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说课稿范文(18篇)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范文(18篇)

ID:8201648

时间:2023-12-30 00:04:24

上传者:MJ笔神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范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步骤的工具。下面为大家提供几份经典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20x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1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2、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一)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二)学法的点拨与指导: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点拨和指导。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导入新课: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对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走进课文。

(二)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四)质疑解惑: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五)精读课文。体会写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能有感情的朗读。

(六)思考阅读:

1、本文赏雪之余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3、舟子言痴,如何理解?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七)熟读背诵:学生在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进行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八)课堂小结:通过“实话实说”和“焦点访谈”的形式对本课作小结,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及课后反思

在《湖心亭看雪》这节课中,李一鹤老师以她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李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李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李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文章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李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李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李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及课后反思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历来受人推崇,文字淡雅隽永,读后叫人回味无穷,但也就是在这淡雅隽永的文字背后,隐藏一份悠悠的家国情怀。寄情于山水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当个体生命面临不可抗争之命运时,便会把精神寄托于纷争喧闹以外的青山绿水家园,在山与水的调和中觅到一份安宁,以此再来寻求更高远的超脱,张岱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梦忆》的,里面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书中的精品,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本文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和积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一原则,我把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读”、“译”、“究”、“品”四部分。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读背背和积累文言词汇为主要目标。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所用课时、师生所花时间都逐渐增多,主要是花在文言词语的记忆上。在文言字词教学中,我采用借助课下注释和参考书、工具书理解课文意思,然后通过学生翻译和重点字词过关的方式进行反复记忆巩固,节省时间又注意高效。

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主,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情”三个步骤悟“痴”。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及时问问题答疑惑进行赏析、品读、质疑,使学生能较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也力求简单有效。课件的背景欣赏营造了良好氛围。应该注意的是:重点词句解释的幻灯片应该给学生留出作笔记的时间。

下次注意的问题:

1、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而且课前的预设要充分。

2、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这样教学重点才会突出。

3、课堂上要把握住教学契机,尤其是对学生的讲评一定要到位。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蔡仁夫老师以其质朴的语言展现他古文的底蕴,而谷芬芬老师则以他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谷芬芬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谷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谷老师不单停留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谷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谷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谷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谷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谷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谷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知识、多形式诵读及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白描手法、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1、说教法。

(1)竞赛活动法。

有位名人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的确,如何在45分钟中把学生的注意力调集在焦点上,是老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而如何打破文言文课堂教学沉闷的讲析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思维有所创新,我设计了这堂竞赛活动法,意在用多样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2)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3)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2、说学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篇文言文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而且本文又是自读课文,所以我打算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来完成对这篇文章的学习。

本文我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主要面对的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设计的。

整堂课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课堂以读贯穿始末,以赛促其乐学。

(一)、初读。

1、导入课题。(3分钟)。

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看哪组同学搜集的多且好。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导入课题。

2、、检查预习,(10分钟)。

(1)、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分男、女生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读出文章句内停顿,读好文中关键词语,读好句末虚词,读好重要段落,体会语气,把握语速。

(2)、“齐心合力疏文意”,采用卡片、抽签形式进行比赛,共同完成字词解析和文章语句的解读。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用到了教学方法中的竞赛活动法和朗读法,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文意的疏通,还可以培养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二)、精读(15分钟)。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可有以下几类问题:

1、“看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写雪大的句子和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各是哪一句?

2、怎么写湖心夜景的?采用什么写法?

3、那人对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的态度呢?

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特别是第1、2问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学难点:了解白描手法、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难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接下来进行意境的品与欣赏。

(四)品读。

在反复朗读中进行品析、品味、品评。(10分钟)。

一读品词语。学生以“我认为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例:我认为“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字用得好,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的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二读品美点。学生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为话题发言。例:我认为“雾淞沆砀”一句美,写出了湖上雪光水气弥漫的景象。

三读品情感。学生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话题发言。例:我从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处,理解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说明:这“三品”的活动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既鉴赏了文章优美的语言,又体会了文中暗含的情感,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熟读背诵(5分钟)学生在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进行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六)、创新活动(布置作业)(2分钟)。

1.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创作一幅对联。教师给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学生如对出佳句,予以展示,进行鼓励。

赏雪景寄情山水。

(品诗人感悟意境)。

独驾小舟赏雪景。

(偶逢知己饮亭中)。

赏雪景深夜驾小舟。

(逢知音亭中饮大白)。

2.尝试用白描手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段散文。(选做题)。

说明:本活动设置,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对联),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程序设计中的初读—精读—品读这三个环节,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板书设计:

张岱。

景:雪后湖心亭奇景(白描)。

全景:上下一白——空旷、沉寂。

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情:雅趣,超凡脱俗,孤芳自赏言简意丰。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设计思路。

一、本课对主题的体现。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人张岱的经典小品文,鉴于本校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以往在教授本课时主要就是以读书通文意为主,之后再简单了解下文中张岱的“痴”即可。此次,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我再次认真研读了文件,并注意到了其中的几条精神:《改进意见》中要求语文教学“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素材”,以及“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基于对此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总体目标定为:通过张岱的作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内心追求。但这个目标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深,我又注意到了《改进意见》中的.第五条:初中教学要“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以及第十一条“初中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这两条建议,决定选择张岱另一代表作《西湖七月半》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根据内容及学生情况对文段进行了剪裁,降低了阅读难度。

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体会文中张岱的“痴”行。2.体会张岱所痴之景。3.品读《西湖七月半》片段,进一步理解张岱的“痴”。4.总结作品中所蕴含的古代文人的内心追求。

我上交的教学片断是第3、4环节,我认为这两个环节相对最能体现此次的主题。但其实1、2环节在本课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才能有效地进行后面的环节。接下来我就主要说一下前两个环节的设计。

体会文中张岱的“痴”行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俱绝”、“更定”、“独”,并让学生说明理由。

这一环节主要是要让学生体会张岱赏雪的独特及思考为何会有这些独特的行为。

接下来是体会张岱所痴之景。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张岱所痴之景所带来的感觉。相比前一环节要难一些。

针对此点,我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关键词从颜色、数量及性状来赏析雪景的特点,为学生体会雪景的感觉做一个铺垫。再引导学生将此景想象成水墨画,学生即可感受出宁静与素雅等。

体会雪景的感觉是后面总结文人内心追求的关键之处,所以此处一定要将学生的感受引导到位。

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本文中张岱的“痴”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外文段的品读。这一环节主要是换个场景引导学生再次理解张岱的“痴”,同时还设计了学生自行想象的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主动意识。但考虑到我们学生的程度较低,让其当堂写作较困难,所以就设计为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古代文人的内心追求。让学生关注雪景及月景的共同点,以及张岱独特的欣赏方式,学生可以得出张岱是在追求一种自然、自由、宁静、脱俗的生活。

最后小结:古代有很多像张岱一样的痴人,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其内心都是在追求这种自然宁静、超凡脱俗的人生状态。

最后我来说一下这堂课的教学反思。

在上课前我比较担心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我设置的教学目标会不会有难度,但从上课时学生的整体反应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够理解张岱的那种自然宁静的内心追求,完成了教学目标。经过此次尝试,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发现对于普通校中程度不高的学生来说,文言文教学时不必只是以教授文言字句的知识为主,我们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也许他们的体会不会太多也并不深刻,但我们也要想尽办法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学生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试着增加他们的文化积淀。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设计与思考,谢谢!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一幅美丽的雪湖图,一节美丽的赏湖课。

陈老师的设计因简洁完整而美丽。从朗读课文到读准句子停顿,对照课文翻译句子到理解课文,品味言语到解读主题,环环相扣,紧凑连接,流程清晰完成,简洁自然。

陈老师的课堂因温婉自然而美丽。陈老师的教风自然,言语亲和,师生交流顺畅,不急不慢,缓缓教来。学生读书不在状态,老师的一句“你们为什么读得有齐物论啊?”问出了学生的整齐朗读。学生的断句出了错,“天与云/与/山与水”,老师的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断”,问出了课堂的生成,天地之间,上下一白。

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视频中刘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或是应试化的极端倾向。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教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能够较为精确设计教学程序。刘老师的做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的两个要求。首先,她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是语文学习必需的,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环节,也没有必须有的被遗漏的环节。但是环节在前后设计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作家及简介,并介绍作者的生平及思想,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甚至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倘若在文本细读的时候再适时介绍作者,效果会更好。其次,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视频中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独具匠心,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

四、能够较为精巧设计学习题目。教师在最后布置了“我眼中的雪世界”的作业,来展现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老师如果给学生再推荐一些张岱的小品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范文一《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

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20x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x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在《湖心亭看雪》这节课中,李一鹤老师以她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李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李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李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文章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李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李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李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历来受人推崇,文字淡雅隽永,读后叫人回味无穷,但也就是在这淡雅隽永的文字背后,隐藏一份悠悠的家国情怀。寄情于山水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当个体生命面临不可抗争之命运时,便会把精神寄托于纷争喧闹以外的青山绿水家园,在山与水的调和中觅到一份安宁,以此再来寻求更高远的超脱,张岱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梦忆》的,里面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书中的精品,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本文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和积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一原则,我把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读”、“译”、“究”、“品”四部分。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读背背和积累文言词汇为主要目标。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所用课时、师生所花时间都逐渐增多,主要是花在文言词语的记忆上。在文言字词教学中,我采用借助课下注释和参考书、工具书理解课文意思,然后通过学生翻译和重点字词过关的方式进行反复记忆巩固,节省时间又注意高效。

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主,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情”三个步骤悟“痴”。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及时问问题答疑惑进行赏析、品读、质疑,使学生能较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也力求简单有效。课件的背景欣赏营造了良好氛围。应该注意的是:重点词句解释的幻灯片应该给学生留出作笔记的时间。

下次注意的问题:

1、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而且课前的预设要充分。

2、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这样教学重点才会突出。

3、课堂上要把握住教学契机,尤其是对学生的讲评一定要到位。

湖心亭看雪教案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重点】

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你看,这些雪后西湖图片(出示ppt),雪后的西湖多美!下面就让我们随张岱去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欣赏别有情趣的雪景。

1.推荐读 (读准字音)

2.听录音跟读 (读出节奏)

3.自由朗读。 (读懂文意)

请概述作者看雪的经过。

四、研读课文

问:“痴”为何意?

“痴”在中国艺术中,常被用来指创作中最动人,最不可解,执着而又专注,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境界。“痴”是一中本真自然,特立独行的个性。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读出“痴”。

1.“痴”于行

是日更定

独往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穿插是、更、焉等词教学)

追问:从张岱的这些痴举中,你觉得张岱有着怎样的情趣?

张岱痴于行(与众不同 不随流俗)

过渡:前往湖心亭时,张岱看到了什么样的景?

2.“痴”于景

找出文中的雪景句,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齐读,疏通,再齐读 (穿插一、白、芥、粒等词的理解)

(小组合作交流)明确:

(朦胧、寂静、空旷、辽远、阔大、混沌、依稀、恍惚、茫茫、悠远等感觉;

读出作者孤独落寞之感。)

比较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体验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当堂背诵写景句,并抽查落实。

小结: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置身其中,张岱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学生再朗读体味)

张岱痴于景(孤寂落寞 思考人生)

经过这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作者的痴。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趣。

(白、一、更、是等一词多义)

俱 长堤一痕 一 喜 下船 此等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张岱《不二斋》,体味作者的情感世界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是九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作者张岱以清闲淡雅的笔墨,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气象雄伟的湖山雪夜图,以不着痕迹的浅淡笔触展示了游湖人的高雅情趣,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积累相关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及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本文难点。

1、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竞赛活动法,朗读法,赏析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说学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另外作为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

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一)初读。

1、导入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使学生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对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抛出引言“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检查预习。

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要求读出文章句内停顿,读好文中关键词语,读好句末虚词,读好重要段落,体会语气,把握语速。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说明:初读阶段,主要用到了教学方法中的竞赛活动法和朗读法,意在用多样性活动调节初三紧张乏味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的气氛中初步感知文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精读。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看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写雪大的句子和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各是哪一句?

2、写西湖雪景的句子?采用什么写法?

3、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那人对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的态度呢?

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难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接下来进行意境的品与欣赏。

(三)品读。

一读品词语。文章虽篇幅短小,但言简意丰,余味无穷。我让学生以“我认为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意在通过对词语的赏析,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文中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两句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绝”字和“独’字来分析,一个“绝”字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然而正是在这人鸟声俱绝冰雪天地里,竟有人深夜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趣啊!

二读品美点。本文意境深远,更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其中在写湖中雪景,视线由远及近,山水,景致,人物一气合成,如同一幅气象雄伟的湖山雪夜图。

于是我设计了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为话题发言。意在引导学生对景物描写进行鉴赏,由景入情,例如:“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我指导学生体会句中视线由远及近的移动,景物由面到点的变化,从而感受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的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及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粟米的深沉感慨。

三读品情感。文章虽是写景佳作,但它更深的寓意是在于抒发他冰雪独抱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虽然就学生的年龄而言理解这一情感有一定距离,但在前文的层层铺垫之后学生的感情已经逐渐被调动起来,于是我设计了以“我从文中处,理解了作者的心情”为话题发言。虽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但学生很快就能捕捉到情感喷发的焦点。如:我从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夜深独往,既是不欲人见,也是不欲见人。那么作者的这种孤寂的情怀,避世的忧愤就溢于言外。再如:周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通过他的喃喃自语,把人们与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别有的怀抱、孤高冷寂的品格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由此看来,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环节确实有一点的难度,有时也遇到了引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但我始终紧扣文本,力图做到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正是因为品读细腻,所以整堂课情趣盎然,让人回味无穷。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亲爱的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下面让我们一起以我们最饱满的情感再次齐诵全文,再次感知这位痴人之痴心。

湖心亭看雪教案

1、 了解文言文常用词的含义,增加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认识白描手法。

3、 体会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在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一、 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如苏轼的“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及他的另一首《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出示目标(略)

世上没有机器猫,没有时空机,我们不能跨越时空去当年的西湖观看雪景,与张岱作面对面的交流。可是文字的魅力恰恰在于只要我们静下心来,透过文字走进文章,用心去品读文章,走近作者,像朋友一样用心来交流,去体味他的喜怒哀乐。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有节奏的朗读。

四、重点词语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过程中,老师提炼出几个重点的字词句,以方便学生记忆。(板书)

崇祯五年 更定 独往 雾凇 湖上影子 铺毡对坐 痴

五、共赏雪景

阅读课文导语,提出问题:雪后西湖景色如何?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

你比较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却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寥寥数语露出马脚已勾勒出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颇有意味。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它可用于写景、写事和写人。

先思考,然后看资料,了解张岱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张岱家国之痛的深切感受。

讨论:

(1)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会在凌晨这个无人的时刻来到湖心亭看雪,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态如何?(独——淡淡的愁绪)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没有矛盾?(与从不同的情趣,芸芸众生中,知己难求,而舟子在犹如不在,由此可见他的清高孤傲。

(4)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偶遇知音的欣喜)

对于这样一个人,你认为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个性?(痴。确实,这是对张岱最确切的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心态凌晨来到湖心亭看雪。

拓展:其实,从古到今,像苏轼这样的痴人并不少,本册中就有学过的。回忆一下: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陶弘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周敦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其他的还有:李白 杜甫 陈子昂 柳宗元等。

湖心亭看雪

本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1)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2)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这一环节中,先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最后“齐心合力疏文意”,完成了检查任务。

首先请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读课前预习提示之后,大家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这一部分有三个环节组成“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叙事初探张岱情”中,我先让同学们归纳了一下本文的记叙要素,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本文的题目虽为“看雪”,但是实际上作者不单纯是在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一种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西湖冬景雪亦奇。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后明确,共有三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经讨论明确,分别是“独”、“喜”和“痴”。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经讨论,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发现,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小结完之后,在深沉而有些悲怆的音乐声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里安排了三个环节“体味白描、比较辨析、品读课文”,白描的手法通过《清明》这首诗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和柳宗元《江雪》的比较辨析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最后,全体学生和老师在音乐声中齐读《湖心亭看雪》,使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结束了这堂教学。

29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赏析〗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分组完成下列问题〗。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2、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3、寒冬腊月,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独游西湖,钟情山水的独特个性却遇上了知音人,他在湖上邂逅了两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读此段,找出表现独寂的夜游者相逢的心境的词。

见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惊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

作者落拓不羁,放浪于山水之间的高雅情调得到了应和。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

6、从小品文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

〖达标训练〗。

一、课堂讨论:对“西湖”诗文的认识有哪些?

二、自测题。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

a、惟长堤一痕b、一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余拿一小舟。

2、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c)。

a、顾之,客请与予对局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以河为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d、有两人铺毡对坐。

因为湖上雾浓,所以长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点”、“一芥”,形容船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表达感情。

《江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节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手搔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另外,俄国作家契诃夫在谈论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的有才华就是写得短”,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的气象混莽,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鉴于这些,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并背诵;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手法。

针对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1.导语;2.展示教学目标;3.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4.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这里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正音、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句、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教师答疑、检查自学);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包括学生质疑,学生老师答疑,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形成板书);6.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这里包括对白描手法的介绍,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7.总结语。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1、本课的亮点在于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出了兴趣,读出来韵味,读出来精神,读出来灵魂,出了主旋律。

2、以“悟”突破。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心”三个步骤深入感悟。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进行赏析、品读,使学生能较好的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得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气氛。

3、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蜻蜓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课后第二题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白描。讲完定义后老师应该结合文本将一下白描在本文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4、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学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5、这节课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有些缺点就可以弥补。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画面,音乐,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看雪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多媒体的运用也让条理更清晰。

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师。

陈吉峰。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一直以她的秀丽风光吸引着人们,文人墨客为他梦萦魂牵,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这些分别是描写西湖的春夏之景,西湖的雪景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随张岱去领略西湖雪景感受作者情怀。

走进作者。

二、疏通文意。

1、首先请大家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大家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屏幕上的字词。

3、2生朗读课文,字义理解。

4、对照课文注释,同学间相互帮助,用现代文翻译全文,有难点的地方做好记号。

5、订正难点。

6、抽点翻译。

三、品雪景。

既然看雪,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1、这种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读出苍芒静寂之感,似乎作者此时的心境也犹如此景}。

2、如果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三个,有什么不同?

3、这段景物写法上有何特点。(用绘画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景物特征,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园,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苍茫静寂的情味。)。

4.理解白描,并辨别例句。

5.背诵。

四、析人物。

1.痴在何处?请出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痴在行为,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法特点(听觉)。

痴在情感【独】(清高孤傲超凡脱俗)(有舟子随同前往,为何还说是独往湖心亭)。

2.作者已够痴了,更有痴似相公者。两位痴人相见会是何种情形呢?

根据课文最后自然段加上自己的想象生模拟表演。

师小结:从你们的.表演中我看到了他乡遇故知的喜悦,看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和别曾相识的坦荡,志趣相投以酒代情的豪放。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

注重的心灵的交流,注重的眼前的景,心中情,而不是身外俗事。这也是他们不同常人,“痴”的性情的表现。

4.不知有一点我们同学们注意没有,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清朝,而开头时间依然以明朝的崇祯年号记录时间。有何深意?(文章弥漫一种淡淡愁绪,对故国的思念,是作者情感孤傲,超凡脱俗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清淡雅致西湖雪景,了解了苍劲大气白描手法,也感受了作者情感脱俗情怀。可谓“情在景中,景在情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让景物含情。

六、背诵。

湖心亭看雪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

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

(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

师:来,咱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

(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师:还有一。

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咱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

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

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

(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师生齐诵《江雪》)。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朗读中结束全文)。

湖心亭看雪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理清文章线索〗。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分组完成下列问题〗。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找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2、全文共两段,请简要介绍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雪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

见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惊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独特心境。

作者落拓不羁,放浪于山水之间的高雅情调得到了应和。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6、从小品文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 。

〖达标训练〗。

一、课堂讨论:对“西湖”诗文的认识有哪些?

二、自测题。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 )。

a、惟长堤一痕                     b、一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余拿一小舟。

2、下面句中加点字与“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 c )。

c、以河为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d、有两人铺毡对坐。

因为湖上雾浓,所以长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点”、“一芥”,形容船小。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表达感情。

《江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知识网络〗。

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天空   步  一点    局部    孤独落寞。

白描手法,如临其景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