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汇总21篇)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汇总21篇)

ID:8256647

时间:2024-01-03 07:53:06

上传者:文锋

规章制度是组织管理和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保证组织正常运转。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是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是一些修订规章制度的实用建议。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l、设备技术档案是技术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设备维修的重要依据,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档案及时地为设备管理维修服务。

2、为加强对档案的管理,所有设备技术资料和图纸一律必须交付档案室或机电科统一管理,在没有办理交接手续前,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和存放。

3、档案室或机电科对需要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要及时做好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做到分类登记,系统排列,编目建卡,补充调整,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和齐全。

4、凡是反映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一定要按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统一保管起来的技术文件材料,都是设备档案归档的内容,设备档案的具体内容:一是设备进厂后开箱验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文件;二是设备安装试车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文件;三是设备投产后使用、维修和改装记录资料。

5、技术档案归档的时间和要求:。

每项工作结束后十天内,将各种技术资料妥善分类整理后,交档案室或机电科归档,并办理交接手续,清点无误,双方签字后方可移交。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应符合国标、部门和企业标准要求,凡有关设备方面的技术文件资料,有保存价值的应及时交档案室归档。不得私自保存和丢失,归档的技术资料不得空项,做到数据准确可靠。文字清晰整齐,签字手续齐全。

(1)对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应及时进行登记、建账、整理、归档。

(2)档案的编号应符合标准的要求,依据档案的管理原则,分类保存,档案编号力求简明,并建索引目录,便于查找。

(3)保护档案的安全,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晒。

(4)设备档案资料需要销毁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鉴定,确无保存利用价值的方可销毁,销毁的档案应造清册,保存备查。

7、设备图纸应按各种设备的类型,进行整理、编制、存放。图纸的尺寸,绘制的方法及符号标记,都要符合国家标准。

(1)设备档案、底图和原始资料,不得借用,仅供室查阅,如需借阅者必须办理手续,注明借阅时间,按时交回,如有丢失应及时报告档案室,查明原因酌情处理。

(2)借阅应保证档案的清洁,完整齐全,不准转借、涂改、损坏和丢失,如发生上述问题,将严肃处理。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求。

2.1设备的技术文件。

2.1.1设备的技术文件是指安装、使用说明书、原图、图册、底图等。

2.1.2供应部设备管理员参加设备牙箱,将上述技术文件验收后立即归档。

2.1.3设备管理员将技术文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分类、排列、编目、编卷号等项工作。

2.2设备的单机档案。

2.2.1设备的单机档案是指:。

2.2.1.1设备投产前的:。

a.制造厂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及其附件。

b.出厂装箱单。

c.随机附件及工具的清点移交清单。

d.设备移交单薄。

2.2.1.2验收投产后的:。

a.计划检修记录及验收评价资料(包括太、项[中]修任务书和验收资料〉。

b.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资料。

c.设备一级保养记录及验收单-。

d.设备精度检测记录资料。

e.设备事故报告单及分析处理资料。

f.设备降级、报废鉴定书等。

g.设备封存和启用申请单。

h.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表。

i.技术文件借用登记表。

2.3设备(档案〉的保管和借用。

2.3.1设备档案由设备管理员统一保管。

2.3.2档案中的技术资料由设备管理员复印一份,设备维修人员或设备操作人员需借阅资料时,只准借出复印件,正本不得借阅。

2.3.3凡需借阅技术文件,必须办理借用登记手续。

2.3.4档案窒必须加强防火、防盗、防鼠、防虫、防潮等措施,规定每季检查一次,确保档案完好。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

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3、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协助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旧档的组织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双方在移交清册签字。

4、负责整理、归档各部门移交档案室的.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做好档案借阅登记工作,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

6、为需要查阅利用档案的各部门提供档案原件查阅、复印工作;提供文献索引资料。

7、依据国家统计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本单位档案统计工作。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压力容器是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实行监察管理的设备之一,它的管理范围按国务院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执行,并遵守的关压力容器现行规程标准和制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各单位都应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条新到的压力容器都必须有相应资格单位设计,并在蓝图上加盖设计单位资格印章,否则不能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和使用。

第三条制造与安装:

(一)所有压力容器都必须在有相应制造资格的单位进行制造,并在蓝图上加盖制造许可证的印章。

(二)现场组装的大型容器(如球罐),施工单位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具有相应的制造许可证。

(三)制造单位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校核、审核人员的签字,对于第三类中压容器的储存容器,高压容器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应有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负责人的批准签字。

(四)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设计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强度计算书。

(五)制造单位应有严格的材料入(出)库管理制度和材料标记转移管理制度,施焊容器的焊工和无损探伤人员都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制造单位应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查、试验、材料质量证明书、无损探伤记录、水压、气密等完整资料。

(六)压力容器必须的完整的出厂资料,内容如下:

(1)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

(2)产品合格证。

(3)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4)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5)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6)焊缝射线检测报告。

(7)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

(8)渗透检测报告。

(9)磁粉检测报告。

(10)热处理检验报告。

(11)压力试验检验报告。

(12)产品制造变更报告。

(13)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14)焊缝射线检测布片评定表。

(15)产品监检证书。

(16)产品竣工图。

(17)进口压力容器应经商检并出具商检证书。

第四条使用与维护。

在压力容器投用前,必须逐台登记,取得技术监督局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必须对压力容器的全过程负责,并指定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需要经压力容器常规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并按要求遵守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程、制度;定时、定点、定路线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使用单位不得提高原设计规定的工艺条件,严禁超温、超压、超装运行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必须有详细的运行记录,当容器检验和发生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地记录并存入资料档案。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现象时,操作人员有权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操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设计许可值,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2)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时;

(3)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焊缝开裂,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时;

(4)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直接威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时;

(5)对不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有关标准的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有权拒绝使用。

第五条检修与修理。

(一)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定期进行检验。

(二)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应由国家授权的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评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单位及检验人员应取得省级或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资格鉴定考核合格并接受当地安全监察机构监督。严格按照批准与授权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检验单位及检验人员应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结果负责。

(三)经过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必须及时出具检验报告,评定出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并经检验员和技术总负责签字后生效,同时指明压力容器可否继续使用或需要采取降压操作监护使用等措施。

(四)压力容器修理或技术改造,必须经设计部门的同意后保证受压元件原有有强度和制造质量要求,修复工作完成后,检验单位应提供详细修复资料和报告,使用单位将其存档。

第六条安全附件要求:

(一)安全阀应每年至少要进行定压检验一次,其内容包括清洗、研磨、零件更换、定压、气密试验、耐压试验,并做好详细记录,出具安全阀定压报告,经过检验合格的安全阀必须有日期的铅封,由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和安全部门人员参加试验。

(二)爆破片应每个大检修周期更换一次。

(三)压力表每年必须检验一次,并填上有日期的铅封。

(四)移动式压力容器如液化气铁路罐车和液化气汽车罐车,每年年初必须在本厂机动处报检验计划,年底报完成情况,并进行考核。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xxxx。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检测室的技术资料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分类、统一保管。

2.下列资料应存档管理:。

2.1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2.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2.3计量标准技术考核申请表;。

2.4计量标准历次检验证书;。

2.5计量标准装置履历表;。

2.6计量标准稳定性和测量重复性记录;。

2.7计量标准更换申请表;。

2.8主标准器和配套仪器设备说明书、图纸和有关资料;。

2.9电能计量检定规程;。

2.10电能计量检定装置操作维护使用规程;。

2.11各类计量装置检定原始记录;。

3.电能计量标准检定证书、标准考核证书,由使用单位妥善保管,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4.管理人员对所保管技术档案的资料应登记注册,定期清点,若有短缺负责追回。

5.建立技术档案借阅制度,保证资料无涂改、损坏、丢失、缺页,保证清洁完整,外借时应登记,不得转借他人,按期归还;若发现技术档案的资料有丢失或损坏后,保管人员应立即报告领导。

6.新购进电能计量装置(包括标准设备),随箱所带技术资料,开箱取出后,应先交计量专责人员或资料保管员登记注册后才能借阅。

7.各类检定原始记录经审核后,交资料管理员存档。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劳保用品发放、领用制度。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保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为此,我矿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我矿劳保用品发放、领用制度。

一、劳保用品发放范围:矿山井下及地面所有从业。

二、发放标准。

1、安全帽:每3年一顶;

2、工作服:每一年一套;

3、手套:每月两双。

三、劳保用品购买费用纳入企业生产成本。

四、劳保用品发放程序:矿安全管理人员―入库―职工领用―发放人员做好记录。

五、根据各岗位人员使用过程中的.耗损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发放标准。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二、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三、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四、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五、使用资料: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5)管道事故记录和事故分析报告;

(6)其它技术资料和记录。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1、压力容器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压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

2、压力容器开工申报单;

3、压力容器安装施工记录;

4、竣工验收报告;

5、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压力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6、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7、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8、事故及故障记录;

9、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0、使用登记资料。

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本单位《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1目的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1.2范围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竣工验收报告;。

e、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事故及故障记录;。

i、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3.5有关人员部门需借用电梯资料的应经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同意签署意见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借阅,并按规定作好借阅登记手续,按时归还借阅资料。

3.6电梯的各种资料应按年度由档案管理部门装订成册。

3.7电梯相关资料的销毁应经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允许才可进行。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和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注册登记表。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

(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4、公司档案保管员负责保管和供应公司图纸、技术资料。

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1、压力容器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压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

2、压力容器开工申报单;

3、压力容器安装施工记录;

4、竣工验收报告;

5、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压力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6、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7、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8、事故及故障记录;

9、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0、使用登记资料。

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本单位《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1、压力容器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压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

2、压力容器开工申报单;

3、压力容器安装施工记录;

4、竣工验收报告;

5、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压力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6、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7、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8、事故及故障记录;

9、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0、使用登记资料。

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本单位《特种设备》执行。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1、压力容器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压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

2、压力容器开工申报单;

3、压力容器安装施工记录;

4、竣工验收报告;

5、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压力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6、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7、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8、事故及故障记录;

9、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0、使用登记资料。

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本单位《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设备(中石化)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条为健全并妥善保管设备技术档案,明确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职责,规范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

第一条为健全并妥善保管设备技术档案,明确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职责,规范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公司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的档案管理。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档案管理的要求等。

第三条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车间应妥善保管设备技术资料,建立设备台帐及主要设备、关键设备档案,各车间应建立所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设备档案。

第四条各单位应按照公司《设备管理体系相关记录》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基础资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五条各单位应逐台建立健全设备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二)设备检验总结报告;

(三)附属设备明细表;

(四)重大缺陷记录;

(五)安装试车记录;

(六)设备检修记录;

(七)主要配件更换记录;

(八)设备运转时间累计;

(九)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记录;

(十)设备故障及事故记录;

(十一)润滑说明表;

(十二)设备腐蚀情况及防腐措施记录;

(十三)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记录;

(十四)其它需要建立归档的设备技术资料。

第六条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要求。

(五)技术档案应责成专人统一管理,建立清册.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人员变更时,主管领导必须认真组织按项交接。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制度

(4)负责组织车辆技术的日常监督检查,做好车辆技术管理的统计及机务报表上报工作;。

(5)负责管理车辆维修计量标准和维修配件技术质量,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

(6)组织交流和推广车辆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8)参与听证、行政复议及应诉;。

(9)其他职责。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种类:1、压力容器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压力容器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压力容器功...

2、压力容器开工申报单;

3、压力容器安装施工记录;

4、竣工验收报告;

5、特种设备监督部门压力容器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6、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7、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8、事故及故障记录;

9、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10、使用登记资料。

二、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参照本单位《特种设备》执行。

车辆技术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营运客运车辆的技术管理,完好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严禁带病车运行,确保运输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营运车辆总的管理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二、营运的车辆应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xx)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xx)等有关规定,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证照齐全有效。

三、公司按规定设置专门的车辆技术管理机构,配备专业车辆技术管理人员,加强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营运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四、从事营运的客车车辆技术等级必须达到三级以上;从事高速公路客运的车辆应符合部颁《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xx)规定的高、中级客车,车辆状况达到二级车标准,禁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老旧车辆或达到报废车辆参加营运。

五、车辆应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8344—20xx)要求进行—级、二、三级维护,车辆的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必须遵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规定的或客车厂家保养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按期强制执行。

六、加强车辆维护保养管理,确保营运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

七、车辆的一、二级、三级维护应在公司属下的汽车修理厂进行定点维护,特殊情况下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修理厂进行维护,严禁到无资质修理厂维护修理或私自更改车辆配置。

八、修理厂必须认真进行维护作业,确保维护质量,并建立车辆维修技术档案,一车一档。车辆维护后,应将车辆维护的级别、项目等填入车辆技术档案,并签发合格证。

九、客运车辆必须严格按核定的线路、站点运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越线行驶。

十、营运车辆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方可参加营运,按规定配备各种有效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车内安全带,安全锤、灭火器、故障车警告标志的配备齐全有效,安全出口通道畅通;应急门、应急顶窗开开启装置有效,开启顺畅。并在车内明显位置标示客运车辆行驶区间和线路、经批准的停靠站点。

十一、公司必须在营运客车车厢内前部、中部、后部明显位置标示客运车辆车牌号码、核定载客人数和投诉举报座机、手机电话,方便旅客监督举报。

十二、建立健全客车报班安全例检的管理制度,严格按《汽车客运班车报班安全例检办法》、《汽车客运班车报班安全例检技术规范》做好车辆安检工作,确保每台车回场必检,合格才能报班,保障车辆行车安全。

十三、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营运车辆的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其内容主要包括车辆行驶证复印件、购车发票复印件、车辆合格证复印件、车辆购置税复印件、保险、车辆技术状况检测及等级评定资料、行驶里程记录和车辆维修记录以及肇事记录等情况。

技术档案应记载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十四、加强对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提高驾驶员技术水平,规范驾驶操作,制订车辆修理费、轮胎消耗和燃油消耗额定考核指标并进行定期考核,降低车辆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十五、营运车辆必须按国家交警、交通部门有关规定将车辆送线检测审验,经检测审验合格后方能继续投入营运,严禁年审超期的车辆参加营运。

十六、公司建立营运车辆牌证统一管理、派车单制度,明确规定牌证统一管理、派车的组织管理部门,派车单的内容包括了:由公司填写的车辆、客运驾驶人、线路基本信息,始发点(站)、中途停靠点(站)、终点(站),批准签发人。由客运驾驶人填写的旅客人数,运行距离和时间,途中休息时间,天气和道路状况,以及行车中发生的车辆故障、事故等。

十七、运行车辆的行驶证、营运证、线路牌等手续在行车时由当班司机保管,收班后或车辆报停的车辆牌证必须交由公司统一保管。车辆在每日收车后,应回单位的停车场或单位指定的其它场地统一停放。

十八、所有参加营运的客车均应按规定强制参加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承运人责任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

十九、经长期使用,技术性能变坏、消耗增加、维修费高、经济效益差、安全性能不可靠的老旧汽车,必须执行强行报废。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经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或达到国家规定的汽车报废标准的车辆必须交回公司统一报废,严禁报废车上路运行或私自倒卖报废车辆。

二十、建立车辆报废台账资料,车辆的报废必须交由有资质的机动车回收企业回收,并及时办理车辆注销登记手续。车辆报废相关材料应至少保存3年。

二十一、公司所有营运客车必须安装符合行业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卧铺客车应安装符合标准且具有视频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或监控端,并有效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制度

为加强营运车辆技术和维修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营运车辆的效能和降低运行消耗,特制定本制度。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二、对公司营运车辆实施“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健全单车技术档案。

三、车辆行驶里程达到1500公里以上,必须进行清洗、润滑、紧固、及制动、转向、传动等部位的探伤检查。

四、车辆行驶里程达到10000公里或间隔3个月,必须按期到二类以上汽车维护企业进行二级维护作业,并及时记入车辆技术档案。

五、按规定参加车辆技术上线检测,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合格,做好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工作。

六、营运车辆驾驶员要坚持每日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对车辆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杜绝车辆带病上路行驶,防止发生机械事故。

七、未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的车辆,不得上路参加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营运车辆技术质量,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此制度:

3、车辆重要部件或证件如有改动,应将改动情况报公司登记备案;

2、公司每季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车辆号牌齐全、清晰,安装位置正确,无遮挡物;

(2)灯光、喇叭、雨刮器、观后镜等装置齐全有效;

(3)发动机汽缸工作正常,无异响、漏油、漏水等现象;

(4)转向装置操作灵活,无过紧或过松现象,高速行驶时车辆不会出现跑偏或摆头现象;

(5)制动系统良好,符合国家制动规范要求,前后四轮的定位准确;

(6)车辆各种线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

(7)轮胎保持良好,轮胎胎冠上的花纹深度不得少于3.2mm;

(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车标准。

3、公司营运部管理人员上路检查车辆行驶情况时,在出示检查证后,司机必须停车配合,如发现车辆状况不佳的.或违反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的,管理人员有对车辆进行停驶、回场检查的权力。

1、关于车辆二级维护、季检、年审。

(1)车辆每季进行一次二级维护,维修厂必须具有深圳市交通局核准的修配厂;

(4)车辆每年进行综合检测年审一次。

2、按规定参加交警、运管部门组织的检测、年检、年审。

3、车辆每行驶5万公里必须进行中修;

4、车辆每行驶10万公里必须进行大修;

1、报废条件:

凡车辆技术经济情况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应予以报废。

(2)因交通事故造成主要总成或大部分零件严重损坏,已无修复价值;

(4)车辆经过长期使用,耗油量超过国家定型车出厂标准规定值15%的。

(5)经修理和调整后仍达不到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

(6)经修理和调整或采用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的汽车排放标准的。

2、报废程序。

(1)司机申请报废,经公司核准报市车管所批准,从批准之日起列入报废车,停止营运。

(2)车辆申请报废,经公司核准,三个工作日内把报废车辆的有关证件交还给公司。

(3)报废车辆由公司办公室备案。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电镀操作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作人员未经培训的不能随便操作。

1、导电线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抢断和机械强度,电线应有保护套管。

2、工作完后或发生故障而停电时,要切断电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防止突然来电时,引起人身事故或烧坏电气设备甚至火灾。

3、电气设备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应作接地零处理。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4、一般不应负荷断电和接电时,应先断相线(火线),后断零线。接线时,应先接零线,后接相线。

5、手或脚潮湿有水时,不应该接触电气设备。

6、发现有人触电人员应立即断开电源,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并立即找医护人员。

7、发现电机有一相保险丝烧断时,应立即将开关断开。否则,点机会因单相运转而损坏。

8、不准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9、漏电现象应由电工排除,不准自行修理。

10、电源电压过低或很不稳定时,不要开启电机或其他电器设备。

11、不得随便进入有危险标志的有电场所。

12、严禁在电气设备上悬挂雨具或坐立。

1、如触电时,不可用手或其它导电物将触电者拉开,应用绝缘物如木棒等将人拨开,或切断电源。

2、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或停止呼吸时,应使他仰卧地上,运用人工呼吸法,使他恢复呼吸,然后灌饮白酒,则易于恢复知觉,此后送往医院症治。

3、如有电灼伤时,可用烫伤膏涂于患处或者送医院包扎。

档案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技术档案管理,规范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存档、借阅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以集中管理为主,档案由专人统一管理,以便于随时调用,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二条档案管理部门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管理本单位的科技(部分)档案,其任务是:。

(一)各单位整理、立卷、鉴定、保管公司的档案;。

(二)积极开展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

(三)进行档案统计;。

(四)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知识,掌握归档的基本方法,保证档案质量。

第三条认真做好归档工作,归档内容包括:。

(一)公司建立及变更的有关原始资料或复印件;。

(二)工程建设、安装及变更的有关原始资料;。

(三)所有设备及其维修的原始资料;。

(四)所有运行记录和检查表格;。

(五)压力容器、计量器具、阀门的原始资料和定期检测证书等;。

(六)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政府有关文件及会议记录等;。

(七)公司各部门关于生产和技术方面的发文等;。

(八)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重要的工作经验材料。

第四条归档要求。

(三)按归档要求进行装订、编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

(四)全部案卷组成后,要对案卷作统一排列并编写档号,然后逐卷登记,填写案卷目录。

(二)借阅时间,一般档案最长不超过10天,密级档案最长不超过一周;。

(四)借档人确因工作原因需要复印文件或摘抄文件,需经主管领导批准。

关闭