三国杀,再也找不到能在宿舍楼下点燃心形蜡烛手捧玫瑰的男孩儿,再也找不到这么多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家。

然而,弹指一挥间,大学时光已经悄然结束了,我们终将背起行囊,开赴新的征程。母校以偌大的胸怀,包容过我们的稚嫩,见证着我们的发展,更将目睹我们的成功。李开复先生说: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在青海民族大学的时光,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灵动的个性;我们领略的,不仅仅是开阔的视野,更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伴的进取精神。虽然我们的母校与一流大学还有些许距离,但它同样给了我们一个奋斗的驿站,一个公平的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而我们正是这个舞台上自由的舞者。几年来,我们由当初的天真烂漫、懵懂无知,到今天成熟稳重、壮志满怀,因此,我们成长了。成长了,这便是我们在母校的收获。

我们会永远铭记,恩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亲切关怀。何其有幸,在大学里如饥似渴求学的我们,遇到过多少位德高学厚、兢兢授业,将我们这群懵懂无知的学子领进了神圣学术殿堂的授业导师;又何其有幸,遇到了我们的班主任和专、兼职辅导员,他们昭昭传道、孜孜诲人,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关怀和家人般的温暖。

让陪伴了我们整个大学生活的英华楼作证,让无悔的青春作证,承载着各位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青海民族大学2012届的毕业生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x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我们进德修业,允文允武,立地擎天,自强不息,同心同德,负重致远!在青海民族大学发展的史册上,我们注定会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光荣和梦想属于我们,我们将在您厚重的肩膀上展翅飞翔,在您宽广的胸怀里激流勇进,在您智慧的目光下高歌远航!

似水流年的大学时光匆匆而过,今天我们将在此离别。我们没有办法像徐志摩先生那么潇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我们把成长的足迹留在这里,把美好的回忆留在这里,把一生中最动人最美丽并将永不归来的一段青春都留在了这里。从今以后,不论我们走多远,我们灵魂的归宿永远是雪域高原上青海民族大学的这片圣土。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毕业生衷心的祝愿:

祝愿我们的母校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蒸蒸日上、再铸辉煌!

祝愿我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工作顺利!

祝愿学弟学妹们的青春时光精彩绚烂,大学生涯繁花似锦!

祝愿20x届的毕业生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再见了,纯真的青春时光;再见了,尊敬的领导和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兄弟和姐妹;再见了,我的母校,我的大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x级2班的争气的败家子,非常荣幸代表我们班48名毕业生发言。四年过去了,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天我们就要离开曾经憧憬向往的大学生涯,走向我们的最终归宿——社会。服务社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会投身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不断进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展鸿图。再此,我代表我们班的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诲,感谢家人对我们的付出和鼓励,感谢身边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帮助。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还记得为次日的比赛挑灯做准备么?

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么?

自习室、野游、考试、获奖……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情深义重。从大一开始第一次上讲台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到此时在为工作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这些岁月里,大学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班级聚餐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将来的分别和感伤。昔日笑声不断的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想起四年以前,我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里,而明天,我们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将要开始下一站的生活。

再见了,我的宿舍,再见了,我的兄弟,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我的大学。

毕业,又像一个长长的省略号。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我们在前面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盛开过的花……道一声离别,送一声祝福,无论再过多少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孕育过我们的这一片深情的土地。

大学时光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庆祝完成,而是宣布进步。生活总会有压力,现实总要去面对,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去寻找自己的新位置,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会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为母校争辉添彩。

无论我们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此时我们都不必埋怨和懊悔,明天开始,我们一切都将清零,又在一个起点,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安康,合家幸福,记得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也祝福我们的同学们,四年相伴的兄弟姐妹们,一路走好,前程似锦,记得我们还和宜宾学院有个约会。

谢谢大家。

名校大学教授毕业典礼致辞

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是大家的毕业典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家的成人礼。

作为老师,很荣幸能跟你们一起见证这个时刻。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想都是我们老师特别高兴的时候,因为有了朋友圈,所以每年的毕业时刻,都会在瞬间传遍全世界,我们上传的毕业照片都会得到很多很多朋友的点赞,是真心的、欣赏的点赞。

每年都会毕业一批新的学生,4年的时间,4年的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同学很顺利,从学业到工作一马平川,也有的同学不那么顺利,现在可能还面临着就业或继续学习的两难。

但无论顺利与否,我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面对这样的成长过程。把时间、眼光放长远一些,放在一生当中,因为决定你成功或幸福与否的往往不是你经历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而是你最终的心态如何。

认识自己:身家15亿与月薪5000块的区别。

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的。

名言。

这是在学习知识之外我最希望大家能思考的。每个人都是不同而又独特的学习或者工作只是一个手段只是在帮你找到你内心那个最强大的、你最喜欢的自己帮助你诚实地面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持续努力向前。

月薪5000块的同学在学校的时候智商要比身家15亿的同学高,考试分数也比他高。但在面对每一项具体的事情当中,考试成绩差的同学总是兢兢业业地去完成,留意、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而月薪5000块同学则是被动、马虎地对待,布置完一个工作,他只是不知做什么,不多加思考。

这样的工作态度就决定了20xx年之后的同学差距:一个是15亿身家一个是月薪5000块。在这里不是想说15亿跟5000块的差别,而是想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一切。

几个月之前,我们学院5年前毕业的一位同学的父亲,非常自豪也非常感激地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他的女儿现被挖到北京去工作,年薪70万。听到这个,我为这位父亲感到高兴,也为旅游学院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感到很自豪。

我想说,薪水不决定一切,但薪水确实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价值,也表现了这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毕业生当中,我们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同学,她只是其中的一个。

做最好的自己:细节、专注、奉献。

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你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不惧怕困难与失败,也绝不固步自封。

我经常接到,包括现在,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的邮件,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有的是想问问题,有的想报考研究生。一位同学说:“看了你的东西才知道你挺有名的,所以想来读你的研究生”,或者给我一个所谓的称号云云······有不少同学没有基本的沟通技能,连。

自我介绍。

都没有。凡是没有落款的邮件,我可能回过,但大部分都会扔进垃圾箱。

我说这件事的意思是,这样一件小事就会把一个可能的机会给断送了。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节奏会越来越快,如果没有谦虚的态度和慎重的考量,不注意细节,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一定要明白:细节是你们在将来工作当中要格外注意的事情。

在学校里,老师能教会大家许多知识和学习思考的方式,但现实的生活将会教给大家更多。我们努力设想的成功与认同,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很有可能被挫折、失败和不理解所代替。书本的知识是老师教的,而人生的课程是需要自己去自学完成的,其中的一课,就是要学会面对人生中的失败与挫折。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女士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当她一无所有的时候,她开始剥离那些外在的她并不需要的东西,不再伪装自己,而把精力放在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大家知道,她最终写出了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成了比英国女王财富还多的一位女性。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当她觉得自己不再需要伪装,不需要去做更多的事的时候,她集中精力在一样事情上。

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总会成功。成功从来不是速成品,而是在历经人生的沧桑之后,依然能够更好地生活、工作和生存。

我常常对我的研究生讲,不要将希望建立在另一个希望之上,今天我也将这句话送给你们。当你们面对困难想放弃,寄希望于下一件事时,想想这句话:不要将希望建立在另一个希望之上。

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生活在物质空前充裕的时代(起码在大都市是这样子),但许多人却在精神上迷失了。我们中的很多人似乎丧失了人生的目的感和意义感,似乎羞于再谈奉献精神和时代使命。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似乎只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有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如果知识只是这个样子,那我觉得那是狭隘的知识。知识不仅包括具体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我们建立起一个知识或者做学问,包括做人做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

一个没有职业追求和社会关怀的人是不完全也不完整的。实际上,我很想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宣布广州长隆集团董事长苏志刚先生答应捐给学院一千万资助之事,但我更想给大家说说苏先生这个人。

我认识苏志刚先生很多年,听过他在一个公开场合演讲,他说他就是一个农民,看过他的。

简历。

他确实就是番禺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卖猪肉、开酒楼到做酒店再到做了一个野生动物园到今天做出了一个中国著名民营企业甚至可以跟国企的大旅游企业一块比我觉得它是最优秀的企业没有之一。

为什么?因为到今天为止,其它旅游企业大都是在靠经营房地产获取利润来补贴,或者说以发展旅游作为理由去要求政府配套更多得地产项目才能赚钱,长隆到现在为止,在几乎没有地产项目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以主题公园为主业的旅游集团了。所以,我说苏先生是一个既有职业追求又有社会关怀的人。

在这个价值不断重构和逐渐多元的社会,我依然选择相信,我们以前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坚持的科学、理性、真理、正义、良知和奉献仍然会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而且会随着整个社会的理性回归,而被更多人所接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个体的追求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和更广的世界相连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和超越自己。

请记住:你们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我将老。

国学。

者钱穆先生的这两句话送给你们。

认识你的时代,请多读中外历史。入学的时候,我作为院长,建议你们一个月读一本课外书。四年能读多少?大家知道——是48本。

48本书真不多,今天大家吃饭的时候,如果你们要给我敬酒,告诉我说:“院长,我做到了,大学四年我读了48本书”,那我一定痛痛快快的跟你喝一杯!请你们多读中外历史,多读古今中外优秀学者的著作,少读手机中的短信,少读那些快餐式的知识(读完以后你以为你都懂了,实际收获甚少!)。

认识你的时代,请多思考,多观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玩物丧志。

带领你的时代,请记住你们是这个社会的精英。

在80年代,我毕业的时候老师说这个话,我们会真觉得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今天说这个,你们可能会不相信,但你们依然是!你们是精英,因为你们年轻,因为你们受到了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

带领你的时代,你们责无旁贷。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我们老师的心里,都是无比尊贵的。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但一定要有信心,从这里走出去,每一步成长的脚印,都将是你们的财富,都将是值得纪念的。

最后,感谢热情的家长们前来参加毕业典礼。祝贺家长们!你们培养的孩子马上就要步入社会了,他们已经成长,你们二十多年的辛勤付出已经得到了回报。

2

页,当前第。

2

1

2

大学生毕业晚会教授致辞厚道

亲爱的**届毕业生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代表和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翠郁清晏,和风煦日。在这个寓意青春与活力的仲夏时节,我们隆重举行**大学**届学生毕业典礼,共同分享17848名毕业生同学的喜悦与荣耀。同学们,你们今天光荣毕业啦!值此喜庆的时刻,我谨代表学校、代表杨振斌书记、学校其他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向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而辛勤付出的师长、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此时此刻,我思绪万千、难以言表,既为你们学有所成进入社会、即将在广阔天地建功立业而心怀期待,也为你们行将启航离开母校、独自面对世间冷暖而心生不舍。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而你们的一颦一笑却依稀昨天,犹在眼前。忘不了你们在教室听课时的专心致志、在图书馆自学时的求知若渴,忘不了你们在军训阅兵时的飒爽英姿、在运动场上的顽强拼搏,忘不了你们在老百姓突遇灾难时奉献爱心的感人义举,忘不了你们在山区支教时挑灯备课的认真模样,忘不了你们在“互联网+”大赛上热心服务的青春形象,忘不了你们在挑战杯大赛上不断刷新记录的气宇轩昂,忘不了你们在北国风情冬令营、夏令营中与台湾学生朝夕相处、共话未来的同胞情长,即使你们每天奔走在校园时的一个个身影、一串串笑声,也终将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我知道,正是由于你们的不断进步与成长,才使得母校岁岁年年都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前段时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在微信上看到法学院毕业生李静同学写的文章《特别的毕业礼物》,她在文中回忆起两次与我偶遇的情景,字里行间诉说着对老师、对母校的不舍情怀,我读后,彻夜难眠、倍受感动。学生对母校的爱如此质朴,母校对学生的爱也很深沉。这几年,学校为了你们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一直在努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除正常教学经费外,学校大幅度增加投入,设立学生创新研究项目、学生学术业绩奖励项目和学生勤工助学项目。在校内外建立了300余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1000余家学生就业基地,创办了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通过各种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清湖、晏湖相继竣工,你们口中的“cbd”日新楼也落成使用,使广大学生的生活和文体活动条件得到改善。但我知道,我们做的还依然不够,学校的教学改革步伐还不够快,学生的受益面还不够广,学生思想工作、服务工作、身心健康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谋划多年的工程训练中心、校友捐资的现代化体育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年才能动工,信息化图书馆、学术大讲堂、学生事务办公大厅下半年才能够启用,食堂饮食不够均衡,宿舍网络不够稳定,部分学生宿舍的冬季室温还没有达标……虽然,目前学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缺失和遗憾,但请同学们相信,我们会时刻把广大学子的期望记在心上,坚持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办学情怀,奋发努力,不断改进工作。希望你们今后常回家看看,检验一下广大教职员工不辱使命做出的改变。

记得四年前,我在你们的开学典礼上和大家交流应该“如何选择”,现在你们有人求学深造、躬身科研,有人投身商海、立志创业,也有人履行公职、为民服务,每个人都做出了对未来的阶段性选择。然而,做出选择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正确的选择。今天,在你们即将踏上事业新征程、迈向人生新阶段之际,我以“坚持的力量”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因为过去的“坚持”,有了你们今天的成绩;今天的“坚持”,有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明天的“坚持”,我相信一定也会有属于你们的成功和收获。

四年前,你们选择了吉大,就选择了与她血脉相通、休戚与共,相信与她朝夕相伴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你们已经感受到了吉大之大,那是“坐拥长春、六园一校”的办学空间;感受到了吉大之美,那是“繁花绽放、清晏辉映”的校园景色;感受到了吉大之强,那是“俊贤云集、顶天立地”的学术影响。当然,南方的同学也会说,我们感受到了吉大之冷,那是一种叫做“忘穿秋裤”的寒冷。你们感受着“兼容并包、蔚为大观”的吉大,既有崇敬和深爱,也有悔恨与埋怨,但我相信,你们牢记心间的一定是吉大之品格,那就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不懈坚持。

我们的吉大诞生于解放战争硝烟之中,与新中国同步成长,六校合并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今年恰逢建校七十周年。七十载秉烛觅索,是栉风沐雨、学者青丝变白发的付出,七十载倍道兼行,是岁月沧桑、学子历练成栋梁的守望。翻开吉大厚重的历史画卷,这里镌刻着林枫、吕振羽、李四光、匡亚明、朱光亚、唐敖庆、江一真、饶斌、殷震等无数功勋卓著、彪炳史册的名字。在建国初期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他们选择了东北,在这一方热土上坚持教书育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感召着50多万“吉大人”弦歌不辍、砥砺前行,融汇出源远流长的精神禀赋,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如今的我们也正继续秉承着“吉大”的精神,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青蓝相继,薪火相传。你们也在“吉大”品格的感召下,坚守理想、追求卓越,你们当中有坚持服务基层,放弃保研名额和优薪职位,赴边疆支教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孟天兰;有坚持科学研究,在天文学世界排名第一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的科技之星何崇崇;有坚持自主创新,组建的纳米骨修复团队入选全国“小平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十佳大学生张家燕。今天,你们已经是母校莘莘学子前行路上的楷模和榜样;明天,你们也必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骄子和栋梁!

同学们,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原始创新源源不断,技术创新更加活跃,各领域交叉融合深度发展,同时,技术创新通过与商业模式、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已经开局,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们既要在短期内走完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又要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由追赶向并行、引领的转变,这需要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集众智、汇众力,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勇敢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在这条任重道远而又使命光荣的前进道路上,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要坚持孜孜不倦的求知问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离开校园仅仅是阶段性学习的结束,因为学无止境,唯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年是我们的老校长匡亚明先生诞辰110周年,1981年,匡老被批准辞去了实际工作,当时,他已是75岁的老人,但他从未放弃学习,潜心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常常是一天伏案写作十来个小时,甚至更长。为清理研究中的问题,他亲自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不顾年迈体衰,不远千里,奔赴西双版纳等地进行社会调查。经过匡老的不懈努力,30余万字的《孔子评传》终于问世,成为世界儒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匡老之所以能得偿所愿,源自他对待学习、对待知识的不懈追求。你们即将迈入社会、与优秀人才同场竞技,要谨记颜值不代表价值、背景不决定前景,希望你们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始终保持更新知识的紧迫感,努力成为勤于学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栋梁之材。

第二,要坚持奉献社会的崇高理想。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你们的师兄,**届校友王忠强,来自偏远农村,靠社会资助才进入大学,他由此立下了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志向。在校期间,他勤工俭学,资助3名高中生完成学业,并利用假期调研了133个城市、71所大学和无数个工厂与农村。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公司开出的优惠待遇,毅然选择和坚持最初的理想,来到我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区——宁夏红寺堡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百次的民情调研和企业走访,他成功引进了10多亿元的投资,让当地老百姓彻底脱贫致富。去年,他被破格提拔为镇长,一个29岁的年轻人,成为了十万老百姓的带头人。忠强校友之所以能将理想照进现实,源自他心系人民福祉的不懈努力。你们是领风气之先的青春力量,你们有多高理想,民族就有多大梦想。希望你们学会给自己的理想多一点时间,保持淡泊心态,不为世俗纷扰,不为物欲折腰,在祖国大地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理想篇章。

第三,要坚持根植于心的守正创新。创造是青春的标志,创新是青年的灵魂。前,1984届物理系校友江风益,走上了专攻硅衬底led的创新之路,业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朋友曾劝他放弃,但他表示一定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自此,他就把实验室当成了家,5000余次实验,4000多个昼夜,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一次次的归零重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研发成功,打破了日本、美国的技术垄断,闯出了半导体照明的中国道路。今年1月,他的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唯一的一等奖。江风益校友科研梦圆,源自他十二载对科学的坚执、对创新的坚守。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如今,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你们作为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必须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高扬创新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去创造属于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国传奇。

同学们,时光没有暂停键,但是青春会永远定格。今天你们还是吉大学子,明天你们即将背起行囊,奔赴各地,扬帆远航。但无论何时何地,请记得,在祖国北疆,在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的师生永远为你们守护一片静谧思考的四季风景,永远为你们延续一方涵养心灵的隽永书香。

同学们,行将离别,我把前段时间写在毕业寄语中的一首小诗再次送给大家。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201x届毕业生同学,幸福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天天好!

很忐忑,由我代表咱们院的老师在今天这个重大的仪式上致辞,纠结的原因是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祝福吗?你们不缺祝福。最真挚的祝福来自你的恋人,身边的、心上的、未知的,他(她)的祝福最现实,因为你好,他(她)也好。忠告吗?你们不缺忠告。最丰富的忠告来自你的家人,特别是为你焦心劳思,用唠叨哺育你成长的妈妈,她的忠告最有爱,因为你不好,她也不好。回忆吗?你们不缺回忆,最煽情的回忆来自你的同学,喜悦的、痛苦的、嫉妒的、搞笑的,同学间的回忆最有料,因为你好,他(她)就不好。指导吗?你们不缺指导。最有效的指导来自你们将要面对的领导。善良的、险恶的`、高压的、紧迫的,领导的指导最功利,因为他好,你就不好。

我知道你们缺什么,但看着羞于示人的工资条,只能发出“多乎哉,不多也,我也不多”的悲叹。思前想后,决定贼走熟路、回归本职,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今天的课是研讨,主题是你是否愿意成为一个标准的毕业生。亘古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都是希望将学生培养成所谓符合标准的人,按“产品”的质量寻找买家,进而实现社会分层。四海八荒的文化特征都认为符合“标准”的就是优秀,就值得放心,一旦不符合标准总是令人担心。而所谓标准也就是他人对你的期待,尤其是上神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是,作为生活在二次元世界的你们,在理想与浪漫的熏陶中应该领会,没有标准的人,没有标准能力,甚至连所谓性别现在都被证明是不标准的,就不要说性格了,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你就是你,是你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主见、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调节自己去适应环境,让自己符合标准;还是创造环境寻求符合个人特点的发展,已经在供给侧改革的今天有了答案,那就是打造多样化的产品,让世界五彩缤纷。忘掉的教育带给你的因比较而产生的自卑吧,用“不规则人才”的理念鼓舞自己去创新。局限在大学分数、标准的空间里,你会发现自己生活的位置永远在夹层,会由于无法超越的焦虑而让幸福停顿。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不行;没撞南墙,你怎么领会不能。用越轨去推动社会的发展,用创新去制造无悔的人生是我在这次研讨课上的个人观点,希望同学们发表你的个人意见。

请大家课下阅读托德·罗斯的著作《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胜出》,读书报告不得少于5000字,2047年6月15日交给桑迪老师。

下课!

西南大学教授毕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我能在这里代表2021届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四年的母校表达最诚挚的谢意!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在海大度过的这一段青春岁月无疑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记忆。

四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但很多记忆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为珍重的收藏,还记得四年前刚入校时你我所立下的雄心壮志吗,还记得在教室、图书馆中你我孜孜不倦学习的身影吗,还记得导师的谆谆教诲和小有收获时你我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吗……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我们去回忆。海大四年,我们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丰富与锻炼,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继承与创新,也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所有这些温暖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那会是我们生命中最难忘的岁月。

四年前,我们满怀梦想,背负期望,聚首海大。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将怀着对母校的留恋,奔赴各地开创属于自己崭新的明天。四年的时光,听起来似乎那么漫长,而当我们今天面对毕业典礼时,又觉得它是那么短暂。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有人说,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是一个熔炉,燃烧出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我们经历大一的纯真年代,走过大二的轻舞飞扬,告别大三的紧张与忙碌,来到今日大四的依依别离。大学四年,各学生组织里留下了我们忙碌的身影;大学四年,我们曾为考试、过级、考证紧张过、奋斗过;大学四年,我们在书本知识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大学四年,无论是学校的篮球场、小路旁,还是教室、宿舍、食堂都曾有过我们的欢笑与泪水,大学四年,我们见证了海大的百年盛世;。这既漫长又短暂的大学时光已化做无形的胶片,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脑海中。

过了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循循善诱的老师,告别美丽如画的校园,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但我们永远不会舍弃在海大学到的点点滴滴,永远不会忘了在迷茫彷徨时老师的悉心指点,永远不会忘了伤心难过时同学的真切问候。我们不会忘记海大,因为这里有我们最为灿烂的青春,更因为这段华美的青春乐章中融入了老师们无私的爱和同学们真挚的情。

面对母校,我们要献上一颗颗感恩的心。感谢母校领导和老师四年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教育,是你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的大学四年没有虚度;是你们的辛劳,让我们拥有今天的成绩;你们的鼓励,将让我们在社会的风浪中勇敢前行。请母校放心,我们决不辜负您的培养,我们会时刻铭记您的教诲,以优秀的业绩彰显____大学的风采。

面对恩师,我们想说:一日为师,终生不忘。

面对同窗,我们想说:一朝同窗,一世朋友。

今天,只是毕业,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同学友爱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级。__林学院,已经成为一次又一次默化在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东湖校区,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圣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教授秦前红致辞

龙应台这么说过: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已物换星移。在座的同学们,有的我曾经做过你们的班导,有的曾经上过我的宪法课,听过我的讲座。有的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的过去与我从无交集,但从今天开始,你们知道了我、认识了我。几年前,我目迎你们跨进法学院之门,今天我将目睹你们光荣加冕,也许过几天后我将目送你们奔赴远方。真是岁月沧桑,百感交集。

人生犹如一场世界杯之旅,你们今天毕业相当于小组出线。对于长周期、高成本培养的法律人来说,我不知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博士相当于取得小组头名、硕士相当于以第2名出线,学士相当于以第三名出线。尽管大学已一再扩张,尽管知识改变命运差不多沦为yy式的自娱,但你们相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跨进大学校门当然更谈不上著名法学院之门的同龄人来说,你们不是悲摧的世界杯看客,你们起码有创造奇迹、抒写精彩的愿景。

我的人生世界杯如此开始,我是幸运的六八式,出生在六十年代、学在八十年代。我有过饥寒的童年,经历过意识形态高企的少年,但毕竟享受了完整的学历教育,有了因为分配工作不担心就业而轻松自主的读书生活,经过氤氲理想主义氛围的岁月,伴随市场经济的成长而成长。而你们被培优剥夺了童年岁月、被考研考证抢走了读书时光;被就业的焦虑、拼爹拼娘的现实固化了思维,消磨了个性,但你们丰衣足食,见识广泛。

足球或者人生的世界杯当然不是都能闯进决赛、半决赛,甚至在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对垒时就淘汰,但这无碍我们享受过程的快乐。桑巴狂舞、异国情调、球迷狂呼、草坪奔跑甚至裁判误判,都是这过程美丽的一部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到了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被人的梦。人生不可能永远是结果取向,否则那该有多么的乏味和无赖。

不是每一只队伍都能成为冠军,也不是每一位球员都能成为托起大力神杯,都能成为最佳运动员、最佳守门员、最佳射手,但我们依然充满向往,我们接受失败,但依然尊崇成功。法律人的世界杯与足球人的世界杯一样应当共享如下元素:尊重规则、服膺权威、团队合作、守护底线。

生逢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又直面一个法治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你们这些年轻的法律人即将展开世界杯之旅时,你们面对艰难要敢于担当,你们要准备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你们要自由思考独立表达。你们要守护公平践行正义。你们面对危险可以沉默,但不要嘲笑那些勇敢而热情的人,不要习惯了黑暗就去为黑暗辩护。对强权我们也许不能正面对抗,但我们至少应该可以防守反击;对不当的利益诱惑我们要保证法律人的气节,永不越位;宁可卑微如尘土,也不要扭曲如蛆虫。法律人尽管是天生的保守派,但只要我们恪守法律的良知,那便能象曾经使用无锋战术的西班牙最终亦能夺得人生的世界杯。

中国足球的世界杯要从娃娃抓起,中国法律人的世界杯要从你们做起!

足球人,且踢且珍惜,法律人,且做且期待!

谢谢你们,祝福你们!

大学生毕业晚会教授致辞厚道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能有机会代表xx届的毕业生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过了六月,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划上一个句号,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可敬可爱的老师,告别辛勤培养我们的母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xx届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

4年前,我们拎着行李,怀揣着同样的梦想,从全国各地相约在了校园。从此,我们便成了一家人,组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这里便成了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个驿站;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打拼,一起见证了班级发展的一点一滴,也为我们的人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弹指一挥间,四年的大学时光已经悄然结束了,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但很多记忆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为珍重的收藏:如绿光森林的榕树庭,宽阔漂亮的新操场,蜿蜒清澈的濑溪河,如历史悠久的,富丽堂皇的,复古风格的各个教室。到处都留有我们的足迹。还记得军训时候黑黑的我们吗?还记得夏天打地铺、睡天台的我们吗?还记得开幕式排练,文艺晚会彩排的我们吗?现在看来,那都是过去,是回忆了。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影片,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情深义重。

要知道,大学时光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驿站,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庆祝完成,而是宣布进步。生活总会有压力,现实总要去面对,我们要到生活的星图上去寻找自己的新位置。

记得电视剧《奋斗》里面毕业晚会上学生向老师说的台词:“老师,请留步。我们舍不得您,非常非常舍不得您,但是我们必须告诉您,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请您接受我们离开前最后的问候。”

这也正是我们想说的,“亲爱的老师们,我们要走了,也许会走的很远很远,也许今生无缘再见,我们不舍,但我们不得不走,因为我们的肩上担负着您的期望,担负着自己的未来,担负着家庭的责任。我们必须出去奋斗!为我们的梦想而奋斗,也许,当我们把那抽象的梦想变成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离那梦想很遥远,特别遥远,但是我们不会放弃,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会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为母校争辉添彩。

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这是最后的一段学生时代。四年的时光,在我们都未察觉时已匆匆过去,这四年的路,我们走的坚定而快乐,四年的生活,我们过的充实而美丽。

让我们用力拥抱朝夕相处的同学室友,拥抱每一个我们喜欢、我们欣赏或者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因为很多人,此生将很难重逢。

让我们对曾经起过争执冲突的人说声“对不起”,不再追究谁对谁错,因为我们不想把友情的缺憾带入今后的生活。

让我们再对每位老师,对校内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说声“谢谢”,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这份美好的大学生活。

让我们再去一次不是很大的荷花池边,因为今生很难再有机会感受它的浪漫。

当我们拎着行李走出校园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对着留下我们青春的地方道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对那朝夕相处的师生,对那恬静惬意的校园,让相互间的关爱伴随我们扬帆启程。

毕业在即,我们将走出校园,走向人生新的起点,迈向人生更大的舞台,开拓我们新的天地。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请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同学,不要忘了我们四年的情谊,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兄弟姐妹。

同时,也请老师们放心,今后,我们一定牢记恩师们的谆谆教诲,牢记校训,恪守道德、运用我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勤于实践、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书写我们与众不同的人生。为母校争光添彩,用我们的努力和成功来回报社会,回报母校。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全体毕业生,祝愿我们的母校英才茁长!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心、万事如意!祝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在新的征程上一路顺风!

再见了,我的老师,再见了,我的兄弟姐妹,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了,我的大学!

最热的大学生毕业晚会教授大气致辞

亲爱的__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向你们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过几天,你们中间的大多数就要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你们的同学、老师,告别华中科技大学。

也许近一段时间以来,你们早就开始了告别活动。听说紫菘13栋的同学们用感恩心语向周凤琴阿姨告别:“走得了的是人,散不去的是情。”我还知道,为了告别,你们很多人一定哭过、笑过、喊过;为了告别,你们拥抱过、沉默过、醉过。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你们最清楚。

你们即将告别抢座位的日子,告别没有空调的宿舍,告别你怎么都不相信没赚你们一分钱的食堂;告别教室里的乏味,告别图书馆中的寻觅,告别社团中的忘我;告别留下你浪漫、清涩的林间小道和石凳,告别你至今还未看懂、读懂的__大学,告别你们背后的靠山——瑜珈山。

你们应当为了“成人”而告别。

你的大学生活也许一帆风顺。成绩优异,运动场上吸引过不少异性的目光,社团中也不时留下你的身影。你觉得自己“成人”了,其实未必。也许,不久的将来你恰恰就会告别“一帆风顺”。你可能已有鸿鹄之志,志向满满没什么不好,但谨防志向成为你人生的束缚和负担。不妨让自己早一点有告别“一帆风顺”的思想准备,让志向成为你人生的一种欣赏,一种尝试。

要离开学校了,也有少数同学突然发现要“成人”的恐惧。想着终将逝去的青春,自己似乎还未准备好,懵懵懂懂怎么能一下子走向社会?睡懒觉的时候很香甜,玩游戏的时候很刺激,翘课的时候很自在,挂科的时候很无奈,拿不到毕业证时两眼发呆……可生活还得继续,只是要永远告别游戏人生的态度。

为了“成人”,你们需要自由发展,这是华中大教育的真谛。在日后寻求自我的过程中,你们要告别浑浑噩噩,告别人云亦云,告别忽悠与被忽悠。保持一份独立精神,那才不枉在华中大学习过几年。

为了“成人”,你们又得告别过分自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在华中大几年,你可能不觉得受到过学校的呵护、甚至宠爱,你可能就像天之骄子。可是,真正到社会上,没有人再把你视为天之骄子,社会甚至会让你面目全非!为了“成人”,你们需要告别过分的功利、过分的精明。过分的功利会腐蚀你的心灵,过分的精明会扭曲你的人格。不要把与别人的交往看成实现你自己的预期和目的的工具。你自己太精明,别人可不是傻瓜;不如“傻”一点,糊涂一点,别人不致于对你使“精明”。让心灵对社会开放,对他人开放!

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同学们好,在座的各位同学家长和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院领导让我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法学院教师发言。推脱不掉,只好勉为其难了,感到很惭愧,也很惶恐。首先我要声明,我代表不了本院教师,只能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这是让我感到惭愧的地方。其次,让我感到惶恐的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怕说得不中听,引起大家的反感。我知道,今天这个场合,最简单也最安全的讲法是向大家说些恭维、祝福的套话。这些话我也会说,想必你们已经听得不少了。无非是:「你们是天之骄子」「你们是状元、才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高智商的种群云云。大概你们一走进清华园,听到的就是些谀辞艳句了吧?在你们行将走出清华园之际,如果还沉湎於这些华丽的辞藻里不能自拔,我怕你们在今後的生活环境里会水土不服的。

不错,你们确实都很优秀。但是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很多,应该不止你们在座的这些吧?只是很多人没你们这样幸运罢了。你们能走进清华园,是凭着自己的优秀呢,还是凭着幸运?抑或二者兼有呢?但愿你们心里都能有点儿数。不要稀里糊涂的进来,又稀里糊涂的出去。如果到现在还弄不清楚的话,以後难免会碰壁的,幸运之神不可能永远站在你这边。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据说这世界上的蠢事都是聪明人干出来的。《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很聪明。结果怎么样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整天靠甩小聪明过日子是走不了多远的!

孟子说:「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刚开始做事很有条理的,不过巧智而已。但是能够从头到尾都做得很有条理,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那可就是圣人了。圣人的事业靠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我带过一个学生,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夸她智商高,她自己也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只有我这个导师说她傻,简直是傻气四溢。你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那只有随她去了。毕竟以後的路要靠她自己走,走得怎么样,只有凭她个人的造化了。这样的学生,我在清华见到的可不止一个,应该说不是个别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同学,人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就是做事不通情理。是何原因造成的呢?我反思了一下,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法学教育,究竟教给了你们些什么?你们学到了些什么?你们学到的那些法学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依我之见,那是一套经过汉译的纯西方话语体系,是全套的西方概念、制度、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迻译。我听说,有位部门法博士生,记不得是民法还是刑法专业的博士生了,他说他感觉自己的文化祖国是德国。顺此类推,宪法的博士生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文化祖国是美国。有的专业可能觉得他的文化祖国是英国、法国、日本,如此等等。他们有这样的感觉应该说毫不奇怪。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多年来处心积虑的教育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黄皮白心的香蕉吗?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会说中国话但连自己的文化祖国都忘却了的西方人吗?这样的教育和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後果呢?请大家不要做意识形态化的理解。我说的与政治无关。我个人以为,西方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功利主义和斗争哲学。法学应该就是西方文化这两个特征的最集中体现。著名的德国法学家耶林有本名著叫作《为权利而斗争》,这个书名应该说就是对全部西方法学的精确概括。

再这样说下去,你们要么很悲观、要么很愤怒。在座的我的同事们可能会要站起来骂我,或者要把我赶下台了。这就是一开始我就声明我不代表本院教师的用意所在。

好了,概括一下我方才说的这些话的意思,不外是说:你们这些年来学到的西方知识体系与你们即将面对的中国社会是格格不入、完全脱节的。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大忧虑所在!

如此说来,你们的所学岂不是全都白费了吗?那倒也不至於。不要忘了,你们毕竟还是中国人,你们就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只要你们能洗脱你们身上的四股气,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认真解读人生的这本大书,解读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这本大书。一旦当你们真正读懂了人生和社会文化这两本大书的时候,你们就会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你们就可以真正消化吸收这些年里学到的西方知识,并将这些西方知识变成有益的营养,变成你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哪位可能会说,您说的那四股气是指什么,告诉你们,就是:傲气、洋气、娇气和俗气!你们身上有没有这四股气?自己掂量去吧。不用跟我来争!

时间不多了,不能多讲了。这里我仅借用《孟子·离娄上》的话来稍做阐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做事不成,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埋怨别人,更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能要求别人和你相向而行,要求别人配合你,跟你合作,甚至连梦都要求别人做得跟你一样。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强加於人。什么事儿都不能强求,更不能靠压服。强扭的瓜不甜嘛!儒家说的自强是凡事要求自己,检讨自己,提高自己!

还记得电影《霸王别姬》里的那位戏班子老师傅教戏时说的那番话吧?有两点:一个是从一而终,一个是「自个儿成全自个儿」。他是讲唱戏做人的道理,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办事做人的道理。做事要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做人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成全自己,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其实我们的校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深意就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谨记不忘!

古语说:儒者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这话典出《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这里的儒者,与前面校训里说的君子应该是同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受过教育,有一定知识技能并有一定道德操守的人。你们都是受过一定教育、拥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了。但是你们是否都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呢?是否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呢?如果有,那你们就是儒者,就是君子!

我希望我们清华法学院的毕业生都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也都能坚守住这个底线!儒者无论在朝在野,无论在上位在下位,无论为官、为商、为学、为民,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给也都能够给他所到之处带去一股清新、和谐、高雅的气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荀子在这里所说的「美」的含义,也是我对在座诸生的殷切期待!我想,这应该也是养育了你们的父母和所有教导过你们的老师们的共同期盼吧?再说一遍:儒者在乡则美俗,在朝则美政。不管你们走到哪里,不管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期盼着你们能给你们所到之处带去一股清新、和谐、高雅的气象!成为儒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君子!谢谢大家!

各位同学:

大家好!

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即将奔赴新的岗位!此时此刻,我不想对大家的本科或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因为最好的总结需要留给你们自己去做。

在大家进入人文与发展学院时,我都会向大家介绍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理念和理想。尤其会强调,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

我认为,在知识与思想之间,知识是物质的,思想是观念的;知识是经验的,思想是哲学的;知识是功用的,思想是自由的。大学学习并非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而更是为了获得思想来追求自由。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传递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切视角便是普通人。

在人文与发展学院的5分钟宣传片《他们》中,全片仅有三句话——看见他们,走近他们,讲述他们。我们希望呈现的是:在大发展时代,人们看到的常常是高楼大厦、高铁高速……而看不到大发展背后的数以亿计的普通人。人文与发展学院就是要看见这些普通人,通过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行动走近这些普通人;通过论文著作、社会讨论、政策倡导等讲述这些普通人。

在大家毕业之际,我想再次提示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人,尤其是,普通人中的弱者。

在罗伯特·钱伯斯1983年出版的著作《农村发展:以末为先》中,他提醒那些住在城市且带有城市偏向的发展官员、发展学者,甚至学习发展的学生,若要想做好发展工作,使得发展行动能够真正惠及普通人,那么就“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弱者或穷人的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我们才能够理解弱者或穷人的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人人都想成为一名强者,没有人想成为弱者;因为人们会认为强者是胜利的象征,而弱者则是失败的代表。因此,“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践行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的强者,保持一种弱者心态,更为困难。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有目共睹,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是受益者。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

这并非危言耸听,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餐厅、公交、地铁、高铁甚至飞机上因为抢座而吵架厮打,医闹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插队加塞、开斗气车,甚至因为被看了一眼就殴打他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而在网络场域,更是戾气四溢,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在微信群里常常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这里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我多次见到西校区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将车子直接停在带有明显禁停标识的学院正门口;高端小区里有的业主直接将车辆停在草地上;网络上,一旦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便开骂约架;以及太多的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在餐厅、马路、高铁,甚至飞机上,拳脚相加。

这样的强者心态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例如,餐厅顾客辱骂殴打服务人员;小区业主辱骂殴打保安;男性辱骂殴打女性;成人辱骂殴打儿童老人;有权者辱骂殴打普通人;有钱人辱骂殴打穷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例如,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算计、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行动意义。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每每是科学沙文主义,即迷信科学的客观性和功用性,而蔑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情怀感。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一般是要农村向城市看齐,尤其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城市人的生活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最后时刻,我才要再次提示大家,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离开校园后,假如你从事扶贫工作,请努力理解穷人的生活现实和生计压力,不要将自己想象的扶贫方案强加给穷人。若穷人不接受你的方案,请不要贬损他们的素质和眼界,你需要尝试像穷人一样感受世界。

假如你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请努力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生产逻辑,不要以为可以将一个外来者的产业方案和市场方案强加给村民。钱伯斯提醒过我们,“自己冒险是一回事,而鼓励其他人冒险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也许农民还保持着斯科特指出的“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你需要尝试像农民一样感受世界。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你努力理解那些服务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努力理解那些无权者和无钱者,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残人群,不要以为你真是他们的上帝,不要以为你真比他们高明,不要认为你真是他们的救星,很多事情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件区区小事,而对他们来说,则可能是令全家焦虑不堪的天要塌下来的大事。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各位同学,人们都将自己就读过的学校称为母校。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我们有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

我们希望我们的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保持真实,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思考社会、追求意义,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卢梭曾说,“看到你们这种端庄朴素的装束,谁还不鄙视虚浮的奢华?”

我想对我们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毕业生说,“看到你们的朴实纯真,谁还不鄙视浮躁圆滑;看到你们的高洁志趣,谁还不鄙视精致利己;看到你们对弱者的尊重,谁还不鄙视强者的骄横?”

同学们,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在大家即将离校远行的时刻,我们想告诉大家,人文与发展学院犹如你们的母亲一样,并不在乎未来你的事业会有多大,并不在乎未来你的财富会有多厚,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希望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无论你在何时,无论你在何处,不需要提前通知,不需要提前准备,如母亲一般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将时刻张开怀抱,等待你的归来!

天,你们要毕业了。

毕业,意味着收获——收获知识,收获学位证,收获一个在全球大部分地方通行的新身份。因为这种收获,有无数大门向你们敞开。

但毕业也意味着离开:离开为你打饭的室友,离开帮你记笔记的同学,离开为你改论文、为你写推荐信,上课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首沉吟的老师,离开夜晚灯火通明的法律图书馆,离开松林的包子,燕南的坛肉,勺园的香锅,佟园的羊肉火锅,学一的宵夜,小白房的煎饼,学五的鸡腿饭——加一个鸡腿五块钱,每人限购两个。无论你将来是去国贸、金融街、陆家嘴、中环、曼哈顿,还是那曲、西海固、华阳礁,你都会怀念这些物美价廉的食物。一张饭卡,把你们的胃拴在了燕园,但你们的特权,马上就要失效了。

其实,十七年前的此时此刻,我作为一个快要离开的本科生,就沉浸在收获与分离带来的情绪交织之中。那时候,我要去地球的另一面;那时候,地球感觉比今天更大。离开了北大法学院,我不知道是否以后只能拿着“院友卡”才能进校,偶尔在校园里驻足片刻,追忆似水年华。

十七年之后,我已经非常释然了。在我重新思考了从离开到回来的经历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走出法学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我们走出北大法学院,外面,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法学院,为了理解这个更大的法学院,我们经常要从知识上,从精神上,回到北大法学院。

先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法学院。镶嵌在现代学科建制中的法学院,主要研究和讲授人类社会权威机关制定/认可和实施的法律。我们的法学是围绕着某些比较确定的研究对象——但未必是统一的研究方法——而组织起来的,而且有着一整套与日常语言有距离感的术语体系,一套与朴素的常识推理不太一样的思维习惯。

但是,我们探讨的“法律”,终究离不开日常语言中的“法”这个字。汉语中的“法”字,在数千年的流变中,已经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学者们会从词源学的角度讨论“灋”这个古老的字形是否意味着“法平如水”,是否与凯原楼前面的神兽獬豸之间存在着关系,并由此延伸出与拉丁语的ius,法语的droit,德语的recht等词之间的类比。许多民族语言中的“法”字,都内在包含了一种超越实证法的公正、公平的价值意涵。

不过,在汉语中的“法”字所承载的各种思想传统中,孟德斯鸠给出的这个宽泛的界定方式,还算不上是最大的。古印度梵语中有一个词叫dharma,巴利语中相应的是dhamma,它们在接近两千年前传入中国,被翻译为“法”。

何谓“法”?dharma的词根是dhar,这个词根的意思是“保持”。对于dharma,一个经典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根据这个界定,不仅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的必然关系可以被称为“法”,甚至可以说,凡是一切能够保持自性的事物,都可以称为“法”。于是,汉语中有了“诸法”“有为法”“无为法”“法眼”等等说法。根据这个传统,在最宽泛的意义上,人世间一切学问都是法学,不分中外,无问西东。

走出校园,你马上就会感觉到的一个巨大差别是,在这个更大的法学院里,不再有清晰的老师和学生之分。生活本身教给我们世界运作的法,没有教材,没有讲义,没有分门别类的图书馆,没有代代相传的攻略笔记,但考试经常突然降临,而且题型变幻无常,角度经常刁钻刻薄。你经常陷入两难境地,但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问题。用我的师弟、现在隔壁法学院任教的刘晗老师的说法,你要在“灰度空间,做出黑白决策”。

但是,经历考试的不仅是走出学院的毕业生,也是在我们这些在学院里面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老师。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迁,正在对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产生深刻的冲击。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仪式,见证同学们从东北大学出发,开启未来人生之旅的新时刻。此时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想定格住时间,回忆过去,畅想未来。所有的激动、感恩、留恋和不舍都可以在此刻释放,让我们用掌声、欢呼和拥抱,来共同铭记这一历史瞬间!

时间不能定格,但记忆可以永恒。四年大学生活,有欢笑,有欣慰,有郁闷,也有吐槽。让我欣喜的是,你们以东北大学为舞台,经历了专业和思维的历练与升华,体验了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快乐,不仅颜值变得更高,气质也变得更好。让我难忘的是,在上千封“校长直通车”来信的批阅和回复中,在校长学生助理座谈会面对面的交流中,在创新创业校长奖章的颁奖典礼上……我与大家碰撞思想、交流体会。你们的欢笑和怅惘让我感同身受,你们的批评和吐槽也让我压力倍增。遗憾虽然还在,但我坚信,未来会让大家看到改变和希望!

四年里,同学们和东北大学一同成长。学校首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浑南新校区建设、学科调整和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基地拓展……我们共同的信念,是希望同学们能够飞得更高、走的更远。

在你们中间,有李砚浓同学这样获得国外九所名校offer的“学霸”,有秦诗悦、王海洋同学这样的创业之星,有尹璐同学这样在物理学顶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科研达人,也有刘莉同学这样带着母亲上大学的道德模范。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有一段值得母校骄傲的经历,如同群星闪烁,点亮了学校深邃而壮阔的天空。母校感谢你们,并为你们的成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一朝东大人,一生东大情。面向未来,我们共同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看到,在东大官微里有一句离别伤感的话:同学们,你们的学生证即将到期,可我今天要说,你们的学生证永不会到期,因为,你们是母校永远的子女!

我们有难以忘怀的共同记忆。在一届届学子心中,东北大学是“一二?九”游行队伍前高擎的旗帜;是传唱五月的鲜花、激励国人救亡图强的灯塔;是培育社会发展中坚和行业领袖的殿堂,是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引擎。“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大爱情怀在代代学子中接力传递,“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是所有东大人体内最鲜明的血统和基因。

我们有热切期盼的美好未来。孔子曰:“三十而立。”当东北大学建校百年时,你们正值而立,处于人生事业的上升期和成熟期。东大这所百年学府也将处于蓬勃发展的“而立之年”。那时,我们的国家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迈进。时代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遇。“而立之年”的你们,也许博士毕业正当大展鸿图;也许已在岗位上历练多年,已经成为中坚和骨干;也许艰辛的创业之路已看到曙光。而那时的东北大学,也将以若干一流学科带动整体提升,以昂扬的风貌和坚定不移的步伐,向着一流的目标奋勇前行。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大学和校友,如同日月星辰,彼此照耀,互相映衬,永不分离。

我希望,我们做一个“而立之约”。面对科技创新风起云涌、各种思潮交融激荡、人类社会深刻变化的新时代,东北大学选择的是一条“传承、创新、超越”之路,在这条路上,让我们同向同行,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而立之年。

希望一路同行,我们能够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今天的你们,已经面向未来做出了深思熟虑的选择。有的选择继续深造,在学术领域有所作为;有的选择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这片热土再创辉煌奉献力量;有的响应国家召唤,到西部、到基层去建功立业;有的选择将非凡创意付诸实践,创新创业,开拓新天地。你们是幸运的,时代给予了你们多元选择的机会,但在多元的价值观下,取舍更需要眼光和胸怀。衷心地希望你们追寻心中所爱,坚守不为时间侵蚀,不被岁月消减的永恒追求,保持求新探异的激情和梦想,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增强直面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永不停止前行的脚步。

希望一路同行,我们能够互相砥砺,共同成长。东北大学的精神赋予了你们远大的理想、实干的品行和创新的勇气,带着这种独特的拥有,你们将走向未来,开创属于你们的一片天地。一代人才承载一代担当,一代精英实现一代梦想。东北大学向着一流迈进的过程,也是你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洪流中成长,服务社会、为国担当的过程。

面对“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面对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等重大机遇,面对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时代呼唤,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实践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更有其超越时代、引领未来的意义。“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希望这份属于东大人的责任与担当,伴随着你们高飞,成就你们的未来。

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青春正好。我衷心地希望,在学校百年华诞和你们的而立之年里,我能够以老教师的身份,在美丽的东大校园见证你们的集体婚礼。一起参加东北大学百年庆典;一起观赏绿树成荫的新校区;一起去看看历久弥新的老学馆;一起聆听,你们而立之年的奋斗故事;一起畅想,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和属于我们共同的光荣与梦想。

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幸福、快乐,一生美好!

谢谢大家。

我今天给同学们谈的一个主题是:如何增进个人的确定性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近几年出现了一个高频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我可以预言,这句话将伴你们一生!同学们一听,一定觉得我太狠了!是狠了点,作为你们的老师,必须把我对未来现实严峻性的判断告诉你们。

但这并不可怕,在我看来,经济学教给你们认识世界的最有价值的概念就是“不确定性”,它让你们知晓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你们所得到的一切没有一丝一粒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你们比其他学科幸运的是,经济学教会了你们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做选择,以此提升个人的确定性。以我的人生经历,以下几点是可以增进你们个人的确定性的。

1、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义。

为了准备这个演讲,我专门征询了和你们一般年纪、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女儿的意见。

她再三“警告”我,切莫在这种场合以你们那代人的习惯空谈理想!俗!我没有苟同,我倒认为理想是个好东西,是不分代际的。

理想没有那么玄乎,它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的一个目标,树的一个标杆,是藏在自己心里的,是进到骨子里的东西。它不是飘在空中,挂在嘴上的那种,它是可以让你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不放弃,再难、再委屈、再不公也能咬着、坚守着的。

心里有了这处高地并一直捍卫它,你们就比别人高出了一截,并随着其他人的随波逐流、停滞不前、甚至倒下而将你托向高处。

但你们要谨记: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义。这是我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老人教我们的。

我至今对这句话的感悟是:切不可脱离复杂的现实陷入理想主义,切不可脱离实事求是陷入形式的飘渺,切不可走极端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2、你的人生价值。

取决于对机会的考量。

利害得失的计较,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做的事,在经济学院受过专业训练的你们更是如此。算法非同小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你的一生。

我发觉,大多数人的计较往往从成本出发,比如,要干的活与所得不合算就开溜,选择生活费用更低的地方猫下来,哪里挣钱多就往那儿跑……这些选择都没有错,你确实是在现实约束下做出了理性选择。

我给你们略加修正的是,在做当前成本的计算时,一定要加入机会的变量。你们当前放弃掉的恰恰可能是你们未来的机会损失。

我们常常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在这场马拉松中能跑多远,取决于你的机会,这些机会有许多是在你自己成本的算计中被排斥掉的。

你们要我谈个人体会,我给出的答案是:

人一生的价格是由机会决定的,你对机会的考量就是对你人生的定价。

3、把事情做到极致,是这代人的生存之道。

我半百人生经历中最为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就是,身边人对待所做的事不当回事。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也很充分:没意思,本来就是混口饭吃;不喜欢,本来就不是我想做的事;没办法,交办的事没有什么意义……要命的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凑凑合合的习性。

在座的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现在还缺什么?但是,我们不能穿着在美国和欧洲海淘回来的名牌,骂民族品牌不行。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做起,行动起来!

干什么都得有个样,做什么都得有那么股子劲!选择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认准了,就义无反顾,一股脑儿扎进去!努力养成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干就把活儿干到极致的心性。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把世界上能造的东西都造出来了,你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是养成对自己认定的事情较真的品质。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给同学们谈的一个主题是:如何增进个人的确定性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近几年出现了一个高频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我可以预言,这句话将伴你们一生!同学们一听,一定觉得我太狠了!是狠了点,作为你们的老师,必须把我对未来现实严峻性的判断告诉你们。

但这并不可怕,在我看来,经济学教给你们认识世界的最有价值的概念就是“不确定性”,它让你们知晓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你们所得到的一切没有一丝一粒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你们比其他学科幸运的是,经济学教会了你们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做选择,以此提升个人的确定性。以我的人生经历,以下几点是可以增进你们个人的确定性的。

1、为了准备这个演讲,我专门征询了和你们一般年纪、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女儿的意见。她再三“警告”我,切莫在这种场合以你们那代人的习惯空谈理想!俗!我没有苟同,我倒认为理想是个好东西,是不分代际的。理想没有那么玄乎,它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的一个目标,树的一个标杆,是藏在自己心里的,是进到骨子里的东西。它不是飘在空中,挂在嘴上的那种,它是可以让你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不放弃,再难、再委屈、再不公也能咬着、坚守着的。心里有了这处高地并一直捍卫它,你们就比别人高出了一截,并随着其他人的随波逐流、停滞不前、甚至倒下而将你托向高处。但你们要谨记: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主义。这是我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老人教我们的。我至今对这句话的感悟是:切不可脱离复杂的现实陷入理想主义,切不可脱离实事求是陷入形式的飘渺,切不可走极端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2、取决于对机会的考量利害得失的计较,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做的事,在经济学院受过专业训练的你们更是如此。算法非同小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你的一生。我发觉,大多数人的计较往往从成本出发,比如,要干的活与所得不合算就开溜,选择生活费用更低的地方猫下来,哪里挣钱多就往那儿跑……这些选择都没有错,你确实是在现实约束下做出了理性选择。我给你们略加修正的是,在做当前成本的计算时,一定要加入机会的变量。你们当前放弃掉的恰恰可能是你们未来的机会损失。我们常常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在这场马拉松中能跑多远,取决于你的机会,这些机会有许多是在你自己成本的算计中被排斥掉的。你们要我谈个人体会,我给出的答案是:人一生的价格是由机会决定的,你对机会的考量就是对你人生的定价。

3、我半百人生经历中最为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就是,身边人对待所做的事不当回事。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也很充分:没意思,本来就是混口饭吃;不喜欢,本来就不是我想做的事;没办法,交办的事没有什么意义……要命的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凑凑合合的习性。在座的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现在还缺什么?但是,我们不能穿着在美国和欧洲海淘回来的名牌,骂民族品牌不行。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做起,行动起来!干什么都得有个样,做什么都得有那么股子劲!选择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认准了,就义无反顾,一股脑儿扎进去!努力养成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干就把活儿干到极致的心性。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把世界上能造的东西都造出来了,你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就是养成对自己认定的事情较真的品质。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每年的毕业季,我们的心情就像这六月的天气,有欣喜、有牵挂、也有感伤和不舍。既为我们的学子羽翼已经丰满即将飞向蓝天而高兴,又不忍看到大家离开母校、离开你们熟悉的这片土地。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由衷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了!

四年前你们来到这里,作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第一批学生,你们既享有“先驱者”的荣耀,又肩负“创业者”的艰辛。记得当时也是在这里我们初次见面,我向大家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你们传承南大精神、移植校园文化、学会主动学习。今天,我要欣慰地告诉大家,你们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四年来,你们见证了母校的变化,确立了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好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准备;四年来,你们承受了新校区发展初期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与仙林校区同甘共苦、和衷共济,给予了母校信任、包容和支持;四年来,你们刻苦钻研,安心学习,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里,留下了孜孜不倦、不断求索的身影;四年来,你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生活,成为改革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四年来,你们创造出了独特而又多元的校园文化,《蒋公的面子》、校庆纪念学分报告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学子的“百团大战”,尤其是在小百合校长信箱上关于“蓝鲸大学”、“南哪儿大学”的讨论,让我感受到你们独特的青春激情和真挚的爱校情感。谢谢你们,陪伴母校度过了一段特殊的发展时期。

临近毕业我一直在思考,本届毕业生留给母校的最让人难忘的特点是什么?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是“善良”。善是古今中外的永恒话题,无数前辈先贤为之弘扬宣传。她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使我们从蒙昧无知走向文明智慧;她是人类独特的标志,使我们从物竞天择中成为万物之灵;她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使我们从善待生命、善待自然中获得永生。华夏50的灿烂文明,更孕育了善的启迪:“人之初,性本善”,是一种人性评定,中华民族求真向善的光辉历史从这里诞生,并不断积淀拓展;“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是一种行为规范,中华民族与善同居的文明进程从这里开启,并不断创造辉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一种道德品质,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独特魅力从这里彰显,并不断发扬光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则是一种文化使命,中国现代大学的人文底蕴和泱泱之风从这里找到源头,并不断传承弘扬。

在我的眼里,四年来在各位同学身上集中表现了“善”的光辉。你们在小百合上为新校区发展建言献策,小至停车位、休息椅,大到节约能源、校区规划,这是对母校的善;每年教师节,你们将鲜花送给老师,始终感念师恩,回馈关怀,这是对师长的善;同学有危重病情,你们自发捐款,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雨露课堂”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扶,这是对同学的善;你们为宿管员大叔开欢送会,对“馒头哥”真诚感激,在网上赞扬“东哥”、“红姐”,这是对工友的善;你们在面对南海争端和钓鱼(yu)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理性态度,是对祖国的善;你们顶着烈日深入农村、厂矿进行社会实践,踊跃报名亚运会、亚青会担任志愿者,这是对社会的善;平时,你们坚持不懈地前往聋哑人学校、自闭症儿童中心开展助人活动,雅安地震后,你们第一时间排起募捐长龙,这是对人民的善;你们爱护花草树木,精心呵护校园里的流浪动物,这是对自然的善。你们展现出来的理解包容、感恩奉献、责任担当的品质和情怀,都是对“善”的最好诠释。

回顾南京大学110多年的办学历史,其实“善”的精神一直植根于南京大学的文化基因和道德传统中,一直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南大人的血液中。

——这种精神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科学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文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精神。

——这些精神就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南大精神!

同学们,“善”的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所有南大人的内心深处,在你们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即将从南大学子变成南大校友的时刻,我还想像四年前那样给同学们提三点期望。

第一,期望你们“立善志,坚定信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善良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若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将会成为我们内心强大、不断前行的精神食粮。迈出校门的你们,即将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此时更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信念,不迷失、不盲从、不懈怠、不焦躁,朝着自己的志向,勤勉奋斗。“立善志者得善果”。今天在心中立下的善志,必定能收获美好的未来。

第二,期望你们“兴善业,顶天立地”。今天的毕业生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要矢志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我们南大人就应当成为各行各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南大人身上的“善”不仅是善良,还应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无论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茅庐,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当村官,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奉献社会都是南大人永恒不变的承诺和誓言。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你们,肩负着百年南大的深情重托,更背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使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愿你们以青春的激情投身各行各业,勇担社会责任,匡正社会秩序,不辱历史使命,做实实在在的善事,兴轰轰烈烈的善业。

第三,期望你们“求善德,一生平安”。立德,自古为“三不朽”之首。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曾饱含深情地回忆母亲对他追求善良、培养同情心的谆谆教诲,在他看来,正是善良的品德,帮助他铸就了事业的丰碑。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类永不休止的追求。我希望你们铭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传统,不断提升意志品质,完善人格修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熔炉中,做到: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功名牵绊,追求生命本真、坚守道德底线、守望心灵家园。在激烈竞争的人生旅途中,如果你真正能够将善言善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变成你的性格,变成一种不假思索的“下意识”行为习惯,你就拥有了一种化解各种复杂矛盾的利器,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和力量。

同学们,勇敢地去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吧!祝愿你们在含苞欲放的青春中,创造不朽的业绩,在充满未知的世界里,书写新一代南大校友的人生华章。祝愿你们,未来如意、爱情美满、事业顺达、生活幸福,一路与善同行,好人一生平安!

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四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今天我们圆满完成学业,就要告别母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了。此刻我们心中百感交集,有喜悦,有感恩,有留恋,也有憧憬。

喜悦的是:“十年寒窗苦,今朝凌云志”,今天我们终于学有所成!今天我们终于羽翼丰满!我们就要怀着成熟的人生理念踏上工作岗位或者去更高的学府深造!就要飞向社会这片更为广阔的蓝天了!

感恩的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含辛茹苦将我们养育成人的父母,离不开传道授业辛勤培育我们成才的老师,离不开曾经关心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在这里向他们真诚的道一声:谢谢了!

留恋的是:过了今晚,我们就要说再见,就要各奔东西了。总在离别时,才发觉时光短暂,纵有千言万语难表心中留恋。四年的岁月,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终日相守,朝夕相伴,一同度过了这段充满欢笑,充满友爱,充满豪情壮志,也充满酸涩与矛盾的大学时光。操场上挥汗如雨,图书馆里博览群书,课堂上认真学习,寝室里谈天说地??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团日活动中的开怀大笑,辩论赛场的唇枪舌战,宿舍里的娱乐消遣??然而这一切,都将如清烟一缕,缓缓的飘向这夜色深处。就要离别了,我们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留恋!我们留恋美好的青春年华,留恋多彩的校园生活,留恋可亲可敬的师长,更留恋至亲至爱的同学。四年了!四载同窗,一生朋友!今日一别,我们何时再相逢,何处再相见!

同学们,相聚时难别易难!离别的心是隐痛的,分别的情是伤感的。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毕业是结束,更是开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扎实肯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我们的梦想就会实现,我们的人生就会辉煌!对于未来,我们充满憧憬!

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一番骄人的业绩。我也相信每一位工大人在明天的社会上,都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财富,福泽他人,服务社会!

同学们,既然分别避不可免,那就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装进即将远行的行囊,为彼此壮行增色吧!祝愿理论与应用力学一班亲爱的同学们:理博天下,力拓未来!人生路上,一路拼搏,一路精彩!同时祝愿力学系敬爱的老师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桃李满天下!

有语云:无酒,何以逢知己;无酒,何以诉离情;无酒,何以壮行色。让我们举起酒杯,为了我们这四年的同窗情,为了20年后的再相聚,为了我们辉煌灿烂的明天,干杯!

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同学们好,在座的各位同学家长和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院领导让我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法学院教师发言。推脱不掉,只好勉为其难了,感到很惭愧,也很惶恐。首先我要声明,我代表不了本院教师,只能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这是让我感到惭愧的地方。其次,让我感到惶恐的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怕说得不中听,引起大家的反感。我知道,今天这个场合,最简单也最安全的讲法是向大家说些恭维、祝福的套话。这些话我也会说,想必你们已经听得不少了。无非是:「你们是天之骄子」「你们是状元、才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高智商的种群云云。大概你们一走进清华园,听到的就是些谀辞艳句了吧?在你们行将走出清华园之际,如果还沉湎於这些华丽的辞藻里不能自拔,我怕你们在今後的生活环境里会水土不服的。

不错,你们确实都很优秀。但是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很多,应该不止你们在座的这些吧?只是很多人没你们这样幸运罢了。你们能走进清华园,是凭着自己的优秀呢,还是凭着幸运?抑或二者兼有呢?但愿你们心里都能有点儿数。不要稀里糊涂的进来,又稀里糊涂的出去。如果到现在还弄不清楚的话,以後难免会碰壁的,幸运之神不可能永远站在你这边。要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据说这世界上的蠢事都是聪明人干出来的。《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很聪明。结果怎么样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整天靠甩小聪明过日子是走不了多远的!

孟子说:「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刚开始做事很有条理的,不过巧智而已。但是能够从头到尾都做得很有条理,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那可就是圣人了。圣人的事业靠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我带过一个学生,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夸她智商高,她自己也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只有我这个导师说她傻,简直是傻气四溢。你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那只有随她去了。毕竟以後的路要靠她自己走,走得怎么样,只有凭她个人的造化了。这样的学生,我在清华见到的可不止一个,应该说不是个别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同学,人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就是做事不通情理。是何原因造成的呢?我反思了一下,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法学教育,究竟教给了你们些什么?你们学到了些什么?你们学到的那些法学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依我之见,那是一套经过汉译的纯西方话语体系,是全套的西方概念、制度、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迻译。我听说,有位部门法博士生,记不得是民法还是刑法专业的博士生了,他说他感觉自己的文化祖国是德国。顺此类推,宪法的博士生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文化祖国是美国。有的专业可能觉得他的文化祖国是英国、法国、日本,如此等等。他们有这样的感觉应该说毫不奇怪。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多年来处心积虑的教育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黄皮白心的香蕉吗?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会说中国话但连自己的文化祖国都忘却了的西方人吗?这样的教育和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後果呢?请大家不要做意识形态化的理解。我说的与政治无关。我个人以为,西方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功利主义和斗争哲学。法学应该就是西方文化这两个特征的最集中体现。著名的德国法学家耶林有本名著叫作《为权利而斗争》,这个书名应该说就是对全部西方法学的精确概括。

再这样说下去,你们要么很悲观、要么很愤怒。在座的我的同事们可能会要站起来骂我,或者要把我赶下台了。这就是一开始我就声明我不代表本院教师的用意所在。

好了,概括一下我方才说的这些话的意思,不外是说:你们这些年来学到的西方知识体系与你们即将面对的中国社会是格格不入、完全脱节的。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大忧虑所在!

如此说来,你们的所学岂不是全都白费了吗?那倒也不至於。不要忘了,你们毕竟还是中国人,你们就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只要你们能洗脱你们身上的四股气,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认真解读人生的这本大书,解读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这本大书。一旦当你们真正读懂了人生和社会文化这两本大书的时候,你们就会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你们就可以真正消化吸收这些年里学到的西方知识,并将这些西方知识变成有益的营养,变成你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哪位可能会说,您说的那四股气是指什么,告诉你们,就是:傲气、洋气、娇气和俗气!你们身上有没有这四股气?自己掂量去吧。不用跟我来争!

时间不多了,不能多讲了。这里我仅借用《孟子·离娄上》的话来稍做阐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做事不成,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埋怨别人,更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能要求别人和你相向而行,要求别人配合你,跟你合作,甚至连梦都要求别人做得跟你一样。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强加於人。什么事儿都不能强求,更不能靠压服。强扭的瓜不甜嘛!儒家说的自强是凡事要求自己,检讨自己,提高自己!

还记得电影《霸王别姬》里的那位戏班子老师傅教戏时说的那番话吧?有两点:一个是从一而终,一个是「自个儿成全自个儿」。他是讲唱戏做人的道理,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办事做人的道理。做事要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做人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成全自己,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其实我们的校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深意就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谨记不忘!

古语说:儒者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这话典出《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这里的儒者,与前面校训里说的君子应该是同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受过教育,有一定知识技能并有一定道德操守的人。你们都是受过一定教育、拥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了。但是你们是否都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呢?是否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呢?如果有,那你们就是儒者,就是君子!

我希望我们清华法学院的毕业生都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也都能坚守住这个底线!儒者无论在朝在野,无论在上位在下位,无论为官、为商、为学、为民,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给也都能够给他所到之处带去一股清新、和谐、高雅的气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荀子在这里所说的「美」的含义,也是我对在座诸生的殷切期待!我想,这应该也是养育了你们的父母和所有教导过你们的老师们的共同期盼吧?再说一遍:儒者在乡则美俗,在朝则美政。不管你们走到哪里,不管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期盼着你们能给你们所到之处带去一股清新、和谐、高雅的气象!成为儒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君子!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致辞

我仍待你如初见的父母和亲人。

你们已经不是那个和父母一言不合。

就diss不停的小公主。

也不是那个精神上没有断奶的妈宝男。

在你们的人生字典里。

应更多的书写责任和担当。

确认过眼神,你们会选择。

确认过眼神,你们能担当。

确认过眼神,你们超硬核。

确认过眼神,你们都挺好。

大学毕业教授致辞

各位同学:

大家好!你们要毕业了。

毕业,意味着收获——收获知识,收获学位证,收获一个在全球大部分地方通行的新身份。因为这种收获,有无数大门向你们敞开。

但毕业也意味着离开:离开为你打饭的室友,离开帮你记笔记的同学,离开为你改论文、为你写推荐信,上课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首沉吟的老师,离开夜晚灯火通明的法律图书馆,离开松林的包子,燕南的坛肉,勺园的香锅,佟园的羊肉火锅,学一的宵夜,小白房的煎饼,学五的鸡腿饭——加一个鸡腿五块钱,每人限购两个。无论你将来是去国贸、金融街、陆家嘴、中环、曼哈顿,还是那曲、西海固、华阳礁,你都会怀念这些物美价廉的食物。一张饭卡,把你们的胃拴在了燕园,但你们的特权,马上就要失效了。

其实,十七年前的此时此刻,我作为一个快要离开的本科生,就沉浸在收获与分离带来的情绪交织之中。那时候,我要去地球的另一面;那时候,地球感觉比今天更大。离开了北大法学院,我不知道是否以后只能拿着“院友卡”才能进校,偶尔在校园里驻足片刻,追忆似水年华。

十七年之后,我已经非常释然了。在我重新思考了从离开到回来的经历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走出法学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我们走出北大法学院,外面,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法学院,为了理解这个更大的法学院,我们经常要从知识上,从精神上,回到北大法学院。

先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法学院。镶嵌在现代学科建制中的法学院,主要研究和讲授人类社会权威机关制定/认可和实施的法律。我们的法学是围绕着某些比较确定的研究对象——但未必是统一的研究方法——而组织起来的,而且有着一整套与日常语言有距离感的术语体系,一套与朴素的常识推理不太一样的思维习惯。

但是,我们探讨的“法律”,终究离不开日常语言中的“法”这个字。汉语中的“法”字,在数千年的流变中,已经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学者们会从词源学的角度讨论“灋”这个古老的字形是否意味着“法平如水”,是否与凯原楼前面的神兽獬豸之间存在着关系,并由此延伸出与拉丁语的ius,法语的droit,德语的recht等词之间的类比。许多民族语言中的“法”字,都内在包含了一种超越实证法的公正、公平的价值意涵。

不过,在汉语中的“法”字所承载的各种思想传统中,孟德斯鸠给出的这个宽泛的界定方式,还算不上是最大的。古印度梵语中有一个词叫dharma,巴利语中相应的是dhamma,它们在接近两千年前传入中国,被翻译为“法”。

何谓“法”?dharma的词根是dhar,这个词根的意思是“保持”。对于dharma,一个经典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根据这个界定,不仅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的必然关系可以被称为“法”,甚至可以说,凡是一切能够保持自性的事物,都可以称为“法”。于是,汉语中有了“诸法”“有为法”“无为法”“法眼”等等说法。根据这个传统,在最宽泛的意义上,人世间一切学问都是法学,不分中外,无问西东。

走出校园,你马上就会感觉到的一个巨大差别是,在这个更大的法学院里,不再有清晰的老师和学生之分。生活本身教给我们世界运作的法,没有教材,没有讲义,没有分门别类的图书馆,没有代代相传的攻略笔记,但考试经常突然降临,而且题型变幻无常,角度经常刁钻刻薄。你经常陷入两难境地,但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问题。用我的师弟、现在隔壁法学院任教的刘晗老师的说法,你要在“灰度空间,做出黑白决策”。

但是,经历考试的不仅是走出学院的毕业生,也是在我们这些在学院里面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老师。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迁,正在对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产生深刻的冲击。

大学毕业致辞

各位老师、同学: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2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首先,我代表社会学系向参加毕业典礼、顺利毕业、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

今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毕业季。自疫情发生两年多来,我们一直在疫情防控的起伏和波折中学习和生活,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身心考验。

今天的毕业典礼虽然只有在校的同学和老师,缺少家长、系友和嘉宾的直接参与,但我们的激动兴奋的心情一如既往,经历了艰难时光的毕业季是更加灿烂的毕业季。

毕业典礼是庆祝的仪式,也是惜别的仪式。作为老师,面对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们,我想说一些最想嘱咐同学们的话,作为临别赠言。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有一些类似的感受,就是生活轨迹越简单,活动范围越小,接触的人越少,对外界的事情就越敏感,各种新闻事件好像就越多,各种意见评论声音就越大,以至于很容易觉得自己陷入到了网络上纷繁复杂的意见纠纷中。

工业化制造标准产品,商业化制造畅销商品,而互联网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过多的意见。各种意见就像泛滥的洪水,刺激着我们的情感,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我们经常被不由自主地裹挟在其中,变成意见洪水中的一部分,又成为裹挟别人的力量。

网上的意见有一些共同点,一般都是立场鲜明的表态、站队甚至歌颂或谩骂,缺乏充分的证据、缜密的分析和严谨的逻辑,所以都只是一些意见。

尽管发表这些意见的也是一些活生生的人,他发表这样的意见可能也是出于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其他目的,但是由于是在网上,我们无从得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发表这样的意见、他有些什么样的意图,所以这样的意见对我们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

我们不能靠收集和统计这些意见来作为对社会的认识,更不能被这些意见影响和左右我们的看法和立场。尽管这些意见包围着我们,掩盖了周围的声音,遮蔽了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了解发表这些意见的人,我们才能认真对待这些意见。

一个意见不是因为和我的意见相同而被我赞同,也不是因为符合某个立场而正确,而是因为我对持此意见的人有相当的了解而对此意见产生了重视。所以,尽管所有的意见都因为网络的原因离我很近,但是这些意见背后的人却离我有近有远,所以意见是有远近、有距离的。

朋友圈里的意见就离我们更近。唯其更近,声音就更响,有的时候好像要逼着我们表态和站队。我们经常会因为朋友圈刷屏高潮而觉得世界又变了,实际上你要是真的出去看,朋友们在现实中都好好的,大部分人只是在拿起手机刷屏的时候进入了另外一种状态。

我的建议是,要认清说话的人,这是认清他说的话的前提。就像我现在在和大家讲话,大家对我说话的内容就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楚的定位。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看法,这叫做知人论世。

对于社会现象而言,一条意见、一个观点、一套理论,都不能脱离发表、发明它的人而存在,不能脱离它的水土而凭空产生,它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力量都取决于它背后的人。

一个好人说出的做人道理即使朴实无华,也会感染周围的人,一个坏人说出的做人道理即使再好听,听上去再正确不过,即使是条真理,也会变成一个讽刺或一个笑话。在说出意见的人面前,意见只是他的一种表达而已。他也许可以表达的逻辑严密、论证雄辩,但我们会知道,这只是因为他特别善于表达而已。

实际上,你会发现,一条意见哪怕再激烈、再极端,只要把它放回到发表的人身上的时候,你就可以平静地对待它了。所以,认清意见背后的人,能够使我们更加恰当而有分寸的对待意见,对待各种所谓的话术和pua,这几乎已经成了在网络时代安身立命的必备前提。

要认清说话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对大家所学的社会学的水平考试,这个考试在毕业之后才真正开始,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费孝通先生说,他认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教人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做人的学问,因此,做人的水平就代表了大家所学的社会学的水平。而学习做人的关键,就是要向人学习做人,向榜样学习做人。

社会学前辈潘光旦先生引用埃德蒙伯克的话说,“榜样是人类唯一的学校,此外它更没有别的学习的场所。”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择、从、改的过程,就是不断在与人交往中将人认识清楚的过程。

大家即将走上社会,每天都面对计算得失、辨别对错、拿捏分寸的任务,这其中的要害并不在于你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是在于你用所学的社会学去辨认人并“从之”或“改之”,以榜样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榜样当然不限于身边的人,也包括古往今来、东方西方的往圣先贤。今年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重建40周年及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100周年,通过系庆活动,同学们认识了社会学的许多前辈先生,他们和我们的离得很近,温暖而亲切。

前辈们的嘉言懿行,能够帮助我们冲破纷繁的迷雾,爬上高高的山顶,领略生命的光辉境界。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那些我们钦慕向往的人格始终是我们安身立命、自立立人的指路明灯。

网上的潮流终究是起源于现实的土壤。在现实中,我们很清楚的是,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理性的逻辑不一定可靠,感性的共情也不一定可靠,随波逐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学关于人的智慧,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帮助我们变成意见泛滥的洪流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与同学们共勉。

最后祝同学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大学毕业致辞

尊敬的各位学校领导、辅导员老师、其他在座老师们、尊敬的各位老同学:

我代表电子工程系级二级队所有同学,向今天来参加我聚会的所有老师以及那些未能参加我聚会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里纪念大学毕业20周年,也是母校理工大学建校六十周年。

老同学们好吗?向所有到场的老同学们以及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到场的老同学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工学院,24年前。这里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插上了日后展翅高飞的翅膀....还是这里,20年前。又告别老师,依依惜别,走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上了工作岗位。各自的工作岗位上,20年来。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取得了许多令人称道的业绩,今天,可以自豪的告诉老师,无愧于大工人的称号,也无愧于电子工程系的毕业生。为我能成为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而感到由衷的自豪。理工大学永远是心中永远的丰碑,那博大的胸怀,永远激励我前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同学们都已成家、已立业,20年来。都为人父、为人母,都已人到中年,又把我内心深处那未尽的希望传承给了下一代。如果问什么是人生的话,想我体会得将更加深刻。

母校经过不断的发展,20年来。成就今日的辉煌;20年,经历了风雨,走向了成熟。20年,青春在拼搏的汗水里闪光;20年,梦想无悔的追逐中唱响。20年,思念穿越时空,终于在这里释放。

道不完师生情。回忆是一首永恒的歌,说不尽母校恩。永远新鲜的岁月的长河。重聚母校,感谢母校为我锻造了一双翱翔蓝天的翅膀;感谢恩师为我生命注入了无穷的力量;感谢时代为我提供了展示自我舞台;感谢同窗一起带来值得追忆的美好时光。

期待的时候总是很长,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记忆里的今天,飘不落的日子,永远不会发黄;记忆里的今天,履行初衷的日子,永远会被珍藏;记忆里的今天,值得留恋的日子,永远吸引着我目光。

蒸蒸日上!祝愿母校前程似锦。

身体健康、祝愿老师们硕果累累。

祝愿同学们家庭美满、事业永昌!

让我用热烈的掌声,最后。向为这次同学聚会付出辛勤劳动的等所有的筹备组成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浙大教授毕业致辞

毕业了,才知道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洒脱。毕业了,大家相互挥手而去,在那无限的空间里漫游。恍惚的人生旅途中,有缘总会相聚。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浙大教授毕业致辞”,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亲爱的同学们:

三年前,稚气未脱的你们带着如梦的理想和希望从各个地方云集--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学子。

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成长。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一次轻轻的漫步校园,再一次深深地呼吸空气,再一次深情地打量师友,冲洗一下三年来的生活底片,去感受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寝室、我们的操场、我们的石桥也许你们曾经年少张扬挨过老师的批评,但相信你们会理解批评其实也是爱的另一种表达;也许你们曾经与同学唇枪舌战,而心存芥蒂,但相信你们会理解这也是情谊的另一种表达。我们相信,--的求学生活就如一杯醇香的美酒,无论走到哪里,--永远值得你去慢慢回味、永远值得你去慢慢品味。

亲爱的同学们,三年寒窗苦读,三年的风雨守候,三年的朝夕相处,今天你们终于信心满怀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挑选;当母校在你们眼中渐渐成为远去的风景时,又一扇神奇的大门将为你们敞开,你们将迈着坚实的步伐去追寻更加美丽的风景,在此,学校衷心的祝福你们,并向你们谈几点希望。

希望同学们心中有爱。哲学家说,爱是一种特料制成的媒介物,使人容颜焕发,青春常在;文学家说,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抒情诗,让人心潮涌动,热情澎湃;教育家说,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使人学业有成,精神百倍。没有爱的人生,是无本之物,无源之水,它将化作一段朽木,成为一片荒漠。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人生的长途,点缀得华香弥漫。心中有爱就要心存感恩。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他人奉献一份爱与宽容吧,你的胸怀会因此比天空还宽阔,你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加美丽。

希望同学们脑中有思想。哲人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从今以后,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慢慢人生征途,也许并非全程都是阳光普照的大道,会有冰雪和风霜,荆棘和坎坷。纷纷扰扰的世界,也许会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迷茫;林林总总的人生,可能会让我们时常面对选择,甚至是心灵的抉择。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操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敢于思考,敢于担当。

希望同学们终生学习。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你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取得成功和胜利!为学不能以校门为终点,拼搏才是永远;离开--不是学习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学习生活的开始。

亲爱的同学们,请记住校长的叮咛:常回家看看,看看母校美丽的校园,听听老师亲切的唠叨,叙叙自己纯真的情怀。快乐时回来看看,痛苦时回来看看;成功时回来看看,失意时回来看看。记住,无论你们走多远,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亲爱的同学们,真诚地祝愿你们乘风破浪,沧海扬帆,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转眼之间,六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从-班同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作为你们的班主任,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作为老师的我也非常的高兴。现在你们已经通过了升学考试,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马上你们就要升入初中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希望同学们之后能够继续努力,保持一个好的成绩。

初中跟小学不一样的是,初中需要同时学习很多的课程,每一个课程都非常的重要。而小学呢,只需要把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上就可以了。我知道,我们班上有很多的同学,平时都没有认真的在学习,只在上课好好的听了。这种学习方法在小学还是很有用的,又可以玩好又可以学好。但在上了初中之后,课余需要多花时间在学习上面,才能得到一个好的成绩。有些同学心里可能会非常的紧张和迷茫,你们在这个假期可以接触一下初中的课本,先了解一下,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虽然现在考试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但这只是一次毕业考试,不需要有太大的压力。这个考试跟初中和高中的考试性质是不一样的,没考好也没有关系。虽然有些初中会有入学门槛,但其实初中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都差不太多,所以去哪个初中都一样。只要你们想学,在哪里都能够学好。只有学不会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同样的一个班级,都是一个老师上课,但有的同学成绩差,有的同学成绩好,就是因为这个。我相信你们在这半个学期经历了那么多的模拟考试,对自己的成绩也应该有了足够的了解。只要在考试的时候心态足够好,能够稳定发挥,就一定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

--学校将会是你们人生中待得最久的一所学校,你们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的时光。从一开始的小个子长到了现在的大孩子,我相信你们对这所学校也非常的留念,希望你们以后有时间可以常回来看看,--永远是你们的家,你们永远是--的一份子。其实老师也很舍不得你们,但你们是往更高的地方走,所以虽然老师很舍不得,但还是要祝愿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发展得更好。这六年,你们跟同学们也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我相信你们彼此之间也有很多的话要说,之后的时间就留给你们自己,我们老师也该退场了。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我们毕业了。回想三年的高中生活,此刻的我们一定百感交集,而这其中最多的应该是感动和感激。

回首我们走过的路,难忘的是夏日炎炎我们坐在教室里刻苦学习的时光;难忘的是教室里那一张张坚定而执着的脸庞;难忘的是失落时,那一声声鼓励和安慰带给你我前行的希望。

难忘的是运动会上那一个个矫健的身姿划出的青春飞扬;难忘的是艺术节上我们一起放声歌唱……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多少美好与感动,多少艰辛与拼搏,汇成一支难以忘怀的青春之歌,它,意蕴久远,荡气回肠。

这其中让我们最难忘的是高三,从怀着一颗慎重而谨慎的心去珍视高三,到望着身后黑板报上的倒计时日一天天减少而珍惜高三,再到此刻的我们带着回忆去珍藏高三,珍藏学习生活的点滴,珍藏身边的人为我们付出的点滴。我们会永远铭记老师用粉笔写下的字和同时写下的祝福与希望;铭记父母用关怀与爱泡的茶,香气四溢,滋润心田;铭记与并肩作战的朋友们度过的峥嵘岁月。师生情,同学情,亲情,情思万缕,织成高中生活的斑斓锦缎;求学心,成才心,感恩心,心事浩茫,写就青春书卷的动人篇章。

有人说度过高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害怕困难。是的,同窗们我们挺过来了。每一个以坚定的信念,认真的态度去刻苦奋斗过的高三毕业生都值得尊重。努力过,就没有后悔与遗憾!我们即将踏上人生的新的起点,用满怀的信心去迎接大学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

最后请允许我向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说声你们都辛苦了;向所有老师和家长们说声谢谢你们!同时也祝愿母校越来越好,祝愿老师和家长们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

大学毕业致辞

各位亲爱的同学、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们大学成功地培养出第一批本科生,并将在此给你们颁发我校的第一批本科学业证书。在此,我谨向我校的第一批本科生,和本届毕业的其他毕业升,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贺。同时,谨向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各位老师和广大亲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祝愿,向长期关注、关心、支持我们学校跨越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作为年轻的你们,自然有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的惬意,作为年轻的大学,也有着“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的喜悦,在这“惬意”和“喜悦”交汇融合之后,就有了我们今天的隆重聚会。

同学们,当你们告别大学生涯,激情满怀地走向社会之际,我们的心头都有这无限的感慨。在这临别之际,我谨赠送你们三句话。

第一句:天道酬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东汉时的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还有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遭到别人的嘲笑,于是下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他也想出了一个对付打盹的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便是悬梁刺股故事,天道酬勤,孙敬和苏秦都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

几年来,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树阴下苦背英语单词的背影,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令人羡慕的'学士服证实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当然,昨天的一切辉煌以骄傲,都已成为尘封的过去,已不能代表你未来的任何因素。你们唯一的选择,只有依靠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增长的见识、锤炼的品格,陶冶的情操,作为你们今天展翅飞翔的基础,在新的起点上,脚踏实地地敢闯敢干,阔步走向社会,接受社会这个检验人才基地的检验,才会取得你未来人生中真正的成功和辉煌。

第二句:学无止境。从今天开始,你们以前的所知所学所长,也许将成为你们未来人生道路的助跑器,但也许你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专业只是将在工作中没有施展之地。我也有很多出色的学生,他们的出色不仅表现在学校期间的认真学习和出色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学无止境的学习精神,踏上社会后依然不忘学习,现在他们都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顶梁柱。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心有多远,天就有多高。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我们就一定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未来的职业之路上,我们只要仍然坚持学无止境的原则,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与辉煌。

第三句:竞争无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野狗在追一只小兔,最终野狗也没追上小兔。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今天有一只野狗追我。”妈妈问“追上了吗?”小兔回答:“肯定没追上了,它怎么能追上我呢?那只狗只是为了一顿饭在追我,而我却是为了一条命在跑啊。”是的,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着很多的竞争,承受着很多压力。社会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时公平的,但同时也都是无情的,想在竞争中生存,你就得有一种比别人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能够承受着更大压力。

在社会上,我们绝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坐等天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无数次成功和失败面前,学会如何向社会推销自己,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竞争中扬长避短,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让自己拥有一个施展才能、大展宏图的平台。祝愿你们在这们没有老师指导的课程中,仍然和以往的其他课程一样,取得优异的成绩。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同学们,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藏心头,扬鞭在脚下。奋斗改变命运,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奋斗让我们梦想成真。祝愿同学们,秉持“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精神,此去扬帆济沧海,他日把酒共辉煌!

谢谢大家!

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能有机会代表20xx届全体毕业生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可谓是心潮激荡、思绪万千。今天是某大多少名毕业生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过了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循循善诱的老师,告别辛勤培养我们的母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某大学__届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几年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从祖国的大江南北,踏上了中原大地,选择了这个充满了自由,激情的校园。日月辗转,光阴似箭,眨眼之间,离别的钟声就在耳旁敲响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忘不了课堂上老师那谆谆无私的教诲;忘不了教室中你我孜孜不倦的身影;忘不了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腾跃;忘不了舞台上激情嘹亮的歌声;进入母校以来,我们从被动学习的中学生模式,转变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大学模式,随着学校层次的改变,我们更加注意把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结合,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几年来,我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更学会了选择。而今天,当我们即将手捧毕业证书,即将别离这方校园时,我们便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回顾在工大的学习生涯,我们在母校的怀抱里结下了不可替代的深厚友谊,在学习与生活中,在研讨与争辩中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忆的情景与往事,今后,无论是深造还是工作,我们都将打点行装、各奔东西,然而我们的同学之情却不会随着时光而消逝,无论我们经过多少风雨波折、结识多少新人好友,这份大学的同窗之情都将重,不仅在生活上有如慈母般的关心,更是在课堂上为我们解知识之惑、传做人之道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同时,学校、学院领导、各位老师更是对我们情深义重,传知识之道、授强国之业。是他们原谅了我们的懵懂无知,是他们宽容了我们的任性而为,也同样是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成熟而早生华发!在此,请允许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人说,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是一个熔炉,燃烧出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我们经历了大一的纯真年代,走过了大二的轻舞飞扬,告别了大三的紧张与忙碌,来到今日大四的依依别离。大学四年,我们见证了学校的飞速发展,从母校合并更名,到新校区一幢幢高楼崛起;更有幸得是我们陪伴母校度过了五十岁生日。随着学校学习氛围的营造和人文环境的改善,我们感受到了母校对我们人格的塑造和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德高博学的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做人做事。这些丰厚的收获,宝贵的财富,无疑使我们走向社会时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无疑使我们在竞争中更多了一分信心和勇气,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快、更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牢记“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最后,我代表某大20__届全体毕业生,祝愿我们的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愿我们的母校兴旺发达,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