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大全(18篇)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大全(18篇)

ID:8219337

时间:2024-01-02 19:10:22

上传者:QJ墨客

教学计划既要符合教材的要求,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研读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1、的意义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2、有a人参加学校举办的“道德伴随我成长”德育总结大会,其中上台参加文艺演出的学生占。上台参加文艺演出的学生有()人。

3、一根长2米的绳子,用去米,还剩下()米;如果用去2米的,还剩下()米。

4、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5,若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为,原分数为()。

5、在、、、四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相等的分数是()。

6、分数,当a=()时,它是分母是15的最大真分数;当a=()时,它是分母是15的最小的最简假分数。

7、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这个分数是()。

8、有两种螺丝钉,一种用3角可以买4个,另一种用4角可以买3个,这两种螺丝钉的单价的最简整数比是()。

9、一捆电线长30米,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米,还剩()米。

10、修一段60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两队合修()天完成它的。

11、有甲、乙两只桶,把甲桶里的半桶水倒入乙桶,刚好装乙桶的,再把乙桶里的水倒出后,剩下15千克水。甲桶可装水()水。

12、一堆煤,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吨。其中第()次用去的数可用百分数表示。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2)大米加工厂用千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共碾出大米1600千克,求大米的出米率。

(3)林场春季植树,成活了24570棵,死了630棵,求成活率。

(4)家具厂有职工1250人,有一天缺勤15人,求出勤率。

(5)王师傅生产了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485只,不合格的有15只,求这一批新产品的合格率。

(6)用一批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有192粒,没有发芽的有8粒,求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

(7)六(1)班今天有48人来上课,有2人请事假,求这一天六(1)班的出勤率。

(8)六(1)班有50人,期中考试有5人不及格,求这个班的及格率。

(10)大豆的出油率是54%,用40千克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11)杉树的成活率是95%,今年植树节植树成活了285棵,求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15)一堆煤,用去了20吨,余下的是用去的25%,这一堆煤一共多少吨?

(17)某养猪场,今年养猪400头,比去年多养25%,去年养猪多少头?

(19)一条绳子,剪去全长的60%,还剩下12米,原来绳子长多少米?

(20)一根电线长1。2米,截去20%后,再截去0。2米,还剩多少米?

(21)一条公路修了60千米,正好是全长的70%,求这条公路剩下多少千米?

(26)农场今年收小麦150万吨,比去年增产20%,今年比去年增产小麦多少万吨?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相比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生活中的百分数。

谈话引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都找到了吗?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师小结:在衣服的标签上,食品包装袋上,书籍、报刊、网上、、、、、、都能找到百分数。百分数真是无处不在。(板书课题:百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专门研究它。(揭示课题)。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百分数的意义。

1.理解每一个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冬天到了,我们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吃饭,都喜欢吃火锅,虽然它又麻又辣,可总是越吃越想吃。人们为什么特别喜欢麻辣烫火锅那又麻又辣的劲儿,老师专门找来了一包火锅配料进行研究。

它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你能从这上面的信息为我找到原因吗?

师:那么辣椒有多少?你们能具体地说说这个45%表示什么意义吗?把你想到的在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结:如果把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份,花椒占了38份,其他成分仅仅占了17份。难怪它又麻又辣。

2.结合身边的实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含义。

随着学生回答,师依次出示课件。(小学、初中、高中)。

(2)体会百分数便于比较的优点。

随机处理:(通过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师:观察比较这组数据你发现什么?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情感目标教育渗透。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师: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要好好地爱护它啊1。

3.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理解了每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意义,那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二)、实际应用,巩固百分数的意义。

1.师: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老师想考考你对它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两项新闻小调查。

(课件出示:数学新闻小记者面试要求:)。

(1)能说出调查内容中百分数的意义。

(2)谈谈自己对这两项调查结果的感想。

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调查.在小组里讨论。

谁来说一说调查内容中百分数意义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三)、百分数的写法。

1.写百分数。

我们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该怎么写呢?(学生说,教师示范写一个)。

2.用百分数。下面请大家也来写一写百分数,比一比,在20秒的时间内,谁能写得又好义多。请大家拿出练习纸,都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师:停,你写了几个,你呢?

如果老师要求写的任务是10个,你能用百分数表示你完成的情况吗?

有写了10个的吗?有没有超过的?用百分数表示呢?

(四)、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1.阅读课本。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大家注意到了吗?百分数跟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完全相同吗?那么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交流)。

观察下面的分数,哪个可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课件出示)。

小结:百分数和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分数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是没有单位名称的。

我们再来检验一下你对百分数和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习了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轻松一下.来一个百分数极限联想活动,好吗?

这里有100个被涂上了不同颜色的格子,我们进行男女队接龙说百分数比赛,比一比谁想到的百分数最多!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一节课就快要结束了,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大家表现都非常出色,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不但会写百分数,还会用百分数。你能用一个百分数说明你这节课的收获吗?(学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节课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相信你们的100%都能获得成功。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让我们以此共勉!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一、填空(每空3分,共45分)。

1、0.6=()%2.08=()%。

12.5%=()(填小数)0.2=()(填分数)。

2、某班男生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3、12是15的()%15比12多()%。

4、种200棵树苗,死了6棵,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5、某工厂今年实际全年产值比原计划超额18%,实际完成计划的()%;今年原计划完成200万元,今年实际产值()万元。

6、一件衣服,打九折后便宜了15元,这件衣服原价()元。

7、今天我班到校学生人数为45人,缺勤率为10%,今天有多少人没来?()。

8、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

9幸福小区电话普及率是80%,经调查,有28户未安装电话,幸福小区共()户。

10、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2.25%,到期可得到利息()元。

二、判断(每个2分,共10分)。

1、百分数化成分数后都是真分数。()。

2、用100千克小麦磨出85千克面粉,这批小麦的出粉率为85%千克。()。

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0%。()。

4、0.37米可以写成37%米。

5、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每个3分,共15分)。

1、把15千克食盐溶解到100克水里,盐水的含盐率为()。

a、15%b、约13.3%c、约16.7%。

2、一种产品现价35元,比原价降低了5元,求降低了百分之几的正确列式是()。

a、535b、5(35+5)c、5(35—5)。

3、有500台电话机,卖掉20%,再增加20%,这时电话机有()。

a、480台b、500台c、520台。

4、8千克的20%加上8千克,等于8千克的()。

a、20%b、100%c、80%d、120%。

5、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减去50%,第二根减去1/2米,剩下的绳子()。

a、同样长b、第一根长c、第二根长d、无法确定。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30%x+0.5x=2.4。

2、75%x—15=0.55。

五、应用题(共20分)。

1、小龙今年身高106cm,比去年高6厘米,小龙身高增加百分之几?

2、幸福奶牛场原来有奶牛150头,前两天生病卖掉了30头。

(1)、奶牛场奶牛数比原来减少了多少?

(2)、现在的奶牛书是原来奶牛数的百分之几?

4、学校锅炉上个月用煤3吨,比计划节省了25%,请问计划用煤多少吨?

6、张奶奶把儿子寄来的15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2年,年利率为2.70%。

(1)到期支取时,张奶奶要缴纳多少元的利息税?

(2)最后张奶奶能拿到多少钱?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1、的意义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2、有a人参加学校举办的“道德伴随我成长”德育总结大会,其中上台参加文艺演出的学生占。上台参加文艺演出的学生有()人。

3、一根长2米的绳子,用去米,还剩下()米;如果用去2米的',还剩下()米。

4、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5,若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为,原分数为()。

5、在、、、四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相等的分数是()。

6、分数,当a=()时,它是分母是15的最大真分数;当a=()时,它是分母是15的最小的最简假分数。

7、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这个分数是()。

8、有两种螺丝钉,一种用3角可以买4个,另一种用4角可以买3个,这两种螺丝钉的单价的最简整数比是()。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1、的意义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2、有a人参加学校举办的“道德伴随我成长”德育总结大会,其中上台参加文艺演出的学生占。上台参加文艺演出的学生有()人。

3、一根长2米的绳子,用去米,还剩下()米;如果用去2米的,还剩下()米。

4、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5,若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为,原分数为()。

5、在、、、四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相等的分数是()。

6、分数,当a=()时,它是分母是15的最大真分数;当a=()时,它是分母是15的最小的最简假分数。

7、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这个分数是()。

8、有两种螺丝钉,一种用3角可以买4个,另一种用4角可以买3个,这两种螺丝钉的单价的最简整数比是()。

9、一捆电线长30米,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米,还剩()米。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2、教学目标。

1)通过联想理清分数、百分数、比之间互为相通的数量关系;

3)沟通分数、百分数、比之间互为相通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联想理清数量关系,并学会辨析数量关系进行编题、解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整堂课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索,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寻求解答思路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整堂课的设计,时时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个领路人。并注重到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做到互相评议,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发展练习,再巩固练习和应用练习,层层递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用四个数字让学生展开联想,激活课堂气氛,做好思维铺垫。

(二)展开:

1、出示:

男生:

女生:

2、说明:这表示某一个班的男生、女生的人数统计图。谁能说说这幅图中男生、女生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说)。

3、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学生个人发表意见——小结:同学们的表现很好,这些关系差不多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的分数、百分数、比的关系。

4、你能不能加入一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他成为应用题呢?

生说——辨析——修正——练习。

5、变换条件和问题再行练习。

(三)拓展练习。

请把下题划线句子改变说法(不改变题目意思)并用多种方法解答:

养鸡场鸡比鸭多2/7。鸭有140只,鸡有多少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百分数教学计划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这个数。

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数量。

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一、师生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同学们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让学生汇报调查的情况,并出示课本的银行存款利率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大家知道,钱存进银行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还能得到利息。怎样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探讨新知。

1、计算公式。

师:我们去银行存钱,存进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银行存款的利率,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所调整,大家调查的银行的利率和我们书上的银行的利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请学生讨论利息的算法,老师适当的提示。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全班齐读公式。

师:要求利息就必须要知道什么?

2、计算利息。

师:笑笑和淘气知道你们会计算利息的方法,想请你们帮他俩算一算,他们可以得多少利息,你们愿意不愿意帮啊?下面我们一起来算。

出示题目:

笑笑说:300元压岁钱在银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时有多少利息?

怎样算?淘气呢?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

淘气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

师:笑笑和淘气存同样多的钱,因为存的时间长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师:同学们在调查中看到了利息税,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从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税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税是利息的5%,从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税。如无特殊说明,今后我们在计算时不要求计算利息税。

三、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在全班讲评。

先提醒学生说出保险金额、年保险费率的含义,再让学生计算。

四、课后总结。

如果把它存到银行,该怎样存呢?

建议学生课后亲自到银行存一次钱。

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听课心得

10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_小学举行的“临沂市乡镇小学教研员研修暨一年级教材培训会”,并听了参加省课比赛的五位老师的课:刘士峰老师的《方程的认识》、尤中华的《找规律》、冯伟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王海燕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郑玲玲的《抽屉原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精彩呈现,她们的教学都充满了激情,分别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着实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这次听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老师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细细品味这五节数学课,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她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数学。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如刘士峰老师的《方程的认识》中,老师让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教师随即又引导着提出了新的问题,一节课就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索、发现新知。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发展思维,完成了教学目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一节课成功的保障。

三、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通过这五节数学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还要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感受到“数学好玩”。

总之,这五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很实在,值得借鉴。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终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认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甲数是25,乙数是20,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2、5米比4米多()%,4米比5米少()%。

3、50千克增加它的20%是()千克,50千克减少它的20%是()千克。

4、一个数增加它的20%后是6.4,这个数是()。

5、一个数减少它的20%后是6.4,这个数是()。

6、比100多它的40%的数是()。

7、修一座厂房,用了3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5%,节约()万元。

8、一种电风扇原售价每台200元,现售价160元,降低了()%。

9、李红将10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年利率是3.33%,题中的1000元是(),3.33%是(),到期时,利息是()元。

二、判断题。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百分数都比1小。()。

3、甲数的80%与乙数的五分之四相等。()。

4、把25克的盐溶入100克的水中,那么盐水的含盐率为25%。()。

5、利率是本金与利息的商。()。

三、选择题。

1、苹果树的15%和梨树的20%相等,两种树比较()。

a、一样多b、梨树多c、苹果树多。

2、找出与“以八五折出售”意义相同的句子()。

a、以原价的'8.5%出售b、以原价的15%出售。

c、比原价降低15%出售。

3、一个数的40%的40%是32,求这个数的算式是()。

a、32×40%×40%b、32÷(40%×40%)。

c、32÷(40%×2)d、32÷40%÷40%。

4、化肥厂9月份生产化肥300吨,超过计划60吨,9月份超产()。

a、125%b、25%c、50%d、20%。

5、一套衣服出售时先提价5%,三天后又降价5%,现在售价与原价比()。

a、高于原价b、低于原价c、等于原价d、无法比较。

四、解决问题。

3、电饭煲。

(1)一个电饭煲现价240元,比原价便宜了20%,原价多少元?

(2)一个电饭煲现价240元,比原价便宜了20%,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4、五年级有女生300人,男生比女生多20%。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本节课为后面学习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十分关注百分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结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教材中安排了“派谁去罚点球”这个主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见、或有所闻。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资源。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且在生活中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部分学生能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过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师:99%、1%,同学们知道这些叫什么数吗?(百分数)。

对于百分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2:学习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生3:百分数的用途是什么?

生4:百分数怎么读写?

师小结:同学想知道,意义、读写、用途、好处。

师: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来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二、引导探索新知:

1、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喜欢踢足球或看足球吗?(喜欢)。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下面是这三名队员近期罚点球情况统计。

如果你是教练员你会拍谁去罚点球,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分析,学生先自己想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再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总结:当分母不同时,不容易比较大小,如果都把它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更容易比较了。

2、百分数的读写。

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有一种读法和写法,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9页。

(1)自学完成后请把刚才算出来的分母是100的分数,找学生上黑板写,并点评写百分注意什么。

(2)试着读出这三个百分数。

板书:84%读作:百分之八十四。

说说在读百分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要读成百分之多少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多少。

3、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百分数不仅能科学地帮我们描述出许多数学问题,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课件出示相关百分数信息)。

(1)今天全校学生的出勤率为95%。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男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1%,女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9%。

(3)妙想入学时身高是1.2米,现在身高是1.5米,现在身高是入学身高的125%。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区别。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纯语言的表达过于抽象,也不利于理解。因此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通过练习的形式解决。

如:下列句子中的分数哪些是百分数?哪些不是?为什么?

(1)本班女生约占全班人数的50/100;

(2)一堆煤,已经运走了60/100吨;

(3)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通过上面的例子,让学生观察,交流,总结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三、回归生活,应用提高,拓展延伸。

1、判断题。

(1)34%读作:一百分之三十四。

(2)最大的百分数是100%,最小的百分数是1%。()。

(3)今天六年级一班的出勤率是100%()。

(4)40/100米可以写成40%米。()。

2、用百分数来表示成语。

其实百分数的知识不仅数学课堂上要学,语文知识中也会遇到。

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下面的成语吗?

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一举两得。

半壁江山事半功倍。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课上的表现吗?比如:我对同学们这节课上的表现的满意度为100%。

最后老师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一个人的成功是与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分不开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都能付出100%的努力去创造你们未来人生100%的辉煌。

五、一分钟测试。

在今天这堂课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解答例1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教材借助直观的线段图,让学生思考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理解。明确这个问题是求实际造林面积超过原计划的公顷数相当于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从而产生先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再求4公顷是计划造林面积16公顷的百分之几这样的思路。或者先算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再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的结论。两条思路、两种算法都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即100%),在线段图上能清楚地看到,两种解法最终都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练习一第1题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几求增长百分之几,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几求是百分之几,通过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还带出了下降百分之几这个概念。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与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相比,后者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公顷数相比,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中,被除数的意义不同,除数也不同。教材编写试一试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这些不同,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将试一试和例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得数不同,进一步理解这两个问题的含义与数量关系。练习一第5题里,第(1)、(2)题的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第(2)、(3)题的条件不同,问题也不同。通过解题与比较,能使学生更正确地理解是百分之几与高百分之几的含义。第7题分别求巧克力的单价比奶糖、水果糖和酥糖贵百分之几,要依次把巧克力比奶糖、水果糖、酥糖贵的单价与奶糖、水果糖、酥糖的单价相比,反复体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第8题以表格形式呈现求百分数的问题,首次把百分数应用于统计表中。

例2结合纳税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先找到数学问题60万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迁移过来,得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寻找数学问题,只要理解了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学生就会想到用乘法计算,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纳入原有的经验系统,从而发展认知结构。在计算605%时,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种算法又一次体验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致的,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在练一练里,由于6.25/100的计算比6.20.05麻烦,所以计算含有百分数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二第1~4题是配合例2编排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进行思考。如,第1题是求门票收入的3%,因此接待游客18万人次是多余的信息。又如,第4题是求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因此要先算出应纳税部分的元数,并找到相应的税率。

例3计算利息,应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由于多数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在底注中解释了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并给出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要结合例题里的表格,让学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就多。还要让学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25%;存期二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70%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计算利息公式里的数量关系。

试一试利用例3求得的应得利息,继续计算缴纳利息税以后的实得利息。要让学生懂得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扣除缴纳的利息税以后剩下的利息,明白为什么先算出利息税是多少元的道理。从例题到试一试的全过程,就是我国现行的银行存款实得利息的计算方法:先根据本金、存期和利率算出应得利息,再扣除缴纳的利息税得到实得利息。学生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第5~7题就有思路了。要注意的是,计算实得利息的步骤比较多,练一练和第6、7题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解题时的思维难度。

例4教学与折扣有关的问题,也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教材先对打折作了具体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知道八折就是80%,从而把打折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的应用联系起来。原价和实际售价有什么关系是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要从原价打八折出售得出原价80%=实际售价。这个数量关系能起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理解打折扣的含义:图书按八折出售,实际售价只是原价的80%。二是形成求《趣味数学》原价的解题思路,在数量关系式里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可以列方程解答。本册教材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都列方程解答,充分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加强对百分数乘法的理解,避免人为地把实际问题分类型,体现了各种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求出《趣味数学》的原价15元以后,对学生提出检验的要求,而且采用了两种检验方法。依据折扣的含义,既可以用实际售价除以原价,看是不是打了八折;也可以看原价的80%是不是实际售价12元。这样安排,不仅检验了原价15元是正确的,还多角度表现了原价、实际售价、折扣三者的关系,在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同时,沟通了三种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联系。练一练求《成语故事》的原价,也要求检验,让学生独立经历与例4同样的学习过程,再次体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练习三的编排大致分成两段,第1~4题是第一段,在理解折扣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应用数量关系。第1、2题分别求打折后的实际售价与打折前的原价,都可以根据原价折扣=实际售价来解答。第4题求折扣,教材先让学生回答第3题,把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改说成打几折出售,体会求几折只要求百分之几,为第4题作了铺垫。第5~9题是第二段,仍然以求实际售价或求原价为主要内容,灵活应用数量关系。第5题分别求实际售价与实际比原来便宜的元数,这里有简单问题与稍复杂问题的比较。第6题分别求实际售价与原价,是两种折扣问题的比较。第7、8题让购物问题更复杂一些,有利于学生在变化的问题情境中把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例5和例6是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都列方程解答。两道例题分别把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作为列方程的相等关系,虽然相并与相差是学生早就认识的数量关系,但在复杂的百分数情境里不容易看到。为此,例题利用线段图给予直观帮助,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右边的括号里填36,体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合起来是美术组的总人数。例6在线段图上突出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那一段,引导学生注意两个月用水量之间的相差关系。教材完整地写出两道题的等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式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十月份用水的吨数都已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列方程是解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了等量关系,但列方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设男生人数为x,设九月份的用水量为x。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分析它的意义,体会这样的设句是合理的,不仅用x表示了单位1的数量,还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数,表示出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吨数。

两道例题列出的方程里都有两个x,还含有百分数,解方程时要先化简方程的左边,再应用等式的性质。例题呈现了解方程的过程,并在练习四里安排三道解方程的习题,提醒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解方程。检验不是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而是要检验得数是否符合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具体地说,例5要检验男、女生的人数之和是不是36,还要检验女生人数是不是男生的80%。例6要检验十月份用水的吨数是不是比九月份节约20%,或者检验九月份的用水量节约20%,是不是440立方米。只有符合实际问题的得数才是正确答案。

练一练要先说数量关系再解答,突出寻找等量关系是解答这些题的关键,也是指向解题难点的基础训练。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题目里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开始,有条理地思考。如第11页练一练,种蓖麻的棵数是向日葵的75%,向日葵的棵数是单位1的量,蓖麻的棵数是单位1的75%,它们一共有147棵,等量关系就是蓖麻的棵数+向日葵的棵数=147;向日葵比蓖麻多21棵,等量关系就是向日葵的棵数-蓖麻的棵数=21。再如第12页练一练,美术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多20%,舞蹈组的人数是单位1的量,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是单位1的20%,等量关系是舞蹈组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解答练习四里的实际问题,也应经常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

练习四第1~4题配合例5编排,第4题第(1)题曾经在六年级(上册)教过,那时也是列方程解答的,从第(1)题到第(2)题带出了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整数、分数、百分数都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第4题把貌似不同的问题组织在一起,凸现这些问题在本质上的联系。第5~9题是配合例6编排的,在第9题里把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和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编排在一起,可以适当进行比较。第10~16题是一堂练习课的内容,第11~13题是百分数的问题,进一步熟悉两道例题的解题思路,第14~16题是三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促使例题的思考方法水平迁移。在六年级(上册)只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另一些分数实际问题则安排在这里教学。

教学例4、例5、例6以及练习里的内容,要更新观念,改变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学生识别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两类不同的问题,尤其不要机械套用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这些所谓的规律。过去这样教的解题效果虽好,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变成了依据个别词语的简单判断。改进教法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其次,不必进行有关分率与百分率的联想训练。如从用去25%想到还剩(1-25%);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想到两天看了全书的1/5+1/6,这些联想是为列除法算式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际问题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据,让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相衔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百分数二测试题六年级百分数二教学反思

1、读出下面各百分数。

2、写出下。

3、根据下面的百分数,用涂色的方式设计出你喜欢的图案。

4、找出相等的.两个数。

5、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

6、分别用百分数、小数、分数表示直线上的各点。

7、填表。

8、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

2.10.3131.07。

18.5%26.34%59.8%。

9、一批水果卖了70%,还剩()。

10、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200人,数学考试只有1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11、大西洋面积是太平洋面积的,太平洋面积比大西洋面积多()%。

二、判断正误。

1、用105颗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03颗发芽,发芽率是103%。()。

2、千米=10%千米()。

3、一个数的50%和它的是相等的。()。

4、甲比乙多15%,乙就比甲少15%。()。

5、一件衣服原价180元,先提价20%,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价相比没有变化。()。

三、填表。

1、

2、质量检查部门对超市的几种水果罐头进行了质量抽查,结果如下表:

苹果罐头桃罐头山楂罐头梨罐头。

抽查箱数50406080。

合格箱数46325468。

合格率。

(1)哪种罐头合格率最高?

(2)哪种罐头合格率最低?

四、解决问题。

1、有一台电脑,定价5200元,如果八五折出售,售价是多少元?

4、一块试验田收甘蔗11000千克,可榨糖1320千克,求甘蔗的出糖率。

5、菜籽的出油率是42%,要榨油1050千克,需要油菜籽多少千克?

六年级百分数二测试题六年级百分数二教学反思

2、()比80千米少25%;45千克比()多12.5%;()比200吨的25%多15%。

3、小芳和小明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芳多,小芳用的时间比小明多。小明的速度是小明的()。

4、一个圆的半径增加30%,它的周长增加(),它的面积增加()。

5、甲数的20%和乙数30%相等,乙数占甲数的()。

6、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

7、有一批1200棵树苗,成活率约是85%,大约有()棵树苗不能成活。

二、判断。

1、100克的.水里放入10克盐,含盐率为10%。()。

2、李师傅今天生产的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3、3千克的30%和30千克的3%重量相等。()。

4、一件衣服七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7.5%出售。()。

5、甲数比乙数少20%,则乙数比甲数多20%。()。

三、应用题。

1、学校二月份共用电960度,三月份比二月份多用25%,三月份共用电多少度?

3、一种小商品的现价是4.8元,比原价降低了20%,这种小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4、采矿队去年共采矿4500吨,今年采矿量比去年增产20%,两年一共采矿多少吨?

8、一堆煤用去了20.96吨,余下的是用去的25%。这一堆煤共重多少吨?

13、从甲地去乙地,甲车行了40分钟,乙车行了小时,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快百分之几?

14、用一批玉米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有192粒,没有发芽的有8粒,求这批种子的发芽率。

15、湖滨小学四年级共有学生251人,因故期中测试时有1人没有参加,结果不及格的有4人,求及格率。

16、海水的含盐率是0.3%,要晒盐1.23吨,盐田要至少灌入海水多少吨?

《百分数的意义》六年级数学教案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

3、会写百分数。

4、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5、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比较、分析、分辨的能力。

(一)、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读法。

师:近年来,我们学生的近视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媒体出示)。

2、揭题。

生展示他们找到的百分数。

师有选择的板书并小结:看来生活中这样的数确实挺多的。数学上把这样的数,叫百分数。那么什么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怎么写?还有哪些跟百分数有关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师:大家都在关心我们学生的近视情况,作为老师当然更要关心我们学校同学的`近视情况。下面是老师调查的二、三年级的近视情况(出示表格)。

年级总人数近视人数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近视率。

二年级202。

三年级253。

师:二年级的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多少呢?三年级呢?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好些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可以先在草稿本上写写算算。

学生反馈:可能会出现通分成分母是50的,也可能是100的。

师挑选通分成分母是100的提问:为什么把分母都通分成100呢?(便于比较)。

2、教学写法。

师:二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0/100,又可以写成二年级近视率是10%。(媒体出示再板书)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在分子10的后面加上百分号。看看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百分号的小圆圈写小点)那么三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2/100,可以怎样写呢?生写在草稿本上,指名一生板演。

师:三年级的近视率12%指的是哪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师:也就是说三年级的近视率12%表示?(三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2/100)(板书)。

师:那么二年级的近视率10%又表示什么?(二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0/100)(板书)。

2、生自主说。

师:那么谁能说说我市小学生的近视率18%,中学生的近视率49%,高中生的近视率64.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生反馈说,师选择小学生近视率表示意义板书。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呢?

3、小组内说。

生反馈,师挑选组的代表说,并板书。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已经说的都非常接近了。百分数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意义)。

1、辨别。

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百分数是表示谁是谁的关系呢?

出示:

鸡的只数是鸭的75%。

一根绳子的长度是一根铁丝的51/100。(51/100可以改写成51%吗?)。

出示:

一堆煤重87/100吨。(看看下面这个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吗?为什么?)。

2、师小结:分数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加单位。

3、加深理解进行判断。

(1)一段绳子长29/100;。

(2)一段绳子长29%米;。

(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4)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五)、巩固练习。

师:简单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会写百分数了吗?

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一百分之二十八百分之零点五。

2、读出下面百分数,想想下面的信息给了你哪些启示?

(1)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2)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的只有0.5%。

(3)今天我们班同学的出勤率是100%。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其实爱迪生说过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同学们对于学习也要付出努力,不怕辛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