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位诗人(汇总19篇)

介绍一位诗人(汇总19篇)

ID:8193800

时间:2023-12-29 22:11:08

上传者:翰墨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作文水平,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作文,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我路过洛阳时,本来想在香山上看一看居士的墓,却因缘错过,直到今天我一直无法原谅自己。

浔阳江在江西,我路过江西也没有去看的机会,但我相信那是一条美丽的江。因为浔阳本是个美丽的名字。

在我的印象里,客人不能是常来常往的那些。只有迎来或送往的客人,才最有情谊可说。

琵琶不是用手来弹的,就像所有的音乐都是用心来诉说的一样,弹琵琶的人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出来,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感觉,即使是千呼万唤也要用抱着的琵琵,把半边脸遮住。琵琶也不能说弹就弹,先要拨三两声弦,酝酿酝酿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扣住人的心弦!

心事是不能用口说出来的,表情和琴音弹出来的才是心中的。轻拢慢捻这样动作更胜娴娴熟熟的表演。

我不能不说自己对乐天先生的敬佩,你对琵琶弹奏的描述让我穷尽一生也不能够拥有。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句子.至今仍有很多人在不停地借用。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冰弦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自”更是让我心含惭愧,自叹弗如!不如就不如吧,只要我此生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琵琶声声响起,泪水涟涟落下,但打湿的也只是司马的青衫呀!

白居易,其实自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我从没做过官,也不想做官。一个人如果不能做一个好官,就不要做官,不能为人民谋幸福,死了灵魂也得不到安然。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精彩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喜欢的东西,会读很多书,会喜欢上一些作家和诗人。要说最喜欢的诗人,那就是余光中先生了。

喜欢诗人余光中。喜欢《乡愁》里的忧伤;喜欢《绝色》里的痴情……余光中先生的浪漫情怀、细腻情感是我孜孜不断的追求。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竟仿佛看见余光中先生写诗时的模样:眉头微微蹙起,眼中满含泪水,手中的笔微微颤抖……失母之痛,谁人都懂。

余光中先生已经离去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遇见像余光中先生一样的人。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放歌田园,是你一生最大的愿望吧!

我看到老朋友在乡村收拾好了一切,然后给我捎来了信,说这个时节是个好日子,赶快来吧。

树是绿的,在村庄的四周围着。山是青的,在不远处斜立着,这一切都是美的,我们赶紧来聊一聊吧!

能在一起聊天的人,不一定需要太多.地方也不一定要有多大,能把话说到一起就是很快乐的事了,要求那么多干什么呢!再有一点酒就更美了,不需要备什么菜,只要有两样农家的小吃就行了。即使就着菊花也是可以的。你只要具有热爱的心,这遍野的花草。也将是你最美的收获呀!

孟老先生,我知道你这一生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曾像唐朝的许多诗人一样做过官,不过这样也好,整个唐朝的诗人如果都做了官还有什么意思呢!总得有些与众不同的人吧,否则,我会很失望的。我一直不把写诗与入仕放在同一个盘子里,酒就是酒,茶就是茶,如果把酒和茶放在一起喝,你能喝出个什么味儿呢!

孟浩然,你让世界充满想象.你让我看到平静的希望。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就是像子安先生一样死了也心甘。

我曾写过《天涯》,也曾写过《海角》,我和很多人相遇过,也离开过很多人。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知音。

我现在的年龄远比子安先生那时的年龄要大得多,但仍不知道谁将是我一生中最后的知音,也许我的一生只能是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像一匹独自奔跑在旷野中的狼。

风烟是不能望穿的。就像望不穿的同游人的心事。我常常学着一个人的样子.在风中孑然而立,任由着风不停地掀起我的衣襟,吹乱我的头发。其实,我更想着一袭长衫,扎一把发髻,系一根飘在脑后的丝带,但那只是奢想,该舍弃的东西永远不能保留。

其实,我更想保留一对幻想的翅膀,在城阙之外,在岁月之外,只要我可以,我会飞向那个地方。

王勃,你是路,你是很多人看不清前方的路,你才刚刚抬起了脚。就让世界变得一片模糊。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四川射洪,那个地方我知道。我知道它缘于一个叫沱牌的酒厂,缘于酒厂里的诗人朋友,当然她不像伯玉先生那样声名响亮。因此我只能在心里记下她的名字,而不在朋友的面前时常提起。

我一生懒散,唯对文学一腔忠诚,终因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缺乏,始终无法到达一个顶峰。更不敢像先生那样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并非不愿负重而行。也不害怕苍老会在瞬间凝固在我的脸上,只是,现在的世界变得太快,我即使什么不做也时常感到疲倦,总觉得四周异常寒冷而我又非常虚弱。

如今的天地间。行动是非常自由了,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但是,伯玉先生。我知道我们与你的影子已不仅仅是擦肩而过,而且是愈离愈远。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该走的人走了,不该走的人也走了,走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就像那些黄鹤,它们远没有人类的感情那么丰富和细腻,所以它们不再回来了。无论是一千年还是一万年,能留下的只能是人们的臆想。

乡关在哪里呢?原来的那些人都在寻找你自己的故地,谁都知道自己出生的地方也将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从早晨起来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是这么坐着,在诗句里徘徊,我不知道我能看到多少人。能读懂多少人的心,我只是任凭着自己的思绪,静静地想着你们当时的心思。

我正要闭上眼睛,突然听到一声幽远的唿哨,那种似是鸟鸣的声音,是那么的唳亮.我抬眼望了望天空,我多么渴望看到一只大鸟,伸着宽大翅膀和长长的脖子。我希望它就是被人们称为仙鹤的鸟。但是那只是我的想象。现在它们越来越少了。偶尔能见到的也只有在属于它们的保护区内!

我终于明白了,先生为何要站在烟波浩淼的江上发愁了。

你的目光多么遥远,且具有着那么大的穿透力。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我看到你官任右丞相时.心里突然有了想法,告老回乡吧!

人为什么总是不能看清时局呢?就像现代人为什么总是贪得无厌呢?那多累呀,如果是真正地为人民做了些什么,还要好一点,否则历史上总是免不了留下黑黑的浓墨一笔。虽然你不是官愈大心愈黑,但你还是不知进退!像很多人一样,官愈大心愈糊涂。

曲江公呀曲江公,我知道你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从海上飞来的孤鸟.但那时候世界的天已经变了。变了的天,不是奸臣当道,就是你廉颇老矣!

人生不过如此,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你的诗,你的诗就那么两首,而我们好几代人却要不停地学着。

你也是农家的子弟吗?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农家的子弟,但我是,我曾经经历过你描述的那个镜头。

黄金在家乡田野里铺满的时候.我却在想着小学的课本,就像如今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农民可以迎着丰收的光晕,用镰刀收割一生的谷物了。阳光灿烂。笑容是你那个时候看不到的。

我一次次倾听着时光在背后的不停吮吸。看着农人浑身的血液一点一滴地从皮肤下流进泥土里。我清楚地看着农民的青筋慢慢地突起,看着他们的丰满日渐空瘪。直到轻如一根羽毛样在眠床上留下最后的一瞥。

诗写得再多也没有用,有一两首能让人们记住就够了。李绅,你是一个诗人,当你把农民像神灵一样高高举起,我看到整个唐朝的翅膀上,你是不可或缺的翎羽。

介绍一位诗人作文

推推敲敲,当你无法把那个句子定下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人生不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么!

繁忙的人很多。闲着的人也不少。但能看到野草把整个园子吞没了的没有几个,谁愿意看那些影响美丽的地方呢?其实,影响美丽的事物有时候也是另一种美丽的事物。只是我们没有那双从事物侧面观察的眼睛。

鸟宿营不会挑捡地方。它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随遇而安。它们的本领让我们的新新人类应该感到汗颜。面对生存他们往往会失去信心和耐力,有时甚至会丧失自己。

阆仙,应该也是一个旷达的称谓,你为何不能果果断断地相信自己呢?桥过去了,好多东西也随之改变,但我只想说,你更应该改变一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就像人生。

唐代诗人王维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

据《蓝田县志》记载,王维墓位于辋川乡白家坪村东60米处,墓地前临飞云山下的辋川河岸,原墓地约13.3亩。现被压在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唐右丞王公维墓》碑石被向阳公司14号按石料使用,压在水洞里。墓前遗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竖立的碑石两座。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

唐代诗人王维介绍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

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如何介绍一位同学范文

他爱笑,阳光,乐观,豁达。他是和我共同度过六年时光的铁哥们,他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名——徐威。

他的阳光豁达就从他的外表就可以看出来。

小小的眼睛,永远是那么炯炯有神,大大的耳垂,大大的鼻子,还有大大的嘴巴,打眼看去,很富态,有点如来佛的范儿。倘若你表扬他一番,他的脸上无处不洋溢着笑容,有时笑起来你甚至看不到他那机灵的小眼睛。

他的言行也将他的乐观与阳光表现的淋漓尽致。

每次考完试,当老师宣布成绩时,不论好坏,他总是一笑而过。有一次我上前看时,看见了那刺眼的分数,他笑呵呵地说:“虽然没考好,但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争取下次考好。”说完,小心翼翼地把试卷叠了叠,轻轻地放进了文件夹里。

每次课外活动,我们都下象棋,总是笑声不断。一次,我们如往常一样厮杀正酣,双方势均力敌。我便想偷走他的一颗棋,果然,我如愿以偿,拿走了他的一个车,心里暗暗得意:你也太呆了,看你怎么赢我?可是后来,我还是输了。原来他也拿走了我的一颗棋子。我们俩笑翻了天。

他是我的死党,定是我一生的朋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温庭筠诗人介绍

刘长卿以五言律擅长,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集10卷。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刘随州诗集》(10卷诗,1卷文),《全》编录其诗5卷。

【生平】。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闻一多先生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傅璇琮先生认为是7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也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在天宝十四载(755年)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756年,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至德三载(758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上元元年(760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馀干,与大诗人相遇,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李白当时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而自己将远行岭外。其实,刘长卿终于没有到南巴任职。次年(761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后来数年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这样说: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上元二年(761年)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等都有诗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兴元元年(784年)和贞元元年(785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诗人陆游介绍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温庭筠诗人介绍

这位大才子干的荒唐事可是不少。温庭筠少年时就名声在外,他到江淮一带游历,当地的一位官员看重他的才华,给了他不少钱,本来是想鼓励后辈发奋上进。哪想到温庭筠年轻轻的就不学好,钱到手后都用到歌楼妓馆等风月场中了。那位官员知道后气得不得了,拿板子把温庭筠打了一顿后把他赶走了事。

不过温庭筠的才气真不是闹着玩的。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都称他为“温八叉”、“温八吟”。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能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然后顺便把周围考生的卷子全都给答了。而且通常帮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由此“救数人”的外号不胫而走。

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的名头实在太响,沈询做主考的时候便将他特别对待,特意把他召到帘前考试。没想到温庭筠反而因此大闹起来,扰乱了科场。据说这次虽有沈询如此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他温某人又没能考中。

诗人陆游介绍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陆游的名篇《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并在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例如全国课标卷)。

如何介绍一位同学范文

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我最喜欢的是龙捷洋和琬鑫,我还没分出来最喜欢谁呢。

琬鑫对我非常好,一看到我受伤了,她就马上跑出来查看。琬鑫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歌唱得好、数学学得好、当然,语文和英语也一样。

还有朱讯,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相处的很好,但是现在,朱讯另一个女孩子玩了,我只好自己玩,但他的笑话真的很可笑。但到现在,他还是调皮。

我还喜欢龙龙(就是龙捷洋。),她虽然说话声音有点小,我还是喜欢她,因为她和我的性格差不多,玩得也开心。这是妈妈说的。

我还喜欢李思哲的笑话,每一个笑话都可以使全班哈哈大笑了。另外,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叫李思远。

温庭筠诗人介绍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二。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其四。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其六。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其七。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其十。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其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其十二。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其十三。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1-2]。

作品鉴赏。

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据此可知《菩萨蛮十四首》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菩萨蛮》是温词中最受关注的词作之一,历来对它的赏析和解释也是众说不一。清代词人张惠言认为《菩萨蛮十四首》是联章体,现代评论家叶嘉莹也认为这是一组词。从词的内容、情意、风格以及词的意象运用如“小山”“藕丝”“香红”“秋色”“金鸂鶒”等来看,的确有很多相同或相似,有组词的.特征。

温庭筠。

(唐代著名诗人、“花间词派”代表人物)。

温庭筠(约8-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诗人陆游介绍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陆游《苦寒帖》,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书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时陆游44岁,适值被贬后居家。信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又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出。其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